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基础术语国家标准

特色农业基础术语国家标准
特色农业基础术语国家标准

《特色农业基础术语》国家标准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任务来源

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二О一三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编号“20130467-T-424”。本项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定于2014年完成。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河北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组成。

二、目的和意义

当前,我国农业进入由单纯追求产量的数量型农业向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效益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时期,其发展趋势将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现代农业过渡。特色农业通过产业化,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能够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提高区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实力。目前,我国特色农业已经形成了从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到产品加工、贮运、销售一体化经营的完整产业链,并且产业分工仍然在不断细化。按照标准化理论,在产业链中,各专业分工越细,相互依赖程度就越大,对标准化的要求就越高。因此,开展特色农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不仅必需,而且迫在眉睫。

术语标准是标准化的基础,其对于知识的传播与交流、新学科的开拓、新理论的建立、最新信息的交流、科技成果的推广、书刊的编辑出版、文献的存储和检索、人类的资源共享都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国际上已把术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一些发达国家还通过立法,规定必须进行术语标准化工作。术语标准是专业标准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术语标准的质量必然影响到其他各类标准的编制质量,进而影响到标准使用者的日常交流与合作。特色农业基础术语标准化的目标是获得一种标准化的术语集,其中概念、术语和定义一一对应,以避免歧义和误解。概念、概念体系及术语和定义的统一和协调。为此,研究制定特色农业基础术语标准对于精确把握标准内容,促进行业发展以及交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色农业基础术语》国家标准是农业行业重要的基础标准之一,是进行技术交流、贸易、生产和科研不可缺少的工具,特色农业基础术语标准的缺失给特色农业的生产、管

理和其他问题的界定带来诸多问题。因此,本标准的制定与发布不仅将填补该领域的空白,完善特色农业标准体系,而且使特色农业术语得到进一步统一、规范,进一步推动特色农业行业发展。

三、标准制定原则及主要内容

(一)标准编制原则

特色农业基础术语涉及的范围很大,确定采编范围、选取原则是编制工作的重点。首先是通用性原则,本标准是我国特色农业标准体系的基础和后续所有相关术语标准的基础,同时本标准定位于“基础”,因此标准编制遵循通用性原则,力图给出特色农业术语概念中最基本的通用术语。第二是实践性原则,我国特色农业虽然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刚刚起步,但国家和地方在特色农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尊重已经形成并经过实践检验的、被社会广泛接受的术语,特别是一些关于特色农业规章制度中使用的术语。第三是规范性原则,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写,标准在起草过程中参考了与特色农业相关的国家标准,保证标准形式和内容的规范性。第四是前瞻性原则,在兼顾当前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现实情况的同时,还必须体现标准的前瞻性和引导性特点,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规范化需求,在标准内容结构与层次上充分考虑这种趋势和需求。第五是力求全面覆盖,科学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定位在围绕特色农业基础,兼顾特色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

(二)标准制订主要依据

1、GB/T 20001.1-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1部分术语》、GB/T 10112-1999 《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

2、我国与农业术语相关的标准和资料:GB/T 16766-2010 《旅游业基础术语》、GB/T 22213-20084122.2-1996 《水产养殖术语》、NY/T 1839-2010 《果树术语》、DB44/T 552-2008 林业生态术语和《农业大词典》等等。

(三)本标准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6个部分:

(1)范围;

(2)特色农业基础术语8个;

(3)特色农业生产基础术语6个;

(4)特色农业经营基础术语4个;

(5)特色农业管理基础术语9个;

(6)特色农业其他基础术语4个;

本标准术语总计31个。

四、主要工作过程

1、组成标准起草小组

根据质检行业公益项目“特色农业多功能开发利用标准与示范研究”任务和要求,2011年8月下旬,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主持召开了《特色农业基础术语》标准制定研讨会。会上,组成了标准起草工作组,明确了任务要求,安排了工作进度,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小组,会议研究讨论了《特色农业基础术语》初稿,对起草小组在标准起草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及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刻讨论,各单位代表就标准的范围界定、术语定义等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对标准的整体框架进行了讨论,并集中讨论了术语体系和定义。

2、开展相关调研情况

首先是专业领域的界定特色农业基础术语标准属于农业与服务业两个领域交叉的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开展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情况调研工作。在调研中,主要查阅了我国有关特色多功能农业的规划、研究论文等,以及与特色农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术语等重要资料。

3、标准起草过程

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特色农业的基本特性和产业模式,按照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等要求,研究了特色农业基础术语制定的依据、原则、方法,确定了特色农业基础术语的内容。依据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GB/T 20001.1-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1部分术语》和GB/T 10112-1999 《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等标准编制要求,对《特色农业基础术语》标准开展了起草工作。于2012年10月底,起草工作小组完成了《特色农业基础术语》国家标准(草案)。2013年5月和7月,在北京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分别召开了2次标准草案讨论会,对标准草案逐条逐句地进行了讨论,并对术语的整体框架做了调整,使术语的层次更加清晰,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五、关键问题的说明

