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章 动画分镜头创作原理 第 节轴线规律

合集下载

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制作节奏规律)

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制作节奏规律)

速度
所谓“速度”,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快慢。按物理学的解释,是指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在通过相同的距离中,运动越快的物体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越慢的物体所用的时间就越长。在动画中,物体运 动的速度越快,所拍摄的格数就越少;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所拍摄的格数就越多。
速度变化
按照物理学的解释,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质点所通过的路程都是相等的,那么,质点的运动就是匀速 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质点所通过的路程不是都相等的,那么,质点的运动就是非匀速运动。(在物 理学的分析研究中,为了使问题简化起见,通常用一个点来代替一个物体,这个用来代替一个物体的点,称为质 点。)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人物、角色的基本运动规律 第三部分动物的基本运动规律 第四部分自然现象的基本运动规律
谢谢观看
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制作节奏 规律)
动画制作节奏规律
01 动画介绍
目录
02 人物运动规律
03 动物运动规律
04 自然现象
05 其它因素
06 图书信息
基本信息
动画运动规律,是研究时间、空间、张数、速度的概念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处理好动画中动作的节 奏的规律。
动画介绍
动画介绍
在动画影片中有各种各样的角色,我们要让他们活起来,首先要让他们动起来,说到动,就要动的合理、自 然、顺畅,动的符合规律。这里我们单从人和动物两方面来看他们的运动规律
爬行两栖
爬行类可以分为有足和无足两类 有足类运动规律是: 爬行时四肢前后交替运动,有尾巴的随着身体的运动左右摇摆,保持平衡 无足类运动规律是: 以蛇为例,超前运动时,身体向两旁作S型曲线运动。头部微微离地抬起,左右摆动幅度较小,随着动力的 增大并向后面传递。越到尾部摆动的幅度越大。 两栖类: 以青蛙为例,运动特点是: 陆地上以跳跃为主,水中时,以后腿的屈蹬作为前进的动力,注意脚蹼的变化和续力的时间掌握。

动画分镜头脚本设计 第1章 动画分镜脚本设计概述

动画分镜头脚本设计 第1章  动画分镜脚本设计概述

动画片《白雪公主》的分镜脚本几乎就是动画片的素描稿。
1.1.1
阶段。
动画片的生产流程
一般来讲,动画片的设计和制作生产流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
1 .创意、设计、筹划(前期)
创意开发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动画片的成败。一个项目的 最终结果与最初的投入紧密相关。这个投入不仅仅是资金预算的 投入,更重要的是创意开发的投入。这个准备期在整个动画片设 计制作中占据大部分的时间,而且是无法估量的。就动画片而言,
分镜脚本一般受制于风格而产生不同的版本。
现在分镜脚本不再是影视行业的专利,在设计、文学、商业、
软件、连环漫画、互动媒体等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如设计 师在设计产品前用分镜脚本详细描述使用者的使用行为和消费行 为;小说家在动笔前用分镜脚本来串联故事序列;管理者用分镜 脚本描述广告计划、编制商业说明书等;面对纷繁复杂的互动媒
由于计算机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动画软件层出不穷,因此现 在多数动画片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来制作,或者使用计算机完成 动画制作的部分过程。通常,动画是由大量密集和乏味的劳动产 生,就算在计算机动画科技得到长足进步和发展的今天依然如此。
动画分镜脚本的设计是动画片设计制作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首先是完善剧本,在镜头语言设计的同时还对角色造型和场景氛 围进行进一步的设定和扩展。从视觉效果看,完成的分镜脚本几 乎成了简版的动画片。
创意开发阶段是获取投资方认可和使项目得以启动的主要环节,
具体包括以下 8 方面。
( 1 )寻找创意灵感。
( 2 )展开故事情节。
( 3 )创作文学剧本。
( 4 )设计动画角色。
( 5 )设计动画场景。
( 6 )设计分镜脚本。
( 7 )规划项目进度。

