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的故事-1
牛顿的小故事.doc

牛顿的小故事牛顿是近代欧洲科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近代科学的象征"等。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牛顿的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牛顿的小故事篇1:煮怀表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
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
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
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
牛顿的小故事篇2:吹肥皂泡的疯老头牛顿搬进一幢新楼以后,开始研究光线在薄面上是怎样反射的。
他每天都在读书、思考。
早上起床穿衣服,突然想到了研究中的问题,他就像被定身法定住了一样,呆住了,然后开始实验或工作,所以他时常穿错了袜子或者在夏天穿上秋天的衣服。
"太阳光是最好的光源,肥皂泡是最理想的薄面,太阳光照到上面,它为什么会变得五颜六色呢?"牛顿的脑子里翻江倒海了。
他提着一桶肥皂水走到院子里,吹起了肥皂泡。
你看,他那两只眼睛直盯着飘来飘去的肥皂泡,一个泡破了,接着又吹一个,从太阳一出来他就吹,一吹就是几个小时。
邻居家的小孩子从楼窗上伸出头来,冲他叫:"疯老头!你一只脚没穿袜子!"邻居家的老太太摇着头:"老小,老小,老了倒成了孩子!"后来人们知道了这疯老头就是英国皇家学会的研究员,他吹肥皂泡是在研究学问,不禁对他肃然起敬了。
牛顿的小故事篇3:实验室的酒肉牛顿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实验室。
他很少在两三点钟以前睡觉,有时整天整夜守在实验室里。
为他做饭的保姆只好把饭菜放在外间屋的桌子上。
牛顿的故事简短

牛顿的故事简短1.牛顿的故事(简短)牛顿与苹果的故事长期以来,牛顿认为,一定有一种神秘的力存在,是这种无形的力拉着太阳系中的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但是,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力呢直到有一天,当牛顿在花园的苹果树下思索,一个苹果落到他的脚边时,牛顿终于获得了顿悟,他的问题也逐渐被解决了.传说1665年秋季,牛顿坐在自家院中的苹果树下苦思着行星绕日运动的原因.这时,一只苹果恰巧落下来,它落在牛顿的脚边.这是一个发现的瞬间,这次苹果下落与以往无数次苹果下落不同,国为它引起了牛顿的注意.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理所当然的现象中找到了苹果下落的原因——引力的作用,这种来自地球的无形的力拉着苹果下落,正像地球拉着月球,使月球围绕地球运动一样.这个故事据说是由牛顿的外甥女巴尔顿夫人告诉法国哲学家,作家伏尔泰之后流传起来的.伏尔泰将它写入《牛顿哲学原理》一书中.牛顿家乡的这棵苹果树后来被移植到剑桥大学中.牛顿去世后,他被当作发现宇宙规律的英雄人物继而被赋予传奇色彩,牛顿与苹果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但是事实是否如此却无从找到其他史料加以考证.2.牛顿的小故事都有什么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牛顿搬进一幢新楼以后,开始研究光线在薄面上是怎样反射的.他每天都在读书、思考.早上起床穿衣服,突然想到了研究中的问题,他就像被定身法定住了一样,呆住了,然后开始实验或工作,所以他时常穿错了袜子或者在夏天穿上秋天的衣服.“太阳光是最好的光源,肥皂泡是最理想的薄面,太阳光照到上面,它为什么会变得五颜六色呢?”牛顿的脑子里翻江倒海了.他提着一桶肥皂水走到院子里,吹起了肥皂泡.你看,他那两只眼睛直盯着飘来飘去的肥皂泡,一个泡破了,接着又吹一个,从太阳一出来他就吹,一吹就是几个小时.邻居家的小孩子从楼窗上伸出头来,冲他叫:“疯老头!你一只脚没穿袜子!”邻居家的老太太摇着头:“老小,老小,老了倒成了孩子!”后来人们知道了这疯老头就是英国皇家学会的研究员,他吹肥皂泡是在研究学问,不禁对他肃然起敬了.牛顿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实验室.他很少在两三点钟以前睡觉,有时整天整夜守在实验室里.为他做饭的保姆只好把饭菜放在外间屋的桌子上.有一次,牛顿的一位朋友来看他,在实验室外面等了他好久,肚子饿了就独自把桌上的烤鸡吃了,不辞而别.过了好长时间,牛顿的实验告一段落,他才觉出肚子咕咕在叫,赶快跑出来吃鸡.他看到盘子里啃剩下的鸡骨头,居然对助手说:“哈哈,我还以为我还没吃饭哩,原来已经吃过了呀!”还有一回,一个好朋友请牛顿吃饭,一边吃饭一边议论科学问题.饭吃到一半的时候,牛顿站起来说:“对了,还有好酒呢,我去取来咱们一起喝.”说完就向实验室跑去,一去就不回来了.朋友追过去一看,牛顿又摆弄上他的实验了.原来牛顿在取酒的路上忽然想出了一个新的实验方法,居然将取酒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牛顿的小故事

