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近代进行那么多次资产阶级革命都失败了
中国近代史复习大纲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复习大纲及答案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答: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主要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的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顽固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想把中国变为他们的殖民地,开辟其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这场战争是英国蓄谋已久的,因而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基本特征:(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近代史纲要B卷附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B)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1、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后。
A、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B、中日甲午战争爆发C、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B、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C、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3、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制度的腐败B、军事技术的落后C、西方列强的强大D、思想文化的落后4、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师夷长技以制夷C、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5、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B、以发展资本主义为中心C、以反对封建的宗法制度为中心D、以废除儒学的纲常伦理为中心6、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孙中山领导中国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中影响最大的是()。
A、惠州起义B、黄花岗起义C、钦州起义D、萍浏醴起义7、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护法运动的失败C、北洋政府拒绝恢复《临时约法》D、北洋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8、在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A、中国土地法大纲B、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C、土地革命的总路线D、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9、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总方针是()。
A、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B、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C、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D、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10、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1938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大捷的是()。
A、武汉会战B、台儿庄战役C、忻口会战D、淞沪会战11、标志着中国民主同盟站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来的会议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历史启示

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历史启示辛亥革命已过去百年,但它的伟大历史意义日益为各族人民所重视和借鉴,它作为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了,但又很快失败了,为什么?辛亥革命的失败又说明了什么?我想结合辛亥革命的失败结局谈谈自己的看法。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所代表的封建君主制度,终结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虽然最终还是受统治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之下,没有彻底的革命,但它最大的功绩应该在于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为后面的革命开辟了道路。
失败的原因有很多,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没有发动群众力量。
但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指导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上是软弱的,没有坚定的革命政党也没有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
资产阶级革命派更没有意识到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资产阶级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因此只能见到短暂的胜利和最终的失败。
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能让我得到以下几点历史启示:一、以孙中山为首的辛亥革命党人通过报纸刊物进行了大量的革命宣传鼓动工作,这对拯救祖国的危亡提供了新的认识,为中国近代民族觉醒增添了新的内容。
因此革命的历程里,我们要分析清帝国主义的侵略形势和性质,更要看清清政府一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并将清楚的分析体现到实践革命之中,更坚持的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于反对清政府的斗争结合起来。
然而最后的中心落在推翻清政府,没有解决帝国主义压迫的问题,而使胜利变的短暂。
二、由于中国当时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现实与18、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前存在着很大差异,无论是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思想和文化上,而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忽视了中国现实的特殊面貌。
可见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还不够成熟到足以驾驭局势的程度,没有能力完成历史赋予它的反帝反封建、结束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任务。
历史不是有智慧的领导人随心所欲创造出来的,而是需要根据现实既定的条件去继承的改变和创造出来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

上编综述1.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社会性质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性质:独立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主要矛盾的变化:民族矛盾特别锋利,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2.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相互关系写的不全〕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群众的矛盾相互关系:这两对矛盾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开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两大历史任务:〔1〕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相互关系: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第一章1.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各次战争的主要时间各个条约的主要内容2.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吏治和军队腐败,战争指导思想错误,不了解世界大势。
〔2〕经济技术的落后:武器筹备落后,指挥艺术缺乏,军队素质极差。
第二章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原因,教训?〔过程,文件〕意义:⑴它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底。
⑵它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开展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3)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失败原因:⑴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了解局限性就可以〕㈠农民阶级受阶级的局限主要表现在:①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
②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③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没有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④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二〕农民阶级受时代的局限主要表现在: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过于强大,是以往农民战争未曾遇到的新情况。
②由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较晚和开展不充分,当时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未成熟到领导农民革命的程度,没有先进阶级和理论指导的农民战争必然要失败。
历史论文

