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范本)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目录一、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1)二、勘测定界表 (2)三、勘测面积表 (3)四、土地分类面积表 (4)五、界址点坐标成果表 (6)六、界址点点之记 (7)七、用地地理位置图 (8)八、附图:《****项目勘测定界图》一、勘测定界技术说明1、项目概述受用地单位**单位之委托,**公司于2006年12月5日在**国土资源局的组织下,经用地单位及项目用地范围内各土地权属单位的配合,对*******项目进行了实地勘测定界,并埋设了5个勘测界桩。
2、勘测定界依据依据*建规字[2006]17号,按照《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 ( 试行 )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全国土地分类 ( 试行 ) 》等技术规程的要求,利用相关1:10000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已有成果,对*******项目进行了实地勘测和内业资料整理。
3、勘测定界工作情况土地调查:在用地单位及项目用地范围内各土地权属单位的配合下,以I-48-106-(35)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工作底图,勘测定界人员对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土地权属和地类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记录。
外业测量: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3度分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坐标放样采用水平方向角放样的方法进行;利用全占仪进行测量及放样。
内业工作:根据外业测量及调查成果,利用计算机技术,按照《全国土地分类 ( 试行 ) 》进行了地类面积统计;参照勘测定界工作底图,通过对全占仪数据进行展点,绘制了勘测定界图;相关说明:按照测绘成果质量检验的程序,对所有勘测定界成果均进行了自查和审核,并最终形成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二、勘测定界表三、勘测面积表*******项目用地土地勘测面积表单位:公顷量算者:*** 校核者:*** 2006年12月20日四、土地分类面积表分类表一:*******项目用地土地分类面积表(划拨)******镇单位:公顷量算者:*** 校核者:*** 2006年12月20日分类表二:*******项目用地土地分类面积表(代征)******镇单位:公顷量算者:*** 校核者:*** 2006年12月20日五、界址点坐标成果表计量算者:*** 校核者: *** 2006年12月20日六、界址点点之记七、用地地理位置图(注: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坐落:XX市镇)技术负责:XX(工程师)项目负责:作业组长(技术员)报告编写:作业组长(技术员)报告审核:XX(工程师)总经理:XX(高级工程师)XX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2008年月日目录1.. 项目概述. 12.. 作业依据. 13.. 采用的坐标系. 14.. 已有成果资料的利用. 15.. 勘测定界测量. 21) 土地权属调查 (2)2) 地类现状调查 (2)3) 拨地定桩测量 (2)4) 勘测定界图的测绘 (3)5) 面积计算 (3)6) 精度控制和质量保证 (4)7) 结论 (4)6.. 成果资料整理、提交与确认. 47.. 附件. 51. 项目概述为保证(xxxx单位)建设用地的农转用与土地征收的审查报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XX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XX土资发[2006]49号文件和XX市国土资源局的有关规定,特委托XX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进行建设用地报批前的勘测定界工作。
XX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设用地征收和农转用申报材料,确定建设用地勘测界线,抽调4名精干技术人员,集中配备精良设备和仪器,于200 年月日至200 年月日完成了权属调查、地类调查、界桩放样、地形测量和面积量算及汇总等工作,为工程建设用地报批和落实各阶段经济政策及时提供了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图件资料。
本项目位于XX市镇村,用地以、为主,行政隶属(个镇、)个村(村、村、村),地势平坦,通视情况和交通状况良好。
2. 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2)《XX省土地勘测技术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技术规定》1999年版)3)《XX省城镇数字地籍调查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省国土厅、2005)4)《全国土地分类》(2002年试行版)5)《地籍测绘规范及说明》(CH5002-94)6)《城市测量规范》(CJJ8-99)7)《XX省地籍图图式》(1993)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3. 采用的坐标系本次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及说明(模板)

编号: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用地单位:**县(市)人民政府
项目用地名称:**县(市)**年度第*批次城镇建设(工业)用地勘测定界单位:****
单位负责人:***
资料复核人:***
资料审核人:***
项目负责人:***
日期:**年**月**日
目录
1、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2、勘测定界表
3、勘测面积表
4、界址点成果表
5、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
6、测绘资质证书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为核定**县(市)**年度第*批次城镇建设(工业)用地征用土地面积和使用土地的界址,由于****年**月**日进行勘测定界。
