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指南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健康宣教之糖尿病的饮食治疗PPT课件-2024鲜版

避免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和高 盐的食物。
2024/3/27
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应略低于或等于身 体所需热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
8
均衡营养搭配
碳水化合物
应占总热量的50%-60%,以复合碳水化合物 为主,如全麦面包、糙米等。
蛋白质
应占总热量的15%-20%,来源于瘦肉、鱼、 蛋、奶制品和豆类等。
饮食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其家 属的积极配合和坚持。
定期监测血糖、血脂等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及 时调整饮食治疗方案。
鼓励患者参加糖尿病健康教育课程,提高自我 管理能力。
2024/3/27
11
03
各类食物在饮食治疗中的作用
2024/3/27
12
碳水化合物类食物选择及摄入量控制
碳水化合物类食物选择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 多食和体重下降(即“三多一少”)。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视力模 糊、皮肤瘙痒等症状。
分型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糖尿病可分为1 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 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四种类型。
2024/3/27
5
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
2024/3/27
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或随机血糖的 检测结果。当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 ≥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时,可诊断为糖尿 病。
避免夜间进食
尽量避免夜间进食,以免加重 胰岛负担和导致血糖波动。
20
调整饮食结构,应对并发症风险
控制盐摄入
减少盐的摄入量,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控制饮酒
避免过量饮酒,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和影响血糖控制。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指南PPT演示课件

9. Somogyi现象,低血糖后反应性高 血糖,胰岛素用量不增反减。
◆外因
1. 精神因素:精神刺激后,PTF升高,T3T4升 高,肝糖输出增加,导致胰岛素用量增加。
2. 运动:下肢运动可促进胰岛素吸收,运动 促进糖利用。
3. 进食时间、数量及质量。 4. 药物:升高血糖: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利
尿剂、苯妥英钠、烟酸、消炎痛、异烟肼。 降低血糖:乙醇、他巴唑、心得安、磺胺类
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方案
• 高度个体化 • 开始胰岛素剂量为0.5-1U/公斤(体重)/天 • 每3-4天逐渐调整2-4单位,直到血糖滿意控制 注意:
1. 初始从小剂量开始,调整期间随时带含糖食品 2. 注意夜间低血糖,睡前加餐 3. 注意血糖高低, 波动大时,可考虑加用口服药 4. 运动前进餐,饮食、运动要定时定量 5. 感染胰岛素要加量,有胰岛素抵抗。 6. 进食少,适当减胰岛素量, 避免酮症酸中毒。 7. 应坚持蜜月期使用少量胰岛素。
• 314 名 患 者 为 对 照 组 : 常 规 胰 岛 素 治 疗 • 平 均 追 踪 3.4 年 (1.6 - 5.6 年 )
Malmberg K, et al.: BMJ, 1997
•30
DIGAMI 研 究
胰岛素强化治疗
• 使 急 性 心 肌 梗 塞 死 亡 率 下 降 28% (p=0.011)
•7
口服降糖药原发失效(无效)
• 指发生在开始治疗的第一个月内糖 尿病未能得到控制
• 由于残存 的 细胞在OHA作用下仍 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
•8
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
指开始治疗控制有效一年以上,以后 发生控制失效达3个月以上
原因: - 肝葡萄糖输出 ( 26.1% ) -胰岛素抵抗 ( 17.3% ) - 细胞功能恶化 ( 12.6% ) - 原因不明 ( 44% )
◆外因
1. 精神因素:精神刺激后,PTF升高,T3T4升 高,肝糖输出增加,导致胰岛素用量增加。
2. 运动:下肢运动可促进胰岛素吸收,运动 促进糖利用。
3. 进食时间、数量及质量。 4. 药物:升高血糖: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利
尿剂、苯妥英钠、烟酸、消炎痛、异烟肼。 降低血糖:乙醇、他巴唑、心得安、磺胺类
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方案
