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糖类 油脂 蛋白质
高中化学必修二油脂、蛋白质精品完整ppt课件

4
2.油脂的水解
⑴.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O
C17H35-CO-O-CH2
CH2OH
C17H35-CO-O-CH +3H2O C17H35-C-O-CH2
催化剂 加热
3C17H35COOH + CHOH
硬脂酸
CH2OH 甘油
硬脂酸甘油酯
完整版课件
5
⑵.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皂化反应
1.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丙三醇)生成的酯。
2.结构:
O R1-OC-O-CH2
R2-OC-O-CH R3-C-O-CH2
油脂属于酯
★R1 R2 R3代表烃基,所含碳原子数较多,可以相同,也可 以不同
★油和脂肪都是混合物。油中烃基不饱和的比例大而 脂肪中烃基饱和的比例大.
完整版课件
3
㈣.油脂的化学性质
完整版课件
12
2. 现有淀粉溶液、蛋清、葡萄糖溶液,区别它们
时,下列试剂和对应现象依次是( C)
试剂:①新制Cu(OH)2 ②碘水 ③浓硝酸 现象:a.变蓝色 b.红色沉淀 c.变黄色
A.②—a、①—c、③—b B.③—a、②—c、①—b C.②—a、③—c、①—b D.②—c、③—a、①—b
完整版课件
D.油脂能增进食欲但是如果摄入过量能够引起很多疾病
完整版课件
15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O
C17H35-CO-O-CH2 C17H35-CO-O-CH +3NaOH
加热
C17H35-C-O-CH2
CH2OH
3C17H35COONa+ CHOH 硬脂酸钠 CH2OH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6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__糖类油脂蛋白质第1单元糖类和油脂基次时17糖类和油脂教师用

基础课时17 糖类和油脂学习任务1.能从官能团角度认识葡萄糖的结构特征,通过实验探究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2.能结合实验说明二糖和多糖水解的规律。
3.能描述淀粉、纤维素的典型性质和用途。
4.认识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开发中的重要价值。
5.比较油和脂肪的结构特征以预测它们可能的性质。
6.能列举糖类、油脂的用途及其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一、糖类的组成与分类1.糖类的组成(1)组成: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糖类的分子组成可用通式C m(H2O)n来表示(n、m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概念:糖类一般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2.糖类的分类(1)单糖:一般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不能再水解。
①按照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的多少,单糖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如核糖、脱氧核糖)和己糖(如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等。
②按照所含官能团的不同,单糖分为醛糖和酮糖,最简单的醛糖是甘油醛。
(2)低聚糖:由不到20个单糖缩合形成的糖类化合物。
(3)多糖:如淀粉和纤维素。
【特别提醒】符合C m(H2O)n通式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如m=n=1,如m=n=2,则为CH3COOH或HCOOCH3,这些均不是糖类。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糖类物质的分子通式都可用C m(H2O)n来表示。
(×)(2)凡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物质都属于糖类。
(×)(3)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4)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5)凡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都是糖类。
(×)(6)糖类物质又叫碳水化合物。
(√)二、单糖的性质及应用1.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组成与结构分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类别葡萄糖C6H12O6CH2OH(CHOH)4CHO —OH、—CHO多羟基醛果糖C6H12O6多羟基酮2.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及用途(1)化学性质①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高中化学-糖类、油脂、蛋白质

H
O
H
O
H—N—CH2—C—OH + H—N—CH2—C—OH
H
OH
O
H—N—CH2—C——N—CH2—C—OH
肽键或酰胺键
●两个氨基酸脱一分子水而形成二肽,
多个氨基酸脱多分子水而形成多肽.
