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及通风系统设计方案
办公楼通风空调系统工程施工方案

办公楼通风空调系统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二、工程设计方案:1.通风系统设计:(1)根据办公楼的使用规模和人员密度,确定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速要求,并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布局。
(2)选择适当的通风设备,包括空气处理器、风机和通风管道等,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循环。
(3)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控制方式,考虑到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需求。
2.空调系统设计:(1)根据办公楼的建筑结构和空间分布,确定不同区域的冷负荷和热负荷要求,并设计合适的空调系统容量。
(2)选择适当的空调设备,包括冷却水机组、空调末端设备和风管等,以满足办公楼的制冷和供暖需求。
(3)设计合理的空调系统控制方式,考虑到不同区域和不同时间段的温度需求,并实现节能控制。
三、施工流程:1.施工准备:(1)组织人员,确定施工团队,并进行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
(2)采购所需设备和材料,确保施工进程的顺利进行。
2.通风系统施工:(1)安装空气处理器和风机,连接通风管道和末端设备。
(2)进行通风系统的调试和检测,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空调系统施工:(1)安装冷却水机组和风管,连接空调末端设备。
(2)进行空调系统的冷热源调试和管网测试,确保系统的制冷和供暖效果良好。
4.安全保障:(1)在施工过程中,遵守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和建筑物的安全。
(2)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处理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5.环境保护:(1)施工过程中,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合理处理施工废弃物,并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四、施工设备和材料:施工设备:起重机、搬运车、焊接设备、电动工具等。
施工材料:通风管道、风管支架、气压减震器、空调末端设备、风道、冷却水机组等。
五、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2.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时处理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3.空调系统施工完成后,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和调试工作,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通风与空调系统施工方案

通风与空调系统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通风与空调系统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为室内提供舒适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
本文旨在提出一个通风与空调系统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满足使用需求。
二、系统设计1.需求分析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使用目的,对通风与空调系统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
考虑到人员密集度、空气质量要求、室内温湿度控制等因素,以确保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空调主机室布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确定空调主机室的布置位置,以确保空调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在布置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主机室的通风和维护要求。
3.风管及末端设备选择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利用要求选择合适的风管布置方式。
同时,根据空调负荷计算结果,选择适当的风口数量和类型,确保室内风流分布均匀,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4.空调末端设备布置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区划,合理布置空调末端设备,如风口、吊顶式空调、空气净化器等。
注意安装位置的高度、方向和布局等要素,以便均衡供应和分布室内空气。
三、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在施工开始前,需确定施工队伍和负责人,明确施工计划和工期,并组织相应的人员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和安全意识。
