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900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编号:版本:编制:审核:批准: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一、目的对来料、过程、成品产生的不合格品加以控制,对不合格品及时处理,以防止不合格产品被误用,确保不合格产品不流入下一流程或交付至客户。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成品与半成品不合格的处理。

三、定义3.1特采:单项判定不合格后,不影响产品的使用功能或不会造成客户的不满意,必要时经客户确认予以放行的产品。

3.2挑选:判定不合格后,经相关人员讨论及批准,决定挑出合格品使用。

3.3返工/返修:对于返工/返修后能达到规定要求的不合格品,由品质部门进行批准,确定返工方法并对返工过程进行监控,处理后的不合格品由品质部按检验标准重新检验。

3.4退货:对于不能接收的材料,由质量部负责人确认、批准,通知供应链作退货处理,并由供应链作记录。

3.5报废:对于以上几种方式不能处理的不合格品,由责任单位申请,经品质部确认,报总经理批准,最后由仓库安排做报废处理。

四、职责与权限4.1品质部负责不合格品的判断、标识、隔离,组织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理,跟踪处理结果;负责对顾客抱怨、投诉的不合格产品所采取的的纠正及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4.2仓库负责把不合格品隔离及处理;负责接收客户退货产品。

4.3采购部负责负责办理采购产品退货、特采,根据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原辅材料的处理意见,负责同供方的联络。

五、内容5.1来料检验不合格品的处理5.1.1当供应商交货经品质部检验判定不合格时,报告在审批的时间段内IQC先贴上不合格标签,IQC填写《物料IQC报告》经总经理确认后,将检验报告转采购部处理(采购员要求供应商在三个工作日内回复《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给品质部),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5.1.1.1退货:通知供方立即处理不合格品,由仓库主管开《销售出库单》,经采购部审核、质量部会签及财务部批准后通知仓管员与供方交接退货。

5.1.1.2申请特采: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客户急用,由总经理批准判为特采后,IQC将《物料IQC报告》反馈给仓库办理入库手续。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文件编号:1.目的:对不合格品加以标识、隔离、风险评估、重新处理,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流入客户手中。

为对品质异常能及时反应处理、预防消除异常原因,以维持品质系统正常运作。

2.范围:针对来料、在制品及包装出货等各个阶段的不合格品。

3.定义:不合格品:不符合产品标准、技术规范或合同要求的产品。

返工:为使不合格品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返修:为使不合格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挑选:对不合格品加以挑选,以区别等级。

报废:无法挑选处理并不可能进行返工或返修的不良品及维修成本高于制作制作成本的不良品。

退货:质量部检验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有品质异常不满足需求状况时,将产品整批退还给供应商或制造单位,并要求处理的情形。

特采:于进检、生产过程或最终成品发现不合格品,因客户生产需求急迫,客户担当或业务部代表征得客户同意,或投入后不影响产品功能、构造能力、特殊外观要求及应用功能性,不造成人身安全,可满足最终客户使用品质的不合格品,做特殊接收标识,等同让步接收。

降级降档:因产品检验不符合标注定义要求,而采取更低标准确认接收、降级处理的状况。

4.职责:4.1生产部4.1.1负责对生产过程不合格品隔离作业及相应的标识。

4.1.2执行对品质异常发生时不合格品的应急处理要求。

4.1.3按照技术及质量提供的方案执行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挑选等作业。

4.1.4负责生产原因及品质异常之分析改善。

4.2质量部4.2.1负责对不合格品处置的协调,包含来料不合格、制程不合格、客户反馈不合格等。

4.2.2定义不合格品的区分、隔离及标识方式。

4.2.3评估定义不合格品的挑选方式及标准。

4.2.4品质异常发生时,不合格品紧急处理方式要求。

4.2.5对品质异常的分析与改善要求。

4.3技术部4.3.1品质异常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方案拟定。

4.3.2对品质异常的分析与改善要求。

4.3.3对返工、返修作业方式的定义。

4.4其他部门4.4.1其他部门负责履行本部门的职责予以协助。

不合格服务控制程序9000

不合格服务控制程序9000

不合格控制程序1 目的本文规定了对不合格识别、报告、评审与处置要求,旨在及时纠正不合格并防止不合格品和不合格服务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 范围适用于公司采购产品的不合格、服务过程中的不合格以及涉及安全、环境中的不合格的控制。

