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481稻蟹共生

合集下载

湖北省孝感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质量检测(试卷)

湖北省孝感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质量检测(试卷)

湖北省孝感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质量检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仰望夜空,繁星闪烁。

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又被称为“地球之肾”,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功能B.生物圈的厚度约为20千米,其范围包括岩石圈表面,大气圈的底部和水圈的上部C.海洋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繁多,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年产氧量占全球的70%D.从地域关系、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等方面都能看出不同生态系统间是相互关联的2.“稻蟹共生、一地两用、一水两养”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能实现稻养蟹、蟹养稻、稻蟹共生的绿色生产,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

立体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的消费者是( )A.水稻、螃蟹B.杂草、水稻C.肥料、饵料D.稻田昆虫、螃蟹3.在“调查土壤中的动物种类”活动中,通常不需要携带( )A.显微镜B.放大镜C.调查记录表D.小铲子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农田B.一个池塘C.嘉陵江里所有的鱼D.我们的校园5.下列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池塘里的一群鸭子B.公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C.乡村里的一块农田D.草原上所有的狼6.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其中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7.豆田中的菟丝子盘符在大豆植株上吸取营养,菟丝子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不含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虽是植物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菟丝子和大豆之间的关系是()A.合作B.竞争C.捕食D.寄生8.沙漠植物植株矮小、根系发达。

四川省内江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基础掌握测试卷

四川省内江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基础掌握测试卷

四川省内江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基础掌握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西安野生动物园中的所有动物B.华山上的全部生物C.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D.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中的所有植物2.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的是()A.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落叶B.北极熊体内有厚厚的脂肪层C.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会脱毛D.植树造林可以改变空气质量3.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构成了如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蝗虫的数量会影响玉米的产量B.食虫鸟、蟾蜍等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该食物网中存在一条食物链:玉米→蝗虫→蟾蜍→细菌D.食虫鸟和蜘蛛除捕食关系外,还具有竞争关系4.下图所示是某地农民采用的笼养蝇蛆法而形成的生态系统成分简图(鸡粪中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未被消化,因此,可将其初步发酵后作为添加饲料养猪,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理想的生态系统)。

生态农业区别于普通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A.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B.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C.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D.过度开采、消耗自然资源5.如图表示稻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关于其中的一条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A.鹰→食虫鸟→昆虫→水稻B.鹰→植食性鸟→水稻C.昆虫→食虫鸟→鹰D.水稻→植食性鸟→鹰6.柑橘不宜在北方种植,梨树不能生活在热带地区,这说明生物的生活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A.土壤B.空气C.温度D.水7.“稻蟹共作”模式中,河蟹可取食害虫,河蟹粪还有利于水稻生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稻蟹田不是一个生态系统B.该种植模式可减少环境污染C.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水稻D.该稻田的野生青蛙与虾是合作关系8.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梨树B.蘑菇C.钟乳石D.病毒9.变黄的杨树叶子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A.杨树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B.杨树能够生长和繁殖C.杨树能够进行呼吸D.杨树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10.下列不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小池塘B.一条河流C.地球D.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11.下列能正确表示狐、兔、草三种生物所构成的能量关系示意图是A.B.C.D.12.如图为某果园生态系统的关系示意图,图中的食物链条数为( )A.2条B.3条C.4条D.5条13.白鹭每年春天从南方飞到北方,秋天又飞回南方,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A.水分B.阳光C.空气D.温度14.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D.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15.非洲草原上的狮子是营群体生活的,一个狮群中只有一个成年雄狮,其余的是雌狮和幼狮,共同保卫自己的领域和捕猎。

稻蟹共生种养的特点

稻蟹共生种养的特点

稻蟹共生种养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养蟹方式,是养殖业和种植业在人为条件下科学地结合起来,达到互利共生、高产、高效、无公害,立体开发利用的理想模式。

