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三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
1植物营养与施肥原则

1植物营养与施肥原则植物营养与施肥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
合理的施肥原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下面将从植物营养和施肥原则两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植物营养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养分,主要有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宏量元素包括氮、磷、钾、硫、镁、钙,微量元素包括铁、锰、锌、铜、硼、氯、镉、镍等。
不同植物对养分需求量不同,但都必须保证各种养分的平衡供应,避免因缺乏其中一种元素而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
1.1、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主要元素。
氮元素参与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等物质的合成,促进植物的生长;磷元素参与能量代谢、糖类合成等,调节植物的花果发育;钾元素则促进养分吸收、调节生理代谢等,对植物的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
1.2、硫、镁、钙等宏量元素也同样重要。
硫元素参与蛋白质合成,影响养分的吸收利用;镁元素参与叶绿素合成,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钙元素对细胞壁合成、抗逆性有重要作用,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
1.3、微量元素虽然需求量很小,但对植物生长发育也不可或缺。
铁、锰、锌、铜等元素参与植物体内酶系活性、养分吸收等,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
二、施肥原则合理的施肥是保证植物养分需求的重要途径,通过施肥可以调节土壤养分的平衡,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施肥原则:2.1、了解土壤状况:在施肥前需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pH值、质地等情况,以便确定合适的施肥计划。
2.2、根据作物需求施肥:不同作物对养分需求不同,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量施肥,避免浪费和养分过量。
2.3、科学施用各种养分:按照植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比例,合理配置氮、磷、钾等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避免出现单一养分过量而导致其他养分的缺乏。
2.4、配合有机肥、无机肥:有机肥富含有机物质,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无机肥含有大量的宏量元素,可以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两者结合施用效果更佳。
植物营养与施肥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指营养物质能产生最大效率的时期。
2、最小养分定律:植物产量的高低决定于最小的养分因子。
3、离子间的拮抗作用:是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4、离子间的协助作用:某一离子的存在能促进另一离子的吸收的现象。
5、土壤供氮能力:指当季作物种植时土壤中已积累的氮和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所矿化释放的氮量总和。
6、土壤缓效钾:被粘土矿物固定的非交换性的钾。
7、根际:是指作物根系对土壤理化、生物性质能产生显著影响的那部分特殊的“根区域”通常指根表周围1-4mm土壤。
8、闭蓄态磷:被铁铝胶膜包闭的磷酸盐。
9、作物营养临界期:指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甚至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明显不良影响的时间。
10、土壤养分强度因素:存在土壤溶液中有效养分的浓度,是根系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养分。
11、根外营养:除了根系以外,植物地上部分(茎、叶片、幼果等器官)也可以吸收少量矿质元素,这个过程称为根外营养。
12、归还学说:只有用矿质肥料讲植物吸收的矿质养分归还给土壤,就能保住土壤的肥力。
13、生理酸性肥料:凡是施入土壤经作物吸收后,呈现酸性反应的肥料,叫生理酸性肥料。
14、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体与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及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能量的转化过程的科学。
15、施肥学:将肥料施于土壤或植物,以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并保持和增进土壤肥力的农业措施。
16、肥料: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质,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物质,都可以称作肥料。
17、报酬递减定律:从一定土地上所得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在逐渐减少。
(亦即最初的劳动和投资所得到的报酬最高,以后递增的单位投资和劳力所得报酬是渐次递减的。
