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的概念,能够将小数转化成分数并能够将分数转化成小数;2. 能够进行小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加减乘除;3. 能够进行小数与分数的加减乘除;4. 能够进行小数与单位之间的换算,包括厘米与米、毫升与升的换算。
教学重难点:1. 小数的四则运算;2. 小数与分数的加减乘除;3. 小数与单位的换算。
教学准备:1. 课本《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2. 小数计算器;3. 相关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1. 点拨小数的概念。
提问:你们知道小数是什么吗?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回答,小数是介于两个整数之间的数,它用十进制表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之间用小数点(.)分隔;分数是一个整体,由分子和分母表示。
2. 让学生观察、比较小数与分数的异同之处。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小数和分数的例子(如0.5与1/2)并总结规律。
二、学习小数的表达和转化(15分钟)1. 小数的表达:(1)观察小数的几种表达方式。
(2)学习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转化。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将小数转化为分数和将分数转化为小数。
2. 小数的加减运算:(1)观察小数的加减运算示例。
(2)学习小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练习,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
三、小数与分数的加减运算(15分钟)1. 观察小数与分数的加减运算示例。
2. 学习小数与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3.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练习,进行小数与分数的加减运算。
四、小数的乘除运算(15分钟)1. 观察小数的乘除运算示例。
2. 学习小数的乘除运算方法。
3.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练习,进行小数的乘除运算。
五、小数与单位的换算(15分钟)1. 观察小数与单位的换算示例。
2. 学习小数与单位的换算方法。
3.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练习,进行小数与单位的换算。
六、巩固练习与讨论(20分钟)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讨论和答疑。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应的练习题作业,完成剩余部分的练习。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4小数与单位换算-人教版

4小数与单位换算本小节内容包括教材P48~51的2个例题和练习十二。
本小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充分了解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例1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将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数;例2的教学是把含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1.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将高级单位的名数与低级单位的名数进行改写。
2.培养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名数互相改写的方法。
【难点】进行名数改写时,小数点的移动规律的应用。
【教师准备】PPT课件、米尺。
【学生准备】米尺。
1.4.53÷100=231÷100=0.65×100=83.5÷1000=6.89×10=8.93×100=7.82×10=43.9÷10=9.8÷100=43.9×100=2.1千米=()米1米=()厘米1千克=()克1平方米=()平方分米【参考答案】1.0.04532.31650.083568.989378.24.390.0984390 2.10001001000100方法一师:四(3)班要选拔四人参加学校舞蹈比赛,他们的身高分别是80 cm,1 m 45 cm,1.32 m,0.95 m,请你按高矮顺序,给他们几个排队。
师:仔细观察这四个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预设生1:这些数据太乱了,怎么比呢?生2:他们的单位不相同。
师:对,要是我们把他们改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就容易多了。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这个问题——小数与单位换算。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入手,提出数学问题,引出小数与名数的改写,突出这种改写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改写的必要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应用到生活中去。
方法二师: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小数?说一说它们表示什么意思?预设生1:身高。
小数与单位换算-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小数与单位换算-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能够将小数转化为分数
2.能够在换算长度、容量、重量时正确地运用小数与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教学内容
1.小数转化为分数
2.米与千米的换算
3.升与毫升的换算
4.克与千克的换算
三. 教学过程
1. 小数转化为分数
1.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基本概念
2.引导学生将小数转化为分数的方法
–先将小数的数值写在分数的分子上,分母为10、100、1000等的10的倍数
–化简分数
2. 米与千米的换算
1.引导学生回顾米和千米的概念,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千米=1000米
2.引导学生进行换算练习,例如:5.6千米=多少米?
3. 升与毫升的换算
1.引导学生回顾升和毫升的概念,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升=1000毫升
2.引导学生进行换算练习,例如:3600毫升=多少升?
4. 克与千克的换算
1.引导学生回顾克和千克的概念,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2.引导学生进行换算练习,例如:
3.5千克=多少克?
