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及低血糖预防治疗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摘要】目的:观察和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夜间发生低血糖,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方法:对8例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发病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实践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能够有效预防和处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病情况。
结论: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各项护理预防工作,对于可能导致夜间低血糖的所有诱因进行全面的理解,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动态观察,从心理、饮食、运动等多个方面做好护理工作。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夜间低血糖,预防,护理老年糖尿病是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其中90%-95%是2型糖尿病。
与非老年糖尿病患者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多,常有低血糖发生而低血糖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最严重的并发症【1】特别是夜间低血糖,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血糖最低值62.5%发生在凌晨1:00-6:00【2】如果不及时发现,持久严重的低血糖不能及时纠正,将会导致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有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在夜间发生低血糖,男3例,女5例;年龄68-82岁,有8至16年的糖尿病史,用胰岛素和降糖药物治疗。
而低血糖症三联征诊断标准:(1)低血糖症状(2)发作时血糖<2.8mmol/L(3)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3】1.2 临床特点不同程度低血糖【4】的症状3例表现为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慌、烦躁等肾上腺素能症状;4例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语言含糊、四肢无力、精神行为异常等神经低血糖症状,查血糖2.8-3.9mmol/L;1例无症状,于凌晨3点检测血糖发现。
以上患者均发现及时,立即给患者进食糖果、点心口服50%葡萄糖液等应急处理后,血糖恢复正常。
2夜间低血糖的主要原因①患者不严格遵医嘱注射胰岛素,或自己调节胰岛素的剂量,导致胰岛素用量过大。
②注射胰岛素后延长进食时间或进食较少③晚餐后运动量过大,过剧烈而临睡前未及时加餐④ 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物的患者应该了解该类药物若使用不当,剂量过大或服药后未进食、进食过少可引起低血糖。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摘要:观察和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发生低血糖,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避免不可逆严重后果的发生。
护理人员要做好各项护理预防工作,对于可能导致夜低血糖的所有诱因进行全面的了解,收集整理病人的的最新资料,并保持对病人的动态观察,从心里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药物护理等多个层面做好对老年糖尿病人的护理工作,以做到对夜间低血糖的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预防;护理低血糖的概念及症状1.1概念:。
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称为低血糖,但血糖低于更低的水平才会导致一些症状的出现,叫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指,血糖低。
1.1胰岛素剂量的调整胰岛素剂量调整的依据是患者自身血糖水平的高低,因此,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特别是血糖水平控制不好时,需要对血糖水平进行严密地监测,在此基础上才能调整好患者的血糖水平至理想状态。
一般来说,最初用药必须从小剂量开始,如果血糖不是很高,开始可用早餐前10u,晚餐前8u,在应用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心慌,出汗,饥饿感,乏力等低血糖症状,并随时调整用药。
一旦夜间发生低血糖症状,清晨测血糖会明显升高,这是身体的一种应激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能因为清晨测血糖高而增加胰岛素用量,相反应减少胰岛素用量。
每次增加或减少的胰岛素量不宜太大,一般以2~4单位为宜,直至患者空腹血糖在4.0~6.0mmol/L,非空腹血糖在4.0~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6.5%左右,这样有利于减少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在用药过程中,不可自行调整治疗方案。
1.2 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过量在治疗老年糖尿病并伴随其他疾病时,如高血压病、高血脂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使血糖降低;复方降压片﹑心得安,可乐定可增强磺胺类降糖作用,导致低血糖。
老年人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性较差,用药的随意性较大,对糖尿病的初期治疗方案一直沿用不变或不经过医嘱擅自增加降糖药物种类或剂量。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摘要】: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夜间发生的低血糖危害严重,在临床中减少这类事情的发生事关老年人的生存健康,为了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病率,降低危害,本文通过对老年人夜间糖尿病发生的原因分析,得到了有效缓解夜间糖尿病发生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关键字】:老年人;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护理1 临床资料取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病兵力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士7例,年龄范围在62-82岁;女士3例,年龄范围在60-79岁。
均有8-17年的糖尿病史,且伴随着各种疾病,服用胰岛素。
10例病人中均出现过脸色苍白、大汗淋漓、心悸、心烦气躁等,有的甚至还出现反应迟钝、四肢无力等神经功能的症状。
2 引发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原因2.1 因注射过量的胰岛素或者口服过量降糖药物在糖尿病初期治疗中,老年人一直沿用传统的药方来注射药物或者进食,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来随意的吃药,没有经过科学的诊断病情。
或者是在不经过医嘱的情况下随意增加降糖药物种类和剂量或是服用其他药物。
老年人在长期的病情折磨中身体状况日益下降,导致了各个脏器的情况都在下降,因此药物服用越来越多,引起夜间低血糖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2.2各种并发症药物的大量使用在治疗老年糖尿病的其他伴随疾病时,如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某些药物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或者是在服用心得安、阿司匹林、复方降压片等磺胺类药物可以抑制药物在肝脏的代谢,可以降糖作用,导致低血糖。
