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治疗中药方
可用于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单方和验方

可用于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单方和验方中医药学是伟大的医学宝库。
在继承的基础上已经发掘出许多治疗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其所致的脂肪肝的药物和方剂。
各地报导了行之有效的单方、验方和食疗方。
现介绍部分方药,仅供医务人员参考,病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1.福泽泻15克,淡海藻20克,生山楂20克,大荷叶15克,法半夏10克,陈皮6克,草决明15克,紫丹参15克,广郁金12克,生牡蛎30克,莪术10克。
肝阴不足加炙鳖甲10克,龟板10克。
肝区隐痛加醋柴胡10克,八月扎12克,生三七粉2克。
气虚痰浊重者加生黄芪12克,苍术12克。
水煎,一日1剂,分2次口服,45天为1疗程。
该方祛痰化浊,活血通络。
主治脂肪肝。
2.茯苓30克,泽泻20克,法半夏12克,白术10克,莱菔子10克,桔红6克,天麻6克,绿荷6克,制南星6克,生甘草6克。
气虚加黄芪30克,太子参15克。
便溏者加薏苡仁30克,石菖蒲10克。
痰郁化火者加黄芩10克,山栀子10克,浙贝母10克。
腹胀加佛手10克,枳壳10克,砂仁6克。
痰淤互错者加丹参15克,田七末3克。
脾阳虚者加附子6克,干姜6克。
一日1剂,水煎,分2次服。
1个月为1疗程。
该方理脾化痰。
主治脂肪肝。
3.陈皮12克,枳壳15克,莱菔子15克,泽泻15克,泽兰15克,生山楂30克,鸡内金15克,丹参20克,穿山甲15克。
一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该方理气化痰。
适用于气滞痰阻型脂肪肝,症见脘胀满,便秘纳差,甚则恶心呕吐,形体肥胖,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4.郁金15克,象贝母15克,丹参15克,柴胡10克,鳖甲10克,穿山甲10克,泽泻30克,猫人参30克。
并配合“降脂饮”(生首乌、决明子、生山楂各3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该方行气活血,软坚散结。
适用于气血郁阻型脂肪肝,症见脘腹胀满,时或痛,面色黯红稍滞,舌质淡紫或青紫,脉弦或涩。
5.生首乌20克,黄精20克,泽泻20克,草决明15克,丹参15克,生山楂30克,虎杖12克,大荷叶15克。
脂肪肝怎么治好得快

脂肪肝怎么治好得快脂肪肝是由于肝细胞内积累大量脂肪而引起的肝脏疾病。
早期脂肪肝症状不明显,但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因此,及时治疗脂肪肝至关重要。
下面,本文将为您介绍脂肪肝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种疾病。
脂肪肝的治疗方法1. 生活习惯调整饮食方面:脂肪肝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肉类、油腻食物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适度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瘦肉、豆制品等。
运动方面: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减轻体重、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有利于缓解脂肪肝。
建议选择轻度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胰岛素敏感度,帮助脂肪排泄。
2. 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类脂质调节药和抗氧化剂。
其中,较常用的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
而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N-乙酰半胱氨酸等,能够减轻肝细胞受损程度,并减少脂肪肝病变程度,有助于保护肝脏。
3.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脂肪肝主要从整体上调理脏腑阴阳平衡,改善肝胆功能,目前主要利用中药的清热、活血、利水、固肾和促进胆汁排放等功能治疗脂肪肝。
具体中药方剂如龙胆泻肝汤、苦参丸、枇杷叶等。
4. 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脂肪肝已经发展到肝硬化或肝癌等严重程度,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肝移植、门脉血流分流手术、腹腔动脉介入手术等。
脂肪肝治疗注意事项1. 饮食要注意脂肪肝患者必须注意饮食习惯,避免过度摄入热量和脂肪,保证适量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素。
同时,应尽量选择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并且避免喝酒。
2. 控制体重与肥胖者相比,体重较轻的脂肪肝患者,病情会有明显改善。
因此,控制体重是治疗脂肪肝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戒烟、戒酒,平衡饮食,同时进行适量的锻炼,对控制体重有益。
3. 切忌过度劳累脂肪肝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久坐或站立,减轻肝脏负担,避免劳累加重病情。
脂肪肝中药偏方

