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设计与艺术,科学,经济的关系理解
浅谈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浅谈艺术与经济的关系作者:唐嘉璐来源:《丝路艺术》2018年第05期摘要:大家都知道,艺术与经济是相互作用的,每当经济繁荣的时代,艺术作品就备受推崇,每当经济萧条时,艺术作品就无人问津。
然而,有些时候,因为贫穷和落魄,艺术家们反而会激发出更多的灵感,创作出跨时代的优秀作品。
现如今经济飞速发展同样也推动了艺术的发展,所以,经济基础的好坏是可以制约艺术设计的。
关键词:艺术;经济;发展我们所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讲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我们现在所谈到的艺术就是属于上层建筑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艺术就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因此,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也是社会经济发展。
一.艺术与经济的相互作用经济与艺术的关系是间接关系,不是直接关系。
艺术对经济的作用是通过某种精神去潜移默化的影响经济,而不是直接转化成生产力或者生产关系。
经济对于艺术的影响也是要通过政治、宗教、哲学等等来间接作用于艺术。
同样,艺术与经济的生产关系也是不平等的,艺术作为人的一种意识形态,与物质生产或经济发展不一定能保持同步,当经济繁荣物质丰裕的年代,艺术水平不一定会繁荣。
唐代就是一个经济繁荣而且艺术也十分繁荣的时期,属于我国的顶峰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诗词歌赋绘画,都取得了高度的成就。
初唐时期,唐太宗在治理政权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的建设,非常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
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经济迅猛发展,各个城市都有着巨大的财富,都有力量去资助文化艺术的事业,文艺复兴时期诞生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家。
如但丁的《神曲》,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冷酷和教会的贪婪无人性;乔托的壁画常以宗教为主题,体现了赤裸裸的人性复杂和现实的世界,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被后人称为“美术三杰”。
艺术、设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艺术、设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文艺复兴使“美术”从“艺术”中分离出来,形成所谓的“大美术”、“小美术”,工业革命使“设计”从剩下的“小美术”即“装饰艺术”中分离出来。
美术辞典对设计的解释是这样的——“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形成的构思和意图,运用符号形象地表现为可视的内容,作为造型活动的重要阶段的造型计划可称为设计。
”因为设计既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又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所以有人把设计定义为科学的艺术,也有人定义为艺术的科学。
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在设计中艺术的成分居多还是科学的成分居多。
我们暂且把设计看成是美的“物化”。
当美的“物化”达到一定质量时,才能形成一种较高形态的生产力。
但并非美的“物化”质量越大,它的物质和精神形态生产力就越高。
它受到时代性和创造性的制约,时代性又包括科技形态、历史遗产及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地域、市场、艺术观、思想基础,创造性又受科学的方法、敏锐的感受以及客观标准、文化标准、商业标准、主观标准的制约。
只有当美的“物化“与以上这些因素相适应时,才能对生产力的主体和实体部分起到更佳的扩张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设计是科学;设计师在创造某种使用功能时更重要的是赋予其以人类情感和生命即满足人类的心理需求,设计师要表现人类情感,设计同样是艺术。
艺术是通过自己特殊的语言表达感情和情感活动;设计也通过自己的语言——材质、色彩、形体构造及整体传达它的功能目的和深层的文化含义。
社会发展到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没有必要下结论说设计到底是艺术还是科学,它是艺术和科学的多角度的融合。
人的情感将设计和科学、艺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适应当时当地的人的情感需要对设计来说是重要的。
