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受众群体分析

合集下载

目标受众心理特征分析

目标受众心理特征分析

目标受众心理特征分析•从我们的前期的问卷调查和调查报告中我们获取到的信息可知:•大学生娱乐方式以上网·逛街为主······为此我们做了如下分析·•我们的项目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以大学生为主·营造于知性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场所··同时也热忱欢迎教职工的到来···我们将会竭诚为大家服务···我们的目标受众是有着相似品味·相似爱好·素质相对等同的群体从大学生的消费金额来考预:大部分大学生可支配金额有限·除去生活费等必要开支外·所剩余额不多·要想进入那些比较高级的休闲场所·是在经济范围内不太允许的···故我们所建立的休闲会所将以中低消费为主···从目标受众对交通上考语:我们所建立的休闲会所·地点是在大学周边·大学生大多可以步行即到·交通方便比较具有优势···从目标受众安全性上看:我们的休闲会所虽然不是专业人士所经营的·但一定会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消费者不允许带具有伤害性物品进入··设置监控··同时我们的消费群体是一群素质较高的群体····从目标受众对项目的兴趣度来看:我们的会所以影吧·水吧·书吧为主··大学生可以在娱乐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自我···品牌写真:都市原始最柔软的地方·让你的心也跟着轻轻迎合··水吧:听着舒缓的音乐·窝倦在大大软软的沙发上·像懒猫一样·在冬日阳光应晒下·和心爱的你··惬意地看阳光一寸一寸的移动···右手杯子中的饮料有自己偏爱的颜色还有自己钟爱的味道···左手握着的是你温暖大大的手掌···十指缠绕的幸福··。

大学生消费群体

大学生消费群体

大学生消费群体引言大学生作为消费市场中的重要群体,其消费行为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消费群体逐渐壮大,成为了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重点分析大学生消费群体的特点、消费行为和影响因素,以期对大学生消费市场产生一个深入的了解。

一、大学生消费群体的特点1.年轻化:大学生消费群体年龄普遍较轻,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他们对新事物有极高的接受度,愿意尝试新品牌、新产品,成为市场热点的关注对象。

2.社交性:大学生消费群体注重社交,他们通过消费行为来表达自我和与他人的联系。

例如,购买时尚品牌的服装和配饰,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与同龄人的差异。

3.消费力:大学生消费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由于他们通常依靠家长的资助和兼职收入来支付日常开销,较其他群体有更高的消费潜力。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1. 大学生日常消费大学生的日常消费主要包括食品、住宿、交通和学习用品等。

由于大学生通常居住在学校宿舍,食堂成为他们主要的用餐地点。

此外,大学生经常需要购买学习用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等。

2. 大学生购买行为和偏好大学生的购买行为通常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品牌认知:大学生容易受到品牌的影响,他们倾向于购买知名品牌的产品。

这反映了大学生对品质和口碑的重视。

•价格敏感:由于经济压力和资源限制,大学生对价格非常敏感。

他们通常会比较不同品牌和渠道的价格,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口碑传播:大学生通常通过社交媒体和口碑传播来获取产品信息,他们倾向于相信同龄人的推荐和评价。

•个性化需求:大学生注重自我表达和个性化需求满足。

他们喜欢购买能够展现自己特点的产品,例如个性化设计的手机壳和文具等。

•社会责任:大学生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关注度较高,他们愿意支持关心环境保护和公益事业的企业。

3. 大学生在线消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进行在线消费。

这种方式的主要优势是便捷和丰富的选择。

大学生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各类商品,如服装、电子产品和图书。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重要群体,其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也日益受到关注。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特点和影响因素有着一定的独特性。

首先,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表现为多样化和个性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对消费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

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更注重个人兴趣和精神层面的消费。

例如,他们愿意花钱购买自己喜欢的音乐、电影、艺术品等,以满足自己独特的审美和情感需求。

同时,大学生的消费也更加个性化,他们愿意通过购买特色商品和定制化服务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品味。

其次,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同伴影响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社会环境的消费观念倾向于追求时尚和个性。

大学生身处于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他们通过各种媒体和社交网络接触到各种新潮的消费形式和生活方式,因此更容易受到时尚潮流的引导。

