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本新教材 课文8《静夜思》
《静夜思》原文注释及简析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作者背景】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
作品极富浪漫色彩,感情强烈,善用比兴、夸张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豪放纵逸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诗仙”。
【注词释义】
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疑:好像。
以为。
举:抬,仰。
【古诗今译】
床前有明亮的月光,好像地上寒冷的清霜。
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低头思念着自己的家乡。
【名句赏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本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
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仅20个字,已从时间、环境、气氛及对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语言明白,音韵流利自然,似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但却含蓄深沉,引人深思。
1。
部编教材最新版《静夜思》完美课件

chuī wǒ xiānɡ sī fēi
吹 我 乡 思 飞。
lián shān qù wú jì
连 山 去 无 际,
liú shuǐ hé shí ɡuī
流 水 何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
禁:jīn(情不自禁) 诸葛亮:有胆有识、知人善用、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才智超群。 乞巧
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 二、词句段运用
玲:小巧玲珑 玲玲盈耳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驯良:和顺善良。造句:梅花鹿性情驯良,温顺可爱。
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 【唐】张志和
例:这里的饭菜再香,也比不上妈妈做的菜香。 【宋】林升 陈述句: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举头 低头
填一填 “望”是“ 看 ”的意思。 “思”是“ 思念 ”的意思。
李白会思念些什么呢 ?
35、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拥有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拥有
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 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力量和财富;拥有友情,就拥有了一份理解和支持;拥有网络,就拥有了世界和梦想 。
6.
行书
31、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记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
悲观失望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忘记了谦逊为怀是一种习惯 。
“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四、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方法。
23、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 语文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语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课外作业: 1、把《静夜思》背给爸爸妈妈听。 2、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景色 画下来。
6、静 夜 思
李白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一 生中写下了上千首诗歌,其诗 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 畅,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 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 称为“诗仙”。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有时落在山腰, 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 有时像把镰刀。
月亮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部编1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jìng yè sī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故
夜
头 床
低乡
望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举
光 静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安静
夜晚
木床 光明
举手 低头 看望 故乡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部编版教材《静夜思》完美课件1
静夜思
你能用“/”标 出
唐.李白
【部编版】语文一下第8课《静夜思》课件

【部编版】语文一下第8课《静夜思》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8课《静夜思》,主要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与欣赏,对诗歌中字词、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以及对作者李白及其创作背景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并背诵《静夜思》,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掌握生字词,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3. 了解李白及其创作背景,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句的理解与作者情感的体会。
2.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生字词学习及作者背景介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夜晚的月亮,引导学生描述月亮,进而引入本课《静夜思》。
2. 朗读:让学生齐读《静夜思》,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字词学习:学习生字词,如“床”、“前”、“光”等,并在黑板上板书。
4. 句子解析:对诗句进行逐句解析,理解诗句含义,体会作者情感。
5. 作者背景介绍:介绍李白及其创作背景,加深学生对古典文学的了解。
6.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异地,夜晚思念家乡,感受作者的心情。
7.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讲解其意义及修辞手法。
8.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造句,并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诗歌静夜思2. 生字词:床、前、光、低、思、故乡3. 句子解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4. 作者背景:李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造句,并解释其意义。
答案示例:夜晚,我独自站在窗前,举头望着那圆圆的明月,低头思念远方的故乡。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语句通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句的理解程度,以及朗读、背诵的熟练程度。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搜集李白的其他诗作,了解其风格特点,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字词学习2. 句子解析3. 作者背景介绍4. 实践情景引入5. 作业设计一、字词学习1.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让学生跟读、认读。
部编版新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课文目录(2019最新版)

部编版新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课文目录(2019最新版)部编版新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课文目录(2019最新版)一、课文目录1. 第一课:《小兔子乖乖》2. 第二课:《小蝌蚪找妈妈》3. 第三课:《乌鸦喝水》4. 第四课:《小鹿和小羊》5. 第五课:《小鸟和小猫》6. 第六课:《静夜思》7. 第七课:《愚公移山》8. 第八课:《写景的诗》9. 第九课:《狐假虎威》10. 第十课:《白蛇传》二、课文内容描述1. 第一课:《小兔子乖乖》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兔子乖乖的故事。
它非常听话,不喜欢偷懒,每天都按时做好自己的事情。
2. 第二课:《小蝌蚪找妈妈》关于小蝌蚪寻找妈妈的故事。
小蝌蚪在池塘中游泳,遇到了很多其他的水生动物,最终找到了妈妈。
3. 第三课:《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描述了乌鸦用石子往水杯里扔,使水面上的水位上升,最终喝到了水的故事。
4. 第四课:《小鹿和小羊》课文中讲述了小鹿遇到了一只小羊,它们成为了好朋友。
它们一起玩耍,互相帮助。
5. 第五课:《小鸟和小猫》这篇课文讲述了小鸟和小猫之间的友谊。
它们一起玩耍,相互照顾,并在困难时期给予帮助。
6. 第六课:《静夜思》李白的《静夜思》描述了一个人夜晚时的心情和思考,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7. 第七课:《愚公移山》这篇课文讲述了愚公和他的儿子为了移山而努力的故事。
尽管别人都嘲笑他们,但他们坚持不懈,最终成功移山。
8. 第八课:《写景的诗》这篇课文介绍了写景的诗歌创作方法,通过观察大自然,用美丽的词句描绘景色,表达诗人的情感。
9. 第九课:《狐假虎威》课文中讲述了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霸占了村庄的故事。
最终,智慧的动物们一起合力制止了狐狸的行为。
10. 第十课:《白蛇传》这篇课文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白蛇传》的简化版,讲述了白蛇和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也传达了关于坚持和真爱的价值观。
三、总结部编版新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课文目录(2019最新版)中收录了多篇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静夜思》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8课《静夜思》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教材分析: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意:银白色的月光照在床前,好像地上下了白霜。
抬起头来望着高高挂在天空的明月,便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
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想象丰富而奇特,风格飘逸而豪放自然,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的美名。
他与杜甫齐名,合称“李杜”。
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我会写:思sī(思想)(心思)(秋思)(三思)床chuáng(木床)(床头)(大床)(双人床)前qián(前后)(以前)(从前)(前天)光guāng(月光)(阳光)(光头)(光明)低dī(低头)(低音)(高低)(低三下四)故gù(故乡)(故国)(故人)(故土)乡xiāng(乡音)(同乡)(思乡)(水乡)我会认:夜yè(夜晚)思sī(思乡)床chuáng(起床)光guāng(阳光)疑yí(怀疑)举jǔ(举手)望wàng(看望)低dī(低头)故gù(故乡)易错的字:思:上面是“田”,不要写成“因”。
前:“前”下面的部分“月”的一撇要变成一竖。
光:“光”上部分先写中间的竖,再写两边的点和撇。
低:“低”右边第二笔是“竖提”,最后一笔是“点”。
多音字:思sī思乡sāi于思地dì地上de轻轻地近义词:望--看思--想举头--抬头反义词:举头--低头课后习题: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古诗时,首先读正确,读得一字不差,而且读出古诗的韵律。
如朗读节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新版一年级下册 - 课文8 静夜思 人教部编版

