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练习题
1-1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二年级下册数学 (含答案)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班级:姓名: 等级:【基础训练】一、填空题1.(1)22÷6=(____)……(____),读作(____)除以(____)等于(____)余(____),被除数是(____),除数是(_____),商是(_____),余数是(_____).(2)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是50,除数是7,商是(____),余数是(_____).(3)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要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____).2.17÷5=3……2读作:(______________),其中3是(______),2是(________)。
3.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_____比_____小.4.在☆÷8=9…□中,□最大是,☆最小是.5.看图写算式.9÷2=(___)个……(___)个 9÷4=(___)盘……(___)个二、选择题6.一个两位数被9除,余数最大可能是()A.9 B.8 C.77.28÷□=□……4,除数可能是()。
A.4 B.6 C.3三、判断题8.在除法中,除数一定比余数大。
(_______)9.一个数除以5,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有4个..10.□÷9=3……□,余数最大是4。
(____)四、口算和估算11.直接写出得数.36÷9= 72÷8= 42÷7= 25÷5=64÷7= 80÷9= 20÷6= 21÷4=五、解答题12.在算式()÷8=9…()中,被除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13.解决实际问题。
答:至少需要()个箱子。
【拓展运用】14.苗老师带着二(1)班49名同学坐船,每条船最多可坐7人,至少需要多少条船才能保证所有的人同时划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含试卷)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昌化镇中心学校符华兴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及余数的含义;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写出相应的算式,能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活动中,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小组交流,全班讨论等形式经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一、突破思维定势,引出有余数除法1.基于经验,动手操作。
谈话:这儿有10枝铅笔,如果要把这些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请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摆法:(1)每份2根,分成5根;每份5枝,分成2份;每份1根,分成10份……组织反馈,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应的直观图:[说明:前面学习中学生对于平均分的认识都局限于把物体正好分完。
这是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也是本课学习的起点。
本环节教师精准地调用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展开教学,为有剩余现象的学习孕造了学习氛围。
]2.突破定势,感受新知。
谈话:把10枝铅笔平均分,可以每人分2枝,分给5个小朋友,也可以每人分5枝,分给2个小朋友……可为什么不每人分3枝呢?(因为每人分3枝,还有剩余的,分不完。
)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3枝,结果会怎样呢?请大家动手分一分,看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完成操作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法。
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同分法,分别进行如下引导:第一种:提问:说一说你是怎么样分的?(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个人,还剩下1枝。
)第二种:提问:你是这样分的?再问:其他小朋友对这种分法有什么想法?(剩下的4枝还可以再分)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分出3根的1份。
3.比较交流,感受不同。
比较:请同学们把这种分法和前面的两种分法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三种分法的直观图)小结: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时,都是正好分完,也就是没有剩余;而今天在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时,遇到了分不完的情况,也就是有剩余。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课件 二年级下册

( 除数 )···4 ) 1
1
3 ···( 商 )
5 ···( 被除数 ) 2 ···( 4乘3的积 )
3 ···( 余数 )
(2)平均分给5个班,结果怎样?
15 ÷ 5 = 3 ( 个 )
3
5) 1 5
15 0
知识点 2 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列竖式计算。
(1)23 ÷ 7 = 3 ······ 2 想:7和( 3 )相乘的积最接近23,而且小于23。 3
4.先计算,仔细观察每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44÷5= 8······4
26÷9= 2······8
5×8+4= 44
9×2+8= 26
44÷5= 8······4
5×8+4= 44 我发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 )
6 有余数的除法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RJ 二年级上册
习题课件
教材习题
() () ()
3.有1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 2 )个, 还剩( 2 )个。
(选题源于教材P66第12题)
12÷5= 2 (个)······ 2 (个)
4.(选题源于教材P66第13题) 每人分几瓶,还剩几瓶?