其次,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家庭教育的方式和家庭背景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对物质的态度,从而间接地影响他们的消费观念。

再者,同伴影响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有一定的塑造作用。

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群体中,同伴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会对他们的消费意识和观念产生影响。

例如,同学之间炫耀消费和比较消费水平,会促使大学生产生消费追求和攀比的心理。

第三,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受到经济能力和自我认同的双重因素的制约。

大学生普遍来说经济能力相对较弱,在面对各种消费选择时,他们需要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进行取舍和决策。

同时,大学生也有自我认同的需求,他们希望通过购买特定的商品和服务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和身份认同。

因此,当大学生的经济能力不足以满足自我认同需求时,他们可能会选择通过其他方式来满足,例如购买仿冒商品或者追求虚荣消费。

总结起来,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特点和消费观念与其他消费群体存在差异。

网络热点新闻中大学生的群体参与及价值引领

网络热点新闻中大学生的群体参与及价值引领

网络热点新闻中大学生的群体参与及价值引领1. 引言1.1 网络热点新闻的数量与影响力不断增加网络热点新闻的数量与影响力不断增加,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传播的渠道和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和便利化,进而促进了网络热点新闻的快速传播和持续热度。

不论是国际大事、政治事件、社会现象还是明星八卦,都可能成为网络热点新闻,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便捷和迅速,通过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视频平台等渠道,网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热点话题。

而网络热点新闻的持续增长也反映了人们对新闻资讯的需求和对社会事件的关注程度。

这些热点新闻不仅能够促进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还能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网络热点新闻的数量与影响力不断增加也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更多参与和发声的机会,他们通过评论、转发、表达观点等方式参与到网络热点新闻的讨论中,为舆论引导和社会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随着大学生群体在网络舆论中的崭露头角,他们的参与也将会对网络热点新闻的发展趋势产生积极的影响。

1.2 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热点新闻中的参与度逐渐增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热点新闻的数量与影响力不断增加,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使用的主要人群之一,其在网络热点新闻中的参与度也逐渐增加。

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热点新闻中的参与度逐渐增加,主要体现在他们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和分享程度上。

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大学生们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积极传播和讨论网络热点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他们在网络上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形成了独特的声音,成为推动网络舆论发展的力量之一。

大学生群体参与网络热点新闻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文字表达外,还通过图片、视频、表情等多种形式来传播信息和表达情感。

他们通过自己的热情参与和创造力,使网络热点新闻呈现出更加丰富和多元的风貌。

《形势与政策》课受众心理分析

《形势与政策》课受众心理分析

《 形势与政策》 课受众心理分析
◎高荣云
受 众指 的是 信 息 传 播 的接 收者 。 从 宏 观上 来 看 是 一 个 巨 大 的 集合体 ,从微观上来看有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人 。大 学生作 为接受高等教育 的受众群体 ,与一般 的受众群体 不同。大 学 生自觉的个性在形成集体心理时 ,并没有消失。他们 不是仅为 了信息 的需要而聚合在教学环境中的无数个体 ,而是一类组织严 密 的正规化群体。这类受众群体具有丰富多变的情感 ,崇尚个性、 追求 自由的意志 ,轻信盲从 的从众心理等心理特征。 《 形势与政策》课是全 日制本科生的必修课 , 是对大学生 t t p : / / w w w . e o r s 8 6 . c o m
教育 经济
大学生作 为群体 的受众 ,具有丰富 多变的情 感,崇尚个性 、追求 自由的意志 ,轻信盲从 的从众心理 。当前 《 形势与政 策》课 的传播模 式 多采 取灌输策略 ,这也必然使受众群体产 生排 斥心理 ; 如果能 够主动理解 受众心理 , 采取迎合策略 ,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 《 形势与政策 》 课 既为 受众群体提供 了一个参照的学 习生活 空间 ,又为 受众群体提供 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场所。


