最新北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

合集下载

第二单元 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课件)一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秋)

第二单元 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课件)一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秋)

02. 重点难点 Leaning points
核心素养
通过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认真观察、 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学习重点 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学习难点 理解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的道理。
课前导入
Lead
in
知识链接
knowledge link
1.看谁算的对又快。
4-1= 3 3-1= 2 1+2= 3
4. 说一说。 (教材P36“练一练”第4题)差几个 ? 差几把 ?
5-4=1 差1个 。 5-3=2 差2把 。
达标检测
practice
5.(思维训练)看图列式。
3 + 0= 3 3 - 0= 3
0 + 3= 3 3 - 3= 0
总结评价
summarize
知识总结
summary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加法算式中的得数是减法算式中的总数。
加减法算式的互逆关系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想一想,填一填。
套中了1个,3个没 有套中。
根据你获取的信息,你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吗?
134 431
31 4 413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想一想,填一填。
套中了2个,2个没 有套中。
根据你获取的信息,你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吗?
B
C
同学们再见
THANKS FOR WATCHING
你是怎么学会的?
知识总结
summary
得数为0或算式中有0的加减法
1.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结果是0。 2.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是互逆的。 3.任何数加0或减0仍得本身。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三单元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三单元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 北师大版

3
1
4
4
3
1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一 年级上 册数学 课件 第三单元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 北师大版
你还有几个

5
14
22
20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一 年级上 册数学 课件 第三单元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 北师大版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一 年级上 册数学 课件 第三单元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 北师大版
5-4=1
5-3=2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一 年级上 册数学 课件 第三单元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 北师大版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一 年级上 册数学 课件 第三单元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 北师大版
3 1 0
4 0 0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一 年级上 册数学 课件 第三单元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 北师大版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一 年级上 册数学 课件 第三单元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 北师大版
3.说一说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一 年级上 册数学 课件 第三单元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 北师大版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一 年级上 册数学 课件 第三单元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 北师大版
一、创设情境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一 年级上 册数学 课件 第三单元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课时《可爱的小猫》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课时《可爱的小猫》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课时《可爱的小猫》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小猫》这一节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三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小猫的数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可爱的小猫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他们对新环境和新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但同时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自律性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小猫的数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小猫的数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小猫数量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进行加减法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可爱的小猫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可爱的小猫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观察与操作:学生观察小猫的数量,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数一数、加一加、减一减等。

3.交流与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发现小猫数量的规律。

4.总结与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小猫数量的规律,并进行讲解和解释。

5.练习与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3《可爱的小猫》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3《可爱的小猫》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3《可爱的小猫》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小猫》这一节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3的内容。

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小猫的数量和特征,培养学生的数数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小猫的可爱之处,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于数的认识和数的操作都还在初级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自主发现小猫的数量和特征。

同时,学生对于动物都有着天然的喜爱,可以通过这一节课,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小猫的喜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小猫的数量和特征。

2.培养学生的数数能力和观察能力。

3.让学生了解小猫的可爱之处,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小猫的数量和特征。

2.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数能力和观察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呈现小猫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观察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猫的数量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小猫的图片和视频。

2.计数器。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小猫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小猫的数量和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计数器,呈现小猫的数量,让学生数一数小猫的数量,并说出每个小猫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小猫图片,让学生通过数数和观察,找出每个小猫的特征,并记录下来。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不同数量的小猫图片,让学生数一数,并说出每个小猫的特征。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小猫的练习题,让学生完成后,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小猫的数量和特征。

新北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

新北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3课时可爱的小猫【教学内容】可爱的小猫(得数是0的减法)【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情境活动,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2.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3.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难点: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太阳快落山了,小猫和妈妈回到家。

妈妈把3条鱼做好了,出去办点事。

小猫在家等妈妈,等了好长时间,妈妈还没有回来,小猫可能会怎么做呢?你们想知道吗?看动画吧!(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情境图)二、探究新知大家发现了什么?小猫把鱼吃完了。

