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的常见症状及鉴别

合集下载

新生儿肺炎早期症状及表现详解

新生儿肺炎早期症状及表现详解

新生儿肺炎早期症状及表现详解新生儿肺炎早期症状及表现详解新生儿肺炎是婴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因其病情危重,一旦发觉就需要准时治疗。

本文将具体介绍新生儿肺炎早期的症状及表现,以关心父母准时发觉并治疗婴儿的肺炎。

1. 发热新生儿肺炎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发热。

婴儿的正常体温是36.5℃~37.5℃,假如新生儿的体温超过了37.5℃,就需要引起父母的警惕。

发热是机体对抗病原体的一种生理反应,因此,当发觉婴儿发热时应当准时去医院就诊,以寻求专业医疗护理。

除了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我们还可以通过触摸婴儿的头部、手脚等部位感受婴儿的温度是否过高。

此外,父母还需要留意观看婴儿的状况,发觉有突然的热度、脸色潮红、表情不适等不寻常的状况要准时就医。

2. 呼吸困难新生儿肺炎患者会常常消失呼吸困难的状况,这是由于肺部感染导致的炎症使得肺功能降低,从而影响了婴儿的呼吸。

婴儿消失呼吸困难的症状表现包括吸气时伸颈、鼻翼扇动、呼吸频率增加、吸气和呼气过程中有明显的不适等。

这些状况都需要引起父母准时关注。

当消失呼吸困难的状况时,父母首先要保持冷静,着手实行合理的应急措施,同时马上前往医院就诊。

由于呼吸困难可以影响婴儿的氧气供应,且是一种危急的反应症状,因此应尽早治疗。

3. 咳嗽新生儿肺炎还经常伴随咳嗽。

当婴儿感染了病原体,侵害了肺部的时候,机体会自然地形成黏液和炎症,并刺激嗓子部位,从而引发咳嗽的产生。

婴儿的咳嗽声响比较微弱,而且不如成人“干咳”的声音那样洪亮。

需要留意的是,假如婴儿消失猛烈的咳嗽,经常伴随着呕吐等症状,这就需要去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

同时,父母还要留意避开对婴儿的呼吸系统产生刺激,如烟味、大声喊叫等,以免病情加重。

4. 气喘新生儿肺炎还可以伴随气喘的症状。

气喘是指婴儿的气管内由于炎症、痉挛或黏液等引起的狭窄,导致气流限制及呼出气体受到肯定阻碍,从而消失呼吸困难的现象。

此时,婴儿可能消失气喘、咳嗽等反应。

对于消失气喘的新生儿,父母要第一时间呼叫抢救车,在前往医院的路上可以通过轻拍背部进行揉捏来缓解婴儿的症状。

新生儿常见传染病的症状识别与治疗

新生儿常见传染病的症状识别与治疗

新生儿常见传染病的症状识别与治疗在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很容易受到各种传染病的侵袭。

了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识别与治疗对于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新生儿传染病,以及如何识别和治疗它们。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新生儿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

RSV感染是一种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毒,主要影响新生儿和婴儿。

症状通常包括咳嗽、鼻塞、流涕和发热。

严重的感染可能导致呼吸急促和氧气不足。

治疗RSV感染的方法包括保持婴儿的呼吸道通畅,提供充足的液体和养分,以及根据医生的指示使用抗病毒药物。

另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是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是一种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也可能导致其他疾病,如结膜炎和腮腺炎。

新生儿感染腺病毒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和流涕。

治疗腺病毒感染的方法包括休息、充足的液体摄入和使用退热药物来缓解症状。

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除了呼吸道病毒感染外,新生儿还容易感染其他传染病,如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和手足口病。

CMV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可以通过唾液、尿液和血液传播。

新生儿感染CMV的症状可能包括发热、黄疸、肝脾肿大和疲倦。

治疗CMV感染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提供支持性治疗,如充足的液体和休息。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儿和幼儿。

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和溃疡。

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包括提供充足的液体、使用退热药物来缓解症状,并保持患儿的卫生清洁。

除了上述传染病外,新生儿还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如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

