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智能自控系统

楼宇智能自控系统
楼宇智能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BAS)是智能楼宇中的一个集成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实施对大楼内实时监控系统的集成监控、联动和管理。那到底什么是楼宇自控系统呢?

1、什么是楼宇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是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的简称,是智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特征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主要是对整个楼宇建筑的所有公用机电设备,包括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进行优化及自动化控制管理,从而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及营运的成本。楼宇自控最终目标是为了给建筑使用者提供一个更高效、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生活环境。

2、楼宇自控系统的作用

实时监控,避免事故

通过计算机系统实时监控机电设备和大楼环境,随时监测到人工无法及时发现的隐患,弥补人力之不足,避免重大损失。

满足舒适度要求

自动进行室内恒温、恒湿控制,保证有合适的温湿度,给员工和客户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自动输送新风,保证有清新的空气,减少办公室综合症;人性化的智能照明控制,让工作更加方便。

科学管理,降低成本

通过BAS对大厦内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监控和有效的管理,可以用最少的能耗来维持设备的正常工作,节约能源。

通过对设备的定时管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省设备维护费用。

BAS系统极大的方便了设备的操作与维修,大大提高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企业人力成本。

3、楼宇自控系统的组成部分

供热、通风及空调系统为建筑物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是BAS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系统为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如:冷却塔、冷水机组、空气处理机、气控设备等)提供一个最优化的控制。其基本控制功能包括:设备控制、循环控制、最佳起

/停控制、数学功能、逻辑功能、趋势运行记录、报警管理等。

给排水系统主要是对于饮用水的提供,以及对于污水的排放。

供配电系统是通过BAS的管理中心提供对于建筑物内的高低配电房及所有变配电设备的监视报警和管理及程序控制,提供对于重要电气设备的控制程序、时间程序和相应的联动程序。

照明系统主要是对照明实施监控,更好地节约能源。利用预先安排好的时间程序对照明进行自动控制。

电梯控制系统是通过BAS系统对于建筑物内的多台电梯,实行集中的控制和管理程序,同时配合BAS系统的部分子系统,执行联动程序。

4、楼宇自控系统的常用设备

中央控制室(数据中心)

包括中央处理机(一台微型计算机、存储器、磁带机和接口装置)、外围设备(显示终端、键盘、打印机)和不间断电源三部分。

传感器及执行调节机构

传感器是指装设在各监视现场和各种敏感元件、变送器、触点和限位开关、用来检测现场设备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差、液位等),并发出信号送到调节控制器(分站、数据中心等),如铂电阻温度检测器、复合湿度检测器、风道静压变送器、差压变送器;

执行调节机构是指装设在各监控现场接受分站调节控制器的输出指令信号,并调节控制现场运行设备的机构,如电动阀、电磁阀、调节阀等,包括执行机构(如电动阀上的电机)和调节机构(电动阀的阀门)

分站控制器

分站控制器是以微处理机为基础的可编程直接数字控制器(DDC),它接收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数字运算,逻辑分析判断处理后自动输出控制信号,动作执行调节机构。分站控制器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采用直接数字控制器(DDC)它具有AI、AO、DI、DO四种输入/输出接口。方便灵活地与现场的传感器、执行调节机构直接相连接,对各种物理量进行测量,以及实现对被控系统的调节与控制。

数据传输线路

数据传输线路是联系系统各部分的纽带,从各个监控点到分站控制器的线路是逐点连接(放射式),数据中心与各分站通过总线型或环形网络结构进行组网,各分站直接用一回路双芯导线连接到总线上就可以实现分站与分站之间,分站与中央站之间的通信。

安防系统的五大系统为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对讲系统、出入口管理系统以及周界报警系统,其中视频监控系统为其中的重中之

重,各类出入口以及通道的直观监视都依赖于视频监控系统。

那么监控系统是怎么组成的,以及架构又是怎么样的?

楼宇自控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

(1)建筑设备运行管理的监控,包括:暖通空调系统的监控(HVAC);排水系统监控;送排风系统监控;供配电与照明系统监控;电梯运行状况的监控;冷热源系统的监控。

(2)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电梯运行管制。

(3)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包括: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及门禁系统;安保人员巡查系统;汽车库综合管理系统;各类重要仓库防范设施;安全广播信息系统。

诸多的机电设备之间有着内在的相互联xi,于是就需要完善的自动化管理。建立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达到对机电设备进行综合管理、调度、监视、操作和控制。

1、管理目的

自动控制、监视、测量是建筑设备管理的三大要素,其目的是正确掌握建筑设备的运转状态、事故状态、能耗、负荷的变动等。尤其在使用电子计算机之后既可大力节省人力,又可节省能源,一般认为可节约能源25%。

根据日本电气学会技术报告:使用电子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效果与不使用的效果相比,维修保养人员可减少约30%。这里讲的节能是在必要能源的zui高利用率上所采用的节能方法。此运转控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机械的有效运转;变更室内温湿度的条件;控制照度;把设备运转时间控制在最小限度;减少室外空气的取人量等。在一幢大楼内电气的消耗率占整个能源消耗的70%~90%,所以节能首先应从电气方面着手,降低电能的消耗。

2、管理对象

建筑设备的管理对象主要是电气设备、空调设备、卫生设备。

(l) 电气设备:管理电气设备主要监视机械的动作状态、测量点及保护装置。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对各配电系统的断路器、变压器、接触器、保险丝,电容器等的状态监视。测量主要是对电力系统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测量。