2.施工过程(1)风管安装:根据设计方案,进行风管的预制和安装。
确保风管的密封性和强度,同时避免损坏其他施工部位。
(2)末端设备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各类末端设备。
注意末端设备与风管的连接,以及设备本身的安装稳定性。
(3)电气接线:对空调系统的电气接线进行施工,确保安全可靠,并进行必要的绝缘处理。
(4)系统调试: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系统调试和运行测试。
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达到设计要求。
3.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做好现场防护和人员防护工作,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
四、质量控制1.材料选择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规定的材料进行选购,确保材料的质量可靠,并具备相应的质量合格证明。
实验室空调与通风设计方案

实验室空调与通风设计方案概况:某大学校区农生组团建筑面积约137 200 m2,建筑高度58.5m,地上14层,地下1层,是由国家实验室主楼、动科院、生工与食品学院、环资学院、农学院各实验楼组成的一个连体建筑群(实验室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一半)。
一、工程设计特点(1)农生组团为一个建筑群,空调系统按学院划分:①主楼(国家实验室)为集中冷热源、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办公室和普通实验室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洁净实验室采用全空气系统。
②其他学院为自带冷热源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新风集中处理;办公室采用集中新风加分体空调;普通实验室采用集中新风加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
洁净实验室采用单元式直接蒸发空调机组(新风集中处理)。
(2)洁净实验室净化空调有多种形式:①全新风净化空调系统设三级过滤,采用顶送风下排风,排风出口设净化处理装置。
②循环风空调箱通过送风管,再经过ULPA过滤器或HEPA过滤器将空气送入洁净室,气流向下送入洁净间,再经竖直回风夹道进入吊顶回风。
空气多次进入循环风空调箱过滤,使用不同类型的中高效过滤器,提供了节约成本和使用能源的选择。
(3)根据甲方提供的实验室洁净度、实验内容、污染性以及房间正负压特性设计排风系统,并按类别排放废气。
每个实验室的排风系统为独立系统,排风柜补风采用室外风,减少了空调负荷。
(4)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对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排风在排放前进行过滤处理,按排出气体的成分采取吸附、过滤、净化处理,使排出气体有害成分低于国家环保卫生要求。
(5)采用DDC数字控制系统,提高楼宇智能化。
设计参数与空调冷热负荷(一级标题)表1主要房间的室内空调供暖设计参数及通风换气参数见表1。
表1主要房间的室内空调供暖设计参数及通风换气参数特殊实验室的(恒温恒湿,无菌,冻干,超净台)温湿度按校方要求,换气次数为10~25 h- (无菌操作间按万级,超净台按百级)。
对温、湿度无工艺要求时室温为20~26℃,相对湿度小于70%。
通风系统设计方案

通风系统设计方案通风系统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通风系统在建筑物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动,消除霉菌和异味,提供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在设计通风系统之前,我们需要对项目的背景和需求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和规模,以确定通风系统的工作负荷。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以确定通风设备的安装位置和通风管道的布置。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比如是否需要调节室内湿度和温度等。
二、系统设计方案根据项目的背景和需求分析,我设计了以下通风系统方案。
1. 安装新风系统:为了提供新鲜空气和保持室内空气的流动,我们将安装一套新风系统。
新风系统包括新风机、新风口和新风管道,可以将新鲜空气引入建筑物。
2. 安装排风系统:为了排除室内污浊空气和异味,我们将安装一套排风系统。
排风系统包括排风机、排风口和排风管道,可以将污浊空气排出室外。
3. 安装排气扇:为了保持浴室和厨房的通风和排气效果,我们将安装排气扇。
排气扇可以将浴室和厨房产生的湿气和异味排出室外,保持室内干燥和清洁。
4. 配置空调系统:根据用户需求,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配置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可以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5. 设计通风管道布局: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我们将设计通风管道的布置。
通风管道应该尽可能直线,并避免弯曲和阻塞,以保证空气的畅通流动。
6. 定期维护和清洁:为了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的效果,我们将制定定期维护和清洁计划。
