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创新

合集下载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方法;2. 观察叶绿体中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原理: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其中含有多种色素,包括叶绿素 a、叶绿素 b、类胡萝卜素等。

这些色素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并转化为化学能以参与光合作用。

本实验利用溶剂提取和色谱柱分离的方法,将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出来,并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步骤:1. 取一片鲜叶(最好选择深绿色的叶片)切碎,加入适量的乙醇或醋酸乙酯中浸泡,使叶绿体释放出色素。

注意保持容器密封以避免光照。

2. 将浸泡片刻半小时,使叶绿体彻底释放色素。

3. 将叶绿体悬液过滤,收集含有色素的过滤液。

4. 取一支色谱柱,填充色谱吸附剂(如硅胶),再用无色溶剂(如正己烷)预洗一次。

5. 将收集到的含色素液体加入色谱柱中,用无色溶剂洗脱,收集不同色素的洗脱液。

6. 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曲线,可观察到叶绿素 a 在400-50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叶绿素 b 在450-55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类胡萝卜素在500-60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

根据吸收光谱的不同,可以推测各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吸收波长和参与的反应。

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和分离了叶绿体中的色素,并观察到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这些实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机制,以及不同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同时,该实验也展示了提取和分离生物样品中化学物质的基本实验技巧和原理。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报告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报告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质器,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

叶绿体包括一系列色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叶绿素。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以便进一步分析其
结构和功能。

实验步骤:
1. 从新鲜的叶子中剪下片段,用无菌蒸馏水洗涤。

2. 用离心机将叶片离心,离心速度为1000 rpm,时间为5分钟。

3. 将上清液取出并过滤,过滤剂为细孔过滤纸。

5. 将上清液取出,并用1ml无菌蒸馏水洗涤叶绿体色素。

7. 取出上清液,将其光度值调至0.4-0.6。

(400nm处)
8. 将上述上清液转入紫外吸收仪中,观察叶绿素的吸收曲线。

实验结果:
实验得出的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中,吸收最强的波长为680nm和430nm。

这对应着叶绿
体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峰。

实验得到的叶绿体色素移液后,需要经过离心的过程,这样可去除混杂物质,获得更
为纯净的叶绿素。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和分离了叶绿体色素。

叶绿素是植物所特有的,它起
到了光合作用的关键作用。

实验中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可以为进一步的分析叶绿素的结构
和功能提供帮助。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欢迎大家分享。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一、实验目的1. 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 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二、实验原理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中。

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四种,不同色素在层析液(脂溶性强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也不同。

三、材料用具取新鲜的绿色叶片、定性滤纸、烧杯、研钵、漏斗、纱布、剪刀、小试管、培养皿、毛细吸管、量筒、有机溶剂、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混合)、二氧化硅、碳酸钙。

四、实验过程(见书P54)1.提取色素:2.制备滤纸条:3.色素分离,纸层析法。

(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4.观察:层析后,取出滤纸,在通风处吹干。

观察滤纸条上出现色素带的数目、颜色、位置和宽窄。

结果是:4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五、讨论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接触到层析液?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是什么?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2一、实验目的1、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二、实验原理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中。

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和创新普通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中“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过程复杂,时间耗费多,且实验现象并不明显,或者材料选择不佳,在限定的时间内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对此,我对这个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1、色素的提取(1)实验材料:选择叶片较肥厚的绿色植物叶片作实验材料:如豆腐菜,色素含量高。

(1)过滤装置的改进:将过滤用的尼龙布改为用三层纱布,过滤速度快,操作更为简单。

2、色素的分离教材实验步骤中滤纸条的制备,不仅要考虑与层析时的装置配套,还要去除边缘效应;画滤液细线时要求每次都画的又细又直;层析时还要注意层析液不能没过滤液细线,滤纸条不能贴壁等,基于这些种种细致的要求,我的改进和创新如下:(1)实验试剂的改进人教版课本层析液(由20份在60~90摄氏度下分馏出来的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本实验中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1份苯换成1份甲苯,最后实验结果证明现象很明显,四条色素带跑的很好,况且甲苯相对苯对人的危害性弱一点。

(2)实验步骤的创新制备滤纸条:本实验要求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滤纸条,改为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大于烧杯长的滤纸条,并将滤纸条折成7字型,以保证滤纸条不贴壁的要求。