3 术语3.1 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对本公司而言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不合格物品和不合格服务以及涉及安全、环境管理活动中与相关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绩效等的偏离。

3.2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情。

3.3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

4 管理职责4.1 公司质量管理部为归口管理部门。

4.2 各部门库管员负责对一般不合格物资进行评审、记录、标识和处置。

4.3 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对严重不合格物资的评审、记录和处置。

4.4 各项目部负责对本管辖区内出现的不合格进行确认和实施处置。

5 工作程序5.1 不合格的分类:a)一般不合格:对服务质量影响不大、对环境和安全不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不合格。

b)严重不合格:指因系统性连续影响服务质量、重复出现同类服务问题、造成恶劣影响等使业主感觉很明显的、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可能造成事件、事故的、或是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的。

5.2 不合格的控制5.2.1 使用过程中或采购回来的不合格产品经部门(项目部)经理批准后做如下处理:a)降级:使用于对服务质量影响不大的部位b)退货c)报废d)当发现严重不合格品时,应做好标识并将结果上报公司综合管理部,由公司综合管理部组织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决定处置方式,并将结果传递有关人员,同时做好相应记录。

5.2.2服务、环境、安全不合格的处置a)对于一般不合格,由各项目部制定处理措施并实施,处理后应进行客户回访,并填写《回访记录》。

b)对于严重不合格,由项目部经理负责填写《不合格服务报告》制定处理方案(如果涉及到环境和安全中的不合格要明确调查、处理不合格的来源,采取的措施的步骤)报公司质量管理部审核,经主管领导批准后下发执行,处理后应进行客户回访,并填写《回访记录》。

AS9000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AS9000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持续改进控制程序1、目的1.1规范处理有关品质系统中不符合事项或异常现象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步骤与要求, 使问题能够适时的解决或使问题的程度得以掌握。

1.2 利用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预防措施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过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和服务,确保提高工作效率,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满足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客户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与产品、质量、交期和服务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制造过程的持续改进活动。

3、权责3.1 总经理负主要领导责任,授予改进人员一定权限,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资源;3.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组建项目管理小组对持续改进项目进行综合评估;3.3 CFT小组成员负责对改进项目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3.4 品质部负责不合格原因统计分析、纠正、预防措施追踪监督及重大品质提案改善;3.5 生产部负责制造过程的持续改进活动的进行;3.6 各相关单位依权责对产品不合格原因检讨、分析、对策提出、纠正与预防管理并记录。

3.7 全体员工应积极参与并配合所有持续改进的活动。

4、定义:4.1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2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3 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改进的重点是改善产品的特性和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有效性。

6、作业内容:6.1 问题异常发现、分类6.1.1 当日常生产实现过程中发现异常问题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纠正措施:各相关部门从进料检验、生产过程、过程及成品检验、交付、客户抱怨的过程中确实发现异常问题的现象。

预防措施:A 凡设计、过程中可能造成产品不合格的潜在原因均须加以分析,并主动采取措施防患未然。

B 新产品开发、试制阶段,由品质部根据过去累积的经验及客户的问题点,参考各项质量记录,事先将可能发生不合格问题,按《产品设计开发程序》规定对不合格要因加以分析、记录,并加以措施预防。