鱼都被小猫吃了,那么列式就是3-3,一条鱼也没有,就用0表示,所以3-3=0。

得数是0,这就是今天我们研究的重点。

(板书课题)1. 进一步学习减法。

盘子里原来有3条鱼,小猫等妈妈等得实在着急了,就吃了1条鱼,这时还剩多少条鱼?我们应该用减法,谁能把算式告诉大家?学生汇报,教师板书:3-1=2。

小猫等着等着,又想吃鱼了,可是妈妈还是没有回来,于是小猫又吃了1条鱼,这时还剩几条鱼呢?该怎么列式呢?2-1=1,还剩1条鱼。

看最后一幅图,小猫又吃了盘子里的最后1条鱼,还剩多少条鱼呢?该怎么列式?1-1=0,还剩0条鱼。

开始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如果只看第一幅图和第四幅图的情境,就列式为3-3=0;如果只看第二幅图(盘子里有2条鱼)和第四幅图的情境,该怎么列式呢?为什么?2-2=0,因为第二幅图中盘子里有2条鱼,第四幅图中2条鱼被小猫吃了,所以说是2-2=0,最后一条鱼也没有了。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再次组织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2. 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把计数器上的5个珠子,分开拨成了4个一堆和单独的1个,你能用我们学的数学知识列算式表示出来吗?学生可能会说:•4+1=5•1+4=5•5-1=4•5-4=1(以上算式都可以,回答多的学生要多鼓励。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3《可爱的小猫》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3《可爱的小猫》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3《可爱的小猫》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小猫》这一节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3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小猫的数量和特征,培养学生数数、点数、比较等基本数学能力。

教材以生动形象的插图和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学校,他们对数学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发展,他们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但是,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小猫的数量和特征,培养数数、点数、比较等基本数学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小猫的数量和特征,培养数数、点数、比较等基本数学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和发现小猫的数量和特征,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猫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的学习:学生观察插图,发现小猫的数量和特征,并通过数数、点数等方法进行验证。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小猫的数量和特征。

4.总结与拓展: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小猫的数量和特征,并尝试用其他方法来表示小猫的数量。

《可爱的小猫》(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可爱的小猫》(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可爱的小猫》(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感知小猫的形象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小猫的特征,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世界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小猫的形象特征,如:毛色、眼睛、耳朵、尾巴等。

2. 学习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小猫的特征,如:数量、颜色、大小等。

3. 学习用数学的方法对小猫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猫的形象特征,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对小猫的特征进行分类和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猫图片、PPT、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彩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小猫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小猫的形象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小猫的形象特征,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如:数量、颜色、大小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每组用彩笔、纸张等材料制作小猫,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猫的特征。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数学的方法对小猫的特征进行分类和比较。

5. 全班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6. 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可爱的小猫》2. 内容:小猫的形象特征、数学语言描述、分类和比较等。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猫的特征,并写下来。

2. 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对小猫的特征进行分类和比较,并写下来。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3可爱的小猫(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3.3可爱的小猫(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3.3 可爱的小猫(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数的分合概念,掌握10以内数的分合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数的分合概念:使学生理解数的分合就是将一个数分成两个数的和,或者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2. 10以内数的分合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分合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购物金额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数的分合概念,掌握10以内数的分合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分配物品和计算购物金额等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卡片、小黑板等。

2. 学具:彩色笔、剪刀、胶水、小猫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可爱的小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猫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数的分合概念,通过PPT展示分合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10以内数的分合方法。

3. 活动一:观察与操作。

学生分组观察小猫图片,用彩色笔将小猫分成两部分,然后合并。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10以内数的分合方法。

4. 活动二:讨论与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操作过程中的收获,总结10以内数的分合方法。

5. 活动三: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购物金额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教学目标,进行课后反思。

六、板书设计1. 数的分合概念2. 10以内数的分合方法3. 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三 加与减(一)
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
情境导入
猫妈妈把3条鱼做好了放 在家里就出门了。小猫在家 里等了好久,妈妈还没有回 来,小猫又有点饿了,小猫 会怎么做呢?
探究新知
说一说,填一填。
盘子里有 3 条 。
吃1条,还剩 2 条。 3−1=2
又吃1条,还剩 1 条。 再吃1条,还剩 0 条。
2−1=1
1−1=0
拨一拨,填一填。
5−1 = 4 5−2 = 3 5−3 = 2 5−4 = 1 5−5 = 0
1+4 = 5 2+3 = 5 3+2 = 5 4+1 = 5 5+0 = 5
想一想,填一填。
134 413
314 431
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既可以列出加法算式也可 以列出减法算式,加法和减法是互逆的。
巩固练习 练一练。
一共有 5个气球。
打中。了1个。
1+4 = 5
5−1 = 4
说Hale Waihona Puke 说。差几个 ?差 几把 ?
课堂小结
可爱的小猫
1.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 2. 一个数加上0或减去0,还得这个数。 3. 加法和减法的互逆关系。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31页练一练的1、3题。 2.完成教材32-33页练习(一)的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