1、标准的范围

由于本标准是一个通用标准,因此本标准主要涉及特色农业的基础类术语,范围仅限于特色农业的第二层级。

2、特色农业的定义

本标准中特色农业包含5层涵义:第一,依托农业资源;第二,以科技为支撑;第三,以规模化、品牌化经营为手段;第四,形成区域特色产品和服务;第五,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的生产体系。

六、标准属性的建议

本标准属于基础标准,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批准发布。

《特色农业基础术语》国家标准起草工作小组

2013.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作者:来源:时间:2007-1-19 9:20:04访问次数:6210 1 范围 本标准确定了物流活动中的物流基础术语、物流作业服务术语、物流技术与设施设备术语、物流信息术语、物流管理术语、国际物流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物流及相关领域的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亦适用于相关的法规、文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8226—1987 公路运输术语 GB 12904—2003 商品条码 GB/T 1992—1985 集装箱名词术语(neq ISO 830:1981) GB/T 4122.1—1996 包装术语基础 GB/T 12905—2000 条码术语 GB/T 13562—1992 联运术语 GB/T 15624.1—2003 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第一部分总则 GB/T 16986—2003 EAN、UCC系统应用标识符 GB/T 17271—1998 集装箱运输术语 GB/T 18127—2000 物流单元的编制与符号标记 GB/T 18768—2002 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 GB/T 18769—2003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 GB/T 19251—2003 贸易项目的编码与符号表示导则 3 物流基础术语 3.1 物品goods ☆ 经济活动中实体流动的物质资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回收品以及废弃物等。 3.2 物流logistics ☆ 为物品及其信息流动提供相关服务的过程。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回收、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GB/T 18354-2001 3.2] 3.3 物流活动logistics activity ☆ 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与信息处理。 3.4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 ☆ 为了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正向及反向的物流活动过程及相关信息

服装标准术语与英语对照

服装标准术语及英语对照 一、服装术语 大部分学科或专业都有自己的概念和术语。如同制图符号一样,术语也是一种语言,一种在服装行业经常使用和用于交流的语言。术语使工业生产成为可能。 在国家标准中,详细规定了有关服装术语的基本内容。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在实际应用时,无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要与时尚流行和行业习惯相对应。有些术语的解释带有一定的地方性.服装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构思活动。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活动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从市场调研、生产条件、企业战略到艺术构思、结构造型、样衣调整等。 狭义的设计,多指设计师独立所从事的工作;广义的设计,应是企业活动的集成效果。 国标中所述服装设计的有关术语属狭义的概念。 〔服装款式style〕指服装的式样,通常指形状因素,是造型要素中的一种。 〔服装造型modeling〕指由服装造型要素构成的总体服装艺术效果。造型要素的划分,从具体造型分为款式、配色与面料三要素;从抽象造型分为点、线、面、形、体、色、质、光等;从部件分为鞋帽、上衣、下衣、外套、内衣、装饰品等。 〔服装轮廓silhouette〕即服装的逆光剪影效果。它是服装款式造型的第一视觉要素,在服装款式设计时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其次才是分割线、领型、袖型、口袋型等内部的部件造型。轮廓是服装流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款式设计图design drawing〕指体现服装款式造型的平面图。这种形式的设计图是服装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由于它绘画简单,易于掌握,是行业内表达服装样式的基本方法。 〔服装效果图effect drawing〕指表现人体在特定时间、特殊场所穿着服装效果的图。 企业老板应学会阅读服装效果图。服装效果图通常包括人体着装图、设计构思说明、采用面料及简单的财务分析。 〔服装裁剪图cutting drawing〕即用曲、直、斜、弧线等特殊图线及符号将服装款式造型分解展开成平面裁剪方法的图。国内流行的裁剪制图方法主要有中国比例裁剪法和日本原型裁剪法。补充说明图。 〔服装结构线structure line〕指在服装图样上,表示服装部件裁剪、缝纫结构变化的线。 裁剪图上的图线根据粗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细线(包括制图辅助线、尺寸标注线、等分线等);另一类是粗实线(表示裁剪制作的结构线)。根据国家标准细线的粗细为 0.2--0.3cm;粗线粗细为0.6--0.9cm. 服装产品行业术语 服装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按照设计师的体系分类, 另一种是按照生产组织的体系分类。 事实上,同一家企业很难同时生产所有种类的服装。从设计的市场定位、原料的组织、企业生产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Standard for Basic Terminology of Urban Planning GB/T 50280—98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9年2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的通知 建标〔1998〕1号 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合[1992]490号文的要求,由我部组织制订的《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自1999年2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我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8年8月13日 1 总则 1.0.1 为了科学地统一和规范城市规划术语,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设计、管理、教学、科研及其他相关领域。 1.0.3 城市规划使用的术语,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城市和城市化

