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评课用语
教师评课用语

教师评课用语老师评课用语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
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长。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老师评课用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1、整堂课思路清楚,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
2、学生的课堂习惯特别好,每个人都能主动的参加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3、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爱好被充分激起,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
4、老师在教学新知时谆谆教导,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劲,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1)整节课学生心情高涨,兴趣盎然。
(2)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老师的主导作用。
(3)最终环节让学生计算身高,设计好,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5、老师这节课上得很胜利,学生们上课的主动性和参加率极高,特殊是老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肯定的情境。
6、老师供应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赐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7、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动身,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学问、理解新知,人整体上来看,效果的确不错,值得学习。
8、(1)有"创新"和"创意"。
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
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得很突出。
(2)形成了校本特色:把数学生活化,设计好。
9、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认知基础,组织生用探讨的方式比较原来学习的应用题和这节课学习的应用题有哪些地方不同,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新学问"新"在由一个未知数发展到两个未知数。
10、组织学生探讨,通过学生的相互沟通、相互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11、要求学生将驾驭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
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育学生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解题方法的水平。
12、课堂气氛活跃。
老师擅长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13、例题、习题的搭协作理,能联系学生的生活,敬重学生原有的基础学问。
14、老师以学生熟识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进一步体会到数学学问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评课用语150例

评课用语150例评课用语(一):1、本节课流程设计很科学,自然流畅,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在语言品味方面,紧扣课文资料展开。
张弛有度。
2、切入口准确,抓住课后思考练习设计问题,抓住中心句展开。
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本节课,教者备课时动了很大脑筋,如何切入,如何拓展,教者的思路很明晰,抓住关键词句围绕景物描述,让学生去自觉学习,探究,思考。
主体性凸显,学生活动的空间大了,效果也是水到渠成!训练的时间宽泛一点,更好!4、本课问题设计不多,但很精干,突出了目标。
条理清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预习很到位。
语言品味能抓住关键词拓展。
5、本课为第二课时,在备课时,着重从“主体性实效性基础性”出发,逼学生活动起来,让学生有所得!请大家提出提议和看法。
6、本节课,教者抓准切入口,以学生为主体这方面做得很好,问题提出后,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答案,显示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内检测方面多一点时间,应当更好些。
7、本节课抓住景物描述来品味语言,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和指导,有实效性。
评课用语(二):优点:1、备课比较充分,教学环节设计新颖,异常是分主角朗读和写作训练环节设计的好,既体现了本课电视文学剧本的体裁特点,又让学生在写作训练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2、学生预习充分,能经过预习就基本掌握了本课生字词,师生课堂互动也较好;不足之处:分析课文的问题设计不够精炼,所以学生讨论的氛围不浓,课堂气氛稍显沉闷。
①是小组讨论的学习形式,很值得肯定。
体现了合作、探究的教学新理念。
②是表格形式分析课文资料,十分清晰。
既突出了资料要点,又明确了刻画人物的方法。
③是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课堂作文训练,并做课堂交流,能够直接显现课堂教学的效果。
④是扎实的基本功。
教态自然、稳重;语言准确、清楚;课件简单、实用,操作也十分熟练。
评课用语(三):好的方面:①从小说三要素入手,思路清晰;②从考试资料设计讲来,灵活传授写作知识,重点突出,透彻而明了。
小学数学评课用语精选

小学数学评课用语精选1、这节课的教学非常成功,老师能够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了适合学生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重难点突出,让学生在研究新知时毫不费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研究与生活的联系。
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充分体现了学生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后的环节更是设计得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并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研究、提升。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效果不错,值得研究。
8、老师的教学中有着很多创新和创意,能够活用教材,让学生爱想点子。
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整节课的设计也形成了校本特色,将数学生活化,设计得很好。
9、在教学设计时,老师充分利用了认知基础,并通过组织生用论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新知识与以往研究的应用题有哪些不同。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10、老师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流畅性。
11、老师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题方法的水平。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13、老师合理地搭配了例题和题,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14、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背景,提出问题,激起了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15、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研究数学的重要方式。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16、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比较“怎样算比较简便?”,使算法得到了更优化,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小学教学评课常用语句

