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复习指导与思考题
国际法思考题

比较外交特权与豁免和领事特权与豁免相同:馆舍的特权与豁免1馆舍都不受侵犯。
馆舍是指供外交使馆以及馆长寓所只用或者领事馆所用的建筑物或者建筑的各部分以及其附属的土地2馆舍内的文件不受侵犯。
无论是外交使馆还是领事馆内的文件都不受侵犯,无论何时何地,也不论两国的外交关系处于何种状态3通讯自由的特权。
外交使馆和领事馆都具有为公务目的的通讯自由权,其来往的公文不受扣押、开拆等侵犯4馆舍免纳捐税的权利。
外交使馆和领事馆可以免纳接受国国家的、区域的或者地方的税捐,但是不包括为使馆提供特定的服务所受的费用;使馆的公务收入免纳税捐,但是储存、运送等类似服务费不在此列5馆舍人员有行动的自由和私人行李免受检查权利6外交使馆和领事馆都有使用派遣国国家标志的权利外交人员或者领事人员的特权与豁免1无论是外交人员还是领事人员都享有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
包括接受国对其人格尊严的尊重、接受国对其人身安全的保护责任2外交人员和领事人员都享有管辖上的豁免。
包括刑事管辖豁免、民事和行政管辖的豁免。
但是对于外交人员或者领事主动提起的诉讼而引起的反诉不能享有管辖的豁免3外交人员和领事人员都享有作证义务的免除的权利。
外交人员不仅没有被迫在法律程序中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而且没有提供证词的义务4外交人员和领事人员都有捐税和关税的免除的权利5外交人员和领事人员都享有私人行李不接受检查的权利。
6对于特权或者豁免得放弃都必须由派遣国作出明示书面的表示。
区别:领事特权与豁免和外交特权与豁免比较,前者比后者的范围要窄些。
主要区别有:1领馆馆舍不得侵犯是在一定限度内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1接受国官员未经同意不得进入领馆馆舍中专供领馆工作之用的部分,馆舍的其余部分不包括在内,而使馆则是规定不得进入使馆馆舍;2领馆如遇火灾或其他灾害须迅速采取救护行动时,得推定领馆馆长已表示同意从而进入领馆,而使馆无此规定;3领馆馆舍、馆舍设备以及领馆之财产与交通工具应免受征用,但确有必要,仍可征用,而使馆无这种例外的规定2领事官员人身不可侵犯受到一定限制,而外交人员人身不可侵犯不受此种限制。
国际法考题及解答大全

国际法考题及解答大全国际法考试复习资料1.国际法的主体概念:具有独立参加国际关系并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与义务能力的集合体。
三个必备要素:(1)有独立参加国际法律关系的能力;(2)有直接承担国际法上的义务的能力;(3)有直接享受国际法上的权利的能力构成要素:基本主体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民族解放运动组织(一定条件和范围内)、个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国际法的渊源概念:从国际法看,指有效的国际法规范产生或者形成的过程、程序,或者这些规范表现的形式。
主要渊源:国际条约、国际习惯(构成要素:物质因素、心理因素)其他渊源:一般法律原则、司法判例、国际法学说3.国际法效力根据与学派效力依据:国际法依据什么对国家具有拘束力,约束力的来源。
主要学派:(1)自然法学派:国际法是人类理性和良知的产物,是自然法的产物,因而有效。
代表人物:维多利亚、凯尔森。
(2)实在法学派:认为法律是作为主权者的人创造的,是以制裁或惩罚加以实施的强制命令;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现实国家的同意或共同意志。
代表人物:奥斯丁、奥本海。
(3)格劳秀斯学派:这个学派介于自然法学派和实在法学派之间;它一方面认为自然法是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另一方面又承认国家同意是国际法效力的根据。
我国:国际法的约束力来源于“各国意志之间的协调”。
4.国际与国内法的关系(一)一元论(主从论):国际法与国内法属于同一个法律体系。
主从关系,两派学说:(1)国内法优先说(2)国际法优先说(二)二元论(平行论): 国际法与国内法分属两种对立、不相隶属的法律体系。
国内法的效力来自国家意志,国际法的效力来自各国的“共同意志”。
(三)现代法学派——“对立统一”理论我国学者:国际法和国内法是不同的社会体系,但制定者都是国家,而且国内事务与国际事务彼此交叉,彼此不是互相对立而是互相紧密联系、互相渗透和互相补充的。
5.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1)国际习惯规则:若不与现行国内法抵触,可作为国内法的一部分来适用,不需经纳入程序,英、法、德、美、日等大部分国家。
《国际法》复习指导与思考题

《国际法》复习指导与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国际法 2.国际条约 3.国际习惯二、简述或论述题:1.国际法有哪些基本特征?2.现代国际法的发展趋势如何?3.试述国际法渊源的概念及其范围,并分析各种渊源的地位。
或简述《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的规定并说明其意义。