2.0.1 居民点 settlement 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2.0.2 城市(城镇) city 以非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0.3 市 municipality;city 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2.0.4 镇 town 经国家批准设镇建的行政地域。 2.0.5 市域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a city 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2.0.6 城市化 urbanization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2.0.7 城市化水平 urbanization level 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2.0.8 城市群 agglomeration 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2.0.9 城镇体系 urban system 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2.0.10 卫星城(卫星城镇) satellite town 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 3 城市规划概述 3.0.1 城镇体系规划 urban system planning 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3.0.2 城市规划 urban planning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物流管理名词解释

物流管理名词解释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物流的定义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 2物流管理的微观定义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3 7S目标:1服务目标2快捷目标3节约目标4规模化目标5库存控制目标6安全目标7总成本最小目标 4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它通过与第一方和第二方的合作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的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 5回收物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由于变质、损失、或使用寿命终结而失去了使用价值,这些排泄物一方面可以回收并且再利用形成回收物流 6谓装卸是指随物品运输和保管而附带发生的作业.(是物流作业中的一项职能) 搬运是指承受负载并运送到另一个地方。通过一段较长距离将(如货物)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可用以人工搬运或者机器搬运,有网络用语指转载国外网站的作品。

7流通加工:流通加工(Distribution Processing)是物品在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8ABC库存管理法基本原理:ABC分类管理 ABC classification 将库存物品按品种和占用资金的多少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一般的库存(B类);不重要的库存(C类)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 9配送: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10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常用名称,有多个意思,配送中心是接受并处理末端用户的订货信息,对上游运来的多品种货物进行分拣,根据用户订货要求进行拣选、加工、组配等作业,并进行送货的设施和机构。 11物流信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12供应链: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叫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13物流成本:物流成本(Logistics Cost)是指产品的空间移动或时间占有中所耗费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的说,它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搬运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活动中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国家标准服装词汇

2 综合 服饰apparel and accessories:衣着。装饰和保护人体的物品总称,包括服装、帽子、围巾、领带、手套、袜子等。 服装apparel;garments;clothes:衣服、衣裳。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制品。 时装fashion:在一定时间、地域内,为一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新款流行服装。 成衣ready-to-wear 定制服装tailor made 中式服装Chinese costume 西式服装Western costume 民族服装ethnic costume 上装tops 下装bottoms 套装suits 连身装cover all 内衣underwear 外衣outerwear 男装Young Men's wear:适合于成年男子穿着的服装。 女装Misses' wear 适合于成年女子穿着的服装。 少男服装boy's clothes 少女服装girl's clothes 儿童服装children's wear 婴幼儿服装infant's wear:适合于年龄在24个月及以内的婴幼儿穿着的服装。 功能性服装functional garments 职业服work wear 防护服protective work wear 运动服sportswear:适合于运动时穿着的服装,又称为运动装,如登山服、滑雪服等。 休闲服casual wear:人们在闲暇生活中从事各种活动所穿的服装。与运动服有相当大比例的重合部分。 礼服formal wear 舞台服stage costume 家居服dressing gown 孕妇装maternity dress 针织服装knitted garments 机织服装woven garments:又称为梭织服装。 毛呢服装woollen garments 棉类服装cotton garments 麻类服装bast garments 丝绸服装silk garments 化纤类服装synthetic-made garments 毛皮服装fur garments 皮革服装leather gamrnets 人造毛皮服装fake fur garments 人造革服装fake leather garments

航空物流术语表

业务术语表 一.货运角色: 承运人: 航空公司是与托运人或代理人订立货物空运合同的企业,它通过销售舱位并利用舱位达到运输收益的最大化。承运人可通过直销或代理分销的途径进行舱位销售和管理。通常(但不是全部),这家空运运输企业即是该货物航空运输的第一承运人。 外航: 相对于国内航空公司,外航是由外国及港澳台地区组织投资成立的航空公司。外航通常在国内没有自己运营基地。 航站: 即机场,也称飞机场、空港、航空站,除了跑道之外,通常还设有塔台、停机坪、航空客运站、维修厂等设施,并提供机场管制服务、空中交通管制等其他服务。 货站: 航空货站是机场内处理货物的场所和机构的统称。货站是进行航班货物地面保障的单位,同时负责在航班起落地衔接航空和代理人之间进行货物的交接。货站分为航空公司基地货站和机场货站,航空公司基地货站一般立足服务本家及其联盟的航空公司。航空公司一般不会在中小城市的机场设立基地货站,所以,这些航站的机场货站一般代理当地全部航空公司的地面处理业务。地面操作代理((Ground Handling Agent))是货站的最核心最重要的角色,但相当一部分国内货站还开展舱位销售、报关、机场市内运输等其它延伸类服务。 地面操作代理(Ground Handling Agent): 简称GHA,指为航空公司进行地面操作和地面保障服务的角色。地面操作代理一般会完成收运、计重、仓储、组装、理货、场内转驳、文件处理、站坪服务等职能。 销售总代(General Sales Agent): 简称GSA,指在某城市或某区域内为航空公司代理销售全部货舱的总代理。与一般销售代理