(2) 空调设备:管理空调设备要监视冷冻机、空调器、水泵等的状态;温湿度的测量,以及对空调系统所需的冷热源的温度、流量的调节。

(3) 卫生设备

3、控制功能

大楼的建筑设备自动控制是以空调控制为中心的。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是属于一般热力学过程的自动调节。空调系统的自动调节有下列几个好处:

(1)对生产性建筑可以提高温湿度的控制精度,提高产品质量,对居住和商业性建筑主要是提高人的舒适感。

(2)可以根据被调量变动的情况,给系统增减能量(热或冷),因此可以降低能耗,节省能源。

(3)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4、空调机组的自动调节

控制系统采用DDC控制,装设在回风管内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送往DDC 控制器与设定点温度相比较,用比例积分加微分控制,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控制装在回水管上的电动调节阀的动作,使回风温度保持在所需要的范围。

装设在送风管内的湿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湿度送往DDC控制器与设定点湿度比较,用比例积分控制,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控制电动蒸汽阀的动作,使送风湿度保持在所需要的范围。

装设在回风管及新风管的温度及湿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湿度送往DDC控制器

进行回风及新风焓值计算,按回风及新风焓值的比例,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控制回风风门及新风风门的比例开度,使系统节能。

(1) 系统中所有检测数据,均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新风、回风、送风之温湿度、过滤器淤塞报警、风机开停状态。

(2)通过DDC控制器内预先编写的逻辑程序,系统可执行下列连锁功能:装设在新风入口处的风门与风机连锁,当风机停止后,新风风门全关;电动调节阀与风机启动连锁,当风机停止后,电动调节阀亦同时关闭;风机启停状态是用差压开关检测的。当风机启动后,风机两侧的差压超过其设定值时,差压开关内的常开触点闭合,信号送往DDC控制器,系统的控制程序立即投入运行。

(3) 通过手提检测器可现场提取及修改DDC数字控制器内的任何数据,如:传感器检测范围、控制程序参数,包括输入端到输出端等。

(4) 通过DDC上串行接口与网络控制器连接,成为中央监控系统的最基本监控单元。

5、中央站监控功能

以Windows NT为操作平台,采用工业标准的应用软件、集散控制系统、二级网络结构,全中文化的图形化操作界面监视整系统的运行状态,提供现场图片、工艺

流程图(如空调控制系统图)、实时曲线图、监控点表、绘制平面布置图,以形象直观的动态图形方式显示设备的运行情况。绘制平面图或流程图并嵌以动态数据,显示图中各监控点状态,提供修改参数或发出指令的操作指示。

可提供多种途径查看设备状态,如通过平面图或流程图,通过下拉式菜单或功能键进行常用功能操纵,以单击鼠标的方式可逐及细化地查看设备状态及有关参数。

6、控制功能

能在中央站上通过对图形的操作即可对现场设备进行手动控制,如设备的ON/OFF控制;通过选择操作可进行运行方式的设定,如选择现场手动方式或自动运行方式;通过交换式菜单可方便地修改工艺参数。

对系统的操作权限有严格的管理,以保障系统的操作安全。对操作人员以通行字的方式进行身份的鉴别和管制。操作人员的根据不同的身份可分为从低到高5-10个安全管理级别。先进的报警功能:当系统出现故障或现场的设备出现故障及监控的参数越限时,均产生报警信号,报警信号始终出现在显示屏最下端,为声光报警,操作员必须进行确认报警信号才能解除,但所有报警多将记录到报警汇总表中,供操作人员查看。报警共分4个优先级别。

7、综合管理功能

对有研究与分析价值、应长期进行保存的数据,建立历史文件数据库。采用流行的通用标准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包和硬盘作为大容量存储器建立数据库,并形成曲线图等显示或打印功能。

提供汇总报告:作为系统运行状态监视、管理水平评估、运行参数进一步优化及作为设备管理自动化的依据,如使用汇总报告,记录每天、每周、每月各种能量消耗及其积算值,为节约使用能源提供依据;又如设备运行运行时间、起停次数汇总报告(区别各设备分别列出),为设备管理和维护提供依据。

可提供图表式的时间程序计划,可按日历定计划,制订楼宇设备运行的时间表。可提供按星期、按区域及按月历及节假日的计划安排。

家居智能安防系统设计

前言 智能家居系统是由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网络服务系统和家庭自动化系统等子系统组成的家庭综合服务与管理集成系统。其中,智能家居安防系统担负着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因此成为智能家居系统的首选组成部分。 智能家居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配套的安全防范技术一直是制约其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功能单一,智能化程度低下。本文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多元生物特征融合技术的身份识别方法,在系统兼容性和智能化程度上都有大幅提高,同时支持各种特征任意组合形式,极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普适性。在分析现有家居安全防范系统的基础上,借鉴其成功经验,从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和全面性入手,给出了针对家居应用领域的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系统的实施方案。本系统综合了紧急按钮报警、红外探测器报警、图像人脸检测报警以及温度报警四种报警方式。这样既能实现对人物入侵的有效感知,还能够随时监控温度等一些居住舒适度指标。而将人脸检测报警机制应用其中体现了新的复合型报警方式的系统设计思想。

目录 1 绪论 (3)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3)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4) 2 传感器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传感器的概述 5 2.2 传感器在家居安防系统中的应用 (5) 3 家居安防智能监控系统方案的设计 (6) 3.1 家居安防监控系统概况 (6) 3.1.1 系统结构家居安全防范系统结构组成 (6) 3.1.2 以海尔公司为代表的安防产品 6 3.1.3 家居安防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7 3.2 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 (7) 3.3 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 (9) 3.3.1 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系统原理 (9) 3.3.2 综合监控管理介绍 (11) 4 系统原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单位考勤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

