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语文:语言综合运用(学生版)

合集下载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讲义第6课我看(学生版+解析)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讲义第6课我看(学生版+解析)

第6课我看2022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1.了解穆旦的相关情况,诵读全诗,初步领悟诗的意境。

2.品味诗中的意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悟作者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赞美之情。

活动一:识记字词1.正音正字翅翼.()红晕.()凝.望()忧戚.()勃.发()枉.然()飘逸.()摇曳.()查.()良铮2.释义忧戚:枉然:飘逸:摇曳:流盼:丰润:沉醉:勃发:漫游:活动二: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穆旦(1918—1977),,家。

原名,曾用笔名梁真,穆旦的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思辨色彩,他是“诗派”的代表诗人。

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英国雪莱的等。

2.了解背景。

本诗选自《穆旦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第2版),这首诗作于1938 年,是穆旦在昆明西南联大的大学时代所写。

当时诗人20岁,是西南联大“南湖诗社”社员,正值人生的春天。

诗歌写的是蒙自的春天留给诗人的印象以及诗人从中获得的生命感悟。

活动三:诗歌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情感。

朗读指导:(1)读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陶醉之情,读出诗人的激情与活力。

(2)注意重音、停顿、语速、节奏。

如:①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②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③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④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活动四:感知内容。

1.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请把诗歌分成两个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活动五:探究理解1.诗歌的前两节描绘了怎样的图画?2.诗歌后三节都是诗人所思,其内容有什么不同?3.诗歌第③④节中运用第二人称“你”有什么作用?4.总结主旨这首诗歌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画卷,感悟生命的美好,引发了诗人对充满生机的生命的礼赞,表达了。

第7讲说明文阅读(二)辨析方法品味语言讲义(学生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7讲说明文阅读(二)辨析方法品味语言讲义(学生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例题解析
寻找三体人的“水滴”武器 史峰
①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三体人之所以能奴役地球,是因为它们拥有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水 滴”。“水滴”能撞碎所有物质,它的硬度超乎想象:“水滴”撞穿地球,就如子弹穿过面包一样轻松随意。“水 滴”超硬不是胡思乱想出来的,而是依照物理研究成果做出的合理构想。
1.本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知识窗》2017 年 4 期。有删改) 1.文中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开头,有何用意?(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 分)
地转移和再入回收等过程将月球样品安全送至地球家园。
⑷首次月面起飞上升。当嫦娥五号完成月面工作后,它就要踏上“回娘家”的旅程,这就是涉及到突破中国航
天史上另一个首次—— 月面起飞上升。顺利完成月壤采样封装后,上升器就要准备月面点火起飞,这是一个高难
度科目。月球表面环境复杂,着陆器不一定是四平八稳的状态,很有可能落在斜坡上或者凸起、下凹等不同地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学生用用2023年秋修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学生用用2023年秋修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学生
用用2023年秋修订)
第一单元导学案
课文回顾
本单元我们研究了以下课文:
- 《阅读是一扇窗》
- 《咕噜咕噜旋转球》
- 《传说中的圣地赛》
- 《提高图像分辨能力》
- 《琥珀》
- 《下乡便民服务中心告示》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科普知识、传说故事、夏令营活动等。

我们通过阅读这些课文,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文重点
以下是本单元课文的重点内容:
1. 《阅读是一扇窗》: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学会做读书笔记。

2. 《咕噜咕噜旋转球》:认识中国的古代传统玩具旋转球。

3. 《传说中的圣地赛》:了解中国的传说故事,学会运用描写
方法。

4. 《提高图像分辨能力》:学会观察和分析图像,提高图像分
辨能力。

5. 《琥珀》: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学会进行写作讨论。

6. 《下乡便民服务中心告示》:学会阅读公告和告示,了解农
村和城市的生活差异。

研究任务
1. 阅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尤其要注意重点内容。

2. 完成课后练,检验自己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3. 写好读书笔记和思考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4. 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结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我们不仅扩展了知识面,还提高了阅读和表达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继续努力,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第二单元导学案
(接下去的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专题04 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学生版)

专题04 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第2期)(学生版)

专题04 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1.(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赓续绵延,代代流传。

端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秋节,食月饼,赏月亮,寄托着团圆幸福的美好心愿;重阳节,赏菊花,登高处,寄寓着感恩敬老的传统美德。

