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合集下载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修订稿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修订稿

XXX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实施方案一、概述该施工方案根据《XXXX水电站交通工程【1#公路】Ⅲ标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XXX隧道设计文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预报方案。

超前预报主要是加强施工期间的地质工作,是在开挖之前,除根据开挖时揭露出来的实际地质情况,校正补充地勘时未能查到的资料外,还要根据这些成果资料,分析推断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是否存在前期勘察时没有查到的不良地质体,以便预先采取措施。

二、工程简介1、工程概况XXX隧道全长XXXm,穿越呷拉山,其中本标隧道段为出口段,长XXXm (KXXX~KXXX),隧洞洞身段围岩以Ⅱ、Ⅲ级围岩为主,进出口及洞身局部段存在部分Ⅳ、Ⅴ级围岩。

2、水文气象条件该隧道地处雅砻江中游。

属川西高原气候区,主要受高空西风环流和西南季风影响,干湿季节分明。

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5.2mm,雨季(5~10月)降水量为661.1mm,约占全年的93.7%;多年平均年降水日数128.6天,雨季雨日约为108.4天,约占全年的84.3% ;多年平均气温为10.9℃,极端最高气温达35.9℃,极端最低气温仅-15.9℃;蒸发量大,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912.5mm;相对湿度小,多年平均值为54%,最小仅0%。

3、隧道工程地质情况XXX隧道沿线山体岩层主要为砂岩、板岩。

XXX组第三段绢云板岩夹薄~中厚层石英粉砂岩,XXX隧道地质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岩性为细粒石英砂岩,岩石较坚硬,岩体较完整,无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层,隧道埋深较大,可能会发生岩爆和过高地温,其稳定性较好。

洞身围岩为XXX组弱风化变细粒石英砂岩,以Ⅱ、Ⅲ级围岩为主;进洞口段强风化层厚3m,为较软岩,属Ⅳ级围岩,自稳性能较差,一般无地下水储集;表层为坡残积粉质粘土,自稳能力较差,在与细粒石英砂岩接触处一般无地下水储集;出口段风化卸荷强烈,表层为崩坡碎石土。

在施工过程中揭露出隧道地质复杂多变,地下水储集比较分散,隧道开挖可能出现节理切割不利块体坍塌。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及地质概况 (1)三、实施超前地质预报目的及地质复杂程度分级 (2)四、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方案及原则 (4)五、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组织机构和人员设备配置 (7)六、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和方法 (9)七、超前地质预报与测试技术要求 (13)八、其它要求 (21)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一、编制依据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2、《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3、巴达线站前技术交底。

4、巴达线补充初步设计说明书5、已到的隧道施工图及参考图6、达州建设指挥部制定下发的相关管理办法。

二、工程概况及地质概况新建巴中至达州铁路北起乐巴铁路终点巴中车站,向东南经巴中市巴州区的兴文、卢山,平昌县的兰草、金宝、岳家、涵水,进入达州市达县的石桥、石梯,通过渠县的文崇后又经过达县的龙会、渡市过州河,分方向接入襄渝线,向北接入覃家坝站重庆端,向南接入渡市站重庆端。

巴达铁路站前Ⅱ标共计有隧道16座,全长11752m。

其中正线有3座隧道,共计2092m;联络线有13座隧道,共计9660m。

本标段岩层主要为砂泥岩地层,只有鸭子岩、太阳湾1#、2#三座短隧道局部遇到灰岩地层。

本标段地层有白垩系(K)厚层状中细粒砂岩夹泥岩、粉砂质泥岩,侏罗系(J)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粉砂质泥岩,部分段夹介壳灰岩、结晶生物碎屑灰岩、炭质页岩、煤线及薄层硬石膏,三叠系(T)砂岩、泥岩、灰岩及可采煤层,可采煤层厚一般0.5m左右,第四系地层主要为粉质黏土,广泛分布于沿线地表,局部为碎石土、块石土,河床及阶地分布厚度较薄的卵石土。

