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古诗词
爱国主义诗词名篇名句

爱国的诗词名篇1.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 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3.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4.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5.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6.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8.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9.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1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1. 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1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13.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14.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15.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16.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离骚》中爱国诗句应该不止四句,但我认为这四句最能表现其爱国思想。
17.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8.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19.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2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
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21.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2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2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描写爱国主义的古诗

精心整理描写爱国主义的古诗描写爱国主义的古诗描写爱国主义的古诗1、《记南征诸将》2宋·陆游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3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塞下曲》6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闻军官收河南河北》8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9、《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10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1、《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213、《金错刀行》宋·陆游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14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1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7、《己亥杂诗》清·龚自珍1819宋·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2223、《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关于爱国的诗 古诗

关于爱国的诗古诗一、原文:《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衍生注释:1. “遭逢”在这里指的是遭遇、遇到的意思,说的是诗人因为科举入仕而遭遇的种种经历。
2. “干戈”代表战争。
当时宋朝面临着元朝的大规模入侵,战争使得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3. “汗青”是史册的意思。
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用火烤竹子,让竹子流出水分(像出汗一样),这样方便书写且易于保存,所以称史册为汗青。
三、赏析:1. 主题:这首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表达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气节。
以兵败被俘后经过零丁洋时的感受为引子,抒发了对山河破碎的痛心疾首以及自己身世的悲叹。
2. 情感:字里行间充满了悲愤、激昂之情。
前几句把国家命运比作风中飘絮,自己的身世如同雨中打萍,写出了自身和国家命运的飘摇之感。
“惶恐滩”“零丁洋”等词更深入地表达出诗人的忧虑与孤寂。
但最后一句则显得慷慨激昂,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国家为民族视死如归,只愿自己的爱国丹心能被史册所记载的崇高情怀。
3. 表现手法:运用了比喻手法,像“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生动地描绘出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凄苦。
同时,触景生情再到直抒胸臆,从眼前之景到表达内心的坚定意志,层层递进。
四、作者介绍:文天祥,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本该在科举入仕后大展宏图,辅助南宋复兴。
奈何当时元朝入侵,南宋朝廷风雨飘摇。
文天祥以其坚定的爱国信念,积极组织抵抗力量,与元军作战。
兵败被俘后,宁死不屈,用他的诗歌和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民族大义和爱国情怀。
五、运用片段:1. 在学校举办的爱国主义演讲比赛中。
小明上台时激动地说:“大家都知道南宋文天祥吧,他在国家危亡之际坚守大义。
就像他诗中所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那个山河破碎的时候,他依然不肯屈服,今天,我们生活在安稳的时代,也要像他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把这种爱国情怀融入到日常的行动中。
爱国主义情怀的古诗

爱国主义情怀的古诗1、《示儿》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
2、《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3、《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4、《己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5、《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爱国报国的古诗词

爱国报国的古诗词关于爱国报国的古诗词爱国是公民必有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最重要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部分。
爱国是各族人民重要精神支柱。
下面是关于爱国报国古诗词,请参考!关于爱国报国古诗词1、一身忧国心,千古敢言气。
--楼钥2、胸中有誓深如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3、富贵倘来君莫问,丹心报国是男儿。
——于谦4、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
——李梦阳5、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吕坤6、君子之为学也,将以成身而备天下国家之用也。
——宋纁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8、丈夫不报国,终为愚人!——陈恭尹9、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10、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孟子1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13、一身忧国心,千古敢言气。
——楼钥14、利于国者爱之,害与国者恶之。
——晏婴1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17、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18、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屈原1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2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21、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22、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
——贾谊23、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24、爱国如饥渴——班固25、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司马迁26、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27、投死为国,以义灭身。
——曹操28、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曹植2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30、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曹植333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32、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83、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范晔3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范晔35、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爱国主义的诗句

