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温度计设计实验报告
DS18B20温控实验报告 - 副本

桂林航院电子工程系单片机课程设计与制作说明书设计题目:DS18B20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专业:通信技术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2年 6 月 28 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单片机课程设计与制作成绩评定表单片机课程设计与制作任务书专业:通信技术学号: 2 姓名:一、设计题目:DS18B20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二、设计要求:1.要求采集温度精确到度。
2.显示测量温度三、设计内容: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样品制作四、设计成果形式:1、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4000字);2、样品一套。
五.完成期限: 2010 年月日指导教师:贾磊磊年月日教研室:年月日目录一摘要 (1)设计要求 (1)二理论设计 (2)硬件电路计 (2)2.1.1芯片介绍 (2)2.1.2 DS18B20简介 (7)设计方案 (9)2.2.1.显示方案 (9)2.2.2.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1)2.2.3软件设计流程及描述 (11)三.系统的调试 (13).硬件的调试 (13)实验结果 (19)四、设计注意事项 (19)点阵设计注意事项 (20)单片机注意事项 (16)仿真器使用注意事项 (16)五.设计心得体会 (17)总结与体会 (17)摘要在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
其中,温度控制也越来越重要。
在工业生产的很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采用单片机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因此,单片机对温度的控制问题是一个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控制问题。
单片机是一种集CPU、RAM、ROM、I/O接口和中断系统等部分于一体的器件,只需要外加电源和晶振就可实现对数字信息的处理和控制。
因此,单片机广泛用于现代工业控制中。
本论文侧重介绍“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及相关内容。
数字温度计设计实验报告

数字温度计设计实验报告标题:数字温度计设计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设计一个数字温度计,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实验采用了数字温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进行设计,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和标准温度计的测量结果,验证了数字温度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数字温度计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可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
引言: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表现,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在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准确测量温度对于控制生产过程、保证产品质量和研究物质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温度计有玻璃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但其测量范围有限,且不便于数字化处理。
因此,设计一种数字温度计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进行设计。
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并将信号传输给微控制器进行处理。
微控制器通过内部算法对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并将结果显示在数码管上。
实验采用标准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并将结果作为对比实验。