单位考勤管理系统 第一章:引言 1.1编写目的 我们以小型单位的考勤管理业务为依托,结合科学管理的理论,设计并开发一个单位考勤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考勤管理解决方案,彻底实现无纸化作业。根据管理权限的不同,将界面分为一般管理员和员工两个个层次,系统目标如下: (1)提供简单、方便的操作。 (2)根据企业原来的考勤管理制度,为企业不同管理层次提供相应的功能。 (3)通过考勤管理无纸化的实现,使企业的考勤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4)节省考勤管理的成本。 (5)提高企业考勤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防止“虚假出勤“的现象。 (6)对系统提供必要的权限管理。 1.2背景 随着企业人事管理的日趋复杂和企业人员的增多,企业的考勤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规范的考勤管理是现代企业提高管理效益的重要保证,而传统的人工管理存在着效率低、不易统计、成本高和易出错等弊端,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传统的人工考勤管理计算机化,建立一个高效率的、无差错的考勤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实现“公正考勤,高效薪资”,使企业的管理水平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章:可行性分析 单位考勤管理系统是基于B/S模式,通过对一些考勤记录、分析,并结合单位要求开发的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 本系统的实现目标是 (1)提供简单、方便的操作。 (2)根据企业原来的考勤管理制度,为企业不同管理层次提供相应的功能。 (3)通过考勤管理无纸化的实现,使企业的考勤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4)节省考勤管理的成本。 (5)提高企业考勤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防止“虚假出勤“的现象。 (6)对系统提供必要的权限管理。 第三章:需求分析 3.1系统总体的功能需求 单位考勤管理系统一般分为员工系统和管理系统两套,管理系统面向的是管理员,员工系统面向员工。考勤管理只是一个对出勤人数统计并加以记录,确保人员的上班情况。 员工系统上的用户员工,用户的功能如下: (1)查询考勤等信息 (2)申请请假 (3)申请出差 管理系统上的用户为管理员,用户的功能如下: (1)查看所有信息 (2)添加、删除部门和员工信息 (3)对请假的员工加以处理 (4)对考勤进行管理 (5)对出差的员工加以记录

楼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摘要 III ABSTRACT IV 1前言 6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6 1.2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7 1.3调研综述 7 1.3.1目前国内、国外该项目的研究状况 7 1.3.2目前项目的发展趋势 8 1.4主要研究内容 8 2 基于CAN总线的系统结构 9 2.1 CAN技术简介 9 2.2基于CAN总线的控制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10 2.3 CAN总线系统的通信方式 11 2.4 CAN总线的分层结构 11 2.5 CAN总线报文格式与类型 12 2.5.1 数据帧 12 2.5.2.远程帧 13 2.5.3 出错帧 13 2.5.4超载帧 14 2.5.5 错误检测 14 2.6 本系统结构及特点 15 3.智能照明系统的硬件设计 17 3.1 系统简介 17

3.2 CAN通信接口模块的设计 17 3.2.1 芯片介绍 17 3.2.2 SJA1000工作原理 19 3.2.3 基于SJA1000的CAN总线硬件接口电路设计 20 3.2.4采用MAX232芯片接口PC机与单片机的连接 21 3.3控制面板模块的设计 22 3.3.1 74HC164芯片说明 22 3.3.2显示部分设计 24 3.3.3键盘部分设计 25 3.3.4基于74HC164的中断串行键盘硬件设计 26 3.3.5矩阵式键盘的按键识别方法 27 3.4智能继电器模块 27 3.4.1电压-频率变换器LM331的介绍 28 3.4.2继电器模块基本原理结构 29 3.4.3整流模块设计 29 3.4.4 V/F转换器LM331模块 30 3.4.5光电耦合器6N137 31 3.4.6单片机AT89C51模块 31 3.5传感器模块 33 3.5.1热释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3 3.5.2芯片介绍 35 3.5.3热释电传感器原理 36 3.5.4照度传感器的设计 37 3.5.5 A/D转换部分 38 3.6调光模块 40 3.6.1电子镇流器调光功能的主要实现方法 41 3.6.2基于IR2159的荧光灯可调光电子镇流器的电路设计 42 3.6.3基于IR21592的调光电子镇流器 43 3.7远程控制模块 45

智能楼宇系统解决方案

一、前言 智能商务楼宇,是信息时代和计算机应用科学的必然产物,是现代高科技与建筑完美的结合。智能楼宇的含义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完善,一般被认为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要求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它是多科学、高新技术的有机集成。大量高新技术竞相在此应用,可视电视、多媒体技术、智能保安与环境控制、信息高速公路、能量无管线传输等最尖端的高科技也在智能建筑中发挥其巨大的优势。 贝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商,在楼宇智能化业务领域主要开拓以下服务: 1、楼宇智能化系统集成 2、楼宇智能化规划设计、工程实施、顾问 3、楼宇智能化系统维护、售后服务、智能化系统集成外包服务 二、系统架构 在智能楼宇系统建设中将构建以下几个系统 1.综合布线系统 2.安全防范系统 闭路监控子系统

防盗报警子系统 3.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 4.一卡通系统 门禁子系统 考勤子系统 消费子系统 巡更子系统 停车场管理子系统 5.公共广播系统 6.多媒体显示及信息发布系统 LED显示子系统 信息发布子系统 触摸屏查询子系统 排队叫号子系统 7.多功能会议系统

8.楼宇自动控制系统 9.整体机房工程 机房装修装饰 机房综合布线 供配电系统 UPS不间断电源 防雷接地系统 空调与新风系统 机房消防系统 机房环境与设备监测系统 KVM控制系统 三、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按工作区、水平区、垂直干线区、管理区、设备区等几个部分组成。采用高质量标准化线缆及相关连接硬件,在建筑物内组成标准、灵活、开放的信息传输通道,可以同时支持100M/1000M/10000Mbps网络传输速率。它是智能建筑必备的基础设施。它采用积木式结构,模块化设计,统一的技术标准,能够满足智能建筑的信息传输要求。

