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言综合运用——对联
初中语文专题知识点讲练-对联

对联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一)对联的概念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二)对联的要求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对联可长可短。
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
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
4.平仄相协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5.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
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中考设置对联考点,能考查考生的想象、分析、理解和概括等思维能力,又能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因此近年来对联题备受青睐,出现频率较高,成为中考的亮丽风景。
对联这一中考考点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三种:拟写补全对联、修改组合对联、理解鉴赏对联。
(三)对联的分类1.按用途(1)通用联:如春联。
(2)专用联:如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等。
2.按字数(1)短联(十字以内)(2)中联(百字以内)(3)长联(百字以上)等3.按修辞技巧(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人教版中考语文对联解题技巧

人教版中考语文对联解题技巧篇一:人教版小学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对联及对联常识与要求人教版小学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对联及对联常识与要求对联常识:1.字数相等;2.词性相对;3.结构相应;4.节奏相和;5.平仄相协;6.意义相关.(八下语文) 一下对对子、合体字韵文:云对雾,雪对霜。
和风对细语,朝霞对夕阳。
是对非,长对短。
花对草,蝶对蜂。
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
虚心对骄傲,热情对冷淡。
桃对李,柳对杨,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
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户嫌。
千口舌,舌甘甜。
土里埋,木帛棉。
人门闪,马门闯。
心入门,闷得慌。
合手拿,分手掰。
人失足,跌下台。
二上对对子:美对丑,爱对恨。
真诚对虚假,冷漠对热忱。
雪中送炭见真情,助人为乐献爱心。
贫对富,冷对暖。
饥寒对温饱,索取对奉献。
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三上古诗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
(王安石)三下对对子、古诗名句:清对浊廉对贪功对罪正对偏奖对罚优对劣善对恶勤对懒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漠漠水田白鹭飞,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王建)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元杂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汪洙)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无名氏)。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杜甫)四上:趣味对联(回文、双关、叠字、异音、讥讽)6副,景点对联4副:雾锁山头山锁雾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天连水尾水连天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一位父亲请先生给后来想读书的儿子赠对联:苏东坡给莫干山寺庙势利眼住持题对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坐请坐请上坐好读书不好读书茶敬茶敬香茶北京颐和园月波楼:四川青城山真武殿:山东济南大明湖:江苏苏州沧浪亭:一径竹阴云满地树红树碧高低影四面荷花三面柳清风明月本无价半帘花影月笼沙烟淡烟浓远近秋一城山色半城湖近水遥山皆有情四下古诗名句,唐伯虎与祝枝山、乾隆皇帝与纪晓岚趣巧对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初中语文《对联》教学设计

语文活动课专题--对联趣谈活动目的:1.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
2.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并尝试对简单的对联。
3.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文章,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收集精彩的对联,准备课内交流。
活动过程:一.教师谈话引入泱泱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文化特产。
这些文化传统以其形式之奇和意趣之美,如同奇花异草,装饰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人类文化大观园。
对联就是其中的一种。
古人学语文,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对联。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轶闻趣事。
