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池容积计算

合集下载

雨水蓄水池容积计算书

雨水蓄水池容积计算书

按设计规范,雨水储存设施的有效容积不宜小于集水面重现期1—2年的日雨水设计径流总量扣除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规定,本设计的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取70%,其对应的设计日降雨量为11.6mm,雨水设计径流总量按下式计算:W=10φc h y F式中W ——雨水储水池容积,m3 ;φc——雨量径流系数;取0.4h y——设计日降雨量,mm/d ;取11.6mmF ——汇水面积,hm2,为4.0hm2。

则:W=10×0.44×11.6×4.0=204.16m³按设计规范,屋面雨水初期弃流可采用2-3mm径流厚度,地面雨水初期弃流可采用3-5 mm径流厚度,初期径流弃流量按下式计算:W i=10×δ×FW i——初期弃流量,m3 ;δ——初期径流厚度;取3mm;F ——汇水面积,h㎡。

则:W i=10×3×4=120m³则本设计蓄水池的体积为:V=W-W i=84.16m³根据甲方提供资料,本次项目占地面积69000㎡,绿化率35%,即绿化占地面积约24150㎡,道路及车库面积为31211㎡;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提供全部的绿化浇灌用水和30%的冲洗道路及车库用水,计算如下:查《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浇洒道路及绿化用水定额都取为2.5L/㎡.d,则依据下式计算:Q=q×s/1000式中:Q——日用水量q——用水定额则绿化浇灌日用水量:Q1=2.5×24150/1000=60.38m³/d道路浇洒日用水量:Q1=2.5×31211/1000=78.02m³/d雨水收集系统存储可回用蓄水天数为3—7天,本设计取3天,则雨水收集模块容积为:W=3×(78.02×0.3+60.38)=251.34m³清水池容积取日用水量的25%—30%,本设计取25%,则清水池容积为:w=0.25×(60.38+78.02×0.3)=20.85。

3000吨每天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3000吨每天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4.生化供气量计算:
滤池单位时间内去除的BOD量:ΔBOD=360kg/d
生物滤池进水BOD:Sa=0.135kg/m3
生物滤池进水悬浮物:C1=0.121kg/m3
滤池水下的深度:H=4.8m
滤池氧的利用率:EA=25%
最不利水温:10℃
10℃清水中的饱和溶解氧浓度:Cs(10)=11.33mg/l
5.设备选型:
(1)、选用一台旋臂式弧形格栅除污机,栅宽0.4m,栅条间隙0.008m,栅条宽度0.008m,回转半径0.5m,电动机功率0.37KW。
(2)、选用一台人工格栅备用,栅宽0.4m,栅条间隙0.008m,栅条宽度0.008m。
(3)、超声波液位计(0-6mA),一套。
(4)、电控柜,一套。
六.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
1.设计参数:
进水流量:Q=3000*1.2=3600m3/d
生物滤池进水BOD:Sa=135mg/L
生物滤池出水BOD:Se=35mg/L
BOD容积负荷率:(2~4)Nw=3kgBOD/(m3滤料·d)
滤料层高度:(2.5~4.5m)H=3.5m
滤池(圆形)个数:n=4
配水室高度:h1=1.2m
5.污水中各项指标处理情况表:
项目
原水
毫克/l
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
曝气生物滤池
砂滤池
出水
毫克/l
总去
除率
%
出水
去除率%
出水
去除率%
出水
去除率%

