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5月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日照市高三下学期语文联合考试卷

日照市高三下学期语文联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下·长春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云南遗存历史资料不足,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又被宋代划出国境之外造成的,免不了没有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
另一方面,恐怕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历史记载,原本就只关注汉族中心区域的朝代更选、风云变幻,常常并不很留意隔山限水的边陲,所以在常见历史文献中,这一区域的记载总是显得________。
特别是那些非汉族人的生活世界,除了好奇或者猎奇的“采风者”,或者奉命巡视边疆的官吏,偶尔写一些“竹枝词”,画一些“蛮夷图”之外,很少有人真的对它做过深入考察和仔细描述。
可是随着西风东渐,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洋和东洋的学者________,对中国学术形成了巨大冲击。
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关注重心与传统中国学者________。
他们不仅对“中心”的汉族中国有别出心裁的解释,();虽然对“主流”的儒家________地研究,但对“支脉”的佛教、道教、三夷教、天主教更有巨大的热情;对历史叙述中通常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有新的论述,但对过去历史文献中往往缺席的“下层”却更为关注。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又被宋代划出国境之外,免不了没有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
B . 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不免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
C . 一方面固然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又被宋代划出国境之外造成的,免不了没有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
D . 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造成的,不免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而且“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也都兴趣盎然B . “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也都兴趣盎然C . 也对“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兴趣盎然D . 对“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都兴趣盎然(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四分五裂摩肩接踵迥然不同始终不渝B . 支离破碎摩肩接踵大相径庭始终不渝C . 四分五裂纷至沓来迥然不同一如既往D . 支离破碎纷至沓来大相径庭一如既往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8高二上·临海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2019.03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社会性道德评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
社会性道德评价的导向效力及其强弱,除了要以被评价者的心理机制为内在基础,还会受三个外部社会条件的制约。
其一,人们是否处在彼此之间能相互关注的熟人社会中。
如果是,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强;反之,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弱。
在熟人社会,人们相互之间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每天差不多要和同样的人打交道,相互关注成为自然而然的事,这就为及时做出社会性道德评价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熟人社会中的人都彼此知根知底,这就为对每个人做出全面准确的道德评价提供了有利条件。
熟人社会中一个评价结论一旦给出,就会对评价对象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如果社会性道德评价给予一个人的是好名声,他就会由此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善待;反之,他就会由此受到人们的鄙视和孤立。
不论是其中的哪一种情况。
在对该人没有做出新的评价之前,都不会有什么改变。
其二,同一社会范围内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是否大体相同。
如果是,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强;反之,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弱。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一个行为者及其作为进行善恶评价,通常都以他们所持有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为评价标准,符合该标准则为道德或善,不符合则为不道德或恶。
如果人们所持有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是一致的,就会形成统一的声音或社会舆论;反之,则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或社会舆论。
显然,只有统一的社会舆论对评价对象才有最大的威力,而说法不一的社会舆论要么使评价对象无所适从。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19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雪龙2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
