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青素论文1稿

合集下载

原花青素的提取和对美容的作用(论文)

原花青素的提取和对美容的作用(论文)

原花青素的提取和对美容的作用【摘要】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是从多种植物中提取的一类物质。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能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发生,PC的低聚体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对皮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主要是因为原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改善皮肤过敏、美容养颜、祛斑的作用。

本作品主要是在已知方法的基础上探求更简便、高效的方法来提取葡萄糖中的原花青素,提高原料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并且研究其对美容的作用。

【关键词】原花青素高效抗氧化保护美容0引言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是植物王国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起初统归于缩合鞣质或黄烷醇类,随着分离鉴定技术的提高和对此类物质的深入研究与深刻认识,现已成为独树一帜的一大类物质并称之为原花青素。

原花青素主要分布在葡萄、银杏、大黄、山楂、小连翘、花旗松、日本罗汉柏、白桦树、野草莓、海岸松、甘薯等植物中,但研究发现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最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数十种植物的原花青素低聚体和高聚体进行了生物、药理活性的研究,发现原花青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其具有的特殊抗氧活性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为其在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开辟了广阔前景,在化妆品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1原花青素的结构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简称PC)是植物王国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

原花青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人们对它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几十年来,在涉及的众多植物中,葡萄中的花青素具有含量高、原料成本低的优势。

1961年,德国Kralf 的等人从山楂新鲜果实的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解出两种多酚化合物,1967年,美国Jsolyn M.A等人又从葡萄皮和葡萄籽提取物中分离出4中多酚化合物,他们得到的多酚化合物在酸性介质中加热均可产生花青素。

早在50年代,法国科学家就发现可以在松树皮中提取大量的原花青素,其提取物中可含85%的原花青素。

花青素研究报告

花青素研究报告

花青素研究报告
花青素是一种独特的自然黄酮,在植物类黄酮中占有重要地位。

位于己醛和精氨酸家族黄酮化合物之间,它有两个共价双键和一个负
电的芳香环。

被认为可以被动物和植物体内有效吸收,并且可以直接
以原形参与生物过程。

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主要表现
在抗氧化性、抗疲劳性、抗菌抗炎、抗黄褐斑、抗肿瘤。

它能够帮助
改善免疫力,还有降低胆固醇和血脂,对于抗衰老、肝保护、改善贫
血也有显著的效果。

研究表明,花青素可促进皮肤协调改善皮肤龟裂、血管松弛痉挛,降低皮肤的老化,提高皮肤的纹理,使皮肤紧致有光泽。

再者,花青素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可减少机体,特别是对老年人
来说,可以延缓衰老,抢救体内自由基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增强机体
的免疫力。

它同时具有抗衰老、抗癌、抗炎、抗氧、抗菌等作用。

因此,花青素具有多项药理作用,可以作为最有效的保健品之一。

在保健品和其他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将其用作有效成分。

从日常
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坚果等中,也可以摄取
花青素。

浅谈花青素的生理作用及发展机制

浅谈花青素的生理作用及发展机制

浅谈花青素的生理作用及发展机制浅谈花青素的生理作用及发展机制[摘要]:花青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水溶性的色素,属于类黄酮,性质比较稳定。

因其安全、无毒、资源丰富,已被用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即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化妆、医药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因此,开发和应用天然色素已成为世界食用色素发展的总趋势。

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且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过敏、抗癌、护肝、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记忆力、保护视力、改善睡眠、抗辐射等作用。

为此本文对花青素的生理作用及发展机制作一综述,以提高我国对花青素这一类类黄酮植物化学物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字]:花青素,生理作用,发展机制。

花青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水溶性的色素,属于类黄酮类植物化学物,是植物和果实中的一种主要呈色物质。

目前发现花青素类色素广泛存在于紫甘薯、葡萄、血橙、蓝莓、红莓、樱桃、茄子皮、桑葚、山楂皮、紫苏、牵牛花等植物中。

现代医学证明花青素对人类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如抗氧化、抗炎、抗过敏、抗癌、护肝、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记忆力、保护视力、改善睡眠、抗辐射等作用。