典型表现是关注大事。 “ 9 0后”处在一个社会转型和快速发展时期 , 国家开放度透明,发展趋势上升并且强大,国家意识在他们这一代 人眼里变得强烈。这种国家意识的增强 ,也加强了 ‘ 9 O后’性格中 的 自主和自我意识,他们思维敏捷 ,意识超前,对社会、对国家及 自身都 比较敏感 , 遇到重大事情会用自己的观点和行为方式来表示。 同时 ,作 为群体的受众 ,也具有轻信盲从的从众心理 。从众 是群体 的基本特征。从众 ( c o n f o r mi t y) 指人们采纳其他群体成员 的行为和意见的倾 向。 社会心理 学家认为有两种导致从众 的因素 : 群体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 主阵地。 《 关于进一步加 强高 信息性影响过程—— 希望准确无误 ,想了解给定情境下正确 的反 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 策教育的通知》颁发 以来 ,各地高校 纷纷规 映方式;规范性影响过程——希望被别人喜欢、接受、支持。“ 9 O 范课程开设 ,创新教学形式 ,使 《 形势 与政策》课程实效得到加 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是在共同的社会 、经济、文化和心理 的因 强 。近 年 从 接 受 与需 要 理 论 角 度 ,学 界 开 始 把 目光 的 焦 点投 向受 素的影 响下形成 的,所以会产生一定 的共性。受年龄及阅历所限 , 众 ,研究学生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特别是关注受众 的心理特征如 他们的思想不完全成 熟,思维不稳定且易冲动、急躁。当受众个 何影Ⅱ 向 着教学发生及其效果。 体面对 未知 因素 ,从众可 以分化个体 的责任感,让个体 选择群体 认同的方式接受事物 ,减少不确定 结果。课堂上教 师单向灌输知 厘清 《 形势与政策》课的功能定位 大学 “ 形势与政策’ 课, 主要任务是开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识、学 生被动接受知识 ,强化 了受众群体的从众意识 ,从众 心理 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引导大学生感悟形势对个 的本能和受众群体环境使受众主动产生从众的心理。教师把学生 人发展的直接关联 ,毕竟 “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 “ 形势' ’课 ,不是 作为 自己的目标 ,以点对面的方式来传播 ,宣传 、劝说受众群体 “ 形式”课。从大学生内在要求看,他们求知欲望强 ,渴望能增长知 按 教学要求所传播的方式思想、生活,试图消解受众作为个体的 识, 开阔视野。一堂好的 “ 形势与政策 ’ 课可以比作 “ 一顿营养丰盛 个性特 点。教学传递 的信息为受众提供 了参考 ,受众很 容易将它 的知识快餐” :从 “ 形势与政策 课的内涵看 ,“ 形 ’指的是现实事 传 递的信息作为社会公认 的或群体 的选择来接 受,这就更加强化 使之往同一个方向聚集 , 教学功能得以实现。 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政策”是指党和国家为实现既定 目 标和任务 了受众 的从众意识 , 受众群体 的自主性与从众性看似是一对矛盾 ,但这正是 受众 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它反映着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二者相辅相成。大 形势与政策》课通过 多种方式 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未来接班人 , 学会判断形势、把握政策, 通过形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复杂性所在。《 引导受众 的学习和生活 , 使个体消失在群 势与政策教育分辨是非, 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本质 , 有 将信息传递 给广大学生 , 个性并不是永远地消逝 , 相反 , 个 性化的符号是这个 利于青年人保持昂扬向上的追求。“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能缓解学生 体中。但是 , 越 是具 有 个人 认识上的反差 , 解疑释惑, 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时 代 的宠 儿 。个性 从理 性上 来看 ,是绝 对个 性化的 , 特点的东西越是具有个性化 , 越为人们追逐 的目标 。 个性 的追逐主 《 形势 与政策》课授课采用教 师集中授课 、政治学习、形势报 形势与政策》课的受众群体既有共同的 告和学生课外 自学相结合的四种 方式进行。可是从开课状况看,目 要就体现在受众心理上 ,《 同时又呈现出个体 的自主性 , 这是这门课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前仍有一些高校 “ 形势与政策”课流于形式。一些高校没有按照文 心理 , 感性 ‘ 好奇心理’与理性 “ 问题意识I ’并存。人 自出生就具备了 件要求规范开设 ,他们满足于对上级指示和部署的照发照转 , 缺少 好奇的本能, 这是, 求的初期表现, 对未知的事物有一种想知道的 具体、实际的、有效的措施。有些高校 已将该课列入教学计划 ,然 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 l 女 口 果没有好奇心和 而缺乏应有检查和监督。从教 师教的状况看 ,一些高校 “ 形势与政 欲望。居里夫人说,‘ 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 策”教师队伍缺乏统筹 ,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多 ;青年教师多 , 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 。好奇心作为—种内在动机 ,它既具有认知性特征,能够引 有经验的教师少。一些教 师欠缺大班教学纪律掌控能力和有效的课 发明创 ’ 发个体的探索行为, 又具背 情 感 【 特征, 可以使个体从探索中获得 陕 堂教学方法运用 ,只会按照统一课件宣讲 ……从学生学的状况看 , 形势与政 些学生主观上没有认识到对 “ 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重要性 ,缺 的体验。在当今社会不断发展和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通过 《 i 果 1 吏 大学受众群体对国家发展进步的基本逻渐 嗍 络普遍关注, 大 少 长远 思维 和 眼光 ; 不 能从 “ 要我 学 习”转 入 “ 我 要学 习”的境界 。 策》 学生真正面对的挑战是思想禾 只E 的挑战, 真正的信仰是在对社会重 当前传统的 《 形势与政策》教学主要采取 “ 填鸭”式 “ 满堂灌” : 课 个体 在其 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来的 堂上,学生思维只会跟着老师转,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不到发挥。 大问题 的清醒 面对中树立起来的。 生坚持、积极隋绪等有助于学习活动的有效进 教 师受 教学 大 纲 的 限制 , 如 果 不能 根据 高校 学 生思 想动 态 和行 为动 观察、提问、操作、选择『 向, 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 , 就只能局限在就 “ 形势” 讲 “ 形势” 。 行。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好奇心对教育教学的重要价值。 从 本质 上 讲 ,感 知不 是 学 习产 生 的根 本 原 因 ,产 生 学 习的 根 当前对待 《 形势与政策》课的受众心理特征 本原 因是 问题 。其 中 问题 意 识 是 问题 解 决 的基 础 ,同 日 寸 对 受 众 知 传统的大学生, 究主要探讨受众的个体特点、个体差异对教 识的掌握 ,思维结构 的优化 ,个性 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都有 育效果的影响,这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探索。但像 “ 形势与政策 ’课 着较 大的促进作用。最初 ,复杂多变的受众群体认为传 媒怎么说 这样的大众化必修课 ,它的受众不是绝对孤立的个体,他们会通过传 受众怎么接受。随着研究 的深入 ,受众不再满足于听和记 ,开始 播发生实际的或心理上的交往,从而成为传播的受众群体。从群体心 有意识 的分析背景、总结规律。但长期 以来 ,沿着政治学习、形 理的角度来研究受众的特征 ,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清晰地了解1 乍 为 势报告 目标展开的 《 形势与政策 课堂教学 ,重点着眼于对党 的 群体的受众, 为课程的教学策略提�

网络热点新闻中大学生的群体参与及价值引领

网络热点新闻中大学生的群体参与及价值引领

网络热点新闻中大学生的群体参与及价值引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网络热点新闻成为了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了大学生群体参与及价值引领的重要场所。

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主力军,他们在网络热点新闻中的参与和发声,无疑引领着社会公共舆论的走向,塑造着社会价值观念和思想风向。

本文将探讨网络热点新闻中大学生的群体参与及价值引领,并分析其意义与影响。

1. 大学生群体的参与方式多样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热点新闻中的参与方式非常多样化。

他们可以通过发表微博、微信朋友圈、参与网络讨论区等方式进行直接的发声;他们也可以通过制作视频、写作、绘画等形式进行创作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更有甚者,他们可以通过组织线下活动、发起义务捐款等方式积极参与到社会事件中来。

无论是哪种方式,大学生都展现出了积极的参与态度和创新意识。

2. 大学生群体的信息传播能力强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信息时代的主要受众,其信息传播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他们利用自己的社交网络和影响力,可以迅速将网络热点新闻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中去,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应。

这种信息传播的方式,有效地推动了社会事件的发酵和进展,也引起了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3. 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强在网络热点新闻中,大学生群体展现出了非常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他们对社会事件表现出了关注、热心、积极的参与态度,积极向上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念。