实验步骤:1. 搭建数字温度计实验平台,连接数字温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2. 将标准温度计放置在与数字温度传感器相同的环境中,测量环境温度;3. 同时,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并将结果显示在数码管上;4. 对比标准温度计和数字温度计的测量结果,分析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实验结果:经过对比实验,标准温度计和数字温度计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设计的数字温度计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数字温度计的测量结果稳定,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
因此,设计的数字温度计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
结论:本实验成功设计了一个数字温度计,并验证了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设计的数字温度计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可满足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对于温度测量的要求。
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设计,提高数字温度计的性能,并拓展其在更广泛的领域应用。
数字温度计实验报告_hcs_2007011218

实验日期:2009年7月6日~8日实验室:3—228 座位号:10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数模混合硬件系统设计——数字温度计实验报告班级:无七九班姓名:胡聪世学号:2007011218实验日期:2009年7月6日~8日交报告日期: 2009年7月11日一、实验目的:1.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方案→结果)2.电路系统的设计能力。
(模块化,EDA)3.电路系统的调试能力。
(系统调试)4.实验研究,表达能力。
(报告,结果数据处理分析,创新性见解和改进措施)二、实验题目:用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设计一个数字温度温度计。
热敏电阻的典型特性如下表所示。
具体数据要求如下:实验的要求1. 按照上表接入所列的电阻,电路应显示相应的温度值,温度范围不得小于20~50℃,误差不的大于±2℃2.按照上表接入所列的电阻,电路应显示相应的温度值,温度范围不得小于20~50℃,误差不的大于±1℃3. 按照上表接入所列的电阻,电路应显示相应的温度值,温度范围不得小于5~70℃,误差不的大于±1℃4.* 温度范围不得小于-10~+80℃,误差不的大于±1℃,电路应能显示一昼夜的最高温度与最低的温度值。
三、实验设计:(1)总体思路:将表示温度的自然量与电阻关系,通过合理的拟合曲线,得到函数关系F1,通过构造相应的电路,得到电压与电阻的函数关系F2,F2与F1满足正比关系。
这样就可以得到将温度线性表示的电压值——容易进行相关操作。
此为电路的电阻电压线性化部分。
为了将温度通过数码管表示出来,需要通过计数器进行计数,使得数码管可以显示0~99℃的温度值。
此为温度显示计数部分。
由于数码管计数为数字量,为了能够通过比较,使得计数在何时的情况下停止,需要引进数模转换部分,将数字量变为模拟量,方便与电阻电压进行比较,此为DA 转换部分。
将上面得到的两部分比较,并在电阻电压低于数码管电压时计数,否则停止计数。
数字温度计实验报告

课程授课教案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掌握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电路。
3. 了解双积分式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4. 熟悉213位A/D转换器MC14433的性能及其引脚功能。
5. 熟悉模拟信号采集和输出数据显示的综合设计与调试方法。
6. 进一步练习较复杂电路系统的综合布线和读图能力。
设计要求如下:1. 设计一个数字式温度计,即用数字显示被测温度。
数字式温度计具体要求为:①测量范围为0~100℃②用4位LED数码管显示。
二、主要仪器和设备1.数字示波器2.数字万用表3.电路元器件:温度传感器 LM35 1片集成运算放大器LM741 1片集成稳压器 MC1403 1片A/D转换器 MC14433 1片七路达林顿晶体管列阵 MC1413 1片BCD七段译码/驱动器 CC4511 1片电阻、电容、电位器若干三、实验内容、原理及步骤1.总体方案设计图1为数字温度计的原理框图。
其工作原理是将被测的温度信号通过传感器转换成随温度变化的电压信号,此电压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后,通过模数转换器把模拟量转变成数字量,最后将数字量送显示电路,用4位LED数码管显示。
图1 数字温度计原理框图2. 温度传感器及其应用电路温度传感器LM35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温度每升高一度,大约输出电压升高10mV。
在25摄氏度时,输出约250mV。
图2(a)、(b)图为LM35测温电路。
(a)基本的测温电路(+2°C to +150°C) (b)全量程的测温电路(−55°C to +150°C)图2(a)、(b)图为LM35测温电路LM35系列封装及引脚参见下图 3。
图 3 LM35系列封装及引脚图3.放大电路放大器使用LM 741普通运放,作为实验用数字温度计,可以满足要求;如果作为长期使用的定型产品,可以选用性能更好、温度漂移更小的OP07等型号的产品,引脚与LM741兼容,可以直接替换使用。