2.3老年人自身各脏器的严重损害老年患者在各种并发症的折磨下很多器官功能都有很大退化,在发生低血糖时的症状感知不敏感,体内难以分泌足够的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无法及时对低血糖做出准确的反应,胰岛素清除能力下降,降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分解作用降低,因此老年人难以吸收药物,无法做到降血糖;另外由于夜间老年人患者处于睡眠状态,低血糖发生的症状不典型,患者难以及时感受到低血糖的发生,因此需要医务人员及时观察,实时监测血糖的变化。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进展摘要通常情况下,夜晚老年糖尿病患者大多处于睡眠状态,发病时如若没有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对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1]。
本文针对医学界对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以及护理做了详细的文献研究,总结了国内外医学专家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对了分析和对比,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 夜间; 低血糖;预防;护理1.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但是伴随着生活压力大,运动减少,摄入能量过多,越来越多的人患上糖尿病。
尤其是老年患者,更是糖尿病的多发人群。
夜晚是糖尿病患者的“危险”时间,如果在预防和护理上不到位,后果将不堪设想。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现象,是可预防可护理的。
只要认知清楚,又掌握一定的方法,就可以降低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危害。
而目前,对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护理工作还没有成标准化,护理方法都不统一。
在众多的方法中,有效果明显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2]。
下面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就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的研究进展提出的意见。
2.老年人夜间糖尿病低血糖的界定和症状2.1老年夜间低血糖的界定。
专家李淑霞在临床研究老年糖尿病时通过一系列临床观察,对夜间低血糖提出了明确的界定,并且给出了临界值,所谓的夜间低血糖,就是指夜间患者的血糖低于一个临界值,血糖低于2.8mmol/L,并引发一系列症状[3]。
2.2老年夜间低血糖的症状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症状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及无症状性低血糖,分别表现为汗流不止、面色苍白、坐立不安等症状,神色异常、口吐不清、全身无力等症状,或者无明显外部现象[4]。
发生低血糖现象的时间都集中在凌晨1点至3点。
2.3老年夜间低血糖的引发原因大量的临床试验表明,夜间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频发时间段,总结有如下原因:一是日常治理中胰岛素剂量过多或者过少,很多患者甚至自己注射胰岛素,往往在剂量上拿捏不准,导致夜间犯病。
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护理目标

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护理目标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目标是通过全面的评估和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帮助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及减轻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护理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稳定血糖水平:确保血糖水平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发生低血糖和高血糖。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变化,及时调整饮食、药物和胰岛素治疗方案。
2. 预防并管理并发症: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的运动和定期的体检,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如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等。
3. 药物治疗和用药管理: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了解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协助患者建立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行为。
4. 心理社会支持:提供心理护理和情感支持,帮助患者调适情绪,面对疾病的挑战,促进患者参与自身的护理和生活的积极性。
5. 教育和指导:通过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指导,使患者及家人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掌握自我监测、合理饮食、运动计划和药物使用等技能。
在实现上述护理目标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与患者、家属和多学科团队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达到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护理也是临床护理目标的关键部分。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病情特点,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确保患者的饮食均衡、营养丰富,同时控制膳食中的糖分和脂肪摄入。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饮食偏好和消化吸收情况,调整饮食方案,确保患者获得适当的营养支持。
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有多种合并症,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等,因此临床护理目标还需要包括对这些合并症的管理和治疗。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时发现并对症治疗合并症,同时重点关注用药的安全性和相互作用,确保患者合理使用药物,避免因药物副作用或相互作用导致糖尿病控制不佳或出现其他健康问题。
最后,临床护理目标还应包括促进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解读(2024版)全文

患者满足以下任意一项:(1)合并≥1种治疗受限的慢性疾病(包括转移性恶性肿瘤、需氧疗的肺部疾病、需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晚期心力衰竭)目预期寿命较短:(2)中、重度痴呆(3)ADL损伤数量≥2(4)需长期护理
↑ 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状态综合评估表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态综合评估
↑ 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量表
不能用电话
理财
能独立处理财务包括银行业务或者能自己购物但在银行需有人帮助
不能管钱
购物
能独立购买所有东西
能独立买小的东西或购物需人陪同或不能自己购物
做家务
能做独立各种家务或能做轻的家务,或能做轻的家务但做的不好或需要人帮助
不能做家务
05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血糖监测指标
运动治疗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适度增加蛋白质摄入;进食碳水化合物同时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延缓血糖升高,减少血糖波动,改善血脂水平;膳食纤维增加饱腹感、延缓胃排空,胃轻瘫和胃肠功能紊乱的老年患者避免过量摄入。
营养治疗
07
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药物及治疗路径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口服降糖药物
类别
代表药品
老年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合并症