本标段隧道主要不良地质表现为岩体破碎、煤窑采空区(鸭子岩隧道)、天然气及煤层瓦斯有害气体(李家山隧道为高瓦斯隧道,黎家湾隧道、杨家岩隧道为低瓦斯隧道)。

当采用综合地质预报明确隧道位于上述不良地质地段时,应采用相应安全的措施及稳妥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1. 引言地质灾害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户外建设、工程建设和环境管理中,准确地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于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是一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地质灾害预测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超前地质预报,以及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重要性和应用。

2. 超前地质预报的概念超前地质预报是指利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在地质灾害发生前一段时间,通过对地质体的变化和预警信号的监测和分析,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范围和规模。

超前地质预报旨在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从而使相关部门和个人能够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减少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3.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重要性超前地质预报具有以下重要性:3.1 保护人员生命安全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可以提前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从而及时疏散人员,避免人员伤亡的发生。

特别是在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中,超前地质预报可以为人员提供更多的逃生时间,减少人员伤亡。

3.2 避免财产损失超前地质预报可以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从而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保护财产安全。

无论是在城市建设还是在农田管理中,超前地质预报能够提供预警信息,使公众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重大财产损失。

3.3 优化规划和管理超前地质预报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对地质灾害的预测,可以确定合适的建设区域和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从根本上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4.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应用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地震预报地震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具有高度的破坏性和突发性。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可以通过监测地震活动、地表变形和地下应力等指标,提供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和预警信息,为公众和相关部门提供时间和机会采取应对措施。

4.2 滑坡预报滑坡是另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由于地质体失稳引起。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可以通过长期监测地质体的运动和形变,分析滑坡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趋势,提前预警滑坡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地质超前预报的方法

地质超前预报的方法

地质超前预报的方法
地质超前预报是一种通过研究地质现象、地壳变动等手段提前预测地质灾害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
1. 地震预报:通过研究地震活动规律、地壳运动等因素,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等,并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2. 地质灾害预警:通过对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的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立,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的动态变化,及时向相关部门和民众发布预警信息,提前采取防护措施。

3. 地质雷达:利用地质雷达设备对地下构造进行探测,通过测量反射波的强度和时间差等信息,分析地层结构,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4. 地质电阻率法:通过测量地下岩层的电阻率差异,分析地下构造和孔隙情况,预测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

5. 地质探查:进行地质勘探和地质调查,获取地质信息并进行分析,以了解地层变化、岩石质量等情况,从而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6. 气象预报:地质灾害往往与天气和气候有关,通过气象预报可以预测降雨量、强风等天气现象,从而预测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

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地质学家和相关部门提前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损失。

但需要注意的是,地质超前预报并非完全准确,仍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还需结合其他方法和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次超前地质预报施工工程旨在通过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探测与预报,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本工程位于[具体地点],涉及的主要地质构造为[描述地质情况],可能存在[潜在地质风险]。

因此,本次预报的主要目标是准确识别施工区域内的地质异常,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二、预报方法与技术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用[具体预报方法,如:地震波法、电磁波法等]进行地质预报。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探测地层结构、岩石性质以及潜在的不良地质体。

同时,我们还将结合[其他技术手段,如:钻探、物探等],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设备与材料准备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以下设备与材料:[列举所需设备与材料,如:地震波探测仪、电磁波探测仪、钻探设备等]。

所有设备将提前进行检修与校准,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稳定运行。

四、工作流程与步骤现场勘查与布置: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勘查,确定预报点和测线布置。

设备安装调试:将所需设备运输至现场,并进行安装调试。

数据采集与处理:按照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数据采集,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预报结果编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编制地质预报报告。

结果反馈与应用:将预报结果反馈给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五、安全保障措施为确保施工安全,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列举安全措施,如:设置警戒线、配备安全设备等]。

同时,所有施工人员将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六、质量控制要求为保证预报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将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与校准,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同时,还将建立严格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流程,确保预报结果的可靠性。