其抗癌、保护心脑血管、美容等功效越来越显著,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

1、抗氧化作用不断的科学研究证实,自由基与癌症、心脏病等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是营养保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自由基的衰老学说认为,细胞衰老、器官退化都与体内自由基过多有关。

法国科学家马斯魁勒博士发现花青素是天然存在的强效自由基清除剂,是目前科学界发现的防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最直接、最有效、最安全的自由基清除剂,最受专家重视的一种抗氧化剂,郑建仙提出OPC’s是消除自由基的最强抗氧化剂,而花青素抗氧化性是传统的抗氧化剂Vc的20倍,VE的50倍,是一种很好的氧自由基清除剂和脂质过氧化抑制剂。

Castillo等研究表明:在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能力上,花青素>芦丁>儿茶素>洋芫荽苷>抗坏血酸。

花青素新论文张志新

花青素新论文张志新

茄子中花青素的提取张志新(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10生物技术20100005032)摘要:本文通过对不同茄子的皮和瓤进行破碎和吸光度值的测定,提取和测定不同品种茄子中花青素的含量。

结果表明:圆茄子中花青素含量最高,圆茄中比长茄中的花青素含量高约6.4%,但提取率却比长茄子低0.7%.花青素溶液应在避光、低温且弱酸弱碱的条件下保存。

茄子皮中花青素的含量相对于茄子瓤中花青素含量高。

因此,从茄子皮中提取天然花青素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茄子花青素含量前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提高。

虽然合成色素色泽鲜艳、稳定性好、价格低廉,但因其合成毒性问题,使得天然花青素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上逐渐得到重视。

天然花青素类毒性低,同时具有保健功能和鲜明的色调,安全性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

在我国现阶段,天然花青素尤其是紫红色花青素多以新鲜的果蔬为原料,我们选取紫长茄子和圆茄子对其中进行提取。

茄子学名为Solanum melongena L.,别名落苏、酪酥、昆仑瓜等,为茄科茄属以浆果为产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茄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不仅是我国广大城乡人民喜爱的主要蔬菜之一,而且是一味中药[1],茄子皮中富含VE和VP,这是其他蔬菜所没有的,因此从茄子中提取花青素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目前,关于茄子中花青素的研究集中于单一品种茄子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稳定性和抗氧化性方面,如王川[2]得出茄子紫色素的最佳提取剂为无水乙醇、提取温度40℃,而针对不同品种之间进行比较研究,还尚未见报道。

本实验以不同果型的茄子品种为试材,探讨不同品种茄子果实花青素含量,进而筛选出花青素含量高且稳定性好的茄子品种,为今后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方向性的提示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试剂供试的茄子长茄为布朗、黑又亮,圆茄为天津快圆茄;均达到了成熟度,洗净备用。

1.2实验器材菜刀、榨汁机、烧杯、玻璃棒、量筒、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离心管、离心机、石英比色皿、紫外分光光度计。

关于花青素实验的作文

关于花青素实验的作文

关于花青素实验的作文在神奇的化学世界里,有一个让我痴迷不已的实验——花青素实验。

这个实验就像是一场色彩的魔法秀,充满了惊喜和趣味。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心血来潮,决定在家自己动手尝试这个听起来就很酷炫的花青素实验。

我把自己关在小小的实验室里(其实就是家里的书房),满心期待地开始了这场奇妙之旅。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可不少。

我翻箱倒柜找出了所需的材料:紫甘蓝、白醋、小苏打、几个透明杯子还有搅拌棒。

紫甘蓝被我从冰箱里拎出来的时候,它看起来就像一个穿着紫色晚礼服的胖娃娃,圆滚滚、水灵灵的。

我小心翼翼地把紫甘蓝切成小块,然后放入锅中煮。

随着水温的升高,紫甘蓝在锅里翻腾着,就像一群紫色的小精灵在欢快地跳舞。

煮了一会儿,水开始变色了,从无色渐渐变成了淡紫色。

这时候,我把煮好的紫甘蓝水过滤到一个大碗里,那深紫色的液体,神秘而诱人,仿佛藏着无尽的秘密。

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啦!我把紫甘蓝水分别倒进几个透明杯子里,大概每个杯子都装了半杯左右。