24÷9= 2 (瓶)······ 6 (瓶)
5.右面的算式中,余数最大是几? (选题源于教材P66第14题)
易错点
2.看图列式计算。 (1)
17÷5= 3 ( 盘 )······ 2 ( 个 )
(2)
11 ÷ 2 = 5 ( 个 )······ 1 ( 个 ) 辨析:不理解余数的实际意义,不能区分商和余数 的单位名称。
提升点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 两种情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一框《 认识余数--除法竖式与试商》同步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一框《认识余数--除法竖式与试商》同步练习题学校班级姓名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2.用竖式计算。
88÷9= 40÷6= 26÷3=32÷4= 15÷2= 61÷8=3.下面的计算对吗?把错的改过来。
改正:()改正:()4.把11张卡片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可以分得()张,还剩()张。
11÷2=(张)……(张)先填出上面竖式中的数,再说说每个数的含义:()表示分的份数。
()表示每个同学分得的卡片数。
()表示已经分了的卡片数。
()表示剩余的卡片数。
5.(1)照下面这样放,可以放()堆,还剩()个。
21÷=(堆)……(个)(2)照下面这样放,可以放()堆,还剩()个。
21÷=(堆)6.÷7=……(1)余数最大是(),最小是()。
(2)当商是6、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7.22÷=(枝)……(枝)验证:×+=(枝)8.29棵树,每个小朋友种3棵,还余2棵,共有几个小朋友?9.小刀每把6角,4元最多可以买几把?10.填写中缺少的数。
11.观察下面的算式,再回答问题。
8÷4=2 12÷4=39÷4=2......1 13÷4=3 (1)10÷4=2......2 14÷4=3 (2)l1÷4=2......3 15÷4=3 (3)÷4=2……÷4=3……那么比小()。
12.“六一”儿童节,小军和6个好朋友给幼儿园小朋友做彩花,共做了45朵,其中小军做得最多,其他小朋友做的同样多,小军最少做了多少朵?此时其他小朋友每人做了多少朵?13.小丽在做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5看成了8结果得4余1,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参考答案1.9 7 3 3 7 62.9......7 6......4 8......2 8 7......1 7 (5)3.××改正略4.5 1 5 1 2 5 10 15.(1)5 1 4 5 1 竖式略(2)3 0 7 3 竖式略6.(1)6 1(2)487.3 7 1 7 3 1 228.(29-2)÷3=9(个)9.4元=40角 40÷6=6(把)……4(角)10.9 50 48 7 3 8 1 48(或9 7 54)11.4 提示:除数是4,商相差1,余数相同时,被除数相差4。
人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6.1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10÷3= 3 (个 )…… 1 ( 个 )
返回
1.圈一圈,填一填。
12朵花,每5朵扎成一束,一共可以扎成( 2 ) 束,还剩下( 2 )朵。
12÷5= 2 (束 )…… 2 ( 朵 )
返回
1.圈一圈,填一填。
11个 ,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 2 )份,还 剩下( 3 )个。
返回
…
7÷2=3(盘)……1(个)
余数 当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就把剩余的数 叫做余数。
返回
…
为什么余数“1”后面的单位是“个”?
余数是被除数平均分 后剩下的数量,所以
7÷2=3(盘)……1(个) 它的单位名称应和被
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余数
7÷2=3……1 读作:7除以2等于3余1。
返回
课堂练习 1.圈一圈,填一填。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如果还有剩余, 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
返回
课后作业
课本: 第60页第1题 第64页第1题
返回
伴你成长
贴近教 学服务师 生方便老 师
人教 二年级版数学 下册
课件PPT
6.1 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学习目标
课件PPT
1.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重点) 2.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
11÷4= 2 ( 份 )…… 3( 个 )
返回
1.圈一圈,填一填。
刘老师买了13支铅笔,每位同学分2支,可以 分给( 6 )位同学,还剩( 1 )支。
13÷2= 6 ( 位 )…… 1( 支 )
返回
2.看图填算式。
有余数的除法(教师)

余数问题是数论知识板块中另一个内容丰富,题目难度较大的知识体系,也是小升初考试必考的奥数知识点,所以学好本讲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有余数的除法内容分析知识结构1.272除以23的商为 ,余数为 。
【难度】★ 【答案】11,19【解析】解:272=23×11+192.已知某数被5除后的小数部分为0.4,则5除这个数的余数为 。
【难度】★ 【答案】2【解析】解:0.4×5=23. 7104×519的积被11除,得商为 ,余数为 。
【难度】★★ 【答案】335179 , 7 【解析】解:7104×519=(11×645+9)(11×47+2)=11×11×645×47+11×645×2+9×11×47+9×2 =11×11×645×47+11×645×2+9×11×47+11×1+7 =11×335179+7一般地,如果a 是整数,b 是整数(b ≠0),若有r b ⋅⋅⋅⋅⋅⋅=÷q a ,也就是r bq a += 其中q 是商,r 是余数,0≤r <b ;我们称上面的除法算式为一个带余除法算式。
这里: (1)当0r =时:我们称a 可以被b 整除,q 称为a 除以b 的商或完全商 (2)当0r ≠时:我们称a 不可以被b 整除,q 称为a 除以b 的商或不完全商知识精讲模块一:带余除法的定义与性质课前热身即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或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一个完美的带余除法讲解模型:如图,这是一堆书,共有a 本,这个a 就可以理解为被除数,现在要求按照b 本一捆打包,那么b 就是除数的角色,经过打包后共打包了c 捆,那么这个c 就是商,最后还剩余d 本,这个d 就是余数。
