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复习2-结构思路
高三语文复习分析作品结构散文2教学案

分析作品结构-散文2 科目: 主备人: 备课日期:课题分析作品结构(二)——题型与方法课时计划上课日期第周教学目标1、掌握“分析作品结构”题的题型和做题方法;2、重点掌握“句段作用”题的做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句段作用”题的做法。
教学流程\内容\板书关键点拨加工润色如何做好开头段作用分析题(一)首段的作用:a.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领起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
b.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作铺垫。
c.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
d.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
e.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二)方法点拨分析开头段落的作用是高考考查结构的热点和重点。
对于这种题型,一般要注意三个方面:1.分清问法。
看是综合问,还是直接问。
综合问:开头有什么作用(好处)?直接问:开头在结构中有何作用?2.综合问的答法,一般从三个方面回答。
(1)结构和思路①点明主旨,总领下文;②引出描写对象,为下文作铺垫;③点题,交代起因或缘由。
(2)内容考虑语段本身表达了什么意思,并考虑句子与写作对象或主旨的联系以及对表达情感、观点等方面的作用。
(3)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要考虑富有特色的语段,如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反衬、对比、设问),或结构上超常组合,或景物描写的段落。
要结合这些特殊性答出其好处来,如引人入胜,自然引起下文,吸引读者;或与下文构成对比(抑扬),或发人深思,或交代写作思路等。
3.切不可“贴标签”,回答不具体。
要答好开头段落作用题,必须认真阅读段落内容,把握本身的表达特点,分析开头的特殊性,并与全文内容、思路联系,找出它与下文哪些内容发生了联系,是什么方面的关联。
散文复习结构思路(课堂PPT)

2.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
内容上:突出了……主旨、强化了……感情; 结构上:交代了文章的线索、使文章前后呼应等; 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使文章一唱三 叹,富有韵律美和节奏感。
18
请你仿照下面的思维导图,列出分析散文的局部段落的作 用的思维导图。(包括特殊段落的作用)
19
散文一轮复习之
【常见设问方式】 ①文章的结构方式是怎样的? ②文章的布局谋篇有着怎样的特点? ③这篇散文以……为线索,试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④作者要表现的是甲,却从乙写起,这样安排材料好不好? ⑤文中写了几幅画面,这几幅画面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
3
结构思路答题考虑三方面:线索+行文思路+结构特点
1.线索:寻找线索的方法: 常见线索:情感、景物,人物,行程,时间,空间...
14
(3)表达技巧角度(+效果):
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
效果:
◎形象地写出了……;突出/强调了……;引人入胜;
◎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引发了读者思考;
◎以小见大,突出主旨;
◎使文章余韵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
15
【特殊段落的作用】: 引文; 反复出现的句子。
16
8
二、分析局部段落作用。 考查局部段落的作用,实际是侧面考查文章的结构思路。 【常见设问方式】 ①某段文字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②画线的语句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③文章一开头就写某某问题,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④某段或某句话删去行不行?请简要分析。
9
【分析局部段落作用的方法】: 1.找到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内容+结构+表达技巧、效果。 (1)内容角度:写了什么内容,点明/揭示/表 达/深化了什么主旨、抒发什么感情。 (2)结构角度:注意开头、中间、结尾等位置。
中考阅读题复习散文(二)思路、主旨

