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ppt课件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第课震撼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_图文

“战时 “共产主义” 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 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 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 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读图构史
①二月的彼得格勒
② 四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③ 7月的彼得格勒
④进攻冬宫
⑤人民委员会成立
游览景点一:斯莫尔尼宫
彼得格勒工人 反战罢工示威
沙皇尼古拉二世
推翻沙皇
三、革命进程
1、二月革命
1917年春(俄历2月) 彼得格勒 工人、士兵
沙皇的头像被 推倒在大街上
二月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三、革命进程
1、二月革命 倒沙皇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工兵代表苏维埃
“会议”“代表会议”
列宁
原名弗拉基米尔•伊 里奇•乌里扬诺夫
无民委员会
列宁
苏维埃俄国
列宁宣告 人民委员会成立
四、苏维埃俄国
1917年 列宁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五、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对俄国: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把俄国人苏民,维从埃封俄建国农奴。制残余和
资本主义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2、对国际社会:
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二月革命后克伦斯基担任临时政府首脑, 检阅军队。
继续进行战争。
三、革命进程
3、七月流血 抛幻想
1917年7月 彼得格勒 工人士兵 示威游行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 作出武装起义的决定
工人、士兵进攻冬宫
彼 得 格 勒 武 装 起 义
三、革命进程
4、十月革命 现曙光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
俄国十月革命ppt14 人教版

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
——列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背景(原因)1、第一次世界大 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原因(2):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二月革命后的政治形势如何? 两个政权并立
工兵代表苏维埃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地位)
原因3: 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 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 内的革命火眼。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 的一环。”
……列宁 原因4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 不够发达。
事件 名称 二 月 革 命 十 月 革 命
时间
任务
性质 资产 阶级 民主 革命 无产 阶级 社会 主义 革命
社会 性质 未改 变社 会性 质
结果
191 7年 3月
191 7年 11月
推翻 沙皇 统治
两个 政权 并存
推翻 临时 政府
建立了 由资本主 世界上 义进入社 第一个 会主义 社会主 义国家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 • • • • • • • • • • • • • • • • •
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3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乾· 象》 5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 修身》 6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 劝学》 7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8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耿 列传》 1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1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子罕》 13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告子下》 1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劝学》 15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诚廉》 16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光武十王列传》 17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 19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 原《离骚》 20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病起》
第26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课件(30张PPT)

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一)背景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 个是工人、士兵成立的苏维埃,它得到工农群众和大 多数士兵的支持,并拥有武装力量。另一个是资产阶 级临时政府,掌握各级行政机关,它继续参加第一次 世界大战,并企图消灭苏维埃。 时间:1917年3月(俄历2月) 地点:彼得格勒 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王朝 局面:出现了工人、士兵成立的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 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温故知 新
想一想,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革命道路与俄国十月 革命有何异同?
义国家,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俄国革命 是由世界大战引起的,中国革命的爆发与世界大战没 有什么关系。革命道路不同:俄国革命是从城市发 展到乡村的道路,中国革命是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同:革命的方式都是武装斗争,革命的领导者都是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革命都取得了胜利并建立了人民 当家作主的政权,两国革命的胜利都对世界产生了巨 大而深远的影响。
•
14、一个人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一个人的成长,就必须通过磨练。若是自己没有尽力,就没有资格批评别人不用心。开口抱怨很容易,但是闭嘴努力的人更加值得尊敬。
•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
5、人生每天都要笑,生活的下一秒发生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所以,放下心里的纠结,放下脑中的烦恼,放下生活的不愉快,活在当下。人生喜怒哀乐,百般形态,不如在心里全部淡然处之,轻轻一笑,让心更自在,生命更恒久。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
6、人性本善,纯如清溪流水凝露莹烁。欲望与情绪如风沙袭扰,把原本如天空旷蔚蓝的心蒙蔽。但我知道,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不管乌云密布还是阴淤苍茫,但依然有一道彩虹,亮丽于心中某处。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PPT课件

党的正确领导; • 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一、新时代的曙光:
4、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困境:
内部: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外部:战争还没有结束、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措施:
1.政治 : 1、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一切政权转归苏维埃,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2.经济: ①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 业的监督;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②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 农民耕种; 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要求。 3.外交: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Hale Waihona Puke 起义队伍攻克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彼得格勒
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7)特点: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8)结果: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建立了 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苏维埃
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思考: 彼得格勒武 装起义为什么能取得胜 利?
• 俄国社会矛盾激化 •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
A.彼得格勒
B.彼得堡
C.斯大林格勒
D.莫斯科
3、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B.是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 C.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4、下图巡洋舰发出了攻打下列哪一地点的信炮? A冬宫 B克里姆林宫 C斯莫尔尼宫 D凡尔赛宫
图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 部分书刊
中国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的成 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 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
一、新时代的曙光:
4、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困境:
内部: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外部:战争还没有结束、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措施:
1.政治 : 1、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一切政权转归苏维埃,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2.经济: ①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 业的监督;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②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 农民耕种; 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要求。 3.外交: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Hale Waihona Puke 起义队伍攻克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彼得格勒
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7)特点: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8)结果: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建立了 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苏维埃
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思考: 彼得格勒武 装起义为什么能取得胜 利?
• 俄国社会矛盾激化 •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
A.彼得格勒
B.彼得堡
C.斯大林格勒
D.莫斯科
3、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B.是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 C.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4、下图巡洋舰发出了攻打下列哪一地点的信炮? A冬宫 B克里姆林宫 C斯莫尔尼宫 D凡尔赛宫
图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 部分书刊
中国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的成 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 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课件(19张PPT).ppt