首先,我往第一个杯子里倒入了一些白醋。

就在白醋接触到紫甘蓝水的瞬间,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杯子里的液体迅速变成了粉红色,就像是羞涩少女的脸蛋。

我瞪大眼睛,忍不住“哇”了一声,心里满是惊喜。

然后,我又往第二个杯子里加入了小苏打。

这一次,液体变成了蓝色,那种蓝就像是晴朗天空的颜色,清澈而明亮。

我拿着搅拌棒轻轻搅拌着,看着颜色均匀地变化,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师。

第三个杯子里,我尝试着同时加入白醋和小苏打。

液体在杯子里翻滚着,颜色一会儿变成粉色,一会儿又变成蓝色,就像是一场色彩的大战,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变化,我把杯子一字排开放在桌子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杯子上,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美极了!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小插曲。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紫甘蓝水洒在了桌子上,赶紧手忙脚乱地拿纸巾擦拭,结果弄得桌子上一片狼藉。

还有一次,因为倒白醋的时候太着急,一下子倒多了,颜色变得特别深,都快成紫红色了,让我有点小失落。

花青素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花青素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花青素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一、本文概述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色素,因其独特的色彩和生物活性,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花青素的研究逐渐深入,其在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方面的生物活性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花青素的研究进展,包括其提取工艺、生物活性、作用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探讨花青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为花青素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全面的参考,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帮助。

二、花青素的结构与性质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色素,其化学结构属于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的花、果实、茎和叶等部位。

花青素的基本结构是由两个苯环通过一个吡喃环连接而成,呈现出独特的蓝色或紫色。

这些色彩不仅使植物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外观,而且赋予了植物诸多生物活性。

花青素的主要性质包括其稳定性、水溶性以及抗氧化性等。

花青素在水溶液中呈现鲜艳的色泽,且其颜色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特性使其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花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从而起到延缓衰老、预防疾病的作用。

在结构上,花青素具有多种类型,如黄酮醇、黄酮、黄烷酮等,不同类型的花青素在结构和性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使得花青素在生物活性方面表现出多样性,如抗炎、抗癌、抗心血管疾病等。

花青素的结构与性质使其成为一类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天然色素。

通过深入研究花青素的结构与性质,不仅可以揭示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中的生物学功能,还可以为花青素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三、花青素的提取与分离花青素作为一类具有丰富生物活性的天然色素,其提取与分离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发展。

花青素的提取主要依赖于其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以及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花青素的研究进展

花青素的研究进展

花青素的研究进展1、前言。

花青素主要在人类日常生活的利用上有较大的前景。

是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可以随着细胞液的酸碱改变颜色,属类黄酮化合物。

花青素为人类发展提供了许多好处。

在维持人体身体健康方面,花青素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它能增强人体血管的弹性,改善循环系统和增进皮肤的光滑度,抑制炎症和过敏,改善关节柔韧度等;在人类的生产工业方面,它也大大促进了其发展,如用于制造成化妆品,保健品等。

然而,目前食品工业上所用的色素多为合成色素,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长期使用会危害人的健康,因此天然色素就越来越引起了科研领域的关注。

由于至今国内市场上还没有花青素纯品,所以提取到高纯度的花青素对花色苷类色素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必备的表征条件和理论依据,并且有助于它的工业利用。

2、主体1)花青素的合成原理以及成因分析。

a、花青素形成的基因表达和调控。

花颜色形成过程的调控是很复杂的,花色素生物合成是由环境刺激因子如光、温度和营养供给调节的;此外还受内部因子的调节,如生长调控子、代谢物以及组织的特殊发育阶段,不同的调控因子控制了生物合成途径的不同部分,不同的调控因子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正是这些调控因子的协同作用才使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

b、影响花色的因素。

GA、光和糖信号相互作用协调控制花色素苷合成和调控参与花瓣细胞扩展的相关途径中特异的转录调节因子,在向花发育的第二阶段转换时,相继活化这些途径,以完成花的发育和着色。