牛顿的小故事牛顿的小故事(第一篇)在英国历史上,牛顿堪称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他对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贡献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发现和理论引领了科学界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然而,牛顿的一生并不容易,他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
牛顿出生于1643年的英格兰,成长在一个农民家庭。
他的童年并不愉快,因为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被送到伊普斯维奇的格拉馥小学寄宿。
尽管生活并不容易,但牛顿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剑桥大学求学期间,牛顿开始研究光学,并进行一系列实验。
他发现了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并提出了色散理论,即光由不同颜色的光谱组成。
这些发现对现代光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牛顿还研究了力、运动和万有引力等物理学问题,成为了经典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牛顿的最著名的发现之一是万有引力定律。
据传,他是通过被落下的苹果引起的思考而获得了这一灵感。
据说,当时牛顿正在一个果园里散步,看到一颗苹果从树上掉到了地上。
这让他想到,为什么苹果会朝向地球下落而不是向上飞走呢?这个简单的问题引发了他对万有引力的探索,并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这个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定律不仅解释了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原因,还预测了其他天体的运动。
这个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对天文学和宇宙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尽管牛顿的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
他持续不断地进行研究,探索新的领域。
他还在数学上有重要的突破,创立了微积分和代数运算的理论基础。
这些理论在现代科学和工程中被广泛应用,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工具。
牛顿的一生是充满挑战和困难的。
他面临着来自其他科学家的批评和争议,也经历了个人的困扰和健康问题。
然而,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在科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牛顿的故事(精选22篇)

牛顿的故事(精选22篇)牛顿的故事(精选22篇)牛顿的故事 11642年的圣诞节前夜,在英格兰林肯郡沃尔斯索浦的一个农民家庭里,牛顿诞生了。
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3磅重。
接生婆和他的双亲都担心他能否活下来。
谁也没有料到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会成为了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并且活到了竟活到了85岁的高龄。
牛顿出生前三个月父亲便去世了。
在他两岁时,母亲改嫁。
从此牛顿便由外祖母抚养。
11岁时,母亲的后夫去世,牛顿才回到了母亲身边。
大约从5岁开始,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12岁时进入中学。
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
药剂师的房子附近正建造风车,小牛顿把风车的机械原理摸透后,自己也制造了一架小风车。
推动他的'风车转动的,不是风,而是动物。
他将老鼠绑在一架有轮子的踏车上,然后在轮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刚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
老鼠想吃玉米,就不断的跑动,于是轮子不停的转动。
他还制造了一个小水钟。
每天早晨,小水种会自动滴水到他的脸上,催他起床。
后来,迫于生活,母亲让牛顿停学在家务农。
但牛顿对务农并不感兴趣,一有机会便埋首书卷。
每次,母亲叫他同她的佣人一道上市场,熟悉做交易的生意经时,他便恳求佣人一个人上街,自己则躲在树丛后看书。
有一次,牛顿的舅父起了疑心,就跟踪牛顿上市镇去,他发现他的外甥伸着腿,躺在草地上,正在聚精会神地钻研一个数学问题。
牛顿的好学精神感动了舅父,于是舅父劝服了母亲让牛顿复学。
牛顿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本上的营养。
他写了一首题为《三顶冠冕》的诗,表达了他为实现献身科学的理想而甘愿承受痛苦的态度:世俗的冠冕啊,我鄙视他如同脚下的尘土,它是沉重的,而最佳也只是一场空虚;可是现在我愉快的欢迎一顶荆棘冠冕,尽管刺得人痛,但味道主要的是甜;我看见光荣之冠在我的面前呈现,它充满着幸福,永恒无边。
牛顿小故事

牛顿小故事
1、1658年9月3日,牛顿的家乡荷尔泽普村台了一次大风暴,人们躲在屋里不敢出来。
大风把棚栏门吹得乒乓直响,牛顿母亲叫他赶快去把棚栏门扣上。
可是半个钟头以后,母亲仍不见牛顿回来,心里很不安,便出屋找他。
在门口,她看见那扇门已被风吹倒在地上,而她的儿子牛顿却一会儿顺着风走过去,一会儿逆着风走回来。
她感到十分奇怪,怕孩子冻坏,便走到牛顿跟前,大声地喊:「你怎么啦?这么冷还在外面玩!」牛顿听了母亲的话,有点委屈地说:「妈,我哪里在玩,我是在计算顺风和逆风的速度相差有多大啊!」十六岁的牛顿就是这样在风暴中测量风速。
2、牛顿在实验室里工作,家人把饭端到实验室,叫他别忘了把盘里的两个鸡蛋煮来吃。
几个钟头过去了,家人来收拾餐具,见牛顿还在埋头做实验,便轻声地问道:「鸡蛋煮熟了吗?」牛顿头也不抬地说:「正煮着呢!」
家人揭开锅盖一看,吓了一跳,锅里煮的哪里是甚么鸡蛋,而是牛顿的金表。
原来,聚精会神作实验的牛顿,把金表当成鸡蛋随手扔进锅里了。
牛顿励志小故事