四. 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强化学生记忆
2.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使用单位换算,如在市场购物、衣服尺码选择、药品用量计算等方面
五. 练习与作业
1.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和作业
2.针对实际生活中的单位换算问题,进行练习和探讨。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4小数与单位换算10-人教版

第四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课时(一)教学内容: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理解生活中的小数,掌握名数的改写方法。
2.通过尝试、交流、探究,归纳总结,逐渐掌握低级单位的名数与高级单位的名数间相互转化的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2.难点: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
设计说明关于单位换算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完全可以实现自主探究,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在设计上关注以下几点:1.重视收集,提高能力。
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小数,并在交流讨论中,实现知识的共享。
学生自主调查收集数据,形成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学习中感悟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时,教师通过呈现数据,让学生进行观察,拓宽学生的视野,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然后让学生说一些小数的意义,直接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深入体会小数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加深对小数的理解,感受数学的魅力。
3.引导探究,掌握改写方法。
教材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按身高的高矮顺序给小朋友排队的情境,出示了不同长度单位的数据,这样不便于比较,需要把不同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变成相同单位的数据进行比较。
在理解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时,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改写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小数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质量单位:吨千克克进率: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进率: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进率: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时间单位:时分秒进率:1时=60分 1分=60秒低级单位?高级单位?同一种单位名称中,小的单位叫低级单位,大的单位叫高级单位。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数与单位换算的概念和方法。
2. 掌握小数与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能够熟练进行小数与单位的换算计算。
二、教学内容1. 小数与单位的概念介绍。
2. 小数与单位的换算规则。
3. 小数与单位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1. 了解小数与单位的概念介绍(10分钟)教师简单介绍小数与单位的概念,告诉学生小数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部分,单位可以表示这个数量所属的类别或者范围。
2. 小数与单位的换算规则(20分钟)(1)小数转换为单位教师通过例题演示如何将小数转换为单位。
例如:将1.5米转换为厘米,可以利用1米=100厘米的换算关系,计算结果为150厘米。
(2)单位转换为小数教师通过例题演示如何将单位转换为小数。
例如:将360度转换为弧度,可以利用π弧度=180度的换算关系,计算结果为2π弧度。
3. 小组合作练习(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监督小组成员的学习进度。
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解答。
例如:将0.75千克转换为克、将240分钟转换为小时等。
4. 整体练习和巩固(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综合性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整体练习和巩固。
例如:将3.5米转换为厘米和毫米、将0.6千克转换为克和毫克等。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简单的概念介绍和例题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了小数与单位换算的概念和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练习和整体练习,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进行思考和解答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4单元 小数与单位换算

4小数与单位换算本小节内容包括教材P48~51的2个例题和练习十二。
本小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充分了解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例1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将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数;例2的教学是把含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1.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将高级单位的名数与低级单位的名数进行改写。
2.培养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名数互相改写的方法。
【难点】进行名数改写时,小数点的移动规律的应用。
【教师准备】PPT课件、米尺。
【学生准备】米尺。
1. 4.53÷100=231÷100=0.65×100=83.5÷1000=6.89×10=8.93×100=7.82×10=43.9÷10=9.8÷100=43.9×100=2. 1千米=()米1米=()厘米1千克=()克1平方米=()平方分米【参考答案】1.0.04532.31650.083568.989378.24.390.098 43902.10001001000100方法一师:四(3)班要选拔四人参加学校舞蹈比赛,他们的身高分别是126 cm,1 m 45cm,1.32 m,1.34 m,请你按高矮顺序,给他们几个排队。
师:仔细观察这四个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预设生1:这些数据太乱了,怎么比呢?生2:他们的单位不相同。
师:对,要是我们把他们改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就容易多了。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这个问题——小数与单位换算。
(板书课题) 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入手,提出数学问题,引出小数与名数的改写,突出这种改写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改写的必要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应用到生活中去。
方法二师: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小数?说一说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点的作用。
2.使学生学会小数与整数之间的换算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单位换算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点的作用。
2.教学难点:小数与整数之间的换算方法,以及运用小数进行单位换算。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小数与单位换算练习题3.小组讨论材料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整数与分数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
(2)教师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计量需要使用小数呢?2.学习小数的概念(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小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的特点。
(2)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数的概念。
3.小数点的意义和作用(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小数点的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的作用。
(2)让学生举例说明小数点在生活中的应用。
4.小数与整数的换算(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小数与整数的换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换算规律。
(2)让学生尝试用换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小数与单位换算(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小数与单位换算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换算规律。
(2)让学生尝试用换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6.小组讨论与练习(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份小组讨论材料。
(2)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小数与单位换算的方法,并完成练习题。
(3)教师选取部分小组的答案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