二.对联趣事1、猜数字联: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一个穷得快揭不开锅的老秀才为自己写了横批:南北——没有东西上联:二三四五——缺一(衣)下联:六七八九——少十(食)你知道这副对联含着的意思吗?2、鲁迅先生小时侯在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读书时,就有对联课。
一次老师出题“独角兽”,同学中有的对“二头蛇”,有的对“九头鸟”,老师都不满意。
鲁迅对“比目鱼”,老师点头赞同。
还有一回,老师出了五字上联:“陷兽入阱中”,鲁迅对“放牛归林野”,也得到了老师的夸奖。
3、我们所熟悉的清朝国学大师纪晓岚,他不仅学识渊博,才高八斗,而且思维敏捷,伶牙俐齿,享有“铁嘴铜牙”的美誉。
同时,他也是一位对联圣手,在对联百花园里留下了许多佳话。
有一次,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外出游玩。
在休息的时候,乾隆皇帝看见桌子上放着两碟豆,就想考考纪晓岚。
于是出了一句上联:两碟豆;纪晓岚环顾四周,略一思考就对出了下联:一瓯油。
(你觉得纪晓岚对得如何?)乾隆见难不倒纪晓岚,便改口道:“我说的是——两蝶斗”。
(如果你是纪晓岚,你会如何对下联呢?我们来看看纪晓岚的下联,你觉得怎样?)纪晓岚随即说: “我说的是—一鸥游”。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对联

课题导入
【2】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新都城内的桂湖就是他的 故居.少年时即是当地有名的神童。传说他6岁时与一 群顽童在水池中洗澡,县令从池边经过,命随从将杨 升庵的衣裤挂在一棵老树上,并出一上联“千年古树 为衣架”,让杨升庵对出下联,他顺口而出,“万里 长江作澡盆 ”。惊得县令目瞪口呆,自此以“神童” 扬名乡里。
例题解析(一)
一、对联撰写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运用对联知识直接对出下联 (或上联);二是根据一定的限制对出下联(或上联)。
例1、对对联
(2006年湖北荆门市中考题)
上联:诚实守信立根本
下联:
例题解析(一)
例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 “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 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2006年浙江温州市中考题)
例题解析(四)
四、对联链接即把对联与名句默写、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结 合起来加以考查。
例6、下面的对联都是赞颂古代名人的。请写出其中一副 对联所赞颂的人物、与对联内容相关的成语或诗句。(2006年 辽宁锦州市中考题)
(1)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赞颂的是_________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2)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赞颂的是_________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3)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赞颂的是_________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答案解析(一)
这种形式的对联题是比较简单的一种,考生只要知道 对偶的有关知识,再根据下联把上联做一点压缩就可 以了。另外课外书读得多的同学也很可能知晓这是毛 泽东同志拟写的一副对联,其上联是“苟有恒,何必 三更眠五更起”。
初中语文对联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对联知识点归纳总结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汉字文化的瑰宝。
它是一种以智慧、才情为基础,以词意相对、音韵相契合的方式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了解和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点,既能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对初中语文对联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I. 对联的定义与特点对联,又称“楹联”、“横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文体,由一组具有意义对应关系的短句组成,可分为“上联”和“下联”。
上联一般放在楹柱上方,下联一般放在下方。
对联的特点包括:形式简练、字数相等、意义相对、音韵相和、意象鲜明、节奏韵律等。
II. 对联的分类1. 根据用途和场合:- 园林对联:用于园林建筑上,表达美好祝福。
- 店铺对联:用于商铺门面,宣传和展示店主经营理念。
- 宗教对联:用于寺庙、道观等宗教场所,表达信仰和教义。
- 节日对联:用于传统节日、庆典等场合,祝福和庆贺之用。
2. 根据字数和形式:- 四字对联:上下联各有四个字。
- 六字对联:上下联各有六个字。
- 八字对联:上下联各有八个字。
- 十字对联:上下联各有十个字。
III. 对联的创作技巧1. 字句呼应:上下联的字句应在语义上相互呼应,意义相对,起到对应、对比、补充等关系。
2. 音律协调:上下联的音节和音韵应协调一致,以增加对联的韵味和美感。
3. 意象鲜明:对联要注重运用生动的意象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以突出主题和表达深意。
4. 删繁就简:对联要追求简洁明了,去除冗余的修辞手法和多余的词语。
IV. 对联的经典范例及解析1. 生活类对联:上联:屋漏偏逢连夜雨下联:船迟又遇打头风解析:这对对联以生活中的困境为背景,表达了人生道路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要坚持不懈的精神。