• 高度个体化 • 开始胰岛素剂量为0.5-1U/公斤(体重)/天 • 每3-4天逐渐调整2-4单位,直到血糖滿意控制 注意:
1. 初始从小剂量开始,调整期间随时带含糖食品 2. 注意夜间低血糖,睡前加餐 3. 注意血糖高低, 波动大时,可考虑加用口服药 4. 运动前进餐,饮食、运动要定时定量 5. 感染胰岛素要加量,有胰岛素抵抗。 6. 进食少,适当减胰岛素量, 避免酮症酸中毒。 7. 应坚持蜜月期使用少量胰岛素。
• 314 名 患 者 为 对 照 组 : 常 规 胰 岛 素 治 疗 • 平 均 追 踪 3.4 年 (1.6 - 5.6 年 )
Malmberg K, et al.: BMJ, 1997
•30
DIGAMI 研 究
胰岛素强化治疗
• 使 急 性 心 肌 梗 塞 死 亡 率 下 降 28% (p=0.011)
•7
口服降糖药原发失效(无效)
• 指发生在开始治疗的第一个月内糖 尿病未能得到控制
• 由于残存 的 细胞在OHA作用下仍 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
•8
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
指开始治疗控制有效一年以上,以后 发生控制失效达3个月以上
原因: - 肝葡萄糖输出 ( 26.1% ) -胰岛素抵抗 ( 17.3% ) - 细胞功能恶化 ( 12.6% ) - 原因不明 ( 44% )
糖尿病指南版ppt课件

二、慢性并发症包括: 1、大血管并发症、 2、微血管并发症(肾、视网膜) 3、神经并发症 4、眼部其他病变 5、糖尿病足 6、其他:如皮肤血管扩张、皮下出血、溃疡和关节炎
2024/2/19
23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
1、糖尿病心肌病变----特有: –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可以减少心肌供血,影响患者的心 肌功能,出现糖尿病心肌病变; – 表现:心力衰竭,或无症状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
2024/2/19
30
糖尿病足
临床表现
• 皮肤搔痒、干燥、无汗、肢端凉 • 肢端感觉异常:
包括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 • 肢端肌肉营养不良,萎缩 • 可出现足部骨骼变形及Charcot 关节 • 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反射迟钝或消失 • 肢端皮肤糜烂、溃疡,可出现足坏疽
2024/2/19
调节血糖的激素:
降糖激素 胰岛素
升糖激素
皮质醇、甲状腺素、生长激素、 肾上腺素、胰高糖素
保持平衡
2024/2/19
8
2、如果…,如果… ,糖尿病就发生了
降糖激素 胰岛素
产生减少、作用降低
升糖激素 皮质醇、甲状腺素、生长激素
肾上腺素、胰高糖素
产生过多、作用增强
2024/2/19
9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热量摄入过多、消耗太少 -基本条件 +
2024/2/19
26
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眼病包括: 糖尿病性白内障 虹膜睫状体炎 青光眼 视神经病变 眼球运动神经麻痹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常见、危害最大、
最有特殊性;
2024/2/19
27
视网膜出血
硬性渗出 微血管瘤
2024/2/19
28
2024/2/19
23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
1、糖尿病心肌病变----特有: –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可以减少心肌供血,影响患者的心 肌功能,出现糖尿病心肌病变; – 表现:心力衰竭,或无症状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
2024/2/19
30
糖尿病足
临床表现
• 皮肤搔痒、干燥、无汗、肢端凉 • 肢端感觉异常:
包括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 • 肢端肌肉营养不良,萎缩 • 可出现足部骨骼变形及Charcot 关节 • 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反射迟钝或消失 • 肢端皮肤糜烂、溃疡,可出现足坏疽
2024/2/19
调节血糖的激素:
降糖激素 胰岛素
升糖激素
皮质醇、甲状腺素、生长激素、 肾上腺素、胰高糖素
保持平衡
2024/2/19
8
2、如果…,如果… ,糖尿病就发生了
降糖激素 胰岛素
产生减少、作用降低
升糖激素 皮质醇、甲状腺素、生长激素
肾上腺素、胰高糖素
产生过多、作用增强
2024/2/19
9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热量摄入过多、消耗太少 -基本条件 +
2024/2/19
26
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眼病包括: 糖尿病性白内障 虹膜睫状体炎 青光眼 视神经病变 眼球运动神经麻痹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常见、危害最大、
最有特殊性;
2024/2/19
27
视网膜出血
硬性渗出 微血管瘤
2024/2/19
28
糖尿病诊疗的指南.ppt

平
糖
均
化
血
血
糖
红
水
蛋
平
白
m g/
水
需要调整治疗
平
dl
%
控制目标
糖化血红蛋白每变化1% 所对应的平均血糖的变化为30mg/dl.