350
280
20
120
57
100
17
100
71.4
泥团
180
135

清水池计算

清水池计算

设计计算书初稿Q=50m3/d=2.08m3/h1.集水池①设计参数:停留时间:0.5~1.0h,本设计采用 t=1.0h ②有效体积:V=Qt=2.08*1.0=2.08m3③尺寸设计调节池有效水深h=1.0m面积F=V/h=2.08m2则长取2m,宽取1.1m设调节池超高h‘=0.4m,则总高H=h+h’=1.4m2. 调节池①设计参数:设停留时间:t=8h②有效体积:V=Qt=2.08*8=16.64m3,取17m3③尺寸设计调节池有效水深h=2m面积F=V/h=8.5m2,取9m2则长取3m,宽取3m设调节池超高h‘=0.4m,则总高H=h+h’=2.4m布气管设置1) 空气量D=D 0Q=3.5*50=175m ³/d=2.03*10-3m ³/s2) 空气干管直径33-m 015.012*14.310*03.2*4v 4d ===πD ,取15mm 校核管内气体流速m /s 49.11015.0*14.310*03.2*4d 4v 23-2===πD ‘, 在10-15m/s 范围内,符合要求3) 支管直径d 1空气干管连接2支管,通过每支管空气量qq=D/2=1.02*10-3m ³/s 则支管直径33-11m 015.06*14.310*.021*4v q 4d ===π,取15mm 校核支管流速m/s 77.5015.0*14.310*.021*4d q4v 23-21===π‘ 在范围5-10m/s 内,符合要求。

4) 穿孔管直径d 2沿支管方向每隔2m 设置两根对称的穿孔管,靠近穿孔管的两侧池各留1m ,则穿孔管的间距数为(L-2*1)/2=0.5穿孔管个数n=(0.5+1)*2*2=6每根支管上连3根穿孔管,通过每根穿孔管的空气量q 1=1.02*10-3m ³/s则穿孔管直径-32d 7.36*10m ===,取8mm校核流速m/s 77.6008.0*14.310*.340*4d q 4v 23-2212===π‘ 在5-10m/s 内,符合要求。

(完整word版)雨水泵站设计说明书

(完整word版)雨水泵站设计说明书

目录设计说明书 3一、主要流程及构筑物 31。

1 泵站工艺流程 31。

2 进水交汇井及进水闸门 31.3 格栅 31。

4 集水池 41.5 雨水泵的选择 61。

6 压力出水池: 61。

7 出水闸门 61。

8 雨水管渠 61.9 溢流道 7二、泵房 72.1 泵站规模 72.2 泵房形式 72。

3 泵房尺寸 9设计计算书 11一、泵的选型 111.1 泵的流量计算 111.2 选泵前扬程的估算 111.3 选泵 111.4 水泵扬程的核算 12二、格栅间 142.1 格栅的计算 142.2 格栅的选型 15三、集水池的设计 163.1 进入集水池的进水管: 163。

2 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容积计算 16 3.3 吸水管、出水管的设计 163.4 集水池的布置 17四、出水池的设计 174.1出水池的尺寸设计 174。

2 总出水管 17五、泵房的形式及布置 175。

1泵站规模: 175.2泵房形式 185.3尺寸设计 185.4 高程的计算 19设计总结 20参考文献 21设计说明书一、主要流程及构筑物1。

1 泵站工艺流程目前我国工厂及城市雨水泵站流程一般都采用以下方式:进入雨水干管的雨水,通过进水渠首先进入闸门井,然后进入格栅间,将杂物拦截后,经过扩散,进入泵房集水池,经过泵抽升后,通过压力出水池并联,由两条出水管排入河中。

出水管上设旁通管与泵房放空井相连,供试车循环用水使用。

1.2 进水交汇井及进水闸门1。

2。

1 进水交汇井:汇合不同方向来水,尽量保持正向进入集水池。

1。

2。

2 进水闸门:截断进水,为机组的安装检修、集水池的清池挖泥提供方便.当发生事故和停电时,也可以保证泵站不受淹泡.一般采用提板式铸铁闸门,配用手动或手电两用启闭机械.1.3 格栅1。

3.1 格栅:格栅拦截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及杂质,起到净化水质、保护水泵的作用,也有利于后续处理和排放.格栅由一组(或多组)平行的栅条组成,闲置在进站雨、污水流经的渠道或集水池的进口处。

泵房设计说明书最终版

泵房设计说明书最终版

排水泵站作用:泵房作为动力设备,主要作用是把格栅出水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以便使污水厂构筑物之间实现重力自流。