智能楼宇监控系统的设计

智能楼宇监控系统的设计 摘要 建筑智能化结构是由三大系统组成: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和通信自动化系统(CAS)。而在这3A系统中,BAS是最重要的一个子系统,其自动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智能建筑物运行的好坏、环境的舒适度以及营造大厦的经济回报。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是智能楼宇监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建筑物内的空调制冷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以及电梯等机电设备实现全面计算机监控管理。通过对各个子系统进行检测、控制、信息记录,实现分散节能控制和集中科学管理,为建筑物内的用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建筑物的管理者提供方便的管理手段,为建筑物的经营者减少建筑物内的能耗并降低管理成本,为物业管理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 关键词:智能楼宇监控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保安监控系统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Abstract Intelligent building structure is composed of three systems,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 In this system, the BAS is the most important sub-system of the 3A, its automation degree directly relates to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operation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comfort and build building economic returns.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monitoring system. Its main function is to building of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water supply system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lighting system, heating system, and realization of the computer monitoring and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Through testing of each subsystem,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recorded, energy-saving and scattered within the building for 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 user to provide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convenience of the managers of building management, reduce the operator for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reduce the building cost of management for property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provide material base. Key words:Intelligent Building Monitoring System;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BAS);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

考勤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推荐文档)

学生考勤管理系统 ---详细设计说明书 组长:程坤 组员:岳振方 姚洪萌 陶永胜 武琼

目录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背景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参考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2.总体设计 (2) 2.1任务和目标 (2) 2.2运行环境及条件概述 (2) 2.2.1技术方面 (2) 2.2.2经济方面 (3) 2.2.3操作方面 (3) 3.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3) 3.1学生需求描述 (3) 3.2功能需求描述 (3) 3.3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开发工具 (3) 3.3.1相关开发工具简介.................................. .. (4) 3.3.2 B/S(浏览器/服务器)简介 (4) 3.3.3 JSP简介 (5) 4.总体方案确定 (5) 4.1学生考勤管理前台 (6) 4.2学生考勤管理后台 (7) 5.系统详细设计 (10) 5.1系统功能划分 (10) 5.1.1请假系统模块 (10) 5.1.2考勤系统模块 (10) 5. 1. 3后台管理模块 (10) 5.3系统界面详细设计 (12) 5.3.1登陆界面 (12) 5.3.2 系统主界面 (13) 5.3.3 添加学生信息界面 (14) 5.3.4 课程管理界面 (15) 6.数据库系统设计 (11) 6.1逻辑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主要实体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E-R图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数据库表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楼宇智能化系统简介

楼宇智能化

第一部分楼宇智能化系统简介 智能楼宇弱电系统建设目标: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弱电系统工程建设主要内容 1.系统集成管理平台 2.楼宇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 3.综合布线系统 4.计算机网络系统(有线、无线) 5.视频会议系统 6.安全防范管理系统(视频监控、防盗报警、门禁管理、一卡通系统、电子巡更) 7.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 8.背景音乐和紧急广播系统 9.电子公告牌LED大屏幕显示系统(包括触摸屏查询) 10.计算机和保安监控室机房建设 11.整体机房建设 12.智能家居 地址:天津市华苑产业区海泰信息广场B-913 Tel:(86-22)60851890

第二部分系统集成平台(大楼智能管理综合平台) 系统集成(IBMS)是智能建筑的核心,是建立在多个智能化子系统基础上,将各个独立运行的子系统连接起来,建立统一的系统平台,实现统一数据格式、统一表现形式,统一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从技术方面讲IBMS面向建筑自动化行业、采用子系统集成模式,集数据采集、网络通信、自动控制和信息管理于一体,是一种可快速二次开发的监控管理平台软件。它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软件为核心,通过信息交换和共享,将各个具有完整功能的独立子系统整合成一个有机体。智能建筑的集成管理系统,把建筑物内若干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系统,包括通信网络系统CNS、信息系统IS、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BA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安全防范系统SAS等等,通过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协调运行的系统中,实现建筑物设备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和共享,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为使用者提供最佳的信息服务,创造安全、舒适、高效、环保的工作环境。 1.设计原则 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软件为核心,根据智能化系统工程工作原理,通过信息交换和共享,结合智能建筑的工程建设的一些实际时间经验,将各个具有完整功能的独立分系统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提高系统维护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协调运行能力及详细的管理功能,能够对各个智能化子系统进行综合管理,满足整个智能化系统预期的使用功能和管理要求,彻底实现功能集成、网络集成和软件界面集成,最大限度地获取系统的综合效益。 2.系统分析 由于历史和技术的原因,建筑智能化系统仅是各分系统或为子系统,如:消防自动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禁一卡通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综合布线及地址:天津市华苑产业区海泰信息广场B-913 Tel:(86-22)60851890