他们还通过网络募捐、线下关怀等行为,实际行动地帮助到了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群,展现了出了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1. 引领社会舆论大学生在网络热点新闻中的参与,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发声,更是为了引领社会舆论的方向。

他们通过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传递出了积极向上、真实客观的信息,影响了社会上更广泛的群体,引导了社会舆论的转变。

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中,大学生群体的发声和参与,往往成为了引领社会风向的重要力量。

1. 增强社会凝聚力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热点新闻中的参与,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网络社交与网络新闻受众行为研究——基于大学生群体的量化分析

网络社交与网络新闻受众行为研究——基于大学生群体的量化分析

定程 度上改 变 了人们 发现 和消费新 闻的 方式 ,而微博客 、N S S以及 即时通 讯软件 与社交服务也正在我 国大行其道 , 不断更 新 着人们 的内容消费 体验 。 同时 , 能手 智 机 、 板电脑 日益普及 , 平 相关 阅读应 用飞 速 发展 , 至此 , 内容消费 已经变成 一种更
够丰富。 只有 2%的人会使用话题的功能 , 4
1 . %使用 私信这 一人际 味非常浓 的功 37 9
用, 而更广阔的社交圈的设计与使用还不 3 5 使用其他功能 的占 69 ) . %, 4 . % 。 ( ) 二 网络社交群体 中的新 闻阅读 习

时间与社交程度不具相关性 。 虽然从 表面
的学生 , 网络社交倾 向非常之高 ( 均得 平
分6 6分 )是极 具前景的 电子 阅读 、 , 网络 备较好 的解释力。 2 阅读 时长 、
社交平 台。 然而 由于此样本 量较小 , 不具
本 次调查所 选群体 在每 一个选 项都
(0 7 8 . %) 能保持 1小时 以上的 阅读时 7 较积极主动的 , 而足够 的时长和主动性也
此 次研究 采用 的是 自制 量表 与问卷 结 合 的调查 法 , 亦包含 了文献分 析 , 即对 网络社 交与 网络新 闻相关 文献进 行 了回
顾 与研 究 。
评 估采 用的是相关 系数的双尾检验 。
根据结果 , 留了显著相关 的 1 道题 。 保 6
有相 当的人 数 , 距不是 很大 , 整体上 差 但
NSOD调查研究 E R WW Ll
网络社 交 与网络新 闻受众行为研 究
基 于大学生群体 的量化分析
。王呈 马玲 吕辰 晶
【 摘

“网易公开课”的大学生受众认知分析

“网易公开课”的大学生受众认知分析

“网易公开课”的大学生受众认知分析作者:宋佳邢佳娜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14期【摘要】网络公开课以其新颖的传播方式、丰富的知识吸引众多网友的目光。

然而,经过精良的制作、透过虚拟的网络所呈现的网络公开课并不是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名校公开课”的课程模式。

“淘课族”对“网络公开课”的迷恋是出于知识传受过程中的偶合,折射出的是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文章试图从大学生的认知角度对网络公开课中代表性的“网易公开课”作出分析。

【关键词】网易公开课传播社会问题淘课族2010年,以“网易公开课”为代表的网络公开课在被引进国内后就迅速走红,这些公开课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以及牛津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内容涵盖了人文、艺术、金融等领域。

在网上就可以轻易的学习到名校的课程对大学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因此在网上淘课成为了大学生的一大乐趣。

同时,各种和淘课有关的论坛也不断涌现,淘课族在上面交流观后感和分享笔记,如CICI study 和豆瓣网。

然而,在网络公开课的热潮退去之后,“淘课族”的身影似乎不再像以前一样活跃在网络中,淘课论坛也没有热闹的场景,网络公开课不再是大学生生活中的日常谈资。

大学生的这种行为的转变与大学生对于“网易公开课”的认知是否存在关联?本文就试图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大学生对“网易公开课”的认知状况。

一、“免费”上名校,逃课只为“淘课”网络公开课,顾名思义,就是运用网络进行传播的公开课。

相较于传统的公开课,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将国外名校的课堂搬到了网络上,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网友们只要轻轻点击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就可以实现在线的观看和学习。

