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方法 全景构图法
人像摄影技巧之人像摄影拍摄角度

人像摄影技巧之人像摄影拍摄角度一、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与搭配需要用明确的焦距来拍摄的专项摄影并不多,而人像摄影就是其中之一。
人像摄影中,不同镜头的选择与搭配所拍摄出的人像效果也是不同的。
对于大多数摄影者来说,都比较喜欢用焦距为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来进行人像拍摄,这类镜头通常被人们称作是人像镜头。
使用85~100mm的焦距拍摄,不仅可以让摄影者在一个很恰当的距离范围内进行拍摄(离被摄体3~4m,留给自己和被摄主体一定的空间,但仍能使被摄体充满景框),而且使用这个焦段的镜头拍出来的人像效果比较自然、真实,既不会像广角镜头那样引起面部失真,也不会像较长的长焦镜头那样引起压缩。
尼康24~120mm F/3.5~5.6变焦镜头在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过程当中,很多摄影者经常在最理想的镜头焦距是选择85mm还是100mm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其实,摄影者完全可以选择一款能够包含这两段焦距的变焦镜头,比如尼康的24~120mm变焦镜头,它可以完全满足摄影的不同需要。
这样,摄影者就可以在85~100mm的范围内选择任意焦距来拍摄自己想要的照片。
光圈F5曝光时间1/250s焦距85mm感光度100利用85mm定焦镜头拍摄的人像照片虽然焦距在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比较适合拍摄人像,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利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
当摄影者选用较长的长焦镜头拍摄人像时,可以更好地虚化背景,使画面更加简洁、明了。
但要注意的是,长焦镜头对背景的这种虚化,可能会有些过度,略显不自然。
光圈F2.5曝光时间1/200s焦距135mm感光度100长焦镜头具有虚化背景和突出人物主体的效果除了长焦镜头,广角镜头也得到了众多摄影者的青睐。
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比较好地收取更多的画面元素,从而来反映环境、烘托气氛。
并且,对于人像拍摄,广角镜头打破了长焦镜头单一的表现形式,为摄影者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发挥空间。
需注意的是,要尽可能避免广角镜头给被摄体带来的过度透视变形。
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方法全景构图法

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方法全景构图法·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方法全景构图法相信读者都有以菱形结构拍摄人物的经历。
我们无意识中做出了脱离矩形的单调性形成新视觉效果的行为。
阅读了下面的内容后,您会发现当初的做法多么可笑。
就像不可读的书,这样的照片就成为了难以读懂的图像。
我们要熟悉人物照片的取景手法,摄影前还要明确拍摄全景还是给出特写。
人物摄影的基本取景手法(景别)分为全景( F u l l - s h o t )、中景(Medium-shot)、中近景(Waist-shot)、近景(Bustshot)、特写(Close-upshot)等。
景别分类全景(Full-shot)全景该景别又称做全身景(Figure Shot),是包括背景的全身照,表现人物全身的美丽和动势。
全景包括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周围的环境。
比起照相馆中的摄影,户外摄影中要仔细观察周围环境。
拍摄角度选择不当会扭曲人像。
在全景摄影中,要明确取景意图,并采用能够充分展现人物的角度。
照片2-10包括背景的全景拍摄在<照片2-10>中,利用广角镜头以框取全景的方法拍摄了人和背景。
在以人物为中心红线标记的①、②、③、④上展现画面的动感和运动效果。
其中,①、②、③保持三角形态,④以不稳定的线条形成动势,表现紧迫感、活动感。
椭圆标记的⑤、⑥强调的是面,缓和人物周围复杂的线条,增加柔和感。
另外,空白的留取在废墟的惨淡中增添了稳定因素。
在相同的摄影场地,以不同的景别框取被摄物,观察人物照片不同的表现力。
取景①的构图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废墟”这个空间,该空间存在较多的线和面,这样影响观赏者的注意力,视线不能集中到人物上。
取景②以人物为中心截去环境,表现暗、浊的色感,沉闷的视觉感。
分别以横向和纵向构图,满满框取的人物照片①、②,都表现出沉闷感。
这表示,对于人物照片,不是盲目地大比例框取人物,全景拍摄的关键在于背景和人物的协调性,即利用背景强调人物,并赋予表现力。
全景构图是什么

