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之固体干燥概述PPT课件(58页)

合集下载

固体物料的干燥PPT(化工原理)

固体物料的干燥PPT(化工原理)
新型的干燥技术如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等正在逐步推广应用,这些技术具有节能、高效、环保等优点,为未来的干燥技 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03 干燥过程分析
干燥过程的物理变化
01
02
03
去除水分
通过蒸发或升华的方式, 将固体物料中的水分去除, 使其达到所需的干燥程度。
形态变化
随着水分的去除,固体物 料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如 从湿润状态变为干燥状态。
在真空环境中,利用低温或高温使物 料中的水分蒸发,适用于易氧化、易 分解或热敏性物料的干燥。
06
其他干燥方法
如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等。
干燥的物理化学基础
湿分的概念
湿分是指物料中所含的水分或其他溶剂,是影响干燥过程的重要因素。湿分的性质、含量和状态对干燥速率、产品质 量和能耗等都有重要影响。
湿分蒸发的原理
通过干燥可以去除物料 中的水分或其他溶剂, 获得一定组成的干制品 。
干燥后的物料体积缩小 ,重量减轻,便于运输 和贮存。
干燥可以改善物料的外 形、色泽和口感,提高 产品质量。
在许多加工过程中,如 造纸、纺织、陶瓷等, 干燥是必不可少的工艺 环节。
干燥的原理和分类
干燥原理
干燥是利用热能将物料中水分或其他溶剂蒸发 掉的过程。根据传热方式和传质推动力的不同,
其他领域的干燥应用
污泥的干燥
污泥在处理过程中需要经过干燥 处理,以降低水分含量,便于后 续的处理和利用。
废水的蒸发
废水在处理过程中需要通过蒸发 工艺,将水分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实现废水的净化。
05 干燥的优缺点分析
干燥的优点
高效节能
通过去除物料中的水分,提高 其含水率,使其达到所需的干 燥程度,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化工原理 PPT 第5章 干燥

化工原理 PPT  第5章 干燥
式中:
k H rt w

( H s ,t w H )

:空气向湿棉布的对流传热系数,W/(m2 •℃);
k H :以湿度差为推动力的传质系数,kg/(m2 •s•H);
rtw
H
:湿球温度下水的汽化潜热,kJ/kg水;
H s ,tw:湿球温度tw下空气的饱和湿度,kg水/kg绝干气;
:空气的湿度, kg水/kg绝干气。
30
(2)湿空气状态点的确定
31
(3)简单分析:
a.当H、p一定时, 。 t
因此,提高湿空气温度 t,不仅提高了湿 空气的焓值,使其作为载热体外,也降低了相
对湿度使其作为载湿体。
pv b.因pv py、ps f t 及 100% pS 故t一定时,p ,故加压对干燥不利。
H f ( p,pV )
当p为一定值时,
H f ( pV )
当空气达到饱和时,相应的湿度称为饱和湿度 Hs,此时湿空气中的水汽分压等于该空气温度下纯 水的饱和蒸气压 ps。
0.622pS HS p-pS
即:
H S f (t,p)
10
2.相对湿度百分数(简称相对湿度) 定义:在一定总压下,湿空气中水汽分压pV与同
20
影响湿球温度tw的三方面因素: ①物系性质:与α 、 kH有关的物性; ②空气状态:t、H; ③流动条件: α/kH 。 实验表明,α与 kH都与空气速度的 0.8次幂成正比,故α与kH之比值与流速 无关,只与物性有关。当物系已确定, 则物系性质就不再改变,此时,湿球温 度只与气相状态有关,即:
tas :是由热量衡算与物料衡算导出的,属于静平衡。
• tw与tas 数值上的差异取决于α/kH与cH两者之间的差别。 (1)空气—水蒸气体系, c H ,r0 rt 得 t w t as w kH (2)空气—甲苯体系, k 1.8c H ,tw tas