糖化血清蛋白
• 反映1-2周内的血糖平均水平 •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透析性的贫血、
急性全身疾病期、肝病、糖尿病合并妊 娠、降糖药物调整期等,糖化血浆蛋白 可能更能准确反映短期内的平均血糖变 化 • 不能做为血糖控制的目标
中国糖尿病流行的现状
– 近20年我国T2DM患病率急剧上升 – 全国部分省市的调查
✓1980年 0.67% 人均年收入 376元 ✓1996年 3.21% 人均年收入 1271元 ✓2002年 4~5% 人均年收入 7078元 – 我国DM患病率还会继续增加
糖尿病合并症患病率高问题严重
– 2001年糖尿病学会对30省市住院病人调查: ✓合并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 60% ✓合并肾病、眼病患者各占 34% ✓成为糖尿病人主要致残、致死原因
糖尿病诊断新标准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 ≥11.1mmol/l(200mg/dl) 或
2、 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 (126mg/dl) 或
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hPG 水平≥11.1mmol/l(200mg/dl)
诊断新标准的解释
• 糖尿病诊断是依据空腹、任意时间或 OGTT中2小时血糖值
• 联合用药宜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降糖 药物
• 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后仍不能有效 地控制高血糖,应采用胰岛素与降糖 药的联合治疗或单独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防治知识-PPT课件精选全文

2024/9/30
23
各类口服降糖药的作用部位
↑非磺脲类 ↑磺脲类
胰腺 胰岛素分泌受损
肠道
肝脏 ↑HGP
2024/9/30
高血糖
↓糖苷酶抑制剂
↓二甲双胍 ±噻唑烷二酮类
↓葡萄糖摄取 ↑二甲双胍 ↑噻唑烷二酮类
肌肉 脂肪
24
口服降糖药适应证
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者
注:症状不明显查2次以上方能确诊 举例1、2、3、4
2024/9/30
7
糖尿病分型
1997年ADA分型标准
(1)I型DM A免疫介导性(与HLA相关)、 B 特发性 (与自身免疫无关,遗传性强,少 见)。
(2)2型DM(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 相对缺乏)。
(3)其他特殊类型DM
(4)妊娠糖尿病(GDM)
60%~70%未被诊断。 新诊断的DM有视网膜病变16.6%,微量白蛋白尿
21%。 已诊断未达理想控制HbA1c>9%,有50%;合并慢
性并发症:下肢神经病变38%,白内障44%,白蛋 白尿33%;严重并发症(心梗、脑血管意外、肾衰、 失明、截肢)0.2~7%。
2024/9/30
4
DM的特点
终身性疾病:难于根治,伴随终生。
2024/9/30
0
1
2
3
4
5
6
自诊断时起(月)
35
使更多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10个步骤
1.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的目标定义为HbA1c<6.5%*
2.除定期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外,每3个月测定一次HbA1c
3.将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期 获得最佳的预后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PPT课件

理饮食和水分摄入。
透析时机把握
根据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和临床 表现,及时采取透析治疗,包括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等。
多学科协作
加强肾内科、内分泌科、心血管 科等多学科协作,共同制定治疗
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7 患者教育与长期随访管理
患者教育内容设计
糖尿病基本知识
包括糖尿病的定义、类型、症状、并 发症等,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本身。
挑战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医疗资源的分配和患者的经济负担将成为未 来面临的挑战。
倡导全社会关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
提高公众认知度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老年糖尿病的认知度,鼓励人们关 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加强医疗服务
加强医疗机构的建设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 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 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3-03
目录
Contents
• 指南修订背景与意义 • 老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分型 • 老年糖尿病治疗目标与原则 • 药物治疗选择与注意事项 •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目录
Contents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患者教育与长期随访管理 • 总结:提高老年糖尿病诊疗水平,
01
02
03
04
控制总能量摄入
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劳 动强度等计算每日所需总 能量,并合理分配三餐。
均衡膳食结构
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脂肪等营养素的均衡摄 入,增加膳食纤维等低 GI食物的摄入。
控制餐后血糖
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 GI)的食物,如燕麦、 豆类等,有助于控制餐后 血糖升高。
个体化饮食方案
03 老年糖尿病治疗目标与原则
透析时机把握
根据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和临床 表现,及时采取透析治疗,包括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等。
多学科协作
加强肾内科、内分泌科、心血管 科等多学科协作,共同制定治疗
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7 患者教育与长期随访管理
患者教育内容设计
糖尿病基本知识
包括糖尿病的定义、类型、症状、并 发症等,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本身。
挑战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医疗资源的分配和患者的经济负担将成为未 来面临的挑战。
倡导全社会关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
提高公众认知度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老年糖尿病的认知度,鼓励人们关 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加强医疗服务
加强医疗机构的建设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 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 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3-03
目录
Contents
• 指南修订背景与意义 • 老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分型 • 老年糖尿病治疗目标与原则 • 药物治疗选择与注意事项 •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目录
Contents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患者教育与长期随访管理 • 总结:提高老年糖尿病诊疗水平,
01
02
03
04
控制总能量摄入