住宅小区安防系统的智能化

住宅小区安防系统的智能化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二O一三年十二月一日

摘要 随着近几年来智能化行业的飞速发展,安防系统已由原来特殊待业,专门应用逐渐普及到各行各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居家安全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基础,也是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比较分散、比较偏远、环境相对比较复杂的居民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传统的门卫值班和保安巡逻等治安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住宅安全保障的需要。因此,为了满足住宅小区用户安全和科学系统化管理的需要,以及为了对随时发生的情况进行全面、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对意外情况能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并给出正确、快速的指挥和处理。建立一个全天侯综合安防系统,由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门禁管理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对讲系统、巡更系统等组成。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采用电视摄像等手段监视被保护对象;门禁系统用卡片、按键、电子门锁等装置控制出入口门的开关;防盗报警系统采用动物物体监测器,监测接近被保护对象的运动物体;对讲系统利用可视电话来辨别访客身份;巡更系统是在安保人员巡逻路线上设置发信器,以确认保安人员的巡视记录、时间等。并且安防系统要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实用,安全可靠,质量优良的要求。实现对住宅小区主要出入口及周界等重要区域的实时监控,达到维护社会治安和防止破坏的作用,及时地把一切可能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案件和险情的图像资料传送到监控中心,使监控中心的值班员可以把这些危害和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杜绝财产损失、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对于构建安全、和谐的住宅小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智能化,住宅小区,安防系统

1 绪论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随着近几年来智能化行业的飞速发展,安防系统已由原来特殊待业,专门应用逐渐普及到各行各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居家安全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基础,也是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比较分散、比较偏远、环境相对比较复杂的居民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传统的门卫值班和保安巡逻等治安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住宅安全保障的需要。因此,为了满足住宅小区用户安全和科学系统化管理的需要,以及为了对随时发生的情况进行全面、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对意外情况能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并给出正确、快速的指挥和处理。建立一个全天侯综合安防系统,实现把一些危害和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杜绝财产损失、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对于构建安全、和谐的住宅小区。 1.1.1问题的提出 建成一个完善的监控与防盗的安防系统,满足住宅小区用户的安全和科学系统化管理的需要,以及为了对随时发生的情况进行全面、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对意外情况能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并给出正确、快速的指挥和处理。 1.1.2研究的意义 现代住宅小区不仅日逾讲究家庭装修的高档化和住宅小区周边环境的自然化,而且对住宅小区内的保安与防范要求越来越高。要真正做好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为住户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服务,必须具备一套先进的、智能和可靠的安防系统作为管理辅助。 在住宅小区内部安装数字监控系统,达到维护社会治安和防止破坏的作用,及时地把一切可能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案件和险情的图像资料传送到监控中心,使监控中心的值班员可以把这些危害和隐患扼制在萌芽状态,杜绝财产损失、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从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1984年在美国出现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各种智能家居的方案。智能家居在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都有广泛应用。西方企业家在进军中国时,首先看到的是中国十三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但由于忽视中国市场的特点,往往事倍功半。在中国营销并不简单地等于销售价格乘以人口。面对诸多文

智能楼宇自控系统

SAIA智能楼宇自控系统 01|系统简介 SAIA楼宇自控系统是惠朋星公司基于瑞士SAIA-BURGESS公司PCD产品开发的智能楼宇控制系统。本系统由中央管理站、DDC控制器、远程I/O站及各类传感器、执行机构组成,是能够完成多种控制、管理功能及提供中央空调动态模糊节能控制的网络系统。应用于综合办公大楼、工厂、医院、商场、机场等,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楼宇自控系统之一。 SAIA智能楼宇系统采用最新的网络通讯和控制技术,针对建筑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特点,为用户量身打造基于WEB的人机交互界面和开放式的系统平台。 SAIA智能楼宇系统由管理级网络和楼宇级网络组成,包括组态软件(PG5或Step7),现场控制器DDC(PCD2.PLC)和现场数据采集I/O模块(PCD2.W310、PCD2.W610)等,管理级网络包括工程师站,操作员站和客户端;楼宇级网络包括现场控制器DDC、通讯网关、远程模块。

02|系统监控范围 系统监控设备: ●空调机组设备监控;新风机组设备监控;送排风系统设备监控; ●给排水设备监控; ●发电机组;电梯系统;热水供水系统; 通过系统接口集成监控的系统: ●变配电监控系统;冷冻站系统; 03|系统特点 SAIA智能楼宇系统满足业主的“简单、实用、节能环保、适度超前”的总体设计,满足技术先进、成熟、功能实用性强的原则。采用基于瑞士SAIA的PCD分布式控制系统,整个系统在网络结构上采用扁平化设计,分为管理级网络和区域控制现场总线,易于部署和管理。本系统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系统的可靠和高效。 中央控制主机采用多用户/多任务的工业标准软件,支持可定制的多个安全级别,并提供完全汉化的图形操作界面。现场控制器均采用以32位微处理器为基础构成的直接数字控制器(DDC),容量符合业主给定的规范以及控制点清单的要求。 SAIA智能楼宇系统集散系统设计、模块化结构、组态方便,能为今后系统的扩展有充分的余地,为升级提供便利。采用工业标准的过程控制设备(PCD)为核心,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发展成标准化、专业化产品,从而使系统的设计安装及扩展更加方便、灵活,系统的运行更加可靠,系统的投资大大降低。 SAIA智能楼宇系统软硬件均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灵活应用于综合办公大楼、工厂、医院、商场、机场的能源管理,是国际上最先进的系统之一。本系统可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独立系统,每级都具有非常清楚的功能和权限,使之既可用于单独的楼宇管理,也可用于一个区域的、分散的楼宇集中管理。具有强大的网络功能,可以通过WEB-SERVER无缝连接Internet发送E-MAIL及手机短信。04|系统优势 SAIA智能楼宇系统经济、节能,能显著节省能源,减少维护,管理人员,优化设备运行,运行管理方便还独有效用成本管理模块(UCM),基于开放/实时数据库的