化工原理干燥精品PPT课件

化工原理干燥精品PPT课件

(2)湿度 ---又称湿含量,单位kg水/kg干空气
水汽的质量 H 绝干空气的质量
水汽的摩尔数 绝干空气的摩尔数
Mv Ma
pw P pw
18 29
思考1:H属于前面介绍的哪一类浓度?
质量比
思考2:取1kg干空气作为湿度定义基准又何好处?
干燥过程中干空气的质量不变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第十三章
5/101
t
空气
t, H
t, H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第十三章
10/101
一.湿空气的性质
6、湿球温度 tw
----用湿球温度计测出的空气温度
❖大量、快速流动的空气(空气的 流速应大于5m/s)与少量水接触;
湿球温度计
❖传质----因存在传质推动力,湿纱布
中的水汽化进入空气,此过程需要吸 热(水提供),因此水温下降;
V T P0 V0标态 T0 P
V T 1.013105
n 22.4 273
P 7/101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第十三章
一.湿空气的性质
3.湿比热容cH ----kJ/(kg干气K) 此时,湿空气的质量=(1+H)kg
比热容的一般定义: kJ/(kgK)
cH ca cw H 1.01 1.88H

ca干空气的比热,kJ/(kg·K) 1.01kJ/(kg·K) cw水气的比热,kJ/(kg·K) 1.88kJ/(kg·K)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第十三章
8/101
一.湿空气的性质
4.湿空气的焓I ----kJ/ kg干气
此时,湿空气的质量=(1+H)kg
I Ia IwH
ca cw H t r0 H

干燥基础知识ppt课件-PPT课件

干燥基础知识ppt课件-PPT课件
《化工原理》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第十二章 干 燥
Chapter 12 Drying
概述(Introduction)
在化学工业生产中所得到的固态产品或半成品往往含有过 多的水分或有机溶剂 (湿份),要制得合格的产品需要除去 固体物料中多余的湿份。
除湿方法:机械除湿——如离心分离、沉降、过滤。 干燥 ——利用热能使湿物料中的湿份汽化。除 湿程度高,但能耗大。 惯用做法:先采用机械方法把固体所含的绝大部分湿份除 去,然后再通过加热把机械方法无法脱除的湿份干燥掉, 以降低除湿的成本。
3.比热cH (Humid heat)或比热容KJ/(kg· ℃) 比热:1kg 绝干空气及相应水汽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
c c 1 c H H g v
式中:cg — 绝干空气的比热,KJ/(kg· ℃); cv — 水汽的比热,KJ/(kg· ℃) 。
对于空气-水系统: cg=1.01 kJ/(kg· ℃),cv=1.88 kJ/(kg· ℃)
干燥过程基本问题
除水分量 空气消耗量 干燥产品量 热量消耗 干燥时间 能量衡算 涉及干燥速率和水在 气固相的平衡关系 物料衡算 涉及湿空气的性质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有: (1) 湿分在气固两相间的传递规律; (2) 湿气体的性质及在干燥过程中的状态变化; (3) 物料的含水类型及在干燥过程中的一般特征; (4) 干燥过程中物料衡算关系、热量衡算关系和速率关系。 本章主要介绍运用上述基本知识解决工程中物料干燥的基 本问题,介绍的范围主要针对连续稳态的干燥过程。
由于温差的存在,气体以对流方 式向固体物料传热,使湿份汽化; 在分压差的作用下,湿份由物料 表面向气流主体扩散,并被气流 带走。 干燥是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 干燥介质:用来传递热量(载热 体)和湿份(载湿体)的介质。

化工原理课件干燥PPT学习教案

化工原理课件干燥PPT学习教案

平衡时,湿物料表面的温度。
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实验证明,对于湍流状态下的水蒸 汽~空 气系统 ,常用 温度范 围内α/kH与湿 空气比 热容c H值很 接近, 同时ras≈rtw, 即在一定温度t与湿度H下:
水汽-空气系统 kH 1.09 cH tw tas ) (路易斯规则
但对其它体系,例如空气-甲苯系统, kH =1.8cH,这时 tw 与 tas 就不等了。
第7页/共73页
§5-2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焓图
一、湿空气的性质*
湿空气的性质:
湿度、比容、比热容、焓、温度等。
1、湿度与相对湿度
(1)湿度H
又称湿含量或绝对湿度 , 为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绝干空气的质 量之比 ,H。
水汽的质量 H 绝干空气的质量
[kg 水/kg 干空气]
水汽的摩尔数 绝干空气的摩尔数
第13页/共73页
干球温度 t 和湿球温度 tw
空气以对流方式传给水的热量速率 = 水分气化所需的潜热速率
S t tw N rtw t w kH S Hs, tw H rtw
实验证明,传质系数kH和对流传热系 数均 与空气 流速的0.8次方 成正比 ,故可 认为其 比值/ kH与气流速度无关,对于空气~水 蒸汽系 统,当 被测气 体温度 不太高 、流速 >5m/s 时, / kH =1.09。
1.011.88H
[kJ/(kg干气℃)]
cH f H
cg干空气的比热,kJ/(kg·℃) 1.01kJ/(kg·℃) cv水汽的比热,kJ/(kg·℃) 1.88kJ/(kg·℃)
第11页/共73页
湿空气的性质*
4.焓I 含1kg绝干气的湿空气的焓,I。
若 Ig—绝干空气的焓,kJ/kg绝干气 Iv—水汽的焓,kJ/kg 水汽