实测面积为0.00平方米(0.00亩),埋设界址桩**个。
施测方法是:使用我国南方公司生产的NTS—352型全站仪全野外采集数据,配以现场绘制草图,对各种地类、地形以及各种设施都分别进行碎部测量。
坐标系统为: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各种内外业资料进行了自检,符合《规程》要求。
后附:测绘单位资质证书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勘测定界表
勘测面积表。
勘测定界技术报告范本

编号(2011-1101)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用地单位:项目用地名称:XXXXXXXXXXXX勘测定界勘测定界单位:XXXXXXXXXXXXXXXX2011年11月04日目录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2)勘测定界表 (4)勘测面积表 (5)宗地分类面积表 (6)土地分类面积表集体 (7)外围界址点成果表 (11)界址点点之记 (18)项目用地地理位置图 (1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21)勘测定界表XX县XX镇土地分类面积表(集体)单位:公顷界址点坐标成果计算者:高建恒检查者:吉钊 2009 年8月20日界址点点之记制图者:高建恒 2009年8月20日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为测定XX县2009年第三批次建设用地第8号地块的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和使用土地的界址,受XX县国土资源局的委托,由XX县国土资源技术服务站对该项目进行建设用地勘测定界。
一、勘测定界的目的和依据:1、《土地勘测定界规程》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3、《全国土地分类(试行)》4、XX县人民政府提供的第三批次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图、测量控制点成果二、施测单位及日期:该批次勘测定界由XX县国土资源技术服务站承担,2009年8月18日-2009年8月20日完成野外作业及内业整理。
三、勘测定界外业调查情况:1、权属调查情况对该用地范围内土地登记资料:土地划界、定界文件,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土地权属复查、核实材料,处理土地权属争执的协议书、仲裁书、XX县土地利用现状图等资料进行审查,并在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配合下,组织原权属单位有关人员到现场核定。
将审核合格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勾绘到工作底图上。
2、地类调查情况利用XX县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地类界线,通过现场调查及实地判读,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地类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地类确定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准。
同时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地类进行了核实,与实地不一致的,按变更地籍调查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
勘测定界报告模板

编号(XXXX)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用地单位:XXXXXX项目用地名称:五一教育XX项目勘测定界单位:XXXXXX测绘有限公司2016年3月1日目录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2)勘测定界表 (5)勘测面积表 (6)土地分类面积表(国有) (7)土地分类面积表(集体) (8)土地分类面积表(集体) (9)土地分类面积表(集体) (10)界址点坐标成果表 (11)外围界址点坐标成果表 (22)勘测定界图 (23)项目用地地理位置图 (24)界址点点之记 (25)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为测定五一教育XX项目建设项目用地的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和使用土地的界址,受XXXXXX的委托,由XXXXXX测绘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土地勘测定界。
一、工程项目勘测定界依据1、《关于五一教育XX项目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批复文号);2、《土地勘测定界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TD/T1008-2007);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4、《城镇地籍调查规程》;5、《全国土地分类》6、XXXXXX提供的工程总平面设计图、测量控制点成果等。
二、施测单位及日期该项目勘测定界由XXXXXX测绘有限公司承担,2016-3-1至完成外业作业及内业整理。
三、勘测定界工作情况1、外业调查情况(1)权属调查情况从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搜集用地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中的权属资料,并对分幅权属界线图、权属来源证明文件等进行了审核,将审核合格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转绘到工作底图上;对无上述权属证明材料或权属界线模糊、不清的,在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配合下,组织原权属单位有关人员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现场指界,并将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界线测绘到工作底图上。