它能在极地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并且是世界上首个能够船艏船艉双向破冰的极地科考船。
在此之前,“雪龙号”几乎是我国唯一执行南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极地破冰船。
( )因此,专为极地科考而设计的“雪龙2号”____________。
“雪龙2号”全船搭载了365个为智能化功能服务的监测点,具有应力监测,冰载荷监测,温度、加速度监测等功能。
这些__________都在观测的“眼睛”,将传输极地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信息和船体本身信息,不仅将显著提升新船的可维护性,延长船舶寿命,也能够为了船舶安全航行提供科学依据。
令人_________的还有“雪龙2号”的动力定位系统。
定位时,船上的电力推进器与舵、艏艉侧推协调配合,船艏根据海上风向和海水流向选择合适角度,使船体_________。
这一技术的使用,使“雪龙2号”在4级海况下可满足大型科考设备的定位收放要求,在6级风、1.5节流时能满足漂泊调查作业要求。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雪龙号”破冰能力有限,无法自由深入北冰洋中心区进行科考。
B.“雪龙号”无法自由深入北冰洋中心区进行科考,破冰能力有限。
C.破冰能力限制了“雪龙号”,无法自由深入北冰洋中心区进行科考。
D.破冰能力有限,使“雪龙号”无法自由深入北冰洋中心区进行科考。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校际联合检测(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高三校际联合检测语文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伫立在昭君墓底下的石阶上,聆听着两旁葱笼..的松林里,阵阵的微风不住地吟咏,是替王昭君唱一曲悲怆..泪下,脑海中呈现的是(留传/流传)至今的关于她的动人..和深情的歌?我禁不住潸然故事,真是思接千载,回味无穷。
抬起头,蓦然..望见,十来丈高的斜坡上,稠密的青草丛中,________________,红艳艳的,黄灿灿的,像是齐声叫唤着我。
匆匆地快走两步,我却又踟蹰..了,如此(草率/轻率)地去走近她,算不算是一种不敬?湛蓝的天空里,不住地放射出晶莹的光彩,把我眼前的花草和树木,映照得明晃晃的,亮闪闪的。
仰望天空,一朵朵缥缈..的白云,轻轻地徘徊,似是来看望和凭吊这青冢,却又不愿打扰她,好让她耳根(清静/清净)。
沿着石阶前一条清静的林荫小路,_________________,隐约瞧见了北边黝黑....地..的荒山,还有连接在一起的田垄与房屋。
两千多年前,王昭君历尽千辛万苦,风尘仆仆来到塞外时,该目睹过什么样的风景呢?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悲怆潸然泪下B.葱笼踟蹰C.黝黑风尘仆仆D.缥缈蓦然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流传草率清静 B.留传轻率清静C.流传轻率清净 D.留传草率清净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正在盛开的野花稀疏地点缀着默默地眺望,缓缓地徜徉B.稀疏地点缀着正在盛开的野花缓缓地徜徉,默默地眺望C.稀疏地点缀着正在盛开的野花默默地眺望,缓缓地徜徉D.正在盛开的野花稀疏地点缀着缓缓地徜徉,默默地眺望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著名教育家黄炎培认为,人应该“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做到外圆内方....,才能既受尊重,又能有很多朋友。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5月校际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5月校际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word版附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 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绿肥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优质有机肥,具有养分全面、肥效长的特点。
把绿肥植物体就地翻压能够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绿肥种植还能够提供饲料、改善生态环境、抑制杂草以及节能减耗。
近年来,“绿肥+”模式又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中悄然兴起。
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南北方种植的绿肥品种、种植季节和利用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据此完成1~3题。
1.江西省柑橘园里种植绿肥作物的作用是A.增加空气湿度,改变果园小气候B.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肥力C.调节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的威胁D.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2.松嫩平原上最适合的“绿肥+”模式是A.玉米套种绿肥B.棉田套种绿肥C.麦收后播种绿肥D.收稻后播种绿肥3.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采用“绿肥+”模式能减轻土地盐碱化,主要原因是A.降低土壤温度B.减少蒸发量C.增加土壤有机质D.增加降水量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功能用地的演替表现为外部扩展和内部功能用地的相互转换下图示意2010~2016年我国某大城市功能用地的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
据此完成4~6题。
