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讲义

合集下载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

小结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国联军侵满清 北京二度被占领 赔巨款,派驻兵 辛丑年里泪盈盈。 严禁人民反列强, 清朝变成洋人廷
单项选择题
1、“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
割地 赔款 通商 其他
沙市 重庆
南京条约
香港岛 2100万银元 上海、广州、 福州、厦门、宁波
协定关税
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 台湾、澎湖列岛 二亿两白银
重庆、沙市、
苏州、杭州 允许日本在通商
口岸开设工厂。
苏州
杭州
广 州
上海 宁波
福州 厦门
一、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背景:19世纪末,西方列强 掀起瓜分中 国的狂潮。
义和团和清军围攻 使馆和教堂

义和团和清军在直廊坊
顽强阻击八国联军
北京 廊坊 1天900津.6
大沽 隶

渤 海
西
河 南
平原

济南 河山


胶州湾

黄 江苏
义和团攻打西什教堂
被联军轰毁的北京民房和正阳门
各国公使、商人纷纷进宫。 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过了片刻皇帝瘾。
八国联军烧毁的北京民居
八国联军掠夺古天文台的仪器
3、《辛丑条约》(1901)
中国代表: 李鸿章
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共白银4.5亿两, 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 息共计9.8亿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 内容: 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岳麓版

知识反馈 — 各抒己见
有人认为:义和团运 动的失败,“只是由 于武 装不良之故”。你同意 这 一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 由。
知识反馈
— 畅想天地
了解八国联军 侵华暴行后,你有
何感受?
谢谢指导
19世纪中期到19世 纪末,西方列强先后发 动了哪些侵华战争?战 争的影响如何?
第四课
八国联军侵华
知识结构
一、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二、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三、《辛丑条约》
一、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这幅漫画 反映了中国面 临的什么形式?
19世纪末, 帝国主义疯 狂侵略中国。
一、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课堂小结
一、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二、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三、《辛丑条约》
知识反馈
—温故知新
鸦片战争以来签订的不平等 条约中,规定清政府赔款的条约 有哪些?其中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什么?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白银4.5亿两
帝国主 义疯狂 侵略中 国
民族危 机空前 严重
义和团 运动兴 起
你了解义和团吗?
19世纪末,义 和 团 运 动 首 先 在 ﹙山东﹚兴起,原名﹙义和拳﹚,是活动 于﹙山东﹚、﹙河南﹚、﹙直隶﹚一 带 的 秘 密 组 织,其成主要是﹙贫苦农民﹚ 和﹙手工业者﹚。
1898年,山 东 冠 县 义 和 拳 打 出﹙扶清灭洋﹚的 旗 号。 次 年, ﹙朱红灯﹚ 在平原县攻打教堂,取得 大捷,此后改称﹙义和团﹚。
义和团形势图
1899年10月-1900年8月 义和团主要活动地区
北京城内的第一个神坛
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PPT优秀课件39 川教版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PPT优秀课件39 川教版

是什么?
日本
美国
德国
俄国
奥地利
英国
意大利
法国
匈牙利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时间:1900年6月初 国家:英、俄、德、法、美、日、意、 奥(奥匈帝国)
组zxxkw卷网
一日饿的慌,应法奥邀请,美餐一顿
战争性质:帝国主义国家为实现瓜 分中国的侵略计划而发动的一场野 蛮的侵略战争
战争经过: 1、天津----北京
条约签定。列强承认慈禧太后执政合法,同意 "两宫仍旧临朝"。慈禧挟光绪皇帝自西安启程, 1902年1月3日回到北京。
条约名称 签订国家 中英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中日 中国与 八国
割占领土 香港岛 辽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 划定北京 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
赔款数目 2100万银元 白银2亿两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 影 响 ①巨额的赔款使人 ①赔款白银4.5亿两; 民更加贫困;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 ②帝国主义侵略中 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 国的大本营; 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③使清政府完全处 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 于外国军队的控制 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 之下,便于直接派 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兵镇压反帝运动; ④惩办反帝官吏,禁止参加 ④清政府进一步成 反帝组织; 为帝国主义的帮凶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 ⑤便于清政府能按 六部之上; 侵略者意旨实行卖 ⑥修订商约 国的外交政策。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了 内 容
第 四 课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鬼子”指帝国主义侵略者。 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1、“神助拳,义和团,只因 鬼子闹中原······”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2、“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怨不伸。” 根据材料1指出“鬼子”指什么?义和团运动 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四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ppt课件