时间 1914.8---12月
1915 1916
罢工次数 68次
1000次 1500次
参加人数 3.5万 54万 100万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背景 ②政治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列宁(1870年-1924年)
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 沙皇专制制度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沙皇专 制统治
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
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俄国帝国主义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背景 ③二月革命的爆发 性质: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1917年3月,俄国首都彼得格勒30万人举行反战罢工和示威游行, 发展为武装起义,得到士兵支持。二月革命迅速扩及全国,各地相继 成立苏维埃(罢工委员会组织的代表会议),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 埃成为全国革命领导中心。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资产阶级临时 政府掌握了全国政权。
——《全球通史》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背景 ⑤四月提纲指明方向
四月提纲 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 成,应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国家政权 形式应是苏维埃共和国,由全国的工人、雇 工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资产阶 级临时政府进行的战争仍是掠夺性的帝国主 义战争,要摆脱这场战争,只有推翻资产阶 级的统治。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银行 国有化。
马 克
空想到科学
理论到实践
思 主 义
1848年 《共产党宣言》
1871年 巴黎公社
理想到现实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四.十月革命的意义
②对世界: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
俄国十月革命PPT教学课件

材料二:1903年外债30亿卢布,1914年达60亿卢布.
材料三:一战死亡士兵170万人伤495万人被俘200万人,征调马 匹200万头.
材料四:1916年工人罢工1500多次,1917年农民起义457次,中 亚细亚地区还爆发了数百万人参加的少数民族起义.
请你根据材料分析当时俄国的社会状况.
经济相对落后; 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俄国人民在一战中蒙受深重的灾难
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指导
2、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 方针政策
3、十月革命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讨论:十月革命对俄国历史和世界 历史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
1、对俄国来说,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 革命,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 义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为其他受压迫民 族革命指明了方向。
从1928年开始, 苏联进行了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
1928~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苏联由 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1932~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又提前完成,苏联 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到40年代初,苏联机耕地面积已占全部耕地面积的 80%左右,有1万个集体农庄和2500个拖拉机站实现 了电气化,人民生活也有了很大提高。当时,苏联 工业化的兴旺景象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形成 强烈对照,这既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 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使科学 社会主义从一种学说转化为现实的社会制度, 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十月革命对俄国历史、世界历史进程、人类历史的影响
俄国历史:是俄过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
材料三:一战死亡士兵170万人伤495万人被俘200万人,征调马 匹200万头.
材料四:1916年工人罢工1500多次,1917年农民起义457次,中 亚细亚地区还爆发了数百万人参加的少数民族起义.
请你根据材料分析当时俄国的社会状况.
经济相对落后; 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俄国人民在一战中蒙受深重的灾难
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指导
2、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 方针政策
3、十月革命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讨论:十月革命对俄国历史和世界 历史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
1、对俄国来说,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 革命,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 义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为其他受压迫民 族革命指明了方向。
从1928年开始, 苏联进行了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
1928~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苏联由 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1932~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又提前完成,苏联 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到40年代初,苏联机耕地面积已占全部耕地面积的 80%左右,有1万个集体农庄和2500个拖拉机站实现 了电气化,人民生活也有了很大提高。当时,苏联 工业化的兴旺景象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形成 强烈对照,这既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 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使科学 社会主义从一种学说转化为现实的社会制度, 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十月革命对俄国历史、世界历史进程、人类历史的影响
俄国历史:是俄过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
俄国十月革命ppt11 人教版