4.该时期城市内部面积有增无减的是A.居住用地B.商业服务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D.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5.该时期该市工业用地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工业①污染环境②单位面积付租能力差③信息通达度要求高④耗能多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6.十年间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A.空间形态变化不大 B.已经出现逆城市化C.公共管理与服务落后D.用地规模向外扩展位于青藏高原的格尔木河发源于昆仑山,注入达布逊盐湖,该湖周围一定范围内没有植被生长。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校际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高三校际联合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B2.B3.C4.C7.B8.C10.D11.C12.C14.D17.B18.A19.C非选择题(共111分)5.①推动情节的发展。
(1分)小公爵具有挑战性的制镜要求,引出帕尔姆努力造镜、实地试镜、忏悔自杀等情节。
(1分)②衬托出帕尔姆技艺高超和人性的善良。
(1分)小公爵的美言与激将,激发出帕尔姆创造出神奇有魅力的眼镜;由小公爵的阴险可怕,衬托出帕尔姆人性的善良。
(1分)③深化了主题。
(1分)小公爵花高价购买眼镜,暴露出人性的弱点,作者借此呼唤人的坦诚与本真。
(1分)【评分标准】每点2分(作用和分析各1分),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6.①用自杀来毁约。
试镜成功后,发现眼镜很可怕,不想让眼镜留在世上。
②帕尔姆感到很懊悔(愧疚)。
自己造出了有悖于人性的眼镜,感到后悔。
③以死捍卫、坚守人性的善良美好。
④以死来警示小公爵和世人,启示人们要守住本真,坦诚相处。
【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9.①工信部宏观调控,向三大运营商发放5G中低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
②拥有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
③5G网络规划早。
④基站多。
⑤中国运营商领跑5G商业运营(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
⑥拥有庞大的数据库和全球最大的数字消费基地。
【评分标准】6分。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3.(1)当时众人的意见各不相同,真宗没有立即采纳李沆的建议,不久灵州就陷落了,真宗从此更加看重李沆。
【评分标准】方:当时。
从:采纳。
陷:陷落。
重:看重。
各1分,句意1分。
13.(2)李沆性格耿直诚信,任职时谨慎细致,不追求名声荣誉,行动遵守规章制度,没有人能拿私事来求他。
【评分标准】直:耿直。
居位:任职。
条制:规章制度。
干:求。
以私:拿(用)私事。
各1分。
15.①虚实结合。
(1分)上句实写诗人汉口所见的景色,下句想象洞庭湖畔的景色。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校际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9届高三校际联考语文2019.01本试卷共11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论史上最重要的“元典”。
20世纪初期,《文心雕龙》被黄侃、范文澜、刘永济等国学大师搬上大学讲坛;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对这本书的研究终于形成一门显学,被称为“龙学”。
据统计,一百年来,有关专著、专书已达750种,论文一万篇。
这是中华文化之幸,但对进一步的研究而言,却是一座横亘在面前的高山,对很多人来说是难以逾越的。
这需要专业研究者对“龙学”海量资料进行全面梳理。
对《文心雕龙》的研究成果全面检视,需要着重于三个方面:一是对《文心雕龙》文本进行较为彻底的校勘和整理,最终拿出一个更为可靠的具有“定本”性质的文本,以解决尚未有令人满意的文本的问题;二是汇聚古往今来的《文心雕龙》评论和阐释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较为系统的阐释,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文心雕龙》文义;三是对近百年来丰富的“龙学”成果进行全方位集中梳理,来充分展示其巨大成就,亦实事求是地指出其不足。
近百年来,“龙学”的发展虽然有着巨大的成就,但其应用范围和领域相对狭窄单一,有些本应发挥的重要作用一直被轻视或忽视。
《文心雕龙》虽然在大学讲台上展示了其文艺学的魅力,但多数情况下只是作为一门选修课,课时量很少。
之所以如此,与我们对“龙学”性质的认识有关,也与我们缺乏对“龙学”的大规模清理和全面研究有关。
实际上,“龙学”的性质不仅是文艺学,《文心雕龙》不仅仅是专业人士研究的对象,而且与当今大学教育密切相关,如思想文化教育、审美修养、写作训练等方面,《文心雕龙》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我们的认识却非常不够。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校际联考语文试卷(扫描版)

高三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阅卷用)选择题(共39分,3×13)1.A 2.C 3.D 4.D 5.B 7.C 10.B 11.C 12.B 14.A 17.A 18.C 19.D非选择题(共111分)6.①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大力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②相关产业加强研究开发,提升智能化网联化水平。
③重视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④学习借鉴国外智能网联汽车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评分标准】6分。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且意思答对即可。
8.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语言生动形象,如“这是种子的红色军团,在地底庄严列队,横平竖直”。
②运用细节描写,细腻传神,如“手电光芒”的描写。
③想象丰富,使人如临其境,如“种子的红色军团”“熬过漫漫长冬的荒野鼠类”。
④语言有张力,具有韵味,如“使之均匀沾染红色的农药汁液”“这饥饿与畏惧渗入红色之中”“笼罩着黑暗中上下翻飞的红色颗粒”。
【评分标准】6分。
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9.①文中既指河流中鱼类的繁盛,也指定居此地的人的繁盛。
②人们为了庄稼的繁盛去开垦土地并苦心播种、灌溉,却换来干旱、病虫害及歉收。
③蕴含着作者对生存环境的担忧和对生存的忧虑。
【评分标准】6分。