楼宇智能化5A系统详细解释补充

楼宇智能化5A系统详细解释补充 楼宇智能化系统(BAS)的主要组成 楼宇自动化系统负责完成大厦中的空调制冷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及电梯等的计算机监控管理。楼宇自动化系统由计算机对各子系统进行监测、控制、记录,实现分散节能控制和集中科学管理,为大厦中的用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大厦的管理者提供方便的管理手段,为大厦的经营者减少能耗并降低管理成本,为物业管理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它的主要控制部件如下: 空调监控系统:其监控要求为:温度控制、湿度控制、新风、回风、排风的控制、制冷器的防冻监控、过滤器的状态监测、风机的状态及故障报警冷冻站监控系统:包括对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的自动控制,以及冷水机组台数的节能控制和冷冻水系统的压差控制,还包括中央管理站对冷冻站的控制,因此需解决如下问题:冷却塔风机运行状态监测,控制和故障报警、冷却水泵运行状态监测,控制和故障报警、冷水机组冷却水进水温度监测及控制、冷却水泵运行状态监测,控制及故障报警、冷水机组冷却水出水温度,流量监测及控制、分水器,集水器压差监测和控制、冷水机组运行状态监测,控制和故障报警给排水监控系统:对大厦生活用水、消防用水、污水、冷冻水箱等给排水装置进行监测和启停控制。其中包括压力测量点、液位测量点以及开关量控制点,并要求显示各监测点的参数、设备运行状态和非正常状态的故障报警,并控制相关设备的启与停。 变配电监控系统:包括低压配电系统、计算机不间断UPS电源系统、冷冻站配电、变压器、高压系统和高压二次线中的各个点进行监测控制。它主要包括电流量、电压量、有功电度、无功电度、功率因数、温度等的测量和开关量的控制,并要求实时监测和计量供电系统的运行参数,显示主接线图、交直流系统和UPS系统运行图及运行参数,对系统各开关变位和故障变位进行正确区分,对参数超限报警,并对事故、故障进行顺序记录,可查询事故原因,并显示、制表和打印,可绘制负荷曲线,并显示、打印运行报表热力站监控系统:由中央监控系统监测热交换器的热水出水温度、热水流量和控制热水泵的启停 照明监控系统:由中央监控系统按每天预定的时间顺序进行开关控制,监视其开关状态,工作状态可用文字、图形显示,并经打印机打印。 安全防范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是智能大厦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为大厦提供了安全监视、侵入报警、出入门控制管理。安全监视系统采用微机控制矩阵系统,集中完成视频切换控制、水平/俯仰/变焦控制及自备检测功能。系统可设分控键盘便于管理。安全监视系统技术主要表现为:侵入报警系统通过各类传感器,如主动红外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红外微波双

智能小区的安防系统

智能小区的安防系统 毕 业 设 计 设计题目:智能小区的安防系统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年月 目录 1 安防系统设置原则4 2 安防系统构成4 2.1 家庭防盗报警系统5 2.2 访客对讲系统5 2.3 周界防越报警系统5 2.4 电视监控系统5 2.5 电子巡更系统5 2.6 门禁系统5 3 安防系统功能及应用6 3.1 家庭防盗报警系统6 3.2 访客对讲系统6 3.3 周界防越报警系统7 3.4 电视监控系统8 3.5 电子巡更系统9 3.6 门禁系统9

4 安防系统存在问题10 4.1 设置不当10 4.2缺乏统一10 4.3 运行稳定性差11 5 安防系统发展趋势11 5.1 安防系统数字化11 5.2 安防系统集成化12 5.3 安防技术国产化12 6 结束语12 参考文献13 摘要:文章详细介绍了安全防X系统的设置原则、系统构成、主要功能及应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智能小区住宅安防系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家的概念已从最初满足简单的居住功能发展到注重对住宅的人性化需求。安全、舒适、快捷、方便的智能小区,已成为住宅发展的主流趋势,其中,安全性是首要目标。智能小区

安全性的实现,除了人为的因素外,主要依靠小区的智能化安全防X系统。 1 安防系统设置原则 以保障安全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技术防X系统,称为安全防X系统。它包括以现代物理和电子技术及时发现侵入破坏行为、产生声光报警阻吓罪犯、实录事发现场图像和声音提供破案凭证,以及提醒值班人员采取适当的物理防X措施的各种设备。智能小区安全防X系统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根据智能小区内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防护级别,满足小区全面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设计要求,以达到所要求的安全防X水平; (2)应根据智能小区的建设标准、使用功能及安全防X管理的需要,综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感检测技术、安全防X技术等,形成先进、可靠、经济、适用的安全防X技术体系; (3)智能小区安全防X系统的系统设计及其各子系统的配置,须遵照国家相关安全防X技术规程及智能化居住小区的规X、标准,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系统的集成应以结构化、模块化、规X化的方式来实现,应能适应工程建设发展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2 安防系统构成 智能小区一般通过在小区周界、重点部位与住户室内安装安全防X装置,并由小区物业管理中心统一管理,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X水平。小区的智能化安全防X系统,主要由下列子系统构成。

