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创-黄山市休宁齐云山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ppt

合集下载

黄山生态农业科技园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

黄山生态农业科技园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

中国·安徽黄山生态农业科技园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中国·安徽黄山生态农业科技园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设计说明中国·黄山市生态农业科技园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基地概况第二章规划依据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原则第四章总体规划布局第五章建筑控制要求第六章交通道路规划第七章项目开发规划第八章专项规划第九章规划实施措施,分期建设2006年2月第一章基地概况本次规划的基地占地约650亩,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境内,今后也是黄山市新城区重要地块。

1.1休宁县概况休宁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地带,距黄山风景名胜区仅43公里,全县总面积2151平方公里,辖9镇24乡、259个行政村,总人口27.4万,是一个“八山一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典型山区县。

休宁县前身为休阳县,自东汉建安十三年建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休宁县县名为隋文帝钦定,含“吉庆平宁”之意。

境内有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齐云山,有新安江源头的六股尖瀑布胜景,还有星罗棋布的徽派建筑群及名胜古迹。

自古以来,休宁便以山水之美、林茶之富、商贾之多、文风之盛而名闻遐迩,被誉为“东南邹鲁”。

千百年来,钟灵毓秀的休宁山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风流人物,名儒朱升、数学家程大位、戏曲家汪延讷和汪士慎、丁云鹏、胡正言、海阳四家等书画艺人,以及众多的当代名人,如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孙起孟、原国务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吴象等,都曾生长在这块土地上。

休宁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其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的齐云山。

齐云山距县城15公里,因“一石插天,直入云霄”而得名。

站在山上,俯视远方,那一望无垠的山川秀色尽收眼底,还不时被飞云流烟淹没,如幕如障,峰峦朦胧,若浮若沉,美不胜收。

齐云山上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岩。

珠泉碧潭,天桥石柱,方山幽洞,奇峰丹崖之美景将她编织成一幅天开神秀、独具一格的山水画卷。

中国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

中国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

中国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告休宁县人民政府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前言为统筹齐云山旅游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将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打造成为“国家5A旅游景区、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休宁县人民政府特委托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中国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2011~2030)》。

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内,规划用地四至范围为:黄祁景告诉公路以北;横江以南、黟县渔亭与休宁县界处以东;典口、渭桥一线以西围合的空间区域,总体规划面积约65平方公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有关规定,休宁县人民政府于2011年12月10日正式委托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该旅游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发布的环发2006[28号]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方法》,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7日内就拟建项目的有关情况向公众公告。

为此,现特向社会公布《中国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告》,以征求公众意见。

中国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告1.规划名称及概要规划名称中国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规划范围规划用地四至范围为:黄祁景告诉公路以北;横江以南、黟县渔亭与休宁县界处以东;典口、渭桥一线以西围合的空间区域,总体规划面积约65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其中近期:2011~2015年;中期2016~2025年;远期:2026~2030年。

总体目标以自然生态位基础,充分利用旅游区内各种资源,合理布局、有序开发、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建设,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

齐云山博明地块概念规划设计方案

齐云山博明地块概念规划设计方案

ZYJ HUANGSHAN QIYUN PROJECT CONCEPT PLANNING齐云山博明地块概念规划设计方案03/2017目录C O N T EN T01 项目现状Location Analysis区位分析场地分析产品分析Location Analysis Site Analysis Production Analysis03 分区规划MasterPlanning家庭度假屋热带天堂亲子酒店Wild Luxury ResortDomeParent-child Resort02 总体规划Master Planning总平面图技术经济指标功能分区交通分析Site-planTechnical economic indexVertical designSite profile小小俱乐部多功能厅童子军营Children ClubFunction HallThe Lad Barracks1LocationAnalysis 01 项目现状齐云山靠近黄山市区,高速公路和铁路四通八达,连接周边各大城市,距离杭州市仅200公里。