第四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ppt课件

八国联军
英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意大利 法国
俄国
奥匈帝国
西摩尔(1840--1929),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中将。西摩尔于 1900年6月10日凌晨,率2000兵力自塘沽下舰,兵锋直指北京,对 中国不宣而战。
义和团包围廊坊车站
大沽口守军在抗击联军舰队的进攻
义和团在天津与英法联军战斗
清军与义和团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包围了侵略军
③拆炮驻兵
④划使馆界
半封建社会, 清朝完全成为 腹地置于列强控制下便于镇压反帝运动; 帝国主义统治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中国的工具。
想一想
《辛丑条约》划定的使馆区与今天北京的使馆区有何不同?
现在中国北京美 驻华大使馆外岗 哨林立,戒备森 严。
到 绪 法条 北 皇 ,约 京 帝 同签 。 自 意定 西 。 安 两列 启 宫强 程 仍承 , 旧认 临慈 朝禧 年 。太 后 慈 月 执 禧 日 挟政 回 光合
具为扯清 侵线政 略木府 者偶就 统一像 治样列 中,强 国逐手 的步中 工成的
凭 借 多 个 不 平 等 条 约 残 酷 剥 削 中 国 人 。
不 平 等 条 约 扎 得 像 个 木 乃 伊 。 表 明 帝 国 主 义 者
代 表 的 是 当 时 受 尽 欺 凌 的 中 国 人 。 他 正 被 众 多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 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签订《辛丑条约》仪式
各国代表签署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内容
1、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加上利息,
共9.8亿多两;
2、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讲稿-31页文档资料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讲稿-31页文档资料
• ③ 1900 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辛丑条约》 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趋势:
• ①侵略中国的国家:

从一国到列强共同侵略。
• ②经济侵略的特点:

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 ③政治侵略特点:
• 从局部宰割中国到扶植代理人控制中国内 政外交。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Y
时间: 1894年-——1895年
甲 双方:


重要 战役:


争: 结果:
日本VS中国 黄海海战
《马关条约》
时间: 1894年9月 地点: 黄海大东沟
将领: 致远舰管带 邓世昌
时间: 地点: 代表: 内容: 影响:
1895年4月 日本马关
李鸿章、伊藤博文
割、赔、开、设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 民地化程度
• 中国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下列外国列强 侵华史实中俄国参与的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对新疆的争夺
④八国联军④
• 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其中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 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 未、申、西、戌、亥”,千支纪年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如 1894年是甲午年,1898年是戊戌年,由此推算,1901年应该 是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开始
大大加深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完全
•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 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 度劫”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中日甲午战争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

• (3)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
• “围剿”→“招抚”→“联合列强 绞杀”
• (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
• (4)义和团运动的结果 • 失败:1900年8月,慈禧太后命令清 军镇压义和团。 • 失败原因: • ⑴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 (组织涣散,缺乏统一的领导;没有科学的革命 纲领;斗争手段、武器装备的落后。)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 受列强控制。
难点的突破
议一议: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清 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为什么?
①清政府财政的主要收入海关税被当做赔款担保, 是清政府受制于人。
②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的划定,便利了侵略者对 清政府的控制。 ③清政府还要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运动。
小结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熊代表沙皇俄国
肠代表德国
太阳代表日本国 虎代表英国
哈蟆代表法国
鹰代表美国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
国别 德国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强迫租借胶州湾 “势力范围” 山东
俄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地区
强迫租借广州湾 强迫租借“新界”,还有威海卫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长城以北和新疆
广东、广西和云南 长江流域,云南、广东 福建
难点突破
泱 泱 大 国 成 了 的 木 乃 伊 帝 国 主 义 国 家 成 了 太 上 皇
不 平 等 条 约 成 了 裹 尸 布
严 重 阻 碍 中 国 的 进 步 发 展