动画分镜教程_图文

动画分镜教程_图文
5先期对白先录制对白再根据对白控制镜头长度6先期音乐动画片的音乐有同期创作后期按画面现场演奏也有先期作曲制分镜导演和原画设计根据现成的乐曲产生创意并制作动画片如幻想曲三个和尚
动画分镜教程_图文.ppt
动画分镜台本
• 分镜头剧本——又称故事板,也是将文字转换成立体视听形象的中间媒介
。主要任务是根据解说词和电视文学脚本来设计相应画面,配置音乐音响 ,把握片子的节奏和风格等。
一般大全景或全景式人物横向调度处理可以不 采用“跟移”的镜头处理;中景以上的人物横 向运动多采用“跟移”。
2、纵向调度:角色由镜头跟前向纵深作相对
直线的纵向运动。纵向运动角度小,造成镜头 内景别变化急速(远、中、近景或相反的速变 ,使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一般用于紧 急状态。
3、斜向调度:人物
后者是导演把分镜内容落实到以镜头为单位的连续画面的剧本,它可以在前者 的基础上制作,也可以直接根据文字剧本做调整删减后绘制出画面并表明文 字提示内容。
分镜的前期准备
1、导演阐述,它是导演艺术构思的文字表述。 2、文字分镜台本,其与剧本最根本的区别是它由导演自己来写,是导演 的工作范畴。导演通过对剧本的主题立意的理解和构思,对剧本进行结构 调整和戏份增删,把剧本分成一个个镜头,使其成为可供拍摄并符合影片 长度要求的文本。对绘制画面分镜台本也起着直接作用。 3、造型设计稿,人物造型设计稿(正面,侧面,背面) 4、背景设计稿,根据每场戏的环境不同,画出主场景稿(多个不同角度
全景:交代人物与所处场景的关系,人物与人 物之间的关系相对远景而言,观众已看清人物 的形体,因此此类镜头人物动作都应有意义。 (早期迪斯尼此类镜头占有较大比例)

中景:是影片的常用镜头。人物周围的大部分环境都被除去,人物上身成为注

简述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

简述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

简述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
镜头调度是目前拍摄领域里一种著名的拍摄手法,在电影、电视及视听节目录
制过程中,摄影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镜头调度是摄影师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他同样适用与正片及公演,其意义不可低估。

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是摄影师用来拍摄影像时所采用的方向线,依不同场次不
同拍摄距离,以便建立构思框架,识别空间中夹角及方向,确保正确地拍摄出观众的画面及其相关的剧情凝结。

首先,镜头调度的轴线包含了电影剧本里若干主要叙事轴线:主要轴线是讲
述整部影片的贯穿的叙述轴线,有时也被称作"杏仁穿孔";第二轴线是贯穿于电影故事里的信息叙述轴线;而第三轴线则是与主角有关的情感轴线。

其次,轴线决定了摄影师如何构成照片表达方式:以中央线拍摄,穿过影片每层故事,斜线或平行线可帮助构成跨景变幅,而垂直线则可帮助形成声调,它们也能够让摄影最全面的呈现影片到观众,达到最佳的效果。

摄影师用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可以增加剧作的生命力,以唤起细致入微的影像,它能够帮助摄影师更全面地观察场景、故事及剧情,使得拍摄出来的影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更加贴近剧情,表达更加精准和深刻。

总之,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是摄影师在拍摄影像时不可缺少的要素,拍摄有讲究,只有在选择不同的轴线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影像的构思表现得更加细腻,内容更加丰富,从而展示出作品的高质感。

第一章 动画片的运动规律概述

第一章 动画片的运动规律概述

4、动画时间的控制 动画片里的 “时间”,指的是影片中的所有物体,不管
有无生命,在完成某一动作时所需的时间长度,这一动作所 占胶片的长度。如果动作所需的时间长,那么它所占片格的
数量就多;动作所需的时间短,其所占的片格数量就少。
1、2 动画创作者应该掌握的基本原理
1.2.2动画创作者应该掌握的基本原理
1.1 动画概述
1.1.4 动画的应用范围
1、动画片 目前主要应用在电视动画片和影院动画片这两大类,也 是我们通常说的动画片。如动画片《小鲤鱼历险记》,《西 游记》、《猫和老鼠》等,这一类就是电视动画片,每集在 5-30分钟左右,一般在电视台每天或者每周播放,分为系列 剧和连续剧;而像《大闹天宫》、《宝莲灯》、《狮子王》、 《花木兰》等我们则称它为影院动画片,一般指主流商业片, 以电影的长度为影片的规格,以影院放映为播放媒介。
5、速度变化 物理学上的速度,是指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 比值。在通过相同的距离中,运动越快的物体所用的时间越 短,运动越慢的物体所用的时间就越长。简单的说,速度就 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在动画片中,物体运动的速 度越快,所拍摄的格数就越少;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所拍 摄的格数就越多。
1、2 动画创作者应该掌握的基本原理
1、2 动画创作者应该掌握的基本原理
1.2.2动画创作者应该掌握的基本原理
9、预备动作 好的预备动作常常会让观众对 角色的动作更加期待,加入一个反 向的动作以加强正向动作的张力, 用来表示下一个将要发生的动作, 见图1-12预备动作。
1、2 动画创作者应该掌握的基本原理
1.2.2动画创作者应该掌握的基本原理
没有的各种动作。 ③效果的强调。快的更快、慢的更慢,用来表现动作的速度, 强调一种出乎意外的效果;硬的更硬,突出动作的质感,强 调一种硬的效果;软的更软,表现动作的柔软,强调动作圆 滑的效果。

