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二烯生产方法

合集下载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难点问题探究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难点问题探究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难点问题探究摘要:乙腈抽提法生产丁二烯,即以乙腈为溶剂,利用萃取精馏和普通精馏的方法,从乙烯装置的副产碳四馏份中将丁二烯分离出来。

由于丁二烯的化学性质活泼,极易发生反应,造成各生产单元设备堵塞,泄漏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文主要针对生产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探究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乙腈法、丁二烯、难点、对策简介:乙腈法生产丁二烯工艺共分为5个单元,萃取精馏单元、丁二烯精制单元、水洗及溶剂回收单元、热水循环单元、回丁处理单元。

丁二烯装置利用乙烯装置裂解碳四为原料抽提分离出丁二烯。

在原料碳四馏份中除含丁二烯外,还有丁烷、丁烯、丁炔等多种C3~C5 烃类,这些组份沸点相近,又能形成共沸物,当在分离系统中加入溶剂乙腈后,各组份间的相对挥发度差值增大。

利用两级萃取精馏的方法,先除去丁烷、丁烯,后除去碳四炔烃,即得粗丁二烯;再经两级精馏除去重组份及丙炔,制得聚合级产品丁二烯。

1.丁二烯的物化性质丁二烯属共轭二烯烃,化学性质十分活泼,极易于氧发生反应。

无色无臭气体。

能溶于丙酮、苯、乙酸、酯等多数有机溶剂。

不能与下列物质共存:强氧化剂、卤素、氧。

火灾和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化学反应性: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3.1丁二烯装置脱轻塔一.塔底再沸器泄漏丁二烯装置脱轻塔由两台再沸器共同加热。

一个热源由溶剂回收塔顶乙腈和水馏出蒸汽加热,后者由循环热水提供换热。

被加热介质为高纯度丁二烯。

在再沸器气相管线阀门处很容易发生泄漏。

(图片 1)图片1 再沸器气相管线阀门泄漏图片 2 脱轻塔放空线堵塞原因分析:1.再沸器气相管线阀门一般采用闸阀,它存在一个白色阀腔区域,这个部分是一个死角,丁二烯在阀腔内无法流通,长时间停留。

在法兰和阀杆等密封处渗氧时,就会产生丁二烯端聚物。

丁二烯端聚物持续增长膨胀致使法兰变形泄漏。

丁二烯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与设备选型

丁二烯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与设备选型

丁二烯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与设备选型丁二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合成橡胶、塑料等领域。

为了实现高效生产丁二烯并提高产品质量,本文将对丁二烯的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与设备选型进行探讨。

一、丁二烯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在丁二烯的生产工艺流程中,原料选择、反应条件以及分离纯化等环节都会对最终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1. 原料选择丁二烯的主要原料为丁烯和乙烯。

在原料选择上,应优先选择纯度高、成本低且易得到的原料,以确保生产的丁二烯质量和经济效益。

2. 反应条件丁二烯的生产通常采用催化裂化反应,需要控制合适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

其中,温度对丁二烯的选择性和产率有着重要影响,压力则会影响丁烯和乙烯的溶解度和反应速率。

催化剂的选择应基于活性高、寿命长、易再生等因素进行考虑。

3. 分离纯化在丁二烯的生产中,还需要进行分离纯化步骤,以去除杂质和提高丁二烯的纯度。

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蒸馏、吸附和结晶等。

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分离效果、能耗和设备复杂度等因素。

二、丁二烯生产设备选型丁二烯的生产设备选型是确保工艺流程连续高效运行的关键。

在设备选型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反应釜由于丁二烯的生产需要进行催化裂化反应,因此反应釜的选型非常重要。

反应釜应具备良好的耐压性能、优异的传热效果以及高度的密封性。

同时,对反应釜的清洗和维护也需要考虑便捷性。

2. 分离设备在分离纯化环节中,常用的设备包括蒸馏塔、吸附塔和结晶器等。

对于丁二烯生产来说,应选择具备高效传质和传热性能、操作稳定可靠的设备,以确保分离纯化的效果。

3. 冷却设备丁二烯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冷却以保证反应温度的控制。

冷却设备的选型应考虑冷却效果、能耗和操作可行性等因素,并且能够适应生产规模的变化。

4. 自动控制系统在丁二烯生产过程中,良好的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自动控制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报警和调节功能,以及与其他设备的联动控制能力,实现高效自动化运行。

