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元素缺乏症
植物元素缺乏症顺口溜

植物元素缺乏症顺口溜
植物所缺元素而导致的病症;如:缺镁,铁导致小叶病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锌,锰铜钼;
大量中量与微量;用量不同不可无;
适时适量把握准,科学配比最关键;
底肥多用有机肥,改土壮苗又省钱;
无机化肥见效快,过量施用害不浅;
长根促花就用磷,长叶长梢多施氮;
巧施营养元素钾,植株病少很强健;
膨果增甜和着色,少了钾肥没价钱;
适时把握补钙肥,果实耐存钱稳赚
微量元素虽需少,个个作用不简单;就是缺那一点点,整片作物大减产缺铁少镁叶发黄,对症补肥效果显;缺锌植物个子矮,叶子小小容易看;植物缺硼最可惜,花而不实人心寒;钼肥需量少又少,某些作物很敏感;各种生理缺素症,锰铜缺素较少见; 合理使用调节剂,四两可拨千斤转;。
植物缺素症

1、缺氮氮一般积集在幼嫩的部位和种子里。
当氮素供应充足时,植物的茎叶繁茂、时色深绿、延迟落叶;反之,氮素不足,植株就矮小,下部叶片首先缺绿变黄,逐步向上扩展,叶片簿而黄。
当然,如果缺氮,肥施得过多,尤其在磷、钾供应不足时,会造成徒长、贪青、迟熟、易倒伏、感染病虫害,特别是一次用量过多会引起烧苗,所以一定要注意合理的施肥。
2、缺磷磷参与植物体内的一系列新新陈代谢的过程,如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分解、运转等。
磷能促进体内可溶性糖类的贮存,因而能增强植物的抗旱抗寒能力。
磷素供应足时,特别在苗期能促进根系发育,使根系早生快发,促进开花,对球根作物能提高质量和产量。
反之,磷素供应不足时,植物生长受到抑制,首先下部时片叶色发暗呈紫红色,开花迟,花亦小。
3、缺钾它不直接组成有机化合物,而参与部分代谢过程和起调节作用。
主要以离子态存在,在休内移动性大,通常分布在生长最旺盛的部位,如芽、幼叶、根尖等处。
钾供应充足时,能促进光合作用,促进植物对氮、磷的吸收,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使茎叶茁壮,枝杆木质化、粗壮,不易倒伏,增强抗病和耐寒能力。
缺钾时,休内代谢易失调,光合作用显著下降,茎杆细瘦,根系生长受抑制,首先者叶的尖端和边缘变黄直至桔死,严重时会使大部分叶片枯黄。
#氮~缺乏:植株矮小,全株叶色淡绿,老叶枯黄种子或果实提早成熟但产量降低过多:植株生长过於旺盛,叶色浓绿,叶大而软弱延迟开花(甚至不开)果实晚熟且容易被病虫害感染#磷~缺乏:植株生长受阻,叶的宽度变窄,叶片较小叶色暗绿无光泽部分作物在老叶及茎呈现紫色花芽分化及分蘖减少,果实甜味减低过多:植株变矮,叶变肥厚,生育变坏成熟提早,减少收量#钾~缺乏:生长受阻,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及溶性氮含量增加而蛋白质及淀粉含量降低老叶的叶缘先端黄化,叶缘叶肉呈现焦枯褐斑植株软弱,缺水时易萎凋新叶变暗绿色,伸长抑制变小叶根的伸长不佳,易腐烂果实变小,糖酸度降低过多:引起钙镁缺乏#钙~缺乏:根的表皮形成木栓层,根变短而粗根尖或生长点及幼嫩组织先呈水浸状而后坏死茎的髓部细胞分解而呈中空状生长旺盛的幼叶先端白化,之后褐变而枯死过多:引起钾镁锰铁硼等缺乏铁~缺乏:老叶正常,新叶黄化初期叶脉保持绿色而叶肉黄化使叶脉呈绿色网状严重时新叶变白变小过多:引起锰缺乏症易变磷酸缺乏症不同的微量元素的缺乏症状是不一样的,比如缺硼会导致花粉受精出障碍对于高等植物来说,硒是不是必须的微量元素还存在争议。
植物缺微量元素的表现

植物缺微量元素的表现缺氮:首先表现在老叶上均一的缺绿现象;缺磷:老叶片发蓝稍带紫色,叶缘变为紫红色,叶尖枯死;缺钾:先表现在老叶斑驳的缺绿症状叶缘枯黄,卷曲皱缩,茎的节间变短;缺钙:新叶叶片变小、枯死,即干烧心;缺铁:叶片黄,叶脉绿;缺锰:新叶脉间失绿;缺硫:首先表现为新叶叶片缺绿或发紫;缺硼:顶呀和附近的嫩叶变黑坏死,生长矮化,丛枝;缺锌:老叶脉间缺绿,出现白色坏死斑;缺铜:新叶上由叶尖沿叶缘逐渐坏死,严重时整个叶片萎蔫过早脱落;缺钼:不能形成花器或花早落。
1。
缺氮植株生长缓慢,叶色发黄,严重时叶片脱落。
缺绿症状总是从老叶上开始,再向新叶上发展。
2。
缺磷首先表现在老叶上.花卉缺磷时叶片呈不正常的暗绿色,有时出现灰斑或紫斑。
3.缺钾缺钾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