区位分析Location Analysis基地紧邻S326省道,靠近岩前火车站,距离黄山市区仅30km,驾车约40分钟。

区位分析Location Analysis基地紧邻齐云山景区,在通往景区的交通节点上,周边另规划养生、运动、度假、文创四个组团。

区位分析Location Analysis项目西北紧邻水厂与现状村落,东临祥源小镇(商业小镇及公寓),内部现已建树屋营地与部分活动设置。

亲子营地树屋世界祥源小镇场地分析Site Analysis至黄山齐云山至宏村自来水厂横江全季候、反季节、四季恒温度假产品 解决恶劣气候、极端气温带来的影响亲子酒店家庭度假屋青少年营地、极限营地产品分析Production Analysis轻服务的度假型产品 解决家庭的长期度假需求聚焦婴幼儿亲子度假 将亲子度假做到极致的酒店国家倡导的青少年培养方向 户外活动的极致体验DOME2MasterPlanning 02 总体规划总体规划︱MASTERPLANNING 功能分析图Function Analysis总平面图Masterplan家庭度假屋总建筑面积:23394m2 容积率:0.27DOME总建筑面积:11635m2 恒温水世界:5596.2m2 大堂及餐饮:2953.9m2后勤配套:3084.9m2亲子酒店总建筑面积:30652m2 客房数:576容积率:0.7道路分析图Traffic Analysis亲子营地家庭度假屋树屋世界亲子酒店、DOME极限营地、家庭营地3PartitionPlanning 03 分区规划Wild Luxury Resort家庭度假屋产品定位 让游客们在自然山水间休闲的同时享受个性化的极致体验打造拥有高私密性的家庭度假屋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总平面图总建筑面积:23394m2 容积率:0.27独栋木屋1:799.2m2(8栋)独栋木屋2:520.8m2 (7栋)独栋木屋3:3744m2 (48栋)双拼木屋:18330m2 (235栋)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功能分析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交通分析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竖向分析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独栋木屋1豪华奢侈的多功能空间生态院落美式重木森林别墅建筑平面-独栋木屋1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建筑面积:99.9m 2一层建筑面积:43.4m 2 二层建筑面积:56.5m2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1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1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1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1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1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1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1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1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1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独栋木屋2独立与共享的组合空间生态院落美式重木森林别墅建筑平面-独栋木屋2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建筑面积:74.4m 2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2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2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2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2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2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2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2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2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独栋木屋3总价合理可控森林木屋别墅生态院落北美度假体验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建筑平面-独栋木屋3建筑面积:78m2一层建筑面积:19.5m2 二层建筑面积:58.5m2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3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3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3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3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3家庭度假屋Wild Luxury Resort 独栋木屋3。

黄山市古村落古城旅游概念计划

黄山市古村落古城旅游概念计划

黄山市古村落古城旅游概念计划1 黄山古村落古城的形成及特点黄山古村落的形成及发展黄山市的地域从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至1987年11月都称为徽州。

北宋以来的徽州府辖6个县,即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绩溪县和婺源县。

1949年解放后,婺源县被划归江西省。

1987年黄山撤地设市,行政区划调整,绩溪县被划归安徽省宣城地域。

本计划中的黄山古村落范围属于徽州古村落的一部份,未包括绩溪和婺源县的古村落。

为方便论述村落的特点并与其它资料吻合,本章的黄山古村落都统称为徽州古村落。

徽州古村落的形成、发展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地理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徽州位于安徽省南部,处于皖、浙、赣三省的结合部,周围崇山峻岭,环峙而立,整体地理形势是“东有大鄣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厄”。

从图4—一、图4—2的卫星地图上可看出,群山围绕的徽州地域形成了长江中下游地域的一个小盆地,犹如一个与世隔间的世外桃源,这个“世外桃源”和外界最方便的交通就是新安江。

徽州境内由低山和丘陵围合成大小不一、为数众多、山环水绕的谷地、小盆地,“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对徽州地理形势的高度归纳。