4.试述关于国际法效力根据问题的各种理论5.国际法在国内运用中如果与国内法发生冲突应如何处理?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效力如何?第二章国际法基本原则一、名词解释:1.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三、简述或论述题:1、简述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2、简述《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及其在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系中的地位。
3、试述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第三章国际法上的主体一、名词解释:1.国际法主体 2.国际法上的继承 3.永久中立国二、简述或论述题:1.简述国家的要素 2.试述承认的法律效果,并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实践3.试述国家继承的概念和规则4.试述政府继承的概念和规则第四章国家基本权利和义务一、名词解释:1.属人管辖 2.属地管辖3.保护性管辖 4.普遍管辖5国家豁免 6.自卫二、简述或论述题:1、试述国家基本权利的内容2、试述国家责任的构成、形式及其免除3、《国际社会不加禁止之行为造成损害的国际赔偿责任》对国家责任制度有何新发展?第五章国际法上的居民一、名词解释:1.国籍 2.外交保护3.引渡 4.庇护二、简述或论述题:1、试述国籍取得与丧失的条件与方式2、试述庇护的原则3、试述引渡的原则4、如何消除和防止双重国籍和无国籍问题?5、怎样认识政治犯不引渡原则?第六章国际法上的领土一、名词解释:1.领土 2.先占 3.割让 4.民族自决 5.共管 6.国际地役二、简述或论述题:1、简述领土主权的概念和意义2、简述领土的组成3、试述国际法上领土取得和变更的五种传统方式以及现代领土变更和取得方式4、简述对领土主权限制的方式5、简述边境制度的内容第七章海洋法一、名词解释:1.海洋法 2.专属经济区 3.大陆架 4.临登权5.紧追权 6. 平行开发制度二、简述或论述题:1、简述内海域的划分方式及其法律地位2、简述毗连区的划分方式及其法律地位3、试述领海的法律地位及其通行制度4、试比较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5、试述公海自由的内容6、试述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制度7、试述群岛水域的划定及其通过制度8、试述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对生物资源的养护与管理权利和责任。
国际法思考题题目(1-8)

国际法思考题题目(第一章——第八章)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国际法?简述它的基本特征。
2、简述国际条约作为国际法渊源的主要特点或特征。
3、何为一般法律原则,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4、简述国际组织决议作为国际法渊源的特点与作用。
5、简述国际法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第二章国际法基本原则1、简述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与特征。
2、什么是国际强制法,它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关系如何?3、联合国宪章宗旨集中体现了现代国际法原则,请你谈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在现代国际法原则中的地位?4、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请你谈谈其作为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第三章国际法主体1、何为国际法主体,它应具备哪些条件?2、简述国家作为国际法主要主体的要素。
3、试论个人在国际法地位中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4、什么是国家承认,其法律效果如何?5、简述国家承认和政府承认的联系与区别。
6、试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家继承和政府继承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第四章国家的基本权利与义务1、简述国家作为国际法主要主体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何为国家管辖权,它有哪些主要种类?3、简述国家主权豁免的概念、有关理论及其发展。
第五章国家责任1、什么是国家法律责任?它有哪些特征?2、什么是国际不法行为,其构成要件有哪些?3、何为国际罪行,它与国际不法行为有何区别?4、简述国家法律责任的免除。
5、简述国家法律责任的形式。
6、试述国家责任制度新问题的国际法意义。
第六章国际法上的居民1、何为国籍,简述国际取得和丧失的主要方式。
2、简述我国国籍立法的基本原则。
3、简述外国人法律地位的几种主要待遇。
4、什么是庇护?国家应如何行使庇护权?5、什么是引渡?你是如何看待政治犯不引渡和死刑犯不引渡这两个原则的?第七章人权的国际保护1、请你谈谈世界人权宣言对国际人权保护的意义与作用。
2、简述联合国1966年两项人权公约的主要内容。
3、国际人权保护专门领域主要有哪些?请简述之。