1.脂肪肝中药偏方1-丹参陈皮膏【药方】丹参100克,陈皮30克,蜂蜜100毫升。
【用法】丹参、陈皮加水煎,去渣取浓汁加蜂蜜收膏。
每次20毫升,每日2次。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祛痰。
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
2.脂肪肝中药偏方2-佛手香橼汤【药方】佛手、香橼各6克,白糖适量。
【用法】佛手、香橼加水煎,去渣取汁加白糖调匀,每日2次。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化痰。
适用于肝郁气滞型脂肪肝。
3.脂肪肝中药偏方3-丹参山楂蜜饮【药方】丹参、山楂各15克,檀香9克,炙甘草3克,蜂蜜30毫升。
【用法】丹参、山楂各15克,檀香9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去渣取汁加蜂蜜,再煎几沸,每日2次。
【功效】活血化瘀、疏肝健脾。
适用于瘀血阻络型脂肪肝。
4.脂肪肝中药偏方4-陈皮二红饮【药方】陈皮、红花各6克,红枣5枚。
【用法】水煎,取汁代茶饮。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化痰。
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
1.何首乌粥取何首乌20克,粳米50克,大枣2枚。
将何首乌洗净晒干,打碎备用,再将粳米、红枣加清水600毫升,放入锅内煮成稀粥,兑入何首乌末搅匀,文火煮数沸,早晨空腹温热服食。
2.赤小豆鲤鱼汤取赤小豆150克,鲤鱼1条(约500克),玫瑰花6克。
将鲤鱼活杀去肠杂,与余两味加水适量,共煮至烂熟。
去花调味,分2~3次服食。
3.菠菜蛋汤取菠菜200克,鸡蛋2只。
将菠菜洗净,入锅内煸炒,加水适量,煮沸后,打入鸡蛋,加盐、味精调味,佐餐。
4.灵芝河蚌煮冰糖取灵芝20克,蚌肉250克,冰糖60克。
将河蚌去壳取肉,用清水洗净待用。
灵芝入沙锅加水煎煮约1小时,取浓汁加入蚌肉再煮,放入冰糖,待溶化即成,饮汤吃肉。
5.兔肉煨山药取兔肉500克,怀山药50克,盐少许。
将兔肉洗净切块,与怀山药共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直至烂熟,饮汤吃肉。
治疗高血压脂肪肝的中药方剂

治疗高血压脂肪肝的中药方剂
治疗高血压脂肪肝的中药方剂可以根据病情综合施治,常用中药方剂如下:
1. 清热除湿方:白鲜皮、丹皮、茵陈、车前子、阿胶、山楂等,可清热利湿、调节血脂、改善脂肪肝病情。
2. 理气和胃方:枳壳、陈皮、甘草、龙胆草、白术等,可舒筋活血、理气和胃、调节血压。
3. 护肝清热方:黄连、牡丹皮、栀子、茵陈、白薇等,可具有清热解毒、护肝安胆的作用。
4. 补益肝肾方:黄柏、山药、柴胡、麦冬、熟地等,可以滋阴养肝、益肾固精,改善脂肪肝和高血压症状。
中药方剂的使用要根据个体情况而定,建议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选用剂量和联合用药。
此外,饮食结构的调整、适度运动以及保持心理平衡也是治疗高血压脂肪肝的重要措施。
脂肪肝的中医治疗方法和经验

脂肪肝的中医治疗方法和经验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细胞内积聚大量脂肪。
中医学认为,脂肪肝是由于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等原因导致的。
因此,中医治疗脂肪肝主要通过调理脾胃、清除湿热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治疗脂肪肝的方法和经验。
一、饮食调理饮食是中医治疗脂肪肝的关键。
中医认为,脂肪肝患者应该少食油腻、辛辣、煎炸等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
此外,还可以适量摄入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作用的食材,如薏苡仁、山楂、茶叶等。
同时,要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这些都会对肝脏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二、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脂肪肝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中药有黄芩、黄连、茵陈、山楂等,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作用,能够帮助改善脂肪肝患者的症状。
中药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剂量和用法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三、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脂肪肝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理脾胃、清除湿热,从而改善脂肪肝的症状。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关元等。
针灸疗法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治疗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安全和有效。
四、运动调理适当的运动对于改善脂肪肝有积极的作用。
中医认为,脂肪肝是由于湿热内蕴导致的,而运动可以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
适宜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这些运动可以提高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燃烧,从而减轻脂肪肝的症状。
总之,中医治疗脂肪肝的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针灸疗法和运动调理。
这些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已经证明是有效的,但是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中医治疗脂肪肝需要长期坚持,配合医生的指导和监测,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从中医体质论脂肪肝辨治

弱 。本例 虽属血 痹病 门 , 但有 风痹 之状 , 凝血瘀 症 寒 状 比较 明显 , 选用麻 黄细辛 附子 汤温经 散寒 , 故 初加 当归补 血汤养血 温经 , 加虫类 等 药冀通 络 以祛瘀 。 后
收稿 E期 :0 8 1 — t 2 0 .0 1 5
( 辑 颜 冬 ) 编
示 : 心肥大 ( 型 P波 ) 右 肺 。西 医诊 断 : 支气 管 哮喘 、 肺气肿 。 中医辨证 : 湿 阻肺 , 气失肃 , 痰 肺 伤及 气 阴。 治宜健 脾肃肺 , 痰 降逆 。 治 以苓 桂术 甘 汤 合 葶苈 化 大枣 泻 肺 汤 。处 方 : 苓 1 , 白术 2 , 枝 茯 0g 生 0g桂
脉弦细 。查 : 吸 2 呼 4次 / i , 率 1 2次 / i , 部 mn心 1 mn 胸 对 称 呈 桶 状 , 诊 两 肺 可 闻 及 干 湿 哕 音 。 心 电 图 显 听
次发 作 , 肃 肺 健 脾 , 痰 降逆 , 病情 得 到控 制 。 取 化 使 后 以益 肾平 喘方 善 其 后 , 中紫 河 车 补 肾 , 香 纳 方 沉 气, 地龙 平 喘 , 柏 叶清 肺 , 病情 多 年未 发 。笔者 侧 使 曾用此 方治 疗 8例 哮 喘 ( 括 慢性 支 气 管 炎 、 气 包 肺 肿、 支气 管哮 喘 ) 5例 病情 得 到 明显控 制 ( 药 5~ , 服 7个 疗程 ) 2例 显效 ( , 服药 3个 疗程 ) 1 改 善 ( ,例 服 药 3个 疗 程 自动 停 药 ) 。此 方 不 含抗 生 素 与 激 素 , 服用 方便 , 效稳定 , 得进一 步研究 探索 。 疗 值
中 医研 究
中药治疗脂肪肝