(2)关注过渡句。过渡句既要总结上文,还要开启下文, 所以会对上文概括,对下文总说。
例如:根据选文第②-④段的内容,概括作者描写的书院 清池所具有的特点。
④秀美而宁静,世间也许还有不少这样的池塘,但是,像 岳麓书院这一方清池那样富于文化意蕴的,恐怕还不多见吧?
过渡句,一般单独成段或者在下面部分的段首。
考题形式
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 如:(1)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
(2) 理清文章思路,按示例试对②至④段内容用两 个字加以概括。
答题要点:
(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 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 题点。
如:①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②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③ 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 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1.尽量利用原文语句。 • 2.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
不要漏掉答题点。
基本答题思路:
叙事散文
(1)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事,怎么干,结果如何。
(2)所描绘的景物怎么样,有什么特点?
16.( l )张伯开始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既瘦弱又邋遢”的 蔫耷汉,神情羞惑,穿着破旧,像个“落魄人”。可一握起鼓槌,他就成 了鼓神。这是先抑后扬。
(2)文章前面对中青年汉子们威风表演的描写,从正面衬托了鼓神。 (3)姑娘媳妇们口嚷“鼓神”往前推操张伯,打鼓汉子“一脸虔诚”送 鼓槌给张伯,后生们“满脸殷殷”望着张伯。这是用众人近乎崇拜的举动 正面衬托鼓神。 ( 4 ) “我”开始时以为张伯“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 “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可“我”后来却为之震 撼了。这是侧面烘托鼓神。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散文的结构思路》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散文的结构思路》1. 不同散文的行文思路散文类型行文思路 写景状物散文 引出写作对象→写景咏物,时空拓展→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由自然之物延伸议论→抒情议论,升华主旨写人叙事散文 写作缘起→写人叙事→穿插场景、细节→抒发情感,总结感悟 议论说理散文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进行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2. 散文的“六大”线索类型阐释 作用或效果 时间(时线)时间的变化推移,如事情的发展等 (1)结构方面:①组织材料,贯串全文;②结构清晰;③使行文富于变化。
(2)思想内容方面:①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②揭示主题;③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
(3)特殊方面:①物线有象征、呼应作用,丰富了文章内涵;②情线有使情感浓厚、深化主题的作用。
地点(地线) 地点的转移,如游记散文的移步换景等 物象(物线) 赋予某个物象以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围绕此物象行文人物(人线) 以人物的变化或人物之间的关系发展行文感情/心理(情线) 以情感的脉络或心理状态的变化来行文事件(事线)以某个事件为中心行文3. 散文的“八大”结构形式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写人叙事散文多按此种结构展开,重点突出时间因素,按时间顺序层层铺开,条理清晰,叙事完整。
按空间位置变化组织材料文化游记散文多按此种结构展开,不突出时间因素,只突出空间位置的变化。
按事物性质、类别组织材料有些议论说理散文往往按事物性质展开,有时还把感受分成几类写,便于安排结构。
以中介物组织材料把中介物作为串联作者思想感情和材料的媒介。
所谓的中介物,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问题、概念、思想等。
以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变化脉 有些散文往往是按照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变化脉络来写的,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围绕“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行文,写出了自己络组织材料内心的情感变化,使文章意蕴丰富。
以双线结构(复调)行文,分明线和暗线明线,即作品中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如时间线或空间线;暗线,即作品中未直接描述或间接呈现出来的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的线索,如作者的情感变化。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结构思路分析

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作简 要说明。
明确是什么 考查类型?
间接考查
感情词/心理词的变化
①开始不知道,从未听过,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后产生 神秘感
②然后第一次看过老腔表演之后,感到震撼。 ③再看老腔表演时,怀疑其中是否掺杂了乡情带来的偏爱。 ④最后认识到自己被老腔征服完全是因为老腔自身强大的艺术 魅力。
一看标题:有些标题就揭示了线索。
第
一 步
二看时空词语:有些时间、空间词语很可能就是“时间 线索”或“空间线索”。
“
三看“物”:文章中某一“物”若反复出现,很可能就
四 是线索。
看” 四看议论抒情: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中蕴含的“情”
往往就是文章的线索。(暗线)
第二步:分析线索作用
1.怎样答线索作用
①贯穿全文
的半球》的片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头脑中的旅行》)
三、怎样答分析句段作用题
第一步:明确句段位置,读懂句段内容
因为不同位置的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有所不同,明确句段位置就显得特别重要,而读 懂句段内容又是分析句段作用的前提。
第二步:确定分析角度,结合文本分析
依据句段位置,确定对句段作用分析的角度,应从内容、结构、表达技巧和读者几 方面分析,不同位置的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有所不同,尤其要注意开篇、中间、结尾 处句段的作用,然后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作答。
全文线索 思路特点 结构特点 选材特点
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清题干,把握要求 抓准题干关键词,确认是直接梳理(行文思路),还是间 接梳理(心理变化)
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 勾画关键词或关键句:划分层次/找寻线索/梳理心理变化
第三步:分条陈述,规范作答
高三语文 散文常用结构思路有哪些

