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大学组
经典诵读《大学》拼音版

大à学é大à学é之ī道o ,在i 明ɡ明ɡ德é,在i 亲n 民n ,在i 止ǐ于ú至ì善n 。
知ī止ǐ而r 后u 有u 定ɡ,定ɡ而r 后u 能ɡ静ɡ,静ɡ而r 后u 能ɡ安n ,安n 而r 后u 能ɡ虑ǜ,虑ǜ而r 后u 能ɡ得é。
物ù有u 本n 末ò,事ì有u 终ɡ始ǐ,知ī所ǒ先n 后u ,则é近n 道o 矣ǐ。
古ǔ之ī欲ù明ɡ明ɡ德é于ú天n 下à者ě,先n 治ì其í国ó;欲ù治ì其í国ó者ě,先n 齐í其í家ā;欲ù齐í其í家ā者ě,先n 修ū其í身n ;欲ù修ū其í身n 者ě,先n 正ɡ其í心n ;欲ù正ɡ其í心n 者ě,先n 诚ɡ其í意ì;欲ù诚ɡ其í意ì者ě,先n 致ì其í知ī;致ì知ī在i 格é物ù。
物ù格é而r 后u 知ī至ì,知ī至ì而r 后u 意ì诚ɡ,意ì诚ɡ而r 后u 心n 正ɡ,心n 正ɡ而r 后u 身n 修ū,身n 修ū而r 后u 家ā齐í,家ā齐í而r 后u 国ó治ì,国ó治ì而r 后u 天n 下à平ɡ。
自ì天n 子ǐ以ǐ至ì于ú庶ù人n ,壹是ì皆ē以ǐ修ū身n 为i 本n 。
其í本n 乱n 而r 末ò治ì者ě,否u 矣ǐ;其í所ǒ厚u 者ě薄ó,而r 其í所ǒ薄ó者ě厚u ,未i 之ī有u 也ě。
大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参考篇目(新增71篇)

大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参考篇目(新增71篇)1、周南•关睢(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秦风•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汉代帝王诗一组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秋风辞(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4、归去来兮辞(陶渊明)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中华经典朗诵文章汇总中华经典朗诵(新版)

中华经典朗诵文章汇总中华经典朗诵(新版)1.《大学》《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有许多经典的箴言和智慧的言辞,对于人的修养、学问和品德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朗诵《大学》可以让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也可以激发人们对知识和修身的热爱。
2.《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的经典语录透露出千古传世的智慧和道德观念,对于人类的行为和处世之道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通过朗诵《论语》,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和他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3.《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其中的诗篇流传至今,语言优美,情感丰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朗诵《诗经》,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才华与情感,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发展的历史。
4.《道德经》《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其中的智慧箴言和哲理思考,对于人的修身养性和思考方式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通过朗诵《道德经》,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家思想和哲学的精髓,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困惑和挑战。
5.《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中国历史上的巨著,是世界上最早的编年体通史之一、其中记录了自公元前403年至明朝洪熙宣德十四年(1629年)的历史事件,对于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朗诵《资治通鉴》,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的变迁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总之,中华经典朗诵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通过朗诵经典文献,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也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修养品质。
同时,朗诵经典文献也是一种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方式,可以让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经典诵读《大学》拼音版

大dà学xué大dà学xué之zhī道dào,在zài明mínɡ明mínɡ德dé,在zài亲qīn民mín,在zài止zhǐ于yú至zhì善shàn。
知zhī止zhǐ而ér后hòu有yǒu定dìnɡ,定dìnɡ而ér后hòu能nénɡ静jìnɡ,静jìnɡ而ér后hòu能nénɡ安ān,安ān而ér后hòu能nénɡ虑lǜ,虑lǜ而ér后hòu能nénɡ得dé。
物wù有yǒu本běn末mò,事shì有yǒu终zhōnɡ始shǐ,知zhī所suǒ先xiān后hòu,则zé近jìn道dào矣yǐ。
古gǔ之zhī欲yù明mínɡ明mínɡ德dé于yú天tiān下xià者zhě,先xiān治zhì其qí国guó;欲yù治zhì其qí国guó者zhě,先xiān齐qí其qí家jiā;欲yù齐qí其qí家jiā者zhě,先xiān修xiū其qí身shēn;欲yù修xiū其qí身shēn者zhě,先xiān正zhènɡ其qí心xīn;欲yù正zhènɡ其qí心xīn者zhě,先xiān诚chénɡ其qí意yì;欲yù诚chénɡ其qí意yì者zhě,先xiān致zhì其qí知zhī;致zhì知zhī在zài格gé物wù。
国学经典诵读《大学》原文