快思聪灯光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方案

快思聪灯光控制系统 设计方案

一、系统概述 现代化的建筑对照明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提供舒适、绿色的光照,同 时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照明环境。 传统的照明控制一般采用开关手动控制,对于上述要求很难实现,而且线路十分复杂,操作非常繁琐。随着用户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照明控制由于许多问题无法解决而逐步被智能照明控制取代,这已成为一种趋势。 快思聪以其绝佳的地理环境位置、一流的软硬件设施、高档的服务吸引五湖四海的贵宾、商务人士。快思聪按照二十一世纪商务快思聪标准,不仅在建筑结构、配套设施、装潢布局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在设备控制、计算机网络通讯、智能灯光控制、现代化商务快思聪管理达到国际水准。为了满足快思聪内大堂、会客厅、贵宾餐厅、酒吧、走廊等不同使用功能区域对照明环境的需求,营造特殊的灯光环境气氛,使各区域使用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拟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因此,我司凭借以往的工程经验,设计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对不同区域、不同使用功能的照明通过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营造有层次、变化的灯光环境、美化生活;减少人力工作疏忽,节约能源和人力资源;降低人力工作强度,增强控制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二、设计依据 ●《民用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YJ1253-88 ●《民用建筑照明标准规范》 GBJ133-90 ●《智能建筑评估标准》 DG/TJ08-602-2001 J10105-2001 ●强电厂家提供灯光控制图纸 三、设计目的 通过智能化照明控制,给快思聪各功能区域以焕然一新的风格! 智能化照明控制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相结合、相渗透的 产物,是现代高新技术的结晶。与以往的照明控制相比,它从人工控制、单机控制过渡到整体性控制,从普通开关过渡到智能化开关,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预置场景的变化,不同的照明回路强度组合形成不同的“场景”,场景可预置并存储在控制器里,调用时只需按一键就能选择场景和通过预设的程序自动变换场景(可按时顺序、时间、事件等),操作十分方便。就像人们通常在舞台上看到变化的灯光环境一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中营造有层

楼宇智能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BAS)是智能楼宇中的一个集成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实施对大楼内实时监控系统的集成监控、联动和管理。那到底什么是楼宇自控系统呢? 1、什么是楼宇自控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是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的简称,是智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特征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主要是对整个楼宇建筑的所有公用机电设备,包括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进行优化及自动化控制管理,从而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及营运的成本。楼宇自控最终目标是为了给建筑使用者提供一个更高效、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生活环境。 2、楼宇自控系统的作用 实时监控,避免事故 通过计算机系统实时监控机电设备和大楼环境,随时监测到人工无法及时发现的隐患,弥补人力之不足,避免重大损失。

满足舒适度要求 自动进行室内恒温、恒湿控制,保证有合适的温湿度,给员工和客户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自动输送新风,保证有清新的空气,减少办公室综合症;人性化的智能照明控制,让工作更加方便。 科学管理,降低成本 通过BAS对大厦内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监控和有效的管理,可以用最少的能耗来维持设备的正常工作,节约能源。 通过对设备的定时管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省设备维护费用。 BAS系统极大的方便了设备的操作与维修,大大提高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企业人力成本。 3、楼宇自控系统的组成部分 供热、通风及空调系统为建筑物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是BAS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系统为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如:冷却塔、冷水机组、空气处理机、气控设备等)提供一个最优化的控制。其基本控制功能包括:设备控制、循环控制、最佳起

楼宇智能监控系统

内容摘要 这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的楼宇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舒适、财产、人身安全的需求。为适应形势的发展需求,楼宇采用现代化安防技术和舒适控制系统是目前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楼宇监控系统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善这个问题。 指纹门禁系统是智能楼宇出入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它可以通过所采集的住户指纹信息来对出入门禁的人进行核对,以确保住户的人身财产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现多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根据监控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监控设备,并通过数字硬盘录像机(DVR)对监控区域进行录制。可视对讲系统是对门禁系统的更进一步完善,住户可以通过该系统对探访者进行视频认证,从而为住户人身财产安全提供更好的保证。WebCTRL系统的运用,使得楼宇的舒适性能够满足生产和生活要求。智能楼宇监控技术的运用,对于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智能监控识别技术

楼宇智能监控系统 一、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楼宇的智能监控,是指以建筑为平台,以集中监视、集中控制、集中管理为目的,将各种监控设备与系统通过组合或集成,构成一个综合性安防技术防范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是安防系统的主要部分,也是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楼宇监控系统相比,现代监控系统多应用传感器识别技术及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这种系统将更合理、更高效、更快捷的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人们人身财产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推广智能楼宇技术,对于改善人们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智能楼宇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在智能楼宇系统集成的发展主要分为两种趋势:将安防系统、楼宇自控、消防系统的数据整合,交由统一平台进行管理;还有一种将楼宇自控、安防、消防、信息设备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集成起来,形成IBMS系统,一个平台控制5个系统。后者集成的系统较多,一般适用于银行、企业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中。由于系统集成具有节能、高效的特点,逐渐成为大型公共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监控系统的原理及构成 (一)监控系统概述 目前,监控系统在智能楼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监控系统涉及电学、通信学、信息学、光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是比较复杂的一个综合性技术。本章仅就有关应用问题进行简要介绍。 一般监控系统组成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组成原理图 (二)监控系统结构 智能楼宇监控系统是针对独立楼宇的安全防范技术,主要通过门禁监控和视频监控来确保住户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时通过住户自我监督防范来确保整个楼宇的安全。其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