动画分镜-文档资料

动画分镜-文档资料
7
• 1826年,根据视觉原理,希腊人,完成了一个真正的动画 设计,在一个环形动滚轴中,画了几幅姿势不同的马,当 人们把滚轮旋转起来,马跑起来,从这当中看出,美术可 以分为动的艺术和静的艺术。
8
•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电影发明家卢米埃尔兄弟,在巴 黎咖啡馆的印度厅,第一次在公众场合放映了自己拍摄的 ,《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婴儿的早餐》,《 拆桥》等影片。
• 这一天被公认为是世界电影的诞生日,人们在影片中看到 的,女工们穿连衣裙,软边帽上插着羽毛,三五成群,边 说边笑的,步入厂区的入口,火车站的月台上,男女老幼 正在等候火车的到来,列车从远处驶向月台。
• 卢米埃尔兄弟最初的电影实际上只是用摄影机对现实进行 记录,每一部片子都是一个完整的单一镜头没有镜头画面 的切换,也没有镜头的运动,但这种发明已经足以令当时 的观众,感到无比的震撼。
11
• 世界动画重量级人物沃特•迪斯尼, 成立了动画王国。韦 伯•史密斯是迪士尼公司的早期动画师,他开始为动画片 画分镜头草图,为《幸运兔子奥斯华》绘制的分镜头草图 展示了重要动作,和一些剪切点,他还为《汽船威利》, 绘制了许多旁边带有动作描述文字的草图他把这一个系列 的分镜头草图钉在一面墙板上,浏览故事全貌并查看镜头 的设计是否连贯,这由此成了日后迪斯尼公司在创作时的 惯例,韦伯•史密斯也成为现代分镜头的创始人。
分镜头脚本设计
1
课堂学习目标
• 掌握动画分镜头的概念 • 了解动画分镜头的历史 • 认识画面分镜头台本
2
第一章分镜头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分镜头
• 分镜头又称分镜头草图,是指电影,电视剧,广告片,动 画,游戏等动态视觉作品,在拍摄或制作前为设计镜头画 面的构成而绘制的预览图。

动画导演与分镜头概要

动画导演与分镜头概要

动画”完成之后,再将第一张原画与“一动画”相叠在一起,套在定位器上,覆盖在另一张空白动
画纸,画 出“二动画”。按照号码的顺序,根据运动规律,逐张进行绘制,直到两张原画之间过程
全部完成为止,这样就会形成视觉上的动态连贯画面。

动画分镜头设计当中,就不必是每一个镜头都要出现,只要能够表达出每场戏、每个场景就达

第二章 动画分镜头制作流程 2.1 动画制作的程序 2.2 动画制作的分工 2.3 动画分镜头的设计流程
第四章 动画分镜头的规律 4.1 分镜头与剧本 4.2 分镜头画面设计的节奏把 4.3 分镜头声音节奏的设计 第六章 动画分镜头画面欣赏
引言
• 动画一词,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当时日本把用线条描绘的漫画称为动画。随着科技的发 展,现今的动画可以通过计算机生成和适时播放,从传统制作方式到观念,较传统动画都产生了革 命性的变化。
画片无论是创意和故事情节与内容的构思多么巧妙,表现手法有多么震撼视听,首先是要让观众明
白影片所表达的初衷。那么独特的动画语言如何修炼,如何更好的去运用呢?需通过大量的实践与
思考才能领教其中的“门道”。

愿此书使学习者有所得、有所用。

在一部动画的创作及制作的全过程中,动画分镜头设计就是体现动画片叙事语言风格、构架故
分镜头画面设计,是根据分镜头文学剧本提供的每一镜头的内容以及导演的意图,逐个将每个镜头
• 进行画面的设计绘制,然后再确定角色在镜头的位置、角度以及与背景的关系等。

在影视动画电影中,所谓电影镜头,就是用摄影机不间断地拍摄下来的片断。它也是构成影片
的基本单位,当然也是影造型语言的基本视觉元素。在动画片中其镜头画面设计最终是以银幕为载