丁二烯的生产—乙腈法生产丁二烯的工艺流程

丁二烯的生产—乙腈法生产丁二烯的工艺流程
③溶解度大,能与被分离混合物互溶,避免分层。 ④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高温下不容易分解和结焦,安全可靠。 ⑤乙腈25℃时的粘度为0.32mPa·s,粘度较低,利于提高塔板效率。 ⑥具有价廉易得,无腐蚀等特点,能够满足一般的工业要求。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的工艺流程
两级萃取流程
C4:丁烷(正丁烷,异丁烷) 、丁烯(1-丁烯,异丁烯,2-丁烯(顺式,反式) 、丁二烯、炔烃(丁炔,乙烯基乙炔)
溶剂
丁烷 丁烯 丁二烯 炔烃
丁烷 丁烯
丁二烯 炔烃 溶剂
丁二烯 炔烃
溶剂
丁二烯 溶剂炔烃 溶剂第一级萃取精馏第二级萃取精馏
丁二烯蒸出
炔烃 溶剂
炔烃蒸出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的工艺流程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的流程示意图
项目八 丁二烯的生产
石油化工产品生产技术
任 务 四
流 程 的 组 织
生 产 工 艺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的工艺流程
乙腈法生产丁二烯的工艺流程
萃取剂乙腈的特点
①选择性高,明显提高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加入乙腈后,组分的挥 发度顺序为炔烃<二烯烃<单烯烃<烷烃。
②乙腈沸点81.6℃,比碳四馏分任一组分都高,挥发性小,不易混 入塔顶产品中,却易于与其他组分分离回收,损耗小。与其它萃 取剂比较沸点较低,可在较低温度下操作,降低能量损耗,回收 分离时也可以避免塔釜温度过高。

1,3丁二烯的制备

1,3丁二烯的制备

1,3丁二烯的制备
1,3丁二烯(1,3-butadiene)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合成橡胶、塑料、纤维等化工产品。

现介绍几种制备1,3丁二烯的方法:
1.丙烯裂解法:将丙烯经高温(600-750℃)裂解,生成1,3丁二烯和其他副产物。

该方法产生的1,3丁二烯产品含量较低,需要经过进一步提纯。

2.顺式丁二烯异构化法:将顺式丁二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异构化反应,生成1,3丁二烯和反式丁二烯。

该方法需要使用催化剂和高温反应(>250℃),不能实现工业化生产。

3.戊烯化法:将丙烯和丁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过复杂的反应步骤得到1,3丁二烯。

该方法需要较高的催化剂活性和复杂的反应条件控制,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4.丁烷裂解法:将丁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裂解反应,生成1,3丁二烯和其他副产物。

该方法可实现高纯度产物的大规模生产,但需要使用高温和高压反应条件,同时容易产生副产物。

目前,丙烯裂解法和丁烷裂解法是目前实际工业化生产1,3丁二烯的主要方法。

丁二烯生产流程

丁二烯生产流程

编号:No.13d jj课题:碳4抽提工艺流程授课内容:●典型碳4抽提工艺流程●碳4抽提过程操作方法知识目标:●掌握典型碳4抽提工艺原则流程●了解碳4抽提过程操作方法能力目标:●分析和判断影响萃取精馏过程主要因素●分析和判断精馏萃取过程操作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思考与练习:●碳4乙睛抽提工艺构成●溶剂对抽提过程有何影响?●碳4乙睛抽提过程操作有何异常现象?授课班级:授课时间:年月日三、工艺流程1、乙腈法(ACN法)乙腈法是以含水5%~10%的乙腈为溶剂,以萃取精馏的方法分离丁二烯。

我国于1971年5月由兰化公司合成橡胶厂自行开发的乙腈法C4抽提丁二烯装置试车成功。

该装置采用两级萃取精馏的方法,一级是将丁烷、丁烯与丁二烯进行分离,二级是将丁二烯与炔烃进行分离。

其工艺流程见图3—1。

由裂解气分离工序送来的C4馏分首先送进碳三塔(1)碳五塔(2),分别脱除C3馏分和C5馏分,得到精制的C4馏分。

精制后的C4馏分,经预热汽化后进入丁二烯萃取精馏塔(3)。

丁二烯萃取精馏塔分为两段,共l20块塔板,塔顶压力为0.45Mpa,塔顶温度为46℃,塔釜温度114℃.C4馏分由塔中部进入,乙腈由塔顶加入,经萃取精馏分离后,塔顶蒸出的丁烷、丁烯馏分进入丁烷、丁烯水洗塔(7)水洗,塔釜排出的含丁二烯及少量炔烃的乙腈溶液,进入丁二烯蒸出塔(4)。