(2)地类调查情况依据《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以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地形图上的地类界线,通过现场调查及实地判读,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地类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并标注三级地类编号。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坐落:XX市XXXX镇)技术负责: X X X (工程师)项目负责:作业组长(技术员)报告编写:作业组长(技术员)报告审核: X X X (工程师)总经理: X X X (高级工程师)XX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XXXX年XX月XX日目录1..项目概述.12..作业依据.13..采用的坐标系.14..已有成果资料的利用.15..勘测定界测量.21)土地权属调查 (2)2)地类现状调查 (2)3)拨地定桩测量 (2)4)勘测定界图的测绘 (3)5)面积计算 (3)6)精度控制和质量保证 (4)7)结论 (4)6..成果资料整理、提交与确认.47..附件.51.项目概述为保证(xxxx单位)建设用地的农转用与土地征收的审查报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XX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XX土资发[2006]49号文件和XX市国土资源局的有关规定,特委托XX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进行建设用地报批前的勘测定界工作。
XX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设用地征收和农转用申报材料,确定建设用地勘测界线,抽调4名精干技术人员,集中配备精良设备和仪器,于XXXX年XX月XX日至XXXX 年XX月XX日完成了权属调查、地类调查、界桩放样、地形测量和面积量算及汇总等工作,为工程建设用地报批和落实各阶段经济政策及时提供了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图件资料。
本项目位于XX市XXXX镇XXXX村,用地以XXXXX、XXXXX为主,行政隶属XX个镇、XX个村(XXXX村、XXXX村、XXXX村),地势平坦,通视情况和交通状况良好。
2.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2)《XX省土地勘测技术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技术规定》1999年版)3)《XX省城镇数字地籍调查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省国土厅、2005)4)《全国土地分类》(2002年试行版5)《地籍测绘规范及说明》(CH5002-94)6)《城市测量规范》(CJJ8-99)7)《XX省地籍图图式》(1993)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3.采用的坐标系本次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_2

编号: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用地单位:建设项目名称:勘测定界单位:2011年7月15日目录:1.勘测定界技术说明2.勘测定界表3.勘测面积表4.节制点坐标表5.项目用地勘测定界表×××××××××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受×××单位委托,测定×××项目用地及用地界址、调查土地利用现状。
有×××单位于2011年7月15日对该项目进行用地工程勘测定界。
一、工程项目勘测定界依据1.××××项目土地一级开发项目核准批复;2.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4.全国土地分类;5.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年3月11日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6.用地单位(×××)提供的工程占地总平面图.二、实测单位及日期该项目勘测定界由×××承担,于2011年7月15日完成野外作业及内业数据处理。
三、勘测定界工作情况1.测量控制情况本次勘测定界工作采用北京地方坐标系,首级控制点采用国家测绘局提供等级××地方基准控制点;利用中海达GPS接收机(××××仪器型号)基础上,布设了控制D级点×个GPS控制点。
点名为×××××。
2.权属调查情况一是在当地管理部门查阅项目用地范围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关于市(县)、乡(镇)、村界的界址点的描述;二是依据上述资料,在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有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下,组织有关土地权属单位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现场指界;三是将项目用地范围内的村界、乡(镇)、区(县)界测绘或调绘在工作底图上;四是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规程》及《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利用查阅的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上的地类界,通过现场调查及实的判读,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类界限测绘或调绘在工作地图上,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类系数,执行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
勘测定界报告范文

勘测定界报告范文一、项目背景根据客户需求,我们地区的土地进行了勘测定界工作。
该地区位于城市的东部,总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周边环境复杂,包括住宅区、商业区以及农田等。
二、勘测目的本次勘测的目的是为土地规划、建设以及土地法律使用提供准确的界限和面积信息,确保土地的合法使用和开发。
三、勘测范围和方法1.勘测范围:本次勘测的范围为1000平方米的土地,包括土地四周边界线以及内部的地形、地貌等部分。
2.勘测方法:a.地面测量:采用全站仪和测量仪器对地面进行测量,测量精度控制在±5毫米以内。