双子叶植物缺钾时,叶片出现斑驳的缺绿区,然后沿着叶缘和叶尖产生坏死区,叶片卷曲,最后发黑枯焦.单子叶植物缺钾时,叶片顶端和边缘细胞先坏死,以后向下发展。
4。
缺钙缺钙症状首先表现在新叶上。
典型症状是幼嫩叶片的叶尖和叶缘坏死,然后是叶芽坏死,根尖也会停止生长、变色和死亡.植株矮小,有暗色皱叶。
5.缺镁缺镁症状通常发生在老叶上。
典型症状为叶脉间缺绿,有时会出现红、橙等鲜艳的色泽,严重时出现小面积坏死。
6.缺硫缺硫的症状与缺氮的症状相似,如叶片的均匀缺绿和变黄、生长受到抑制等。
但缺硫通常是从幼苗开始.7。
缺铁缺铁首先表现在幼叶,典型症状是叶脉间产生明显的缺绿症状,严重时变为灼烧状.8.缺锌缺锌的典型症状是节间生长受到抑制,叶片严重畸形。
老叶缺绿也是缺锌的常见症状。
9.缺硼缺硼的典型症状是叶片变厚和叶色变深,枝条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死亡。
10。
缺锰缺锰是叶片缺绿,并在叶片上形成小的坏死斑,幼叶和老叶都可发生。
注意要和细菌性斑点病、褐斑病等相区别。
11.缺铜症状在幼叶上最先出现.叶尖坏死和叶片枯萎发黑。
12.缺钼最初症状是老叶脉间缺绿和坏死,有时呈斑点状坏死。
植物体内的微量元素及其缺乏症状

植物体内的微量元素及其缺乏症状植物体内微量元素是指植物所需元素中含量较少的一类元素,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微量元素有铁、锰、锌、铜、钼和镍等。
下面将通过详细介绍这些微量元素及其缺乏症状。
1.铁(Fe)铁是植物体内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参与了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的电子传递和氧化还原反应。
当植物缺乏铁时,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新生叶变黄,叶缘出现绿化,老叶呈现出翠绿色,叶脉仍为正常颜色。
2.锰(Mn)锰是植物体内另一个重要的微量元素,它主要参与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酶系统活性。
锰缺乏会引发以下症状:叶脉出现黄化条纹,叶片出现黄绿色或白色斑点,枝条上的叶子无法发展。
3.锌(Zn)锌在植物体内主要参与植物体内的酶活性和激素合成。
当植物缺锌时,会出现以下症状:新叶出现黄化或白斑,老叶呈现出黑斑,叶缘出现卷曲,叶片变小。
4.铜(Cu)铜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参与植物体内的电子传递和酶的活化过程。
当植物缺铜时,常见的症状包括:新叶变黄,幼嫩部位呈现白色或灰白色,叶片发生卷曲。
5.钼(Mo)钼是植物体内合成酶中极为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在植物体内参与氮代谢和根瘤菌共生过程。
当植物缺乏钼时,常见的症状包括:新叶呈现黄绿色,老叶呈现橙红色或黄化,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
6.镍(Ni)镍是植物体内含量很少的微量元素,它在植物体内主要参与尿素酶的活化。
植物缺乏镍时,会出现以下症状:新叶呈现黄绿色,老叶呈现鲜黄色,叶片枯黄。
综上所述,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参与了植物体内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多种反应。
通过观察植物的叶色、叶脉、叶片形态等变化,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植物是否缺乏特定的微量元素,进而采取相应的补充措施,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植物微量元素缺素症状-V1

植物微量元素缺素症状-V1
植物微量元素缺素症状
植物需要吸收微量元素来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如果植物缺乏微量元素,会对其健康和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微量元素缺素症状:
1. 铁缺乏症状
铁是植物体内编制叶绿素的主要元素之一,缺乏铁将导致叶绿素合成不足而出现黄叶症状。
同时,植物缺乏铁还会导致叶片边缘枯黄或出现白斑,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生长。
2. 锰缺乏症状
锰是植物体内多种酶的重要成分,如果植物缺乏锰,则叶片会出现白色或黄色斑点,并且这些斑点会逐渐融合成更大的叶斑。
植物叶片之间的嫩叶也可能出现白色缺口。
这些症状会导致植物呈现不正常的生长,同时影响其抗病性。
3. 锌缺乏症状
锌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乏锌会影响植物吸收磷的能力,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植物缺乏锌还可能导致叶片出现黄斑或白斑,并且这些斑点通常以叶脉为中心。
此外,植物缺乏锌还会影响叶片和茎的形态和结构。
4. 铜缺乏症状
铜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乏铜会导致叶片的生长缓慢,并且叶片出现嫩黄色或暗绿色。
叶片表面还可能出现黄褐色斑块,这些症状都会影响植物的营养吸收和光合作用效率。
总之,植物微量元素缺素症状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生长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
为了避免微量元素缺乏,建议合理施肥并采用适合的培育技术来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
植物营养元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出现哪些症状

植物营养元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出现哪些症状大家都知道植物缺素的症状,但是有缺素就有过量,当营养元素过量时,植物会有哪些表现?你的地里是否有这样的情况?元素过量植物表现症状如下:氮过量:1.生长旺盛,叶色浓绿,叶片大,节间长,贪青晚熟,坐果率低。
2.小分子糖、氨基酸等不能及时转化成纤维素、木质素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结构,而成为病虫害的营养源,所以氮过量病虫害严重,植株易倒伏,不抗风,不抗旱,不抗寒。
3.氮过量导致缺钾、钙、镁硼症状。
磷过量:1.磷过量抑制了对锌的吸收,表现缺锌症状。
2.严重磷过量还会导致缺铁、镁、铜等症状。
铁过量:南方水田或高湿土壤在酸性条件下使三价铁变为二价铁而发生铁过量中毒,铁中毒厂伴随缺钾引起。
症状是叶缘叶尖出现褐斑,叶色暗绿,根系灰黑,易烂。
锌过量:嫩绿组织失绿变灰白,枝茎、叶柄和叶底面出现褐色斑点,根系短而稀少。
锰过量:阻碍植物对铁、钙、钼的吸收,经常出现缺钼症状。
叶片出现褐色斑点,叶缘白化或变紫,幼叶卷曲等。
根系变褐色,根尖损伤,新根少。
铜过量:会导致缺铁,呈现缺铁症状。
硼过量:硼在土壤中浓度稍高就中毒,尤其是干旱土壤。
硼过量导致缺钾,典型症状是“金边”,即叶缘最容易积累硼而出现失绿而呈黄色,重者焦枯坏死。
钼过量:症状不易呈现,多表现为失绿。
牧畜食用含钼过多的豆科植物会发生钼中毒,注射铜制剂如甘氨基酸可解除。
氯过量:症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小而黄,叶缘焦枯并向上卷筒,老叶死亡,根尖死亡。
耐氯强的植物:甜菜、甘蔗、菠菜、洋葱、茄子、水稻、谷子、高粱、麦类、玉米等。
耐氯中等的植物:棉花、大豆、油菜、葱、萝卜、番茄、柑橘、葡萄、茶叶等。
不耐氯的植物:烟草、莴苣、菜豆、西瓜、以及大多数果类。
来源:三农大喇叭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容易由各种原因引起缺素,表现出不同或相似的症状。
这时就需要注意区分,分辨作物的不同缺素症状,及时进行补充,以便作物的健康生长,也有利于科学施肥的实施。
缺乏各种元素都会有哪些表现缺钙表现部位:首先在新叶、顶芽、果实等生长旺盛而幼嫩的部位表现出症状。
植物营养植物缺素症状表现

大豆缺铁叶脉间失 绿,叶脉仍保持绿 色
植物缺铜