在塔(4)中塔釜排出的乙腈经冷却后供丁二烯萃取精馏塔循环使用,丁二烯、炔烃从乙腈中蒸出去塔顶,并送进炔烃萃取精馏塔(5)。

经萃取精馏后,塔顶丁二烯送丁二烯水洗塔(8),塔釜排出的乙腈与炔烃一起送入炔烃蒸出塔(6)。

为防止乙烯基乙炔爆炸,炔烃蒸出塔(6)顶的炔烃馏分必须间断地或连续地用丁烷、丁烯馏分进行稀释,使乙烯基乙炔的含量低于30%(摩尔),炔烃蒸出塔釜排出的乙腈返回炔烃蒸出塔循环使用,塔顶排放的炔烃送出用作燃料。

在塔(8)中经水洗脱除丁二烯中微量的乙腈后,塔顶的丁二烯送脱轻组分塔(10)。

丁二烯生产技术

丁二烯生产技术

丁二烯生产技术进展2011-08-25丁二烯通常指1,3-丁二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可以合成顺丁橡胶(BR)、丁苯橡胶(SBR)、丁腈橡胶(NBR)、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弹性体(SBS)、氯丁橡胶(CR)、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等多种产品,还可用于生产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1,4-丁二醇等有机化工产品,用途十分广泛。

丁二烯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乙烯裂解副产C4抽提法和C4烷烃或烯烃脱氢法,其中,乙烯裂解副产丁二烯约占全球丁二烯总生产能力的98%,是丁二烯的主要生产工艺。

从乙烯裂解装置副产混合C4抽提丁二烯工艺使用不同的溶剂来区分,主要有以日本合成橡胶(JSR)公司为代表的乙腈(ACN)工艺、日本瑞翁(Zeon)公司的二甲基甲酰胺(DMF)工艺和德国巴斯夫(BASF)公司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工艺三种流程。

自20世纪50年代丁二烯抽提工艺实现工业化以来,各大技术专利商均一直致力于技术改进,并在装置能耗物耗、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丁二烯抽提工艺也日趋成熟。

近年来,丁二烯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设备应用、萃取精馏系统的局部改进、反应精馏组合工艺研究、新型阻聚剂系统开发和丁二烯生产新技术的研究等方面。

1 萃取精馏工艺的改进1.1 隔壁精馏塔丁二烯第一萃取精馏工艺巴斯夫公司对传统的丁二烯抽提工艺进行了改进,第一萃取精馏塔采用隔壁精馏塔,一萃部分采用隔壁塔与萃取洗涤塔、溶剂脱气塔组合的新工艺,萃取溶剂采用含水的NMP溶液,分离可得到粗1,3-丁二烯。

C馏分换热后进入隔壁塔第一分区的中部,来自萃取洗涤塔的底部物流循环进入4第一分区的上部,来自溶剂脱气塔的一股溶剂进入第二分区的上部,第二分区的炔烃化合物塔顶抽出粗1,3-丁二烯产品,从隔壁塔的下部共用塔区域抽出含C4的溶剂,这股物流进入溶剂脱气塔进行溶剂再生,脱气塔塔釜物流循环。