b.GPS测量: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对土地周边的界限进行测量,测量精度控制在±10毫米以内。
c.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的测量,测量精度控制在±10毫米以内。
d.数据处理:通过GIS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测量报告和图纸。
四、勘测结果1.土地边界标识:经过勘测,确定了土地的四周边界,并用测量桩进行标识。
标识包括了测量桩编号和边界线的真实方位。
2.土地面积:根据勘测数据计算,该土地的面积为950.5平方米。
3.土地高程:经过高程测量,测得该土地的平均高程为35米,最高点海拔为37米,最低点为32米。
4.土地地貌:经过测量和分析,该土地主要地貌类型为平原,地表主要由河流、湖泊和农田组成。
五、问题与建议1.界址标识不明显:在勘测中发现部分界址标识不明显或被移位,建议对界址标识进行加固或补充。
特别是与邻近地块的边界要特别关注,以确保土地的界限清晰。
2.周边地貌变化大:由于周边地区存在城市化建设的影响,土地边界周围的地貌变化较大。
建议在土地规划和开发中,充分考虑周边地貌的变化,以及其对土地使用的可能影响。
六、总结与建议本次勘测定界工作提供了准确的土地界限和面积信息,为土地规划和法律使用提供了重要支持。
然而,土地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固界址标识,以及周边地貌的变化对土地使用的影响。
附:勘测定界图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用地单位:
项目用地名称:
勘测定界单位:
2008-3-15
目录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2)
勘测定界表 (4)
勘测面积表 (5)
宗地分类面积表 (6)
土地分类面积表(集体) (7)
地块面积及界址点坐标成果表 (11)
外围界址点成果表 (44)
项目用地地理位置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界址点点之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地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为测定建设项目用地的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和使用土地的界址,受的委托,由对该项目进行土地勘测定界。
一、工程项目勘测定界依据
1、关于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批复文号);
2、《土地勘测定界规程》;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4、《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5、《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时期适用)
6、提供的工程总平面设计图、测量控制点成果等。
二、施测单位及日期
该项目勘测定界由承担,至完成外业作业及内业整理。
三、勘测定界工作情况
1、外业调查情况
(1)权属调查情况
从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搜集用地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中的权属资料,并对分幅权属界线图、权属来源证明文件等进行了审核,将审核合格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转绘到工作底图上;对无上述权属证明材料或权属界线模糊、不清的,在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配合下,组织原权属单位有关人员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现场指界,并将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界线测绘到工作底图上。
(2)地类调查情况
依据《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时期适用)、《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以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地形图上的地类界线,通过现场调查及实地判读,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地类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并标注三级地类编号。
同时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地类进行了核实,与实地不一致的,在勘测定界报告及面积量算表中已注明。
利用收集到的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图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界线图,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基本农田界线测绘和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图上确定项目用地占用基本农田的范围,并进行了实地核定。
2、外业测量情况
本次勘测定界测量仪器采用,坐标系采用,投影带
度带,中央子午线度分。
控制网布设采用,首级控制为,加密控制为。
3、面积量算与汇总
各类面积的量算均采用方法,实测项目用地总面积为16.44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为13.47公顷,占用基本农田面积为0.00公顷。
4、相关说明
(1)本次勘测定界工作采用由用地单位提供的作为工作底图。
(2)地类代号对照
(3)权属界址点名代码说明
J表示外围界址点号;D表示地类点号;S表示市界点号;A表示县界点号;X表示乡界点号;C表示村界点号;Z表示组界点号。
(4)工作简述及自检情况说明
项目土地勘测定界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完成委托方的勘测定界任务,内外业成果均进行了有效检核。
勘测定界成果符合《土地勘测定界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
宗地分类面积表
计算者:检查者:
计算者:检查者:
计算者:检查者:
计算者:检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