AS9000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AS9000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效果评审 Y 标准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
品质部 责任部门
责任部门
改进措施跟踪
品质部 责任部门
6、作业内容: 6.1 问题异常发现、分类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德信诚培训网
6.1.1 当日常生产实现过程中发现异常问题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纠正措施:各相关部门从进料检验、生产过程、过程及成品检验、交付、客户抱 怨的过程中确实发现异常问题的现象。 预防措施: A 凡设计、过程中可能造成产品不合格的潜在原因均须加以分析,并主动采取 措施防患未然。 B 新产品开发、试制阶段,由品质部根据过去累积的经验及客户的问题点,参 考各项质量记录,事先将可能发生不合格问题,按《产品设计开发程序》规 定对不合格要因加以分析、记录,并加以措施预防。 C 过程中须运用 QC 七大手法及控制图等方法,对各项操作进行控制检查,以 达预防效果。 D 在过程中发现不合格问题,须立即按本程序进行纠正改善,以追根究底查知 原因并改善。 6.1.2 持续改进计划的制定: 6.2.1.1 项目改进提案范围,但不局限于下列项目: 1) 生产或检验操作方法,作业程序或工作程序的改进; 2) 生产技术重大问题与工场布置的改进; 3) 产品质量的改进; 4)原材料节省及废料的利用; 5) 质量成本的改进; 6) 人力资源的改进; 7) 减少非增值作业或流程; 8) 提高市场占有率; 9) 其他有利公司的项目改进效果 6.1.2.2 持续改进的原则 6.1.2.1 持续改进必须以满足顾客要求直接可以衡量的指标来评价,如质量成本、 不良质量的成本、生产效率、及时交付率和顾客满意度等其他指标。 6.1.2.2 持续改进必须延伸到应该最优先考虑顾客指定的或公司管理层指定特殊 的产品特性上; 6.1.2.3 持续改进必须制定优先化的措施计划,持续改进已经稳定且具有可接受的 能力和性能的过程,不可接受的能力和性能的过程应采取纠正措施。 6.1.2.4 降低质量成本是持续改进体系的主要指标之一。 6.2 提出改进通知 6.2.1 生产实现过程中的纠正预防项目

AS9100D:2016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AS9100D:2016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受控号:版号:A/0 Q X X X 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Q/CQZSKJ AS28—2017不合格品控制程序2017- 1-1发布2017- 1-1实施X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由X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管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X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管部。

本标准批准人:本标准审核人:本标准参加编写和会审人员: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于2017年1月1日首次发布修订记录表Q/ AS28-2017版次:A/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 目的通过对不合格品(也包括从顾客退回的不合格品)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交付、使用后的不合格品以及进货物资、外包产品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3 职责3.1 品质二科负责不合格品的归口管理,识别、隔离、呈报和按评审意见处理不合格品实物,对需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的不合格品处理结果进行跟踪验证。

3.2 技术中心和生产中心的授权技术人员负责对不合格品的性质及产生的后果进行评审,签署处置意见,并组织对不合格产生的原因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纠正措施。

3.3生产中心负责不合格品的返工。

3.4供应部负责采购及外包不合格品的退换货,向供方发出整改通知。

4.工作程序4.1 不合格品的分类目前产品状态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品,凡是不满足技术要求的产品全部作报废处理。

4.2 不合格品的识别和处理流程4.2.1 品质检验员负责识别不合格品,根据检验准则以及实验室出具的检测和试验报告判断是否存在不合格品。

4.4.2 对于识别出的不合格品,品质检验员应作好标识,并隔离放置在不合格品区域,同时填写《品质异常记录》,作好不合格品的记录。

4.4.3报废品,应做出明显的和永久性的标记,直到使之物理上不可能被使用(例:敲击变形、熔毁),放置于废品区。

废品区应单独设置,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4.4.4 生产现场标识不明、状态不清的可疑产品,一律按不合格品进行处理。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引言:不合格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或者最终产品检验中,未能满足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

对于企业来说,控制不合格品的产生和处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对于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一、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接收和分类不合格品:不合格品应该在收到后立即进行分类,将其与合格品分开存放,避免混淆,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措施。