全景构图是什么摄影中将前景、中景、远景等全部融入到画面中,细节都在画面里毕露无遗。
前景能衬托出风光的宏伟壮观,给人很直观的印象且层次感与纵深感强。
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把前景元素和远处的元素并列在一起,通过它们的彼此呼应对照,为画面增加了深度,从而产生了立体感,增强了画面的透视程度。
元上都遗址摄影作品元上都遗址摄影作品该作品拍摄于中国内蒙。
如果单纯地去拍摄元上都遗址的石碑,画面几乎没有层次感,更别说美感。
在拍摄时,将石碑前的枯草加入到画面中,首先,画面有了层次感,前景的枯草,中景的石碑,远景的天空。
其次,前景枯草元素的加入,突出了要表现的主题:元上都遗址的历史悠久。
正所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摄影作品图片摄影作品图片该作品拍摄于河北张家口草原天路。
通过加入对镜头前石头的拍摄,使得画面的纵深感更强,老人回家路也显得更漫长。
虚的前景运用有两种办法:一是用慢速快门拍摄运动着的前景,二是用大光圈焦点对准远处的主体,使前景处于景深之外,以虚化前景。
前景模糊后,可减少对主体的干扰,有助于突出主体,更重要的是,可以营造朦胧、梦幻的虚境。
如这张照片所示,虚境是指画面中虚化的部分以及由画面中实境引发的想象。
虚境和实境不只是一种对比,也是一种统一。
没有虚境,实境会显得直白,不够深远;没有实境,虚境也过于迷惘,无法立足。
运用“虚”的前景营造虚境与实境,注意“虚”、“实”的不同内涵和两者的辩证关系,非常有助于创作。
埃特纳火山摄影作品图片埃特纳火山摄影作品图片该作品拍摄于意大利西西里,主体是中景的埃特纳火山,如果单纯的拍摄,画面给人一种苍白的感觉。
如下图所示。
但如果加入前景——树木与房子,显得画面充满了生机,跃然于纸。
该作品前景的加入有效均衡了画面。
人们常说的画面布局相对平衡稳定,如画面左右或前后的元素大体上搭配适宜,没有那种“一头沉”的感觉,就是均衡的意思。
均衡,能给人以平稳和舒适的感觉。
均衡不是那种机械呆板和毫无生气的对等、对称模式,而是稳定的感觉中预示着变化。
人像摄影构图精品PPT课件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利用色彩加强全景表现力
横向取景的全身人像构图 身体舒展 视向开阔 画面稳定
中景半身像取景构图
环境处于次要地位,重点表现人物上半身的形体动作和神态情绪, 重点把握上半身的神态
中近景半身像的取景构图 构图在腰部以上,主要刻画人物脸部和胳膊和手的动作 相机高位在人物腰部以上(人物更加自然)
半身像同时还要控制画面的背景! --- 可运用 三分法 用背景渲染气氛
特写人物取景构图
人物胸部以上, 画面成像大,形象鲜明,表现人物情感更为突出, 使用最多的是竖向构图, 要求化妆、服装、造型细致。
大特写人像构图
人物肩膀以上, 构图饱满,容易刻画人物瞬间表情,反应人物心里活动
尽量隐藏脸部的缺陷!
可以运用道具
人物的眼睛是特写中重要的部分------视觉交流
人像摄影取景构 图的高低角度
人像摄影构图
突出主体人物的 取景方式
竖拍人像取景 竖拍人像取景比较适合单独人像:适合立式长方形造型
背景与人物的关系
横拍人像取景 人物视线突出
背景控制与元素排布
人物摄影构图技巧全解新手必学人像摄影构图方法