化工原理-干燥技术课件

化工原理-干燥技术课件

除湿方法:机械除湿——如离心分离、沉降、过滤。
干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利用热能使湿物料中的湿份汽化。除 湿程度高,但能耗大。
惯用做法:先采用机械方法把固体所含的绝大部分湿份除 去,然后再通过加热把机械方法无法脱除的湿份干燥掉, 以降低除湿的成本。
干燥分类:
操 作 压 力 操 作 方 式
传 热 方 式 (或 组 合 )
twtkHrtw(Hs,tw H)—— 湿球温度 tw 定义式
结论: tw = f (t, H) ,气体的 t 和 H 一定,tw 为定值。 对于空气-水系统:
1.09 kH
twt1r.0w 9(Hs,tw H)
饱和气体:H = Hs,tw = t,即饱和空气的干、湿球温度相等。 不饱和气体:H < Hs,tw < t。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有: (1) 湿分在气固两相间的传递规律; (2) 湿气体的性质及在干燥过程中的状态变化; (3) 物料的含水类型及在干燥过程中的一般特征; (4)干燥过程中物料衡算关系、热量衡算关系和速率关系。
本章主要介绍运用上述基本知识解决工程中物料干燥的基
本问题,介绍的范围主要针对连续稳态的干燥过程。
物料表面温度 ti 低于气体温度 t。
由于温差的存在,气体以对流方
H
式向固体物料传热,使湿份汽化;
t
在分压差的作用下,湿份由物料
ti
Q
表面向气流主体扩散,并被气流 带走。
pi
W
干燥是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
干燥介质:用来传递热量(载热 体)和湿份(载湿体)的介质。
M
p
注意:只要物料表面的湿份分压高于气体中湿份分压,
干燥即可进行,与气体的温度无关。

第6章固体干燥(1)课件(共51张PPT)《化工单元操作(第三版)》同步教学(化工版)

第6章固体干燥(1)课件(共51张PPT)《化工单元操作(第三版)》同步教学(化工版)

❖干燥是利用热能除去固体物料中湿分(水分或其它 液体)的单元操作。干燥是利用热能去湿的操作, 能量消耗较多,所以工业生产中湿物料一般都采用 先沉降、过滤或离心分离等机械方法去湿,然后再 用干燥法去湿而制得合格的产品。
一、干燥的应用
1.对原料或中间产品进行干燥,以满足工艺要求。如 以湿矿(俗称尾砂)生产硫酸时,为满足反应要求, 要先要对尾砂进行干燥,尽可能除去其水分;再如 涤纶切片的干燥,是为了防止后期纺丝出现气泡而 影响丝的质量。
X1
w1 1 w1
两种含水量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6.2湿空气的性质
本章以空气作干燥介质,水是湿分为讨论对象. 我们赖以呼吸、生存的空气 = 绝干空气 + 水蒸汽 通常用两个参数来表征空气中所含水分的大小:湿度 H 及相对湿度
φ
当空气中水气 p≤ps
不饱和
空气。
饱和
一、湿度(湿含量)H 一、定义: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与绝干 空气质量之比。
连续干燥、间歇干燥
按操作 方式
按传热 方式
传导干燥、对流干燥、辐射干燥、 介电加热干燥及以上某些方式的联 合干燥
供热干燥的分类
四种
传导 干燥
对流 干燥
辐射干 燥
介电加热 干燥
1. 传导干燥
料浆
干物料
压料辊
蒸汽通入管及冷凝液Βιβλιοθήκη 排出管的安置位置滚筒干燥器
优点:热利用率高; 缺点:物料层各处受热不均,内侧可能因 过热而变质。
2. 对流干燥 干燥介质与物料间有相对流动,料在流动中
相互碰撞松散(破碎)传热、传质表面积。 干燥介质往往采用加热的空气,以对流传热
的方式将热传递给湿物料汽化其中的湿分,内部 湿分扩散至物料表面 ,汽化蒸汽从物料表面扩 散至干燥介质主体后被介质带走。