动画分镜头

动画分镜头

动画视听语言
六、景别的运用 大全景 等很好滴介绍环境,可以有效滴描绘雄伟的山景峡谷、各 种建筑物群、大草原、丛林等大的场面。同时也是导演用大全景来营 造视觉奇观的手段。 导演运用全景的主要目的是想要表现人和环境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这样人物被放置在环境中,能很好滴突出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紧密 联系。 同时,全景的运用,可以使观众能够客观冷静的思考片中人物的活 动和全局环境。
三、越轴的处理 (5)利用摄影机的运动越过轴线
动画视听语言
四、越轴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越轴作为一种影视画面处理手段是可以运用的。其目的是在场面 调度的镜头中,为了突出人物重点、突出情节重点、突出空间关系、 突出戏曲效果,有意识地进行机位调度处理。 (1)越轴处理是导演的一种处理镜头的手段,也是一种风格。但不可 乱用,否则会使人感到一种无目的的感觉。 (2)越轴镜头最好是双人镜头,最好是全景画面。这样使人们能看清 人物和场景关系,否则使用单人镜头和近景画面越轴,会引起不必要 的叙事麻烦和情节误解。 (3)在一个场景中,越轴是任意的。根据一场戏的镜头数量,可以多 次越轴,弹要安排镜头的合理性,多次越轴时,方式不要重复。 (4)在一幕戏的节奏和镜头总数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采用机位越轴方 式,以利于对场景空间有更好的表达。
动画视听语言
2
1
(3)在人物运动轴线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机位,组接起来的两 个镜头中人物运动方向相反,造成画面剧情连续性的断裂,通常镜 头1与镜头2不直接组接。
动画视听语言
(4)两个镜头的机位都在人物的运动轴线上,镜头的视轴与 运动轴线重合,因此造成画面没有左右方向的变化,只有沿镜头视 轴远近的变化,因此它被称为中性镜头,可以用作跳轴时的过度镜 头。
动画视听语言
实例 清晨。 苏醒的男人,走进厨房,打开冰箱,拿出一盒橙汁。这时候有人 按门铃。 男人打开门,一名女邮递员分发邮件。这是,她注意到男人身后 厨房角落里的橙汁。突然,她将邮件撒向空中。 男人非常惊愕,他从草坪上捡起散落的邮件,看到女邮递员已经 进屋了。 他走进厨房,发现女邮递员正在喝橙汁。 产品展示镜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号3号镜头为外反拍角度镜头
《鬼妈妈》中的外反拍角度镜头
《起风了》中的外反拍角度镜头
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的外反拍角度镜头
内反拍角度镜头是指摄像机处于关系轴线的同一侧,机 身相背,位于两个角色的内侧分别对着一个角色向外拍摄, 4号和5号机位就是内反拍角度镜头,它们分别表现了各自 不同的角色及其背景空间,主体即为角色。内反拍角度镜 头一般用于中景、近景和特写等景别,画面是一个角色, 主体突出,能展现角色的神态、语气等细节,突出角色, 塑造形象。
轴线规则概念:就是根据画面内主体的视线方向、两个角
色之间或者主体运动方向所形成的一条假想的线,摄像机 或虚拟摄像机在拍摄时要在这条线同一侧的180°范围之 内安排机位、景别和角度,这样就能使观众在观看影片时 不会产生位置混乱的情况。
轴线规则是拍摄时不能超越一侧180°,但是为了剧情和 画面效果,也有超越180°到另一侧拍摄的情况,这就是
动画电影《兰戈》中相反方向的运动分切——远离镜头到跑向镜头
⑥进门和出门的运动分切:就是指表现主体从门外到门内或
者从门内到门外,表现这样的运动必须保证摄影机位置要 在运动轴线的同一侧。
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中进门何出门的运动分切
4、越轴
在动画中,也会有越轴的情况发生,所谓越轴就是指根据 剧情或者画面表现等需要,摄影机的机位往往要越过 180°的轴线。
3号机位为越轴
动画电影《兰戈》中的中性镜头
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中的中性镜头越轴