七、人员培训与分工为确保施工的高效进行,我们将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分工。

培训内容包括[具体培训内容,如:地质知识、设备操作等]。

分工方面,将根据项目需求和人员特点进行合理分工,确保每个岗位都有合适的人选。

超前地质预报

超前地质预报

一、超前地质预报方案1. 预报目的(隧道超前预报及动态化施工技术研究——姜大鹏)隧道勘察设计阶段的地质勘探对隧道工程地段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但由于岩体的复杂性,也只能勘察出一些大型的可能存在不良地质体,使得勘察所获得资料与隧道实际开挖后揭露出来的情况可能会有较大的出入。

在隧道施工中,常遇到不良的地质灾害,如断层、破碎带、溶洞、富水等。

这些不良地质因素不仅影响隧道工期,甚至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如冒顶、大涌水和塌方等灾难性地质灾害。

由于隧道工程前期的工程地质勘查结果在精度和可靠性上都很难满足施工期间的要求,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来预测隧道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情况达到控制掌子面前方不可见险情的目的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需要超前地质预报的重要原因。

通过短期地质预报控制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掌子面塌方,是对传统“塌方不可抗御论”施工观点彻底动摇,实际上是由于通过不良地段的预支护方法不当或对不良地段的地质情况根本不明确而造成的掌子面塌方。

而通过预测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情况,及时提出处理措施,掌子面塌方是可以抗御的。

到现在为止,在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面,特别是准确的定量!定位预报,是国内外隧道施工地质工作者尚未攻克的技术难题"在国外,超前地质预报特别是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主要依赖各类探测仪器,例如TSP预报系统!地质雷达等。

2. 预报规范3. 预报的原则4. 预报的程序目前用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按照预报的距离可分为长距离超前预报和短距离超前预报两类。

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主要有TSP隧道地震波预报技术、长距离超前水平钻孔等,预报距离大约20~50m,甚至更长;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主要有掌子面地质素描、地质雷达、红外探测等,预报距离大约0~20m。

5. TSP隧道地震波预报技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应用研究——张存亮)(1) TSP测量原理TSP(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 ahead)超前预报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应用了地震的反射波信号对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条件进行预报,属多波多分量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波探测技术。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详细描述
地球物理法包括地震波法、电阻率法、电磁波法等多种方法,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场的变化规律,推断地下岩层的 分布、厚度、岩性、含水性等特征,以及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构造的位置和性质。地球物理法具有快速、无损、 高精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超前地质预报中。
地球化学法
总结词
通过分析地下水、土壤、岩石等介质中的化学元素和同位素组成,推断地下地质体的性质和形态。
详细描述
地质调查法是超前地质预报中最基础的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测量,收集地层岩 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地应力等地质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工程地质图, 分析隧道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预测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和工程风险。
地球物理法
总结词
利用地球物理场的理论和测量技术,通过分析地球物理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推断地下地质体的性质和形态。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地质变化, 及时更新和完善超前地质预报方 案,以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
04
预报结果评估与反馈
预报结果准确性评估
对比分析
将超前地质预报结果与实际勘探资料进行对比,评估预报的准确 性和误差范围。
误差分析
对预报结果与实际勘探资料之间的误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误差 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精度评估
01
根据现场踏勘结果,确定需要进行数据采集的地点和钻孔位置

采集方法
02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勘探方法,如钻探、物探等,进行数
据采集。
数据整理
03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编号,以便后续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预处理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数据格式转换、异常 值处理等。
数据分析
利用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图像处理等,提 取有用的信息。

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及方法

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及方法

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及方法地质超前预报,听起来就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其实它是我们在地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想象一下,工地上忙得不可开交,突然传来一阵地面抖动,吓得大家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预先知道地质情况,那可真是救命稻草。