不同的是,除了通过代理舱位销售赚取佣金,GSA还具备所代理航空公司航班在当地装载舱位的管理(配载、吨控?)权。 国内大部分年处理量小于2万吨的机场,其货站基本也是代理航空公司在当地的GSA,且GSA业务的收入比例占货站总收入的比例很高。而货量越大的货站,尤其是年处理量大于10万吨的货站,基本上则只有GHA角色。由于不做销售业务,因而在出港货物的地面服务与处理上处于中性立场,因此这类只开展GHA业务的货站也被称之为中性货站。国内中等货量规模的机场货站,其中一部分,也是大多数正在向中性货站过渡,其GSA角色逐渐减弱,销售功能趋同于社会代理人,另一部分,由于销售业务基础很好,仍然是当地的销售总代或重要的销售代理之一,这类货站一般都有独立的销售部门或机场销售公司。 海关(Customs): 对出入国境的一切商品和物品进行监督、检查并照章征收关税的国家机关。在航空货运业务中,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运输、仓储过程实行监管。 销售代理人(Sales Agent): 航空货运销售代理人是受承运人的委托,帮助进行舱位销售并收取相应报酬的代理。 一类航空运输销售代理资格,是指经营国际航线或者港澳台地区航线的名用航空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销售代理资格。 二类航空运输销售代理资格,是指经营国内航线除港澳台地区航线的名用航空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销售代理资格。 航空铜牌是指由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认定以上资格和颁发的认定证书。 在实际操作术语中经常使用的一代和二代,并非以上一类和二类的含义,而是指与航空公司销售代理关系中的一级和二级,与航空公司直接签销售代理人协议的为一级,一级代理人从航空公司领单并在返单时结算。与一级代理人签销售代理协议的为二级,二级代理人主要负责揽货,之后交由一代开单(航空运单)。在国内实际操作中,二级代理人可以从一级代理人处分领空白运单并在开单后返给一级代理,一级代理人之间也有拆借运单的行为。 与航空公司签销售代理协议的销售代理人包括航协颁发铜牌的代理人和一部分航公公司自己认可的没有铜牌的代理人。(李总这么说,但不确定) 运单上的填开代理人(Issuing Carrier’s Agent)处应该填写与航空公司进行结算的代理人名称,但纸质运单上的填写并非规范。 交运代理人 是指将货物和货物对应的航空运输文件交付给始发货站的代理。交运代理可以是一级代理,也可以是揽货的二级或三级代理。

绿地率计算

绿地率计算 绿地率计算法则 第一条:为加强建设项目绿地率审核验收管理,根据有关规范规定,结合市区实际,制定本计算规则。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的绿地率是指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城市 用地面积的百分比。(《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应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第三条:绿地面积是指水平投影面积,不得按山坡地的表面积计算。在绿化植物重叠的,不得重复计算面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镇(乡)村绿地分类标准》) 第四条:本规定所指的建设项目用地与范围,是指建设项目总用地中扣除有建设项目方代征的区外道路、公共对外道路用地(即净用地面积)。(《铜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 规定》)、(网上下载资料) 第五条: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定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 生产绿地、风景林地等各类城市规划绿地,建设用地内的游泳池、消防水池,以及城市规划控制的自然溪河等水体和被保护的古树、城市人行道路上的绿地均不参与计算绿地 率。(《铜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六条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地面绿化覆土深度不应低于0.15米,不宜低于0.3米。且应实行草皮绿化全覆盖;无覆土或只覆土无覆盖的规划验收时不计入绿地面积。(《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 —2011,《铜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七条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各类绿地包括以下类型绿地: (一)地面绿化用地:覆盖各类生长机质,上部无建筑物、构筑物遮挡,适于栽植各类植物的用地。覆土无露土部分,按投影面积的100%计算。(《铜仁市城市规 划管理技术规定》)、(网上下载资料) (二)悬空建筑(阳台、雨棚等)下绿地用地:悬空建筑高度大于或等于 2.2m的,按投影面积的100%计算。高度小于2.2米大于1米的,按投影面积的50% 计算,高度小于1 米的,绿地面积不予计算。(备注:高度值建筑物底面相对 室外地平的标咼)(网上下载资料)