画滤液细线:画滤液细线时要求用毛细吸管蘸取滤液每次都画的又细又直,切容易将滤纸划破;改为:每次用盖玻片边缘蘸取滤液印在滤纸条上,可以保证又细又直,又不会弄坏滤纸条。

且实验效果更好。

第1步:取一圆形定性滤纸(干燥处理),靠近中间部位打一小孔(用牙签较好)放在小培养皿上(如图1)。

第2步:用毛细吸管吸取提取出的色素滤液,点样在小孔边缘(如图2),待滤液干后重复2次。

第3步:自制棉花线,待滤纸上滤液干后从背面穿入(如图3)第4步:将少许层析液倒入小培养皿中,棉花线浸入,开始层析,层析中的滤纸既是跑道,又相当于培养皿的盖子,可减少层析液的挥发。

一分钟之后就会出现4个非常漂亮的同心圆(如图4为两次实验结果),由外到内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报告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报告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方法。

2. 通过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方法的学习了解叶绿体色素的相关理化性质。

3. 为进一步研究各叶绿体色素性质、功能等奠定基础。

实验原理叶绿体色素包括绿色的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和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大类,它们均以色素蛋白复合体形式存在于类囊体膜上。

两类色素均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

由于提取液中不同色素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所以可借助分配层析方法将其分离。

实验仪器与药品1. 绿色植物如菠菜等的叶片。

2. 研钵、漏斗、三角瓶、剪刀、滴管、康维皿、圆形滤纸(直径11cm)。

3. 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展层剂。

展层剂按石油醚:丙酮:苯10:2:1的比例配制(V/V)。

实验步骤1.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1)取菠菜或其它新鲜植物叶片4~5片(4g左右),将其洗净、擦干并去掉中脉,剪碎后置入研钵中。

(2)研钵中加入95%乙醇2~3 ml及少许石英砂、碳酸钙研磨至匀浆,再加95%乙醇5ml,然后以漏斗过滤之,即为色素提取液。

2.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1)取圆形定性滤纸一张(直径应小于康维皿直径)于其中心扎一圆形小孔(直径约3mm),另取长方形滤纸条一张(5cm×1.5cm),用滴管吸取乙醇叶绿体色素提取液沿滤纸条的长度方向涂抹,注意涂抹色素扩散宽度应限制在0.5cm以内,风干后再重复操作数次。

然后沿长度方向将滤纸条卷成纸捻,使涂抹过叶绿体色素溶液的一侧恰在纸捻的一端。

(2)将纸捻带有色素的一端插入圆形滤纸的小孔中,使与滤纸刚刚平齐(勿突出)。

(3)在康维皿中央小室中加入适量的展层剂,把带有纸捻的圆形滤纸平放在康维皿中央小室上,使纸捻下端浸入展层剂中,迅速盖好培养皿。

展层剂将借助毛细管作用顺纸捻扩散至圆形滤纸上,使叶绿体色素在固定相(滤纸中吸附有水分的纤维素)和流动相(展层剂)间反复分配,从而使不同色素得到分离,分离结果为滤纸上可见到各种色素的同心圆环。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创新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创新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改进和创新安仁二中谭波涛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本实验是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光合作用一节内容,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也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叶绿体中色素在光合作用中起着吸收、传递与转化光能的作用,做好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光合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加强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提取、分离、观察叶绿体中色素的技能。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1、第一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使用研磨法,步骤繁琐,需要较多的绿叶(5g)和无水乙醇(10ml),用到的药品种类比较多(包括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等),研磨时要求迅速、充分,学生难以把握,而且提取液中色素含量不高,色素分离不明显。

2、第三步画滤液细线,画线工具毛细吸管很细易断,而且画滤液细线时,线画得较粗且不直,很难符合要求。

3、第四步分离绿叶中的色素,用到的层析液,成分是石油醚、丙酮、苯,这些物质挥发性强,有刺激性气味,而且有毒,使用书上介绍的方法,用烧杯及培养皿的装置封闭不严,有毒物质易散发出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而用试管密封层析装置,又不便于装入滤纸条和加层析液,加层析液的量也很难控制。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方法改进将原实验中的研磨法改为水浴加热法。