(2)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五、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收集生活中使用小数计量的物品,观察并记录其计量单位。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小数的概念、小数点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小数与整数、单位换算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小数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参与讨论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需在课后辅导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教案标题: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小数与单位换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学生将学会在不同的计量单位之间进行换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将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小数与单位换算,并且通过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1. 小数与单位之间的换算概念和方法。
2. 运用小数与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辨认问题中需要进行小数与单位换算的情况。
2. 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准确的换算。
教学资源:1.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学课件。
2. 学生练习册。
3. 小组讨论活动的材料。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小数与单位换算的概念,如:将米换算成厘米、升换算成毫升等。
2. 引发学生对于换算问题的好奇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通过教学课件,简明扼要地解释小数与单位换算的概念。
2. 阐述小数与单位换算的重要性,并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相联系。
步骤三:方法示范(15分钟)1. 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小数与单位换算的方法,如:将5米换算成厘米,将250毫升换算成升等。
2. 引导学生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且强调其中的要点和技巧。
步骤四:个人练习(15分钟)1. 学生个人在练习册上完成指定的小数与单位换算练习题。
2.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和学生一起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步骤五:小组合作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份小组讨论活动材料。
2.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和解决所给问题,并记录下实际应用中的小数与单位换算过程。
3.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解题过程,并进行互动交流。
步骤六:拓展应用(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其他常见的小数与单位换算问题。
2. 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额外的换算练习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步骤七: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小数与单位换算知识点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与单位换算》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中48、49页的例
1、2和练习十二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进行单位换算,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改写。
2.掌握单名数和复名数,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单位换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有条理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各种数据的换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相互改写的方法。
难点:能综合运用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位的规律等知识进行单位换算。
四、教学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方法:
利用“观察、思考、讨论、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体会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的必要性。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进率
1千米=()米 1千克=()克 1米=()厘米
1吨=()千克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艺术节”快到了,学校准备选拔同学去参加比赛,四年级有四人参加,扎西老师需要根据同学们的身高将他们排成一队,下面是他们的身高:
问:①、你们能按高矮顺序,给他们排排队吗
②、请认真观察数据,你有什么感觉
预设:这些数据太乱了,既有单位“米”又有“厘米”,有的是一个单位,有的是两个单位。
从直观上,不能直接做出判断。
③、那我们怎么办呢怎样才比较方便
预设:我们可以把它们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后,在排队。
导语: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小数与单位换算》。
(板书课题)
(二)、新课探究,层层推进。
1、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2、在计量长度、面积、重量、时间时,得到的数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千克,元……等.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上面四个数据,有的只有一个单位名称,而有的有两个单位名称。
像80cm ,1.32m ,0.95m 这样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像1m45cm 这样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3、这4个数据中有那些名数(“米”和“厘米”)那我们怎么统一计量单位呢
4、现在给大家2分钟时间,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讨论问题。
)
预设:
(1)、4个数据中,后两个数据是以“米”为单位的,我们可以把前两个“厘米”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据,就可以排队了。
(2)、4个数据中,前两个数据是以“厘米”为单位的,我们可以把后两个单位是“米”的数据改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据,也可以排队。
同学们,你们可真聪明,下面我们就来解决怎么把厘米换算成用米作单位。
A 、学习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
出示例1
(1)、小组讨论交流如何把80cm 换算成以米作单位的数。
(2)、小组汇报:
方法一:因为1cm=1001,80cm 有80个1cm ,也就是80cm=100
80m=0.80m=0.8m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0m=0.8m
方法三:80÷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3)、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4)、明确低级单位和高级单位。
同学们,是米这个单位大些,还是厘米这个单位大些呢我们把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而把较小的单位叫做低级单位。
这道题就是把低级单位“厘米”作单位的名数改称高级单位“米”作单位的名数。
B、教学1米45厘米=()米
问:1米45厘米=()米,又该怎样改写呢真是有难度呀!开动你们的小脑瓜想一想吧(1)、提问:
①、我们可以把上面一个数分成几个数的和
②、1米用改写吗
③、45厘米用改写吗应该怎么改写
④、改写后的结果是多少
(2)、小组讨论、交流改写后的结果是多少。
(3)、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4)、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1米45厘米,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45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1米作整数部分,45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
教师板书:
45厘米=45÷100=0.45米。
因此1米45厘米=1.45米。
(5)、现在你能给四位小朋友排队了吗试试看。
>>>,所以1米45厘米>1.32米>0.95米>80厘米
(6)、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据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改写成高级单位。
用公式表示: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小化大,除一下)
(7)、完成第49页“做一做”
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同学们,可真棒!前面我们说可以将厘米化成米作单位,当时同学们也提出来可以将米
化成厘米作单位,下面我们就来解决一下如何将米化成厘米作单位。
C、教学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
1、出示例2:
(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方法一:0.95米的意义可以理解为9分米加5厘米,合起来就是95厘米。
方法二:也可以用×100=95厘米.计算时直接移动小数点.
2、那:1.32米=()厘米呢又该怎样改写
(1)、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3、那:1米45厘米=()厘米呢谁来说一说。
4、现在你能将上面四个同学进行排队吗谁来试一试。
145>132>95>80,所以1米45厘米>1.32米>0.95米>80厘米
5、小结:高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的
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的数据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就改写成低级单位。
用公式表示:高级单位×进率=低级单位(大化小,乘才好)
6.对比总结:对单位的改写,首先判断两个单位名称相对而言,谁是高级单位,谁是低级
单位,然后掌握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以进率。
它们都是通过移动小数点来实现的。
(低化高,用除法;高化低,用乘法)
三、复习巩固,实践应用:
1.第49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二的1、2、3、4、5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小数与单位换算》
80cm=80÷100=0.80m=0.8m
45厘米=45÷100=0.45米
因此1米45厘米=1.45米。
0.8m 1.45m
×100=95厘米 145cm 132cm 95cm
1.32米=132厘米 1米45厘米>1.32米>0.95米>80厘米
1米45厘米=14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