物流术语修订版T

物流术语修订版T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物流术语》(修订版)G B/T18354-2006 1 范围 本标准确定了物流活动中的物流基础术语、物流作业服务术语、物流技术与设施设备术语、物流信息术语、物流管理术语、国际物流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物流及相关领域的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亦适用于相关的法规、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992—1985 集装箱名词术语(neq ISO 830:1981) GB/T —1996 包装术语基础 GB 8226—1987 公路运输术语 GB 12904—2003 商品条码 GB/T 12905—2000 条码术语 GB/T 13562—1992 联运术语 GB/T —2003 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第一部分总则 GB/T 16828—1997 位置码 GB/T 16986—2003 EAN、UCC系统应用标识符 GB/T 17271—1998 集装箱运输术语 GB/T 18041—2000 民用航空货物运输术语 GB/T 18127—2000 物流单元的编制与符号标记 GB/T 18768—2002 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 GB/T 18769—2003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 GB/T 19251—2003 贸易项目的编码与符号表示导则 3 物流基础术语 3.1 物品 goods 货物

经济与社会活动中实体流动的物质资料。 3.2 物流 logistics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3 物流活动 logistics activity 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的具体运作。3.4 物流管理 logistics management 为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正向及反向的物流过程及相关信息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3.5 供应链 supply chain 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组织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3.6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对供应链涉及的全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3.7 物流服务 logistics service 为满足客户需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产生的结果。 3.8 一体化物流服务 integrated logistics service 根据客户需求对物流项目进行全过程、多功能的服务。 3.9 第三方物流 third party logistics (TPL,) 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3.10

{物流管理}物流术语

(物流管理)物流术语

《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修订第三稿 1范围 本标准确定了物流活动中的物流基础术语、物流作业服务术语、物流技术和设施设备术语、物流信息术语、物流管理术语、国际物流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物流及关联领域的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亦适用于关联的法规、文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于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均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8226—1987公路运输术语 GB12904—2003商品条码 GB/T1992—1985集装箱名词术语(neq ISO830:1981) GB/T4122.1—1996包装术语基础 GB/T12905—2000条码术语 GB/T13562—1992联运术语 GB/T15624.1—2003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第壹部分总则

GB/T16986—2003EAN、UCC系统应用标识符 GB/T17271—1998集装箱运输术语 GB/T18127—2000物流单元的编制和符号标记 GB/T18768—2002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 GB/T18769—2003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 GB/T19251—2003贸易项目的编码和符号表示导则 3物流基础术语 3.1物品goods☆ 经济活动中实体流动的物质资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回收 品以及废弃物等。 3.2物流logistics☆ 为物品及其信息流动提供关联服务的过程。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回收、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GB/T18354-20013.2] 3.3物流活动logisticsactivity☆

外贸服装基本术语大总汇

服装标准术语 专业术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而且便于行业人士之间的交流,增加信息量和扩大业务范围。在生意交往中,多数人不喜欢和外行人打交道。业务上的沟通困难,常常会影响到整个经营过程。 一、服装术语 大部分学科或专业都有自己的概念和术语。如同制图符号一样,术语也是一种语言,一种在服装行业经常使用和用于交流的语言。术语使工业生产成为可能。 在国家标准中,详细规定了有关服装术语的基本内容。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在实际应用时,无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要与时尚流行和行业习惯相对应。有些术语的解释带有一定的地方性.服装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构思活动。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活动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从市场调研、生产条件、企业战略到艺术构思、结构造型、样衣调整等。狭义的设计,多指设计师独立所从事的工作;广义的设计,应是企业活动的集成效果。国标中所述服装设计的有关术语属狭义的概念。 〔服装款式style〕指服装的式样,通常指形状因素,是造型要素中的一种。 〔服装造型modeling〕指由服装造型要素构成的总体服装艺术效果。造型要素的划分,从具体造型分为款式、配色与面料三要素;从抽象造型分为点、线、面、形、体、色、质、光等;从部件分为鞋帽、上衣、下衣、外套、内衣、装饰品等。 〔服装轮廓silhouette〕即服装的逆光剪影效果。它是服装款式造型的第一视觉要素,在服装款式设计时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其次才是分割线、领型、袖型、口袋型等内部的部件造型。轮廓是服装流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款式设计图design drawing〕指体现服装款式造型的平面图。这种形式的设计图是服装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由于它绘画简单,易于掌握,是行业内表达服装样式的基本方法。 〔服装效果图effect drawing〕指表现人体在特定时间、特殊场所穿着服装效果的图。企业老板应学会阅读服装效果图。服装效果图通常包括人体着装图、设计构思说明、采用面料及简单的财务分析。 〔服装裁剪图cutting drawing〕即用曲、直、斜、弧线等特殊图线及符号将服装款式造型分解展开成平面裁剪方法的图。国内流行的裁剪制图方法主要有中国比例裁剪法和日本原型裁剪法。补充说明图。 〔服装结构线structure line〕指在服装图样上,表示服装部件裁剪、缝纫结构变化的线。裁剪图上的图线根据粗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细线(包括制图辅助线、尺寸标注线、等分线等);另一类是粗实线(表示裁剪制作的结构线)。根据国家标准细线的粗细为0.2--0.3cm;粗线粗细为0.6--0.9cm. 服装产品行业术语 服装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照设计师的体系分类,另一种是按照生产组织的体系分类。事实上,同一家企业很难同时生产所有种类的服装。从设计的市场定位、原料的组织、企业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式、业务渠道与网络、所需购买的设备到营销策略及财务结算方式都有所不同,所以在选择生产产品结构时,要充分考虑每一种产品的生产与经营特点。 〔服饰clothing〕装饰人体的物品总称。包括服装、鞋、帽、袜子、手套、围巾、领带、提包、阳伞、发饰等。 〔服装garments〕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制品,其同义词有"衣服"和"衣裳"。中国古代称"上衣下裳"。服装的效果取决于穿着对象、服装造型与穿着环境三大方面的因素。 〔时装fashion〕在一定时间、地域内为一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新颖入时的流行服装。如果是尚为一小部分人最先穿着称为新潮时装。服装按照流行可以分为流行时装和定型服装。定型服装是经过流行的筛选相对固定下来的服装款式,如西装、中山装、茄克、旗袍等。流行时装的周期性强,分为产品的孕育期、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等。随着社会文化及消费水平的提高,流行周期将变得越来越短。同一款时装在一定周期内的价格差别可能会很大,所以人们说"时装无常性",它