植物缺铜时,叶片生长缓慢,呈现蓝绿色 ,幼叶缺绿,随之出现枯斑,最后死亡脱落 。另外,缺铜会导致叶片栅栏组织退化,气 孔下面形成空腔,使植株即使在水分供应充 足时也会因蒸腾过度而发生萎蔫。
黄瓜缺铜上部叶片 萎蔫下垂,新叶畸 形,向内翻卷
葱头缺铜 (右)皮薄, 外层鳞叶淡 色黄 ,
玉米缺锰植株幼叶发黄,但叶脉保持深绿色, 叶片柔软下披,从叶缘向内,脉间逐渐失绿 呈条纹状,新叶出现淡橄榄绿色并有轻微条 纹
小麦缺锰叶片 变薄变阔,心 叶黄化软弱, 易扭折
小麦缺锰在大 田上的表现: 小麦缺锰柔软 萎垂,特称 “褐线萎黄症”
植物缺钼
缺钼时叶较小,叶脉间失绿,有坏 死斑点,且叶边缘焦枯,向内卷曲。十 字花科植物缺钼时叶片卷曲畸形,老叶 变厚且枯焦。禾谷类作物缺钼则籽粒皱 缩或不能形成籽粒。
植物缺素症
植物缺素症
植 物 缺 素 症 是 植物因缺乏某种或多种必 需营养元素以致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在 外形上表现出特有的症状。一般属于生理病 害。
植物缺氮
植物缺氮所造成的影响先从老叶开始,缺 氮对叶片发育的影响最大,叶片细小直立,与 茎的夹角小,叶色淡绿,严重时呈淡黄色。
缺氮植物茎秆细而长,很少有分蘗或分 枝,茎基部呈黄色或红黄色,同时繁殖器官 的形成和发育也受到抑制,花和果实稀少, 植株提前成熟。种子和果实,显著影响作物 的产量和品质。缺氮作物的根系最初比正常 的色白而细长,但根量少;而后期根停止伸 长,呈现褐色。
缺硫桃树叶片, 叶色黄白
茶树缺硫——茶 黄病
甘蔗叶片:左 侧为正常叶, 右侧为缺硫叶 片,叶片失绿, 叶缘呈紫红色
植物缺铁
铁缺乏时会引起叶绿体的 解体,缺铁时幼叶叶脉间先失 绿黄化,叶脉仍未绿色,严重 时,整个新叶变为黄白色。
植物缺素症图谱及防治讲义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土壤施硼、叶面喷硼、加强灌溉
柑橘树缺硼症表现为叶片黄化、果实畸形,可以通过土壤 施用硼肥或叶面喷施硼肥来补充硼元素。同时,加强灌溉 ,保持土壤湿润,也有助于提高土壤中硼的有效性。在种 植过程中,合理施肥和修剪也能够预防缺硼症的发生。
案例四:玉米缺钾症的防治
总结词
土壤施钾、选择适宜品种、合理密植
据。
生物防治
02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降低环境污染。
化学防治
03
在必要情况下,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注意用药安全和残控制。
04
植物缺素症防治案例分析
案例一:苹果树缺铁症的防治
总结词
补充铁元素、改良土壤、综合防治
详细描述
苹果树缺铁症通常表现为黄化,可以通过叶 面喷施铁肥或土壤施用铁肥来补充铁元素。 同时,改良土壤质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也有助于提高土壤中铁的有效性。综合防治 措施包括加强果园管理,合理施肥,避免过 度灌溉等。
案例二:小麦缺锌症的防治
总结词
土壤施锌、种子处理、叶面喷锌
详细描述
小麦缺锌症表现为叶片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 ,可以通过土壤施用锌肥来补充锌元素。同 时,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或在生 长期间叶面喷施锌肥,也能够有效地防治缺 锌症。合理施肥和灌溉也是防治缺锌症的重
要措施。
案例三:柑橘树缺硼症的防治
植物缺素症图谱及防治讲 义
• 植物缺素症概述 • 植物缺素症图谱 • 植物缺素症的防治方法 • 植物缺素症防治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植物缺素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元素缺乏症摘要:为探求各种主要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本次试验采用青瓜幼苗为实验材料,用配制的各种缺乏某种矿质元素的培养液进行培养,根据2周的持续观察记录,进一步了解矿质元素的作用、特点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青瓜幼苗、培养液配制、缺素培养。
植物的生长发育,除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外,还需要矿质元素,否则植物就不能很好地生长发育甚至死亡。