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从其他层面作答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13.(1)当时县内萧条,流亡在外的人没有回来,姚察减轻了赋税徭役,勉励耕种,于是人口增多百姓富足。
【评分标准】5分。
反:回来;轻:减轻;劝:勉励;户口:人口,百姓。
各1分,句意1分。
13.(2)这个门生谦恭地请求,还是希望他收下,姚察神(表)情严厉地把他赶走(赶走他),因此侍奉他的人没有敢给他送礼的。
【评分标准】5分。
逊:谦恭;冀:希望;厉色:神(表)情严厉;馈遗:送礼物。
各1分,句意1分。
15.①自己年迈已老,如“雪蒙头”;②世事无常,如“鹤归辽海”;③时光易逝,如“又一秋”;④闲居无聊,如“清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5月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甲骨文作为直接出自殷商先民之手的文字记录,是真实可靠的殷商王室及贵族文献。
由于甲骨文的发现,殷墟作为晚商王庭遗迹的性质得以确认。
甲骨文对于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和中国文明史的研究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两甲子,重温甲骨文的厚重文化价值、总结甲骨文整理研究经验更显重要。
传统认为,甲骨文整理的理想形式是将刻辞甲骨的照片、拓本和摹本三者配合并同时公布,使研究者相互比照,取长补短。
众所周知,考古资料整理的基本原则是真实完整地再现原始材料,甲骨文的整理宗旨当然也是如此。
然而从照片、拓本与摹本三种方式所体现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考虑,照片可以原景重现甲骨的面貌,柘本也可以直观反映文字的风格特色,因此对于真实地再现史料,这两种方法都不可或缺。
而摹本却不可避免地会加入整理者或摹写者的主观理解及是非判断,相对于照片和拓本,价值最低,对于再现文字史料,其真实性是最不足以信赖的。
摹本旧称“搨本”,是照相术出现之前古人普遍采用的一种影写复制文字的原始形式,其做法是将纸覆于书画真迹上而描摹之。
至北宋金石学初兴,时人以此法摹写铜器碑版文字,或为弥补拓本的不足,更推广为临写移录,作为不能施拓时采录文字资料的权宜手段。
高精度照相术的应用,能将需要细审的文字放大到足以辨识的清晰程度,这种情况下摹本的价值自然大为降低。
同时对于数量较大的甲骨文整理而言,摹本的制作费时费力,耗银耗材,如果其真实性不尽如人意,不免事倍功半。
诚然,摹本价值降低并不意味着在甲骨整理著录中完全放弃摹本。
对于某些文字内容复杂,照片与拓本都不足以表现刻辞内容的卜辞而言,摹本的制作仍是必要的。
因此,今天甲骨文整理工作不应盲目且不加分别地墨守照片、拓本、摹本三法一体的传统著录模式,而应以充分发挥照相技术的优势为宗旨,对每版卜辞资料作具体的分析,选取适合并足以客观呈现甲骨文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的著录形式。
这种做法不仅实事求是,客观合理,而且可以避免人力财力的过度浪费。
甲骨文的整理并不只是为整理而整理,而是为了更好地研究。
自1899年甲骨文发现以来,整理与研究就一直成为一事之两面,并行发展。
刘鹗著《铁云藏龟》,孙诒让即作《契文举例》;罗振玉辑《殷墟书契》,又著《殷商贞卜文字考》与《殷墟书契考释》。
因此,通过适宜合理的整理工作将甲骨文资料真实客观地展现出来,为学者的研究提供完整可信且方便利用的原始材料,即是对甲骨文整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摘编自冯时《甲骨文整理工作之反思》)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照片和拓本都可以真实地再现甲骨文,摹本则不能完整地真实地再现文字史料。
B.北宋金石学初兴时期,时人将纸覆于铜器碑版文字之上,来摹写采录文字资料。
C.甲骨文整理的传统著录模式为三法一体,现在整理应充分发挥照相技术的优势。
D.甲骨文整理要采用适宜合理的著录方式,真实客观、完整可信地展现原始资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主体围绕甲骨文的三种整理方式展开论述,由此提出甲骨文整理工作的宗旨。
B.文章分析了摹本价值相对较低,又指出不能完全放弃摹本,论证具有辩证性。
C.文章通过将照片跟摹本作对比,突出论证了在甲骨文整理工作中要以照片为主。
D.文章列举甲骨文整理与研究的著作,论证了整理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甲骨文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要充分发挥拓本和照片在甲骨文整理中的作用,就足以再现甲骨卜辞的内容。
B.如果能避免摹写者的主观理解和是非判断,那么摹本就具有和照片同等的价值。
C.照片和拓本能真实地再现史料,这两种方法在甲骨文整理工作中可以互相取代。
D.应用高精度照相术能够放大需要细审的文字,这有助于学者整理和研究甲骨文。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车、路、人、云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包括智能化与网联化两个层面。
智能化方面,国际上通常采用L1—L5五个等级的分级方法。
L1级是指系统执行转向和加减速中的某一项操作,其他驾驶操作都由人完成;L2级是指系统同时执行转向和加减速操作,其他驾驶操作都由人完成;L3级是指在部分工况下,系统完成所有驾驶操作,但根据系统请求,驾驶员需要提供适当的干预;L4级是指系统完成所有驾驶操作,特定环境下系统会向驾驶员提出响应请求,驾驶员可以对系统请求不进行响应:L5级就是完全的无人驾驶状态。
智能网联汽车将大幅度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提高交通效率,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解放驾驶员,改善社会环境,提高经济效率。
智能网联汽车对驱动国家创新发展也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3月28日)材料二:2018年10月18到21日,“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京举行,诸多互联网巨头高管马化腾首先谈到腾讯近日宣布的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战略转型,其中汽车产业是一大重点。
在上月获得北京自动驾驶车辆路测牌照后,腾讯希望未来为实现人与各种车载服务的智能连接提供更多开放合作平台。
李彦宏表示,百度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战略布局已久,2013年巳成立自动驾驶研发团队改革汽车产业。
2018年7月,阿波龙迷你巴士,即无人驾驶巴士车落地后,“安全第一”仍是重点强调的铁律。
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结合汽车发展历史谈到了汽车的出现改变了城市形态。