如图4—2的卫星照片所示,黟县的地理环境和休宁、祁门等地相较,盆地形态更完整,是徽州盆地中的小盆地。

对外封锁的盆地地形是现今黟县境内能保留较多完整古村落的重腹地理因素。

徽州这种对外封锁、内部又相对隔离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古时北方中原士族逃避战乱的首选之地。

从公元4世纪的晋末,通过不同朝代的人口迁移,这里已成为一个以中原汉族为主的移民社会。

中原移民往往以家族为单位迁移而来,居住后成为同族村落,随着人口的增多,又慢慢分解并产生更多的同宗同族村落。

在风水理论的指导下,村落的选址以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水源充沛等为基础沿山势、水势灵活布局。

图4—1 徽州及周边地域地理环境卫星照片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第五期图4—2 徽州地域的区域结构卫星照片资料来源:“天涯论坛”贴图专区徽州的经济结构和徽商的影响徽州地域耕地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多,生活出现窘境。

休宁县_十一五_旅游发展规划

休宁县_十一五_旅游发展规划

休宁县“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休宁县旅游局二○○五年八月十二日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的简要回顾(一)“十五”计划的完成情况“十五”期间,我县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始显现,全县景区景点累计接待旅游人次达260万,旅游收入达元,年均分别迭增11%和15%以上。

齐云山、古城岩等主要景区步入新的发展时期,为齐云山获得国家地质公园称号,古城岩被评为3A景区,黄山农业高科技示范园被列入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为我县旅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县旅游产品开发初步形成了“齐云山——古城岩——夹溪河漂流”旅游线路。

出版发行了《中国乡村旅游福地——休宁》一书,10个乡村福地建设示范点启动。

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日臻完善。

在交通方面新建或扩改了部分通往各主要景区的公路,环齐云山旅游公路建成通车,齐云山登山旅游公路开工建设。

在旅游接待设施方面,四星级宾馆新宇假日酒店建成开业。

凤湖烟柳度假区正在按四星级标准进行改建。

由香港运科集团投资的五星级会展中心开工建设。

同时成立了康泰旅行社,新宇旅行社,县内接待能力大大增强。

在旅游商品方面,有机茶、豆干、茶油、食用菌等等系列特色商品已形成产、供、销一条龙。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取得重大成果,“状元文化”响畅全国,中国状元文化博物馆一期建成开放。

(二)十五计划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1、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制约我县旅游快速发展。

虽然我县通往各主要景区的主干道已大大改善。

但一些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景区(点)地方公共设施,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电供水建设等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条件较差。

2、旅游接待水平较低,影响旅游业效益的发挥。

龙头景区景点的经营、管理有待创新。

服务功能不完善,旅游接待也不规范,特别是旅游团队的接待还有较大差距。

成型的高品位乡村旅游景区还没有形成,旅游产品种类、品位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尚缺乏竞争力;旅游形象建立尚不全面,对历史文化遗存等旅游文化的深层次打造和充分挖掘尚需时日。

黄山风景区规划

黄山风景区规划

风景区规划管理
自然光景观管理 自然光景观是指风景名胜区内所有存在的自然光现象和自然黑暗现象,是自然资 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光景观保护和管理的内容包括: 1.除满足基本的人工照明需求(例如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地方,需要特殊照明的 文化景观区域)之外,风景名胜区不宜设置人工照明;利用先进的照明技术减少人 工照明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合作,减少来自风景名胜区外部的人工光源污染。 2.解说自然光景观(自然黑暗、自然星光、月光、日出等)。 3.制定自然光景观保护专业规划。
风景区规划管理
地质地貌资源保护和管理 地质地貌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包括岩石资源、土壤资源、地热资源、洞穴资源、冰川 遗迹资源、化石资源等六个方面的保护和管理。
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 1. 生物资源包括受保护的黄山风景名胜区内的所有本地物种。黄山风景名胜区本地 物种是指作为自然过程的结果,在黄山风景名胜区内正在生存或曾经存在的物种。 受保护的所有本地物种以五种生物形式存在——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 和动物,包括开花植物、蕨类植物、苔藓、地衣、藻类、霉菌、细菌、哺乳动物、 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无脊椎虫类、甲壳纲动物、显微植物和显微 动物。 2. 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基本内容 (1)生物资源具体保护对象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特定的物种,主要包括珍稀 濒危动植物、黄山松、古树名木等;第二层次为普遍意义的物种和种群。 (2)通过持续的监测和科学研究活动,尽可能多的掌握生物资源的基本信息,包括 物种的丰富性、多样性、动态、分布、栖息地和行为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以及人类影响与生物资源之间的关系。 (3)将人类对动植物物种、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在未清 楚人类活动或人工设施的影响之前,对该生物资源尽可能地不加人为干扰。

