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设计-萧山三中

合集下载

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设计(沈亚萍)

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设计(沈亚萍)
项目
体内转化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
实验者
培养场所
实验原则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联系
问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DNA有无变性失活?
问2、请从分子水平解释为什么R型会转变成S型细菌,其变异的原理是什么?
三、根据以上实验原理判断以下处理小鼠是否会死亡:2分钟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2、实验过程:标记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
实验结果:35S的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32P的DNA进入宿主细胞,并传给子代。
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教学
过程

方法
一、学生阅读《新策略》考点精讲1,教师补充病毒的分类、结构。2分钟
二、学生温故书本P49实验过程,教师加以引导,分解此模型,使模型清晰化。
对书本三个实验的综合分析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主要是针对自然界的所有生物而言,对某一种生物遗传物质就是DNA或RNA
真核、原核、DNA病毒遗传物质都是DNA。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
2、三实验的设计思路及对应操作
思路:把各物质分离开来,单独的观察某一物质的作用,证明遗传物质。
操作措施:实验1同位素标记法,噬菌体侵染过程自动将蛋白质、DNA分开
②B的蛋白质+A的RNA重建、感染A型后代
结论:RNA是遗传物质
2、RNA病毒的种类:烟草花叶病毒、车前草病毒、爱滋病病毒、流感病毒、肉瘤病毒
教学
过程

方法
一、学生阅读《新策略》96页,感染和重建实验
分析实验的过程、结果及结论2分钟
完成巩固练习:《新策略》例23分钟

高三英语组规划

高三英语组规划
2.不善于反思
我们的老师忙于日常的教学工作,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学生,往往无暇顾及对自己教学的反思和总结,所以大部分老师还不能到达反思型老师的境界。
3.不擅长科研
成为科研型老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对于我们绝大多数老师来说觉得距离还很遥远,我们的教科研的能力还比较薄弱,能在各类论文评比活动中获一、二等奖的比较少。
高三英语组有1位杭州市教坛新秀,2位萧山区教坛新秀,3位校级名师因此,教研组要创设机会,积极搭建各种平台,为教师创造各种学习机会以及各种展示舞台,使他们成为名优教师。
②培养青年教师
采用“以优带新”的途径,让有经验的教师帮助新教师迅速成长,在教研组这一教师群中,新老教师分梯队、分层次结成教学研究对子,开展教学互助活动---互相听课,共同研究教材,解决教学疑难,等等。
四、具体规划
(一)进一步落实常规
1.认真备课
①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
备课时,对于需要统一和明确的各章节、单元的目的、要求、重点等共性问题,可互相切磋,集思广益;但不能只依赖"集体备课",必须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而且,最后也应根据自身情况、班级特点,决定对共同研究成果的取舍和运用,并要显示出自己的特色。
鼓励、帮助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评比活动,充分发挥备课组以及教研组的团队作用,提供一切资源,为新教师获得优异成绩做好铺垫工作。
(三)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
1.多学习、多反思、多总结
鼓励教师多阅读,对自己的教学多反动质量
积极开展有效的各类教研活动,力求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研过程真实,每次活动能解决或改进一、二个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让教师在活动中真正有感有悟,增加教师研究的动力和专业发展。研究内容真实,紧紧与课堂教学发生有关系,比如,通过课堂观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到课堂中去实践。

走出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的误区-萧山三中

走出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的误区-萧山三中

走出“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的误区刘本龙自从2011年初,我校就开始轰轰烈烈地践行“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模式,其核心是“教为了学、教学生学”,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参与课堂”到“养成勇于寻求、探索新知的能力,达到学会学习”。

有的老师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吃透“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模式的精髓,概念不清,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一、缄默不是沉默缄默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而设计的一个安静空间,是调整教与学的结构、方式和关系的需要,也是教师对自己“教为了学”、“教学生学”的行为的一种制约,是保障学生思考的广度、深度和专注度等过程品质的需要。

学生表面平静,而内心波澜起伏,这样的缄默可以让学生大放异彩,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但是,沉默是消极的一种状态,呈现的是不关心、不积极、不进取、不参与、不感兴趣的表现。

二、分段不是分隔我们一般将一节课分为三个模块来上,每个模块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比如说,第一个模块情景创设,第二个模块独立、小组或者全班探究,第三个模块总结升华。

各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模块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并围绕某一主题展开教学,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由于模块之间过渡自然连贯,使整个流程一气呵成、浑然一体,使每个学生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让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为有效地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且有助于增强教学密度,促进课堂实效。

如果模块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完全分隔开来,东一锤子,西一棒子,显得十分突兀,给学生接受知识造成障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三、自主不是自由自主学习是促进学生主动完成意义建构的关键环节。