2. 自然类对联:上联:秀色可餐的春山景色下联:清香扑鼻的夏日花开解析:这对对联以四季之景为主题,通过形容春夏之美来展示大自然的魅力。
3. 教育类对联:上联:知识如渊博的大海下联:学问无止境的天堂解析:这对对联主要表达了对知识和学问的强调,激励人们不断学习、不断追求进步。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语言积累运用之对联、广告、标语等的拟写

8讲对联、广告、标语等的拟写"浓缩的都是精华",对联、广告和标语像一朵奇葩,闪耀在语文中考的园地中。
在2015年中考中,宜昌卷以成语的形式来考查对联;北京卷用鲁迅的作品来考查对联;宜宾卷用中外名著考查对联;成都卷让学生为"成都美食节"拟写宣传标语来突出成都美食的特点;资阳卷在"我与广告零接触"活动中让学生学广告、品广告、写广告,很好地将说明介绍、语言品析、修辞手法融合考查。
这些试题,均巧妙地将语文与生活"嫁接"起来,考查了考生的语文实际运用的能力,体现了"大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
对联类考查题型呈现出灵活多变的趋势。
近几年中考的主要题型有:对接式、赏析式、修改式、撰写式、联想式(即由对联联想到某历史人物或名胜等)。
广告和标语类的主要题型有:评析、理解广告和标语;创作、拟写广告和标语。
1.对联拟写指要(1)字数相等。
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这样才整齐、对称、平衡,给人视觉上的美感。
(2)结构相同。
对联的上下联要求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并列对并列等。
(3)词性相对。
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词性要相对(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虚词对虚词等。
(4)平仄相反。
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要做到"平仄相反"。
上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
但一般情况下,对考生平仄方面的要求没有这么严格。
(5)语意相关。
这是对联内在美的体现,它要求上下联的意脉必须互相关联。
对联的内容关联可分为三类:正对(上下联内容相类相关)、反对(上下联内容相对相反)、流水对(上下联内容连贯相承)。
2.广告词、标语的拟写技巧与标准(1)活用修辞。
①对偶。
这类广告、标语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美感,便于记忆。
如:珍爱生命,远离毒品;②对比。
通过鲜明的对比,给人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如: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③比喻。
初中语文对联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对联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对联“春回大地千山秀,日暖神州万木荣”中,“春回大地”与“日暖神州”是______对。
答案:工整
2. 请填写下列对联的下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答案:学海无涯苦作舟
3. 请填写下列对联的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答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选择题
1. 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对联?
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答案:B
2. 对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王勃
答案:C
三、改错题
1. 请改正下列对联中的错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答案: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
2. 请改正下列对联中的错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答案: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四、创作题
1. 请根据“风调雨顺”这一主题,创作一副对联。
答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家和万事兴。
2. 请根据“春”这一主题,创作一副对联。
答案: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五、赏析题
1. 赏析对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答案:此对联通过对青山和白水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
然景色,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赏析对联“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答案:此对联通过对西岭雪景和东吴船只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广阔
世界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
志向。
初中语文 对联 练习(含答案)

韵流淌校园。请依据活动内容,自拟一副对联。(每联不少于5字)(2分)
——
技 翰墨书香 久 法 清音雅韵 长 点 拨 清音雅韵润桃李
翰墨书香盈校园
基础练习
1、水—— 2、去——
3、地久—— 4、辞旧岁——
5、行千里路—— 6、一支粉笔——
•
对联规则
提•
名对名,动对动,
高 1、上联:踏踏实内实对容实实上做来下事虚两对 相虚望,, 训 下联:堂堂词正正类为相人当结构同。