人物摄影构图技巧全解_新手必学人像摄影构图方法人物摄影构图技巧全解_新手必学人像摄影构图方法时间:2016-10-11 18:43:05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c*m 芬琪在人像摄影技法中有很多中构图方法,但是都是依据六种基本的构图法则发展而来。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人物摄影构图技巧全解,供大家参考!人物摄影构图技巧全解瞬间构图这种构图不难,但是要靠运气,不然就是要杀爆快门多拍几张才会有一张好的,通常都是为了要抓表情或是动作,这种照片通常都比较自然、有动感,我也比较喜欢这种的只是能拍出像样的就很少。
这样的构图一切都要靠你纯熟的技术、跟MD的互动,还有运气才会拍出精彩的照片。
所以很多人喜欢街拍,就是因为街拍少了一个因素跟MD互动,剩下的就只是你自己的观察力跟瞬间捕捉的能力。
你要说是乱枪打鸟也是可以,反正就是乱拍总有一张好的,但是乱拍之中要瞬间搭配上面所讲的构图再加上恰好的表情或动作,也就是乱中要有序这就是这种构图的难度了。
大脸仿长焦构图最后来点轻松的,就是糖水照,最没技术。
新手的最爱构图法,其实拍人像这招就够了,回家在磨一下皮肤包准人人叫你大师。
这种构图没什么缺点,唯一的缺点就是你的MD不可以很丑,不然整张照片就毁了,因为你的主题就只有MD,拍照方式就是用大光圈镜头找正妹拍,最好是广角镜,因为这样可以顺便离正妹近一点。
井字构图这是被用过N次的构图方式,也最通用的构图方式。
不论你要拍风景、人像、街拍、旅拍、还是偷拍一律通用,不过老套归老套,不论你是大师级还是新手级都可以常用,其实井字构图最容易也最稳,也最保险,最为大众所接受。
中央构图一开始学拍照人家都说不要把人放中间,你新手喔我也就傻傻的照做,想说只有井字人家才会以为你大师,人摆中间人家一看就知道你是菜鸟,不会拍照还拿个单反,但是拍久了井字,我回过头把人放中间我发现,其实也没那么糟糕,看你怎么使用,只要避免一直拍大头照、一直拍特写就可行。
摄影与摄像基础 第二单元 任务四取景与构图

图2.88《赶海的渔民》牟善章 摄
3.前景
前景是指在摄影画面上,位于主体前面或 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或景物。前景有时可以是 主体也可以是陪体,但多数是环境的组成部分。 前景在摄影画面中的位置无一定之规,根据画 面内容和结构的需要,可安置在画面的左右边 缘,亦可安置在画面的上下边缘,甚至可以遍 布画面,形成一个“画框” (见图2.89)。
1.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影响着主体与环境的表现,
一般分下面五种景别(见图2.92): ⑴远景:画面容纳的景物范围较大,
着重表现景物所处的场景、环境、气氛 与气势。
⑵全景:表现某一事件或某一具体的 对象,将该事件或对象置于画面的主要 位置,画面能通过特定的气氛、环境来 烘托主要对象。
⑶中景:画面具体介绍某一事件的主要部分, 着重表现参与事件的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憬》单光磊 摄
图2.99《憧憬》单光磊 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2.99《憧憬》单光磊 摄
3.拍摄高度
拍摄者站在一定的高度,如果是相机 镜头光轴和视平线等高平行拍摄是平拍; 镜头光轴上仰高于视平线拍摄是仰拍; 下俯且低于视平线拍摄是俯拍。
⑴平拍。是最常使用的镜头角度。它接近人 眼的视觉习惯,有利于突出前景人物(见图 2.100)。但主体、陪体和背景易于重叠、混 淆。画面上的地平线或水平线常出现在画面的 几何中线上,画面上下对分,显得呆板。新闻 摄影多用这种角度,特别是中、近景,对抢镜 头、抓拍颇为方便。
图2.87《大学生》苏明静 摄
风光人像的拍摄构图

风光人像的拍摄构图摄影构图源自绘画,指画面的布局和构成。
摄影也要构图,是指从取景拍摄到照片的剪裁制作全过程。
人物摄影构图,主要表现人物在摄影画面中的形态,利用一切造型因素塑造人物形象,尽可能构成完美的画面。
摄影与绘画有许多相通之处,同为平面艺术,都要讲构图。
但是,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有很大的不同,绘画构图是以主观设计为主的构图,摄影是以客观选择为主的构图。
绘画可以对素材任意取舍,按自己的构思去构图;摄影是临场选择素材,直接用取景框取舍,现场进行构图,摄影构图,是把现实生活形象变为有框架限制的平面形象。
第一节摄影画面的景别景别指摄影画面所表现的范围。
摄影景别借用电影的划分,即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
影响景别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摄距,照相机和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影响景别;二是镜头焦距,摄距不变焦距变化也影响景别。
一、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1、远景画面表现的范围宏大,场面广阔深远,展现景物的整体结构。
在远景画面中一般没有明显的主体,不去表现景物的细节,而是表现景物的气势。
在人物摄影中,一般不采用远景。
2、全景画面的表现范围要小于远景,表现被摄主体的全貌及其所处的环境,并通过环境气氛来烘托主体对象。
全景画面仍有较大的气势,画面充实,主次分明,在人物摄影中,有时用全景来表现群众场面。
3、中景画面的取景范围进一步缩小,大大减少了环境。
中景画面重在表现主体对象,常常表现主体人物参与的事件及动作情节,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并以情节取胜。
4、近景画面突出表现主体的特征,舍去环境或虚化环境,画面显得十分简洁。
近景画面主体形象丰满,特征鲜明,质感细腻,重在传神。
5、特写画面只表现主体对象的局部,并使这一局部充满画面,着重强调主体对象的局部特征。
特写画面对主体的表现更加集中、强烈,以简代繁,以一代十,使之更加传神。
二、头像、半身像、大半身像、全身像1、头像画面集中表现人物的头部,让被摄者的面部形象基本占据整个画面,是脸部的特写。
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方法 中景构图法