(2)主角运动越轴:就是指主角通过运动发生空间位置的 变化,进而发生轴线的变化,所产生的越轴。一般情况下,
摄影机位置未变,只是通过摇镜头和不间断的拍摄,将越 轴的瞬间展现给观众,完成越轴。
动画电影《兰戈》中的角色运动越轴
常规拍摄三人对话的方法:
首先,先用总角度镜头交代全体,将三人的位置、距离的 关系交代给观众,使观众有个总体概念,总角度镜头一般 用在场景的开始、中间或结尾。
其次,用内反拍角度镜头重点表现其中一个角色,这个单 独角色一般是此次对话的主角。
再次,用内反拍角度镜头拍摄另外两个角色。
接着,用外反拍角度镜头拍摄一个角色,可以使用过肩镜 头,区别于上次拍摄这个角色的画面。
2、方向轴线
是指被摄主体位置固定,根据被摄主体的视线方向所形成 的虚拟直线。方向轴线的画面中一般只有一个主体,沿着 主体的视线方向所观看到的物或者其他角色只是陪体,起 到突出主体的作用。
方向轴线
《鬼妈妈》中的方向轴线
《起风了》中的方向轴线
2、关系轴线
所谓关系轴线就是指在动画中,根据被摄主体两个亦或两 个以上角色之间所形成的一条或多条假想的直线。
越轴方式:中性镜头、通过主角运动越轴、利用摄影 机的运动越轴。
(1)中性镜头越轴:中性镜头就是骑轴镜头,是指摄影机 在轴线上拍摄的画面,因为没有方向性,所以叫中性镜头。 中性镜头越轴是通过三个镜头完成的,第一个镜头在轴线 的任意一侧,第二个镜头就是中性镜头,最后一个镜头可 以越过轴线在另一侧拍摄了。
越轴,越轴也需要具有一定的规则,而不是随便超越的, 我们将在后面加以详述。
符合轴线规律
违背轴线规律
违背轴线规律
符合轴线规律
轴线的类型分类: 方向轴线、关系轴线、运动轴线 (根据主体视线方向、关系及运动的不同)
关系轴线就是主体视线和角色间关系所形成的轴线。运动 轴线就是主体运动的方向所形成的轴线。
动画电影《兰戈》中运用出画和入画方式进行运动分切
③运动分切必须考虑连贯性,也就是主体位置、运动和视线 的一致性。位置的一致性就是指主体在场景中的位置、姿 态以及服装、道具等的上下切镜头的匹配;运动的一致性 就是指上下切镜头画面中主体运动是连贯匹配的;视线的 一致性是指两个以上的主体或整体交流时,视线相对或者 相背,上下切镜头的视线应当匹配。
关系轴线分为:双人单轴线、多人单轴线、多轴线。
双人单轴线
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打的多人单轴线,盖世五侠是一方,熊猫是一方
(1)双人单轴线:就是指在动画画面中,两个角色进行对 话交流时所形成的一条假想的直线。双人单轴线是最典型 的关系轴线,有最基本的原理和机位角度。
①三角形拍摄原理
三角形拍摄原理是指在关系轴线一侧,摄像机机位呈三角 形的拍摄位置。
动画电影《兰戈》中兰戈和骑手
们被视为一个整体,动作一致, 摄影机位始终在同一侧
动画电影《兰戈》中运动方向相 反的运动轴线
(3)运动分切的基本原则
①运动分切的数量,即镜头数要适中,太少不能充分展现运 动,太多又显拖沓,影响连贯性,一般可以使用三至四个 镜头。
②运动分切点的选择,可以采用出画和入画的方式,也就是 在上一镜头中主体走出画面,在下一镜头中主体进入画面。
动画电影《兰戈》中运动是指用同一视轴上的摄影位 置表现动作,也就是使用不同景别来分切,展现动作。
动画电影《兰戈》中分别运用近景和全景表现同一视轴上的运动分切
⑤相反方向的运动分切就是指在表现主体运动时,上下切画 面分别使用相反方向的镜头机位拍摄,也就是使用外反拍 角度镜头和内反拍角度镜头,在上一画面主体远离或者跑 向镜头,下一画面主体跑向或者远离镜头。
4号、5号镜头为内反拍角度镜头
《起风了》内反拍角度镜头
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的内反拍角度镜头
④平行镜头是指摄像机位于角色平行的位置进行拍摄的镜 头。6号和7号机位就是平行镜头,画面中只有一个角色, 拍摄的是角色侧面或者是正面。
6号和7号机位为平行镜头
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的平行镜头
⑤骑轴镜头是指摄像机位于关系轴线上,机位相背或者机