小学教学评课常用语句1.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展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根底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开展性目标的实现。
2..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展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做到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4.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承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承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5..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开展性和鼓励性,.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既不形式化,又详细、诚恳。
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6.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
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泼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7.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
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8.教师的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促成了知识的整合,表达了多元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开展。
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表达了新的理念,表达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小学数学评课用语

1.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de)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2.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de)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de)语言阐明自己(de)观点和想法.3.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de)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de)课堂氛围.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de)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de)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5.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de)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de)实现.6.新(de)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de)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de)特点.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de)生活实际.7.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de)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de)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8.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de)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9.学生能够自学(de)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de),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de),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10.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解放学生(de)耳,还解放学生(de)脑、口、手.11.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de)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de)学习方式.12.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de)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de)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13.教师对学生(de)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de)错误,能及时以恰当(de)方式指出纠正.14.以新(de)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de)教学行为,以自己(de)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de)教学思想.15.能有效(de)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de)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de)问题.16.教师(de)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促成了知识(de)整合,体现了多元(de)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de)整体性发展.17.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de)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de)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de)本质:18.做到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de)全过程.19.探究活动(de)设计,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de)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20.留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de)意见强加给学生.21.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出现(de)问题进行深入(de)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de)探究时间和体验(de)机会.鸡兔同笼问题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de)数学广角(de)内容,以前是属于课外奥赛典型题,对学生尤其是基础不好(de)学生来说有一定(de)难度,对教师(de)课堂把握也是一个极大地考验.江老师朴实而扎实(de)为我们呈现了一节层层深入,师生共同探讨(de)数学课.我感到受益匪浅,下面就这节课谈谈我们几方面(de)感受:1.课堂结构安培合理,注重了学生(de)思维(de)特点.江老师从猜测到验证再到调整,用表格(de)形式让学生了解枚举法解决问题(de)方法,体会枚举法调整时“头不变而腿(de)变化规律”.照顾到可能有部分学生思维不能直接跳跃到假设法(de)局限,为后面教授假设法奠定基础.并在体会枚举法(de)基础上优化并学习假设法(de)解题思路.课堂安培符合学生(de)思维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2.设计巧妙,准确(de)寻找课堂难点(de)切入点.从让兔子站起来开始,学生被这一独特(de)问题思考方法,深深吸引住了,脑海中也能很形象(de)构建出问题需要(de)场景,接下来一系列(de)追问,让学生体会了数学中“变与不变”(de)思维巧妙性,什么少了是谁(de) 为什么等学生很快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将原本生硬(de)假设法形象(de)展现在学生面前,解题思路也清晰(de)出现了.3.条理清晰,反复体会每一步(de)意义.学生列式板演说说每一道算式(de)意义,教师再大屏幕出示解答过程并再次详细(de)阐述每步算式求什么,为什么这样求看似啰嗦,实则有相当(de)必要性,有部分学生可能并不能真正理解计算过程,只是模仿出了解题(de)步骤,老师每次都详细(de)要求学生理解每道算式(de)意义,有效(de)避免了这一情况(de)出现,让学生真(de)懂,进而以后能举一反三.当然课上江老师也有一点不足之处,如:语言或许还不够严谨,单位(de)使用上有点混乱,时而“多少条腿”,时而“多少只脚”,学生也受其影响,发生了几次不同(de)表述.还有讨论没有进行(de)有效和符合实际情况,课上共出现了次集体讨论,其中有三次都是讨论思考过程,属于同一个思考形式.最后感谢江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而实在(de)数学课几点建议:①在出示几组10(de)加减法算式让学生发现规律这一环节,教师留给时间思考太少,显得教师太急燥了.“以生为本”②本课课末有连续5个(de)练习应用,形式活泼多样,生动有趣,但因为时间紧迫,教师为了完成全部练习,如似赶场子.练习重要(de)是应扎实有效,如本末倒置,反而会显花哨、繁杂.③评价语言较为单一,全课中对学生(de)回答,教师有8次给予“声音响亮”(de)评价.我个人认为,数学课堂上(de)评价语言除了生动丰富外,要体现数学味,要有针对性,既能激励又能导向.。
中小学教师常用评课用语