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劳 动强度等计算每日所需总 能量,并合理分配三餐。
均衡膳食结构
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脂肪等营养素的均衡摄 入,增加膳食纤维等低 GI食物的摄入。
控制餐后血糖
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 GI)的食物,如燕麦、 豆类等,有助于控制餐后 血糖升高。
个体化饮食方案
03 老年糖尿病治疗目标与原则
糖尿病防治指南PPT课件

>124umol/L,或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
磺脲类药物
☺ 主要药物: 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
☺ 作用机制: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 降糖效力: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2% 不良反应
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 能不全者
体重增加
! 注意事项
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 也无须绝对卧床
血标本应尽早送检 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 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
妥英钠等3-7天 已达到糖调节受损的的人群均应行OGTT检查 理想的流行病学调查应同时检测空腹和OGTT2小时血糖 OGTT不能用来监测血糖控制的好坏
第四章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老年糖尿病
年龄>60岁的患者,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 的患者 1)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2)老年糖尿病的并发症 3)老年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4)老年糖尿病的筛查和预防
(一)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 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 • 多数起病缓慢,多无症状,往往由于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
• 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儿童、老年人以及有严重合并 症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宜太严格,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 史以及生存期在5年以内的患者亦不宜制定严格的控制目 标
2型糖尿病治疗程序图
• ——根据体重选择治疗方案
超 重
/ 肥 胖 患 者
BMI≧24
第一章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 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 ❖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长 ❖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1) 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 2)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 3) 20岁以下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4)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 5)表型特点
磺脲类药物
☺ 主要药物: 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
☺ 作用机制: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 降糖效力: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2% 不良反应
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 能不全者
体重增加
! 注意事项
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 也无须绝对卧床
血标本应尽早送检 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 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
妥英钠等3-7天 已达到糖调节受损的的人群均应行OGTT检查 理想的流行病学调查应同时检测空腹和OGTT2小时血糖 OGTT不能用来监测血糖控制的好坏
第四章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老年糖尿病
年龄>60岁的患者,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 的患者 1)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2)老年糖尿病的并发症 3)老年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4)老年糖尿病的筛查和预防
(一)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 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 • 多数起病缓慢,多无症状,往往由于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
• 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儿童、老年人以及有严重合并 症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宜太严格,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 史以及生存期在5年以内的患者亦不宜制定严格的控制目 标
2型糖尿病治疗程序图
• ——根据体重选择治疗方案
超 重
/ 肥 胖 患 者
BMI≧24
第一章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 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 ❖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长 ❖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1) 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 2)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 3) 20岁以下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4)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 5)表型特点
2024版糖尿病优秀PPT课件

早期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药物 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
三级预防:延缓或避免并发症发生
血糖控制
通过药物治疗、胰岛素注射等方式,将 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提高患 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并发症监测 定期监测心、脑、肾、眼等器官功能,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3 糖尿病治疗原则与方法
饮食治疗原则与方法
控制总热量摄入
均衡营养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劳动 强度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并合理 分配三餐热量。