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带着目的和任务积极参与问题讨论,善于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学习。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具有控制权。

萧山区2011年学科课题评审汇总表-萧山三中

萧山区2011年学科课题评审汇总表-萧山三中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20
20110112
化学
王海岩
新课改进程中“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实践
21
20110128
生物
沈亚萍
高中生物习题变式教学的设计与研究
22
20110141
政治
李 琴
王善桥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效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23
20110142
政治
肖风琴
高中政治课堂“嫁接艺术”运用的初探
24
20110143
政治
许 奇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探究
25
20110144
政治
陈燕燕
开放思维,以变应变——关于高三政治材料主观题解题策略的实践研究
26
20110145
政治
周 丽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27
20110146
政治
钱丹琴
7
20110039
数学
周黎祥
提升高三数学复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8
20110042
数学
何园园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中有效训练的实践与研究
9
20110051
数学
安月华
以生为本,为学而教——浅谈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设计在数学课堂中的研究与实践
10
20110066
英语
周旋
刘本龙
高一学生英语错误资源利用的实践研究方案设计
2011年我校区级学科课题立项评审结果公布
2011年度我校送审的学科课题中,共有以下35个课题被确立为区级立项课题,希各课题负责人按计划认真实施,确保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20

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20

萧山三中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设计最佳一例姓名所属年级部高一参加风华杯课题名称《一个人的遭遇》上课日期:12 月 5 日星期四时间段落教学目标内容模块教学过程与方法第1段落_10_分钟其中缄默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_5_分钟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

熟练地读、写文中的重点字词。

2、能力目标:通过教师展示的课外拓展资料,说出背后所隐喻的反战思想;能说出作者的生平,说出作者的主要作品。

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字词落实“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德者不处。

”——老子《道德经》字词落实:着想梗概如鲠在喉哽咽邂逅狼吞虎咽勋章嗜好狙击手耽搁胡诌一撮盐1、导入教师PPT 展示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照片以及纳粹集中营的照片,导入新课。

2、教师拓展课外资料,引入老子《道德经》中的句子,引发学生思考。

战争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3、教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苏联】肖洛霍夫,1941年获得斯大林奖金。

1965年,“由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等。

4、字词落实教师PPT展示字词,学生说出拼音。

全班齐读两边,加深记忆。

第2段落_30_分钟其中缄默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_15分钟1、知识目标:能通过学生自自主学习,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问题;能在课堂解答的过程中,熟悉文本,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能力目标:能分析文中三个与“泪”相关的句子,联系文章内容,作简答的赏析。

深入文本研习心理赏析句子索科洛夫的心理变化:赏析句子:1、我没有哭,眼泪在我心里干枯了。

【明确】遭遇了太多苦难,战争的伤痛使他欲哭无泪。

2、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

【明确】热泪背后的情感。

身世相同;同情孩子;次找回做父亲的幸福;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3、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明确】坚强(白天不当着孩子流泪);追悔(梦境,分别时推了妻子一把);担忧(死去吓坏儿子,孩子的将来),战争给人心灵带来的是巨大的难以愈合的创伤。

以45分钟分段式模块构有效高中历史课堂——以《新文化运动》课堂教学为例

以45分钟分段式模块构有效高中历史课堂——以《新文化运动》课堂教学为例

( 二 )学 校 发 展 的 需 要
“ 只是告 诉我 ,我会 忘记 ;要是演 示给 我会 记住 ;如 果 址我 参与 其 中 ,我就会 明
白。”这段话 隐含 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模 式 ,蕴含 了新的教与学的方式 。我校提 出新 的课堂教学模式 ,即课堂 4 5分钟分段式模 块教学 ,旨在给我们传递一种思想 ,一种理 念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 的主 人 ,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意识 ,独立思考 的 品质 ,达到能力的全面提升。让我们教师能 成为优秀 的导演 ,导好每节课 , 逐步克服课

节课有一个学案或题 案 ) 为不 可缺少 的实现 条件 ,根据具体 的教学 内容 、教学 目 标 ( 课 堂 的内向结构 ) 确定三个阶段的教学组织形 式( 课堂的横向空间结构 ),使课堂教学有 效果 、 有效率 , 进而提高历史课 堂的有效性 。 三、 4 5 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历史课堂结 构实施 策略一 一 以 《 新文化运动 》一课为


就足 以课堂教学的纵 向时 间结构为主线 ,把 节课的 4 5分钟划分 为三或者 四个阶段 , 即自学问题 、 学习目 标展示 、兴趣激发 ( 1 O 分钟左右 ) 、问题探究 ( 2 0 分钟左右 ) 、效 果反馈 (1 5 分 钟左右 ) ,以 “ 一课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一