数字温度计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了解数字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掌握数字温度计的组成和基本工作流程,学会使用数字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并了解数字温度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XX实验室实训设备:数字温度计、温湿度传感器、示波器、电源、计算机等三、实训原理数字温度计是一种利用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测量仪器。
它主要由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器、微处理器、显示模块和外围电路组成。
1. 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如热敏电阻、热电偶等。
2. 模数转换器:将温度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3. 微处理器: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温度值。
4. 显示模块:将温度值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
5. 外围电路:为数字温度计提供电源、时钟信号等。
四、实训过程1. 观察数字温度计的结构和组成,了解各个模块的功能。
2. 使用数字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观察测量结果。
3. 通过示波器观察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分析信号特点。
4. 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分析信号变化规律。
5. 分析数字温度计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五、实训结果1. 通过观察数字温度计的结构和组成,了解了数字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 使用数字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得到了准确的测量结果。
3. 通过示波器观察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分析了信号特点。
4. 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得出了信号变化规律。
5. 分析了数字温度计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六、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数字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2. 学会了使用数字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3. 通过示波器和计算机软件,加深了对信号处理的理解。
4. 了解了数字温度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5. 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在实训过程中,要注重理论学习,提高对数字温度计的理解。
(2)多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关注数字温度计的发展动态,了解新技术、新应用。
微机原理综合性实验报告-AD转换器ADC0809数字温度计设计

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综合性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A/D转换器 ADC0809数字温度计设计实验目的:掌握A/D转换原理,掌握0809A/D转换芯片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编程。
实验要求:包括开发环境要求,技术文档要求两部分。
开发环境要求:软件环境:windows98/windowsXP/windows2000,QTH-8086B环境硬件环境:计算机(Pen4CPU, 256MRAM,60G以上硬盘,输入输出设备)技术文档要求:按照实验报告编写要求进行。
要求软、硬件功能描述清晰,实验总结深刻。
实验内容:1 、实验原理图1 电路原理图本实验采用 ADC0809 做 A/D 转换实验。
ADC0809 是一种8路模拟输入、8位数字输出的逐次逼近法A/D器件,转换时间约100us,转换精度为±1/512,适用于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ADC0809片内有三态输出的数据锁存器,故可以与8088微机总线直接接口。
图中ADC0809的CLK信号接CLK=2.385MHZ,基准电压Vref(+)接Vcc。
一般在实际应用系统中应该接精确+5V,以提高转换精度,ADC0809片选信号0809CS和/IOW、/IOR经逻辑组合后,去控制ADC0809的ALE、START、ENABLE信号。
ADC0809的转换结束信号EOC未接,如果以中断方式实现数据采集,需将EOC信号线接至中断控制器8259A的中断源输入通道。