2.(2022·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根据下联写出上联。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长达一万余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

上下两千余年,以万里长城为代表的中华伟绩,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有对联赞长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两千年,中华伟迹,风流人物看今朝。

3.(2022·重庆·中考真题)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能够使写作对象特点鲜明,生动形象。

请你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话。

示例仅供参考。

示例:对“风”的描写——风越来越狂,在天地间横冲直撞。

树林像一块面团,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

备选词语:秋雨烈日湖水4.(2022·浙江舟山·中考真题)为加强防疫宣传,编写组打算给板报配一幅插图,请你推荐如图中的一幅并说明理由。

示例:推荐A.巧用谐音,生动有趣的提醒人们减少聚集,疫情期间不聚餐,用公筷。

5.(2022·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下图是一幅题为《一家三代》的漫画,请对漫画的画面及寓意进行说明。

要求:①主要信息完整、准确、有效:②语言简明,说明顺序合理;③不超过120个字。

6.(2022·四川·中考真题)2022年除夕夜,三星堆“青铜大面具”亮相虎年春晚,引发了人们对神秘古蜀文明的探寻。

下图这尊1986年发掘的青铜面具,让我们对“目纵”(眼球极度夸张且明显突出眼眶)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表格式)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表格式)

教学设计
3.推荐阅读张岱的其他作品,如《陶庵梦忆》《西湖
梦寻》等,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重点知识。

2.强调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读多
练。

学生的理解,也能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写作知识。

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3、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湖心亭看雪》的理解和感受。

古文背诵,积累
文言字词,有助
于提升学生自
读课外文言文
的能力。

读后感
更能加深学生
对于此篇文章
的理解和印象。

板书设计
教学
围绕单元导语、旁批、阅读提示、插图、注释、补白六个助读材料在自读课文中的利用进行反思,谈谈成功与不足之处。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电子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五篇()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电子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五篇()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电子书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五篇()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电子书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加强阅读和背诵。

[教学重难点]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时数]:两教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

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的代表人物。

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

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

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

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靥逑至苏庑┨氐恪?nbsp;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参考笔记扫除语音障碍。

2.让两个学生大声朗读两段课文。

读完后,让其他同学指出错误的单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分步品味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

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说:要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拔。

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一、二节的内容进行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运用(附答案)(1)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运用(附答案)(1)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运用(附答案)(1)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某校正在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以下是同学们搜集三则的材料,说说给你的启示。

材料一:希望之神微笑着走来对我轻轻耳语说:“忘我就是快乐。

”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做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我的快乐。

(选自海伦・凯勒《享受生活》)材料二:昆明市宜良县男孩杨孟衡,不满七岁时,由于一场意外失去了双臂。

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生活和学习。

他兴趣爱好广泛,爱唱歌,爱踢足球,书法作品还在全国书法竞赛中获奖。

“如果想把困难变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

”每当遇到困难,他总是这样告诚自己,并以顽强的毅力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2010年高考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

材料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安逸,享乐)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请你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

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________。

(3)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

准备以“只有自强才能成功”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

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

①高山流水②孙康映雪③车胤囊萤④宋濂抄书⑤岳母刺字⑥苏秦刺股【答案】(1)艰难的环境能够教育人磨炼人,画对人生的坎坷和挫折,只有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乐观的精神,不懈地努力,才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2)让中国变强盛毕生奉献(3)①⑤【解析】【分析】(1)可分析材料一“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做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我的快乐”,材料二“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生活和学习”“如果想把困难变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都是写身残志坚的事例,材料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讲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开州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开州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开州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16分)根据语境,完成问题。

书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的浩瀚不容轻觑,书的神圣不可xiè渎。

一本好书,犹如一汪清泉,在干旱的时刻濡养我们干涸的心田,在寒冷的冬季融化我们冰封的思想。

读书应重格调。

读高格调的书,使人内心清明、目光澄澈、骨骼清奇、脊梁挺直,从中可以识别得失成败嘶哑的喉咙唱出的丹心赤胆;恪守原则、附庸风雅的范仲淹流露的忧国情怀;谴责强盗、同情中国的雨果所宣泄出的浩然正气……对我们的精神是一种砥砺提升,对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洗涤净化……读书不是卖弄逞能,而是让我们有涵养、有风度;让我们在生活中既不自惭形秽,又不自吹自擂。

