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历史上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导学案

合集下载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

学习内容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习目标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说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此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2、了解义和团侵略斗争的史实,对比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认识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重要原因。

3、通过比较历次战争签订的条约内容,得出中国人民遭受的灾难越来越重的认识。

学习重点八国联军侵华史实和《辛丑条约》的内容。

学习难点《辛丑条约》的影响及如何理解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学法提示系统解剖法、表格归纳法、联系比较法。

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学习导航:(一)预习检测:(每格1分,共10分)1、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2、北京城在下列哪些战争中被攻破?、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__________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_______________。

4、《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向各国赔款________________,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5、通过_______________,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_________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

(二)质疑问难:二、探究交流:《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回顾--屈辱的岁月●填一填:下面是1840--1895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请把符号依照范例填到相应位置。

A.鸦片战争①《马关条约》 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漩涡B.第二次鸦片战争②《南京条约》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甲午中日战争③《北京条约》 c.民族危机大大加深示例:B--③--b A-- -- C-- --■直面--瓜分的狂潮●想一想:列强在华掀起瓜分狂潮后,经济、政治和精神上的侵略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其中以义和团运动最具代表性。

导学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导学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习模块】一、八国联军侵华1.目的镇压运动。

(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

是当时反抗外国侵略的一支重要力量)2.时间、国家、人物(1)时间:年。

(2)国家:、俄、、、法、、意、奥八国。

(3)人物:侵略军由英国海军中将率领。

3.中国人民的抗争义和团战士协同清军英勇作战,在、等地阻击敌人。

4.列强罪行1900年8月,陷落。

慈禧太后携帝仓皇出逃,并下令剿灭义和团,派大臣与各国议和。

侵略者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二、《辛丑条约》的签订1.时间:年9月。

2.内容(1)清政府赔款白银亿两,分年还清,本息共计亿多两。

(2)划定北京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清政府必须保证永远禁止中国人开展的活动。

(4)拆除的所有炮台,从至铁路沿线要地允许外国军队驻守。

3.影响:《辛丑条约》是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又一副沉重枷锁。

通过这个条约,西方列强从、、等方面进一步控制中国。

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社会。

【问题探究】【问题1】通过《辛丑条约》的具体内容,分析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

探究:①条约规定的巨额赔款,是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一次极大勒索,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使清朝的经济长期受制于列强。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使清朝的内政外交,完全被洋人控制,以武力为后盾的帝国主义公使团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目的是要摧毁中国人民要求独立自由的民族民主运动,使清廷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使帝国主义侵略军完全控制了京、津要地,中国在军事上失去了自主权,破坏了中国的国防安全。

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案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案课题课型使用者上课时间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讲授课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华民族的危害,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史实的了解,必然形成初步的认识,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努力使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

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难点《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教学进程:(各项目标具体,细化)【导】: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缘故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峻?”然后阅读课文提示,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缘故。

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操纵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

指导学生看《辛丑条约签定的情形》插图,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但不作为要求。

4.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进行列表归纳,结合活动与探讨1进行小结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议】:《辛丑条约》签定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什么缘故?谈一谈:《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展现升华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形)【练】:反馈检测以下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 ]A.赔款2亿两白银B.拆毁大沽炮台C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作业:辅导书第4课板书: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八国联军侵华二.《辛丑条约》时间:内容:影响:课后反思:年月日。

八上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导学案

八上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导学案

历史学科第一学习主题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讲预案
一、自主先学
时间:年
八国目的:
联军借口:
侵华参与国家:
中国军民反抗:率领义和团攻打紫竹林租界;清军将领英勇牺牲。

签订时间:年
庚子赔款:
内容设立使馆区:
《辛丑条约》洋人的朝廷:
严重损害了中国;
影响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陷入社会的深渊。

三、拓展导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
四、检测促学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就此主题收集了相关的历史图片资料。

下列各项中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历史事件相关的图片是:
A B C D
五、反思悟学。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 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岳麓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 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岳麓
北京以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
材料二:“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
出。”——瓦德西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联军指哪些国家?联军攻占北京的时间?
(2)材料二描述的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概括列强的罪行?
(3)读了这些材料你有何感想?
五、总结反思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2、制作表格,分类整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有关内容
条约名称
签订时间
内容
影响
中英《南京条约》
中日《关条约》
中和英、美、法、俄、德、日、意、奥、比、西、荷《辛丑条约》
三、交流提升
1.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是( )
A. 1899年B.1900年C.1901年D.1902年
2.八国联军侵华主要目的是( )
(3)北京陷落:1900年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慈禧太后挟持仓皇出逃。
(4)罪行: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3、《辛丑条约》
(1)时间:年
(2)主要内容:经济上:中国赔偿白银,以
等税收做担保。
军事上:拆毁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铁路沿线要地;
外交上: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
1、义和团运动
(1)年,义和团运动开始掀起了运动;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
(2)时间:年6月
(3)目的:为了镇压反帝爱国活动。
(4)国家:、、、、、、、八国联军,由
率领。
2、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过程:(1)廊坊战役:侵略军在被义和团围困,后来逃回天津。
(2)大沽之战:外国舰队夺取,攻占天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导学案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导学案岳麓版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班级姓名小组编号一、学习目标:了解1.义和团在山东兴起;2.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3.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义和团;4.义和团的功绩和教训;5.八国联军的暴行;6.《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二、重难点:1.重点: ①八国联军的侵华暴行;②《辛丑条约》2.难点:义和团运动。