一般是全景,演员只是在画面中进行表演,摄像机位置固 定。但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和剪辑的进步,导演们为了加 强画面的表现力,在拍摄电影或制作动画时,将一场戏分 切成许多镜头,取景也不限于全景,而是包括中景、近景 和特写等多种景别,然后将这些镜头有机地组接在一起。 这样就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即将很多不同景别的同一主体 或主体群的镜头进行组接时,如何既能加强画面表现力, 又能使观众清楚理解而不产生混乱的效果,为此,导演们 就根据经验制订了轴线规则。
(3)摄影机运动越轴:就是指通过摄影机从轴线一侧运动 到另一侧所产生的越轴,一般情况下,角色一般不发生位
移,只是摄影机运动,并且不间断地拍摄,将越轴的瞬间 完全展现给观众,完成越轴。
动画电影《兰戈》中的摄影机运动完成越轴
作业:画出双人对话标准机位的11种机位。(6周作业)
一、轴线规律
1、轴线概念
轴线是存在于动画镜头之中一条假设的、虚拟不可见的线, 是动画导演根据规则及经验在头脑中形成用来指导拍摄、 制作影片的依据之一。 轴线概念:就是被摄主体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或者是多 个角色之间所形成的一条或多条假想的直线或曲线。
轴线规则的来源:
在早期拍摄的电影及动画中,画面犹如舞台剧一般,取景
2号机位
1号机位
3号机位 三角形拍摄原理
②双人对话标准机位
在三角形拍摄原理的基础之上,根据双人对话的特点,摄 像机在不同的位置产生不同的镜头内容,形成比较常用、 标准的机位。
1号机位是总角度镜头,2号和3号机位是外反拍角度镜头,4号和5号是内反 拍角度镜头,6号和7号是平行镜头,8号、9号、10号、11号是骑轴镜头。
第4章 动画分镜头创作原理
本章主要内容
动画分镜头创作有一定的规律和原理需要掌握,在绘制时 必须遵循。它们包括轴线规律中的关系轴线、运动轴线以 及越轴的三种方式;场面调度的概念与方式;蒙太奇的涵 义、类型和功能;动画编辑中的镜头编辑和场景编辑方式 与方法等。
本章主要知识点
轴线规律:关系轴线与运动轴线 越轴的三种方式 一般镜头的拍摄原理 场面调度的概念、角色与摄影机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的六种方式 蒙太奇的涵义、发展与类型 动画编辑的方式与方法
运动轴线
在早期的电影和动画电影中,导演往往用一个镜头将
角色的整个动作表现出来,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使观众觉得 单一、乏味。随着拍摄、剪辑和动画技术的发展,在如今 的动画片中,动画角色的整个动作根据运动轴线被分解为 若干片段,然后组接在一起,这样整个动作就显得生动、 活泼,但是要注意的是,摄影机机位的摆放应该在运动轴 线的同一侧,不可随意逾越,使观众产生混乱的方位感。
动画电影《驯龙高手》中摄影机位始终在同一侧
(2)多主体运动的轴线:就是指画面中有两个以上的主体 发生运动产生的运动轴线,运动轴线有可能是一条,也可 能是两条以上。
①在动画中,有多个主体同时向一个方向运动,我们就可 将它们看作是一个整体,采用单一主体运动轴线的规则。
②有时在动画中,有两个以上的主体它们运动的方向不同, 就会产生多轴线,这时我们应当首先设一个总视角,交代 多主体的位置关系及其即将运动的方向,其次分别切入各 个主体的运动镜头,最后还应当有一个总视角,展现运动 后各个主体的位置关系。
双人对话标准机位
总角度镜头主要用于交代两个角色之间的距离、在场景 中的位置等总体关系,1号机位就是总角度镜头,一般采 用全景的景别,用来确定其他镜头的大致位置和方向,起 到定位的作用。
1号机位为总角度镜头
《起风了》总角度镜头
外反拍角度镜头是指摄像机处于关系轴线的同一侧,并 且位于两个角色的外侧向里拍摄。2号和3号机位就是外反 拍角度镜头,在画面中处于前景的角色背对着镜头,是陪 体,被虚化,正对镜头的另一角色处于画面的后景位置, 是主体,景别一般为中景、近景和特写。外反拍角度镜头 是使用频率较高的镜头,因为它能很好的处理两个角色的 视线、位置及环境的关系。
位相对进行拍摄的镜头。8号、9号、10号和11号机位就是 骑轴镜头,8号和9号机位相背,是内反拍角度镜头的极致 状态,单一角色处于画面正中,主观镜头与观众交流。10 号和11号机位相对,是外反拍角度镜头的极致状态,两个
角色都处于画面中,一个背对画面,一个正对画面,是客 观镜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