相比之下,王坚认为当前人们更需要注重道路基础设施的变革,并利用汽车智能解决汽车带来的城市资源消耗问题。
他希望智能网联汽车出现后,结合杭州城市大脑案例和经验,能够高效挖掘城市道路等资源,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出行效率。
(摘编自《人民网》2018年10月22日)材料三:2018年12月27日,工信部发布《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部长苗圩指出,与传统汽车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空间巨大。
近年来,我国支撑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实力不断增强,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通信设备等领域形成一批国际领军企业,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4家企业进入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10名,华为等通信设备制造商也跻身世界第一阵营。
“在节能汽车领域,我国只能采取跟随模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可与国外同行竞争。
而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我国可能成为引领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说。
如今,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程度不断提高,而信息篡改、病毒入侵等手段也已成功被黑客应用于汽车攻击中,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峻。
专家表示,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危机会造成个人隐私泄露、企业经济损失,以及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甚至会上升为国家公共安全问题。
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联合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白皮书》提到,据统计,56%的消费者表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将成为他们未来购买车辆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3月28日)材料四:当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智能网联汽车正成为各国纷纷抢占的战略制高点。
目前,多国都积极投入和支持无人驾驶技术。
美国将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内容,通过制定国家战略和法规,引导产业发展。
2017年9月美国交通部发布《自动驾驶系统2.0:安全愿景》,同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首部自动驾驶汽车法案(H.R.3388),对各州的碎片化法规做统一管理。
日本政府积极发挥跨部门协同作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项目实施。
2016年5月,日本IT综合战略本部制定了自动驾驶普及路线图,将在2020年允许无人驾驶的乘用车在部分地区上路;同月,日本警察厅颁布《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指南》,并启动修订《道路交通法》和《道路运输车辆法》;2017年4月,政府将自动驾驶期间的交通事故列入汽车保险的赔付对象。
(摘编自《全球及中国智能驾驶行业研究报告》)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智能网联汽车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能够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驾驶。
B.智能网联汽车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对驱动国家创新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C.我国互联网巨头高管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腾讯、百度不约而同地将该产业摆在了战略高度的位置上。
D.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危机会造成个人隐私泄露,因此多数消费者购车时会首先考虑汽车的信息安全因素。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化方面,国际上常用L1—L5五级分级法,五个等级逐级提升,达到L5级时可实现完全无人驾驶。
B.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空间巨大,只要信息技术产业实力增强,我国就能在未来成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引领者。
C.材料二主要介绍互联网巨头高管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认知,材料三侧重于阐述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
D.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态势良好,多国都积极投入和支持无人驾驶技术,美国和日本的做法可以为我国提供相应的借鉴。
6.你认为应如何发展我国的智能网联汽车?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繁盛李娟①我常常想,一百多年前,最早决定定居此处的那个农人,一定再无路可走了。
他一路向北,在茫茫沙漠中没日没夜地跋涉。
后来走上一处高地,突然看到前方视野尽头陷落大地的绿色河谷,顿时倒落在地,痛哭出声。
②他随身带着种子,那是漫长的流浪中唯一不曾放弃的事物。
他以羊肠灌水,制成简陋的水平仪勘测地势,垦荒,开渠。
在第一个春天的灌溉期,他日夜守在渠边。
每当水流不畅,就用铁锨把堵塞在水阀口的鱼群铲开。
③那时,鱼还不知河流已经被打开缺口,更不知何为农田。
它们肥大、笨拙,无忧无虑,争先恐后涌入水渠,然后纷纷搁浅在秧苗初生的土地上。
秧苗单薄,天地寂静。
阳光下,枯萎的鱼尸银光闪闪,像是这片大地上唯一的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