禁 拆

影响: 中国完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 全沦为的工具 。 半殖民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 地半封的武装控制之下 。 建社会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 本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讲学稿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讲学稿北师大版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
学习目标与要求:了解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概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分析、评价《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

第一段:【晚修自研课导学】
模块一:温故知新
模块二:自主学习(独立进行)
第二段:【白天长课导学】
模块三:交流研讨(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精讲质疑)
模块四:精讲梳理
模块五:随堂检测
1.义和团运动由反清斗争转变成为反帝斗争的重要原因是( )
A.列强瓜分中国,中外民族矛盾激化B.清政府放弃镇压义和团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
2.率八国联军经天津向北京进犯的英国海军司令是( )
A.瓦德西 B.西摩尔 C.克林德 D.华尔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在发动目的方面的不同是( )
A.打开中国大门,进行掠夺 B.在中国开设工厂
C.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 D.要打败中国,瓜分中国
4.近代史上,列强攻入天津与北京并进行烧杀抢掠的战争有(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下列条约中,赔款最多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辛丑条约》中能够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的条款是( ) A.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并以海关税收作保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0 年
(庚子年)
鸦片战争

开始沦为)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
1900年6月
2、八国:
3、原因:
英、法、美、德、日、俄、意 、奥
①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②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原因: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 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 前严重 (2)口号: “扶清灭洋” (3)活动范围: 山东、直隶一带,后发展到京津地区
中国军民英勇不 屈的反抗精神。
主 权 完 整 程 度
思维提升
请分析中 国没有完全 沦为殖民地 的原因。
1840 1842 1856 1860 1883 1885 1894 1895 1900 1901
鸦片战争 第二次 中法战争 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论从史出
政治
严重践踏 中国主权
(4)参与者: 农民、手工业者
(5)性质: 反帝爱国斗争
4、经过: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的罪行:
/ u56/v_NjcyNjc3NzM .html
烧、杀、抢、掠
“中国此次所受毁损之抢夺之损失, 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
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 耻辱进入20世纪的。 ——邓小平
变 成 了 “ 洋 人 的 朝 廷 ” 完 全 成 为 西 方 列 强 统 治 中 国 的 工 具 , 西 方 列 强 进 一 步 控 制 了 中 国 , 清 政 府
经济
外交 政治
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 国人在界内居住。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 参加反帝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让我们共同回顾《南京条约》《马关 条约》《辛丑条约》的各项内容,大家有何新的 认识?能得出什么新的结论?(补充完整表格, 理出中国的民族危机是如何一步步加深的。)
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8月14 日,是北京历史上 永远不能忘却的日 子。这一天,由世 界上八个主要帝国 主义国家英、美、 德、意、日、法、 俄、奥组成的侵华 联军占领了北京城。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两组图片 20世纪初的中国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20世纪末的中国 这些图片分别是20世纪初期和末期的照片, 谈谈你的观后感。 20世纪的中国,在世纪初和世纪末呈现给世 界不同的精神面貌:20世纪末的中国繁荣昌盛、 自强自立,但是20世纪初的中国——清王朝腐朽 衰败,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代理人。下面就让我 们一起回顾那段惨痛的历史——八国联军侵华和 《辛丑条约》的签订。
(在学生讲解的同时,教师根据学生讲解情况及 时穿插、补充相关资料、图片、影视作品) 各组的讲解非常精彩,展版布置各具特色。 重温了这段历史后,我想信大家一定有不少感想 要说。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的启示或思考 交流一下,然后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如短文、诗 歌、绘画等)表现出来。由大家共同参与评价, 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俄、英、美、日
德、法、意、奥
(奥匈帝国)
影响:中国民族危机全
义和团抗击 面加深,清王朝成
为“洋人的朝廷”。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自主学习 展示成果
同学们,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倍受帝国主义侵略 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来侵略 的抗争史。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那段惨痛的经历。 (表格)(补充半封建、半殖民地概念) 下面请同学们将收集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精选部 分图片、照片,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八国联军侵华历 史展”简易版。(课前布置收集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图片和相关的文字资料) 现在请各组派两名同学作讲解员,生动讲述你们展 区中的内容,(教师强调突出一个主题:八国联军侵 华和义和团的抗争)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和提问。
落后,清王朝的腐败,虽然中国人民进行了顽
强的抗争,但中国的民族危机仍然全面加深。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人民陷入苦难的 深渊。
本课重点 八国联军侵华史实和《辛丑条约》的内容。 本课难点 《辛丑条约》的影响及如何理解清政府是 “洋人的朝廷”。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历史 的基本方法,能够自己通过阅读、观看影视作 品等方式独立地了解一些历史事件的大致情况, 但是仅局限于感性认识,缺乏理性的认识。由 于本课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既有识记层次的要 求,又有运用层次的要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 生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从而在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的同时,深入 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 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八国联军 的烧、杀、抢、掠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向清政府进行的又一 次穷凶极恶的敲诈勒索;真正体会到“落后就 要挨打” 的道理,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 历史责任感。我们应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 己任。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中国的主权 和国家尊严再一次遭到破坏。由于社会制度的
20世纪末的中国
20世纪初的中国
故 宫
老北京外城城墙
祈年殿
被焚毁前的颐和园
20世纪末的中国
20世纪初的中国
天安门广场
1906年的天安门
人民大会堂