2.质量评估:对不合格品进行质量评估,确定其影响程度和范围,有助于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3.确定责任:根据质量评估的结果,确定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和责任人。

责任人应该对不合格品负责,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不合格品处理: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包括修复、重工、重新测试、报废等。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保证后续质量问题不再次发生。

5.纠正措施:在处理不合格品的同时,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找出不合格品产生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6.记录和报告:对于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不合格品的分类、处理措施和纠正措施等。

这些记录可以作为未来质量控制和改进的参考依据。

二、不合格品处理流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是指对不合格品进行相应处理的一系列操作步骤。

下面是一个标准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1.收到不合格品:当工人或相关人员发现不合格品时,应立即将其收集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不合格品的数量、型号、批次等。

不合格品应放置在专门的区域,避免与合格品混淆。

2.质量评估:品质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质量评估,确定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3.确定责任:品质部门根据质量评估的结果,确定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和责任人。

责任人应该对不合格品负责,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不合格品处理:不合格品可以进行修复、重工、重新测试、报废等处理。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确保质量问题被彻底解决。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对不合格品的识别、记录、标识、隔离、评审及处置的要求和方法,目的是对不合格品进行严格控制,防止不合格品未经评审和处置,流转至下道工序或交付。

2范围适用于采购物资、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及服务进行监视和测量过程中以及产品出厂后发现的不合格品的控制和处置。

3职责3.1 质量部负责对采购物资、过程产品、最终产品的检验;负责各类不合格品的识别、标识,监督、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过程;针对不合格品进行统计与分析;监督不合格品纠正或预防措施的落实;对返工的产品重新进行检验,并做好相关记录。

3.2 采购部负责及时按《来料质量异况单》处理意见对不合格品实施处置。

3.3 责任部门负责查明不合格品的原因、责任人、制定初步纠正措施,并及时按《制程异常单》处理意见对不合格品实施处置。

3.4 物管部负责组织不合格品的隔离、出入库及台账管理工作。

3.5 财务部负责统计、分析不合格品质量损失的费用。

3.6 总经理负责对严重不合格进行最终审批处置。

4管理程序4.1 采购物资不合格品的控制4.1.1 不合格品的识别、记录、标识和隔离品检员按检验或验收标准,对来料物资进行检验,做出合格或不合格品的判定,并对验收的物资做好检验记录。

将合格品贴上绿标合格标签,不合格品贴上红色不良品标签并注明原因,针对不合格品开具《来料质量异况单》提出处理建议,并监督仓库将不合格品放置于不合格品区域进行隔离。

4.1.2 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品检员将开具的《来料质量异况单》,送至部门领导、技术主管给出处理意见,由分管技术副总做出最后处理意见,抄送一份给采购部处理退换货事宜;若处理意见为特采,采购部应再填写《特采申请表》由相关部门共同评审并签字,最后由总经理批准处理意见。

品检员检验每一批产品,都必须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来料检验记录表》,针对不合格品处理要求闭环管理,《来料质量异况单》、《特采申请表》、《来料检验记录表》由质量部存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900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0 PURPOSE 目的
To define the process for controlling products or components suspected of not meeting: specification, print or other contractual requirements,as well as the nonconforming process.
本程序定义了控制可能与规格、印刷或其他合同要求不符合之产品或零件的过程,及其不合格过程的控制过程。

2.0 Application 适用范围
The nonconforming products or components generally include the followings:
不合格品通常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a. Incoming (Verifications/Inspections/Audits)
来料(验证/检验/稽核发现的);
b. In-Process (Operator, Auditor)
半成品(作业员,稽核员发现的);
c. Finished Goods成品;
d. Customer Returns客退品。