地质超前预报就是在这时候派上用场的。

说到底,这是一种通过各种方法,提前预测地下地质条件的技术,帮我们避免很多意外情况。

大家一定会好奇,怎么来做这种预报呢?咱们可以用不少手段,比如地震波的检测、地下水的测量,甚至是用卫星遥感技术。

听起来高大上吧?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数据来“窥探”地下的秘密。

就像我们看透了一个人的心思,提前了解他到底在想啥。

这种技术就像是一双透视眼,让我们在施工前就能知道地面下面隐藏着什么宝藏,或者说是隐患。

不过,光有数据可不行,咱们还得分析这些数据。

分析可真是一门大学问,就像拆解一个复杂的拼图。

我们得把各种不同的数据组合在一起,有时候这些数据就像是调皮的孩子,各自想玩自己的游戏。

得让它们乖乖地聚到一起,才能拼出一个完整的地下“地图”。

这就需要专业的人员,得有经验的人来带队。

每个人都得各司其职,像乐队一样,大家配合得好,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咱们的目标是尽量减少意外的发生,毕竟在工地上,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从地底下冒出来。

除了技术手段,沟通也非常重要。

工人们要知道地下的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

你想啊,大家都心里有数,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惊慌失措。

比如说,如果知道某个地方有水,工人们就可以提前做好排水的准备,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时效性。

地质情况瞬息万变,就像天气一样,昨天晴空万里,今天却突然下起了大雨。

为了能及时掌握变化的情况,我们得定期更新数据。

定期就像是给地下“体检”,确保我们掌握的信息都是最新鲜的。

否则,万一到了施工现场才发现情况不对,那可就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咱们也不能忽视环境的影响。

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其实跟周围的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Al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编号:施工合同段:GTYHZQ-Ⅲ标工程项目名称:渝怀铁路增建第二线梅江至怀化段站前工程注:本表一式4份,承包单位2份,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各1份。

..渝怀铁路增建第二线秀山至梅江至同田湾段站前工程Ⅲ标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编制:______________ 复核: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渝怀铁路增建二线Ⅲ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六年十月..目录1 编制依据 .......................................................12 工程地质概况 (1)2.1岩洞隧道 (1)2.2新半矮坡隧道 (1)2.4新印江屯隧道 (1)2.5新干巴沟一号隧道 (2)2.6新干巴沟二号隧道 (2)3 超前地质预报类别及数量 (2)4 超前地质预报方4.1预报内容 (4)4.2预报方法 (4)4.2.1地质调查法 ............................................44.2.2物探法 ................................................44.2.3超前钻探法 ............................................44.3预报状况及预防措施 (5)4.3.1预报状况 ..............................................54.3.2预防措施 ..............................................55 安全保证措施 (8)5.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8)5.2 安全管理职..5.3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 (11)5.4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11)5.5安全生产检查 (12)5.6施工现场及临时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13)5.7 临时用电及照明安全保证措施 (14)6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14)6.1弃碴场水土保持措施 (14)6.2施工排水净化处理及保护地下水资源措施 (15)6.3施工粉尘防治措施 (15)6.4临时工程的使用与恢复 (15)..超前地质预报方案1 编制依据《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Q/CR 9217-2015《改建铁路中秋至怀化线梅江至怀化段增建第二线施工图》2 工程地质概况本段新建隧道共6座,其中岩洞隧道、新矮坡隧道、新牛背脊隧道、新印江屯隧道、新巴干沟一号隧道、新巴干沟二号隧道进口位于松桃县孟溪镇,新巴干沟二号隧道出口位于松桃县寨英镇,均为铁路单线隧道。

2.1岩洞隧道隧道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孟溪镇境内,全长75米,起止里程ZDK459+985~ZDK460+060,出口组织施工,开挖数量0.11万方,全隧Ⅳ、Ⅴ级围岩。

隧区地处构造剥蚀、溶蚀丘陵区,海拔438~503m,相对高差50~65m,自然坡度12°~55°,洞身坡面植被一般发育;进出口交通方便,隧道洞身仅有乡村人行路,交通不便。