一一、、稻稻蟹蟹共共生生种种养养的的特特点点
1、种养结合,提高稻田利用率。

有利于水稻生长,河蟹摄食稻田中的杂草、绿萍、底栖生
物、水草,并
大量消灭稻
叶蝉、螟虫等
害虫,其排泄
物可肥田。


测定,连续3
年养蟹的稻
田,耕作层的
土壤有机质
提高了1倍左
右。

这就促进
了水稻生长,
提高了水稻
产量。

实践证
明,种养结合,可降低稻禾的发病率。

2、天然饵料多,降低养蟹成本。

稻田为河蟹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环境。

稻田水浅、遮光,有利于河蟹隐蔽和蜕壳,浅水饵料生物多,有利于河蟹生长,因此在养蟹过程中,可减少投饵量,降低投入成本。

稻田养蟹,稻蟹共生互利,投资少,管理方便,经济效益高。

一般生产上稻蟹共生,当年蟹种亩产可达100~125公斤。

稻谷亩产400~550公斤。

因此,稻蟹共生的生产结构,可将养殖业引进种植区,改变了单一的种植结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是广大农村发展创汇农业,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内蒙古兴安盟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质量检测(试卷)

内蒙古兴安盟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质量检测(试卷)

内蒙古兴安盟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质量检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实例中,与“葵花朵朵向太阳”表现出的生物特征不同的是()A.当昆虫飞过眼前时人会眨眼睛B.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C.手指碰到尖锐的物体就会缩手D.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2.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其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系统B.器官C.组织D.细胞3.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

下列描述生物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错误的是( )A.“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说明影响橘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土壤B.干旱使农作物减产,说明环境影响生物C.在沙漠地区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体现生物影响环境D.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可以将叶片吸收的空气输送到根部,说明生物不断进化适应环境4.下表A、B、C、D表示能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其中最有可能表示生产者的是()生物A B C D有毒物质0.0780.564A.A B.B C.C D.D5.植物落叶、人体排汗和排尿都体现了生物的哪种基本特征( )A.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活需要营养D.能进行呼吸6.碰触含羞草,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下列选项中与该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A.鲸鱼浮在冰面喷出水柱B.朵朵葵花向太阳C.点水蜻蜓款款飞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7.雷鸟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

对该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有利于捕食猎物和躲避敌害C.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D.动物必须有保护色才能适应环境8.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几个生态瓶,其中能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是()A .B .C .D .9.日本排放的核污水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环境与发展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环境与发展知识点汇总

(每日一练)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环境与发展知识点汇总选择题1、在辽宁盘锦有一项全国首创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叫做“稻田养蟹”﹣﹣就是在种植水稻的时候把河蟹放入稻田养殖,利用河蟹来除稻田里的害虫,而河蟹的排泄物又肥沃了田地,形成了水稻护蟹、蟹吃虫饵、蟹粪肥田的天然食物链。

我们把这种既种稻、又养蟹的稻田称为蟹稻田,简称蟹田。

稻蟹混养是“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的立体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据此完成(1)~(3)题。

(1)辽宁省盘锦市水稻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A.政策B.交通C.劳动力D.气候(2)与蟹稻共生模式属同一农业地域类型的是()A.美国商品谷物农业B.巴西热带雨林农业C.澳大利亚混合农业D.法国的地中海农业(3)蟹稻共生模式的最大生态效益是()A.减少农药使用,减少污染B.减少黑土流失发生的频率C.延长产业链,增加了收入D.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答案:DCA【提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解析: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

我国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一种新型的混合农业。

混合农业的优势意义:农场内部形成一个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的利用时间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分析: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因地制宜的扩大生产规模,加强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解答】水稻喜欢高温多雨的地区,辽宁省盘锦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是水稻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故D符合题意。

“稻鸭共作“生产中水稻种植属于种植业,饲养鸭子为畜牧业,既有种植业,又有养殖业,基本特征和混合农业相符,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为混合农业,C正确。

云南省思茅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掌握模拟卷

云南省思茅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掌握模拟卷

云南省思茅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掌握模拟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自然界里,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脱离了环境的生物无法生存,而离开了生物的环境也失去了意义。