而且不同于传统学校对于专业课程的限制,受众在网络公开课的课程选择方面可以自由选择,从文学到理工科都可以任意选择。

2010年初,随着YYeTs等国内知名字幕组的出现,哈佛、耶鲁等名校公开课不断被引进国内并不断走红。

最有代表性就是“网易公开课”,其中网易平台上的哈佛大学的公开课《公正》、《幸福课》等课程凭借着数以千万计的点击量掀起了网络公开课的热潮,网友们像追美剧一样开始狂“蹭”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价格
商品信誉度
商品评价
商品销量
大学生不网购比例
一、女生网购比例比男生大 二、女生购物兴趣比男生高 网购人 数占 66% 不网 购占 34%
三、女生比男生爱美心强
品牌案例
• 合作院校
浙江大学 浙江传媒学院
合作院校
浙江警察学院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大城市学院
四大高校终端机分布
序号
1 2 3 4 5 浙江大学
25
33 16 1 11 1 1/4分屏图文3/4分屏视频宣传片 45000 122
42
42 60 42 32 4.5*3M
4
6 33 5 7 1 3/4分屏视频宣传片 1/4分屏图文3/4分屏视频宣传片 节目前后穿插全屏图文或者视频宣传 1/4分屏图文3/4分屏视频宣传片 1/3分屏图文 2/3分屏视频宣传片 20000 33 33
大学生受众群体分析
大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
代表18-30岁的人群
截止2012年,中国在学研究生164.6万人, 毕业生43.0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 校生2308.5万人,毕业生608.2万人,两项 加在一起3200万左右
大学生群体特点
学历高
消费水平 高
网络使用 率高
6
浙大城市学院 北区
拱墅区
宿舍
食堂 滨江区 江干区 宿舍
电视机
电视机 一体机
42
32 42
8
12 7
7 8 总计
浙江警察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
全校 全校
行政区
宿舍
一体机
电视机
42
32
4
23
1/4分屏图文 3/4分屏视频宣传片
节目前后穿插全屏图文或者视频宣传
4000 15000 84000
11 23 222
大学生
大学生 大学生 大学生 大学生
11200
14000 22100 34400 18000 228200
Hale Waihona Puke 学校校区紫金港 玉泉 西溪 华家池 之江 全校 南区
行政区域
西湖区 西湖区 西湖区 江干区 西湖区
资源位置
宿舍 宿舍 宿舍 宿舍 宿舍 教学区 宿舍 食堂 室外
类型
一体机 一体机 一体机 一体机 一体机 电视机 电视机 电视机 LED大屏
尺寸
32
数量
25
广告形式
覆盖人 资源总数 数
42
32 42 32 42 32
紫薇阁
荔枝园 桃李餐厅 春晖餐厅
30
70 50 30
大学生
大学生 大学生 大学生
7
8 9 10 11 总计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浙江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经济学院
江干区
江干区 江干区 江干区 江干区
餐厅
餐厅 餐厅 餐厅 餐厅
城西餐厅
葡萄园 第一食堂 清风苑 餐厅
30
31 30 40 80
其他高校受众框架资源统计
序号 学校名称 所属区域 资源属性 资源名称 树人园10 树人园12 1 浙江树人大学 拱墅区 寝室 致信楼2 致信楼1 树人园8 第一餐厅 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江干区 餐厅 第三餐厅 第五餐厅 桂花园 3 4 5 6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财经学院 浙江经贸学院 江干区 江干区 江干区 江干区 餐厅 餐厅 餐厅 餐厅 玫瑰园 属性数量 10 10 5 5 10 30 40 30 40 30 受众描述 大学生 大学生 大学生 大学生 大学生 大学生 大学生 大学生 大学生 大学生 28000 15000 30300 12000 110 31 30 40 80 601 100 70 36000 100 17000 40 覆盖人数 总计数量
新事物尝 试度高
大学生消费能力很高
2012年中国内地大学生的消费能力 2012年一年内中国内地大学生的消费能力
每年消费4600亿元
3200万大学生
每学年平均消费12000元
• 餐饮、服饰、电子产品、旅游
大学生网购特点
第三选择美容护肤品 第一选择 服装鞋子
第二选择数码产品
第四书籍 最后其他
大学生网购选择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