高三语文散文常用结构思路有哪些以高三语文散文常用结构思路有哪些一、引子式引子是散文的开篇,它可以是一句话、一段话、一个情节或者一幅插图,通过引子,读者可以迅速进入故事的氛围,引起读者的兴趣,激发读者的情感。
引子式可以是直接引子、间接引子、双引子等。
二、对比式对比式是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异同来突出散文的主题。
可以通过对比两个人物、两个事件、两个时间、两个地点等来展示散文的主题。
对比式可以是并列对比、递进对比、转折对比等。
三、因果式因果式是通过描述事件的前因后果来展示散文的主题。
可以通过描述一个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后果,或者通过描述多个事件的因果关系来展示散文的主题。
因果式可以是单因果、多因果、链式因果等。
四、叙述式叙述式是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或者经历来展示散文的主题。
可以通过描述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一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一个地方的变迁等来展示散文的主题。
叙述式可以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主题顺序等。
五、抒情式抒情式是通过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来展示散文的主题。
可以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反思人生意义等来展示散文的主题。
抒情式可以是描写抒情、抒发抒情、抒发思考等。
六、议论式议论式是通过阐述观点、论证论点来展示散文的主题。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来展示散文的主题。
议论式可以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等。
七、描写式描写式是通过描写人物形象、环境场景来展示散文的主题。
可以通过生动的描写语言、细腻的描写手法来展示散文的主题。
描写式可以是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
八、哲理式哲理式是通过思考人生的意义、追求真理来展示散文的主题。
可以通过提出哲理问题、探索哲理思考、阐述哲理观点等来展示散文的主题。
哲理式可以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
以上是高三语文散文常用结构思路,每种结构思路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主题和要素进行选择和运用。
通过合理运用不同的结构思路,可以使散文更加丰富多样,更加生动有趣。
2020年散文复习之结构思路(二轮)

2.(词语含意题)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找出关于“窗子”的描写,对其进行分析归纳。第②段写“我”看 到铁纱窗外面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第③段提到铁纱窗、玻璃窗,第④段写“所 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都在窗子以外,第⑤段写书房窗外的情 形,这几段提到的窗子都是具体的。第⑦段写即便是出门旅行,也“免不了坐 在窗子以内”“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这里说的就是心理上的“窗 子”。结合全文来看,这心理上的“窗子”就是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
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故事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作品中的某个人物、某个 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作品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 阅读散文时,抓住线索是把握故事发展的关键。寻找线索的途径有散文标 题、散文中的关键词。
线索 ①明线: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明线所叙述的人
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②暗线: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由事件间接呈现
2012年重庆高考 2012年大纲卷
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 路。
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散文,在通读时要善于捕捉文本中的重
【真题体验】 (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窗子以外 林徽因
①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②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 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有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 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 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 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儿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 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 外。 ③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散文2把握文章结构思路与归纳概括文意(课件)