●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并具有一定空间结构 的多肽,称为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缩聚反应产生的,属于天 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一、油脂 (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O R1 C O CH2
O R2 C O CH
O
R3 C O CH2 含碳碳双键
油——常温呈液态 (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 油脂
脂肪——常温呈固态(饱和脂肪酸甘油酯)
碱性条件(皂化反应)
肥皂的主要成分
制肥皂:
1、肥皂的制取:
或动 植物 物脂 油肪
水高
、级
NaOH
△
甘脂 油肪
银氨溶液
产生银镜
热水浴
【实验二】设计实验检验淀粉水解程度
中和酸
三、氨基酸
ɑ
1、α-氨基酸: R— CH—COOH
NH2 2、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性质1:两性
●酸性
NH2CH2COOH+NaOH→NH2CH2COONa+H2O
●碱性
NH2CH2COOH+HCl→ CH2COOH NH3+Cl-
性质2.成肽反应(取代反应)
NaCl固体
盐
皂 化 反 应
酸 钠 、
胶
析
状
液
体
高
级
上层:脂肪 填充剂
肥皂
酸 干燥成型
钠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整理教学讲义《油脂》

教师辅导教案学名称是________,A→B 新生成的官能团是________。
(2)D 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峰的组数为________。
(3)D→E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醇HC ≡CCH 2Br解析] (1)A的名称为丙烯,A→B为丙烯与Br2的取代反应,新生成的官能团为-型的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峰的组数为2。
(3)D→E[2015·全国卷Ⅱ]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聚戊二酸丙二醇酯可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P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0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名称是________,B 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⑦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C 和D 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异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顺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5)写出与A 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异戊二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6)参照异戊二烯的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A 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1,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知识点—糖类油脂蛋白质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糖类 油脂 蛋白质1.糖类[糖类的结构和组成](1)糖类的结构: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醛基的多羟基醛,以及水解后能生成多羟基醛的由C、H、O组成的有机物.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2)糖类的组成:糖类的通式为Cn(H2O)m,对此通式,要注意掌握以下两点:①该通式只能说明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结构;②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6H12O5;反之,符合这一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单糖——葡萄糖](1)自然界中的存在:葡萄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中,以及蜂蜜和人的血液里.(2)结构:分子式为C6H12O6(与甲醛、乙酸、乙酸乙酯等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O),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是一种多羟基醛.(3)化学性质:兼有醇和醛的化学性质.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③能被H2还原:CH2OH-(CHOH)4-CHO + H 22OH-(CHOH)4-CH2OH(己六醇)④酯化反应:CH2OH-(CHOH)4-CHO+5CH3COOH CH2-(CH):--CHO(五乙酸葡萄糖酯)OOCCH3(4)用途: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以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②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③用于医药工业.体弱多病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二糖——蔗糖和麦芽糖]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分子结构特征分子中不含-CHO分子中含有-CHO 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比葡萄糖甜白色晶体,易溶于水,不如蔗糖甜化学性质①没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也不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②能水解:C12H22011+H20→ C6H1206(蔗糖) (葡萄糖)~C6H1206(果糖)①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②能水解:C12H22011+H20→(麦芽糖)2C6H1206(葡萄糖)存在或制法存在于甘蔗、甜菜中2(C6H l005)。