将绿叶剪碎加入无水乙醇,进行水浴加热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画滤液细线改进将原实验中画滤液细线工具毛细吸管改为自制画线器,用自制画线器蘸取提取液,画滤液细线。

3、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改进改进教材传统层析装置,用自制可控式密闭层析装置层析。

将滤纸条装入玻璃管后,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层析观察和层析液的回收。

四、实验器材新鲜的绿叶,无水乙醇、层析液,天平、剪刀、培养皿、镊子、玻璃棒,烧杯、试管、试管夹、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胶头滴管、载玻片、干燥的定性滤纸、量筒、自制画线器、自制层析装置。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创新与改进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创新与改进

1 0 )注重 教育技 术装备 理论研 究工作 ,提 供政 策保障
和 理论导 向,引导和 支撑装 备工作 可持续 发展 。全 面 了解 和 掌握教 育技术 装备新 技术 、新 产品 、新 应用 ,深入 研究
验 室管理 队伍整体 素质 。加 强专业 教师培 训,提 高使用新 新 理念 、新 课标 、新 教材 与装备 的关系 ,推进 教 育技术装 技 术、新设备 的能 力及在教 育教学 中 的应 用水平 ;加强 管 理 人员 的培 训 ,提 高 日常维 护技能 水平和装 备综 合使用 效 能 ;加 强装备 管理 培训 ,积 极促进全 省教 育技术装 备工作
作 方法 和 实验仪 器 上进行 了创 新与 改进 ,取 得 了 良好 的效 果 。
关键词 叶 绿体 中色 素 的提 取 和分 离 ;滤纸 条 ;层 析缸
中图分 类 号 :G 6 3 3 . 9 1 文 献标 识码 :B
液,但实际操作中这个 方法 耗时且费力。 画线 方法 由于学生平 时的实验操作 中很少用 到毛 细
些操 作方法和 实验 仪器进行 改进和创新 。
里 的一 个 重 点实 验 ,但 是, 本实 验 又是 一个 验证 性 实验 ,学 生
只需按 照 教材 所 给定 材料 、 方法 按 部就 班完 成 即可 ,缺 乏 自主
1原实验方式的不足 之处
研磨 剂的配制 学生 只是按课本要求 按顺序添加无 水
乙醇 、C a C 0 3 、S i 0 ,并不 能很 深刻 的理解添 加这些 物质 的
原理和作用。 过滤 装置 课本要求用 放置单层尼龙 布的漏斗过滤 滤
性 、创 造 性 。加之 实验 过 程操 作 烦琐 ,有些 操作 方 法所 取得 的 实 验 效果 并不 理 想 ,所 以在 多次 的 实践 探讨 中我 对 本实 验从 操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创新与改进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创新与改进

析液 , 省去了有毒的苯试剂 。 5 . 色素 分离装置 的研 究。 自制层析缸 , 用有机玻璃制作 , 滤纸条 只需要从层 析缸上盖子的缝隙插入 到层 析液中 , 根据
实验需要可 以选择缝 隙数 量不同的盖子 , 既可 以有效 防止层

实 验 不 足 之 处
1 . 研磨剂的配制。学生只是按课本要求按顺序添加无水乙
醇、 C a C O 、 S i O : , 并 不 能 深 刻理 解 添加 这 些 物 质 的原理 和作 用 。
析液 的挥发 , 还节 约了层析液 , 一个实验 室两个层 析缸就 可
以满足全班需要 , 而且操作更简单 。 6 . 分 离色素方法的创新 。用圆形滤纸片分离。取平 面培 养皿 1 只, 将一干燥 的圆形定性滤纸盖在培养皿 中, 在圆形滤 纸( 直径 为 1 l e m) 中央滴 上 2 - 3 滴 色素提取液 , 静 置约 l m i n , 在滤纸 的中央点成 圆形 的色素斑 。然后依 次滴 3 ~5 滴层 析 液, 每次 间隔 3 0 s 左右 , 然后盖上培养皿盖 , 几分钟后 , 观察结 果会得 到近似 同心 圆的 4 个 色素 环 , 由内 而外 分别 是 黄 绿 色、 蓝绿 色 、 黄 色和橙黄 色。 ( 2 ) 用粉笔代替滤纸分离 色素 取一支干燥 的 白色粉笔 , 在距其 大头一端 l e m处用 含有 色素液 的细棉线刻 出一圆环 , 待干后 ( 可用 电吹风吹干 ) 重复 刻 2— 3 次( 最好 两人合作 ) ; 把粉笔 大头一端放入层 析缸 中,
实 际操作很难做 到滤纸条在烧杯 中保 持竖 直 , 也 不能有效减
少 层 析 液 的挥 发 。
6 . 分 离色素 的方法。课本是让色素在长形滤纸条上扩散 分离 , 方法单一 , 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 实验改进与创 新 1 . 研磨 剂的配制 。实验设计 : 分 别在 A、 B 、 C三个 研钵 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创新
汉寿二中吴蔚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该实验是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的内容,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做好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助于学生了解光合作用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加强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
1.称取5g的绿叶,剪碎,放入研钵中.向研钵中加入10ml有机溶剂,进行迅速、充分的研磨。