标结合的最佳 切人点 , 可以让问题变得有血 有 肉。
堂低效能现象 , 使 我们 的课堂 变得和谐而高 效 。经过 2 个学期的课堂实践 ,我们 的教学
理念 、教学行为 、师生交往等方 面有 了一定 的改观 , 但 我觉得要使 自己真正成为高效课
堂 的践行者 ,我们要坚持 “ 以学定教”的教 学原则 , 构建 “ 先学后教”的教学方 式 ,引 导学生 “ 乐学 、能学 、会学” ,形成有效 的

杭州市第28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

杭州市第28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
99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外来务工子女满意感和幸福感
杭州市求知小学
施芳妙唐世明张晓燕曾丁梅
100
开发漫画资源,丰富学生道德学习的实践研究
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
陈琦徐红许晓静
101
基于体育专业素养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路径与载体的实施研究
65
普通高中音美特长生培养范式的构建与实施
富阳市新登中学
杨志芳陈建恩姜晓明吴艳陈平
66
学陶笛怡性情展个性——基于全员参与的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创建的五小样式研究
富阳市富春第五小学
孙士法孙斌(执笔)
67
基于多样化发展:激活农村普高体艺生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
桐庐县分水高级中学
何保刚汪友红(执笔)唐小明许德伟徐前锋
42
童心课堂——基于儿童文化的小学品德生本课堂的实践研究
杭州市学军小学
许宏杨晓凤陈赟唐卫明
43
课堂无边,发展无限——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小学“无边界课堂”研究
杭州市三墩镇中心小学
章献明郑雪琴姜文孙飒廖香枚
44
活力四射,玩转数学!——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创新设计与实施研究
杭州市西溪实验学校
马珏阮秋芬王薇朱汝洪袁澄澄
19
找药引开药方保药效——基于“学情诊断”的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要素优化与实施
浙江省严州中学梅城校区
何寿平李祝勤(执笔)邵红玉雷海晖胡建根
20
基于“运动处方”的小学生个别化运动操作系统研究
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许杏芳李友清(执笔)
21
以“玩转图像”为载体的探究学习研究
淳安县姜家镇中心小学
章荣华王飞燕方军霞
45
全心教育:高中小班化背景下学校核心品牌的培育与发展

教育的核心因素是人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萧山三中

教育的核心因素是人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萧山三中

做一个高效课堂真实的践行者记得有位专家说过:“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

”这段话隐含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模式,蕴含了新的教与学的方式。

我校提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旨在给我们传递一种思想,一种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独立思考的品质,达到能力的全面提升。

让我们教师能成为优秀的导演,导好每节课,逐步克服课堂低效能现象,使我们的课堂变得和谐而高效。

经过2个学期的课堂实践,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师生交往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我觉得要使自己真正成为高效课堂的践行者,我们要坚持“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构建“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乐学、能学、会学”,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并将改革进行到底。

下面我就我自己的体会谈几点浅薄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坚持“以学定教”的理念教与学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课堂教学不能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方面。

有学无教不是教学,有教无学更不是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发端于学,落脚于学,从学生真实的学习需要出发,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方式,即“以学定教”。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的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前精心预测,充分考虑学生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

能够了解什么,需要学习什么。

在课堂细心巡视、观察把握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学生还比较模糊,来确定我们教师讲什么、不讲什么,练什么、怎么练。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讲学生之所需、练学生之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即学生已经会的教师就不教,教师要教的是学生不会的,最终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二、构建“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根据“以学定教”原则,课堂上教师教什么、不教什么,讲什么、不讲什么,怎样教、怎样讲、怎样练等一系列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都是由学生的学情决定的。