应用溶液培养技术,可以观察各种营养缺乏症的典型症状,进而了解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必需性;用溶液培养做植物的营养实验,可以避免土壤里的各种复杂因素。
近年来也已经应用溶液培养进行无污染蔬菜的栽培生产。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实验仪器:分析天平,培养口杯,鱼缸打气泵,移液管,量筒,烧杯,玻棒,海绵,光合蒸腾仪(如图1所示)图11.1.2实验材料:青瓜幼苗1.1.3实验药品:⑴Ca(NO3)2⑵KNO3⑶MgSO4⑷KH2PO4⑸CaCl2(6)KCl⑺NaH2PO4⑻NaNO3⑼Na2SO4⑽MgCl2∙6H2O ⑾FeCl3⑿EDTA-Na2⒀FeSO4 ⒁H3BO3⒂MnCl2∙4H2O ⒃CuSO4∙5H2O ⒄ZnSO4∙7H2O ⒅H2MoO4∙H2O1.2实验方法1.2.1先按表2-1分别配制贮备液(所有的药品均须分析试剂级),每种溶液1L表2-1 药品的名称及用量药品名称用量(g/L)Ca(NO3)282.07KNO3 50.56MgSO4∙7H2O 61.62KH2PO427.22NaH 2PO 4 24.00 NaNO 3 42.45 MgCl 2 23.81 Na 2SO 4 35.51 CaCl 2 55.50 KCl 37.28Fe-EDTA EDTA-Na 2 7.45 FeSO4∙7H 2O 5.57微量元素 MnCl 2SO 4 1.015 CuSO 4∙5H 2O 0.079 ZnSO 4∙7H 2O 0.22 H 2MoO 4 0.090 H 3BO 3 2.861.2.2配制缺元素营养液,按表2-2用量进行配制表2-2缺元素培养液配制表(mL)配制时先取蒸馏水400mL,然后加入贮备液(表中的比例是配制成1L),最后配制成500mL 。
培养液配好后,用1mol/L 的盐酸或1mol/L 的氢氧化钠调节PH 至6.0。
1.2.3培养观察:选取大小,生长情况一致的青瓜幼苗,用海绵包裹茎部,插入培养缸的盖的孔中,每孔一株,在培养缸上贴好标签,标签应包括:处理、专业、完 全 -N -P -K -Ca -Mg -S -Fe 缺微量元素 Ca(NO 3)2 10 10 10 10 10 10 10 KNO3 101010 10 10 10 10 MgSO 4 10 10 10 10 10 10 10 KH 2PO 4 10 10 10 10 10 10 10 NaH 2PO 410Fe-EDTA 11 1 1 1 1 1 1 微量元素 1 1 1 1 1 1 1 1 NaNO 3 10 10 MgCl2 10 Na 2SO 410 CaCl 2 10 KCl10 4组别、培养者、培养日期。
将培养缸放置在没有通气、有光但是不是强光照射的地方培养,经常注意管理并观察,用蒸馏水补充缸中失去的水分。
每隔一周更换培养液。
植株长大后要通气,通气可用鱼缸打气泵,注意记录植株的生长状况。
1.2.4当植株生长了3周之后,用光合蒸腾仪对各叶子进行测定,所含指标有:叶面积,空气温度,叶温等。
2 结果与分析2.1 通过3周的培养,观察各青瓜幼苗的生长情况,缺素症状如下(如图2):缺N:植株矮小,老叶边缘枯黄,叶柄短而纤细。
幼叶部分卷曲。
缺P:植株深绿色,下部叶子叶缘皱缩、发黄,嫩叶有少量坏死斑,根系粗壮,数量多,植株矮小。
缺K:老叶、嫩叶都有大量坏死斑,叶柄纤弱,植株的叶子边缘卷曲,根细、白色。
缺Ca:植株死亡,根短,且腐烂。
缺Mg:老叶叶缘、尖端发黄,有缺绿斑,嫩叶正常,叶柄纤弱。
缺S:嫩叶尖端先发黄,老叶尖端、叶缘发黄,叶柄纤弱。
根细长。
缺Fe:幼叶不萎蔫,老叶叶缘发黄枯萎。
根粗壮、短。
缺微量元素:老叶死亡,有少量坏死斑,植株鲜绿色,叶柄较粗大,根粗壮。
图22.2青瓜幼苗的缺素症状的分析N、P、K、Ca、Mg、Fe、S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环境中这些元素的多寡必然使植物发生相应的生理生化变化并影响其生长发育而产生相应的症状。
如下图,是各种缺素培养所长出的叶子对比。
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成份,在多方面影响着植物的代谢过程和生长发育。
氮是蛋白质的主要成份,是植物细胞原生质组成中的基本物质,也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基础。