上联:百草乐园赏景捕鸟听故事 下联:三味书屋习字描画读课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联知识。难度较以往几年有所上升。解答时,首先要理解这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主旨是什么。其次,运用对联的结构和语法知识进行整合,注意所拟上下联的
对应,还要特别注意文题的字数要求。
中考真题纵览
4. [2016·吉林] 学校“语文节”即将拉开序幕,届时要开展“书法展示”“诗词吟诵”“国学品 读”“名著赏析”“戏剧表演”等活动,让翰墨书香、清音雅韵流淌校园。请依据活动内容,自拟一副对 联。(每联不少于5字)(2分) 上联: 下联: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
6、分类型 要求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对联进行相应的归类。这类题
型不只考查对联的相关常识,还要考查对对联内容的理 解及相关文学常识等。 例1:同学们在平时收集了不少对联,要在校刊上登载, 请你把下列对联按春联、寿联、婚联、行业联的顺序进 行排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语言综合运用——对联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意义相关。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5分)(2016年广州市中考题)为了方便广大市民赏花,广州市有关部门透露:今年年底将完成60个赏花点的建设;每月的主题花分别是一月樱花,二月桃花,三月木棉,四月紫荆,五月杜鹃,六月凤凰木花,七月荷花,八月向日葵,九月小叶紫薇,十月玫瑰,十一月兰花,十二月白梅。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2分)(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主题花做宣传。
(3分)濯清涟冬梅出淤泥而不染夏荷远群芳以无争傲霜雪【参考答案】(1)广州今年底将完成60个赏花建设(2)夏荷濯清涟出淤泥而不染;冬梅傲霜雪远群芳以无争。
【解析】(1)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炼和概括。
要注意先找出材料体现的主要内容,在表述的时候注意字数的限制。
(2)本题考查对联,要注意对仗。
2.广州陈氏书院(即陈家祠)以“古祠流芳”之名被誉为“广州文化名片”,成为岭南地区最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点。
请研究以下广州名胜古迹的对联,选出属于陈家祠的一联()A.上联:生经白刃头方贵下联:死葬黄花骨亦香B.上联:云开世外三千界下联:岩依天南第一峰C.上联:一塔有碑留博士下联:六榕无树记东坡D.上联:国宝家声垂后裔下联:新安门第继遗风【参考答案】D3.晚上,上旬月忽明忽暗地挂在天空,刘老师走在乡间的田梗上,诗兴大发,随口说出一联,上联是:“三分月色不嫌瘦”,最合适的下联是()A.一片蛙声更觉闹B.十里清风倍感静C.一片清幽更觉闹D.十里清风犹觉幽【参考答案】D4.下列各组对联,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 )A.上联:风生碧涧鱼龙跃下联:月照青山松柏香B.上联:醉倚春风弄明月下联:斜撑老树护幽亭C.上联:千古迷人繁盛地下联:九州耀眼艳阳天D.上联:二三星斗胸前落下联:十万峰峦走足底【参考答案】D5.对联寻亲: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打乱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4分)A.两袖清风存正气 a.琴棋书画自陶情B.竹菊梅兰可养性 b.莫愁两鬓霜雪寒C.且喜满园桃李艳 c.雪压难摧涧底松D.风吹不动天边月 d.一间陋室透书香【参考答案】Ad Ba Cb Dc6.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参考答案】A7.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感世事对对子”,请你根据上联“寸步优游知远近”选择最合适的下联()A.一生坎坷知冷暖B.世事艰辛识人心C.一生坎坷晓高低D.人事沧桑见冷暖【参考答案】C8.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戏剧社【】文学社【】摄影小组【】【参考答案】⑤③①9.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
(2分)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下联:()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布,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参考答案】B10.根据对联知识,将下列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最恰当的一项是()上联:杏雨随心荣草木下联:娇莺A.自在唱心情B.枝头唱心情C.自在歌心境D.枝头歌心境【参考答案】A11.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参考答案】秋色人似画中游秋日人如画中行12.经典古诗文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民族文化基因。
学诗文,情飞扬,人灵秀;用诗文,志高洁,品芬芳。
请根据你的积累,对出下联。
上联:子瞻闲赏庭前月下联:【参考答案】示例:佛印醉吟花下诗13.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2分)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删改后的下联:【参考答案】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14.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
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