4、简述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的特点,特别是欧洲体系的特点。
国际法期末复习指导(题目加答案) 最新版 绝对考试必备

1、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的是荷兰著名法学家( B 格老秀斯)。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总理周恩来於( C 1954 )年提出的。
3、下列( B 伏尔加运河)不属于通洋运河。
4、现代国际法不承认国家有( A 域外庇护权)。
5、( D 民用商船)不能行使紧追权。
6、所谓“最惠国待遇”是指( D 等于第三国国民)的待遇。
7、学者对国外承认的效果的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两种主张,其中之一是( A 宣告说)8、( D 国际法主体发生变化)是国际法上引起国家继承的原因。
9、国际法上的无害通过制度适用於( B 领海)10、外交团是( A 外交礼仪)方面的团体。
11现行的国际海底开发制度实行( C 平行开发制)12、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国一致”原则是在( D 1945年“雅尔塔会议”)确定的。
13、关于国际法约束力的来源,较为正确的是( D意志协调说)14、在国际法上第一次规定对犯有国际罪行的国家领导人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B 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15、过境通行制度适用於( C 国际航行的海峡)16、目前确立外层空间法的最重要的公约是( D 外空条约)。
17、《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是( D 1944 )年在(芝加哥)签订的。
18 联合国安理会的“集体否决权”是指( D 任何七个非常任理事国)一致反对。
19国际法优先说的著名代表人物是( B美国的凯尔逊)20关于不动产的国家继承,应适用( C 随领土转移原则)21、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属于( D国际强行法)范畴。
22、归化”是指( C 因申请)取得国籍。
23、将争端提交由一个若干人组成的委员会。
并由其查明事实。
提出报告和建议促使当事国达成协议。
解决争端的方法称为( D 调解)24、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废弃战争的国际法律文件是( B 1928年的《巴黎非战公约》)。
25、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是( C 丁韪良)。
26使馆制度(即常住使团制度)( A 15 )世纪开始产生,他对以后外交关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国际法期末复习指导.doc

《国际法》期末复习指导重庆广播电视人学文法导学中心适用范围:试卷代号为4018的地方本科考生。
一、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使学生了解国际法是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行为规范,是国家必须遵守的法律原则和规则。
国家只有严格遵导国际公法,才能与别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促进本国与别国的交流与合作,以利于本国的政治。
经济、文化和科学的建设与发展,更好地保护本国和本国人民在外国的合法权益。
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国际公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能运用它们维护我国的权益,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2、考核对象:本科法律专业。
3、考核方式:期末闭卷方式。
4、命题依据:依据教材、卞发的教学实施意见、复习指导和综合练习题。
5、考试要求:考试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角度來要求。
了解是要求考生対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掌握是要求考牛対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重点掌握要求考牛•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根据所提岀的问题,正确地分析和解答思考题。
6、题的类型和结构:类型分为六类。
即单项选择题(10分),多项选择题(10分),墟题(15分),徊解释题(20分),简答题(20分),论述题(25分)。
7、考核形式:闭卷、笔试。
时间:120分钟。
其它:从题型可以看出,《国际法》的考试题注重客观性命题,即着重考察基木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 较大,面较宽,题量分散是其特点。
同学们在学习和复习时请注意全面掌握。
书本外的补充知识原则上不做考试要求。
二、期末教学复习指导导论1、了解国际公法的形成为发展,国际公法主体的概念和类型,以及国际公法的编纂。