国学经典诵读《⼤学》原⽂2022年国学经典诵读《⼤学》原⽂ 《⼤学》是⼀篇论述儒家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原是《⼩戴礼记》第四⼗⼆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以下是⼩编收集整理了国学经典诵读《⼤学》原⽂,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章⼤学之道 【原⽂】 ⼤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于⾄善。
知⽌⽽后有定;定⽽后能静;静⽽后能安;安⽽后能虑;虑⽽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欲修其⾝者,先正其⼼;欲正其⼼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后知⾄;知⾄⽽后意诚;意诚⽽后⼼正;⼼正⽽后⾝修;⾝修⽽后家齐;家齐⽽后国治;国治⽽后天下平。
⾃天⼦以⾄于庶⼈,壹是皆以修⾝为本。
其本乱⽽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释】 (1)⼤学之道:⼤学的宗旨。
“⼤学”⼀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是“博学”的意思;⼆是相对于⼩学⽽⾔的“⼤⼊之学”。
古⼈⼋岁⼈⼩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化基础知识和礼节;⼗五岁⼈⼤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修⼰治⼈”的学问。
所以,后⼀种含义其实也和前⼀种含义有相通的地⽅,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环境⾥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
后⼀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的“传”⽂,“亲”应为“新”,即⾰新、弃旧图新。
亲民,也就是新民,使⼈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知道⽬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上,兴旺发达。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大学篇)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大学篇)目录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智仁勇君子九德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有德者必有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比德善、信、美、大、圣、神士不可以不弘毅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大勇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砥砺情操君子成人之美乐人之善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人论世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养心莫善于诚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身劳而心安,为之凡百事之成,必在敬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夫圣人之屈者,以求伸也取四重,去四轻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君子之言,信而有征观人者,审其作辍而已矣忠不可暴,信不可犯安贫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改其乐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义者,百事之始也遗物而反己宠位不足以尊我谦抑满招损,谦受益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孔子观于周庙心小志大者,圣贤之伦也治学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轮扁斫轮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问之要孝亲子游问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五不孝人之与其亲也,至死无穷子欲养乎亲不待改过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以为学者之有过而非学者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诗经·邶风·静女屈原橘颂曹操短歌行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李白将进酒李商隐无题李商隐明神文天祥正气歌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柳永鹊桥仙(纤云弄巧)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曹植洛神赋(节选)王勃滕王阁序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节选)李贽题孔子像于芝佛院袁枚黄生借书说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冯至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附录作者与作品简介版本目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壮岁篇)目标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崇德惟德动天,无远弗届作德心逸日休元、亨、利、贞刚、毅、木、讷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夫子自道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三不朽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养生安乐者,莫大乎礼义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守善君子不忧不惧讷于言敏于行君子三戒尊五美,屏四恶反求诸己舍生取义圣人择可言而后言君子三乐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君子能为可贵以义变应,知当曲直兼权之,孰计之君子之耻谦抑天道亏盈而益谦天何言哉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争之德盛德而卑三利三患自伐其善,则莫不恶也正身守信其身正,不令而行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古者言之不出君子不失足于人志忍私,然后能公延陵季子脱剑挂墓交友道不同,不相为谋无友不如己者君子之交淡若水无不爱也,无不敬也向学我非生而知之者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三患五耻教子中也养不中君子有三乐曾子教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养生五色令人目盲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养生者先须虑祸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诗经·周南·汉广左思娇女诗陶渊明移居鲍照拟行路难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客中作李白蜀道难黄庭坚登快阁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蒋士铨岁暮到家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李清照一剪梅(经藕香残玉簟秋)陆游卜算子·咏梅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元好问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萨都刺念奴娇·登石头城李密陈情表王羲之兰亭集序江淹别赋韩愈师说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前赤壁赋张岱湖心亭看雪闻一多发现艾青手推车附录作者与作品简介版本目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晚晴篇)目录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守善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德之不修,是吾忧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子在齐闻《韶》上善若水事天立命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君子有三思尽小者大,积微者著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德与身存亡者,未可以取法也不归善者不为君子君子不恤年之将衰,而忧志之有倦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西铭恬退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不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养心莫善于寡欲庄子钓于濮水卑让降下向学学而不厌不知老之将至学至乎没而后止养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拱把之桐梓,节其五欲,去其二凶充摄之间,此谓和成起居时,饮食节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流水不腐,户枢不蝼人之耳目,曷能久熏劳而不息乎圣人必先适欲人有三死而非命五禽戏养生择术达观恬淡寂漠,虚无无为庄子鼓盆教子贻之以言,弗贻以财孟母三迁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曹操龟虽寿陶渊明饮酒(其五)陶渊明归园田居宋之问渡汉江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路德延小儿诗杨万里嘲稚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节选)崔瑗座右铭傅玄傅子·仁论陶渊明桃花源记吴均与朱元思书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韩愈原毁司马光训俭示康(节选)沈括梦溪笔谈·书画苏轼斗牛图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袁宏道满井游记沈复儿时记趣(节选)艾青我爱这土地穆旦赞美附录作者与作品简介版本目录。
大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参考篇目(旧有49篇)