)18、矿质营养学说:腐殖质是在地球上有了植物才出现的,而不是在植物出现以前,因此植物的原始养分只能是矿物质。
《植物营养与施肥》课件

2 根系吸收
探索植物如何通过根系吸收营养元素
常见肥料种类及其特点
1
有机肥料
来源于生物体,富含有机质和营养元素
2
无机肥料
人工制备,具有高含量的单一或多种营养元素
3
生物肥料
利用微生物活动产生的肥料,环保且有效
科学施肥的原则和方法
1. 了解土壤养分状况和植物需求 2. 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用方式 3. 科学控制施肥量和频率
《植物营养与施肥》PPT 课件
欢迎来到《植物营养与施肥》课件!本课程将带您探索植物营养的基本概念, 了解不同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作用及主要特点。
植物营养的基本概念
• 研究植物营养的重要性 • 了解植物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 • 探索植物如何从土壤中获取养分
不同营养元素的作用及主要特点
氮(N)
促进植物生长和叶绿素合成
磷(P)
促进根系生长和植物能量转移
钾(K)
增强植物抗病能力和果实品质
土壤养分的检测和评价方法
土壤采样
正确采集土壤样品以获取准 确数据
养分分析
利用化学方法检测土壤中的 营养元素
评价结果
解读分析数据,确定土壤养 分状况ຫໍສະໝຸດ 植物对肥料的需求和吸收途径
1 营养需求
了解植物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量
3 肥料选择
根据植物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
植物营养与土壤改良的关系
良好的植物营养与土壤改良相辅相成。正确施肥不仅提高植物养分吸收效率,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 壤肥力。
《植物营养与施肥》

《植物营养与施肥》【1】(8031)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土是万物之母,土壤是地球上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的基础。
肥是土壤之质,是土壤最本质的特性和基本属性,是保证土嚷持续利用的物质基础。
土壤和肥料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是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一切生灵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更是农业生产链环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枢纽。
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物质组成、转化、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和植物生长关系的科学,肥料学是研究植物营养原理、肥料的性质与合理使用,以及配方施肥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土壤肥料学是农学、园艺、茶学、植物保护、土地资源管理、林学、城镇经济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认识土壤的性质,掌握植物营养原理和肥料的性质,在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壤资源、充分发挥土壤潜在功能的基础上合理施肥,既保证各类怍物的优质、高产,又保持与提高土壤肥力、防止土壤功能退化,维持环境的生态平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掌握土壤的形成、组成、理化性质,及其对植物供应和协调养分条件与环境条件的能力,熟练掌握我国中、南部主要土壤的性质,以及常用肥料的成分、性质、在土壤中的转化特点与施用技术、植物营养原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化学肥料,以及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料的性质与合理使用、配方施肥的原理和方法,为合理开发、管理土壤资源,恰当安排作物布局,因土种植、因土施肥,为学习者,从事自己的专业奠定土肥方面的基础。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土壤肥料学”涉及到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农学、植物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等多门类学科。
因此,土壤肥料学的前续课程主要有化学、物理学、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气象学和地质学等,后续课程有栽培学、耕作学、生态学、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土地管理学、土地资源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法学、育种学、昆虫学等。
土壤肥料学是高等农林院校种植类各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

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正确的植物营养管理和施肥技术可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增强抗病虫害能力,并减少环境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本文将介绍植物营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常见的施肥技术。