2、理解国际公法的定义、特征和效力根据,国际公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3、掌握国际公法的渊源和辅助资料;国际公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各项基本原则。
第二章国家1、了解关于交战团体和叛乱团体等的承认和屮华人民共和国承认和继承的实践。
《国际法》期末复习指导答案

《国际法》期末复习指导答案名词解释和问答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国际法编纂:是指国际法的法典化,即把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制定为系统的条文,并且把正在形成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以法典的形式作出规定,以促进国际法的发展。
2、国际法上的国家:他是指由定居在一定范围的领土之上的居民在一个独立自主的政府之下组成的社会。
国家必须具备有固定的居民、确定的领土、政府和主权四个要素,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的主体。
3、永中立国:是根据国际条约或国际承认在对外关系中承担了永久中立义务,从而使其主权受到了特殊限制的国家。
4、国家承认:即对国家的承认,通常是指既有国家确认某一实体为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并表示愿意与之交往的行为。
5、政府承认:即对政府的承认,指一国确认他国的新政府具有代表其本国的正式资格并表示愿意与之交往的行为。
6、国家继承:国家继承是指一国对某一领土的国际关系所负的责任由别国取代。
7、政府继承:政府继承是指某一政府代表国家的资格被新政府所取代,亦即国家政府的更迭。
8、国家责任:国家责任是指国家对其国际不当行为所应负担的国际法律责任。
9、国家责任的执行:国家责任的执行是指从事国际不当行为的国家履行因其不当行为而对受害国所负担的有关义务,其目的和作用在于消除国际不当行为的后果,从而有效地维护受害国的权利。
10、国家领土:国家领土是指隶属于国家主权之下的地球的特定部分,包括陆地、水域、陆地与水域的上空和底土等部分。
11、领陆:是国家疆域以内的全部陆地,包括大陆和岛屿。
领陆是一个国家领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领陆的其他部分都是附属于领陆而存在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领陆的国家。
12、领水:领水是国家陆地疆域以内的水域(称内陆水)和与陆地疆界邻接的一带海域。
13、领空:领空是国家领陆和领水以上一定高度的空气空间。
14、先占:亦称占领,是指国家通过对无主土地的占领而取得对该土地的主权的行为。
先占的主体是国家,客体是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土地,即无主地。
法学-《国际法学》复习资料

《国际法学》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题庇护;国家豁免权;独立权;普遍性管辖;国际习惯简答题1、简述不使用武力原则。
2、简述《南极条约》的主要内容3、简述使馆的职务。
4、简述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及制度。
案例分析题1、2005年5月20日,甲国军舰海鹰号在距离海岸大约16海里的本国毗连区海域,发现一艘被怀疑正准备向甲国走私电器的船舶彩虹号,该船在乙国登记但所有船员都为甲国人,当海鹰号试图靠近彩虹号对其进行检查时,彩虹号逃往公海,海鹰号对其紧追。
5月21日,在追赶至离岸105海里的地方时,由于发生故障,海鹰号停止了追赶。
5月22日,从另一方向驶来的甲国军舰威武号追上了彩虹号。
当登临检查的要求遭到拒绝时,威武号军舰开炮将彩虹号击沉。
问:(1)彩虹号的船旗国应为哪国?为什么?(2)海鹰号军舰是否有权执行对彩虹号的紧追任务?为什么?(3)威武号军舰接替海鹰号军舰对彩虹号展开的紧追是否正当?为什么?(4)威武号军舰将彩虹号击沉是否合法?为什么?2、A国甲冒充B国工作人员进入停留在B国的C国飞机上,并放置一枚炸弹后逃回A国。
飞机起飞不久在D国上空爆炸。
ABCD国都参加了有关惩治航空犯罪的国际公约,而且相互之间没有签署任何引渡等刑事司法协助协议。
问:(1)目前关于惩治航空犯罪的国际公约主要有哪些?(2)哪些国家有管辖权?理由。
(3)假如C国向A国提出引渡甲的请求,A国是否必须引渡?为什么?(4)假如A国不引渡甲,依据有关国际法公约,A国应采取什么措施?论述题(只选做一题)1、试论联合国安理会的职权及其表决程序。
2、依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分别享有什么权利。
《国际法》试题1参考答案名词解释题庇护:国家对于因被外国当局通缉或受迫害而来避难的外国人,许其入境和居留,并给予保护。
国家豁免权:指一国的行为或财产不受外国的司法管辖。
独立权: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他国或任何外来势力干涉的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法》复习指导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国际法 2.国际条约 3.国际习惯
二、简述或论述题:
1.国际法有哪些基本特征?
2.现代国际法的发展趋势如何?