牛顿励志小故事本文是关于牛顿励志小故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牛顿励志小故事篇1:牛顿与小风车的故事有一次,他自己做了一架小风车带到学校。
同学们都围拢过来看。
正在一帮小家伙眨巴着眼睛羡慕牛顿的时候,一个同学怪声怪气地说:“哟!这风车做得还怪灵巧呢!”这同学讲的是反话,因为他平时学习成绩好,一直在牛顿之上,看到牛顿在他面前表演,很不服气,于是又提高嗓门说:“你这小风车外型造得还可以,可它为什么会转动,你懂得这原理吗?”牛顿一时答不上来,脸就红了。
那位同学劲头更足了:“哼!说不出来吧,可怜!自己做的东西自己讲不出原理,说明你只不过和木匠一样!”牛顿被他这番话羞得无地自容,他哭丧着脸,走开了。
这时,原来围在牛顿身边的一群小同学也一个个对他另眼看待了。
“木匠!木匠!连原理都讲不出来,还在这里显示!”说着,有的同学就动手打他的风车,别的同学也跟上去,七手八脚把牛顿的小风车打了个稀巴烂。
牛顿心里很难过,眼泪一滴滴地流下来,事后他细想:这些同学为什么欺侮我呀?还不是我自己不争气?自己为什么不下决心把功课学好呢?夜已经深了,小牛顿还在想白天发生的事。
最后下了决心:一定要把功课学好。
人小志不小,小牛顿自从立志勤学后,好像换了个人似的,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
下课认真复习功课,有空还不忘他的小手艺。
不多久,他的学习成绩就赶上来了,而且超过了骂他是“木匠”的那位同学,成为班里的优秀生。
牛顿励志小故事篇2:牛顿的成长故事1642年的圣诞节,在英国.林肯郡.沃斯索普村一个农民家庭中,一个天才人物–艾萨克.牛顿 (Isaac Newton) 出生。
牛顿出生前三个月,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
两年后,他母亲改嫁,牛顿便由他的外祖母抚养。
到了十二岁,牛顿在舅父的资助下进入皇家中学。
可是这时的牛顿并不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他在学校里的功课都做得很差,而且身体也不好,性格沉默和爱发白日梦,几乎没有出众之处。
他的超人才智竟然是被一个野蛮的同学无理地在他身上踢了一脚而唤醒的!他跟那个同学打架而且打赢了,可是那个霸道的同学在功课下却远比牛顿好。
牛顿勤奋好学的故事_1

牛顿勤奋好学的故事
他还喜欢绘画、雕刻,尤其喜欢刻日晷,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安放着他刻画的日晷,用以验看日影的移动。
1654年,牛顿进了离家有十几公里九龙的金格斯皇家中学读书。
牛顿的母亲原希望他成为一个农民,但牛顿本人却无意于此,而酷爱读书。
随着年岁的增大,牛顿越发爱好读书,喜欢沉思,做科学小实验。
他在金格斯皇家中学读书时,曾经寄宿在一位药剂师家里,使他受到了化学试验的熏陶。
牛顿15岁时,由于家庭原因,被迫辍学务农。
非常渴求知识的牛顿,仍然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苦读。
牛顿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感动了牛顿的舅舅。
终于在舅舅的资助之下又回到学校复读。
1661年,19岁的牛顿,考入了着名的剑桥大学。
在学习期间,牛顿的第一任教授伊萨克·巴鲁独具慧眼,发现了牛顿具有深邃的观察力、敏锐的理解力,于是将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传授给了牛顿,并把他引向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
1664年经考试牛顿选为巴鲁的助手。
1665年,牛顿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正准备留校继续深造的时候,严重的鼠疫席卷英国,剑桥大学被迫关闭了。
数学家牛顿的故事3篇