定期清洁过滤器和排风口,清理通风管道和排气扇,以确保通风系统的畅通和清洁。
三、实施计划和预算估算根据设计方案,我们将安排实施计划和预算估算。
1. 实施计划: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工作量,我们将安排合适的施工时间和人员。
确保按照项目进度完成安装和调试工作。
2. 预算估算:根据通风设备和材料的价格,我们将进行预算估算。
预算包括设备和材料的费用,人工和施工费用等。
四、风险分析和效果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对风险进行分析,并评估通风系统的效果。
空调系统通风与换气优化方案

空调系统通风与换气优化方案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空调系统通风与换气优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传统的空调系统中,通风换气方案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能源浪费、室内空气污染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空调系统通风与换气优化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和探讨空调系统通风与换气的优化方案。
一、改进空调系统设计在改进空调系统设计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空调系统参数优化:合理调整空调系统的供风量、回风量以及风速,以达到更好的通风效果和舒适度。
2. 采用高效过滤器:在空调系统中使用高效过滤器,可以有效过滤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微小颗粒,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 引入新风系统:通过在空调系统中引入新风系统,可以将新鲜空气导入室内,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减少二氧化碳和过多湿气的积累。
二、优化空气循环方式优化空气循环方式对于空调系统通风与换气的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优化方案:1. 循环风+新风混用:在空调系统的使用中,可以将循环风和新风相结合,保证室内空气的循环,并及时补充新鲜空气。
2. 夜间通风换气:夜间气温较低时,可以开启窗户,利用自然通风换气的方式,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3. 循环风定时换气:可以通过定时开启循环风设置,定期将室内空气进行替换,避免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堆积。
三、加强室内空气质量管理加强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是保障空调系统通风与换气效果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管理措施:1. 定期清洁空调系统: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室内细菌和有害污染物的滋生,确保室内空气的卫生和健康。
2. 定期更换过滤器:定期更换空调系统中的过滤器,保持其良好的过滤效果,避免积尘和污染物堆积。
3. 提倡室内通风:鼓励使用者定期开窗通风,将外界新鲜空气引入室内,促进室内空气的流通。
通过以上改进和优化方案,我们可以有效提高空调系统通风与换气的效果,实现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化。
通风空调系统施工方案

通风空调系统施工方案一、引言通风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室内提供了舒适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本文将提供一个通风空调系统施工方案,确保系统的安装和运行正常,满足建筑物的需求。
二、设计概述1. 空调系统类型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将采用中央空调系统,以满足大规模空调需求和统一管理的优势。
2. 空调负荷计算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使用场所和人员密度等进行详细分析,我们将进行空调负荷计算,确保系统能够提供足够的冷却和供暖能力。
3. 空调区域划分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划分,我们将对不同区域的温度和湿度要求进行评估,并设计相应的空调控制策略。
4. 空调设备选择在考虑建筑物的大小、功能和节能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将选择适合的空调设备,包括冷却机组、冷却塔、空调风机和供暖设备等。
三、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我们将制定详细施工计划,包括资源调配、工期安排和安全措施等,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安装空调设备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标准,我们将安装空调设备,包括室内机组、室外机组和空调管道等,确保安装质量和运行效果。
3. 安装空调管道在合适的位置和高度上进行空调管道的布置和安装,确保管道连接紧密、无泄漏,并进行相关绝缘和防腐处理。
4. 连接电气线路按照相关安全规范和电气图纸,进行空调设备和控制系统的电气连接,确保电气线路稳定可靠。