爱国主义的诗句爱国诗句爱国主义的诗句1、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司马迁2、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史.卢产伦传》4、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6、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8、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李白《西施》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10、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陆游1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12、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
杜甫《为农》13、国之步存,身将焉托?蔡锷《讨袁通电》1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15、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1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17、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
范云《效古诗》18、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悯农》19、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李商隐《陈后宫》20、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明于谦21、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刘禹锡《蜀先主庙》2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23、天时地利与人和。
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24、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25、衔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间不肯言。
汪遵《息国》26、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三国曹植《杂诗六首》27、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范成大《州桥》28、国破山河落照红。
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29、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
秋逢甲《春愁》30、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陆游《关山月》3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32、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丘迟《与陈伯之书》33、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
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34、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35、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
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36、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爱国主义的诗句古诗
爱国主义的诗句古诗爱国主义的诗句古诗爱国主义的诗句古诗1、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汪遵《咏昭君》2、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屈原《国殇》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4、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
——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5、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
——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6、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8、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
——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9、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10、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1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2、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
——郑思肖《二砺》13、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14、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司空曙《金陵怀古》1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16、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咸阳城东楼》17、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屈原《国殇》18、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
——汪遵《咏昭君》19、天厌虏,臣离德。
——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20、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21、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22、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23、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李商隐《隋宫》24、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陈与义《咏牡丹》25、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
——孔夷《南浦·旅怀》26、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古代爱国主义诗词
古代爱国主义诗词
《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词中无不透露出雄壮之气,显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情怀。
它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饱含着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伟大的爱国主义诗篇,也是一首永垂不朽的诗史。
经典爱国古诗词精选五首
【导语】爱国,永远是⼀个民族、⼀个国家存在的⽀柱,也是做⼈的起码标准。
下⾯是⽆忧考分享的经典爱国古诗词精选五⾸。
欢迎阅读参考!1.经典爱国古诗词精选 夏⽇绝句 朝代:宋朝|作者:李清照 ⽣当做⼈杰,死亦为⿁雄。
⾄今思项⽻,不肯过江东。
赏析/鉴赏 这⾸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透⼈胸臆,直指⼈脊⾻。
“⽣当作⼈杰,死亦为⿁雄。
”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起,势如千钧,先声夺⼈地将那种⽣死都⽆愧为英雄豪杰的⽓魄展现在读者⾯前,让⼈肃然起敬。
这两句诗是⼀种精髓的凝练,是⼀种⽓魄的承载,是⼀种所向⽆惧的⼈⽣姿态,因其崇⾼的境界与⾮凡的⽓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的后两句“⾄今思项⽻,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
项⽻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颜见江东⽗⽼”,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的精神⽽⾃杀⾝亡。
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
诗⼈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
“⾄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意。
这⾸诗起调⾼亢,鲜明地提出了⼈⽣的价值取向:⼈活着就要做⼈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
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逃命;抛弃中原河⼭,苟且偷⽣。
因此,诗⼈想起了项⽻,借项⽻的壮举鞭挞南宋当权派的⽆耻⾏径,正⽓凛然。
2.经典爱国古诗词精选 ⽯灰吟 朝代:明朝|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烈⽕焚烧若等闲。
粉⾻碎⾝浑不怕,要留清⽩在⼈间。
赏析/鉴赏 这是⼀⾸托物⾔志诗。
作者以⽯灰作⽐喻,表达⾃⼰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洁情操的决⼼。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价值。
这⾸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灰⾃喻,咏⽯灰即是咏⾃⼰磊落的襟怀和崇⾼的⼈格。
⾸句“千锤万凿出深⼭”是形容开采⽯灰⽯很不容易。
描写爱国主义的古诗
描写爱国主义的古诗1、《记南征诸将》现代·朱德南征诸将建奇功,胜算全操在掌中。
国贼军心惊落叶,雄师士气胜秋风。
独裁政体沉云黑,解放旌旗满地红。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2、《关山月》宋·陆游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3、《白马篇》三国·曹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塞下曲》唐·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6、《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呼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9、《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0、《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国主义古诗词
导读:本文是关于爱国主义古诗词,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张耒《和端午》
2、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
——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
4、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5、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7、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
8、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曹植《怨歌行》
9、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0、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李纲《病牛》
11、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
——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2、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13、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4、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虞集《听雨》
15、关山万里作雄行。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16、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17、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
——田锡《塞上曲》
18、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19、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
——完颜璹《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2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2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岑参《送人赴安西》
22、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23、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
——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24、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查慎行《三闾祠》
25、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聂夷中《咏田家》
26、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
——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27、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
——陈人杰《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28、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9、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
——张籍《蓟北旅思》
30、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陆游《金错刀行》
3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3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毛泽东《沁园春·雪》
33、国仇未报心难死,忍作寻常泣别声。
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中华史上名。
——何香凝《赠别廖仲恺》
34、夷甫诸人,神州沈陆,几曾回首。
——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3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
——李纲《病牛》
36、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37、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38、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
——李白《千里思》
39、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
——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40、皇情眷亿兆,割念俯怀柔。
——郑愔《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41、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
——曹植《怨歌行》
42、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43、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文天祥《南安军》
44、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45、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
——汪遵《息国》
4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7、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49、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
——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50、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51、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
——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52、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53、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高適《塞下曲》
54、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李商隐《富平少侯》
55、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
——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56、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郑思肖《二砺》
57、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
58、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戎昱《咏史》
5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曲》
60、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陆龟蒙《吴宫怀古》
61、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62、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严武《军城早秋》
63、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
——范云《效古诗》
64、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65、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66、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龚自珍《漫感》
67、衔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间不肯言。
——汪遵《息国》
68、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
——简长《送僧南归》
69、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李益《隋宫燕》
70、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
——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71、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范成大《州桥》
72、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73、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于谦《岳忠武王祠》
74、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75、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杨继盛《就义诗》
76、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
——秋逢甲《春愁》
77、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严武《军城早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