这些疾病的症状可能包括高热、呼吸急促、嗜睡、不安和食欲不振。

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提供充足的液体和休息,以及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其他支持性治疗。

总之,新生儿常见传染病的症状识别与治疗对于保护他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婴儿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就医。

同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新生儿常见疾病PPT课件

新生儿常见疾病PPT课件
口炎 鹅口疮 疱疹性口炎 溃疡性口炎 胎粪性便秘 正常24内小时排胎便,若生
后数日不排或排便量过少即出现腹胀呕
与内科有关的呕吐
新生儿便秘 某些新生儿3-5天或更长时 间排便一次,可有腹胀呕吐,排便后即 可缓解
肠道外感染 上感 肺炎 脐炎 败血症 泌尿 道感染
颅内压升高 脑膜炎 颅内出血 颅内血肿 HIE
肠闭锁 生后有持续性呕吐,呕吐物含胆 汁或呈粪便样,腹胀明显,无胎便排出 或仅有少量绿色胶冻样便排出。需手术 治疗。
先天性巨结肠 生后胎便多于24小时后排 出,于2-6天内出现呕吐。经灌肠后呕吐 缓解,数日后又出现。需手术治疗。
与外科有关的呕吐
肛门直肠闭锁及狭窄 生后体检时发现, 无胎便排出。需手术治疗。
7吐血便等n口炎鹅口疮疱疹性口炎溃疡性口炎n胎粪性便秘正常24内小时排胎便若生后数日不排或排便量过少即出现腹胀呕吐与内科有关的呕吐n新生儿便秘某些新生儿35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可有腹胀呕吐排便后即可缓解n肠道外感染上感肺炎脐炎败血症泌尿道感染n颅内压升高脑膜炎颅内出血颅内血肿hie与外科有关的呕吐n食管闭锁及食管气管漏常于生后第一次喂奶就出现呕吐并突然发绀呼吸困难窒息肺内湿罗音
按压) 药物应用不规范(药物滥用)
新生儿呼吸困难
新生儿呼吸困难为各种不同病因所引起 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在安静时呼吸频率 超过60次/分、或低于30次/分,出现呼 吸节律改变甚至呼吸暂停、口唇及面部 皮肤青紫,伴有呻吟等症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呼吸困难出现的时间
生后1日内出现呼吸困难:湿肺者呼吸困难出现在生后 1~2小时;肺透明膜病在生后6小时内出现症状;自发性 气胸、纵隔气肿、大叶肺不张可在出生后数小时突然 出现呼吸困难;持续肺动脉高压、宫内感染性肺炎也可 在生后1日内出现呼吸困难。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心脏 病、先天性鼻后孔闭锁、膈疝、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狭 窄、喉蹼、先天性会厌囊肿、食管气管瘘等,可在出 生后不久出现呼吸困难。可在生后1 日内引起呼吸用 难的肺外疾病有颅内出血、低血糖、低血钙、代谢性 酸中毒、严重贫血等。早产或过期产儿生后12小时出 现气急,伴有惊厥、面色苍白,其母有糖尿病史,应 考虑低血糖之可能;生后24小时内出现呼吸不匀,有难 产史,前囟门饱满。可能为颅内出血。

新生儿疾病的常见症状及鉴别-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新生儿疾病的常见症状及鉴别-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新生儿分类
• 根据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 ①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 数以下的新生儿; • ②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90百 分位数新生儿; • ③大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 数以上的新生儿。
新生儿分类
• 根据生后周龄分类 • ①早期新生儿:指出生后1周,围生期以内的新生儿, 刚处于子宫内外环境转变阶段,体内脏器发育尚不完全, 患病率与死亡率较高,需加强监护及护理; • ②晚期新生儿:指出生后2~4周新生儿儿,一般情况虽 已较稳定,但护理仍属重要。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董传莉
新生儿分类
• 根据胎龄分类 • ①足月儿:指胎龄>37周至<42足周的新生儿; • ②早产儿:指胎龄>26周至<37 足周的婴儿; • ③过期产儿:指胎龄>42周以上的新生儿。
• 根据体重分类
• ①正常体重儿:出生体重为2500-4000g的新生儿; • ②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凡体重< 1500g 称极低出生体重儿, <不足1000g者称超低出生体重儿; • ③巨大儿:出生体重> 4000g。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发热与体温不升 • 新生儿正常体温:36 ~37°C(腋温)
• 环境温度变化 • 脱水热
降。 可因环境湿度的变化引起,也可因衣被 过暖或室温较低造成。 因脱水所致体温升高,给足够水份,体温即下
• 感染
肺炎、脐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肠炎,以 及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惊厥
• 新生儿惊厥应迅速进行病因论断,尽可能针对病因给予特 异治疗。一旦发现惊厥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多见于: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出血、HIE、脑膜炎、核黄疸及脑发育畸形等。