5. 测试和调试安装完成后,我们将进行系统的测试和调试,包括空调运行测试、控制系统测试和性能评估等,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工作效果。
四、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程序,确保施工人员和建筑物的安全。
五、运维和维护1. 运行管理建议建立完善的空调运行管理制度,包括温度调整、系统巡检和故障处理等,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节能效果。
2. 定期维护建议定期对空调设备进行维护,包括清洁、润滑和更换零部件等,以延长设备寿命和保持系统的运行效果。
六、总结通过本文提供的通风空调系统施工方案,建筑物能够获得良好的室内环境,提高居住和工作的舒适度。
06-通风空调方案设计说明HK

通风空调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理念●“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科技领先、节能降耗”的设计理念。
●建设绿色、节能、高科技的建筑。
●通过合适的系统设计和节能手段,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通过合理设计以提高整体效率。
●为人群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和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
●全寿命周期费用最小。
二、设计原则●提供与建筑和结构完整结合的空调系统。
●以节能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提供安全、可靠、灵活的系统。
●提供支持环境控制方案的系统,即安装、运行、维护的节能及低运行成本的系统。
●选择环保产品和材料。
●提供易于维护和保养设备的途径。
三、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41—87)●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GBJ 38—99)●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089-2005)●其他现行国家有关规范及地方法规。
四、工程概述及设计范围本项目位于深圳市,总建筑面积27783平方米。
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其中地下一层为汽车库及设备用房,一至三层为展厅、交易厅、配套商业、餐饮、教育培训等功能用房,。
建筑高度小于24.00米。
本专业的设计范围:●本项目的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本项目的防排烟系统设计五、设计参数●室外设计参数(深圳市)人员计算密度:办公室、展厅 10.0m2/人学术报告厅 3.0m2/人咖啡厅 5.0m2/人●通风设计参数卫生间 15次换气/小时排风厨房 50次换气/小时排风设备用房 6次换气/小时送、排风地下停车场 6次换气/小时送、排风变压器间 15次换气/小时送、排风配电间 8次换气/小时送、排风六、空调系统设计方案:本项目建筑面积27783平方米,使用建筑全年能耗模拟软件对该建筑空调能耗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全年空调能耗分布。
实验室空调通风工程方案

实验室空调通风工程方案一、前言实验室是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场所,空气质量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室作为一个密闭的场所,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实验室空调通风工程进行分析和设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的现状分析1. 空气质量问题由于实验室内常常进行化学试剂的操作和实验,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异味,如果空气不及时排出,将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
2. 温度湿度问题实验室内常常需要长时间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特别是在一些生物实验室和精密仪器实验室中,这更是一个重要的需要考虑的问题。
3. 能源消耗问题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耗能大,如果设计不合理,将会加大能源的浪费,给实验室的运行成本带来不小的压力。
三、设计方案1. 系统分区设计为了有效地控制实验室空气质量和能效的平衡,我们将通风系统划分为多个分区。
不同实验室根据其使用性质和实验要求,采用不同的通风方案。
对于有害气体较重的实验室,我们将采用单独的排风系统,确保有害气体能够及时排出。
2. 新风处理在新风处理方面,我们将设立专门的新风处理设备,通过高效的过滤和换气设备,保证室内空气能够及时更新,不同实验室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新风量和新风温湿度。
3. 空调系统针对实验室常常需要稳定温湿度的需求,我们将采用高效的空调系统,并结合智能控制技术,确保实验室内空气的温湿度能够稳定在设定范围内。
4. 废气处理对于有害气体较重的实验室,我们将设置专门的废气处理设备,通过吸附、氧化等技术,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然后再排出室外,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5. 能耗节约我们将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和能源回收技术,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优化,尽量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实验室的运行成本。