物流术语英汉对照

物流术语 1-差不多术语 3.1 物品 article 经济活动中涉及到实体流淌的物质资料 3.2 物流 logistics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淌过程。依照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差不多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3 物流活动 logistics activity 物流诸功能的实施与治理过程。 3.4 物流作业 logistics operation 实现物流功能时所进行的具体操作活动。

3.5 物流模数 logistics modulus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尺寸基准。 3.6 物流技术 logistics technology 物流活动中所采纳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 3.7 物流成本logistics cost 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3.8 物流治理 logistics management 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中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打算、组织、协调与操纵。 3.9 物流中心 logistics center 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差不多符合以下要求:

a) 要紧面向社会服务; b)物流功能健全; c)完善的信息网络; d)辐射范围大; e)少品种、大批量; f)存储\吞吐能力强; g)物流业务统一经营、治理。 3.10 物流网络 logistics network 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与设施的集合。 3.11 物流信息 logistics information 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3.12 物流企业 logistics enterprise 3 / 128

服装标准术语服装基础知识

服装标准术语--服装基础知识 标准术语--基础知识 服装标准术语--服装基础知识 专业术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而且便于行业人士之间的交流,增加信息量和扩大业务范围。在生意交往中,多数人不喜欢和外行人打交道。业务上的沟通困难,常常会影响到整个经营过程。 一、服装术语 大部分学科或专业都有自己的概念和术语。如同制图符号一样,术语也是一种语言,一种在服装行业经常使用和用于交流的语言。术语使工业生产成为可能。 在国家标准中,详细规定了有关服装术语的基本内容。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在实际应用时,无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要与时尚流行和行业习惯相对应。有些术语的解释带有一定的地方性.服装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构思活动。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活动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从市场调研、生产条件、企业战略到艺术构思、结构造型、样衣调整等。狭义的设计,多指设计师独立所从事的工作;广义的设计,应是企业活动的集成效果。国标中所述服装设计的有关术语属狭义的概念。 服装款式style: 指服装的式样,通常指形状因素,是造型要素中的一种。 服装造型modeling: 指由服装造型要素构成的总体服装艺术效果。造型要素的划分,从具体造型分为款式、配色与面料三要素;从抽象造型分为点、线、面、形、体、色、质、光等;从部件分为鞋帽、上衣、下衣、外套、内衣、装饰品等。 服装轮廓silhouette:

即服装的逆光剪影效果。它是服装款式造型的第一视觉要素,在服装款式设计时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其次才是分割线、领型、袖型、口袋型等内部的部件造型。轮廓是服装流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款式设计图design drawing: 指体现服装款式造型的平面图。这种形式的设计图是服装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由于它绘画简单,易于掌握,是行业内表达服装样式的基本方法。 服装效果图effect drawing: 指表现人体在特定时间、特殊场所穿着服装效果的图。企业老板应学会阅读服装效果图。服装效果图通常包括人体着装图、设计构思说明、采用面料及简单的财务分析。 服装裁剪图cutting drawing: 即用曲、直、斜、弧线等特殊图线及符号将服装款式造型分解展开成平面裁剪方法的图。国内流行的裁剪制图方法主要有中国比例裁剪法和日本原型裁剪法。补充说明图。 服装结构线structure line: 指在服装图样上,表示服装部件裁剪、缝纫结构变化的线。裁剪图上的图线根据粗细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细线(包括制图辅助线、尺 寸标注线、等分线等);另一类是粗实 线(表示裁剪制作的结构线)。根据国家标准细线的粗细为0.2--0.3cm;粗线粗细为0.6--0.9cm。 服装产品行业术语 服装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服装标准术语讲解