本实验以延时方式等待A/D转换结束,ADC0809的通道号选择线ADD-A、ADD-B、ADD-C 接系统A/D转换器ADC0809数字温度计设计数据线的低3位,因此ADC0809的8个通道值地址分别为00H、01H、02H、03H、04H、05H 、06H、07H。
启动本A/D转换只需如下三条命令:MOV DX,ADPORT ;ADPORT为ADC0809端口地址。
MOV AL,DATA ;DATA为通道值。
MOV DX, AL ;通道值送端口。
数字温度计实验报告

数字温度计一.设计任务书设计一个可测量一定温度范围的数字温度计,并显示出当前温度。
二.设计要求1.基本要求(1)可测量温度范围:000.0℃~102.0℃(2)温度分辨率:0.5℃(3)测量相对误差:≤2%(4)用数码管实时显示被测温度2.提高要求(1)实现多个温度点的实时测量(2)实现温度的分档测量(3)实现零下温度测量并显示3.发挥部分(1)实现摄氏、华氏、开氏的转换并显示(2)温度过高报警三.方案讨论及元件选择1.方案概述温度传感器DS18B20是单线通信,其输出值为数字信号,将其输出的温度数据送给单片机AT89C51处理,转换为温度动态显示。
2.分步讨论(1)温度传感器本方案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其特点为:1)适应电压范围更宽,电压范围:3.0~5.5V,寄生电源方式下可由数据线供。
2)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DS18B20在与微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条口线即可实现微处理器与DS18B20的双向通讯。
3)DS18B20支持多点组网功能,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唯一的三线上,实现组网多点测温。
4)DS18B20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围元件,全部传感元件及转换电路集成在形如一只三极管的集成电路内。
5)温范围-55℃~+125℃,在-10~+85℃时精度为±0.5℃。
6)可编程的分辨率为9~12位,对应的可分辨温度分别为0.5℃、0.25℃、0.125℃和0.0625℃,可实现高精度测温。
7)在9位分辨率时最多在93.75ms内把温度转换为数字,12位分辨率时最多在750ms内把温度值转换为数字,速度更快。
8)测量结果直接输出数字温度信号,以“一线总线”串行传送给CPU,同时可传送CRC校验码,具有极强的抗干扰纠错能力。
9)负压特性:电源极性接反时,芯片不会因发热而烧毁,但不能正常工作。
其管脚图为:DS18B20的引脚功能:DQ为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端;GND为电源地;VDD为外接供电电源输入端(在寄生电源接线方式时接地(2)动态显示通过单片机与七段显示译码器HCF4511BE结合使用实现HCF4511BE的简介如下:HCF4511BE是一个用于驱动共阴极 LED (数码管)显示器的 BCD 码—七段码译码器,特点:具有BCD转换、消隐和锁存控制、七段译码及驱动功能的CMOS电路能提供较大的拉电流。
数字温度计设计报告

数字温度计设计报告数字温度计设计报告课程名称:电⼦课程设计院别:武警⼯程学院专业: 指挥⾃动化班级:⼆队⼀区队姓名:王凯(03) ⽥腾浩 (23)指导教师:邹涛时间: 2010年1⽉12⽇主要内容:设计⼀个数字温度计,测量范围:0~100 O C。
温度的实时LED数字显⽰。
测量温度信号为模拟量。
基本要求:1.画出数字温度计的结构框图。
2.画出系统原理电路图。
3.⽤MULTISIM进⾏仿真实验。
4.按要求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交激光打印报告和电⼦⽂档。
主要参考资料:[1] 阎⽯.数字电⼦技术基础[M].北京:⾼等教育出版社,2001.[2] 彭介华.电⼦技术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等教育出版社,1997.[3]孙梅⽣.电⼦技术基础课程设计[M].北京:⾼等教育出版社,1998.[4]⾼吉祥.电⼦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M].北京:电⼦⼯业出版社,2002.完成期限⼀、任务技术指标主要内容:设计⼀个数字温度计,测量范围:0~100 O C。
温度的实时LED数字显⽰。
测量温度信号为模拟量。
基本要求:1.画出数字温度计的结构框图。
2.画出系统原理电路图。
3.⽤MULTISIM进⾏仿真实验。
4.按要求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交激光打印报告和电⼦⽂档⼆、总体设计思想1.基本原理由于温度计的应⽤很⼴,所以温度计的设计也不完全⼀样。
以前⼀般采⽤热电偶、玻璃液体温度计、双⾦属温度计、压⼒式温度计、热电阻和⾮接触式温度计等进⾏温度测量。
其中热电偶的温度测量范围较宽,它⽆需使⽤驱动电源即可直接产⽣电压(温差电势)信号,该信号既可⽤直流测量仪器(如电位差计、数字电压表、毫伏计等)读取,以通过热电偶温度特性分度表查出对应的温度;也可以⽤线性校正电路将⼩信号电压放⼤后,通过显⽰仪表的刻度读数。
在某些输油、输⽓管道应⽤中,往往要求对温度进⾏长时间监测,且要求能够快速准确地读数。
此时,上述各类温度计则难以胜任。
⽽如果将热电偶产⽣的热电动势转换成数字信号后由单⽚机进⾏数据处理,并通过液晶来显⽰其温度结果,这种⽅法反应迅速,测量精度⾼,功耗⼩,显⽰直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温度计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任务温度计是工农业生产及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测量仪表。