3.0 Definition定义
a. RMA = Return Material Authorization (electronic)
b. MRB = Material Review Board (electronic)
c. CAPA = Corrective & Preventative Action (electronic)
4.0 Reference参考文件
4.1 WI-QA-0002 WI for Incoming Inspection Plan
来料检验
4.2 WI-QA-0024 WIP for In-process, production Inspection
制程和产品检验指导
4.3 WI-QA-0027 WI for Production Identification & Traceability
产品标签与追溯作业指导书
4.4 WI-QA-0016 WI for Customer Complaints and Product Return
客户抱怨和产品退货作业指导书
4.5 WI-QA-0028 WI for MRB
MRB作业指导书
4.6 QP-853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Actions Procedure
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5.0 Responsibility职责
5.1 General speaking, the person who discovers the nonconforming products is responsible for preparing
the MRB reports. Nonconforming of WIP/F/G on line are by production; incoming and
Customer’s complaint are by QA; ECN and design by PE; overmolding parts by molding department;PMC charges the dead stock, shelf life expiration and others.
通常发现不良品者有责任准备MRB报告。

制程不良(物料, 半成品/成品)由生产负责, 来料,客诉不良由QA负责,产品设计变更/设计问题引起由PE负责. 注塑部负责overmolding零件;呆料/长期库存/超出使用寿命等由PMC负责;
5.2 MRB which consists of (but not limit to) QA , Production, Manufacture Engineering , Production
Engineering, PMC, Soucing(C/S), Finance and Operation Manager, are responsible for reviewing, evaluating and disposing nonconforming products, GM need to review and give comment if cost of failure is larger than 5,000 RMB, MRB Signature and Follow up Flow as Attachment 1.
MRB由QA、生产、制工,工程、PMC经理、采购部、财务和运作经理组成,负责对不良品进行判定, 当失效金额大于5,000元人民币,总经理需要审核;MRB会签流程见附件1.
5.3 QA Engineer will review the nonconforming materials and make the proposed disposition after inspection.
QA 工程师检查不良品后对其作出适当的处理意见。

5.4 MRB final disposition result follow up responsibilities: RTV/Rework by Vendor charged by Sourcing,
Rework, Sorting(By vendor or on line) by PMC, Scrap by Store; Deduction on RTV and rework/sorting cost by Finance.
MRB最终结论跟踪责任:采购负责RTV/供应商返工,PMC负责安排产线重工,挑选使用,仓库负责报废,退货,返工挑选扣款由财务执行。

6.0 Procedure 程序
6.1 Nonconforming found by IQC 来料不良品
6.1.1 Nonconforming material found by QC inspector during incoming inspection is identified with
“Rejection” label. The nonconforming material is transferred to rejection area by storekeeper,
QC reported to the QA Engineer with defective samples (if any) . Then the QA Engineer
convenes MRB and call PE, sourcing, PMC & Production and others (if necessary)
discussing the disposition of the nonconforming products if QA engineer can’t make a
decision, otherwise, QA engineer have access to accept the nonconforming material if the
nonconformity doesn’t affect the using of function.
QC检验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来料不良,贴“Rejection”标签明示,仓库管理员将不良转移
到不良品区域,QC带上不良样品报告QA工程师,如果QA工程师不能对不良品做出判断,
则QA工程师主持MRB并召集产品相关人员包括PE/采购/PMC/生产/或其它有必要部门一起
讨论如何处理,否则,如果不合格品不会影响产品使用功能, QA工程师有权判定来料是否合
格。

6.1.2 The QA Engineer makes proposal disposition of the nonconforming material/product on
MRB area of IIR (incoming inspection report). The disposition made can be:
QA工程师处置不良来料,处理结果如下:
6.1.2.1 "UAI"( the material is used as it is ), The IIR must be countersigned by QA/PE
/ME/PROD . "UAI" label is used by QC and passed the material to the store.
讨论决定特采,相关人员QA/PE/ME/PROD在IIR上会签,QC贴UAI标签;
6.1.2.2 "Rework/Sort—on line”, MRB decide the possibility whether the material is rework
or sort. The IIR must be countersigned by QA/SR/PMC/PROD. The nonconform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