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摘要: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将中国人民推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直到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一批有志之士,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对帝国主义以及清政府积累已久的愤怒很仇恨的大爆发。
它敲响了封建专制制度覆灭的丧钟,引发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变革。
这枪炮声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光荣与骄傲,也不仅仅是丰厚的物质文化财富,更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辛亥革命历史意义失败原因教训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将中国人民推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直到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一批有志之士,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对帝国主义以及清政府积累已久的愤怒很仇恨的大爆发。
它敲响了封建专制制度覆灭的丧钟,引发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变革。
这枪炮声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光荣与骄傲,也不仅仅是丰厚的物质文化财富,更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自鸦片战争投降以后的百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奋起抗击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寻找民族独立、民主与富强之路的奋斗史,无数仁义之士曾为之前赴后继,流血牺牲。
十分可惜的是,戊戌变法、维新变法及其以前的多次探索,不但都未能取得成功,而且由于帝国主义势力的不断强大,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软弱无能以及腐败,还使我国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广大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一代又一代的仁义之士对寻找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与富强之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可惜的是,戊戌变法、维新变法及其以前的多次探索都未能取得成功,许多仁义之士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代价是沉重的,但意义是重大的。
近代史考试简答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社会阶级结构和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答:(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卷2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卷2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卷2试题及答案终结性试卷二论述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制定了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请论述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什么?它又为什么会失败?参考答案一答:辛亥革命是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一次变革社会制度的伟大革命。
这次革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廷的腐朽统治,对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势力给以沉重打击。
3.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新的推动力。
民国成立后,国内掀起兴办企业的热潮,短短几年内,资本主义经济实力迅速增长。
4.辛亥革命使人们的精神和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民主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5.辛亥革命是在20世纪初年半殖民地国家爆发的革命运动,它打乱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秩序,对于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辛亥革命的失败,也有深刻的原因:封建主义在军事实力、政治经验及社会基础等方面,都大大超过革命派,这是其失败的客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则是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其具体表现是: 1.革命党人没有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同盟会反满、反君主政体,却放过了主要敌人,因此在清帝退位后,就失去前进的目标。
他们不敢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正面斗争,幻想以妥协和退让来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同情与支持,结果革命却被外国资本主义所绞杀。
他们只关注建立“共和”政权,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结果让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
2.革命派没有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中国同盟会,从成立时起,思想上就缺乏统一信仰,组织上也不够巩固。
这样的政党,不可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
3.辛亥革命没有触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不能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不能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材料一:“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即使在革命时也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分裂”。
孙中山在武昌起义胜利后,决定先从外交上努力,游说列强,以期获得道义上的承认和财力上的支援。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外交文件《宣告友邦书》,竟然承认清政府与列强订立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试图以此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支持或保持中立。
然而,半殖民地中国要变成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与世界列强并雄,这是帝国主义殖民势力绝对不能允许的。
材料二:辛亥革命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在全国胜利了。
武昌起义后各省几乎大都是“兵不血刃”“传檄而定”。
然而实际上是悲惨地失败了。
绝大部分政权都落在立宪派或旧封建军阀、官僚的手中。
有的是发动反革命政变抢去的(如湖南),有的是请进外省兵力夺走的(如贵州),有的是采用阴谋办法谋得的(如湖北),更多的则是干脆一夜之间换块招牌,由清政府的“巡抚”改为革命军政府的“都督”(如江苏)。
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辛亥革命在反帝和反封建两个方面的不彻底性。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不能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呢?答案在于: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浓厚两重性的阶级:它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束缚的革命要求;另一方面,它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的力量又很薄弱,因而缺乏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坚决性。
这种两重性对,决定了其革命的不彻底性。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具体分析: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两面性。
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其的革命要求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来到中国的目的,不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来发展他们自己的资本主义,因此他们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中国近代进行那么多次资产阶级革命都失败了
①没有反帝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反对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幻想得到帝国主义支持。
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②没有反封建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
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
装斗争都是短期的。
“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
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
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
同盟会建立后并没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胜利后又吸收旧官僚和立宪党人。
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也与同盟会的组织涣散、领导成员的政见不一有关。
在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虽然力图以中华革命党重新组织,挽救失败,但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