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及练习题

1.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3、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余数定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结合情境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口算2、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剩几根?(2)拿出9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还剩几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新知识。
二、探究新知教学例2,展示课件。
1、动手操作。
请每位学生分别用8、9、10、11、12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看看这些小棒最多能摆几个正方形。
操作完毕后,全班交流、互动,反馈信息。
(1)如果给你8根小棒,每4根摆这样的一个正方形,最多能摆几个呢?会有剩余吗?(摆2根,没有剩余)你能列出算式吗?8÷4=2(个)(2)如果给你9根小棒,最多能摆几个呢?还剩几根?(摆2根,还剩1根)师根据反馈及时板书:9÷4=2(个)……1(根)(3)10根呢?师根据反馈及时板书:10÷4=2(个)……2(根)(4)11根呢?12根呢?11÷4=2(个)……3(根)12÷4=3(个)为什么不是余4根,写成12÷4=2(个)……4(根)呢?(因为4根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
)2、观察发现(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每道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大胆猜测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呢?余数小于除数。
(师板书)(2)学生验证: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看看余下的小棒根数能不能是4根、5根、6根……(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因为这种情况下,余下的还可以再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此时余数小于除数。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一、整除和余数的概念在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除法运算。
除法运算包括整除和余数。
当被除数能够被除数整除时,我们就说这个除法是整除的,商是个整数。
而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我们就说这个除法是有余数的,商是个带余数的整数。
二、带余数的除法练习题1. 12 ÷ 4 = ? 余?2. 14 ÷ 3 = ? 余?3. 20 ÷ 6 = ? 余?4. 17 ÷ 5 = ? 余?5. 22 ÷ 7 = ? 余?6. 25 ÷ 8 = ? 余?7. 30 ÷ 9 = ? 余?8. 28 ÷ 7 = ? 余?9. 35 ÷ 11 = ? 余?10. 40 ÷ 12 = ? 余?三、解答1. 12 ÷ 4 = 3 余02. 14 ÷ 3 = 4 余23. 20 ÷ 6 = 3 余24. 17 ÷ 5 = 3 余25. 22 ÷ 7 = 3 余16. 25 ÷ 8 = 3 余17. 30 ÷ 9 = 3 余38. 28 ÷ 7 = 4 余09. 35 ÷ 11 = 3 余210. 40 ÷ 12 = 3 余4四、解题思路为了解答以上带余数的除法题目,我们需要使用长除法的方法。
首先,写下被除数和除数。
然后,我们找到一个能够整除的数。
将这个数乘以除数,并在结果下面写出来。
接着,用被除数减去刚才得到的结果。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无法再减去除数为止。
最后剩下的数就是余数。
以第1题为例,我们将12写在长除法的第一行,将4写在右边的除法符号下方。
找到一个能够整除的数,这里是3。
将3乘以4,并在下方写出结果12。
将12减去12,得到0。
因此,商是3,余数是0。
对于其他题目,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进行解答,找到一个能够整除的数,并进行相应的计算,直到无法再进行除法运算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在除数是7的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最大是()。
二计算
1.脱式计算
2.列竖式计算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一填空
(一)没有余数的除法
1.自己画一画,圈一圈。下面的图是什么意思,你能列出算式吗?
2.上面的四幅图都是()。A平均分B不平均分。
3.什么是平均分:
4.平均分有两种分的方法,一种是等分,另一种是包含。上面的四幅图中属于
等分的是(),属于包含的是()。(写序号)
(二)有余数的除法
1.上面的两副图都是()A,有余数的除法B没有余数的除法
(1)把35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5。()
(2)24里面有6个4.()
(3)除数是3,被除数是9,商是3.()
(4)余数是2,除数是4,被除数是26,商是6.()
(5)余数是2,除数是3,商是6.()
8.计算 时,想口诀()。
9.在计算 和 时用到的同一句口诀是()。
1Hale Waihona Puke .65里面最多有()个9.列算式()。
2.判断:上面的两副图都不是平均分。()
3. 读作:(),其中,18叫做(),2叫做(),9叫做()。
4. 读作:(),其中17叫做(),
5叫做(),3叫做(),2叫做()。
5.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一定比除数小。
6. 可以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也可以表示24里面有()个4.
7.根据下面的说法列出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