新生儿的13种常见病

新生儿的13种常见病

新生儿的13种常见病新生儿是指出生后一个月内的婴儿,他们的免疫系统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新生儿常见的13种疾病,帮助妈妈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

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婴儿体内胆红素排泄不畅,导致皮肤和眼睛发黄的症状。

产生黄疸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胆道畸形、母体产前感染等。

妈妈们可以通过保持室温适中、多晒太阳和按时喂养宝宝来预防和缓解黄疸。

二、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RDS)常见于早产儿,是由于肺部未完全发育导致呼吸困难的病症。

妈妈们可以通过避免过度劳累和积极预防早产来减少RDS的发生。

三、窒息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常常由窒息、哺乳不当等原因引起。

妈妈们要学会正确的急救方法,以确保宝宝的安全。

四、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体内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

妈妈们可通过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洗手和呵护宝宝的皮肤来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

五、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婴儿在出生前就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

要及早发现和治疗,妈妈们可以通过产前检查和定期儿科体检来帮助早期诊断。

六、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不健全,容易受到各种感染的侵袭,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妈妈们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洗澡和穿戴宽松透气的衣物,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七、新生儿呕吐新生儿呕吐是指婴儿吐出消化道内的胃内容物,常见于喂养过量或消化不良。

妈妈们要注意宝宝的喂养量和频率,并保持正确的喂养姿势,以减少呕吐的发生。

八、新生儿腹泻新生儿腹泻是指婴儿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呈水样或黄绿色等情况。

妈妈们应注意宝宝的饮食,避免过度喂养和食用不适合的食物,同时确保宝宝的饮食卫生。

九、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炎是指婴儿肺部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妈妈们可通过避免室内空气污染、勤洗手和及时接种疫苗来预防新生儿肺炎的发生。

十、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贫血是指婴儿红细胞的数量或质量异常,导致供氧能力下降。

妈妈们要注意宝宝的饮食,给予足够的铁和维生素C,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

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

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新生儿危重症是指出生后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的一系列严重疾病,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以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对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和处理进行全面讨论。

一、新生儿危重症的常见病症新生儿危重症常见病症包括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感染、先天性心脏病、低血糖、脑损伤等。

这些病症往往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体温不稳、心率不齐、意识模糊等症状,因此及时准确地识别这些病症是至关重要的。

二、新生儿危重症的识别方法1.观察新生儿的呼吸情况:正常新生儿的呼吸节奏稳定,每分钟约为40-60次,突然出现呼吸急促、浅表呼吸、鼻翼扇动等异常现象可能是呼吸窘迫的表现。

2.检查新生儿的体温:新生儿应保持体温在36.5-37.5摄氏度之间,体温过低或过高可能是感染或代谢紊乱的征兆。

3.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正常新生儿的皮肤呈现粉红色,若出现发绀或黄疸可能是心脏病或黄疸的症状。

4.监测新生儿的心率:正常新生儿的心率稳定在120-160次/分钟,若心率过快或过慢可能是心脏病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三、新生儿危重症的处理方法1.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处理:对于呼吸窘迫综合征,医生通常会给予吸氧治疗,支持性呼吸机辅助通气,以帮助新生儿正常呼吸。

2.新生儿感染的处理:对于新生儿感染,首先需要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然后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新生儿的营养。

3.先天性心脏病的处理: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干预或药物治疗来改善新生儿的心脏功能。