那么,学生的学情如何,哪些内容学生自己能够理解教师可以不教,这样的学生大致有多少;哪些内容学生单靠自己不能理解需要教师讲解,这样的学生又有多少等,所有这些教学信息教师怎样掌握?很显然,只有一个途径,这就是“先学后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呈现课堂练习题,学生清楚地知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学生的表达能力得以锻炼提高。
内容模块
钠的用途、保存、工业制法
教学过程
与方法
1.教师活动:【引导分析】金属钠化学性质是由金属钠的结构决定的,请同学们画出金属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钠的化学性质为什么很活泼?(0.5分钟)
2.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钠极易失去一个电子,具有强还原性,做还原剂。(1分钟)
6.学生活动:阅读并归纳出钠的主要用途,说出原理依据。(1. 5分钟)
7.教师活动:【释疑】解释新闻资料中相关疑问【提问】铁桶为何会爆炸?【讲述】消防员如何处理剩下的三只未爆炸的铁桶。【课堂总结】归纳总结所学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2分钟)
8.学生活动:课堂限时训练,教师巡视、指导。(6分钟)
【强调】(1)钠的取用--镊子(2)煤油要用滤纸吸干(3)切割在玻璃片上进行(4)实验中剩余钠必须放回原瓶(1分钟)。
6.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用镊子取钠块置于玻璃片上,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并用小刀切下绿豆大的一块钠。实验并记录现象。【归纳】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金属固体、很软、密度比煤油大(2分钟)。
2.学生活动:观察后得出:银白色很快变暗,重新变成灰白色。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动手完成化学方程式。(2分钟),
3.教师活动:【演示实验】将一小块金属钠(绿豆粒大小)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火焰的颜色和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提问】钠与氧气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实验现象?产物的颜色?产物是否为Na2O,为什么?(2分钟)。
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设计
教师朱旗红学科化学名称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上课日期:11月8日星期二
时间段落
第1段7分钟
教学目标
1.掌握钠的物理性质;
2.学生的表达能力得以锻炼提高。
内容模块
金属钠的存在、物理性质
教学过程与方法
1.教师活动:【投影】网上新闻——炸起千层浪珠江“水雷”迷团待解(中新社广州七月八日电,广州市珠江河段上,近两天惊现神秘"水雷",六个白色来历不明的铁桶漂浮在水面上,有三个发生剧烈爆炸……一位目击者说,早上十时多,石溪涌内突然冒起一股白烟,从漂在水面上的一个铁桶内窜出亮红色的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近十米高。)(1分钟)
在教师缄默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时间6分钟。
时间段落
第3段13分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学生能正确描述钠与水的反应现象;
2.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学生能概括钠与水的反应实质。
3.通过钠投入硫酸铜溶液等拓展,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内容模块
金属钠与水反应
教学过程
与方法
1.教师活动:【设疑】钠能与水反应吗?【指导实验2】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强调】钠的用量---绿豆大小。(1分钟)
3.教师活动:【提问】钠的性质活泼,钠单质的制备能否有水?工业上又是如何制备金属钠呢?(0.5分钟)
4.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工业上可用电解熔融NaCl来制取金属钠。2NaCl====2Na + Cl2↑(1分钟)
5.教师活动:【设疑】钠有哪些重要用途?【指导阅读】阅读课本第50页,了解金属钠的用途,找出其依据。(0.5分钟)
4.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浮—钠的密度小;熔—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游—有气体生成;响—反应剧烈;红—产物呈碱性;得出结论置于煤油中时会沉于底下避免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反应(4分钟)
5.教师活动:【提问】钠比铜活泼,能否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指导实验3】指导学生完成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提问】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1分钟)
4.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现象】钠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2分钟)
5.教师活动:【练习】写出钠在加热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1分钟)
6.学生活动:书写方程式并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2分钟)
7.教师活动:【讲述】反应物同样是钠与氧气,但是条件不同,产物不同。(0.5分钟)
2.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然后将一小块绿豆大小金属钠投入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2分钟)
3.教师活动:【提问】金属钠投入水中的现象如何?描述这些现象的关键字是哪几个?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游动?小球为什么会发出嘶嘶的响声?滴入酚酞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从氧化还原角度推测,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怎样证明?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如果金属钠着火,该用什么灭火?(2分钟)
6.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向100ml小烧杯中加入约20ml硫酸铜溶液,再将一小块金属钠(米粒般大小)投入烧杯中。观察反应的现象,【得出结论】钠先与水反应,再与盐反应。(3分钟)
在教师缄默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时间9分钟。
时间段落
第4段15分钟
教学目标
1.知道钠的结构决定其性质以及钠的存在、用途和工业制法;
在教师缄默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时间4分钟。
时间段落
第2段10分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学生能正确描述钠与氧气(常温、加热)的反应现象;
2.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学生能概括钠与氧气的反应实质;
3.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内容模块
金属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
教学过程与方法
1.教师活动:【提问】用小刀切开金属,将其放置在空气中,其表面的光泽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0.5分钟),
2.学生活动:聆听、阅读、提取信息并产生疑问。
3.教师活动:【提问】如果你是一名新闻记者,看完这则新闻你想做哪些进一步的报道?
(1分钟)。
4.学生活动:学生质疑:铁桶中装的是什么物质?为何会爆炸?未爆炸的铁桶如何处理?这些铁桶从何而来?……(2分钟)。
5.教师活动:【引导】专家们初步认定,铁桶内装的是金属钠。钠具有哪些性质呢?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指导实验1】钠的物理性质:用小刀切割钠,观察切面的颜色、光泽。将其暴露在空气中,继续观察钠切面的颜色、光泽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