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方法中景构图法
中景也称做膝上景(Knee-shot ),拍摄人物头部至膝盖部位,是强化运动感的取景方法。
强调人物膝上部位时,稍不留神就会形成含糊不明确的照片。
取景中应特别留意截取效果。
中景拍摄中,应慎重考虑画面的布局,强力表现人物的眼神或周围环境,使观赏者感觉不到膝下截取效果。
中景
下面介绍中景(Medium-shot )拍摄中最易使用的取景方法及画面构成。
照片2-12利用线和面的确形态 对于<照片2 -12>此类线和面清晰的背景,比起全景镜头,更适合使用中景,因为中景可强调人物和背景的面、线,表现更强的稳定感。
下面例子的环境与<照片2-12>相似,但摄影方式不同。
人物安排在右侧,视线面向光线方向,在头顶留出空白,这样解决了憋闷感的产生。
另外,人物弯曲一条腿的姿势进一步表现了稳定感。
两腿伸直的姿势不利于表现人物的活力。
空间和姿势的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方法全景构图法相信读者都有以菱形结构拍摄人物的经历。
我们无意识中做出了脱离矩形的单调性形成新视觉效果的行为。
阅读了下面的内容后,您会发现当初的做法多么可笑。
就像不可读的书,这样的照片就成为了难以读懂的图像。
我们要熟悉人物照片的取景手法,摄影前还要明确拍摄全景还是给出特写。
人物摄影的基本取景手法(景别)分为全景( F u l l - s h o t )、中景(Medium-shot)、中近景(Waist-shot)、近景(Bustshot)、特写(Close-upshot)等。
景别分类全景(Full-shot)
全景
该景别又称做全身景(Figure Shot),是包括背景的全身照,表现人物全身的美丽和动势。
全景包括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周围的环境。
比起照相馆中的摄影,户外摄影中要仔细观察周围环境。
拍摄角度选择不当会扭曲人像。
在全景摄影中,要明确取景意图,并采用能够充分展现人物的角度。
照片2-10包括背景的全景拍摄
在<照片2-10>中,利用广角镜头以框取全景的方法拍摄了人和背景。
在以人物为中心红线标记的①、②、③、④上展现画面的动感和运动效果。
其中,①、②、③保持三角形态,④以不稳定的线条形成动势,表现紧迫感、活动感。
椭圆标记的⑤、⑥强调的是面,缓和人物周围复杂的线条,增加柔和感。
另外,空白的留取在废墟的惨淡中增添了稳定因素。
在相同的摄影场地,以不同的景别框取被摄物,观察人物照片不同的表现力。
取景①的构图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废墟”这个空间,该空间存在较多的线和面,这样影响观赏者的注意力,视线
不能集中到人物上。
取景②以人物为中心截去环境,表现暗、浊的色感,沉闷的视觉感。
分别以横向和纵向构图,满满框取的人物照片①、②,都表现出沉闷感。
这表示,对于人物照片,不是盲目地大比例框取人物,全景拍摄的关键在于背景和人物的协调性,即利用背景强调人物,并赋予表现力。
这是全景拍摄的基本原则。
1)利用色彩对比效果的取景
在取景中,要考虑到人物衣服的颜色,使该颜色与周围环境色彩形成对比。
红衣女郎出现在红色系列背景中,背景和人物的颜色接近,应集中到人物身上的视线也会分散。
应尽可能重视衣服的颜色,选择能使人物成为兴趣点的背景,然后适当取景、人和物。
对于颜色对比,最好掌握补色的关系。
互补色表示相反的颜色,B、G、R的反色是Y、M、C(依次)。
蓝色的补色为黄色,草绿色的补色为洋红色(Magenta),红色的补色为青色天然色(Cyan)。
照片2-11考虑色彩对比度的全景拍摄
利用背景和人物衣服的补色关系,可突出人物的视觉效果。
<照片2-11>中,洋红色和补色草绿色相互配合,突出表现了人物。
2)横向构图的画面布局
横向构图的画面布局
红色矩形框中的人物安排在三分法的线中心处,充分表现画面的稳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