3.试述国际法渊源的概念及其范围,并分析各种渊源的地位。
或简述《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的规定并说明其意义。
4.试述关于国际法效力根据问题的各种理论
5.国际法在国内运用中如果与国内法发生冲突应如何处理?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效力如何?
第二章国际法基本原则
一、名词解释:1.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三、简述或论述题:
1、简述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
2、简述《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及其在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系中的地位。
3、试述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国际法上的主体
一、名词解释:1.国际法主体 2.国际法上的继承 3.永久中立国
二、简述或论述题:1.简述国家的要素 2.试述承认的法律效果,并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实践3.试述国家继承的概念和规则4.试述政府继承的概念和规则
第四章国家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名词解释:1.属人管辖 2.属地管辖3.保护性管辖 4.普遍管辖5国家豁免 6.自卫
二、简述或论述题:
1、试述国家基本权利的内容
2、试述国家责任的构成、形式及其免除
3、《国际社会不加禁止之行为造成损害的国际赔偿责任》对国家责任制度有何新发展?
第五章国际法上的居民
一、名词解释:1.国籍 2.外交保护3.引渡 4.庇护
二、简述或论述题:
1、试述国籍取得与丧失的条件与方式
2、试述庇护的原则
3、试述引渡的原则
4、如何消除和防止双重国籍和无国籍问题?
5、怎样认识政治犯不引渡原则?
第六章国际法上的领土
一、名词解释:1.领土 2.先占 3.割让 4.民族自决 5.共管 6.国际地役
二、简述或论述题:
1、简述领土主权的概念和意义
2、简述领土的组成
3、试述国际法上领土取得和变更的五种传统方式以及现代领土变更和取得方式
4、简述对领土主权限制的方式
5、简述边境制度的内容
第七章海洋法
一、名词解释:1.海洋法 2.专属经济区 3.大陆架 4.临登权5.紧追权 6. 平行开发制度
二、简述或论述题:
1、简述内海域的划分方式及其法律地位
2、简述毗连区的划分方式及其法律地位
3、试述领海的法律地位及其通行制度
4、试比较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
5、试述公海自由的内容
6、试述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制度
7、试述群岛水域的划定及其通过制度
8、试述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对生物资源的养护与管理权利和责任。
第八章国际空间法
一、名词解释:1.空间法 2.《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3.空中劫持 4.《蒙特利尔公约》 5.1967
年《营救协定》
二、简述或论述题:
1.简述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
2.试述航空器的法律地位和飞行制度
3.简述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
4.简述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
5.根据联大的决议和外空条约,各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应遵循哪几项原则?
第九章国际组织法
一、名词解释:1.国际组织 2.《联合国宪章》 3.安全理事会
二、简述或论述题:
1.国际组织可分为哪些类型?政府间国际组织有哪些基本特征?
2.现代国际组织的发展趋势如何?
3.联合国有哪些主要机构?
4.阐述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4.何谓区域性国际组织?它有什么特征?区域性国际组织与联合国有何法律关系?
第十章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一、名词解释:1.外交关系 2.领事关系 3.国际法上的外交
二、简述或论述题:
1.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领事特权与豁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十一章条约法
一、名词解释:1.条约 2.缔约能力3.缔约权4.条约的保留 5.“条约相对效力原则”6.“条
约必须遵守原则”
二、简述或论述题:
1.条约有哪些基本特征?
2.缔约能力与缔约权有何区别?
3.试述评现行的条约保留制度? 条约的保留规则有哪些?
4.试述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问题。
5.条约解释有哪些规则?
第十二章国际环境法
一、名词解释:1、国际环境法2、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二、简述或论述题:
1、简述国际环境法的特征。
2、国际环境“软法”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3、简述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第十三章人权的国际保护
一、名词解释:1、人权国际保护2、人权国际标准
二、简述或论述题:
1、试述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内人权制度的区别与联系。
2、简述人权国际公约监督机构的主要职责
第十四章国际争端法
一、名词解释:1.国际争端 2.反报 3.报复 4.斡旋 5.调停 6.仲裁
二、简述或论述题:
1.为什么说和平解决争端是现代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2.比较斡旋与调停的异同。
3.试述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
4.试分析国际法院的管辖权。
5.试比较国际法院与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