GA信号可能与糖信号相互作用,糖可能促进GA信号转导途径上游组分的活性,而诱导特异转录因子的表达,继而诱导各种GA响应基因。

另外,花色素苷合成之后,本身的羟基化、甲基化、糖基化及酰基化、花色素苷同其它色素的共着色也都影响着花的最终色彩。

另外,对鸡冠花的研究表明,最适合鸡冠花悬浮细胞体系生产花色素苷的培养基是MS+2,4.D21amoFL+KT21~mol/L+蔗糖292mmol/L,光是诱导花色素苷积累的主要因素,最合适光照度为70ttmol/s·m2,继代培养前三代花色素苷积累量逐渐上升,到第四代开始稳定。

花青素提取实验论文[终稿]

花青素提取实验论文[终稿]

紫甘蓝中花青素的提取研究【摘要】蓝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过敏、保护胃粘膜等多种功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

目前抗变异、抗肿瘤、抗,对花青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花青素的提取、分离纯化、热稳定性、抗氧化性及其生理功能等方面。

本文主要研究了紫甘蓝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用大孔树脂初步纯化紫甘蓝花青素;对紫甘蓝花青素纯度鉴定。

采用“溶剂提取、萃取、树脂纯化、薄层色谱”相结合的方案对紫甘蓝花青素进行了分离纯化。

【关键词】紫甘蓝花青素提取分离纯化1.1引言花青素作为可使用色素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将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医药保健品、化妆品行业。

虽然国内外己开展了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花青素粗品的提取方法的研究方面,而对紫甘蓝花青素的组成及分子结构鉴定、生物学活性、药理作用的研究还很少,还需要大量数据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1材料与方法2.1.1实验材料新鲜紫甘蓝2.1.2实验方法溶剂提取、萃取、树脂纯化、薄层色谱2.2主要仪器、试剂分析天平、外分光光度计、环水式多用真空泵、心机、旋转蒸发仪、恒温水浴锅、无水乙醇、甲醇、孔树脂、浓盐酸。

2.3实验方法2.3.1紫甘蓝色素的提取取新鲜80G的紫甘蓝叶片于大杯中加入一定的浸提剂,吸取一定体积的浸提液于 1 Oml比色管中,用浸提剂稀释至刻度,用浸提剂做空白,测定其对520nm光的吸光度。

采用溶剂提取法。

称取紫甘蓝80g,用500ml的60%乙醇和1%盐酸混合液进行捣碎浸提8层纱布过滤,4℃条件下静置3h,离心测OD 值。

2.3.2紫甘蓝色素的初步纯化大孔树脂预处理的方法:将待处理的大孔树脂装入柱中,用95%乙醇浸泡24h一用95%乙醇2}4BV冲洗一用去离子水洗至无醇味一5%氢氧化钠溶液2}4BV冲洗树脂柱一水洗至中性一10%乙酸2}4BV冲洗通过树脂柱一水洗至中性,备用。

滤液用5倍的纯水稀释,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往吸附柱中先用15%乙醇除杂,再用6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用四分之一的盐酸在90℃条件下水解1h,再加5倍纯水稀释;大孔吸附树脂再次分离,此时用水除杂,无水乙醇洗脱收集;2.3.3花青素的浓缩结晶无水乙醇洗脱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放冰箱中等待是否有结晶甲醇:盐酸=4:1做展开剂测纯度3.1 实验结果及讨论3.1.1浓度计算紫甘蓝捣碎榨汁后得到深紫色溶液,过滤静置稀释40测得OD值为0.865由曲线可得到花青素含量为1.98mg/ml或 6.94mmol/ml3.1.2结果讨论关于天然色素的提取纯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桉树叶中原花青素的提取英文题目Extraction of anthocyanins fromleaves of Eucalyptus院(系):资源环境学院专业:化学年级: 2012级学生姓名:王兴刊学号: 120640135导师及职称:张星和(助教)2015年 06月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保山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成员名单摘要酶解法提取桉树叶中原花青素的工艺。