来自隔壁精馏塔第一分区的顶部物流加入到萃取洗涤塔的下部,通过在萃取洗涤塔的上部区域加入一股溶剂进行逆流萃取,从萃取洗涤塔的顶部抽出抽余液。

丁二烯工艺

丁二烯工艺
利用丁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可逆的吸热反应,由于受热力学平衡限制 在600℃和大量水蒸汽存在下反应,仍得不到较满意的丁二烯单程产率。 4、丁烯催化氧化脱氢生产丁二烯:在上一种方法基础上改进而得。催化 氧化脱氢法最优,本节仅介绍此法工艺。
一、反应原理:
1、主反应
一、反应原理:
2、副反应
一、反应原理:
一、反应原理:
3、反应动力学:
二、工艺条件:
1、反应温度:流化床H-198:593~603K;固定床B-02:603~843K 反应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丁烯转化率和丁二烯收率随之增加,而一氧
化碳和二氧化碳生成率之和仅略有增加,丁二烯选择性无明显变化。 温度过高,则深度氧化反应加剧,丁二烯收率下降,还会使催化剂失活;
工艺流程:
二、碳四馏分抽提丁二烯:
无论是裂解气深冷分离得到的碳四馏分,还是经丁烯氧化脱氢 得到的粗丁二烯,均是以碳四各组分为主的烃类混合物,主要含 有丁烷、正丁烯、异丁烯、丁二烯,它们都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 料。
C4的分离与C2、C3馏分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各组分之间的 相对挥发度很小,使分离变得更加困难,采用普通精馏方法在通 常条件下将其分离是不可能的。为此工业生产中常用在碳四馏分 中加入一种溶剂进行萃取的特殊精馏来实现对C4馏分的分离。
第五章 碳四系列产品
从油田气、炼厂气和烃类裂解制乙烯的副产品中都可获得碳 四馏分。碳四系列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主要有丁二烯、顺丁烯二 酸酐、聚丁烯、二异丁烯、仲丁醇、甲乙酮等,它们是有机化学 工业的重要原料。
第一节 丁二烯的生产
丁二烯分子中具有共轭双键,化学性质活泼,能与氢、卤素、卤化氢 发生加成反应,容易发生自身聚合反应,也容易与其它不饱和化合物发 生共聚反应,是高分子材料工业的重要单体,也是有机合成的原料。其 生产方法有以下几种 1、酒精法生产丁二烯:消耗大量酒精且流程长,严重限制丁二烯发展 2、C4抽提丁二烯: 由烃类热裂解所得C4中加入某种溶剂使丁二烯分离出来。此法虽经济 简单,但数量上难以满足丁二烯发展需要。 3、丁烯催化脱氢生产丁二烯:(扩大丁二烯来源)

丁二烯生产应用与技术进展

丁二烯生产应用与技术进展

丁二烯生产应用与技术进展一、性质与用途丁二烯,通常指1,3-丁二烯,又称乙烯基乙烯,分子式C4H6,五色气体。

熔点108.9℃,沸点4.41℃,微溶于水和醇,易溶于苯、甲苯、乙醚、氯仿、四氯化碳、汽油、无水乙腈、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糠醛、二甲基亚砜、N-甲基吗啉等有机溶剂。

有轻微的大蒜味,易液化,易燃,聚合。

贮存时可加少量(1%以下)叔丁基邻苯二酚、对苯二酚、混甲酚、二芳基胺基化合物等作稳定剂。

丁二烯是碳四馏分中最重要的组分。

它是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之一,在石油化工烯烃原料中的地位仅次于乙烯和丙烯,主要用于合成橡胶的生产,也用于合成树脂和合成其它有机化工产品。

丁二烯是生产多种合成橡胶的单体,其用量约占全部合成橡胶原料消耗的60%,和碳二、碳三一样,碳四的加工利用水平,特别是丁二烯的加工利用水平,也是整个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因此丁二烯的生产和化工利用技术的发展不仅对一个国家合成橡胶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对整个石油化工的发展均会产生重要影响。

丁二烯是生产合成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的主要原料。

随着苯乙烯塑料的发展,利用苯乙烯与丁二烯共聚,生产各种用途广泛的树脂(如ABS树脂、SBS树脂、BS树脂、MBS树脂),使丁二烯在树脂生产中逐渐占有重要地位。

此外,丁二烯可用于生产乙叉降冰片烯(乙丙橡第三单体)、1,4-丁二醇(工程塑料主要原料)、己二腈(尼龙66单体)、环丁砜、蒽酮、四氢呋喃等等,因而也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

丁二烯在精细化学品生产中也有很多用处。

以丁二烯为原料制取的精细化学品。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缺电子嗜双烯化合物发生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制得蒽醌,其衍生物是重要染料中间体、杀菌剂和杀虫剂。

(2)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进而缩合,制得四氢苯酐,可作聚酯树脂、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和增塑剂。