没有氮就没有生命现象。
氮是叶绿素的组成成份,又是核酸的组成成份,植物体内各种生物酶也含有氮。
此外,氮还是一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B6等)和生物碱(如烟碱、茶碱)的成份]1[。
因此缺乏氮元素有机物合成受阻,植株矮小,叶柄短而纤细。
又由于缺氮元素时,氮易从较老组织运输到幼嫩组织中再利用,则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黄化,逐渐扩展到上部叶片,黄叶脱落提早。
缺磷时,植株深绿色,下部叶子叶缘皱缩、发黄,嫩叶有少量坏死斑。
原因在于当磷进入植物体后,大部分成为有机物,以磷酸根形式存在于核酸、核苷酸、磷脂、辅酶等中,在糖类的代谢、蛋白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青瓜幼苗进行缺磷培养时,其蛋白质受阻,新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形成较少,影响细胞分裂,生长缓慢,分支减少,植株矮小。
叶色深绿,可能是植株生长缓慢,叶绿素的含量相对升高]2[。
钾在植物供应中几乎呈离子状态,供应充足时,糖类合成加强,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提高,茎秆坚韧。
由于钾能促进糖分转化和运输,使得光合产物迅速运到块根,使块根膨大。
钾又能够由老叶移到嫩叶,因此缺钾时,青瓜苗老叶、嫩叶都有大量坏死斑,叶柄纤弱,植株的叶子边缘卷曲,根细、白色]2[。
植物中绝大部分钙作为构成细胞壁果胶质的结构成分。
缺钙时,细胞壁形成受阻,影响细胞分裂,或者不能形成细胞壁]2[。
故用缺钙培养液培养3周的青瓜苗植株死亡,根短,且腐烂。
镁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也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磷酸化作用、脱羧作用关系密切。
植株中镁是较易移动的元素,缺镁时的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3[。
再者,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之一,缺镁时,叶绿素不能合成]2[。
因此,在这次试验的缺镁溶液培养中,青瓜苗所表现的症状极为明显,即:老叶叶缘、尖端发黄,有缺绿斑(如下图),嫩叶正常,叶柄纤弱。
硫参入固氮过程,构成固氮酶的钼铁蛋白和铁蛋白均含有硫。
作物体中硫的移动性很少,较难从老组织向幼嫩组织运转]1[。
硫也是硫辛酸、辅酶A、谷光甘肽、生物素等的组成。
缺硫时,作物生长受到严重阻碍。
故青瓜幼苗经过缺硫溶液的培养,出现的症状是:嫩叶尖端先发黄,老叶尖端、叶缘发黄,叶柄纤弱。
根细长。
铁对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有影响。
铁虽不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但它对叶绿素的形成却是必不可少的。
铁是细胞色素b和f以及铁氧还蛋白的组成分。
铁直接参与了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铁是许多酶的成分和活化剂]1[。
铁在植物体中的流动性根小,老叶子中的铁不能向新生组织中转移,因而它不能被再度利用。
因此缺铁时,下部叶片常能保持绿色,而嫩叶上呈现失绿症]3[。
这种情况恰恰与缺镁的的相反。
因此青瓜苗的老叶叶缘发黄枯萎,幼叶不萎蔫,其原理就在于此。
微量元素是指土壤中含量很低,而在作物的正常生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主要是锌、锰、硼、铁、钼等元素。
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为多种酶或辅助酶的组成成分,对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均有着重要的促进和调节作用。
这些微量元素尽管在作物体内含量少,但作物缺乏某一种微量元素时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导致产量、品质下降]4[。