读书需要心无旁wù,不被俗世的喧嚣所扰。

读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

()让我们一起沉醉于一片幽幽书香中,一起品味我们精彩的人生吧。

(1)给材料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濡养(rǔ)B.嘶哑(shī)C.恪守(gè)D.逞能(chěng)(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①xiè 渎②形xiāo 骨立③心无旁wù(3)选段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轻觑B.附庸风雅C.自惭形秽D.自吹自擂(4)填入选段()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如果不想让自己的一生有所缺损和遗憾,那么请把读书看成一种必修课。

②读书也是一种享受,当你为一本好书而着迷的时候,你会发现作者笔下的文字像一个个甜美的音符敲打着你的心③读书更是一种追求,可以让人在现实中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让自己在花繁柳密中拨得开,可以让灵魂安顿让心灵纯净,远离孤独与困惑。

④对于我来说:读书是一种需求,通过读书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修养。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④②③①D.④①③②(5)仿照选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一本好书,犹如一汪清泉,在干旱的时刻濡养我们干涸的心田,在寒冷的冬季融化我们冰封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语言综合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浙江2018年中考语文学科说明》指出:根据提供的综合性学习材料或情境,利用相关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

单独设题,第9小题,填空题、书写题,分值2—4分。

属于E级指标,属于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你的同桌王萌是个“留守学生”,长期缺少亲情与关爱,对父母心生怨恨,产生厌学情绪。

你会怎么劝慰她?你可以这样劝慰她:王萌,你的父母外出务工,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你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经济基础,况且他们在外务工也很辛苦,你也要多理解他们,让他们安心工作。

一、仿写(2014、、2015、2017考查)仿写题主要考查学生在语意连贯、语法结构、修辞运用、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能力。

仿写看似简单,其实得分率并不高。

学生对开放性试题重视不够,平日练习过少或不屑练习,认为随便写上几句即可,其实开放并不是无原则的渲染,也是有规则在里面的。

1、基本方法(1)注意内容的统一性,仿句要顺应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做到文脉相通。

(2)注意结构上的一致性,仿句要与例句的短语类型、单句成分、复句关系以及句式一致,字数近量相同,至少相近。

(3)注意修辞上的一致性,仿句要与例句中的修辞手法相同,符合句子的语境。

(4)注意语意上的协调性,仿句要与例句前后语意连贯,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和风格协调一致。

2、解题方法:看要求,析句式修辞,搭骨架,装血肉,查漏洞。

3、常见考法句子仿写通常都是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1)解答仿写题应具备下面一些知识与能力首先是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

语法、修辞知识是从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运用语言的规律,掌握它们无疑有助于提高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根据例句句式特点,在横线上另外仿写句子。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方法,仍以“她”为开头补写两个句子。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行。

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答仿写题要做到四个统一话题要统一“话题”在这里指仿写句子的中心,它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显性话题,指题目中规定了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

请仿照例句,以“友谊”为话题造句。

例句:成功要用理想去引路,要用创造力去开拓,要用汗水去浇灌。

第二、隐性话题,指给定文段所隐含的中心主旨。

仿写时要根据上下文语境,弄懂文意,把握主旨,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精心选材。

仿照下面这句话的句式,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________;________。

第三、句式要统一仿写句了突出的特点就是形式上的约束性,即严格按要求去写。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弄清例句的结构特点,弄清它是常式句还是变式句,是陈述旬、疑问句还是祈使句、感叹句;同时还要弄清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是转折、递进、并列,还是因果、假设、总分等,仿写时必须严格按例句的句式特点去造句,做到句式的统一。

第四、修辞要统一仿写句子的考查一般与运用修辞的考查联系在一起,因此,仿写时要仔细分析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

色调要统一色调即色彩和情调。

在这里既指语境色彩,也指感情色彩,同时还包括仿句的创意和境界。

值得说明的是。

此项要求与前三项相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更能体现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

总之,仿写句子考查的是综合能力,做这种题要对例句分析透、把握准,严格做到四个统一。

1、套用式仿写题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续写式仿写题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句式仿写题”摆渡老人”中的“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三个句子。

示例:(1)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

(2)“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

仿句:(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二、句子衔接的方法与技巧(2016考查)1、保持一致性一个长的句子,或者一个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中心才能明确,语意才能连贯。