四氢苯酐再经硝酸氧化,可得丁烷四羧酸,是制造水溶性漆的原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第三章 丁二烯的生产
从乙烯裂解装置副产的混合 C4 馏分中抽提生产丁二烯 ,根据所用溶剂的不同 ,该生产方法 又可分为乙腈法 、二甲基甲酰胺法和 N 甲基吡咯烷酮法三种 。
一 、 乙腈法
乙腈法( A C N 法)最早由美国 Shell 公司开发成功 ,并于 1956 年实现工业化生产 。 它以含水 10 % 的乙腈( A C N) 为溶剂 ,由萃取 、闪蒸 、压缩 、高压解吸 、低压解吸和溶剂回收等工艺单元组 成 。 目前 ,该方法以意大利 SIR 工艺和日本 JSR 工艺为代表 。
由表 3 2 和表 3 3 可以看出 ,未加溶剂之前 ,顺 2 丁烯 、反 2 丁烯等的相对挥发度都 小于 1 ,说明它们都比丁二烯难挥发 ;但当加入溶剂以后 ,顺 2 丁烯 、反 2 丁烯等的相对挥发 度却大于 1 ,这说明它们比丁二烯更易挥发 ,这是因为溶剂对丁二烯有选择性溶解能力 ,从而使 丁二烯较难挥发而造成的 。 其他 C4 烃的相对挥发度也有改变 ,更利于分离 。
丁二烯的最主要用途是用来生产合成橡胶 ,消耗量占丁二烯总量的 90 % 以上 。 例如丁二烯 和苯乙烯共聚可生产丁苯橡胶 ;丁二烯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定向聚合反应生成顺丁橡胶 ;丁二 烯与丙烯腈共聚生成丁腈橡胶等 。 另外丁二烯与苯乙烯 、丙烯腈三元共聚可生成 ABS 树脂 ;丁 二烯与苯乙烯在不同的条件下 ,可生产 BS 和 SBS 等产品 。
意大利 SIR 工艺以含水 5 % 的乙腈为溶剂 ,采用 5 塔流程(氨洗塔 、第一萃取精馏塔 、第二萃 取精馏塔 、脱轻塔和脱重塔) 。
日本 JRS 工艺以含水 10 % 的乙腈为溶剂 ,采用两段萃取蒸馏 ,第一萃取蒸馏塔由两塔串联 而成 。
采用 ACN 法生产丁二烯的特点如下 : (1) 沸点低 ,萃取 、汽提操作温度低 ,易防止丁二烯自聚 ; (2) 汽提可在高压下操作 ,省去了丁二烯气体压缩机 ,减少了投资 ; (3) 黏度低 ,塔板效率高 ,实际塔板数少 ; (4) 毒性微弱 ,在操作条件下对碳钢腐蚀性小 ; (5) 丁二烯分别与正丁烷 、丁二烯二聚物等形成共沸物 ,溶剂精制过程复杂 ,操作费用高 ; (6) 蒸气压高 ,随尾气排出的溶剂损失大 ; (7) 用于回收溶剂的水洗塔较多 ,相对流程长 。
注 :表 中 “生 产 能 力 ” 的 数 值 单 位 为 万 吨/ 年 。
13畅 5 11畅 0 11畅 0 16畅 1 6畅 4 3畅 4 9畅 0 3畅 0 8畅 1 4畅 5 3畅 5 3畅 0 2畅 0 3畅 0 97畅 5
1 套 ACN 法 ,1 套 N MP 法 DMF 法 ,GPB 生产技术 DMF 法 1 套 ACN 法 ,2 套 DMF 法 DMF 法 DMF 法 ACN 法 ,JSR 公司技术 ACN 法 DMF 法 ,GPB 公司技术 ACN 法 N MP 法 ,BSAF 公司技术 DMF 法 ,BASF 公司技术 DMF 法 ,GPB 公司技术 ACN 法
丁二烯分子结构 中 具 有 共 轭 双 键 ,化 学 性 质 活 泼 ,能 与 氢 、卤 素 、卤 化 氢 等 起 加 成 反 应 。 丁二烯容易发生自身聚合作用 ,也容易 与 其 他 单 体 进 行 共 聚 作 用 ,所 以 工 业 上 利 用 这 一 性 质 生产合成橡胶 、合成树脂和合成纤维等 。 丁二烯长时期贮存易自聚 ,所以需低温贮存并加入阻 聚剂 。
表 3 2 C4 馏分中各组分的沸点和相对挥发度(未加溶剂)
组 分
异丁烷 异丁烯 1 丁烯 丁二烯 正丁烷 反 2 丁烯
沸点/ ℃
- 11畅 57 - 6畅 74 - 6畅 1 - 4畅 24 - 0畅 34
- 0畅 34
相 对 挥 发 度 (在 - 51畅44 ℃ ,
6畅86 × 105 Pa 下)
第一节 丁二烯的生产方法