中小学教师常用评课用语1.开课娓娓导入,给学生以平静而实在感。
注重方法指导,给学生以方向感。
能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度高。
2.自查自纠,小组讨论,展示交流,归纳点拨,拓展延伸。
课堂流程科学规范。
3.老师是“导”不是“演”,常见有的老师课堂上滔滔不绝、侃侃而谈,激情飞扬,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陶醉其中。
这种老师其实是在“演”,而不在“导”,这种课学生可能喜欢,也有一定效果,但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培养不理想。
4.老师如何“导”。
一堂课老师要导的好,关键在于问题设计的好,问题难了,学生一筹莫展、无从下手,空耗时间不说,学生的积极性也消磨没了;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即出,缺乏思维空间,起不到提高学生分析思考能力的作用。
5.把微笑带进了课堂,把激情带进了课堂,把魅力带进了课堂。
6.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观点和想法。
7.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8.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9.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10.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适时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11.学科特有的价值被充分挖掘,学科味非常浓。
12.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13.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
14.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要解放学生的脑、口、手。
小学课堂教学评课用语

评课用语1.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2.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6.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7.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
8.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9.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
10.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解放学生的脑、口、手。
11.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12.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13.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
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14.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
15.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16.教师的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促成了知识的整合,体现了多元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发展。
经典评课用语40条

经典评课用语40条评课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和上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在评课中,合理而准确的评价用语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客观分析和细致评述。
本文将提供经典的评课用语40条,供教师参考和使用。
上课态度评价1.老师上课充满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积极与学生互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老师对学生态度谦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4.老师面带微笑,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5.教师教态端正,举止得体,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6.教师准时上课,严格遵守课堂纪律。
教学设计评价7.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8.教学内容有条不紊,结构合理,层次清晰。
9.教学材料精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10.老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11.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12.教学任务明确,分步进行,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教学方法评价13.教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4.老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5.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6.老师通过问题导入和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
17.教师采用案例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8.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习过程评价19.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踊跃回答问题。
20.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发问和提出自己的观点。
21.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22.学生能够主动合作,互相帮助,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3.学生注意力集中,坐姿端正,秩序井然。
24.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保持课堂秩序。
师生互动评价25.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26.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畅通,表达清晰,效果明显。
27.学生对教师的问题回答积极,反应及时。
28.学生提问问题思路清晰,表达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课用语
1、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
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1)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
(2)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最后环节让学生计算身高,设计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
老师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人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8、(1)有“创新”和“创意”。
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
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得很突出。
(2)形成了校本特色:把数学生活化,设计好。
9、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认知基础,组织生用论的方式比较原来学习的应用题和这节课学习的应用题有哪些地方不同,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新知识“新”在由一个未知数发展到两个未知数。
10、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11、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的同时提高学生解题方法的水平。
12、课堂气氛活跃。
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13、例题、习题的搭配合理,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14.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15.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6.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怎样算比较简便?”使算法得到了更优化,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7.在学生探究口算算理时深入浅出,使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口算方法。
这可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18.本节课的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
19.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20、口算练习的呈现方式多样,并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21.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
22.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
23.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24.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25.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26.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27.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28.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29.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30.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
31. 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2.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3.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上的很精彩。
34.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对新知的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和自学能力起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35.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36.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37.本节课,教师创设了学生爱好的猜谜活动,学生们非常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38.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39、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
40、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并且进行小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41、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42、在课堂中,教师花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次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索中得出结论。
43、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4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45、教材理解透彻,知识重点和难点把握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