饮食应多样化,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 类、豆类等,以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 物质和膳食纤维。
限制高糖、高脂肪食物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减少糖果、甜点、油炸食品等高糖、高脂肪 食物的摄入,以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
糖尿病优秀PPT课件
目录
• 糖尿病概述 • 糖尿病并发症及危害 • 糖尿病治疗原则与方法 •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与教育 • 糖尿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糖尿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 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由于胰岛素分 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 兼有引起。
B
C
D
运动注意事项
运动前应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避免空腹 运动,注意运动过程中的安全保护,防止 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力量训练为辅
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 以增加肌肉量和力量,提高身体代谢率。
药物治疗原则与方法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选 择适合的药物类型和剂量,制定个体 化的治疗方案。
THANKS FOR WATCHING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药物 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
三级预防:延缓或避免并发症发生
血糖控制
通过药物治疗、胰岛素注射等方式,将 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提高患 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并发症监测 定期监测心、脑、肾、眼等器官功能,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3 糖尿病治疗原则与方法
饮食治疗原则与方法
控制总热量摄入
均衡营养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劳动 强度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并合理 分配三餐热量。
饮食应多样化,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 类、豆类等,以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 物质和膳食纤维。
限制高糖、高脂肪食物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减少糖果、甜点、油炸食品等高糖、高脂肪 食物的摄入,以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
糖尿病优秀PPT课件
目录
• 糖尿病概述 • 糖尿病并发症及危害 • 糖尿病治疗原则与方法 •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与教育 • 糖尿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糖尿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 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由于胰岛素分 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 兼有引起。
B
C
D
运动注意事项
运动前应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避免空腹 运动,注意运动过程中的安全保护,防止 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力量训练为辅
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 以增加肌肉量和力量,提高身体代谢率。
药物治疗原则与方法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选 择适合的药物类型和剂量,制定个体 化的治疗方案。
THANKS FOR WATCH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不足 糖尿病
环境因素
胰岛素抵抗
是指一定量的胰岛素与其特异性受体 结合后生物效应低于正常。表现为外周组 织尤其是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减 少及抑制肝葡萄糖输出作用减弱。
胰岛素通过三个环节 来调节葡萄糖内环境
ü 抑制肝葡萄糖输出 ü 刺激内脏(肝脏和胃肠)摄取葡萄糖 ü 刺激周围组织(肌肉、脂肪)摄取葡萄糖
中被发现。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至少约一半糖尿病患 者无任何症状,仅在检测血糖后确诊。
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
IGT
显性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肝糖输出
内源性胰岛素 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
4 —7 年
微血管
“诊断糖尿病
”
Clinical Diabetes Volume 18, Number 2, 2000
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 (%) - 2000 (IDF)
areas) 1996: age-adjusted prevalence of 3.63% (n=29,859
urban subjects of Shougang Corp.)
1 King H et al. Diabetes Care 1998; 21: 1414–1431 2 Cockram CS. HKMJ 2000; 6: 43–52
糖尿病
定义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葡萄糖(简称血 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 引起血糖增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 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
糖尿病分型
1型糖尿病(胰岛素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A. 免疫介导性 B. 特发性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临床表现
ü 慢性物质代谢紊乱表现: 血糖升高—渗透性利尿—多尿、烦渴、多饮 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增加—乏力、体重减轻 组织能量供应不足—易饥、多食 高血糖—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屈光改变—视物模糊
ü 急性物质代谢紊乱表现: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综合征 ü 器官功能障碍表现:眼、肾、神经、心血管等 ü 感染:皮肤、泌尿生殖系统、肺结核 ü 无任何症状,仅在常规健康检查、手术前或妊娠常规化验
✓ Prevalence of DM in China over the years -
& areas)1981: 0.61% (n=304,537 subjects from 14 provinces 1989: 2.02% (n=44,747) 1994: 2.5% (n=224,251 subjects from 19 provinces &
胰岛素抵抗和b- 细胞功能减退造成了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减退)
2型糖尿病
b-细胞功能减退
(胰岛素生成不足)
过早死亡, 主要由心血管疾病引起
2型糖尿病代谢异常导致高血糖
胰岛素分泌受损
胰腺
高血糖
葡萄糖摄取减少
肝糖原分解增加
脂肪及肌肉组织
胰岛素抵抗
Adapted from De Franz, Diabetes 1988; 37:667–687.