中药治疗脂肪肝脂肪肝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早期防治实属必要。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治疗脂肪肝完全可以治愈,现分型如下。
肝气郁滞型肝喜条达,运用疏肝理气,以条达肝木,健运脾胃以护土防侮,养血化瘀以顺其肝性,肝气郁滞临床表现胁肋满闷胀痛,嗳气,腹胀,善太息,烦躁易怒,口干欲饮,大便干结或正常,舌质偏红,苔厚腻,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佐以化瘀通络,条达肝木为目的。
方法:柴胡舒肝散、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药物:柴胡、郁金、木香、香附、枳壳,舒肝理气;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当归、白芍、川芎柔肝养血,配伍煨大黄、荆三棱、莪术、赤茯苓活血化瘀去湿。
湿热内蕴型多见于肝气滞郁病程日久,正气不足,正不胜邪患者。
肝脾失于调节,湿热之邪内蕴是本病主要病机,而且伴有不同程度肝络瘀阻,可见口苦咽燥,脘肋胀痛,呕恶。
纳谷不香,心烦不寐,口干不欲饮,大便秘结或溏垢,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厚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调理肝脾,清热利湿,理气通下,兼化瘀通络。
方药:柴平五苓散加减。
药物:柴胡、郁金、白术、香附舒肝解郁;茯苓、泽泻、猪苓、白蔻仁、神曲、麦芽、炒山楂、黄芩、栀子,健脾利湿清热;川厚朴、大腹皮、川楝子、木香、青皮、枳壳理气宽中,配赤芍、延胡索、荆三棱、莪术化瘀通络。
气滞血瘀型病程日久瘀血阻滞肝络。
表现:面色灰暗,肋下痞块,胁肋胀痛固定不移,口渴而不欲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溏薄。
舌质紫暗有瘀点,苔薄黄而腻,脉弦,病久常伴有神疲乏力。
治法:扶正去邪,兼活血化瘀以通肝络,配和养血柔肝,软化肝质,条达肝木,益气健脾以补气养血。
方药: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一贯煎加减。
药物: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土虫、鳖甲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党参、黄芪、白术益气健脾,以助生化之源;半夏、神曲、麦芽、炒山楂、茯苓化瘀通络;柴胡、川楝子、香附、八肝脉、佛手、青皮疏肝理气;配土虫、生蒲黄化瘀生新;加大黄化瘀利湿,通便之功。
大柴胡汤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大柴胡汤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大柴胡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治疗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等疾病的功效。
它是由大柴胡、黄芩、黄连、栀子、柏子仁等多味药物煎煮而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
本文将从大柴胡汤的起源、成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大柴胡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伤寒杂病论》,它是张仲景所创立的。
大柴胡汤的药物组成精确搭配,每味药物都有其独特的药物性能和作用。
其中,大柴胡为主药,具有疏肝解郁、疏散风热、解毒的功效。
黄芩为辅药,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
黄连为佐药,能够清暑止渴、燥湿利尿。
栀子为使药,具有泻热通便、解毒消肿的功效。
柏子仁为使药,可以通达于肝胆,泻肝火、散瘀消肿。
大柴胡汤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其药物组成相关。
首先,大柴胡汤中的大柴胡、黄芩和黄连能够清热解毒,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抑制肝细胞的不正常增生。
这对于治疗肝炎和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栀子、柏子仁等药物具有泻火通便的作用,可以促进肝脏排毒功能,减轻脂肪肝的病情。
此外,大柴胡汤还能调节体内的肝胆气机,舒缓肝脏压力,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和修复。
在临床上,大柴胡汤被广泛应用于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的治疗中。
对于肝炎患者来说,大柴胡汤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
同时,大柴胡汤还能够调节肝脏气血运行,缓解患者的肝气郁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大柴胡汤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减轻症状,改善肝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大柴胡汤可以促进脂肪代谢,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的积累,降低肝脏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大柴胡汤虽然在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的治疗中有一定疗效,但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个体差异以及病情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
因此,在使用大柴胡汤前,必须经过医生的详细诊断和评估,确定患者的病情及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之,大柴胡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在治疗肝炎、肝硬化和脂肪肝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其药物组成精确搭配,可以清热解毒,调节肝胆气机,改善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