安徽齐云山旅游开发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文本 精品

安徽齐云山旅游开发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文本 精品

第一部分安徽省齐云山旅游开发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土地使用第三章交通控制第四章空间环境设计第五章绿化控制第六章建筑控制第七章市政设施附录:名词解释与技术规定图则索引查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顺利实施齐云山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促进旅游区开发建设,特制订本规划文本。

第二条该文本适用于旅游区规划范围内各地块以及各类用地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并作为工程项目设计的依据,但不能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的依据。

第三条该文本与控制性规划的分图图则,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两者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第四条齐云山旅游区规划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均应符合该文本和分图图则的规定和要求。

第五条该文本和分图图则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安徽省以及黄山市的有关技术规定。

第六条本规划依据相关部门行业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编定:法律依据(1)《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2)《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5)《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6)《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9)《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1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13)《安徽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2004(14)《黄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2004(15)《安徽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7(16)《黄山市中心城区建筑间距和建筑退让距离技术规定(试行)》2004相关规划文件(1)《安徽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安徽省“两山一湖”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3)《黄山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2003(4)《黄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2005(5)《休宁县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2005(6)《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1(7)《齐云山镇镇区总体规划(2000—2020)》2000(8)《休宁县齐云山镇岩前村村庄建设规划》2006(9)《安徽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2006(10)《黄山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2006(11)《黄山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2006(12)《“十一五”休宁县交通发展规划》2006(13)《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两山一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00第七条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中的第1.0.3条的规定,“齐云山风景区”应该属于大型风景区。

休宁县齐云山风景区生态建设

休宁县齐云山风景区生态建设

休宁县齐云山风景区生态建设与森林资源保护项目一、项目基本情况1.1 项目概要:项目名称:休宁县齐云山风景区生态建设与森林资源保护项目项目性质:新建项目建设单位:休宁县人民政府建设内容与规模:1、人工造林 3000亩;2、低效林改造27000亩;3、封山育林 20000亩;4、绿化质量提升亮点建设 25个,面积 2859 亩;5、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防治35000亩;6、全面开展齐云山珍稀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项目建设期限:三年(2011-2013年)项目投资概算与资金筹集:项目总投资为 1201万元,其中:人工造林150万元;低效林改造270万元;封山育林200万元;绿化质量提升亮点建设343万元;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防治178万元;珍稀古树名木保护60万元。

申请国家专项资金投资 10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201万元。

1.2 项目效益:项目区内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低效林改造,以及景区及周边地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和改造,可有效增加森林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丰富和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提升森林的生态功能,同时也丰富了旅游资源,改善了项目区生态旅游环境,促进了景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齐云山,位于皖南的休宁县境内,与黄山、九华山并称“皖南三大名山”,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齐云山系中亚热带北部,地势独特,森林植被主要为保存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森林植被资源、群落景观是齐云山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好齐云山珍稀古树名木资源对保护原有的自然风貌十分重要。

自1996年风景区管理机构正式成立以来,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十六字方针,狠抓景区环境综合整治,为建设和打造平安和谐景区打下基础,2003年初,《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得到了国家建设部的审批,成为齐云山景区在保护、开发与建设方面的纲领性文件。

近年来,齐云山景区严格按照《总规》要求,对景区进行保护、开发与建设,严格划定核心景区,编制各类资源保护规划,确定保护重点,并制定具体保护措施,核心景区内严禁一切与风景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