国内外丁二烯的来源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从乙烯裂解装置副产的混合 C4 馏分中抽提得到 , 另一种是从炼油厂 C4 馏分脱氢得到 。 20 世纪 60 年代之后 ,以石脑油为原料裂解制乙烯的技术 迅速发展 ,在裂解制得乙烯和丙烯的同时可分离得到副产 C4 馏分 ,为抽提丁二烯提供价格低廉 的原料 ,经济上占优势 ,因而成为目前世界上丁二烯的主要来源 ;而脱氢法只在一些丁烷 、丁烯资 源丰富的少数几个国家采用 。 全球乙烯副产丁二烯装置的生产能力约占总生产能力的 92 % ,其 余 8 % 来自正丁烷和正丁烯的脱氢工艺 。
丁二烯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而略带大蒜味的气体 ,常压沸点为 - 4畅 4 ℃ 。 丁二烯在加压下 , 常作为液体 处 理 ,便 于 储 存 和 运 输 。 液 体 丁 二 烯 极 易挥发 ,闪点低 ,易燃易爆 ,其爆炸极限为 2 % ~ 11畅 5 % (体积分数) 。 丁二烯微溶于水和醇 ,易溶于苯 、甲苯 、乙醚 、氯仿 、四氯化碳 、汽油 、无 水乙腈 、二甲基甲酰胺 、N 甲基吡咯烷酮 、糠醛 、二甲基亚砜等有机溶液 。 丁二烯有毒 ,低浓度 能刺激黏膜和呼吸道 ,高浓度能引起麻醉作用 。 按卫生标准 ,空气中允许的丁二烯质量浓度为 100 mg/m3 。
第二节 C4 抽提生产丁二烯
C4 馏分中各组分的沸点极为接近(如表 3 2 所示) ,有的还与丁二烯形成共沸物 。 无论是 乙烯裂解装置副产 C4 馏分还是丁烯氧化脱氢所得的 C4 馏分 ,要从其中分离出高纯度的丁二烯 , 用普通精馏的方法是十分困难的 ,一般须采用特殊的分离方法 ,目前工业上广泛采用萃取精馏和 普通精馏相结合的方法 。
一 、 萃取精馏的基本原理
萃取精馏与普通精馏的不同之处在于 ,萃取精馏是在精馏塔中加入某种选择性溶剂(萃取 剂) ,这种溶剂对精馏系统中的某一组分具有较大的溶解能力 ,而对其他组分溶解能力较小 。 这 样 ,使分子间的距离加大 ,分子间作用力发生改变 ,被分离组分之间的相对挥发度差值增大 ,使精 馏分离变得容易进行 。 其结果是使易溶的组分随溶剂一起由塔釜排出 ,未被萃取下来的组分由 塔顶逸出 ,达到分离的目的 。
表 3 1 2004 年我国丁二烯主要生产厂家情况生产厂家名称Fra bibliotek生产能力
备 注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上海石油化工公司 扬子石油化工公司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茂名石油化工公司 广州石油化工公司 吉林石油化工公司 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 大庆石油化工公司 兰州石油化工公司 独山子石油化工公司 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抚顺石油化工公司 锦州石油化工公司 合计
第一节 丁二烯的生产方法
53
三 、 N 甲基吡咯烷酮法
N 甲基吡咯烷酮法(N M P 法)由德国 BA SF 公司开发成功 ,并于 1968 年实现工业化生产 , 建成一套生产能力为 7畅 5 万吨/年的生产装置 。 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萃取蒸馏 、脱气和蒸馏以及 溶剂再生工序 。
N M P 法工艺的特点如下 : (1) 溶剂性能优良 ,毒性低 ,可生物降解 ,腐蚀性小 ; (2) 原料范围较广 ,可得到高质量的丁二烯 ,产品纯度可达 99畅 7 % ~ 99畅 9 % ; (3) C4 炔烃无需加氢处理 ,流程简单 ,投资低 ,操作方便 ,经济效益高 ; (4) N M P 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和溶解能力 ,沸点高 、蒸气压低 ,因而运转中溶剂损失小 ; (5) 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极好 ,即使发生微量水解 ,其产物也无腐蚀性 ,因此装置可全部 采用普通碳钢 。 我国丁二烯的生产经历了酒精接触分解 、丁烯或丁烷氧化脱氢和蒸气裂解制乙烯联产 C4 抽 提分离三个发展阶段 。 