数学家牛顿的故事第一篇:牛顿的早年经历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
他的经典力学、万有引力定律等大大推进了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
但这样的牛顿并不是一开始就光芒万丈的,他的早年经历却极度坎坷。
牛顿生于1643年12月25日,出生在英国极富农业和工业的莱斯特郡,家境并不富裕。
他的父亲是一个农民,牛顿从小生活条件并不好,母亲在他3岁时去世。
年幼的牛顿智商极高,爱思考,爱想象。
由于他在学校学习良好,父亲希望他能继承家族传统,成为一名农夫。
但是,牛顿对这份职业没有兴趣。
他在学校经常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尤其是对数学、物理学很着迷。
1659年,他开始在著名学校格兰索斯(Granthal School)接受教育,学习语法、修辞和逻辑等必修科目。
然而,这个学校并不强调数学,对于喜欢数学的牛顿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学校。
牛顿于1661年进入剑桥大学的特里尼蒂学院学习,开始接触数学、物理学等科学领域。
他迅速表现出极高的智商和学术能力,不但在课堂上表现出色,还在自学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研究能力。
在剑桥大学期间,他开始研究光学、数学等领域,在这段时间里,他提出了色散理论、微积分理论等一系列重要的数学定理。
但同时,他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幸。
首先,他的母校因为疫情导致停学,牛顿被迫回到家乡度过疫情期间;其次,1665年伦敦发生大火灾,从而烧毁了牛顿的实验室和实验物品;最重要的是,牛顿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公开坦承自己有“智力上的发育障碍”,开始长时间陷入思考困境。
但是,这并没有阻挡牛顿成为一名杰出数学家的道路。
第二篇:牛顿的科学贡献牛顿功勋卓著,所取得的贡献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成果之一。
他提出了三大定律,开创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他还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行星的运动,并支撑起长达两个世纪的天文学;他还通过色散实验和折射实验,研究光学,提出了光的波动说,并且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等重要装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生于1642年英国林肯郡的一个农民家庭。
幼年时,牛顿身体较弱,学习成绩也不好,还经常受到别的同学的欺侮。
有一次,几个同学逼他太甚,他忽然鼓起勇气反抗起来。
从此,再没有人敢欺侮他,他也暗暗下决心,在学习上要超过别的同学,不再让人瞧不起。
由于发奋读书,他的各门功课,尤其是数学,都成为班上最优秀的。
少年时期的牛顿,非常喜欢动手做玩具、小器械,他做的灯笼、风筝十分精巧,他的风筝比商店卖的飞得还高。
据说,他曾经做过一个“水钟”,他在水桶壁上划上均匀的横线,让桶里的水从桶底往外滴,水面不断下降,根据刻度线读出时间,水滴尽了,正好是中午时刻。
这个钟类似于我国古代的漏壶。
牛顿做的“太阳钟”,据说是在木板上划上线,中间钉一枚铁钉,在阳光下,看钉子的影子与哪条线重合,就能读出时间。
这个“太阳钟”类似于我国古代的日晷。
1661年牛顿中学毕业,考入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在大学期间,由于他中学的数学基础好,再加上自己刻苦钻研,他的学习突飞猛进,深受导师的喜爱,导师将自己的专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1665年牛顿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留校做研究工作。
从此开始了他的科学生涯。
1665年秋,伦敦发生了可怕的瘟疫,剑桥大学关门,牛顿回到了家乡。
在家乡的十八个月,可以说是牛顿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几乎他所有最重要的成就都在这个时期奠定了基础。
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期间。
瘟疫过后,牛顿回到剑桥大学。
1668年他取得硕士学位。
1669年,他的导师巴罗博士辞职,并积极推荐他接替了数学教授的职位。
他从这年开始,就成为全剑桥大学公认的大数学家,还被选为三一学院管理委员会成员。
牛顿在剑桥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长达三十年之久。
这三十年是他刻苦钻研的三十年,为了科学研究,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有时为了检验一个设想,他呕心沥血、通宵达旦,直到有了结果才罢休。
牛顿的渊博学识和辉煌的科学成就,都是在剑桥取得的。
1672年牛顿当选为英国伦敦皇家学会会员。
1689年当选为英国国会议员。
1696年因病离开剑桥大学,到皇家造币厂当监督,1699年出任造币厂厂长,同时被选为法国科学院八
个外国委员之一。
1703年他当选为皇家学会会长,以后每年都连任,直到去世。
1705年英国女皇授予他爵士称号。
1727年3月20日,牛顿因病在伦敦逝世,终年85岁。
因为他一生对国家的贡献,逝世后被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墓地。
牛顿是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他所取得的科学成就是无与伦比的。
同时,他又十分谦虚,他临终这样评论自己:“我不知道世界上的人对我是怎样看待的。
但在我自己看来,却只觉得我好像是一个小孩子,在海滩上玩耍,不时寻找比平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是美丽的贝壳;可是,在那汪洋大海之中,却充满着无穷的真理,在我面前都未发现。
”“如果说我比笛卡儿(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1596~1650)看得远一点儿,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前辈巨人的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