本课题要求用中小规模集成芯片设计并制作一数字式温度计,即用数字显示被测温度。
具体要求如下:(1). 测量范围-20,150度。
(2). 测量精度0.5度。
(3). 4位LED数码管显示。
通过温度传感器LM35采集到温度信号,经过整形电路送到A/D转换器,然后通过译码器驱动数码管显示温度。
ICL7107集A/D转换和译码器于一体,可以直接驱动数码管,省去了译码器的接线,使电路精简了不少,而且成本也不是很高。
ICL7107只需要很少的外部元件就可以精确测量0到200mv电压,LM35本身就可以将温度线性转换成电压输出。
综上所述,采用LM35采集信号,用ICL7107驱动数码管实现信号的显示。
故采用基于LM35与ICL7107的数字温度计设计方案。
二、原理框图传感器数码管驱A/D转化温度显示温度采集动三、电路原理及其电路组成数字温度计的设计原理图见附录1。
它通过LM35对温度进行采集,通过温度与电压近乎线性关系,以此来确定输出电压和相应的电流,不同的温度对应不同的电压值,故我们可以通过电压电流值经过放大进入到A/D转换器和译码器,再由数码管表示出来。
1、传感电路LM35具有很高的工作精度和较宽的线性工作范围,该器件输出电压与摄氏温度线性成比例。
因而,从使用角度来说,LM35与用开尔文标准的线性温度传感器相比更有优越之处,LM35无需外部校准或微调,可以提供?1/4?的常用的室温精度。
LM35具有以下特点:(1)工作电压:直流4,30V;(2)工作电流:小于133μA(3)输出电压:+6V,-1.0V(4)输出阻抗:1mA 负载时0.1Ω;(5)精度:0.5?精度(在+25?时);(6)漏泄电流:小于60μA;(7)比例因数:线性+10.0mV/?;(8)非线性值:?1/4?;(9)校准方式:直接用摄氏温度校准;(10)封装:密封TO-46 晶体管封装或塑料TO-92 晶体管封装;(11)使用温度范围:-55,+150?额定范围电压输出采用下图接法:2、A/D转化器ICL7107是高性能、低功耗的三位半A\D转换器,同时包含有七段译码器、显示驱动器、参考源和时钟系统。
ICL7107可直接驱动共阳极LED数码管。
ICL7107将高精度、通用性和真正的低成本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它有低于10uV的自动校零功能,零漂小于1uV/?,低于10pA的输入电流,极性转换误差小于一个字。
真正的差动输入和差动参考源在各种系统中都很有用。
在用于测量负载单元、压力规管和其它桥式传感器时会有更突出的特点。
ICL7107转化器原理图如图2.4所示。
其中计数器对反向积分过程的时钟脉冲进行计数。
控制逻辑包括分频器、译码器、相位驱动器、控制器和锁存器。
驱动器是将译码器输出对应于共阳极数码管七段笔画的逻辑电平变成驱动相应笔画的方波。
图2.4 ICL7107转化器原理图控制器的作用有三个:第一,识别积分器的工作状态,适时发出控制信号,使各模拟开关接通或断开,A/D转换器能循环进行。
第二,识别输入电压极性,控制LED数码管的负号显示。
第三,当输入电压超量限时发出溢出信号,使千位显示“1" ,其余码全部熄灭。
锁存器用来存放A/D转换的结果,锁存器的输出经译码器后驱动LED。
它的每个测量周期自动调零(AZ)、信号积分(INT)和反向积分(DE)三个阶段。
双积分型A/D转换器的电压波形图如图2.5所示图2.5双积分型A/D转换器的电压波形图ICL7107AD转换器的管脚排列及其各管脚功能如下图所示。
ICL7107是集A/D转换和译码器为一体的芯片,而且这芯片能够驱动三个数码管工作而不需要更多的译码器,这给我们连接电路或者分析电路提供了一定的方便。
ICL7107芯片的管脚比较多,每一个管脚所代表的功能也各不相同,能够组成各种电路,比如说有积分电路。
这要求我们在接电路时要小心,不能出现错误。
3、数码管显示数码管可以分为共阳极与共阴极两种,共阴极是把所有LED的阳极连接到共同接点com,而每一LED的阴极分别为a,b,c,d,e,f,g及sp(小数点),它的内部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共阳极数码管内部结构在本次设计当中,由于ICL7107的特点,它只能驱动共阳极数码管,故我们要选用共阳极七段数码管。
在连接数码管时,我们要注意数码管各个管脚所对应的字母,不能接错或接漏。
ICL7107自身连接以及与4位数码管间的连接见下图:4、总电路图-5V+5vR1+5V100kU21R7R8R9R1010010010010049.0U11+5V2315R2V+VOUTVIN+A141000kB 13C1C12100nFD13832LM35E1ACOM6F1730G1VIN-12R3A21128R4VBUFFB2C21030k470kGNDC2299GNDCAZD2C314E20.047uF2713R5VINTF225100G2RV20.22uF3423CREF+A3C416B33324CREF-C33615VREF+D360%0.1uF3518VREF-E317F33722TESTG320k19AB440OSC13920R6OSC2POL3821OSC3GNDV-100kC5GNDTC710726GND100pF-5V四、电路调试我们要通过调试电路来发现设计电路的相关内容。
(1) 按照设计电路图检查所焊电路是否正确,特别注意其电路中各个的芯片的管脚是否连接正确。
焊接时仔细小心,避免虚焊。
(2) 然后接通电源,看数码管是否有数值显示,如果没有,就要重新检查其电路,寻找错误。
(3) 完成(2)步骤后,调节基准值即调节电位器使得ICL71407芯片中35管脚与36管脚的电压值稳定在1V。
这样数码管显示数值就是当前温度了。