一、植物营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植物营养指的是植物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包括主要的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和养分,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完成自身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植物营养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类型和比例的营养元素来满足其生长需求。
缺乏某种营养元素会导致作物生长迟缓,产量减少甚至死亡。
因此,科学合理的植物营养管理对于农作物的生产至关重要。
二、常见的施肥技术1. 基础施肥基础施肥是在作物种植前或生长初期,在整个生育期内提供作物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
基础施肥可以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和作物需要进行施肥量的确定。
通常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结合施肥方式,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化肥则可迅速补充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
2. 追肥追肥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缺乏或不平衡的阶段进行补充施肥。
根据作物不同生长的阶段和需要的营养元素,选择合适的追肥方案。
追肥的方式包括叶面喷施、滴灌等,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和有机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肥料调制和施肥技术改进针对特定作物和土壤的要求,肥料调制和施肥技术改进可以更好地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并减少施肥成本和环境污染。
通过合理调配不同种类和比例的肥料,可以提供更为均衡的营养供给,使作物获得更好的生长效果。
施肥技术改进方面,如科学选址施肥、准确掌握施肥时间和施肥量等,都能够提高施肥的效果。
三、施肥技术的注意事项1. 合理施肥量施肥量应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营养需求来确定。
过量施肥会导致养分浪费和土壤污染,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施肥不足则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作物需求,科学地确定施肥量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植物营养与施肥》PPT课件

★ 肥料学是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施用的科学。
★ 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 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 物质,都可称为肥料。
★ 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提高农作物产量 2)改善农产品性质 3)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尤其是有机肥料)
整理课件
1
植物营养学
★ 定义:植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营养
肥料的施用方法及有效施用技术。
整理课件
15
二、肥料学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查阅资料、调查 座谈会、现场观察。
整理课件
16
2、试验研究
生物试验:田间试验:小区进行 培养试验:网室、温室的砂培、水培
化学试验:常规分析:土壤、肥料的N P K … 化学速测:营养诊断
生物物理试验:利用15N 、32P …等示踪肥料 ,研究肥料的吸收利用规律
1、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2、肥料部分 3、计量施肥与施肥技术
整理课件
9
1、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植物体的组成成分; 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及影响吸收的环境条件; 介绍矿质营养学说,最小养分律等施肥原
理。
整理课件
10
2、肥料部分
★ 各种肥料的成分、性质; ★ 肥料施入土壤中的变化、被吸收的形态; ★ 肥效的维持时间、施肥方法等。
铵态氮肥:NH3.H2O NH4HCO3 (NH4)2SO4 硝态氮肥:NaNO3 Ca(NO3)2 NH4NO3 酰胺态氮肥:CO(NH2)2
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 重过磷酸钙
磷肥 弱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 沉淀磷肥
化学肥料
难溶性磷肥:磷矿粉 骨粉
肥料
钾肥:硫酸钾 氯化钾
植物施肥科学图文报告

植物施肥科学图文报告在农业和园艺领域中,植物施肥是一项关键的实践,旨在为植物提供所需的养分,以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通过向土壤或植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施肥可帮助植物充分利用光能和水分,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园艺植物的生长和花果实的发育。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施肥方法和一些相关的科学原理。
一、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如动物粪便、植物残渣和堆肥。
这些有机物含有丰富的养分,例如氮、磷、钾和微量元素。