固体物料的干燥PPT(化工原理)

固体物料的干燥PPT(化工原理)

应用实例
介绍固体物料干燥技术在化工、食品、制药等领域的 应用实例,如活性炭的制备、食品添加剂的干燥等, 说明干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
05
固体物料的干燥工业应用 与发展趋势
固体物料的干燥在各行业的应用现状
农业
谷物、种子、果蔬等农 产品的干燥,确保食品
质量和延长保质期。
制药
中药材、原料药、药片 的干燥,确保药品质量
发展多种形式的干燥技术,满 足不同物料和工艺的干燥需求

环保要求
严格控制干燥过程中的环境污 染,实现绿色生产。
未来干燥技术的研究方向与展望
新材料在干燥技术中的应用
热泵干燥技术的研究
探索新型材料在干燥过程中的作用和应用 前景。
研究热泵干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
微波与远红外干燥技术的研究
02
干燥技术与方法
自然晾干
优点
简单易行,成本低,不需特殊设备。
缺点
干燥时间长,受天气和环境影响较大,不适用于大量物料的干燥。
热风干燥
优点
干燥效率高,适用于大量物料的干燥。
缺点
能源消耗较大,干燥过程中可能会对物料产生一定的热损伤。
红外线干燥
优点
干燥效率高,对物料损伤小,适用于敏感物料的干燥。
缺点
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器材和物料、搭建实验装置、测量湿空气参数、 开始干燥实验、记录数据、结束实验、清理现场。
要点二
实验操作
将待干燥物料置于干燥器内,加热空气至一定温度和湿度 ,通过湿空气与物料的热湿交换,使物料中的水分蒸发并 随空气排出。操作过程中需注意控制干燥温度、湿度和空 气流量等参数。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9
12
定义:湿空气的焓为干空气的焓与水汽的焓之和。
I Ig Iv H cgt (r0 cvt) H r0 H (cg cv H )
I 2492H (1.011.88H) t 2492H cH t
I f (H,t)
t I H
(三)湿空气的温度
1. 干球温度 t t:是用普通温度计测得的湿空气的真实温度。
cH、 H、I H、、tas、tW、td、、pW f (t, H )
F c 2 212 3 P一定,F=2,两个独立参数确定空气状态、性质。
2020/10/9
19
(一)I-H图的构造
2020/10/9
tas
t
ras cH
( H as
H)
tas f (t,H )
17
tw 与tas 的关系:

tw :大量空气与少量水接触,空气t、H的不变; tas :大量水与一定量空气接触,空气降温、增湿。

tw :传热与传质速率均衡结果,属动平衡; tas :热量衡算与物料衡算导出,属静平衡。
2020/10/9
15
2)饱和空气: tw= t;
3)不饱和空气: tw< t 。 测定tw的意义:1)测定H ;
2)确定物料表面的温度。
4. 绝热饱和温度tas 定义:空气绝热增湿至饱和时的温度。
2020/10/9
16
空气变化过程:1)t↓;2)H↑;3)I不变。
Q cH (t tas ) ras (Has H )
3. 湿度(湿含量)H 定义:1kg干空气所携带的水汽质量。
H=
Kg水汽 Kg干空气
=
nVMV ng Mg
=
nV pV pV ng pg P pV
18.02nV 28.95ng
2020/10/9
9
H
18.02nV 28.95ng
0.622 pV P pV
当P为一定值时,
pV =ps时,H=Hs
2020/10/9
7
一、 湿空气的性质
(一)湿空气中湿含量的表示方法
1. 湿空气中水汽分压pV
pV py
2. 相对湿度 φ 定义:一定T、P,pV与同温度下pS之比的百分数。
pV 100%
pS
2020/10/9
8
饱和空气, pV = ps, φ =1,不可作为干燥介质; 不饱和空气, pV < ps ,φ <1,可作为干燥介质。
11
H
(0.773
1.244
H
)
定, H f (t,H)
t
H
H
2. 湿空气的比热容cH
定义:在常压下,将1kg干空气和其所带有的Hkg水 汽升高温度1K所需的热量。 [kJ/kg干气•K]
cH cg cv H 1.01 1.88H f (H ) 3. 湿空气的焓I [kJ/kg干气]
即: HS f (t,P)
H f ( pV )
HS
0.622 P
pS pS
H与φ的关系: H 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的绝对值, 而φ反映湿空气水气含量的相对大小,不饱和程度, 吸收水汽的能力, φ ↓→能力↑。
2020/10/9
10
H 0.622 ps P ps
f (H,t)
(二)湿空气的比体积、比热容和焓
第七章 固体干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与湿度图 第三节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第四节 物料的平衡含水量与干燥速率 第五节 干燥设备
2020/10/9
1
第一节 概述 一、 固体物料去湿方法 二、 湿物料的干燥方法 三、 对流干燥过程的传热与传质
2020/10/9
2
一、 固体物料去湿方法
2020/10/9
4
按操作方式分 按供热方式分
连续式 间歇式 传导干燥(间接加热干燥) 对流干燥(直接加热干燥) 辐射干燥 介电加热干燥
2020/10/9
5
三、对流干燥过程
H
8
的传热与传质
t
ti
Q
1.传热、传质同时,
6
但方向相反;
pi
W
7
2.介质是热载体,
M
有是湿载体。
干燥过程进行必要条件:
p
3
气膜
对流传热 Q
液滴 表面
tw , Hw
N kH A(Hw H )
Q A(t tw )
rW kH A(HW H )
tw
t
k H rw
(Hw
H)
气体 t, H
kH 对流传质 N
讨论:1)α、 kHu0.8,α 与kH之比与物性有关。
空气—水系统,u 5m/s :kH 1.09 cH 物系一定, tW f (t,H )
2020/10/9
13
2. 露点 td 定义:一定压力,不饱和空气等湿降温至饱和的温度。
H 0.622 pS
P pS
t
td f (H)
pS:td下的饱和蒸汽压。
tw
气流
3. 湿球温度 tw
tw: 湿球温度计在空气中所达
到的平衡或稳定的温度。
2020/10/9
14
湿球温度计工作原理
Q A(t tw )
• tw 与 tas 数值上的差异取决于α/kH 与cH两者之间的差别。
空气—水体系: 空气—甲苯体系:
kH cH
, tw tas
kH
cH ,tw tas
2020/10/9
18
• 当空气为不饱和状态:t tw (tas) td; 当空气为饱和状态:t = tw (tas) = td。
二、湿空气的焓湿图及其应用
去湿: 湿分从物料中去除的过程。
去湿目的: 1)工艺要求;2)贮存;3)运输。
去湿的方法:
机械去湿 物理去湿 加热去湿(干燥)
二、 湿物料的干燥方法
(1)热传导干燥法
2020/10/9
3
(2)对流传热干燥法 (3)红外线辐射干燥法 (4)微波加热干燥法 (5)冷冻干燥法 干燥过程的分类:
按操作压力分 常压干燥 真空干燥
1. 湿空气的比体积υH [m3湿空气/kg干气] 定义:1kg绝干空气为基准,湿空气的总体积。
H g V H
g
22.41 29
273 273
t
101.33 P
0.773
T 273
101.33 P
V
22.41 18
273 273
t
101.33 P
1.244
T 273
101.33 P
2020/10/9
1
2
干品 4
5
1.物料表面水汽压力大于干燥介质 中水汽分压;
1-鼓风机;2-预热器; 3-气流干燥管;4-加料斗; 5-螺旋加料器;6-旋风分离器; 7-卸料阀;8-引风机。
2.干燥介质要将汽化的水分及时带走。
2020/10/9
6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与湿度图 一、 湿空气的性质 二、湿空气的湿度图及其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