葡萄糖:氧化 非氧化利用(糖原合成、糖酵解
)
胰岛素抵抗的部位
ü 肝脏葡萄糖输出增加 ü 肌肉葡萄糖清除降低 ü 内脏、脑组织葡萄糖清除正常
2型糖尿病往往是一系列的代谢 异常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了β细胞 功能障碍及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 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相互作 用导致IGT、2型糖尿病的发生。
胰岛素抵抗 为主
•胰岛素分泌
缺陷 为主
其他特殊类型*
妊娠糖尿病*
* 少数患者可能需胰岛素以生存
高血糖
无需 胰岛素
糖尿病
需胰岛素 以控制
需胰岛素 以生存
病因及发病机制
伴糖尿病的遗传综合征
β细胞遗传缺陷
胰岛素作用遗传缺陷
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非常见免疫中介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内分泌腺病
胰外分泌病
遗传因素
药物 感染
智利
菲律宾 中国(PRC)
伊朗
巴西 阿根廷
英国
秘鲁 泰国 挪威
哥伦比亚 南非
委内瑞拉 土耳其 印尼 葡萄牙
芬兰 波兰 印度
希腊 韩国 马来西亚 匈牙利
以色列 日本 美国
新西兰 古巴 埃及
新加坡 捷克共和国
巴基斯坦 香港
0
2
4
6
8
10
12
14
糖尿病流行病学
✓ World-wid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 (DM) estimated at 4%1 and China and India will each face up to 50 million diabetes patients by 20252 (WHO)
两种血糖值单位的换算法:
✓ 用单位符号表示为:
mg/dl 或 mmol/l
✓ 种换算:
mg/dl ÷18=mmol/l mmol/l×18= mg/dl
根据静脉血进行初步诊断
糖尿病及其他类型高血糖诊断的标准 mmol/L(mg/dl)
参考-WHO咨询报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定义、诊断和分类(1999)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症状+随机PG≥11.1mmol/L(200mg/dl) 或 FPG≥7.0mmol/L(126mg/dl) 或 OGTT中 2hPG≥11.1mmol/L(200mg/dl)
注: a.任意:一天中任意时间内,无论上次进餐的时间; b.空腹: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的摄入; c.OGTT:以75g脱水葡萄糖为负荷,溶于水后口服; d.糖尿病症状指急性或慢性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表现。 e.无急性代谢紊乱者择日按三个标准之一重复检测; f. 临床常规首选OGTT,流行病学调查首选 FPG。
A. β细胞功能的遗传缺陷 B. 胰岛素作用的遗传缺陷 C. 胰腺外分泌病变 D. 内分泌腺病 E. 药物及化学诱导 F. 感染 G. 免疫介导的罕见病类 H. 伴糖尿病的其它遗传综合症 妊娠糖尿病(GDM)
血糖异常:病因分型与临床阶段的关系
阶段 类型
正常血糖
正常 糖耐量
IGT及/ 或IFG
1型
•自身免疫性 •特发性 •2型
i. ADA(1997)报告中建议流行病学调查中可仅采用空腹血 糖值。以后WHO评议中认为,流行病学调查时可采用空腹及/或 OGTT后2小时血糖标准。如因任何原因不能采用OGTT,则可单用空 腹血糖进行调查。但应注意,某些个体空腹血糖水平及OGTT后2 小时血糖水平的判断结果可不一致,以致分别以此两水平调查所 得的糖尿病患病率有时可有些差异。理想的调查是空腹及OGTT后 2小时血糖值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