有机肥料的主要优点是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供长效的养分供应,并且对环境友好。
使用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减少化学合成肥料的使用。
二、化学合成肥料化学合成肥料是由化学方法合成的,通常包含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
这些肥料具有高浓度、易于携带和使用的优点。
合理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可以调整土壤的养分平衡,从而提高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然而,过度或不合理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可能会导致土壤酸化、水源污染和土壤无机盐含量过高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化学合成肥料时,需要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状况进行合理施肥。
三、微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肥料是指那些含有植物所需微量元素的肥料,如铁、锌、锰、铜等。
虽然这些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量很少,但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微量元素肥料可以通过土壤施用或喷施在植物叶面上,帮助植物纠正或预防微量元素缺乏症状,从而提高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
四、施肥时机和方法正确的施肥时机和方法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农作物的营养需求量会随着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变化。
在植物生长初期,需要较高的氮肥来促进茎叶的生长;在开花和结果期,需要较高的磷、钾肥料来促进花果实的发育。
施肥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根部施肥、叶面喷施和滴灌等。
不同方法的选择应考虑植物的特性、土壤条件和施肥的目的。
总结而言,植物施肥是农业和园艺中关键的一环,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植物农学中的植物营养与肥料管理

植物农学中的植物营养与肥料管理植物农学是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科学,而植物营养与肥料管理则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植物营养指的是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而肥料管理则是指如何通过施肥来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
合理的植物营养与肥料管理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植物营养和肥料管理两个方面对植物农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植物营养植物营养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摄取和利用的过程。
植物通常需要13种营养元素,其中有9种营养元素被称为必需元素,植物无法生长和发育。
(此处可以进行必需元素的介绍,描述每种元素的作用、摄取方式和缺乏症状。
)此外,植物还需要4种微量元素,尽管它们的需求量较少,但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此处可以介绍4种微量元素的作用和摄取方式。
)理解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对于合理施肥和肥料管理至关重要。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而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质量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合理管理土壤和提供适宜的肥料对于植物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肥料管理肥料管理是指通过施肥措施来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
肥料是供给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一种辅助措施,可以根据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合理施用。
(此处可以介绍不同类型的肥料,如有机肥、无机肥和微生物肥料等。
)肥料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分析和需求评估:在施肥之前,进行土壤分析并评估植物的营养需求非常重要。
根据土壤分析结果来确定缺失的元素,并进行合适的肥料补充。
2. 施肥方法和时机:合适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并减少二氧化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产生。
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选择适宜的施肥时间和方法。
3. 肥料的选择和配比:根据土壤分析和植物种类,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和配比。
不同植物对于营养元素的需求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肥料时要考虑到这一点。