③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 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 民耕种;
④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 第一次世界大战; ⑤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 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莫斯科
三年内战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国内外反对势力联合起 来,企图把新生的苏维 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时间:1917年至1920年
推荐书目:《世界五千年》
• • • • • • • • • • • • • • • • • •
பைடு நூலகம்
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3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乾· 象》 5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 修身》 6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 劝学》 7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8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耿 列传》 1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1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子罕》 13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告子下》 1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劝学》 15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诚廉》 16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光武十王列传》 17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 19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 原《离骚》 20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病起》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件)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红色十月”是前苏联辉煌时代的标 志,以“红色”和“十月”命名的商 品或活动不胜枚举。“红色十月”巧 克力如今仍是俄罗斯最畅销的本土品 牌之一,其厂址依然位于克里姆林宫 附近。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1、客观条件:
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俄皇亚历山大二世 (现藏于意大利的米拉马雷城)
亚历山大二世于1855—1881年在位。他在位期间, 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废除农奴制已势在必行。为了阻 止革命的爆发,亚历山大二世在尽量维护贵族、地主 利益的前提下,于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 令。从此,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 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 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 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 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 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 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 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 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 中最重要的部门。
二 、革命进程
1、二月革命:时间:1917,领导 阶级:资产阶级,结果:推翻了 沙皇统治。 二月革命后的形势:形成了工兵代表
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 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主要 权力。
俄国十月革命
• • • • • 时间:1917年11月6日--7日, 领导人:在列宁的领导下, 参加主体:彼得格勒工人士兵, 方式:举行武装起义, 结果:取得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工 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 为主席,苏维埃政权随之在全国建立。
“红色十月”是前苏联辉煌时代的标 志,以“红色”和“十月”命名的商 品或活动不胜枚举。“红色十月”巧 克力如今仍是俄罗斯最畅销的本土品 牌之一,其厂址依然位于克里姆林宫 附近。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1、客观条件:
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俄皇亚历山大二世 (现藏于意大利的米拉马雷城)
亚历山大二世于1855—1881年在位。他在位期间, 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废除农奴制已势在必行。为了阻 止革命的爆发,亚历山大二世在尽量维护贵族、地主 利益的前提下,于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 令。从此,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 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 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 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 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 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 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 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 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 中最重要的部门。
二 、革命进程
1、二月革命:时间:1917,领导 阶级:资产阶级,结果:推翻了 沙皇统治。 二月革命后的形势:形成了工兵代表
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 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主要 权力。
俄国十月革命
• • • • • 时间:1917年11月6日--7日, 领导人:在列宁的领导下, 参加主体:彼得格勒工人士兵, 方式:举行武装起义, 结果:取得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工 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 为主席,苏维埃政权随之在全国建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大事件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十月革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 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思考: 1 、试比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 方式有何不同?有何启发?( 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而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启发: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才能获得了胜利(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今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于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21时45分,投入革命阵营的 该舰官兵按照列宁的起义计划,用炮声发出进攻临时政府所在地 冬宫的信号,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 史事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革命纪念物,现停在涅瓦河 畔。
2、列举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俄
国十月革命中涉及到的土地政策
3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十月革命后中国传播马列主义的事件有哪些? 4、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第一单元
谁 沉 谁 浮 后 人 说 , 花 开 花 落 九 十 年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红 旗 一 展 天 下 定 , 春 秋 几 度 风 雨 变
一、新时代的曙光:
1、二月革命
背景: 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1)、 1861年改革→资本主义有所发 时间: 展→改革不彻底 → 落后地位 1917年3 月 主力: (2)、社会矛盾尖锐 工人、士兵 (3)、为了摆脱困境而参加一战,激 结果: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
(四) 巩固新政权
背景:
国内外反动势力武装干涉
时间:1918-1920 结果: 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
1、“列宁同志清 扫地球”具体指 俄国发生的什么 事件? 十月革命 2、列宁清扫的对 象主要指什么? 帝国主义
本课知识结构
二 月 革 命 背景: 时间: 主力: 结果: 性质:_____类似于我国的________
俄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①执政的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 (1)背景(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②布尔什维克党 的领导人列宁回来领导革命
(2)任务: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时地: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彼得格勒 (4)领导: 布尔什维克党(列宁) 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 (5)主力:
(6) 结果:推翻了___建立 _________,_____当选为主席 (7)意义:
列表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内容
名称 二月 革命 十月 革命
时间 1917年 3月 1917年 11月
性质 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 无产阶级的 社会主义革 命
革命任 务 推翻沙 皇统治 推翻资 产阶级 临时政 府
结果 两个政权 并存 建立社会 主义制度
化了社会矛盾。 面 两个政权是(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 阶级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性质: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说出十月革命的原因、时间、地点、领导人、 结果
斯莫尔尼宫 阿芙乐尔号
冬宫
工人、士兵向冬宫进攻
攻打冬宫
冬宫,俄国沙皇的宫殿,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设于此。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午夜,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 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
(三)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的建立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及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并由此分析政权的性质
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权
政治
苏维埃 政府的 措施
1918年迁都莫斯科
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企业收归国有; 经济 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寺院土 地分配给给农民耕种
军事
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 一次世界大战
一、新时代的曙光:
十 月
背景:
经过
人 物 时间 地点 建立___,____当选为主席 政治 上 经济 外交上 ( 或 军事上) 上
结果: 推翻了 ____ 革 巩固政权的措施 命 意义
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一百多年来,社会主义不 断发展,在曲折中前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社会主义发展简表
时间 1848年 1871年 1917年 9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