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下联:【参考答案】示例:周树人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往昔15.下面是某社区中的文明对句,请在横线上填出对应的词语,并选择最佳配对地名。
(提供选择的地名:兰竹苑状元坊集贤苑桂花岗白云路)(1)上联:美化家园,绿茵红花盛放;下联:,蓝天白云长伴梅花村。
(2)上联:越王台传承历史,喜迎四方客;下联:汇聚商贸,。
【参考答案】(1)A兰竹苑洁净环境(2)B状元坊笑纳八面风16.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3分)上联:贵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改上联:【参考答案】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A.犬花红梅臻五福B.五福梅花义犬描C.鸡题翠竹报三多D.盛世平安犬不惊E.犬踏霜桥迎五福F.丰年富足人欢笑G.三多竹叶雄鸡画 H.鸡登雪石报三多(1)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2018狗年春节到来之际,请根据所给材料组合两副对联。
(4分)(2)从你组合的两副对联中挑选一副送给亲戚朋友,并说说理由。
(1分)【参考答案】(1)GB FD (2)要言之有理18.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明显有不工整的地方,请做改动使之符合对联的要求。
上联:登高远望见山清水绿千帆过下联:纵酒放歌喜暖日融泥春万木改下联:【参考答案】纵酒放歌喜日暖泥融万木春19.小明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其中,一句“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
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广州的白云观游玩,他望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太阳徐徐升起,立刻对出了下联。
(4分)下联:【参考答案】白云观里望白云,云散见日升20.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4分)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园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新春对联:上联:下联:教师办公室对联:上联:下联:【参考答案】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绣绵;芝兰绕阶座凝香21.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有位同学为纪念活动写了一副对联,请你把上联所缺词语补充完整。
(3分)上联:赛龙舟传四海下联:插艾叶清香缕缕【参考答案】示例:鼓声阵阵飘九洲22.完成以下对联题目。
(5分)(1)下联:天凉露重,一痕素月杏花香。
请选出你认为对的最好的上联()(3分)A.云淡风柔,几点骄阳翠竹叶B.夜静声悄,微星数点云影淡C.气爽秋高,几片淡云枫叶赤D.雾冷烟迷,初春杨柳两岸醉(2)在“收集名联”的活动中,一小组收集到一副写景的10字对联,可惜顺序颠倒了,请你按正确的顺序将其复原。
(2分)桐叶一院清荫散为枕上楼前半窗红日唤起鸟声上联:枕上下联:一院清荫【参考答案】(1)C (2)枕上鸟声唤起半窗红日楼前桐叶散为一院清荫22.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幅对联。
注意:内容与节日有关。
(5分)(1)端午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下联:(2)中秋上联: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参考答案】示例:(1)端午/下联: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2)中秋/上联:清风一缕拂丹桂23.下面适合春节张贴的上联和下联分别是()()(2分)【参考答案】AC24.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案。
(5分)材料一:番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始建于公元前214年,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为历代通商口岸和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岭南画派、广东音乐的发源地之一。
材料二:番禺的民间艺术多姿多彩,这里有风格独特的鳌鱼舞、飘色、乞巧等。
此外,番禺凤舞、番禺龙狮、沙湾广东音乐、番禺粤曲私伙局、番禺龙舟、番禺咸水歌等民间艺术也广为流传,深受民众欢迎。
材料三:岭南一秀的莲花山景观、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余荫山房、古祠宇留耕堂等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
莲花山上或悬崖峭壁,或奇岩异洞,或嵯峨幽邃,或雄伟挺拔,它上面的观音神像是目前箔金铜像的世界之最;余荫山房布局巧妙,园中亭台楼阁、堂殿轩榭、桥廊堤栏、山山水水尽纳于方圆三百步之中;留耕堂以柱多而出名,共有木、石柱112条。
另外,香江野生动物世界、长隆旅游度假区、集古建筑艺术与岭南园林于一体的沙湾宝墨园等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人。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用一句话介绍番禺概况(不超过25字)。
(3分)(2)请从材料三中选一个景点,以“留耕堂内赏石柱”为上联,续写下联。
(2分)【参考答案】(1)番禺历史悠久,民间艺术多样,旅游资源丰富。
(每个要点1分,意合即可。
超字数每3个字扣1分)(2)莲花山下望观音,宝墨园里戏锦鳞,余荫山房观楼台。
(景点名称1分,动宾结构1分,宽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