2.将研磨液进行过滤,将滤液收集倒试管中,及时塞住试管口。

3.将干燥的滤纸条剪去两角,在距一端1cm处画滤液细线,再将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进行层析。

不足之处:
1.实验材料菠菜叶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

2.提取色素时加入10ml有机溶剂溶解色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

2.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教材中采用的是石油醚、丙酮、苯的混合液,吸入以后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

4.操作不便,效果不明显。

在分离色素时,要在条形滤纸上画滤液细线,且滤液细线不容易画细画直。

还有的学生对“不让滤液细线触及到层析液”这一点做的不是很好,因而实验现象不明显。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1.实验材料的改进
选用校园中常见的枸树叶,优点:容易获得,几乎没有成本,叶片粗糙含水量低提取的色素量大。

2.有机溶剂的改进
在操作中加入约5ml同样能达到实验效果,这样既能节约实验材料也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挥发。

3. 层析液的改进
本实验改为用97号汽油代替作为层析液,材料易得也省去了配制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减少有害气体的摄入。

4.分离装置的改进
取一圆形滤纸并在中心打一小孔,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延小孔边缘均匀涂抹,待滤液干后,再涂抹一两次。

将另一滤纸卷成纸筒,插入小孔内,使尖端与滤纸平齐。

在培养皿中加入适量97汽油,把插有纸筒的圆形滤纸平放在培养皿上,使纸筒的一端浸入其中,盖好培养皿。

四、实验器材
培养皿、滤纸、烧杯、漏斗、研钵、毛细吸管、量筒、剪刀、丙酮、碳酸钙、二氧化硅、试管、试管架、纱布、新鲜的绿色植物叶片等。

五、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叶绿体中含有两大类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它们都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选用乙醇或丙酮进行提取。

叶绿体内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各不相同,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越快,反之越慢。

因此可使用纸层析法将叶绿体中的色素分离开来。

六、实验过程
1.色素的提取
称取约5g左右的鲜叶,剪碎,放入研钵中。

加少许的二氧化硅(充分研磨)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与约5ml丙酮,快速研磨。

将研磨液收集到试管中。

2.色素的分离
取一圆形滤纸(直径应略大于培养皿直径),中心打一小圆形孔,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延小孔边缘均匀涂抹,待滤液干后,再涂抹一两次。

另取一方型滤纸(长5cm,宽1cm)卷成纸筒,将纸条插入小孔内,使尖端与滤纸平齐(勿突出)。

在培养皿中加入适量层析液,把插有纸筒的圆形滤纸平放在培养皿上,使纸筒的一端浸入层析液中,盖好培养皿进行层析,待层析液将要到达滤纸边缘时取出滤纸,风干。

3.观察和记录
观察滤纸上出现了几个同心圆,以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

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七、实验效果
可清楚的看见被分离的各种色素的同心圆。

由内到外依次是叶绿素b(黄绿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黄素(鲜黄色)、胡萝卜素(橙黄色)。

八、自我评价
1.本实验的材料选自生活中常见的构树叶,不但取材方便而且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
勇于实践科学精神。

2.在验中对于实验材料的使用上,不仅容易获得同时节约了材料,体现了安全无危险低碳环保的理念。

3.改进后的分离装置操作性更强,和原实验相比缩短了时间,降低了实验的难度,同时效果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