西长安街牌楼
讲授新课: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900年 《辛丑条约》 签 订 1901年 清 —— 俄、英、美、 (李鸿章)日、德、法、 意、奥匈帝国 内容(略)
过渡:刚才大家以自己的方式反思了这段惨 痛的历史。形式新颖,反思深刻。下面请大家看 一段由同学们自编自演的历史短剧,想一想这是 哪一段历史?看后你有什么感想?
《辛丑条约》
合作学习 情感升华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下 面请同学们按照以往的学习方法阅读教材、提炼 本目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时间、签字双方、内容、 影响)。 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给中 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教师先分析其中一条,其 余的则由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收 集整理资料、制作简易展版的过程,培养学生 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反思启示,开发学生的 发散思维;通过比较表对比分析、分组讨论等 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编演历 史短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运用多媒体辅 助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 兴趣。
当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得正 加紧瓜分中国的帝国主义国家惊慌失措,他们一面威 胁清政府加紧出兵镇压义和团,一面策划直接出兵干 涉。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攻占了大沽炮台;7月 14日攻占天津,对天津实行军事殖民统治。随后这支 兵力达两万人的侵略军,沿运河两岸向北京进逼。在 这危急关头,腐败的清政府不但不全力抵抗侵略,反 而任命奕和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向侵略者乞和。 8月13日,八国联军进攻通州,当晚日俄军队抵达北 京城下。日军进攻朝阳门,俄军进攻东便门,守城清 军和义和团顽强抵抗。14日,英军攻破广渠门,俄、 日等国的侵略军也相继入城,北京终于失陷,落入八 国联军的手中。同日,慈禧太后接连五次召集御前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讲义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课程标准】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 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 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说出《辛丑条 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这一条约对中国民族危 机全面加深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 括、归纳能力。 了解义和团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对比清政 府的软弱无能,认识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 重要原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绘制 和识别历史地图,表演和运用成语以及合作的 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