4.低血糖的处理:低血糖可能需要通过输入葡萄糖溶液来提升血糖水平,以维持新生儿的血糖稳定。

5.脑损伤的处理:对于脑损伤,需要通过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来改善新生儿的神经功能。

四、新生儿危重症的预防措施1.孕期保健:母亲在孕期要注意均衡饮食,避免烟酒和药物的滥用,注意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2.生产环境优化:确保分娩室的温度和湿度适宜,新生儿在出生后要及时清洁和保暖,避免感染和低温。

新生儿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新生儿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两肺中湿罗音;心音低钝,未及杂音;腹软,肝肋 下4cm,质中,脾未及;四肢肌张力低,原始反射 未引出
▪ 血气分析:
pH 7.20 pCO2 52 BE -12.2 Na 124 K 5.8 iCa 0.58 Glu 165
▪ 复查胸片:两肺透亮度较前好转,心影增大
诊断和鉴别诊断
▪ 诊断 —— 新生儿休克
心脏彩超确诊 结果:左右心室心肌肥厚,PFO
肥厚性心肌病?
诊断和鉴别诊断
▪ 先天性代谢病
▪ 糖、氨基酸、脂肪代谢异常 ▪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 不能用其他疾病充分解释 ▪ 出生早期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 发作期血、尿串联质谱检查
结果:血液中多种酰基肉碱和氨基酸明显增高 尿液中乳酸、丙酮酸等明显增高
最终诊断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WBC 28.7*109/L N63% PLT 290*109/L ▪ CRP:31mg/L ▪ CSF常规、生化均正常 ▪ 肝肾功能:ALT 49 TBIL 161.2 BUN 10.6 Cr 139
▪ 血气分析:
pH 7.52 pCO2 21 BE -4.1 Na 129 K 6.2 Ca 1.15 Glu 86 pH 7.42 pCO2 30 BE -4.0 Na 132 K 5.0 Ca 1.21 Glu 84
▪ 在诊疗过程中不断修正思路
疾病诊断指标
▪ 体征 ▪ 实验室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特异度和敏感度的平衡 ▪ 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 多项诊断指标的联合应用
注意事项
▪ 新生儿疾病的规律性和特殊性 ▪ 新生儿疾病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 新生儿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整体观
—— 全身病理生理学状态判断
▪ 高危新生儿疾病筛查监测的重要性

儿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儿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综合治疗
针对儿科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 性,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 式调整等。
预防为主
加强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 合理饮食和运动等,降低儿童
疾病的发生率。
02 儿科常见疾病的症状与表 现
发热
总结词
发热是儿科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体温升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
详细描述
体格检查
观察患儿的外观和生长发育情况
01
检查患儿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评估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检查患儿的生命体征
02
包括体温、呼吸、心率等,以了解患儿的基本生理状态。
检查患儿的皮肤、淋巴结、心肺等器官
03
通过触诊和听诊等方式,了解各器官的功能状况和异常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通过血常规、生化等检测, 了解患儿的血液成分和肝 肾功能等指标。
03 儿科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方法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
包括发病时间、症状表现、病情变化等,以了解疾病的起因和进 展情况。
询问家族史和遗传史
了解患儿家族成员中是否有类似疾病或遗传性疾病,有助于判断疾 病的遗传性。
询问患儿的生活环境和习惯
包括饮食、运动、作息等,以了解是否有不良生活习惯或环境因素 导致疾病。
儿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contents
目录
• 儿科常见疾病概述 • 儿科常见疾病的症状与表现 • 儿科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 • 儿科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案例 • 儿科疾病预防与保健
01 儿科常见疾病概述
儿科疾病的特点
01
02
03
发病急、进展快
儿科疾病常常发病突然, 病情变化迅速,需要及时 诊断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疾病的常见症状及鉴别
新生儿分类
1、根据胎龄分类
①足月儿指胎龄>37周至<42足周的新生儿;
②早产儿:指胎龄>26周至<37 足周的婴儿;
③过期产儿:指胎龄>42周以上的新生儿。