下列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雪莲——低海拔平原B.亚洲象——高山雪原C.鼠妇——阴暗潮湿的地方2.同学们在讨论生物的特征时,列举了以下实例,其中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3.“稻蟹共生、一地两用、一水两养”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能实现稻养蟹、蟹养稻、稻蟹共生的绿色生产,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

立体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的消费者是( )A.水稻、螃蟹B.杂草、水稻C.肥料、饵料D.稻田昆虫、螃蟹4.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A、B、C、D、E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是生产者,B、C、D、E是消费者B.生物C与生物E之间只有捕食关系C.该食物网不完整,还缺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D.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有毒物质在C体内积累最多5.研究人员想通过调查了解大岭山的珍稀植物种类及分布,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A.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B.遇见了喜欢的猫头鹰,所以调查就跟着猫头鹰的活动轨迹展开C.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记录环境中发现的珍稀植物时随意进行增减D.调查结束后,不需要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只需要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6.以下诗句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相符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形象地说明了生物具有生长的特征B.“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了生物能影响环境C.“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间的捕食关系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

广西柳州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知识过关卷

广西柳州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知识过关卷

广西柳州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知识过关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图(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B.在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之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C.丙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绝大多数属于分解者D.丙能够把动植物的遗体等含有的无机物分解为有机物供植物再利用2.下列各项表示动物与栖息环境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正确的是()A.丹顶鹤一湿地B.北极熊一森林C.金丝猴一草原D.东北虎一南极3.“稻蟹共生、一地两用、一水两养”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能实现稻养蟹、蟹养稻、稻蟹共生的绿色生产,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

立体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的消费者是( )A.水稻、螃蟹B.杂草、水稻C.肥料、饵料D.稻田昆虫、螃蟹4.2023年9月8日,日本多地民众起诉日本政府及东京电力公司,要求其停止核污水排海计划。

核废水排放入海最终会污染()A.海洋生态系统B.整个太平洋C.城市生态系统D.整个生物圈5.寒冷的冬天到了,青蛙需要冬眠,主要原因是( )A.青蛙的皮肤裸露,不能保暖B.冬天食物较少,不利于青蛙捕食C.青蛙是变温动物D.青蛙身体小,不耐冷6.下列不属于生物的特征的是()A.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能进行呼吸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关于生物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蜻蜓点水”体现的是生物能排出废物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能遗传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需要营养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物能生长8.2023年8月,日本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一批核污水排入大海。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基础知识模拟卷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基础知识模拟卷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基础知识模拟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全部环境的总称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D.生物圈是指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2.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下列生物之间具有竞争关系的是( )A.水稻和杂草B.七星瓢虫和蚜虫C.狗和狂犬病病毒D.豆科植物和根瘤菌3.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某同学依据此生态系统,书写了四条食物链,正确的是()A.鹰→蛇→鼠→草B.草→鼠→蛇→鹰C.草→鼠→蛇D.土壤→草→鼠→鹰4.“稻蟹共生、一地两用、一水两养”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能实现稻养蟹、蟹养稻、稻蟹共生的绿色生产,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

立体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的消费者是( )A.水稻、螃蟹B.杂草、水稻C.肥料、饵料D.稻田昆虫、螃蟹5.“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在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这段描写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石井栏B.皂荚树C.桑椹D.蝉6.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不易被天敌捕食。

这种现象属于()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制约生物7.近日,宜宾人将长江中的野生鱼喂成了观赏鱼这件事火了,大家纷纷在合江门拍下了鸟飞鱼跃的珍贵画面,十年禁渔推动河流生态系统恢复成效显著。