小区住宅智能安防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提要 近年来,中国大步跨入了信息化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与通信和信息的关系日益紧密,信息化社会在改变我们生活方式与工作习惯的同时,也对传统住宅的建设标准提出了挑战,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进步改革,更使人们的观念随之变化。于是,在小康住宅概念的基础上,引入建筑物智能化系统技术,形成了智能住宅的概念。又由于中国的住宅多为成片开发按区域管理。采用各种智能化手段来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称之为智能住宅小区。而安全的居住环境是智能住宅小区的基础,为保证住宅小区的真正安全,必须由技防,人防与物防相结合进行综合防范。小区住户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充分运用传感技术及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即在住户内设置各种探测器,报警后经户采集器传至物业管理中心,实现住户内的人身财产安全。 第一章:阐述了当今住宅小区出现偷盗和暴力等各种犯罪手段对保安系统提出许多新课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同时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保安系统的内容有了新的意义。由此提出小区智能安防系统的结构,重点介绍住户智能安防系统组成。 第二章:较为详细地对住户安全防范的关键技术例如:双鉴探测器、烟感探测器、门磁传器、住户采集器、单元控制器、监控主机等,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对住户安全防范系统进行设计。 第四章:介绍住户安全防范系统实际应用。 第五章:结论部分对本文论文进行总结的同时,提出小区住户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的发展方向。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小区住宅智能安防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1.1.1 小区安保管理控制系统的组成 (2) 1.1.2 每个子系统的作用 (2) 1.2 住户智能化安防系统的作用和组成 (8) 1.2.1 住户智能化安防子系统结构框图 (8) 1.2.2 住户智能化安防子系统各部分作用 (9) 第二章 住户智能安全防范系统的关键技术的分析 (12) 2.1 住户智能安全防范系统中探测器的设计 (12) 2.1.1 微波多普勒探测器 (12) 2.1.2 红外线深测器 (15) 2.1.3 被动红外/微波深测器 (19) 2.1.4 可燃气体深测器 (19) 2.1.5 离子感烟深测器 (21) 2.1.6 磁敏探测器 (22) 2.2 住户采集器 (24) 2.3 单元控制器 (24) 2.3.1 功能 (24) 2.3.2原理图 (25) 2.4 监控主机 (25) 2.5 住户采集器软件流程图 (27)

楼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楼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院(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目录摘要 IV ABSTRACT V 1前言 1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2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2 1.3调研综述 2 1.3.1目前国内、国外该项目的研究状况 2 1.3.2目前项目的发展趋势 3 1.4主要研究内容 3 2 基于CAN总线的系统结构 4 2.1 CAN技术简介 4 2.2基于CAN总线的控制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5 2.3 CAN总线系统的通信方式 6 2.4 CAN总线的分层结构 6 2.5 CAN总线报文格式与类型 7 2.5.1 数据帧 7 2.5.2.远程帧 8 2.5.3 出错帧 8 2.5.4超载帧 9 2.5.5 错误检测 9 2.6 本系统结构及特点 10 3.智能照明系统的硬件设计 12 3.1 系统简介 12

3.2 CAN通信接口模块的设计 12 3.2.1 芯片介绍 12 3.2.2 SJA1000工作原理 14 3.2.3 基于SJA1000的CAN总线硬件接口电路设计 15 3.2.4采用MAX232芯片接口PC机与单片机的连接 16 3.3控制面板模块的设计 17 3.3.1 74HC164芯片说明 17 3.3.2显示部分设计 19 3.3.3键盘部分设计 20 3.3.4基于74HC164的中断串行键盘硬件设计 21 3.3.5矩阵式键盘的按键识别方法 22 3.4智能继电器模块 22 3.4.1电压-频率变换器LM331的介绍 23 3.4.2继电器模块基本原理结构 24 3.4.3整流模块设计 24 3.4.4 V/F转换器LM331模块 25 3.4.5光电耦合器6N137 26 3.4.6单片机AT89C51模块 26 3.5传感器模块 28 3.5.1热释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8 3.5.2芯片介绍 30 3.5.3热释电传感器原理 31 3.5.4照度传感器的设计 32 3.5.5 A/D转换部分 33 3.6调光模块 35 3.6.1电子镇流器调光功能的主要实现方法 36 3.6.2基于IR2159的荧光灯可调光电子镇流器的电路设计 37 3.6.3基于IR21592的调光电子镇流器 38 3.7远程控制模块 40

楼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楼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新楼房的建设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应引入智能化的概念。在传统的楼宇自控系统中,一般只包括了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安防、消防、闭路监控等子系统。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照明灯具节能和科学科学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照明控制在智能化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在新校区的建设热潮中,各大高校和他们的建设者也应该意识到智能照明的重要性。相对商业楼宇而言,校园里的大功率动力和制冷设备比重较少,照明灯具则相对比重更多。使用照明控制系统,更能体现其在节能与管理方面的优势,提高楼宇的科学管理水平。 1、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优越性 1.1 良好的节能效果 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能源,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借助各种不同的"预设置"控制方式和控制元件,对不同时间不同环境的光照度进行精确设置和合理管理,实现节能。这种自动调节照度的方式,充分利用室外的自然光,只有当必需时才把灯点亮或点到要求的亮度,利用最少的能源保证所要求的照度水平,节电效果十分明显,一般可达30%以上。此外,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对荧光灯等进行调光控制,由于荧光灯采用了有源滤波技术的可调光电子镇流器,降低了谐波的含量,提高了功率因数,降低了低压无功损耗。

1.2延长光源的寿命 延长光源寿命不仅可以节省大量资金,而且大大减少更换灯管的工作量,降低了照明系统的运行费用,管理维护也变得简单了。 无论是热辐射光源,还是气体放电光源,电网电压的波动是光源损坏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有效地抑制电网电压的波动可以延长光源的寿命。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成功地抑制电网的浪涌电压,同时还具备了电压限定和轭流滤波等功能,避免过电压和欠电压对光源的损害。采用软启动和软关断技术,避免了冲击电流对光源的损害。通过上述方法,光源的寿命通常可延长2~4倍。 1.3 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必要条件。良好的设计,合理地选用光源、灯具及优良的照明控制系统,都能提高照明质量。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以调光模块控制面板代替传统的平开关控制灯具,可以有效地控制各房间内整体的照度值,从而提高照度均匀性。同时,这种控制方式内所采用的电气元件也解决了频闪效应,不会使人产生不舒适、头昏脑胀、眼睛疲劳的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