(4) 调节好基准值完后,尝试用热源(电烙铁)靠近LM35芯片,查看温度升高是否正常,数码管显示是否正常。
元件清单元件名称元件型号及参数个数100Ω 5100K 2电阻 24K 11M 1470K 1可调电阻 20K 10.1 uF 2电容 0.047 uF 10.22 uF 1100 pF 1芯片 LM35 1ICL7107 1数码管共阳极数码管 4 五、收获与体会通过这学期两次焊接实验的学习,感觉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
焊接技术也不断的进步,尤其在这次综合实验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
之前以为有了图,应该就是焊电路板而已,应该不难,然而在实践中,我们还要去了解各种芯片的管脚接法,还有线路布置,尤其布局在焊接过程中尤为重要,一个合理的布局不仅使电路板更加美观,而且便于检查和分析问题。
焊接时也要尽量小心,尤其在要焊接较长线路时,避免虚焊,因为在检查的过程中虚焊很难被检查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有较为熟练的焊接技术。
在调试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或调试不成功,不要紧张,先从电路图开始检查,看看电路和引脚是否接错,在有可能虚焊的地方多焊几遍,还检查不出错误就跟同学讨论。
自己的调试成功了,也要帮助其他同学检查问题。
通过这次综合性实验我们不仅提高了焊接技术,还学到很多知识。
这些知识和学习方法正是我们平时学习中没有理解和掌握的,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科学实践,而这种实验正好为我们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每一次的实验。
在每一次的试验中有所收获,通过每一次的实验充实自己。
教你如何用WORD文档 (2012-06-27 192246)转载?标签: 杂谈1. 问:WORD 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
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页眉和页脚――首页不同。
2. 问:请问word 中怎样让每一章用不同的页眉,怎么我现在只能用一个页眉,一改就全部改了,答:在插入分隔符里,选插入分节符,可以选连续的那个,然后下一页改页眉前,按一下“同前”钮,再做的改动就不影响前面的了。
简言之,分节符使得它们独立了。
这个工具栏上的“同前”按钮就显示在工具栏上,不过是图标的形式,把光标移到上面就显示出”同前“两个字来。
3. 问:如何合并两个WORD 文档,不同的页眉需要先写两个文件,然后合并,如何做,答:页眉设置中,选择奇偶页不同与前不同等选项。
4. 问:WORD 编辑页眉设置,如何实现奇偶页不同比如:单页浙江大学学位论文,这一个容易设;双页:(每章标题),这一个有什么技巧啊,答:插入节分隔符,与前节设置相同去掉,再设置奇偶页不同。
5. 问:怎样使WORD 文档只有第一页没有页眉,页脚,答:页面设置,页眉和页脚,选首页不同,然后选中首页页眉中的小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选择无,这个只要在“视图”――“页眉页脚”,其中的页面设置里,不要整个文档,就可以看到一个“同前”的标志,不选,前后的设置情况就不同了。
6. 问:如何从第三页起设置页眉,答:在第二页末插入分节符,在第三页的页眉格式中去掉同前节,如果第一、二页还有页眉,把它设置成正文就可以了在新建文档中,菜单―视图―页脚―插入页码―页码格式―起始页码为0,确定;?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确定;?将光标放到第一页末,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应用于插入点之后,确定。
第2 步与第三步差别在于第2 步应用于整篇文档,第3 步应用于插入点之后。
这样,做两次首页不同以后,页码从第三页开始从1 编号,完成。
7. 问:WORD 页眉自动出现一根直线,请问怎么处理,答:格式从“页眉”改为“清除格式”,就在“格式”快捷工具栏最左边;选中页眉文字和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设置选无。
8. 问:页眉一般是---------,上面写上题目或者其它,想做的是把这根线变为双线,WORD 中修改页眉的那根线怎么改成双线的答:按以下步骤操作去做:选中页眉的文字,包括最后面的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选线性为双线的?在预览里,点击左下小方块,预览的图形会出现双线?确定?上面和下面自己可以设置,点击在预览周围的四个小方块,页眉线就可以在不同的位置。
9. 问:Word 中的脚注如何删除,把正文相应的符号删除,内容可以删除,但最后那个格式还在,应该怎么办,答:步骤如下:1、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2、在尾注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3、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4、切换回到页面视图。
尾注和脚注应该都是一样的。
10. 问:Word 里面有没有自动断词得功能常常有得单词太长了,如果能设置下自动断词就好了答:在工具―语言―断字―自动断字,勾上,word 还是很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