2、根据体重分类
①正常体重儿:出生体重为 2 500-4 000g的新生儿;
②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2 500g,凡体重不足 1 500g又称极低出生体重儿,不足1 000g者称超低出生体重儿;
③巨大儿:出生体重超过 4 000g。

3、根据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①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数以下的新生儿;
②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位数新生儿;
③大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数以上的新生儿。

4、根据生后周龄分类
①早期新生儿:指出生后1周,围生期以内的新生儿,刚处于子宫内外环境转变阶段,体内脏器发育尚不完全,患病率与死亡率较高,需加强监护及护理;
②晚期新生儿:指出生后2~4周新生儿儿,一般情况虽已较稳定,
但护理仍属重要。

5、高危儿指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特殊监护的新生
儿。

以下情况可列为高危儿:
①母亲有糖尿病史,孕期有阴道流血史、感染史、孕期吸烟、吸毒、
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史、性传播病史等;
②异常分娩史,包括:母有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羊膜早破,
羊水胎粪污染,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各种难产,手术产如高位产钳、
胎头吸引、臀位抽出、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和止痛药物史等;
③出生时异常,如Apgar评分低,脐带绕颈,早产儿,大(小)于
胎龄儿,巨大儿,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各种先天性严重畸形和
疾病等。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新生儿疾病初起症状常不典型,且变化快,稍有疏忽,即可能造
成严重后果,应严密观察。

因此,对新生儿常见症状应有所了解。

●发热与体温不升
新生儿正常体温:36 ~37°C(腋温) 环境温度变化可因环境湿度的变化引起,也可因衣被过暖或室
温较低造成。

脱水热因脱水所致体温升高,给足够水份,体温即下降。

感染肺炎、脐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肠炎,以及呼吸道
或肠道病毒感染。

●呼吸困难
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急促或深慢、节律不整、三凹征和鼻翼扇动等。

呼吸急促:R>60~70次/分呼吸减慢:R<15~20次/分
鉴别诊断:1、肺炎、湿肺;2、RDS;3、膈疝;4、食管闭锁及食管气管瘘;5、肺出血;6、先心病
●惊厥
惊厥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也是新生儿常见急症,它既可为良性,也可使病情凶险的一种表现。

近来研究证明,惊厥对新生儿期后脑的发育有影响,可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一旦发现惊厥必须紧急寻找病因,并立即给予处理。

新生儿惊厥的动作有时与正常活动不易区别,这给医生和家长的判断带来很大困难。

检查新生儿有无惊厥,必须把婴儿被包全部打开,仔细观察自然姿势和自发动作。

正常足月儿肢体均有一定张力,以屈肌占优势,故四肢保持在屈曲状态,两手紧握拳,大拇指内收。

被包打开后,由于肢体束缚被解除,皮肤受到寒冷刺激,肢体即出现粗大震颤样自发动作,或徐缓的、无规则的、抽搐样的手足徐动,有时可见踝部、膝部和下颏的抖动。

这些无意识、不协调的动作是由皮层下中枢支配,在新生儿期出现并无病理意义,但应注意与惊厥动作区别。

突然出现的肌张力改变、持续性的伸肌强直,反复迅速的肢体某一部位抽搐,以及阵发性痉挛是具有病理意义的。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五种类型:轻微型、强直型、多灶性阵挛型、局灶性阵挛型、肌阵挛型。

1、轻微型:见于足月儿和早产儿,表现为凝视、斜视、眨眼运动;吸吮、咀嚼样口-颊-舌运动;单一肢体震颤,固定或四肢踩踏板或划船运动以及呼吸暂停发作等。

2、强直型:多见于早产儿,为四肢强直性抽搐。

表示病情严重,有脑器质性病变。

3、多灶性阵挛型:见于足月儿,以多个肢体振幅小,频率1~3次/秒的肌肉痉挛为特征,可由一侧转到另一侧肢体,多伴意识丧失。

4、局灶性阵挛型:多见于足月儿,以同侧单或双肢体局限性痉挛为特征,但无定位意义,多不伴意识丧失。

5、肌阵挛型:见于足月儿和早产儿,以单个或多个肢体同步、对称性急速屈曲痉挛为特征,上肢比下肢明显。

表明有弥漫性脑损害。

新生儿惊厥应迅速进行病因论断,尽可能针对病因给予特异治疗。

一旦发现惊厥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多见于: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出血、HIE、脑膜炎、核黄疸及脑发育畸形等。