四、施工实施和监测我们将在设计方案确定后,组织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实施,确保系统的安装和调试能够符合设计要求。
随后,我们将对系统进行长期的监测和测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洁净空调与通风本工程为赣州章源钨业高性能、高精度涂层刀片一期年产1000万片技术改造项目,本次设计为全厂各生产厂房及主楼暖通、空调设计。
11.1 专业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0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有色金属工业环境保护设计技术规范(YS5017-2004)11.2 工程概况(1)本次技术改造项目全厂各生产厂房空调面积:14528m2,其中混合料车间:1682.1m2、压制车间:1243.5m2、烧结车间:1729.4m2、研磨珩磨车间:1873.5m2、CVD化学涂层车间:1063.5m2、PVD物理涂层车间:1063.5m2、模具切削实验中心:1710m2、主办公楼:5747m2。
考虑到年产400吨棒材项目棒材车间(计算空调面积:1293.3m2)空调冷(热)源由本次技术改造项目统一输送,则全厂各生产厂房空调面积增为17514m2。
空调夏季总冷负荷约为:7029.1kW,空调冬季总热负荷约为:4912.7kW。
按工艺对冷冻循环水温度要求,设置中温工艺冷冻循环水制冷站一座,低温工艺冷冻循环水制冷站-1一座,低温工艺冷冻循环水制冷站-2一座。
工艺冷冻循环水制冷站亦同时考虑年产400吨棒材项目棒材车间工艺冷冻循环水制冷容量。
(2)设计范围:本工程暖通专业设计范围:全厂供暖、通风、空调及暖通管网设计:a.对工艺有要求的场所设置通风、事故排风装置、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及洁净空调系统设计。
b.按空调冬、夏季负荷要求设置空调冷(热)媒循环水主机站房,利用生产工艺循环水余热经水源热泵空调机组余热利用系统提升温度后,向全厂有微正压温湿度控制要求及洁净空调要求的生产车间、库房等提供空调热源,并进行空调供回水管网设计。
c.按工艺对冷冻循环水温度要求,设置工艺中、低温冷冻循环水制冷站,并进行工艺冷冻循环水管网设计。
(3)设计内容:a. 混合料车间混料区、压制车间、PVD物理涂层车间设置微正压洁净空调系统,洁净度要求达到N9级;烧结车间、研磨珩磨车间、CVD化学涂层车间、模具切削实验中心设置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系统;混合料车间磨制区和喷干区采用直流式空调系统;所有工艺车间空调系统均按工艺要求保持室内微正压。
主楼一层展厅、管理部等设置风机盘管+新风机组空调系统;主楼二层压坯、混合料等仓库对环境相对湿度有较高要求,设置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系统;质检室、包装部、成品仓库以及环形走廊等生产周转区域设置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系统;主楼三层及四层化验检测中心、研发中心、技术设计室、工艺技术室、计算机中心等区域设置风机盘管+新风机组空调系统。
b. 对各车间一层辅助生产区域设置机械排风;对空调主机房、工艺中低温冷冻循环水制冷机房、空压机站等动力站房设置机械排风;对高、低压变配电室设置机械排风。
c. 对混合料车间磨制区喷干区、CVD化学涂层车间、PVD物理涂层车间设置事故排风;对制氮站、柴油发电站等设置事故排风。
d. 对特气站含酸腐蚀性气体间排风设置负压集中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尾气超屋面排放,并设置区域事故排风。
对特气站惰性气体间、易燃易爆气体间气瓶室等设置负压事故排风系统,稀释后超屋面排放。
e. 对主楼一、三、四层中心区域的内置展厅、质检中心、计算机中心、环形走廊等,按规范要求设置消防排烟及补风系统。
f. 根据冬、夏季空调负荷要求,并针对本项目无第二热源特点,空调主机选用水源热泵空调机组,利用工艺循环水作为冬季热源水,降低冬季空调系统运行能耗;春、夏、秋三季利用工艺循环水余热作为各车间组合式空调机组相对湿度调控热源,实现全厂空调系统低碳运行。
g. 中温工艺冷冻循环水最大循环量为:226.7m3/h,最大计算冷负荷为:1901kW。
按中温工艺冷冻循环水使用区域分区要求,设置中温25/17℃工艺冷冻循环水制冷站一处。
低温工艺冷冻循环水仅有二个车间使用,最大循环量分别为:38.9m3/h和8m3/h,最大计算冷负荷分别为:361.7 kW和74.42kW。
按低温工艺冷冻循环水使用区域分区要求,在研磨及珩磨车间和压制车间各设置一处低温15/7℃工艺冷冻循环水制冷站。
11.3 赣州市室外气象计算参数表11-1 室外气象计算参数11.4 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各生产厂房空调室内设计参数根据工艺要求设定,其中洁净度级别按照主工艺区—辅助工艺区—辅助过渡区进行逐级级配,不同等级的洁净室以及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不小于10Pa;洁净区与室外的压差,应不小于20Pa;同时兼顾空调室内温度梯度设置。
主楼各管理、技术、设计及生产周转区域设置集中空调系统,其生产周转区域温湿度与各车间工艺辅助过渡区尽量相同或接近。
空调室内设计参数见表11-2:表11-2 空调室内设计参数表说明:a.洁净度N9级对应于空气中≧0.5um的粒子数不大于35200000个/m3。
b. 各生产厂房内办公室、更衣辅助间等辅助用房室内参数按邻近工艺生产车间兼顾温度梯度设置。