大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参考篇目(旧有49篇)1、劝学[前3节](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木兰辞(乐府诗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中华经典诵读篇目篇一: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仅供参考)一、四书五经1、《论语》(10则)2、《孟子》(2章)3、《诗经》(部分)⑴《关睢》⑵《子矜》⑶《鸡鸣》⑷《伐檀》⑸《硕鼠》4、《礼记》(3篇)⑴《苛政猛于虎也》(3篇)⑵《不食嗟来之食》⑶《学记·教学为先》5、《左传》(1篇)⑴《曹刿论战》二、神话故事(5篇)1、《精卫填海》(《山海径》)2、《夸父逐日》(《山海径》)3、《鲧禹治水》(《山海径》)4、《女娲补天》(《山海径》)5、《嫦娥奔月》(《山海径》)三、寓言故事(10篇)1、《画蛇添足》(《战国策》)2、《狐假虎威》(《战国策》)3、《拔苗助长》(《孟子》)4、《鹬蚌相争》(《战国策》)5、《自相矛盾》(《韩非子》)6、《愚公移山》(《列子》)7、《螳螂捕蝉》(《说苑》)8、《卖椟还珠》(《韩非子》)9、《曾子杀猪》(《韩非子》)10、《朝三暮四》(《庄子》)四、爱国治国篇(10篇) 1、《国殇》(屈原)2、《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3、《阿房宫赋》(唐·杜牧)4、《木兰诗》(北朝民族)5、《岳阳楼记》(宋·范仲淹)6、《满江红》(宋·岳飞)7、《正气歌》(宋·文天祥)8、《少年中国说》(清·梁启超)9、《前出师表》(诸葛亮)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五、劝学励志名篇(10篇)1、《劝学》(前3节)(荀子)2、《师说》(韩愈)3、《孟母戒子》(韩愈)4、《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5、《孙权劝学》(司马光)6、《陋宝铭》(唐·刘禹锡)7、《爱莲说》(宋·周敦颐)8、《为学》(清·彭端淑)9、《卖油翁》(宋·欧阳修)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六、经典古诗35篇1、《静夜思》(李白)2、《游子吟》(孟郊)3、《清明》(杜牧)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6、《送友人》(李白)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9、《春望》(杜甫)10、《过零丁洋》(文天祥)11、《泊秦淮》(杜牧)12、《题临安邸》(林升)13、《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5、《望岳》(杜甫)16、《观书有感》(朱熹)17、《元日》(王安石)18、《雪梅·梅雪争春》(卢梅坡)19、《山园小梅》(林逋)20、《乌衣巷》(刘禹锡)21、《游园不值》(叶绍翁)22、《登鹳雀楼》(王之涣)23、《春晓》(孟浩然)24、《枫桥夜泊》(张继)25、《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26、《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27、《江南春》(杜牧)28、《春夜喜雨》(杜甫)29、《初春小雨》(杜甫)30、《示儿》(陆游)31、《卖炭翁》(白居易)32、《望庐山瀑布》(李白)33、《如梦令》(李清照)34、《西江月》(辛弃疾)35、《石壕吏》(杜甫) 1.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