分类:按排水的性质,分为污水泵站,雨水泵站、合流泵站、立交排水泵站、污泥泵站等。

泵站组成:进水交汇井、进水闸门、格栅、集水池、机器间、附属建筑和设备。

污水泵站构筑物流程如下:泵房形式取决于泵站性质、建设规模、选用泵的台数和型号、进出水管渠的深度和方位、出水压力与接纳泵站出水的条件、施工方法、管理水平,以及地形、水文地质情况等诸多要素。

常用形式及优缺点如下:1、干式泵房和湿式泵房:立式轴流泵房可以布置为干式或湿式泵房。

潜水泵房为湿式泵房。

干式泵房:集水池和机器间用隔墙分开。

只有水泵的吸水管和叶轮淹没在水中。

机器间能够保持干燥,也避免了污水的污染。

具有养护、管理条件好,便于进行机组检修的优点。

已经成为城镇排水泵站普遍使用的形式。

湿式泵房;立式电动机设在上部的电机间里,水泵及管件淹没在电机间下面的集水池中。

优点是结构简单,集水池有效范围大。

缺点是养护条件差,设备直接受污水腐蚀。

适合半永久雨水泵站使用。

2、合建式泵房和分建式泵房:两者的主要区别是集水池和机器间是合建在一起还是分成两个独立的构筑物。

合建式泵房机器间和集水池合建在一座构筑物里面,大多采用自灌式启动水泵。

合建式泵房还可以将进水闸井、格栅井、集水池、机器间、出水池等部分或全部合建在一座主题构筑物里面使得布置更加紧凑、合理。

但是由于出水池的埋深浅,同集水池底板的高差大,要采取措施防止不均匀沉降。

合建式的优点是布置紧凑、占地少、水头损失小、管理方便。

分建式泵房:这种形式可以将机器间尽量抬高,减小地下部分深度,地下式的集水池多为圆形或者为矩形。

分建式泵房的优点是结构上处理比合建式简单,施工方便,机器间也没有被污水渗透的危险。

对于土质条件比较差的泵房,采用非自灌或半自灌启动的水泵,分建式可以减少施工难度和降低工程造价。

3、圆形泵房和矩形、组合型泵房:泵房下部集水池和上部机器间的形状与水量大小、机组台数、施工条件和工艺要求有关。

水景溪流的给排水设计

水景溪流的给排水设计
液位控制阀设置
在给水管上增设一个液位控制阀2,控制水位保证集水池 有效容积的10%。
倒流防止器设置
为了防止回流污染,在液位控制阀2前应设置倒流防止 器。
水池动态平衡水位
通过调整V1的大小,可以减少溢流水造成的水源浪费, 确保水池的容积为V1。
水泵停止工作
当水泵停止工作时,溪流的回流水流入集水池,理论上 的溢流水量等于V1。
水泵型号
水泵型号为QY80-10-4∙0(潜水泵),性 能为Q=80m3/h H=10m N=4∙0kW。
调节阀
为了使水泵的实际流量接近设 计流量,在水泵的出水管上设 置调节阀。
循环管道
循环管道选择聚乙烯(PE)管道, 水头损失小,防腐性能好,且不会
产生铁锈,保证了循环水质。
05
设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集水池设计容积的计算
集水池的设计容积
V=1∙2T Q,其中V为集水池的容积,Q为循环流量。
集水池的设计尺寸
L×B×H=4∙5m×4∙5m×2∙2m,有效水深为1∙8m。
水泵的扬程计算
01
02
03
04
水泵扬程
h=h1+h j+h2,其中h为水 泵的扬程,h1为几何高差,
h2为管道阻力损失。
水泵型号
水池补水量:计算水池补水量为 2∙7m3/h,满足循环流量和堰前 水深5cm的要求。
节水和节能:在节水和节能方面, 达到了低能耗、可持续发展的目 的。
溪流及集水池排水、溢水
排水管材选择
放空管设置
考虑到溪流清洗时需要排空,应采用耐久 性好的管道材料,如聚乙烯(PE)管道, 以确保管道的耐用性和防腐性能。
调试阶段
工程调试时,可以调整V1的大小,进一步减少溢流水 造成的水源浪费。