[方法]采用酶解法提取桉树叶中原花青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酶的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料液比对桉树叶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

[结果]在桉树叶原花青素得率的各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依次为:料液比>酶解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

提取桉树叶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0.5纤维素酶为提取溶剂,采用料液比为1∶50在50℃和酶解90min条件下原花青素得率为1.6722mg/g。

[结论]研究可为提高桉树利用率和工业化生产高附加值的原花青素提供数据。

关键词酶解法;桉树叶;原花青素;提取.ABSTRACTEnzymatic extraction process proanthocyandins eucalyptus leaves. [Method] The enzymatic extraction proanthocyandins eucalyptus leaves, on the basis of single factor test, using L16 (45) orthogonal design study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enzyme hydrolysis time and hydrolysis temperature solid-liquid ratio of eucalyptus leaves proanthocyanidins yield Impact. [Result] various factors eucalyptus leaves procyanidins yield, the degree of impact as follows: solid-liquid ratio> enzyme concentration> reaction time> reaction temperature.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extraction of eucalyptus leaves proanthocyanidins were as follows: 0.5 cellulase extraction solvent, the solid-liquid ratio of 1:50 at 50 ℃and hydrolysis 90min conditions proanthocyanidins yield 1.6722mg / g.[Conclusion] The study can provide data for improving eucalyptus utilization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high value-added proanthocyanidins.Keywords: Enzymatic; eucalyptus leaves; proanthocyanidins; extraction.目录摘要 (4)ABSTRACT (5)1引言 (1)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器材、药品 (2)2.2 方法 (2)2.2.1 原花青素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2)2.2.2 原花青素含量计算。

公式如下: (2)2.2.3 单因素试验 (2)2.2.3.1 酶的浓度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 (2)2.2.3.2 酶解温度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 (3)2.2.3.3 酶解时间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 (3)2.2.3.4 料液比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 (3)2.2.4正交试验设计 (3)2.2.5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原花青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结果 (4)3.2 桉树叶原花青素提取单因素试验 (5)3.2.1 酶的浓度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 (5)3.2.2 酶解时间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 (5)3.2.3 酶解温度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 (6)3.2.4 料液比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 (6)4正交试验结果 (7)5结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1引言原花青素 ( Procyanidins,PC)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天然多酚化合物的总称,它是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或表儿茶素缩合而成[1]现代研究表明,原花青素具有抗氧化[2]清除氧自由基[3]抗肿瘤[4]保护心脑血管和预防高血压[5]抗炎[6]抗诱变[7]等多种药理活性作用。

目前,原花青素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药品和化妆品领域[2]。

因此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桉树叶有着很好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保健作用[8],桉树叶黄酮是包裹在细胞壁中,而这些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为了提高提率就必须先打破细胞壁释放出里面的物质。

所以纤维素就成了影响提取率的最大因素[9]。

为了避免有机溶剂的残留以及提高提取率,就要加入纤维素酶,破换细胞壁,让原花青素充分流出来。

据文献报道,桉树叶含有大量有效成分,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生理活性,在食品、化工、医药、环境、能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10]。

我国的桉树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如果从桉树叶中提取其有效成分,既综合利用了资源,加了桉树产业的附加值,又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和价值,而有关桉树叶中原花青素提取的研究国内外报道甚少笔者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桉树叶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桉树叶的利用率和工业化生产高附加值的原花青素提供理论依据。

就目前利用原花青素的现状来看,只有在国外发达的国家应用比较广泛。

由于其技术水平有限和经济方面等各种因素的决定,导致原花青素的利用还比较局限。

但在发达地区原花青素已经被广泛的用与保健食品、医药及化妆品领域[6]。

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再利用原花青素的领域也将会更加深入,在法国,用葡萄仔提取的原花青素被制成了很多化妆品及用于眼睛疾病的治疗,还有淋巴功能不全及毛细管通透性疾病。