高中化学学习细节(人教版)之有机合成及糖类、油脂、蛋白质:官能团的变化Word版含解析

高中化学学习细节(人教版)之有机合成及糖类、油脂、蛋白质:官能团的变化Word版含解析有机合成是高考中不可缺少的题型,其命题方式如下:? 以烃及烃的衍生物的转化关系为内容的考查方式。
? 有机合成推断中渗透有机实验、有机物的相关信息处理等有机综合性问题。
有机合成的实质和相关知识:有机合成的实质是利用有机基本反应原理,进行必要的官能团反应,合成目标产物。
而有机推断的实质是具体物质的合成流程中的某个环节、物质、反应条件缺省,或通过已知的信息推断出未知物的各种信息。
在推断和合成过程中都常涉及到下列情况:官能团的引入、官能团的消除、官能团的衍变、碳骨架即碳链的增减等。
在解有机合成试题时首先要注意:1(合成方法:识别有机物的类别,含何官能团,以及与之有关的信息。
据现有原料,信息及反应原理,尽可能合理把目标分子分成若干片断,或寻求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方法或设法将各片断拼接衍变。
正逆推,综合比较选择最佳方案。
一定要注意有机合成中断的什么线(化学键),连的什么点(原子)。
2(合成原则:原料价廉,原理正确路线简捷,便于操作,条件适宜易于分离,产率高3(解题思路:剖析要合成的物质(目标分子),选择原料,路线(正向、逆向思维,结合题给信息)。
合理的合成路线进行什么基本反应,目标分子骨架。
目标分子中官能团引入。
?原料分子(官能团有何不同)过渡中间产物(碎片分子中的官能团如何转化来的)碎片分子切割(断键部位要合理)目标分子【学习目标】认识有机合成中官能团之间的转化。
细节诠释一. 官能团的引入引入官能团有关反应烯烃与水加成,醛/酮加氢,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羟基-OH烃与X取代,不饱和烃与HX或X加成,(醇与HX取代) 22卤素原子(,X)某些醇或卤代烃的消去,炔烃不完全加氢碳碳双键C=C某些醇(,CHOH)氧化,烯氧化,糖类水解,(炔水化) 2醛基-CHO醛氧化, 酯酸性水解, 羧酸盐酸化,(苯的同系物被强氧化剂氧化) 羧基-COOH 酯化反应酯基-COO-二. 官能团的衍变:1. 烃和烃的衍生物转变主线2. 官能团的消除(1)与H加成消除不饱和键; 2(2)消去反应消除卤原子而形成新的C,C双键; (3)消去反应、氧化反应或酯化反应等消除羟基(—OH);(4)加成反应或氧化反应等消除醛基(—CHO); (5)酯水解消除酯基。
高中化学必修2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学业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2.了解糖类的分类及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
3.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4.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了解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方法。
通过对基本营养物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基本营养物质如图是人体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哪类化学物质?各自有什么样的性质?请完成下列知识点:1.种类2.组成元素糖类、油脂、蛋白质组成的共同元素为C 、H 、O ,蛋白质除含有上述几种元素外还含有N 、S 、P 等元素。
知识点二 糖类 1.分类及代表物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式 代表物间的关系 单糖 葡萄糖、果糖 C 6H 12O 6 同分异构体 二糖 蔗糖、麦芽糖 (C 12H 22O 11) 同分异构体 多糖淀粉、纤维素(C 6H 10O 5)n不属于同分异构体2.糖类的化学性质 (1)特征反应 ①[实验7-7]②[实验7-8]淀粉――→I 2变蓝。
(2)水解反应①蔗糖水解: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 12H 22O 11(蔗糖)+H 2O ――→催化剂C 6H 12O 6(葡萄糖)+C 6H 12O 6(果糖)。
②多糖水解:淀粉(或纤维素)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 6H 10O 5)n (淀粉)+n H 2O ――→催化剂 n C 6H 12O 6(葡萄糖)。
3.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点三 蛋白质 1.存在和组成(1)存在: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组成:由C 、H 、O 、N 、S 等元素组成,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 ①蛋白质――→催化剂(如蛋白酶)水解最终产物氨基酸――→一定条件下蛋白质 ②重要的氨基酸名称结构简式甘氨酸丙氨酸(2)变性、显色、灼烧 ①[实验7-9] 实验操作向鸡蛋清中加入几滴醋酸铅溶液向鸡蛋清中滴入几滴浓硝酸在酒精灯上灼烧一小段头发和丝织品 实验现象加热后,鸡蛋清沉淀,加入蒸馏水,凝结的鸡蛋清不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②总结:蛋白质的变性:在紫外线照射、加热或加入乙醇、甲醛、酸、碱、重金属盐的情况下,蛋白质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聚沉。
高中化学-选修1-糖类

思考:
1、我们日常摄入的食物中哪些含有较丰富的淀粉?
米饭、面食、薯类等。 2、米饭没有甜味,但咀嚼后有甜味,为什么? 淀粉是一种多糖,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虽然属 糖类,但它本身没有甜味,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 下,水解生成麦芽糖,故咀嚼后有甜味。 淀粉在体内的水解过程: (C6H10O5)n → (C6H10O5)m → C12H22O11 → C6H12O6 淀粉 糊精 麦芽糖 葡萄糖
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六大营养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维生素 无机盐 水
三大能量物质
思考: 今天你吃糖了吗? 什么是糖? 含糖食物与含糖量
食物 蔗糖 粉丝等 大米、面粉、玉米 等 苹果、桃子、葡萄等
含糖量
100%
85%-95%
70%-80%
9%-12%
一、糖类 1、糖的概念: 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大多数糖符合通式Cn(H2O)m (不是所有的糖都符合这个通式,符合这个通式也 不一定是糖。) 2、糖的分类: 单糖:葡萄糖、果糖:最简单的糖,不能水解 分 类 二糖:蔗糖、麦芽糖:1 mol糖水解生成2 mol单糖 多糖:淀粉、纤维素:1 mol糖水解生成n mol单糖
葡萄糖
思考: 草中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什么? 为什么牛、羊、马等动物能以草为生? 那人能靠吃草过活吗?