目前我国正在运行的丁二烯生产装置 ,绝大多数都是随着乙烯工业的发 展而逐步配套建设起来的 。 1971 年兰州石油化工公司利用自己开发设计的 ACN 技术建成我国 第一套工业生产装置 ,生产能力为 1畅 25 万吨/年 。 随后 ,吉林石油化工公司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 司也相继建成生产装置 。 1976 年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首次从日本瑞翁公司引进 DMF 生产技 术 ,建设了以 DMF 为溶剂的生产能力为 4畅 5 万吨/年的丁二烯生产装置 。 20 世纪 80 年代又分别 建成了大庆 、齐鲁 、扬子和上海等 4 套丁二烯生产装置 ,到 1990 年 ,我国丁二烯的生产能力达到 31畅 6 万吨/年 ,产量达到 25畅 8 万吨/年 。 随着我国乙烯生产装置的不断建设 ,“八五”期间我国又 在北京东方化工厂 、新疆独山子石油化工公司新建了 2 套以 N M P 为溶剂的丁二烯生产装置 。
3畅 43
1畅 59
2畅 17
1畅 45
1畅 76
NMP
2畅 38 1畅 00 3畅 66 1畅 90 1畅 63
第二节 C4 抽提生产丁二烯
55
二 、 萃取精馏的操作特点
萃取精馏的最大特点是加入了萃取剂 ,而且萃取剂的用量较多 ,沸点又高 ,所以在塔内各板 上 ,基本维持一个固定的浓度值 ,此值为溶剂恒定浓度 ,一般为 70 % ~ 80 % 。 而且要使被分离组 分和萃取剂完全互溶 ,严防分层 ,否则会使操作恶化 ,达不到分离要求 。 根据这一特点 ,在进行萃 取精馏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1畅 必须严格控制好溶剂比 溶剂比指溶剂量与加料量之比 ,通常情况下 ,溶剂比增大 ,选择性明显提高 ,分离越容易进 行 。 但是 ,过大的溶剂比将导致设备与操作费用增加 ,经济效果差 。 过小的溶剂比则会破坏正常 操作 ,使其产品不合格 。 在实际操作中 ,随溶剂的不同其溶剂比也不同 。 2畅 考虑溶剂物理性质的影响 溶剂的物理性质对萃取蒸馏过程有很大的影响 。 溶剂的沸点低 ,可在较低温度下操作 ,降低 能量损耗 ,但塔顶馏出物中溶剂夹带量增加 ,导致溶剂损耗量上升 。 溶剂黏度对萃取精馏塔板效 率有较大的影响 ,黏度大 ,板效率低 ;黏度小 ,则板效率大 。 3畅 选择合适的溶剂进料温度 在萃取精馏操作过程中 ,由于溶剂量很大 ,所以溶剂的进料温度的微小变化对分离效果都有 很大的影响 。 溶剂进料温度主要影响塔内每层塔板上的各组分的浓度和气液相平衡 。 如果溶剂 温度低 ,会使塔内回流量增加 ,反而会使“溶剂恒定浓度”降低 ,不利于分离正常进行 ,导致塔釜产 品不合格 ;如果溶剂温度过高 ,使塔底溶剂损失量增加 ,塔顶产品不合格 。 溶剂进料温度一般比 塔顶温度高 3 ~ 5 ℃ 。 4畅 调节溶剂含水量 溶剂中加入适量的水可提高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 ,使溶剂选择性大大提高 。 另外 ,含水溶剂 可降低溶液的沸点 ,使操作温度降低 ,减少蒸气消耗 ,避免二烯烃自聚 。 但是 ,随着溶剂中含水量 不断增加 ,烃类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降低 。 为避免萃取精馏塔内出现分层现象 ,则需要提高溶剂 比 ,从而增加了蒸气和动力消耗 。 在工业生产中 ,以乙腈为溶剂 ,加水量以 8 % ~ 12 % 为宜 。 由 于 D M F 受热易发生水解反应 ,不宜加水操作 。 5畅 维持适宜的回流比 这一点不同于普通精馏 ,萃取精馏塔的回流比一般非常接近最小回流比 ,操作过程中一定要 仔细地控制 、精心调节 。 回流比过大不会提高产品质量 ,反而会降低产品质量 。 因为增加回流量 就直接降低了每层塔板上溶剂的浓度 ,不利于萃取精馏操作 ,使分离变得困难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