专业术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而且便于行业人士之间的交流,增加信息量和扩大业务范围。在生意交往中,多数人不喜欢和外行人打交道。业务上的沟通困难,常常会影响到整个经营过程。 一、服装术语 大部分学科或专业都有自己的概念和术语。如同制图符号一样,术语也是一种语言,一种在服装行业经常使用和用于交流的语言。术语使工业生产成为可能。 在国家标准中,详细规定了有关服装术语的基本内容。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在实际应用时,无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要与时尚流行和行业习惯相对应。有些术语的解释带有一定的地方性.服装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构思活动。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活动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从市场调研、生产条件、企业战略到艺术构思、结构造型、样衣调整等。狭义的设计,多指设计师独立所从事的工作;广义的设计,应是企业活动的集成效果。国标中所述服装设计的有关术语属狭义的概念。 〔服装款式style〕指服装的式样,通常指形状因素,是造型要素中的一种。 〔服装造型modeling〕指由服装造型要素构成的总体服装艺术效果。造型要素的划分,从具体造型分为款式、配色与面料三要素;从抽象造型分为点、线、面、形、体、色、质、光等;从部件分为鞋帽、上衣、下衣、外套、内衣、装饰品等。 〔服装轮廓silhouette〕即服装的逆光剪影效果。它是服装款式造型的第一视觉要素,在服装款式设计时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其次才是分割线、领型、袖型、口袋型等内部的部件造型。轮廓是服装流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款式设计图design drawing〕指体现服装款式造型的平面图。这种形式的设计图是服装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由于它绘画简单,易于掌握,是行业内表达服装样式的基本方法。 〔服装效果图effect drawing〕指表现人体在特定时间、特殊场所穿着服装效果的图。企业老板应学会阅读服装效果图。服装效果图通常包括人体着装图、设计构思说明、采用面料及简单的财务分析。 〔服装裁剪图cutting drawing〕即用曲、直、斜、弧线等特殊图线及符号将服装款式造型分解展开成平面裁剪方法的图。国内流行的裁剪制图方法主要有中国比例裁剪法和日本原型裁剪法。补充说明图。 〔服装结构线structure line〕指在服装图样上,表示服装部件裁剪、缝纫结构变化的线。裁剪图上的图线根据粗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细线(包括制图辅助线、尺寸标注线、等分线等);另一类是粗实线(表示裁剪制作的结构线)。根据国家标准细线的粗细为0.2--0.3cm;粗线粗细为0.6--0.9cm. 服装产品行业术语 服装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照设计师的体系分类,另一种是按照生产组织的体系

物流术语中英文

基础术语 物品goods 物流logistics 物流活动logistics activity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 供应链supply chain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服务service 物流服务logistics service 一体化物流服务integrated logistics service 物流系统logistics system 第三方物流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物流设施logistics establishment 物流中心logistics center

配送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 分拨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 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 物流企业logistics enterprise 物流作业logistics operation 物流模数logistics modulus 物流技术logistics technology 物流成本logistics cost 物流网络logistics network 物流信息logistics information 物流单证logistics documents 物流联盟logistics alliance 物流作业流程logistics operation process 企业物流internal logistics

供应物流supply logistics

生产物流production logistics 销售物流distribution logistics 社会物流external logistics 军事物流military logistics 项目物流project logistics 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 虚拟物流virtual logistics 精益物流lean logistics 反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 回收物流return logistics 废弃物物流waste material logistics 货物运输量freight volume 货物周转量turnover volume of freight transport 军事物资military material 筹措raise 军事供应链military supply chain 军地供应链管理military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军事

服装行业标准

前言 为了提高商城服饰行业的总体产品品质, 更好地规范卖家的发布行为,特拟定服饰行业标准 文案。 本标准参考纺织品行业GB18401-20PP《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5296.4-1998 《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本标准由淘宝商城提出。 本标准由淘宝商城归口。 本标准由淘宝商城负责起草。 本标准于20PP年12月1日首次发布,20PP年1月1日开始执行。 淘宝商城服饰行业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淘宝商城销售的服饰类产品所应遵循的基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在淘宝商城销售的服饰类商品,包括“女装/女士精品”、“男装”、“运 动服”、“童装/童鞋/亲子装(不包括童鞋)”、“家居服/哺乳装/秋衣裤”、“哺乳文胸 /内裤/产检裤”、“瘦身内衣”、“文胸”、“家居服”、“保暖衣”、“塑身衣”等类目 下的所有商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 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8401-20PP《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淘宝规则》 3、术语和定义 服饰类: 淘宝商城所指的服饰类,“女装/女士精品”、“男装”、“运动服”、“童装/童鞋/亲子 装(不包括童鞋)”、”家居服/哺乳装/秋衣裤”、”哺乳文胸/内裤/产检裤”、“瘦身内衣”、“文胸”、“家居服”、“保暖衣”、“塑身衣”等类目下的所有商品。 4、要求4.1产品要求