硼元素促进碳、氮代谢。
硼在植物体内的碳、氮代谢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硼素不足常常导致蔗糖氧化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物的氮墓化速度降低 ,蛋白质合成受到阻滞,植物缺硼将直接影响叶绿素等的形成,从而使光合作用的强度降低 ,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受到影响,同时硼素对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输送也具有促进作用。
作物缺硼一个重要的症状是子叶不能正常发育,叶内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积累,影响新生组织的形成、生长和发育,井使叶片变厚、叶柄变租、裂化。
]5[土壤中钼以钼酸盐(MoO42-)和硫化钼(MoS2)的形式存在。
植物对钼的需要量低于其他任何矿质元素,至今仍未明了植物吸收钼的形式以及钼在植物细胞内的变化方式。
高等植物的硝酸还原酶和生物固氮作用的固氮酶都是含钼的蛋白,钼肥充足能大大提高固氮能力,提高蛋白质含量。
可见钼的生理功能突出表现在氮代谢方面。
钼还能促近光合作用的强度以及消除酸性土壤中活性铝在植物体内累积而产生的毒害作用。
作物缺钼的共同表现是植株矮小,生长受抑制,叶片失绿,枯萎以致坏死]5[。
铜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以Cu2+和Cu+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它可以畅通无阻地催化植物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促进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与合成,使植物抗寒、抗旱能力大为增强;铜还参与植物的呼吸作用,影响到作物对铁的利用,在叶绿体中含有较多的铜,因此铜与叶绿素形成有关;铜具有提高叶绿素稳定性的能力,避免叶绿素过早遭受破坏,这有利于叶片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缺铜时,叶绿素减少,叶片出现失绿现象,幼叶的叶尖因缺绿而黄化并干枯,最后叶片脱落;还会使繁殖器官的发育受到破坏。
植物需铜量很微,植物一般不会缺铜。
锌以Zn2+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在氮素代谢中,锌能很好地改变植物体内有机氮和无机氮的比例,大大提高抗干旱、抗低温的能力,促进枝叶健康生长;锌参与叶绿素生成、防止叶绿素的降解和形成碳水化合物;锌主要参与生长素的合成,是某些酶(如谷氨酸脱氢酶、乙醇脱氢酶)的活化剂;色氨酸合成需要锌,而色氨酸是合成生长素(IAA)的前体。
现在已经知道锌是80种以上酶的成分,例如乙醇脱氢酶、Cu-Zn超氧物歧化酶、碳酸酐酶和RNA聚合酶。
果树缺锌在我国南北方均有所见,除叶片失绿外,在枝条尖端常出现小叶和簇生现象,称为“小叶病”。
严重时枝条死亡,产量下降]5[。
土壤中的锰以三种氧化态存在(Mn2+、Mn3+、Mn4+),此外还以螯合状态存在。
但主要以Mn2+的状态被植物吸收。
锰对植物的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能参与光分解,提高植物的呼吸强度,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水解;调节体内氧化还原过程;也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促进氨基酸合成肽键,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的早期生长;还能加速萌发和成熟,增加磷和钙的有效性。
缺锰症状首先出现在幼叶上,缺乏时叶肉失绿,严重时失绿小片扩大,表现为叶脉间黄化,有时出现一系列的黑褐色斑点而停止生]5[。
在此次培养中,经缺微量元素的溶液培养的青瓜幼苗,3周后所表现的症状为:老叶死亡,有少量坏死斑,植株鲜绿色,叶柄较粗大,根粗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