三、自主学习教材第17---21 页,完成下列练习:1.义和团原名(),是活动于()、()、()一带的民间秘密组织,其主要成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

义和团首先兴起于()。

2.()年6月,()、()、()、()、()八国组成联军,由英国()率领,悍然发动侵华战争。

3.义和团阻击八国联军的地点是()。

4.()年,八国联军舰队遭到大沽炮台清军的顽强阻击。

5.()保卫战中义和团和清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和紫竹林租界,痛击了八国联军。

6.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了北京。

()挟持光绪帝逃往(),途中下令清军“铲除”(),请求()助剿。

在中外发动势力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7.义和团对于阻击()瓜分中国起来一定的作用。

但义和团的()及其()笼统排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8.八国联军在进犯北京途中,一路()攻占北京后,他们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

四拓展训练:1. 《辛丑条约》是何时由哪11个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简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主要内容:①②③④危害:五、检测反馈:1.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时间是()。

2.《辛丑条约》中划定各国驻兵的地区范围是()。

3.《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A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C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 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 岳麓版

【知识梳理】一、1900年, 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 力。

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二、 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 .俄.日.法.德.意.奥等11个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

主要内容:1.清政府赔偿白银 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2. 清政府拆毁 ,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 要地;3.划定北京 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4. 清政府保证严禁 。

【展示与反馈】:分组讨论.合作研究.交流研讨.纠错分析.评价导引。

【自主检测】一.选择题 :1.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 .镇压义和团运动B .维护清王朝统治C .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D .迫使清政府妥协 2.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 .己亥年B .庚子年C .辛丑年D .壬寅年3.1902年一位美国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认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表明当时:( )A .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B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完毕C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 .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形成了4.如果你担任历史纪录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 .美国使馆在举办舞会B .各国使馆林立C .居住大量北京居民D .驻扎外国军队5.下列条约中,不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有 ( )A .赔偿各国军费白银2亿两 B.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学科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主备人审核人 课题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 型新 课 总 课 时 总 课 目标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重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难点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义和团的旗帜6.下列条约中,使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7.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相比,《辛丑条约》在影响上有何特点()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使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1.“义和团,起山东。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导学案)姓名:班级:授课教师: 时间:第4 课时【学习目标】黄海大战中的邓世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教学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教学难点:甲午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自主学习】1、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了侵华战争,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到(时间),中国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结束。

2、1894年9月,在甲午中日战争(战役)中,致远舰管带指挥舰艇冲锋向前,迎战日本军舰,最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3、 4月,中国和日本首相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条约内容:(1)、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3)、允许日本在中国;(4)、增辟等。

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程度。

4.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目的:为了实现征服朝鲜、入侵中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5. 邓世昌等将士死得轰轰烈烈,因为他们用生命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所以,黄海一战,中日双方各有损伤,实力对比没有太大的变化。

可是,后来日军却连战连胜,相继占领了哪些地方?(辽东半岛、旅顺、威海卫等)6.清政府在这一战中又遭惨败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李鸿章和慈禧太后力主妥协,一个是为了“保船避战”,另一个是为了要过“万寿大典”。

清政府自身的腐败导致了战场上的全面溃败。

7. 战后双方签订了什么条约?签订于哪一年?双方的代表分别是谁?《马关条约》,1895年,[中]李鸿章和[日]伊藤博文。

8.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指导学生制表填表)【自主检测】一、选择题1、“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说这番豪言壮语的,是在中日黄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A.佟麟阁B.邓世昌C.戚继光D.赵登禹2、“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山中学历史四维学案2013版东山中学历史四维学案2013版
八年历史上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
课型:新授主备人:邹平审核:时间:2013年9月
【学习目标】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学习流程】
一、预习导学
(一)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1900年8月,攻占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二)《辛丑条约》
2.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规定:(1)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2)划定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3)清政府保证严禁;(4)清政府拆毁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

3.《辛丑条约》影响:西方列强,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

变成了“”。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反封建社会。

二、展示探究
(1)《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
三、点拨归纳四、巩固训练
1.下列内容,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
A.赔款2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
C.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2.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赔款之最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日本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都得到权益的是()
A.开埠通商
B.割地
C.赔款
D.驻兵
4.在下面侵略者发动侵华战争中,哪几次攻进了北京,并大肆抢劫()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5.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的时间是( )
A.1900年春
B.1900年夏
C.1899年春
D.1899年夏
6.八国联军不包括下列哪一国(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奥地利
7. 对对碰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8.连连看
《南京条约》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北京条约》 B.割让香港岛
《马关条约》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辛丑条约》 D.割让乌苏里江以东领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