4. 施肥量的控制:肥料过量使用不仅会浪费资源,还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一、选择题(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对必需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只构成植物体的结构物质B.在植物新陈代谢中起催化作用C.参与植物体物质的转化与运输D.构成植物体的结构物质、贮藏物质和生活物质2.对钾的生理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增强植物光合作用B.植物体内许多酶的组成成分C.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D.增强作物的抗旱性、抗高温、抗病性、抗倒伏、抗早衰等能力3. 对磷的生理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A.磷是核酸、核蛋白、磷脂、酶等的成分B.在糖代谢、氮素代谢和脂肪代谢中有重要作用C.磷能提高植物抗寒、抗旱等抗逆性D.能促进叶绿素合成,促进光合作用4. 下列植物营养临界期说法错误的是()。
A.小麦磷素营养临界期在三叶期B.油菜磷素营养临界期在五叶期C.水稻氮素营养临界期在三叶期和幼穗分化D.棉花氮素营养临界期在现蕾初期5.下列关于玉米氮素营养临界期的判断准确的是()。
A.幼穗分化期B.分蘖期C.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D.拔节期和分蘖期6.下列关于棉花的磷素营养临界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二叶期B.二叶期和三叶期C.三叶期D.三叶期和四叶期7.玉米氮肥的营养最大效率期是( )。
A.喇叭口期至抽雄初期B.喇叭口时期C.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D.抽雄期8. (2015年高考题)小麦磷素营养临界期在( )。
A.灌浆期B.扬花期C.抽穗期D.三叶期9.植物在( )时期,对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及相对吸收速率都是最高的。
A.苗期B.营养最大效率期C.营养临界期D.生殖生长期10.配方施肥时,要参考土壤、灌溉、气候等条件,其原理是( )。
A.养分归还学说B.报酬递减律C.因子综合作用律D.最小养分律11.(2017年高考题)科学施肥养分归还学说认为( )A.施肥主要补充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养分B.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养分决定作物产量C.施肥量达到一定量,增产幅度随施肥量增加而递减D.施肥计划应考虑土壤、气候、水文等因素12.合理施肥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
A.施肥者的姓名B.植物需肥规律C.土壤供肥规律D.肥料效应13.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以长效肥料为主,速效肥料为辅的是( )。
A.追肥B.基肥C.种肥D.根外追肥14.果树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常用( )。
A.打洞填埋法B.拌种C.撒施D.条施15.不属于土壤施肥的是( )。
A.根外追肥B.条施C.分层施肥D.撒施16.(2017年高考题)旱田追施氮肥宜用( )。
A.复合肥B.铵态氮C.硝态氮D.酰胺态氮17.我国目前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 )。
A.尿素B.硝铵C.磷铵D.碳铵18.下列氮肥可作种肥的是( )。
A.尿素B.碳酸氢铵C.硫酸铵D.氯化铵19.以下作物宜施氯化铵的是( )。
A.烟草B.马铃薯C.棉花D.甜菜20.(2017年高考题)我国磷肥的当季利用率是()。
A.1%~10%B.10%~25%C.25%~40%D.40%~65%21.磷酸二氢钾属于( )肥料。
A.完全B.复合C.间接D.单质22.属于酰胺态氮肥的是( )。
A.尿素B.硫酸铵C.氯化铵D.碳酸氢铵23.下列可作种肥的肥料是( )。
A.碳酸氢铵B.硫酸铵C.氯化铵D.硝酸铵24.硝酸铵最适合做( )A.基肥B.种肥C.水稻追肥D.旱地追25.下列不宜作种肥的含钾肥料是( )。
A.草木灰B.硫酸钾C.氯化钾D.磷酸二氢钾26. 助燃易爆、不适宜在水田施用的肥料是( )。
A.氯化铵B.硝酸铵C.尿素D.碳酸氢铵27.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属于( )。
A.水溶性磷肥B.弱酸溶性磷肥C.难溶性磷肌D.都不是28..呈灰绿色粉末,水溶液呈碱性反应的磷肥可能是( )。
A.过磷酸钙B.钙镁磷肥C.磷矿粉D.骨粉29.下列肥料中,( )是弱酸溶性磷肥。
A.骨粉B.磷矿粉C.过磷酸钙D.钙镁磷肥30.下列肥料属于枸溶性磷肥的是( )。
A.钙镁磷肥B.磷矿粉C.骨肥D.过磷酸钙31.水旱轮作的磷肥施用原则()。
A.旱重水轻B.水重旱轻C.早多晚少D.早少晚多32.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磷肥,中度缺磷土壤要()。
A.少量施用、巧施磷肥B.适量施用、看苗施用C.优先施用、足量施用D.优先施用、看苗施用33.对磷肥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过磷酸钙有腐蚀性,呈碱性反应B.过磷酸钙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C.重过磷酸钙又称双料或三料磷肥D.重过磷酸钙可作基肥、追肥、种肥及根外追肥34.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所以是碱性肥料。
A.硫酸钾B.氯化钾C.碳酸钾D.磷酸二氢钾35.下列化肥中,( )不适宜于甘薯、烟草、葡萄生长。
A. NH4HCO3B.(NH4)2S0C. NH4CID.CO(NH2)36. 复合肥料的养分表达式为25-10-5,表示含磷( )%A.25B.10C.5D.4037.某复合肥料的有效成分为12-18-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含N18%B.含K2O12%C.含P2O515%D.养分总含量大于等于45%38.果树、西瓜等经济植物,以追求品质为主,施用( )可降低果品酸度,提高甜度。