下列对于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生态系统中的鱼属于生产者B.长江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肺”之称C.长江生态系统与周边的城市生态系统没有联系D.长江生态系统内的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8.“梁上有双燕⋯⋯青虫不易捕⋯⋯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的生态价值很高,这是毋庸置疑的。我国现在主张的经济社 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即贯彻“两山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将会为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提供一 定的动力,故C项正确。 开放旅游资源,同样是从经济价值角度出发,并不是环保人士的 考虑重点,故D项错误。
两类生物,以此提高经济收益,并没有所谓耕地 面积的缩小或扩大,故肥的使用,
即减少了环境污染,(稻蟹)产品质量水平提高, 又在相同面积单位基础上增加了收益,故D项正确。
13.B 关于河蟹市场问题,有不少同学可能会想当然认为南方地区,河 网密布,水产品丰富,市场广阔。但是殊不知,北方也有河蟹的 “家乡”,既有产地,就有市场。比方说,该题所提的河蟹,就 是“盘锦河蟹”,是当地的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其次,我们所言的吃螃蟹,其实很多时候并非河蟹,而是海蟹、 大闸蟹等。所以,无法判断河蟹到底是哪边市场较为广阔,A项错 误。
每日
一题
二中地理 伴你成长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 辽宁盘锦是我国传统的稻米产区,又有我国面积最 大的芦苇湿地。近年来该地应用种植、养殖相结合 的方法组建了稻蟹互利共生的稻田生态系统,取得 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下图为“稻蟹共生”生产及流程 示意图,完成12-14题。
12.“稻蟹共生”模式给当地农民收益带来的影响是 A.减少了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 B.提高了水稻生产的复种指数 C.减少了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 D.提高了水稻生产的综合效益
13.与盘锦市相比,浙江省推广“稻蟹共生”主要优 势是 A.河蟹市场更广阔 B.蟹稻共生周期更长 C.生态效益更显著 D.产品种类更为丰富
14.有人建议将一部分芦苇湿地改造成稻田,但遭 到了环保人士的极力反对。环保人士反对理由是 A.芦苇是天然纤维,产生的经济价值更高 B.湿地面积较大,可以提供更多生物资源 C.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价值超过经济价值 D.湿地环境优美,开发旅游资源收益更好
14.C 首先“芦苇是天然纤维,产生的经济价值更高”,这一点难以从 实际生产生活中得以证实,因为没有以此为生而发家致富者,如 果真是这样,怕是很多人会放弃传统(稻麦等五谷)种植业而改 种芦苇。其次,看清楚题目,环保人士主要是从湿地的生态价值 角度出发而反对的,切勿做题而不看题,故A项错误。 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价值) 作用,而提供生物资源则是经济价值,所以环保人士反对芦苇地 (湿地)改造成良田,主要是从湿地的生态价值角度出发。故B项 错误。
12.D 由材料可知,“稻蟹共生”模式中的河蟹可以为
农民清除杂草和害虫,同时粪便又是有机肥,可
以减少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使用,但是也要
增加购买河蟹(苗)的费用,其中的投入并不一 定减少,故A项错误。 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块 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即年内耕地
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计算公式:复种 指数=全年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 面积×100%。
熟制(同一块耕地上一年内收获的作物的季数)
与复种指数常常共同(或交替)出现,其实这两 个概念类似,如一年一熟,复种指数就是100%, 一年两熟,复种指数就是200%,两年三熟复种指 数就是150%。 复种指数与水热条件有关,“稻蟹共生”模式并 不能改变复种指数,故B项错误。 “稻蟹共生”模式是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养
稻蟹共生周期,即水稻和河蟹一同生长的时间较长,这是浙江与 辽宁相比,最主要的优势。因为,浙江热量条件较好,作物一年 两熟,可以种植(早、晚)双季稻,也就是说跟辽宁(上图)相 比,水稻种植时间可以提前,收割时间可以适当推迟。这样一来, 可以收获更多的谷物,也能捕获更多的河蟹,农民创收增收有保 障,故B项正确。 这类共生模式,生态效益主要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等;而产品 种类方面,也仅有稻米、河蟹二类。在这两个方面,浙江与辽宁 相比,并无区别,故C、D二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