隧道穿越白云岩、粘土、泥质白云岩、灰岩、页岩等。

不良地质主要为岩溶,特殊岩土主要为弱膨胀土。

2.2新半矮坡隧道隧道位于铜仁市松桃县孟溪镇境内,全长99米,起止里程ZDK460+678~ZDK460+773,出口组织施工,开挖数量0.7万方,全隧为Ⅲ、Ⅳ级围岩,最大埋深34m。

隧道处于溶蚀构造类型的丘陵区,位于既有线左侧85~118m,海拔435~493m,相对高差达58m,自然坡度15°~60°,洞身坡面植被不发育;进出口仅有人行小道到达,交通不便。

隧道穿越灰岩白云岩。

不良地质为岩溶,特殊岩土为弱胀土。

2.3新牛背脊隧道隧道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孟溪镇境内,全长173米,起止里程ZDK470+185~ZDK470+358,开挖数量1.57万方,全隧Ⅳ、Ⅴ级围岩,最大埋深约33m。

隧区地处丘陵谷底区,位于既有线左侧35m,海拔425~510m,相对高差达30~85m,隧道范围内基岩裸°露,植被不发育。

进出口均有乡村便道通往,交通方便。

隧道穿越灰岩、页岩、砂质页岩、软石。

不良地质为偏压、特殊岩土为弃土。

2.4新印江屯隧道..隧道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孟溪镇境内,全长576米,起止里程YDK473+504~YDK474+080,出口反坡组织施工,开挖数量4.26万方,全隧Ⅳ、Ⅴ级围岩,最大埋深70m,隧道地处构造剥蚀丘陵区,位于既有线右侧38~105m,地面标高460~640m,相对高差40~200m,洞身坡面植被发育;隧道进口段一乡村公路,交通较方便;隧道洞身及出口无公路通往,交通不便。

隧道穿越两个自然沟槽及粉质黏土、角砾土、砂质页岩、页岩等。

不良地质为顺层偏压,无特殊岩土。

2.5新干巴沟一号隧道隧道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孟溪镇境内,全长257米,起止里程YDK474+248~YDK474+505,出口组织施工,开挖数量2.0万方,全隧为Ⅳ、Ⅴ级围岩,最大埋深32m。

隧道地处构造剥蚀丘陵区,位于既有线路基右侧43~93m,地面标高460~640m,相对高差40~200m,洞身坡面植被发育;隧道洞身及进出口无公路通往,交通不便。

隧道穿越人工填土、粉质粘土、角砾土、砂质页岩、页岩。

不良地质主要为顺层,无特殊岩土。

2.6新干巴沟二号隧道隧道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孟溪镇和寨英镇交界,全长1103米,起止里程YDK475+300~YDK476+403,进口单口掘进,开挖数量5.6万方,全隧为Ⅲ、Ⅳ、Ⅴ级围岩,最大埋深84m。

隧道地处构造剥蚀丘陵区,位于既有线右侧24~54m,地面标高460~640m,相对高差40~200m,洞身坡面植被发育;进口有公路通往,交通方便;出口仅有人行便道通往,交通不方便。

隧道穿越人工填土、软土、粉质粘土、砂质页岩、页岩。

无不良地质,特殊岩土为软土。

3 超前地质预报类别及数量渝怀铁路增建第二线Ⅲ标项目经理部共6座隧道,每座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类别及数量见表1-表6。

... .4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4.1预报内容(1)底层岩性,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及特殊岩土的预测预报。

(2)地质构造,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成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3)不良地质,特别是溶洞、暗河、人为坑洞、放射性、有害气体及高地应力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4)地下水,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及富水断层等的预测预报。

4.2预报方法根据设计要求,我项目部预报方法分别为地质调查法、物探法及超前钻探法,具体如下:4.2.1地质调查法根据隧道已有勘察资料,地表补充地质调查资料和隧道内地质素描,通过地层层序对比、地层分界及构造线地下与地表相关性分析、断层要素与隧道几何参数的相关性分析、临近隧道内不良地质体的前兆分析等,利用常规地质理论、地质作图和趋势分析等,推测开挖工作面前方可能揭示地质情况的一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1)适用范围:各种地质条件下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