• 草等植物中含有纤维素;牛、羊、马等草食性动物能 分泌出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使纤维素最终水解 成葡萄糖,葡萄糖在体内氧化为这些动物提供的生命活 动所需要的能量;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 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
硫酸 (C6H10O5)n + nH2O → nC6H12O6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
——糖类油脂蛋白质
1.糖类
[糖类的结构和组成]
(1)糖类的结构: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醛基的多羟基醛,以及水解后能生成多羟基醛的由C、H、O组成的有机物.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2)糖类的组成:糖类的通式为Cn(H2O)m,对此通式,要注意掌握以下两点:①该通式只能说明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并不能反映糖类的结构;②少数属于糖类的物质不一定符合此通式,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6H12O5;反之,符合这一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属于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
[单糖——葡萄糖]
(1)自然界中的存在:葡萄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中,以及蜂蜜和人的血液里.
(2)结构:分子式为C6H12O6(与甲醛、乙酸、乙酸乙酯等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O),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是一种多羟基醛.
(3)化学性质:兼有醇和醛的化学性质.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③能被H2还原:
CH2OH-(CHOH)4-CHO + H 2CH2OH-(CHOH)4-CH2OH(己六醇)
④酯化反应:
CH2OH-(CHOH)4-CHO+5CH3COOH CH2-(CH):--CHO(五乙酸葡萄糖酯)
OOCCH3
(4)用途: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组织中进行氧化反应,放出热量,以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②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③用于医药工业.体弱多病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二糖——蔗糖和麦芽糖]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分子结构特征分子中不含-CHO 分子中含有-CHO 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比葡萄糖甜白色晶体,易溶于水,不如蔗糖甜
化学性质①没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也不能与新
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②能水解:
C12H22011+H20→C6H1206
(蔗糖) (葡萄糖)
~C6H1206
(果糖)
①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的
Cu(OH)2悬浊液反应
②能水解:
C12H22011+H20→
(麦芽糖)
2C6H1206
(葡萄糖)
存在或制法存在于甘蔗、甜菜中2(C6H l005)。
+nH2O→
(淀粉)
nC l2H22011
(麦芽糖)
相互联系
①都属于二糖,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蔗糖为非还原糖,而麦芽糖为还原糖
③水解产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都能还原新制的Cu(OH)2悬浊液
[食品添加剂]
功能品种
食用色素调节食品色泽,改善食品外观胡萝卜素(橙红色)、番茄红素(红色)、胭脂红酸(红色)、苋菜红(紫红色)、靛蓝(蓝色)、姜黄色素(黄色)、叶绿素(绿色)、柠檬黄(黄色)
食用香料赋予食品香味,引人愉悦花椒、茴香、桂皮、丁香油、柠檬油、水果香精
甜味剂赋予食品甜味,改善口感糖精(其甜味是蔗糖的300倍~500 倍)、木糖醇(可供糖尿病患者食用)
鲜味剂使食品呈现鲜味,引起食欲味精(谷氨酸钠)
防腐剂阻抑细菌繁殖,防止食物腐败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盐、丙酸钙
抗氧化剂抗氧化,阻止空气中的氧气使食物氧化变质抗坏血酸(维生素C)、维生素E、丁基羟基茴香醚
营养强化
剂补充食物中缺乏的营养物质或微量元素
食盐加碘,粮食制品中加赖氨酸,食品中加维生素
或硒、锗等微量元素
[多糖——淀粉和纤维素]
(1)多糖:由许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分子间脱水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淀粉和纤维素是最重要的多糖.
(2)高分子化合物;即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从结构上来说,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加聚或缩聚而成.判断是否为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是看其化学式中是否有n值(叫做聚合度),如聚乙烯卡CH:一CH2头、淀粉(C6H10O5)n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通过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而淀粉、纤维素等则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3)淀粉和纤维素的比较.
淀粉[(C6H10O5)n] 纤维素[(C6H10O5)n]
结构特征由葡萄糖单元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n值小
于纤维素
由葡萄糖单元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每个葡
萄糖单元中含三个-OH
物理性质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部分溶解白色、无味的固体,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①无还原性,为非还原糖
②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C6H10O5)n +nH2O→nC6H1206
(淀粉) (葡萄糖)
③遇淀粉变蓝色
①无还原性,为非还原糖
②能水解,但比淀粉难‘
(C6H10O5)n +nH2O→nC6H1206
(纤维素) (葡萄糖)
③能发生酯化反应:与HNO,、乙酸反应分别
生成硝酸酯、乙酸酯
存在植物种子、块根、谷类中棉花、木材中
用途制造葡萄糖和酒精:造纸,制造硝酸纤维(火棉、胶棉)、醋酸纤维、
人造丝、人造棉、炸药等
注意点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都是C6H10O5)n。
,但两者的n值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
(4)判断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方法.