老年人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易发人群,老年T2DM 患者合并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的比例高达79%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中国≥65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约为 3550 万,居世界首位
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47.8%,≥70岁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31.8%,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 47.6%
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 汀、利格列汀、曲格列汀、瑞格列汀和替格列汀
如何预防老年糖尿病低血糖

如何预防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引言老年糖尿病是指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糖尿病。
老年人因为体内代谢能力下降、身体功能退化等原因,对于血糖的调节能力较差,因此更容易发生低血糖。
低血糖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预防老年糖尿病低血糖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预防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方法1. 健康饮食健康饮食是预防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关键。
老年人应该避免高糖、高脂的食物,尽量选择低糖、低脂的食物。
推荐的饮食包括高纤维食物(如大豆、黑豆、燕麦等)、低脂肪乳制品、多种蔬菜和水果等。
老年人应该合理控制饮食的量和频率,避免过度或过少摄入食物,以保持血糖平稳。
2.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预防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重要手段。
老年人应该定期去医院进行血糖和其他相关指标的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控制糖尿病的状况。
如果发现血糖偏低的情况,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指导。
3. 合理运动合理运动对于预防老年糖尿病低血糖也非常重要。
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
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和血糖调节功能,有助于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4. 定期监测血糖老年人应该定期监测自己的血糖情况。
在家中可以使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自己的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以保持血糖的稳定水平。
5. 注意药物使用老年人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应注意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一些降糖药物可能会引起低血糖的副作用,老年人应该咨询医生并注意药物的使用说明。
如果发生低血糖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药物。
注意事项除了上述预防方法,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以预防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生:1.不过度饮酒:过度饮酒可能会对血糖产生不利影响,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2.合理安排饮食时间:老年人应该按时进餐,避免过长时间的空腹或长时间的饥饿。
老年人糖尿病夜间低血糖

14
五、重点交接班
护士在交接班时一定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一般情况,收 集最新病情和治疗资料,对患者病情保持动态观察。重点观察 的内容,应包括患者的饮食、运动、用药和情绪等多个方面。 在发现患者食欲不佳、热量摄人不足,或是发生急性胃肠炎等 情况时,同样需要予以重视,以免发生低血糖。同时,还要做 好睡前血糖的监测工作,避免夜间发生低血糖情况。此外,对 首次应用胰岛素、增加胰岛素剂量、更换降糖药物时应重点交 班,并在交班本上登记好,提醒下一班加强巡视,密切注意有 无心悸、出汗、头晕、震颤及无力等低血糖表现。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和护理
严格保密
目录
➢ 低血糖的症状 ➢ 夜间低血糖发生的原因 ➢ 如何预防
1
一、低血糖的症状
绝严格密保密
2
低血糖的症状
低血糖是糖尿病的严重并 发症之一,易发生于老年糖 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表 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有交感 神经兴奋症状,有中枢神经 功能障碍症状,以及无症状 低血糖。
10
二、加强心理护理
糖尿病属于一种典型的身心病症,社会和 心理因素在疾病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都有重要的 影响,所以,在治疗期间,不但要重视对病人 的躯体治疗,同时也要注意主动体贴、关心病 人,构建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通过和病人的 交流,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问题,引导病人正 确看待疾病、积极预防、保持乐观、配合治疗, 减少夜间低血糖发病的几率。
6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夜间基本处在睡眠状态,有关低血糖的表现 不太典型,病人本身可能根本察觉不到发生了低血糖,再者夜间护 理人员一般都比较少,生理层面容易出现困倦,很容易造成夜间低 血糖发病患者不能及时被发现。
7
三、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
绝严格密保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
1、对于年龄在70岁以上新发现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身体基本状况比较好,无心脑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不应强化控制血糖水平,保持在空腹血糖6--7 mmol/L之间,餐后小时血糖8--9 mmol/L左右,HbAlc为6.5%--7.0%即可,以防止严重低血糖的发生而影响心脑功能。
据个体情况及用药经验,血糖保持在既不发生低血糖危险又
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保证生活质量。
老年人低血糖症的鉴别诊断
1.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当低血糖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癫痫样发作、意识障碍、精神错乱、行为异常时,易误诊为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如果能及时查血糖,发现血糖低则有助于低血糖的诊断。
2.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低血糖昏迷可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如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脑血管意外、肝性脑病等混淆。
检查血糖水平很重要。
3.神经性无力症:此症有焦虑、不安、乏力、神经质等表现,但症状的出现与血糖水平高低无关。
4.非低血糖综合征:病人可有疲惫、淡漠、迟钝、痉挛、心悸等类似低血糖的表现,但查血糖不低。
服糖后症状改善不明显。
老年人低血糖症的并发症
可并发心律失常,脑萎缩、脑梗死等。
老年人低血糖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寻找致低血糖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同时消除致病因素能减轻和防止低血糖的发作。
对老年人用降糖药剂量需谨慎对长效磺酰脲类,尤其是格列本脲在应用时更应慎重。
低血糖早期症状不明显,当一旦发生,症状很严重,应立即静脉输注葡萄糖,至少密切观察72小时,并不断监测血糖浓度。
及时调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