(2)内容: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和隧道内地质素描。

(3)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和隧道内地质素描包括的主要内容参照改建铁路重庆至怀化段增建第二线施工图对应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设计说明。

4.2.2物探法(1)地震波反射法划分地层界限、查找地质构造、探测不良地质体的厚度和范围。

软弱、破碎地层厚岩溶发育区,每次预报距离采用100~120m,前后两次搭接长度10m以上;岩体完整的硬质岩地层每次预报距离采用120~150m,搭接长度不少于10m。

(2)地质雷达探测主要用于岩溶探测,亦可用于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均匀体的探测,每25m一次,一次范围为30m,前后两次搭接长度5m以上。

4.2.3超前钻探法超前钻探法分为超前地质钻探和加深炮孔探测。

(1)超前地质钻孔:拟采用冲击钻和回转取芯钻,验证中近距离物探超前探测存在异..常的地段,钻孔直径采用Φ89.活动断裂带超前探测长度80~100m,搭接长度不小于10m,其余地段超前探测长度不小于30m,前后两次搭接长度不小于5m。

钻孔是否取岩芯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探测目的确定。

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及其相应要求,采取不同的钻探措施,钻探类型及钻探孔位布置参照改建铁路重庆至怀化段增建第二线施工图对应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设计说明执行。

(2)加深炮孔:既加深炮孔超前探测,利用在隧道开挖工作面上钻小孔径浅孔获取地质信息的一种方法,在每一循环钻设炮孔时布设3~8个加深炮孔,较循环进尺加深3m以上作为探测孔。

根据不同的地质适用条件、隧道开挖工法、断面大小,所采用的加深炮孔孔数要求及孔位布置参照改建铁路重庆至怀化段增建第二线施工图对应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设计说明执行。

4.3预报状况及预防措施4.3.1预报状况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

如干燥围岩突然出水、地下水突然增多、涌水量增大、水质由清变浊等都是即将发生坍方的前兆。

拱顶不断掉下小石块,甚至较大的石块相继掉落,预示着围岩即将发生坍方。

围岩节理面裂缝逐步扩大,很可能要发生坍方。

支护结构变形(钢架接头挤偏或压劈、喷射混凝土出现明显裂纹或剥落等),甚至发出声响,有坍塌的可能。

围岩或支护结构拱脚附近的水平收敛率大于0.2mm/d或拱顶下沉量大于0.1mm/d,并继续增大时,说明围岩仍在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有可能出现失稳坍方。

如出现加速收敛现象,则表明坍方已经临近。

4.3.2预防措施(1)隧道塌方预防措施做好超前地质预报。

对开挖面前方地层进行探测预报,判明地层和含水情况,为超前支护和止水提供依据,及时修改或加强超前支护和支护参数。

加强施工监控量测,实行信息化施工。

对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围岩收敛进行量测,及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反馈于设计和施工,及时优化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

当量测数据表明围岩收敛变形接近控制标准的警戒值时,尽快采取加强措施进行加固,抑制变..形,防止因变形突变引起坍塌。

据不同地质情况和开挖方式,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地层的超前支护措施,提高其自承能力,减少围岩松弛变形。

对不同围岩,分别采取CRD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台阶法等开挖方法。

开挖时,支护要及时闭合成环,每一环支护均施作锁脚锚杆,加强支护,防止拱脚下沉和内移,引起过大变形,导致拱部岩层坍塌。

严格控制开挖工序,尤其是一次开挖进尺,杜绝各种违章施工。

控制爆破装药量,减小对软弱破碎围岩的扰动。

保证施工质量。

超前预注浆固结围岩、钢架制作、支护和衬砌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施工期间,洞口常备一定数量的抢险材料,如方木、型钢钢架等,以备急用。

有下述现象发生时,先撤出工作面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指定专人观察和进行加固处理后,确认险情排除方可恢复工作面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