答案
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 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说明人们都有好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肯定了下文人生路途上“在世界上闯荡,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功立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是无可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的;从自己写起,从现实生活中的走路写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人亲切的感受,自然地引出“人生也是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的瓦顶白的粉墙冲洗得发白的石板路连木柱子也是黑的谨严素净然而空间是庞大的人有足够的地方可以移动物件也是厚实可靠的像那间大大的厨房里的那口大大的腌菜缸在朴质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正如那三味书屋里既有严厉老师的戒方又有那顽皮学童的小小乐园而门前的石板路下则是潺潺的流水
2014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语文(SD)
“横向思路”指的是围绕一个中心,多角度、多侧面地分别加以叙写。
横向思路通常又可分为总分式、对比式、纵横交错式三种。具体可以 分解成下列几个方面:
菜 单 隐 藏
2014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语文(SD)
破疑难 核心考 点探究 夯基础 即时踩 点快训
(1) 段内的结构层次; (2) 全文的结构层次; (3) 文章材料的组织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
内容上:突出了……主旨、强化了……感情; 结构上:交代了文章的线索、使文章前后呼应等;
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使文章一唱三
叹,富有韵律美和节奏感。
请你仿照下面的思维导图,列出分析散文的局部段落的作 用的思维导图。(包括特殊段落的作用)
散文一轮复习之
二、分析局部段落作用。 考查局部段落的作用,实际是侧面考查文章的结构思路。 【常见设问方式】 ①某段文字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②画线的语句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③文章一开头就写某某问题,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④某段或某句话删去行不行?请简要分析。
考点一 -9-
【分析局部段落作用的方法】: 1.找到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内容+结构+表达技巧、效果。 (1)内容角度:写了什么内容,点明/揭示/表 达/深化了什么主旨、抒发什么感情。 (2)结构角度:注意开头、中间、结尾等位置。
【特殊段落的作用】: 引文; 反复出现的句子。
考点一
-16-
1.引文(引述、穿插性材料)的作用——穿插的材料或描写人物, 或叙述事件,或摹状实物,或绘制图景,或旁征博引,但都是与主 题材料形成了某种特定的关系。 ①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有韵味地展现了.....; ②增添文章的文学内蕴,使文章内容更丰满; ③有力地凸显了文章……的主旨; ④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更好地增添意蕴,丰满文章,凸显主题。如2015年湖北卷《头脑 中的旅行》第17题,2014四川卷《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第3 题。
单独考“线索”时,答题方法如下:
①……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②……在文中...次出现,先写了……,然 后写了……,最后写了……;
③层层递进/层层深入,把……感情推向高 潮。
结构思路答题考虑三方面: 线索+行文思路+结构特点
考点一
2、行文思路、脉络: 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一般行文思路:缘起---对象----联想----感悟
③结尾段作用—— 总结全文; 照应题目/上文的……内容; 卒章显志/深化主旨。
考点一
-13-
(注意:答题时一定要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不可机械照抄。)
【分析局部段落作用的方法】: 1.找到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内容+结构+表达技巧、效果。 (1)内容角度:写了什么内容,点明/揭示/表 达/深化了什么主旨、抒发什么感情。 (2)结构角度:注意开头、中间、结尾等位置。
散文一轮复习之
思路结构
考点一
考点分析
-2-
考点一:把握散文结构思路的两种考法: 一、把握整体结构思路; 二、分析局部段落作用。
一、把握整体结构思路。
考点一
-3-
文章的整体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对 文章整体结构思路的把握,其实是考查作者安排材料的方式和布局谋篇的 特点。
【常见设问方式】 ①文章的结构方式是怎样的? ②文章的布局谋篇有着怎样的特点? ③这篇散文以……为线索,试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④作者要表现的是甲,却从乙写起,这样安排材料好不好? ⑤文中写了几幅画面,这几幅画面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
结构思路答题考虑三方面:线索+行文思路+结构特点
考点一
1.线索:寻找线索的方法: 常见线索:情感、景物,人物,行程,时间,空间... 写景状物散文,注意区分线索是景物还是情感,看 是单纯的写景物,还是写作者对景物的情感变化或景物所 蕴含的精神品质,如若后者则线索侧重从情感方面理解。 例如《雾》线索为:作者对雾的情感变化(对雾不喜欢、 喜欢、欣赏、赞美、理性思考、陶醉)。 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揭示线索) 反复出现的句子,词语。 注意议论抒情的句子。
考点一 -14-
(3)表达技巧角度(+效果):
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 效果: ◎形象地写出了……;突出/强调了……;引人入胜; ◎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引发了 读者思考; ◎以小见大,突出主旨; ◎使文章余韵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 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使读者加深对……的印象。
考点一 -10-
①开头段作用——
考点一
-11-
开篇点题,统领全文; 开门见山,照应标题; 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张本”指事先为事 态的发展做好布置。 为下文写……埋下伏笔; 为下文写……张本/为……做铺垫; 渲染了……气氛; 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②中间段作用——
考点一
-12-
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 与上文……形成对比/反衬,突出了……; 呼应标题/开头/上文……内容; 为下文……做铺垫; 由……过渡到……/由……转而写到……(物—人, 景—情,事—理等); 使文章节奏有了变化/内容有了波澜。
主 题
(《赢在微点》P200《炊烟的味道》)
考点一
结构思路答题考虑三方面:线索+行文思路+结构特点
3.结构特点: 常见的有: 总分总、先抑后扬、逐层递进、 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 ......
分析散文结构方法点拨: 1.先看内容、找线索; 2.逐层概括、理思路; 3.总览思路、抓结构; 4.组织答案、不遗漏。
考点一
-8-
常用的答题步骤是:①文章以……为线索; ②采用了……式的结构; ③先写了……,接着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