物流术语缩写英汉对照

物流术语缩写英汉对照 PD 物流,EDI 电子数据交换,SCM 供应链管理 OEM 合同加工商,MRP 物料需求计划,EAN 通用商品条形码Internet 互联网络intranet 内部无纸化信息传输MIS 封闭管理信息系统Extranet 合伙企业间的无纸化信息传输技术CRM 客户关系管理 EOS 电子订货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 GDP 国内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GB/T 国家标准 COSU 中国远洋运输公司集装箱重量系列:5 t--5D、20t--10D、10t—1CC、30t—1AA ITF-14/ITF-6 储运单元条码TEU 20英寸集装箱FEU 40英寸集装箱 ISO 国际标准MAD 平均绝对误差,用于采购环节预测误差大小 JIT 及时采购策略、准时生产ABC分类法重点管理法 CVA 关键因素分析法Q 订货批量s 报警点、订货点 S 最高库存量L 最低库存量ss 安全库存量、保险储备量Q* 平均库存量=1/2Q+s T 订货间隔期R 记账间隔期 EOQ 经济批量模型(注意计算公式)VSP 车辆安排程序方法 PLC 可编程序控制器集装箱包箱费率:FAK、FCS、FCB MRP 物料需求计划MC (多品种)大批量定制生产 ETO 面向订单设计MTO 面向定单制造ATO 面向定单装配 CAD、CAM 现代产品设计技术PDM 产品数据管理技术 MP 大批量生产模式LP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MPS 主生产计划 BOM 物料清单、产品结构信息ERP 企业资源规划

集装箱的交接地点和方式中:Door 门、CY 场、Hook 钩、CFS 站 BALTIME 1939 巴尔的摩统一定期租船合同NYPE 纽约土产交易所定期租船合同SINOTIME 1980 中租1980年定期租船合同GENCON 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ALTIME FORM C 巴尔的摩C式、北美世界整船谷物 NORGRAIN 北美谷物航次租船合同,美加谷物出口 AUSTRAL 澳大利亚世界谷物整船运输 SCANCON 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用于斯坎迪纳维亚地区杂货租船 美国威尔士煤炭合同:煤炭航次租船 POLCOALVOY 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的煤炭航次租船 FERTIVOY 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和国际航运委员会用于化肥航次租船 N/R 装卸准备就绪通知书,10:00-17:00和10:00-12:00 Demurrage 滞期费Dispatch 速遣费 Caltex Form(德土古格式)、Shell Form(壳牌格式),用于油轮航次租船 GSM 全球个人通信SMS 短消息网FLEX 高速寻呼网 PDA 个人数码助理、掌上电脑

物流术语

物流术语 编制说明 第一部分:编写过程 一、课题下达: 物流是个高速发展的行业。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物流界对物流活动的认识随之不断提高,对物流术语的定义、范围有了新的要求,继而赋予它更新、更深的内涵和全新的概念。物流业由此进入了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阶段。 三、课题组研编过程 课题预研工作是从今年年初开始,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术语标准框架、指导思想及研究工作的实施方式;并与有关企业和研究单位征询自愿参与该项工作,确定了参加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单位及专家。并于2005年5月10日在北京召开“《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修订”课题组的第一次研讨会,

会议上明确了本次修订工作的原则、参与的研究单位及企业、具体分工和工作进度安排。 会后各成员单位按照要求分头开展工作,课题组办公室在收到各成员单位汇总上来的术语资料之后,就所收集的这些术语进行了整理和分类,编写了《物流术语汇总稿》,其中分为六个部分:物流基础术语、物流管理术语、物流技术与设施设备术语、物流信息类术语、物流服务类术语、物流外贸海关类术语。截至完成《物流术语汇总稿》,课题组办公室收到各位专家和企业发来的术语词条共854条,其中原《物流术语》词条145条,经总纂汇总筛选,并去掉重复的之后剩下499条。 汇总稿发给课题组各位专家,请各组专家查看词条的分类是否合适,词条名称是否业内通用, 《物 8月15 订稿第二稿。 《第二稿》中将原“物流服务术语”改为“物流作业服务术语”,将“物流管理术语”部分与“物流作业服务术语”部分的前后位置作了调整;物流基础术语从第一稿的60条调整到48条;物流作业服务术语从原来的63条调整到48条;物流技术与设施设备术语从原来的96条调整到61条;物流信息术语从原来的56条调整到22条;物流管理术语从原来的72条调整到49条;国际物流术语从原来的85条调整到51条,共计279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