给水厂清水池设计计算

给水厂清水池设计计算

9清水池9.1 清水池的平面尺寸清水池有效容积为:W =W, W2 W3 W4式中,W,—调节容积,m,取最高用水量的10%,W1=0.1Q ;W2 —净水厂自用水量的5%-10%取10% W2 = 0.1Q i ;3W3 —消防贮水量,m;W4 —安全用水,m,取200m;3W1=0.10Q=0.10 172800=17280m3W2 = 0- 1Q1= 0.1 12800 =1280m3 3W3=65 10 4 3600 10000 -7200 =3736 m最高时供水量Q g 二©Q/24 =1.5 160000/24 = 10000m3水厂设计水量Q=aQ=1.08 160000/24=72003W4=1000mW ^W1 W2 W3 W4=17280+1280+3736+1000=23296m滤后水经过消毒后进入清水池,两组滤池的滤后水分别进入两个清水池,则每个清水池的容积是11648用,取清水池有效水深4.5m,贝U其面积为2588.4m2,平面尺寸为65X39.8,清水池采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立方体水池,水池顶部高出地面0.5m,清水池超高0.5m。

9.2 管道布置⑴清水池的进水管进水管流量为1.0m3/s,选用铸铁管,查水力计算表表的管径DN1100mm,流速 1.065m/s,1000i=1.068 ;⑵清水池的出水管由于用户的用水量时时变化,清水池的出水管应按照出水最大流量计:式中K —时变化系数,一般采用1.3 ~ 2.5,设计中取1.5Q —设计水量m 3「d选用铸铁管,查水力计算表表的管径 DN1200mm ,流速1.32m/s , 1000i=1.485⑶清水池的溢流管溢流管的直径与进水管直径相同,取为 DN1100m m 。

在溢流管管端设置喇 叭口,管上不设置阀门。

出口设置网罩,防止虫类进入池内。

⑷清水池的排水管清水池内的水在检修时需要放空,因此应设排水管。

雨水收集利用蓄水池容积计算书

雨水收集利用蓄水池容积计算书

雨水收集利用蓄水池容积计算书安庆凯旋尊邸雨水方案建议本项目为安庆市大桥开发区C-17地块项目,建筑总用地面积为133156 m2,总建筑面积为 m2,建筑基底总面积 m2。

本次参评绿色建筑的为高层住宅项目,建筑面积为,用地面积为。

一、可收集雨水量1、综合径流系数表1-1 综合径流系数计算表序号 1 2 3 下垫面分类面积占地比例径流系数屋面 3320 24% 道路及硬地面 4480 32% 景观水面 1200 9% 1 植被土地 4800 35% 总计 13800 ——综合径流系数 2、雨水设计径流总量根据区域内布局特点及雨水回收利用的要求,收集区域内部分屋面、道路、绿地和水面雨水,总收集面积13800m2。

雨水收集后用于绿化喷灌、道路浇洒、水景补水等。

雨水收集量根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XX 中条规定雨水设计径流总量公式计算:W=10ψc hy F式中:W——雨水径流总量;ψc——雨量径流系数;hy——设计降雨厚度,取值为1368mm; F——汇水面积。

2因此,本项目雨水径流总量为。

根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50596-20XX第条可收集雨水总量:W′=Wαβ式中: W′——雨水可回用水量,m3/a;W——雨水径流总量,m/a;α——季节折减系数,取;β——初期雨水弃流系数,取。

3因此,本项目雨水系统可收集雨水总量为/a3\\、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XX,本项目的节水用水定额绿化喷灌:/ m2·次,年喷灌天数为140天;道路浇洒:/ m2·次,年浇洒次数35次;水景补水:846mm/a,年补水天数219天。

绿地面积为:4800 m2,日平均浇洒量为:4800×2×= m3;年浇洒量为:4800×=1344m3;道路浇洒面积为:4480 m2日平均浇洒量为:4480××= m3;年浇洒量为:×35=;水景面积为:2100 m2年补水量为:2100×846×= m3 日补水量为:÷219 = ;年总用水量为:1344++=3199 m3;综上所述收集的雨水满足收集区域内的绿化喷灌、道路浇洒、水景补水的用水量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