静夜思 (新版一年级下册 - 课文8 人教部编版)一、课文内容1.课文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课文译文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我疑心是地上结了霜。
我抬起头,望着皎洁的明月,低下头,思念起远方的家乡。
3. 课文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4. 课文背景这首诗是李白在旅途中写下的,据说是他在离开家乡后,在一个夜晚,独自一人在床边,看着月光,思念家乡而写下的。
二、课文解读1. 诗歌意象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月光”、“霜”、“明月”、“故乡”等意象,这些意象都充满了诗意和情感。
•月光:皎洁明亮,象征着希望和光明。
* 霜:洁白晶莹,象征着纯洁和清冷。
•明月:高悬夜空,象征着思念和远方。
•故乡:温暖亲切,象征着家的温暖和归属感。
2. 诗歌情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用“疑是地上霜”来描写月光,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诗人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也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3. 诗歌技巧这首诗运用白描的手法,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月光、霜、明月、故乡等意象,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诗歌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举头望明月”和“低头思故乡”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课文教学1.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情感。
•学习诗歌中的意象和手法。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教学方法•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讲解法:讲解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象和手法。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诗歌内容,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讲解:讲解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象和手法。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诗歌内容,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练习:布置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四、课后延伸•鼓励学生背诵诗歌,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8《静夜思》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8《静夜思》教案一、教材情境1. 教材内容《静夜思》是一年级下册的第八篇课文,通过描述夜晚的宁静和美丽,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教学目标•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简单语言表达•观察大自然,感受宁静夜晚的美丽二、教学步骤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夜晚的主题,引起学生对夜晚的好奇和想象•介绍《静夜思》这篇课文,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2. 学习课文•朗读课文,教导学生正确的语音和语调•分段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或生字•要求学生模仿跟读,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3. 课文理解•开展讨论,询问学生夜晚最美好的事物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的美丽•分组让学生编写自己心目中最美好的夜晚,并展示给其他同学分享4. 情感教育•与学生分享诗歌中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大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引导他们爱护环境5. 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夜晚的美丽和大自然的奇妙之处•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感受自然之美三、作业布置1. 完成课文练习册相关习题•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巩固课文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纠正错误2. 家庭作业•带动学生与家长一起观察夜晚,体验大自然的美妙,并写下感想四、教学反思1. 教学亮点•通过多种形式引入夜晚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和展示,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2. 教学不足•如何更具体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之美,需要更多实际操作•如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和内涵,需要更多引导与讨论通过《静夜思》这一课文的教学,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的感悟与理解,引导他们自觉保护环境,增进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夜思
李白
chuáng qián míng yuè guāng
床 前 明 月 光,
yí shì dì shàng shuāng
疑 是 地 上 霜。
jǔ
tóu wàng míng yuè
举 头 望 明 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ī
tóu sī gù xiāng
低 头 思 故 乡。
静夜思
yè sī chuáng guāng
夜思 床 光
yí jǔ wàng dī gù
疑 举望 低 故
静夜思 床 前 明举低故 乡
静 夜
床
乡
思 明 低
前
低
故
低故 乡
第二课时
小猴过河
举
静 乡
夜
故
思
低
床
z
•思(思想)
•思(思考)
•思(思念)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 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课外作业:
1、把《静夜思》背给爸爸妈妈听。 并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2、看看夜 晚的天空,把看到的景色画下来。
静夜思
霜
静夜思
地上霜
_____好像是_______
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 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 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 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 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部编本 《静夜思》
2020/6/11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
jìng yè sī
静 夜思
静夜思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 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 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 正因为他的诗写的多 写的妙,简直就像一 位作诗的神仙,所以 人们就称他为“诗 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