破伤风常于出生后4~6天出现,伴牙关紧闭、抽搐、角弓反张等。

代谢紊乱、低钙血症,出生后一周内出现烦躁不安、惊跳、震颤、屏气、喉痉挛以至惊厥;低血糖,多见于早产儿、小样儿、过期产儿、母亲患有糖尿病等,于出生后数小时至一周内出现震颤、阵发性紫绀、
反应迟钝、厌食、哭声弱及体温不升等。

低钠、高钠、低镁血症、维生素B6依赖症
药物撤退综合症:胎儿通过胎盘接受麻醉药或巴比妥类药物,生后药物中断可发生惊厥。

常伴有激惹、抖动、呕吐、腹泻。

惊厥通常在生后24~48小时开始。

●呕吐
喂养不当可因喂奶过多、过急、吞入空气未排出所致。

新生儿贲门较松、幽门紧,胃的位置近水平位,易因喂奶不当引起呕吐。

吐出物为奶,非喷射性。

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化脓性脑膜炎等,颅内压增高,呕吐常较严重,多喷射性。

先天性畸形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梗阻,可呕吐出不同的内容物,低位梗阻可有明显腹胀,X线摄片可证实。

感染肠道内感染、肠道外感染
胃肠功能失调
喷门-食道松弛:可能与食管肌肉发育不全有关。

采取半卧位及右侧卧位即不吐,生后1~2月可痊愈。

幽门痉挛:呕吐呈喷射状。

阿托品治疗有效。

●黄疸
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多在生后2-3天出现。

黄疸程度不重,足月儿于生后2周内,早产儿在生后3周内消失。

目测黄疸:眼巩膜、颜面部、躯干、四肢、手足心
●呕血、便血
可因产时吞入产道内血液,或因为母亲乳头皲裂出血与奶一并吸入,另应检查婴儿口鼻有无出血。

有时则因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可于生后2~3天出血,以消化道多见。

败血症也可出现消化道出血。

◆新生儿常见疾病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要考虑病理性
黄疸:(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血清胆红素过高,足月儿>220.6umol/、早产儿>255umol/l;(3)血清直接胆红
素>26.0umol/l.;(4)血清胆红素增长过快,每天上
升>85umol/l;.(5)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3周。

(6)黄疸退而复现
●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炎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呻吟或呼吸不规
则、咳嗽、口吐沫等症状,患儿有不同程度口周、鼻周发青,部分足月反应良好的新生儿可有鼻翼扇动等症状。

常见于母亲有急产、胎膜早破,母亲或与婴儿密切接触的人近期曾患上呼吸道感染者。

(吸入性、感染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过度兴
奋、肢体颤抖、睁眼时间长,甚至抽风,重病儿一开始可表现嗜睡、昏迷、肢体发软、前囱饱满,触之像面鼓。

在患儿病史中常有宫内、产时缺氧,伴有颅内出血等,作头部CT、颅脑B超、磁共振及必要的化验等可明确诊断。

●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主要表现先是食欲低下、精神欠佳、
发热(早产儿或病情重也可表现体温不升)、面白、好睡、黄疸加重、身上有出血点、腹胀及肝脾肿大等。

多见于孕母有发热感染、胎膜早破、羊水混浊,新生儿有脐部感染或皮肤脓疱疹、破损等。

●新生儿脐炎:是指新生儿脐部有粘液、脓性分泌物,并带有臭味
或脐窝周围皮肤发红的表现。

轻症者除脐部有异常外,体温及食欲均正常,重症者则有发热吃奶少等表现。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为面白或青紫,拒乳、
反应差、体温不升或有发热、哭声弱或尖叫、双眼凝视、前囟饱满,重者出现抽风。

症状类似缺氧缺血性脑病、败血症,且常与败血症同时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