11.5 空调冷、热源设备选型11.5.1 空调冷源拟选用4台LSR1840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按一期工艺达产配置3台,预留1台位置待二期工艺达产时购置投运,制冷站二期总装机制冷量7364kW。
热泵机组单机额定制冷量Q L=1841kW,采用R22冷媒,制冷机能效比COP值为4.64,夏季空调系统冷媒水量V LM=344m3/h,冷媒水进出口温度:12/7℃;冷却水量V LQ=414m3/h 进出口温度32/37℃。
系统配置空调循环水泵4台(一期三用一备配置,二期工艺达产时4台投运),单机流量Q=346m3/h,扬程H=60m,电机功率N=90kW。
系统冷却水由给排水专业结合全厂冷却循环水系统统一提供。
11.5.2 空调热源由上述4台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组成全厂冷却循环水冬季热回收系统,利用全厂冬季工艺冷却循环水作为水源热泵机组蒸发器热源,热源水最大用量:V RY=1032m3/h,平均用量:V RY=620m3/h。
由水源热泵机组将空调热水水温提升后供空调系统供暖使用,制热能效比COP值为 3.949。
冬季空调系统热水供回水温度为50/45℃,热源水进出口温度32/25℃。
循环泵共用。
冷却后热源水并入全厂冷却循环水系统,降低循环冷却塔工作负荷。
冬季视负荷情况减少机组开启台数,多余冷却水仍由全厂冷却循环水系统集中处理。
为此,既可不再引入第二能源,还可大量节省全厂冬季供暖能耗,实现低碳运行。
空调制冷站设置在研磨及珩磨车间一层辅助设备用房内,与全厂冷却循环水站房毗邻,以便于全厂冷却循环水夏季和冬季热回收利用。
11.6 空气调节混合料车间磨制区和喷干区采用直流式空调系统,其余各生产厂房均为大空间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厂房或洁净空调厂房,空调送风方式需采用全空气低速送风系统。
11.6.1洁净厂房(1)对洁净度要求N9级,室内相对湿度φ<45%洁净厂房(混合料车间混料区、PVD物理涂层车间),选用XCS系列水冷新风独立温湿度控制机组对新风进行降湿处理后,新风送入ZK系列组合式洁净空调机组再次调整空气状态及空气品质,对洁净厂房送、回风实现温湿度调节。
XCS系列水冷新风独立温湿度控制机组由新风初效过滤+一级水冷表冷器降湿+二级直膨式表冷器降湿+送风机组成。
ZK系列组合式洁净空调机组由入口初效过滤段(袋式)+混合段+中效过滤段(袋式)+表冷段(6排)+送风机段+扩散段+消声段+中间段+亚高效过滤段+电加热调整段+出风段组成。
(2)对洁净度要求N9级,室内相对湿度φ<50%洁净厂房(压制车间等),新风进入ZK系列组合式洁净空调机组经一级水冷表冷器降温降湿预处理,再由组合式洁净空调机组再次调整空气状态及空气品质后,对洁净厂房送、回风保证洁净度和实现温湿度调节。
ZK系列组合式洁净空调机组由新风段+新风初中效过滤段(袋式)+一级水冷表冷器降湿段(4排)+混合段+中效过滤段(袋式)+表冷段(6排)+送风机段+扩散段+消声段+中间段+亚高效过滤段+电加热调整段+出风段组成。
(3)对洁净度要求N9级洁净空调系统各送风点设置保温亚高效(99.9%>η≥95%)送风口,送风方式均为顶送;所有回风点均设置带可抽出平板式过滤回风口,回风方式均为底回。
(4)洁净空调机组的送风机采用变频电机,大风量用于生产时空调送风,小风量用于非生产时,维持洁净室~10Pa正压值。
11.6.2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厂房(1)对室内相对湿度φ<45%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厂房(研磨、珩磨车间等),选用XCS系列水冷新风独立温湿度控制机组对新风进行降湿处理后,新风送入ZK系列组合式洁净空调机组再次调整空气状态及空气品质,对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厂房送、回风保证清洁度和实现温湿度调节。
XCS系列水冷新风独立温湿度控制机组由新风初效过滤+一级水冷表冷器(4排)降湿+二级直膨式表冷器降湿+送风机组成。
ZK系列组合式洁净空调机组由入口初效过滤段(袋式)+混合段+中效过滤段(袋式)+表冷段(6排)+送风机段+扩散段+消声段+中间段+电加热调整段+出风段组成。
(2)对室内相对湿度φ<50%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厂房(烧结车间、CVD 化学涂层车间、模具、切削实验中心),新风进入ZK系列组合式洁净空调机组经一级水冷表冷器(4排)降温降湿预处理,再由组合式空调机组再次调整空气状态及空气品质后,对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厂房送、回风保证清洁度和实现温湿度调节。
ZK系列组合式洁净空调机组由新风段+新风初中效过滤段(袋式)+一级水冷表冷器降湿段(4排)+混合段+中效过滤段(袋式)+表冷段(6排)+送风机段+扩散段+消声段+中间段+电加热调整段+出风段组成。
(3)恒温恒湿厂房空调系统送风方式均为顶送,所有回风点均设置带可抽出平板式过滤回风口,回风方式均为底回。
(4)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厂房空调机组的送风机采用变频电机,大风量用于生产时空调送风,小风量用于非生产时,维持室内微正压值。
(5)对工艺生产中使用添加剂的混合料车间和使用特种气体的CVD化学涂层车间、PVD物理涂层车间,其净化空调系统或微正压温湿度控制空调系统的所有新风机组、组合空调机组均采用防爆型,并配置相应的防爆风机和防爆电机。
配套送回风管道上配置防火阀。
(6)各车间新风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均设置在相应车间一层辅助设备用房内。
11.6.3主楼空调(1)主楼一层由管理部、培训部、市场部、展厅、餐厅等管理和功能区域组成,三层、四层由研发中心、技术设计室、工艺技术室、计算机中心等技术和和功能区域组成,均设置舒适性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