A.氮磷复混肥料B.磷钾为主的复混肥料C.氮磷钾三元复混肥料D.不含氯的三元复混肥料39.烟草、柑橘等“忌氯”植物应施用( )。
A.氮磷复混肥料B.磷钾为主的复混肥料C.氮磷钾三元复混肥料D.不含氯的三元复混肥料40.以下关于复合肥料的施用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土壤条件合理施用B.根据复混肥料的养分形态合理施用C.以基肥为主合理施用D.养分齐全,单独施用41.多用于根外喷施和浸种的复合肥料是( )。
A.磷酸铵B.硝酸磷肥C.磷酸二氢钾D.硝酸钾42.下列关于复合肥的施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济植物以提高产量为主,可施用氮磷复混肥料B.基肥或种肥效果较好C.作含硝态氮的复混肥料宜施在水田和多雨地区D.养分齐全,单独施用43.下列有机肥中俗称冷性肥料的是( )。
A.猪粪B.马粪C.牛粪D.羊粪44.疏松多孔、分解较快、释放热量较多,适宜于质地粘重土壤,被称为热性肥料的是( )。
A.羊粪B.猪粪C.牛粪D.马粪45. 厩肥属于( )。
A.粪尿肥B.堆沤肥C.生物肥料D.杂肥46. 我国北方农村常用的养猪积肥方式是( ) 。
A.深坑圈B.平底圈C.浅坑圈D.圈外积制47.半腐熟的堆肥,其特征可概括为( )。
A.棕、软、霉B.棕、烂、臭C.灰、粉、土D.黑、烂、臭48.厩肥完全腐熟可概括为( )A.棕、软、霉B.棕、烂、臭C.灰、粉、土D.黑、烂、臭49.腐熟过劲的厩肥特征为( )。
A.棕、软、霉B.黑、烂、臭C.灰、粉、土D.红、棕、软50.堆肥在腐熟过程表现出如下特征,腐殖化过程超过矿质化过程占据优势,可判断大约处于腐熟的( )阶段。
A.发热B.高温C.降温D.腐熟51.(2016年高考题)堆肥主要作基肥,施用量一般为( )A.10~100kg/亩B.100~200kg/亩C.200~500kg/亩D.1000~2000kg/亩52.沤肥因积制地区、积制材料和积制方法的不同而名称各异,以下肥料不属于沤肥的是( )。
A.窖肥B.凼肥C.河泥D.垱肥53.沼气发酵肥中可用于浸种的是( )。
A.沼液B.沼渣C.沼液和沼渣混合物D.沼气原料54.以下关于绿肥的翻压时期,说法错误的是( )。
A.紫云英在盛花期B.苕子在现蕾至初花期C.豌豆在初花期D.田箐在初花期至盛花期55.绿肥翻压的深度为( )。
A.15~20厘米B.20~30厘米C.80~100厘米D.0~5厘米56.根瘤菌肥是一种( )肥料。
A.有机B.化学C.生物D.无机复合57.根瘤菌肥料多用于( )。
A.基肥B.拌种C.追肥D.叶面喷肥58.根瘤菌适宜( )环境。
A.酸性B.强碱性C.强酸性D.中性至微碱性59.关于固氮菌肥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固氮菌属中温好气性细菌,最适温度为25~30℃B.要求土壤通气良好,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C.在碱性土壤中活性明显受到抑制,因此,施用前需调节土壤酸度D.过酸、过碱的肥料或有杀菌作用的农药都不宜与固氮菌肥混施60. 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核心是( )。
A.采样及化验B.配方设计C.配方加工D.示范推广61.田间校验一般设置( )个处理。
A.5B.4C.3D.262.我国目前大量推广应用的肥料是( )。
A.缓、控施肥料B.新型磷肥C.新型水溶肥料D.新型复混肥料63.植株表现生长缓慢、矮小、叶色变淡,可能是由于缺乏下列哪种元素引起的()。
A.氮B.磷C.钾D.钙64.植物缺()脉间失绿,发展至至整片叶淡黄或发白。
A.铁B.镁C.铜D.钙65.植物缺乏()首先在老叶上表现症状。
A. CaB. FeC. BD. K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一般出现在植物生长的早期阶段。
( )2.基肥一般以无机肥为主,有机肥为辅。
( )3.施肥量越大,产量和效益越高,只要注重施肥,作物就可以高产。
( )4.最小养分就是土壤中绝对含量最少的养分。
( )5.我国土壤耕层,条件基本相近时,水田的含氮量往往高于旱地土壤。
( )6.铵态氮肥常用作基肥,硝态氮肥常用作旱地追肥。
( )7.尿素为中性肥料,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可用作基肥,追肥和根外追肥。
( )8.烟草,马铃薯等是需钾较多的作物,可以大量施用氯化钾。
( )9.沼液是优质的速效性肥料可作追肥施用也可作叶面追肥。
( )10.植物的某些必需微量元素可以由其它营养元素来代替。
( )11.(2013年高考题)与堆肥相比,沤肥有机质分解速度慢,腐熟时间长,有机质和氮素损失少.( )12.(2015年高考题)草木灰除了含有钾之外,还含有钙和磷等元素。
( )13.(2012年高考题)春季绿肥一般是指春季利用.( )14.(2012年高考题)土壤保肥性最佳的方式是生物吸收。
( )15.(2010年高考题)铵态氮肥容易挥发,不宜用作基肥,较适合用于生长期追肥。
( )16.(2016年高考题)氮肥和钾肥一般都溶于水。
( )17.生产上应用最多的固氮菌为中温性微生物,具有固氮作用和生长调节作用。
( )18.根瘤菌肥料多用于拌种,可与速效氮肥及杀菌农药混合施用。
( )19.肥料配方加工是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核心( )20.通常情况下,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足够植物利用。
( )三、名词解释。
1.植物营养:2.根部营养:3.根外营养:4.植物营养临界期(2006年高考题):5.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2009年高考题):6.科学施肥(2008年高考题)(2012年高考题):7.最小养分律(2011年高考题):8.基肥:9.化学肥料(2015年高考题):10.复(混)合肥料:11.BB肥:12.新型肥料:13.有机肥料(农家肥):14.生物肥料:15.厩肥:16.堆肥:17.沤肥:18.绿肥(2016年高考题):19.测土配方施肥:20.配方肥料:四、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