实验内容
结论
加入碘水银镜反应实验
变蓝色无银镜生成尚未水解
变蓝色有银镜生成部分水解
不变蓝色有银镜生成已完全水解
说明在用稀H2SO4作催化剂使蔗糖、淀粉或纤维素水解而进行银镜反应实验前,必须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H2SO4,使溶液呈碱性,才能再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2.油脂
[油脂]
(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属于酯类,是脂肪和油的统称.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等)与甘油生成的甘油酯.它的结构式表示如下:
在结构式中,R1、R2、R3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若R l=R2=R3,叫单甘油酯;若R1、R2、R3不相同,则称为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是混甘油酯.
(2)油脂的物理性质:
①状态:由不饱和的油酸形成的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熔点较低,常温下呈液态,称为油;而由饱和的软脂酸或硬脂酸生成的甘油酯(软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甘油酯)熔点较高,常温下呈固态,称为脂肪.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混合物.
②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工业上根据这一性质,常用有机溶剂来提取植物种子里的油).
(3)油脂的化学性质:
①油脂的氢化(又叫做油脂的硬化).油酸甘油酯分子中含C=C键,具有烯烃的性质.例如,油脂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脂肪:
油酸甘油酯(油)硬脂酸甘油酯(脂肪)
说明工业上常利用油脂的氢化反应把多种植物油转变成硬化油(人造脂肪).硬化油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运输,可用作制造肥皂、脂肪酸、甘油、人造奶油等的原料.
②油脂的水解.油脂属于酯类的一种,具有酯的通性.
a.在无机酸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油脂能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工业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的原理).例如:
(C17H35COO)3C3H5 + 3H2O3C17H35COOH + C3H5(OH)3
硬脂酸甘油酯
b.皂化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油脂水解彻底,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肥皂的有效成分).例如:(C17H35COO)3C3H5 + 3NaOH —→3C17H35COONa + C3H5(OH)3
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钠甘油
[肥皂和合成洗涤剂]
(1)肥皂的生产流程:动物脂肪或植物油+NaOH溶液
高级脂肪酸盐、甘油和水·盐析(上层:高级脂肪酸钠;下层:甘油、水的混合液):
高级脂肪酸钠·肥皂
3.蛋白质
[蛋白质]
(1)存在: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动物的肌肉、皮肤、发、毛、蹄、角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植物的种子、茎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酶、激素、细菌、抵抗疾病的抗体等,都含有蛋白质.
(2)组成元素:C、H、O、N、S等.蛋白质是由不同的氨基酸通过发生缩聚反应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3)性质:
①水解.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②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如铵盐、钠盐等)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
说明a.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变化.b.蛋白质发生盐析后,性质不改变,析出的蛋白质加水后又可重新溶解.因此,盐析是可逆的.例如,向鸡蛋白溶液中加入(NH4)2SO4的饱和溶液,有沉淀生成,再加入水,生成的沉淀又溶解.c.利用蛋白质的盐析,可分离、提纯蛋白质.
③变性.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有机溶剂的作用下,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而凝结.
说明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蛋白质变性后,不仅丧失了原有的可溶性,同时也失去了生理活性.因此,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经变性析出的蛋白质,加水后不能再重新溶解.
④颜色反应.含苯环的蛋白质与浓HNO3作用后,呈黄色.例如,在使用浓HNO3时,不慎将浓HNO3溅到皮肤上而使皮肤呈现黄色.
⑤灼烧蛋白质时,有烧焦羽毛的味.利用此性质,可用来鉴别蛋白质与纤维素(纤维素燃烧后,产生的是无味的CO2和H2O).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1)条件温和,不需加热.在接近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酶就可以起作用.在30℃~50C之间酶的活性最强,超过适宜的温度时,酶将失去活性.
(2)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淀粉酶只对淀粉起催化作用;等等.
(3)具有高效催化作用.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比普通催化剂高107~101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