(1)陈述对象一致主语是句子的发端和陈述对象,它要求后面连带的一些句子必须兼顾上下文,与陈述对象保持一致,防止出现暗换主语现象。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不肯出门,。

A. 但终于被父亲带走了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C.但他终于把他带走了D.但他终于和他父亲一同走了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的时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不但要盈亩满畦的牡丹和菊花,我们也要树下的紫罗兰,草地边的蒲公英。

______。

我们的责任是不但让读者兼收并蓄,而且还可以各取所需。

A. 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又是多种多样的B. 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不尽相同C. 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人们既爱牡丹.菊花,又爱紫罗兰.蒲公英D. 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那么每位读者也有选择的权利2、表达要合乎事理、语境(1)要合乎事理语言表达要符合事理,否则上下句在事理上出现“裂痕”,语言必然不通。

前面说了两面,后面承接一面,反之,前面说了一面,后面承接两面;前面从好处说,突然从坏处说,反之,前面从坏处说,后面从好处说;没有因果的说成因果;没有递进的说成递进等等都会使句间失去连续性。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卢梅坡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人引用,借以说明。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长处C.任何人和事物都有千秋D.对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2)表达要合乎语境对于写景的复句或语段,要注意语境因素,要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

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凄凉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感情或悲或喜;态度或褒或贬。

这一切,在同一段文字里都应该保持和谐一致。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巍峨挺秀的秦岭没有消灭在浊雾里;田堰层叠的南塬,模糊了;美丽如锦的渭河平原也骤然变得丑陋而苍老。

A. 天气阴沉,满天厚厚的,低低的,灰色的浊云。

B.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彩云飘动。

C.夜幕下垂,远山渐渐隐没了,田野像死一般寂静。

D.北风呼呼地叫着,枯草落叶漫天飞扬,树枝都成光胳臂了。

(3)表达要语脉贯通思有路,语有脉,表达一个意思总得按照一定先后顺序,这样才会脉络分明,语气贯通,不跳脱,不紊乱。

或以空间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的前后为序;或以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等等。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________________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A. 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B. 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C.马上扔下背包D. 听到大雨来临的广播(4)表达要服从篇章结构规律根据人们的思维规律和篇章结构规律,议论文或说明文的文段往往开宗明义,在开头就提出观点或说明中心,以领起全文或全段;往往在篇末或篇尾用简明概括的文字总结文章,重申主旨。

据此,对于首尾句的选择就应着眼于那个具有提挈或收束作用的句子。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硅藻的大量生长为海域类几亿吨甚至几十亿吨磷虾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磷虾用途甚广,它将是人类大有希望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磷虾是南极生态中的一个关键性的生物,没有它就没有那么多的鲸类.企鹅和海豹等。

_________________A. 有人认为,把磷虾.企鹅.鲸类和海豹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十分恰当。

B.有人认为,硅藻.磷虾.企鹅.鲸类和海豹都是南极生物的象征。

C.有人认为把企鹅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比起鲸类.海豹来说更为恰当。

D.有人认为,把磷虾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比起企鹅来说更为恰当。

(5)语句要前后照应照应常常和文章的内容主旨,条理脉络,层次结构有关,必须在建立前有交代,后有碍照应的概念。

在阅读中留心各种照应的实际意义,在说写中注意句中成分彼此照应,句子与句子间相互照应,使语句不矛盾不脱节。

问答照应。

在设问句中,前句提出问题,后句便要作出正确的回答。

如果答非所问或者一概否定,一概肯定,都会造成语句不连贯。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从下面的4句中选出一组能与它衔接的句子()A.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D.只有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一、(1)关于语言得体的试题主要有三种:用词得体,主要是谦辞和敬辞的使用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惊悉家父仙逝,足下不胜哀伤,特致沉痛哀悼。

B.阁下能光临寒舍,真使蓬荜生辉,我感到十分荣幸。

C.贵校师生十分热情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校门口恭候光临,我很感动。

D.经过我多次垂询,终于弄清楚了,我惠存二十余年的照片还可以翻拍。

(2)转述得体,转述时要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变换时间地点称呼等进行转述。

二、请按要求转述下边句子的内容。

1.刘军对李强说:“我外婆从国外回来了,我得和妈妈一起去接她,下午的球赛我不能参加了,请向班长说一声,并要他通知吴伟顶上,好不好?”要求:不能改变原意;人物、人称表达要准确;时间地点要交代清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