1990年日本Yanmaskosh研制了原花青素含量为1﹪的低聚体化合物,可使人体皮肤洁亮和美白其效果好于油性化妆品等其他美白系列产品[7]。

桉树叶中原花青素的提取2 实验部分2.1 实验器材、药品选材地:桉树叶,学校后山就地取材桉树叶晒干粉碎备用主要试剂: 无水乙醇、甲醇、正丁醇、盐酸、硫酸铁铵(以上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主要仪器设备:电子天平,7230G可见分光光度计, HH-4型数显恒温水浴锅,GZX-9070MBE数显鼓风干燥箱,粉碎机。

2.2 方法2.2.1 原花青素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准确移取1.0ml标准储备液于10mL比色管中,再加入6.0mL正丁醇-盐酸溶液( 95/5,V/V)和0.2mL,2%硫酸铁铵溶液,摇匀后,置沸水浴95℃(±5℃)加热40min,然后迅速冷却,将反应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以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2.2.2 原花青素含量计算。

公式如下:得率=(C×V×N)/(1000W)×100% (2—1)式中,V,试样定容体积( mL) ; C,试样中原花青素浓度( mg/mL) ;N,稀释倍数;W,试样质量( g)2.2.3 单因素试验2.2.3.1 酶的浓度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准确称取桉树叶粉末5份各1.0g分别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相同体积70%乙醇溶液,分别加入浓度0.5% 1.0% 1.5% 2.0%的纤维素酶溶液各1.0mL,摇匀后移入60℃恒温水浴锅中,水浴50min后取出离心5min,滤液倒入量筒内,滤保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渣再次60℃恒温回流90min,滤液倒入量筒内,取一定量两次上清液的混合液测定其吸光度值。

2.2.3.2酶解温度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准确称取桉树叶粉末5份各1.0g分别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相同体积70%乙醇溶液,分别加入浓度1.0%的纤维素酶溶液1.0mL,摇匀后分别移入40℃、50℃、60℃、70℃、80℃恒温水浴锅中,水浴50min后取出离心5min,滤液倒入量筒内,滤渣再次60℃恒温回流90min,滤液倒入量筒内,取一定量两次上清液的混合液测定其吸光度值。

2.2.3.3 酶解时间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准确称取桉树叶粉末5份各1.0g分别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相同体积70%乙醇溶液,分别加入浓度1.0%的纤维素酶溶液1.0mL,摇匀后移入60℃恒温水浴锅中,分别水浴30min、50min、70min、90min、110min后,取出离心5min,滤液倒入量筒内,滤渣再次60℃恒温回流90min,滤液倒入量筒内,取一定量两次上清液的混合液测定其吸光度值。

2.2.3. 4 料液比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准确称取桉树叶粉末5份各1.0g分别置于圆底烧瓶中,各加入70%的乙醇溶液20mL、30 mL、40 mL、50 mL、60 mL,分别加入浓度1.0%的纤维素酶溶液1.0mL,摇匀后移入60℃恒温水浴锅中,水浴50min后取出离心5min,滤液倒入量筒内,滤渣再次60℃恒温回流90min,滤液倒入量筒内,取一定量两次上清液的混合液测定其吸光度值。

2.2.4正交试验设计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对影响桉树叶原花青素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酶的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料液比进行L16(45) 试验,因素水平见表1.桉树叶中原花青素的提取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设计因素水平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浓度(A)/g /mL (B)/℃ (C)/S (D)/%11:40 40 50 0.5 21:50 50 70 1.0 3 1:60 60 90 1.52.2.5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准确移取1.0ml 标准储备液于10mL 比色管中,再加入6.0mL 正丁醇-盐酸溶液( 95/5,V/V) 和0.2mL,2%硫酸铁铵溶液,旋紧试管于95℃±5℃的水浴中加热40min ,立即取出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冷水中冷却15mi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