就拿曾经风靡整个世界的现代主义风格来说,现代主义注重使用功能,适合目的、用途而淡漠了人的精神需要;崇尚几何形,排斥有机形,而未能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设计上的装饰,实际上是失去了表现人类情感的一个重要形式,它并非出于对人的关怀,而是对机械大生产的关心;反对历史式样而忽视了人类文化的连续性;追求形象纯化,风格统一而未能考虑到文化的民族性、差异性,更忽视了人的个性和多样性。
《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一讲 设计史概述

一、“Design”释义 (设计的定义)
在设计基础知识中,包括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史”,一部分是“论”。 而我们所说的设计史论则包含了设计的基本问题、设计师的问题、设计的 相关问题等内容。
一、“Design”释义 (设计的定义)
古时的“设计”是谋略的意思。
现代的“设计”是一种工作计划。不同层次的设计有不同的设计目标, 也就产生不同的设计行为。
工业革命的特点
1. 工业技术的进步 (1)能源的变化:包括燃料和动力,如煤、电力、 石油、蒸汽机和内燃机。 (2)材料的变化:采用新的原材料,如钢铁、玻璃等。 (3)生产的变化:发明众多新机器。 (4)分工的变化:劳动分工细化、专门化。 (5)运输的变化:蒸汽机车、轮船、汽车、 (6)技术应用的变化:由军事领域转向民用领域。
二、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是设计活动的基础,也是设计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 包含了设计中调查、构想、选择、决策等若干部分,与设计表现共同构 成设计活动的主体。
三、现代设计史的起始时间
历史学角度: 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848年欧洲革命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说
企图找一个确切的时间作为一场设计革命的起源是不现实的。因为,没 有一个确切的时间,能够让我们听起来更信服。但是,就每一种说法而 言,似乎又都有道理。
三、现代设计史的起始时间
政治、经济、科技飞速发展 • • • • • •
1851年 伦敦 万国工业博览会 欧 洲 1863年 巴黎 “被否决的沙龙”
1889年 巴黎 埃菲尔铁塔
中 国
20世纪初
上海月份牌
工业设计 美术创作 建筑设计
视觉传达
三、现代设计史的起始时间
现代设计产生的根源: • 工业革命对设计的呼唤 • 发明创造与现代设计艺术 • 艺术风格流派转变的影响
论设计与艺术、科技、经济、文化的关系

成现实。 I T资 源需 要进 行设 计 , 以整合 利用 , 形 成 高 品质 的新 产 品 , 通过 大量 的市 场所 吸 收 , 完 成技 术 的社会
强 调多 样 化 , 动 态优 化 和计 算机 为特 点 , 它 必 须 依 靠 现 代 科 学 方 法 来 解 决 日益 复 杂 的 问 题 。现 代 设 计 与 现 代 知 识体 系 紧密 相连 , 是设 计 和科 学联 系 在一 起 的重要 组成 部 分 。
( 三) 设计 是科 学技 术 商品 化 的载体 。科 学 技术 是一 种 资源 , 设 计 不仅 得 到物 化载 体 的科学 技术 , 尤 其是
财富 , 从而 起 到在科 技 领域 中的重要 作 用 。
设 计 和 技术 之 间的关 系是 发 展 和使 用 , 所 有 类别 中都 包含 设 计 和技 术 , 并 且 科 学 技 术都 是 由设 计 转 化 为商 品 。没有 技术 就 没有设 计 思想 , 科 学技 术 没有 设计 的参 与就 找 不到 社会 生 活 的结 合 点 , 从 而不 能转 化 为 社 会财 富 和精 神财 富 。 设计 是科 学 和技 术 的载 体 , 它是 本身 就是 技术 的一 部 分 。 之所 以美 国科 技政 策设 计 的 高应 力 , 因为 他们 的 目的是 要 提高 国际竞争 力 。
结 实 的基 础 。另外 电影 、 广播 、 电视 等新 媒 体 的使 用 , 使 广告 业快 速 发展 , 运 用 创新 的技术 来传 达 , 极 大地 丰 富了视 觉设 计 的表 现手 法 , 同 时也极 大 地扩 大和 深化 了视 觉传 播 领域 。因为全 新 的信 息技 术 的快速 发展 , 设 计 以及 生产 的模 式 深受 影 响 , 取 得 了飞跃 式 的革 新 。如果 说 现代设 计 运动 是工 业革 命 的反 响 , 那 么后 现代 主
从设计史的角度谈谈艺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从设计史的角度谈谈艺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王艺舟当今社会,艺术设计在各个国家中都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经济、文化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建筑的百变造型、广告的推陈出新,还是越来越多的艺术门类、艺术课程以及艺术学院的开设,都标志着国家在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前提下,为了提升人民平均审美而越来越多的注视到艺术的发展。
因此,本文试图从设计史,艺术发展,科学技术,经济水平,市场消费等方向来探讨艺术与经济之间所存在的种种关联。
一、设计与经济的起源在人类文明的最初阶段,人们像狩猎者一样觅食,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这基本上可以算作是人类的第一次经济活动,然后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沟通,画出图像以确保沟通顺畅。
在洞穴中发现的绘画与雕刻可以作为我们祖先艺术文明的证明。
而从史前社会学会使用工具、制作工具的时期开始,这种有意识的创造性活动已经揭开了设计史的序章;也是从同时期开始,人类开始创造经济价值。
并且从人类的发展历史与设计学的发展史来看,所有重大的经济飞跃时期必定伴随着艺术与设计的蓬勃发展。
例如希腊与罗马时期是艺术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无论是雕刻,建筑,诗歌以及绘画都达到了全面的繁荣,其影响可以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时期以及更长远的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与艺术活动到达了一个新的层面。
在亚当史密斯的《国富论》中,经济学已经被列为科学学科之一,在此基础上,艺术已经成为每一个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文化元素。
现代艺术的产生是英国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带动了同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从而成为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发源地。
而同时,由于工业革命带来的新型能源,动力和各类新型材料,使得艺术的范围大大扩展,不仅仅是局限于传统艺术,新的思想与新的理念不断注入,也促生了新的艺术类型。
同样,在经济稳定、人民生活稳定的条件下,开始有经济资本加入到艺术行业,无论是艺术品的价值被提升还是开始关注艺术人数变多,都使得艺术同样开始创造经济价值。
论设计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设计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设计是一种手段。
计与经济的关系是密切的同时又是简单的。
设计不可能脱离经济,而经济也不可能离开设计,如果说设计是经济的翅膀,那么经济便是设计的足。
简单来说,就好象一只鸟儿,要想飞翔便离不开翅膀,没有翅膀的鸟儿只有在地下跑的份;而鸟儿没有足同样是可悲的,试想一只只能飞而不能下地歇息的鸟儿会多么辛苦,最后只有累死的份。
设计与经济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
在我们这个高度文明的社会里,设计已经作为一门学问和一种文化出现在我们周围.设计不可能脱离经济,而经济也不可能离开设计,如果说设计是经济的翅膀,那么经济便是设计的足。
设计的出现本身就代表一种文明的进步与飞跃,尤其是在现实的社会中,这种表现更为明显.而经济又是我们全国乃至全世界得以发展的制约因素,所以经济的发展状况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正常发展与生活,但是设计的本身就=经济进步+高度文明.所以经济的发展直接制约着设计的进步.因此只有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反过来才能影响设计的发展.在现今社会,设计的地位不断提高。
商家们之所以重视设计,是因为他们需要通过设计,来获得外形的不断创新、结构的不断完善、用途的不断扩展,而提升商品的购买率,达到其经济目的。
艺术设计成为了任何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了树立国家和公众形象的标志。
研究市场变化下的消费者与生产营销商的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最经济的艺术设计之产品”来为生产营销商赢得最大利润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消费群体公认的且生产商能够满足的“美”来赢得消费者的芳心,是任何一个生产营销商的伟大追求。
设计本身是应用性的,艺术设计不一定是艺术。
艺术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物态化,它可以是艺术家个人审美情趣的个性表达,而艺术设计并不是完拟艺术的本身,经济性是其首先要表达的涵义。
总之,设计是不可能脱离经济的,而经济也不可能离开设计。
这是恒久不变的真理。
制造和改造工具是人类区别于生物的一种本质表现。
任何一件优良的器具都应具备扩展人类自身能力的作用,它将人类可以触及的范围不断扩大。
艺术设计概论思考与练习题目与参考答案

《艺术设计概论》思考与练习题目与参考答案第一章什么是设计第一节设计的涵义【思考与练习】1.设计的涵义是什么?参考答案:设计是指一种计划、规划、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通过视觉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计划、构思的形成与视觉传达方式。
也就是说,设计就是将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运用。
2.设计的本质是什么?参考答案:设计的本质可概括为:1.创造性的造物文化过程。
在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中,“人”是核心。
人的思维决定了设计的思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斗争和协调创造了艺术设计的造物文化。
因此,艺术设计的本质可以从上述两个角度得到诠释——创意思维和造物文化。
2.为人创造一种最优化生活方式的过程。
设计最根本目的不是设计有形的产品,而是设计一种使用方式,一种合理、优化的使用方式。
在这里,产品仅仅是这种方式的载体。
因此,我们说,设计是为人创造一种最优化生活方式的过程,其实质是优化产品为人服务。
3.设计有哪些特性?参考答案:1.艺术特性。
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过程是遵循形式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
这种实用化的求美不是“化妆”,而是以专用的设计语言进行创造。
2.科技特性。
科技与设计可以说是孪生兄弟,二者以实践为纽带相互影响。
科学技术是设计的基础,设计是科学实现为人类服务目标的手段。
可以说,设计是按照科学规律,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设想和计划,并通过实践提高加工技术和认识水平。
因此,科学水平又直接影响着设计水平。
3.经济特性。
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已成为一个国家、机构或企业发展自己的有力手段。
4.文化特性。
设计的文化特性是指设计作为人类一种创造活动,具有文化的特征。
换句话说,设计是一种文化形式。
设计是人类精神活动现象,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媒介。
4.设计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社会意义。
一方面,设计紧紧联系着物质生产,联系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设计通过产品的功能和形态联系着使用者的精神活动。
现代设计史第一章:现代设计史概论 设计与经济的关系

设计是先于生产的,是商 品生产链条上的第一环。 在现代设计没有发生以前, 设计与生产在多数情况下 并没有分开,设计与生产 乃至消费集于一身。
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设计在大批量生产的企 业中从生产线上分离出来,但作为生产结构的第一环概念从来 没有动摇过。
设计需要生产是生存性的、价值性的和成就性的
现代设计史
1.设计与生产
文
文
创 产
创 产 品
品
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设
产
计
建
筑
建
铸
筑
件
设
生
计
产
智
智 能
能
产
产
品
品
生
设
产
计
第一章 绪论
现代设计史 2.设计与技术
第一章 绪论
技术概念
把知识、经 验、教育和 训练等转化 成人的能力, 该能力就被 称为技术。
技术是力量
设计参与技术
生产适应技术
技术就是力量, 就是生产和经 济的力量,就 是国家实力的 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设计史
3.设计与市场
故
敦
宫 文 创
煌 非
产
遗
品
产
品
汽
手
车
机
市
市
场
场
占
占
比
比
高
高
第一章 绪论
现代设计史
第一章 绪论
4.设计与消费
消费是经 济的一个 基本环节
生产创造物质资料,包括以物质为形式的文化艺术资料,由流通到分 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然后在满足物质文化生活的过程中消费。一个 经济循环就这样完成,一个新的经济循环也就这样开始。在商品经济 时代,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实质上就是生产与消费的一种总体平衡下 不断发展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设计与艺术,科学,经济的关系理解艺术和设计自身的本质,是来自于社会的,社会又包括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共同作用。
但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需求。
设计是艺木的表切手法,而且后因于:一、激烈的市场竞等促或表现守法的不段更新二、时代发展而审美心理趋势的不断发展要化三、与其他艺术的渗透南融合丰富了艺术表现的内容。
而且现在的设计离不开科学、经济的发展,如建筑、雕塑、园林绿化、室内家具、摄影、广告等等。
科学理论推动着设计而设计科学同时也是科学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设计作为作济发展的战略,市场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握设计与消费的结合。
设计让世界经济正由也“物的经济“向”知的你济”发展。
计设也影响着经济发展。
设计作为经济体的管理手段,最典型的莫过于企业识别系经以及设计塑造企业文化。
(coperation identi ty)CI设计不仅应用于跨国界的公司管理,对于兼并高资的大公司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所以说,设计与艺术,科学,经济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