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谦辞和敬辞
敬辞谦辞巧记口诀

敬辞谦辞巧记口诀敬辞,谦辞乃文章之本体,是语言文字礼节之首要体现,且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不可或缺的。
没有正确运用敬辞和谦辞,文章的文体就不能够彰显出,谈话的礼节也就不可能得到体现。
因此,人们专门收集了一些“敬辞谦辞巧记口诀”,帮助人们记住有关的谦辞和敬辞,提高其文字礼节。
以“称谓”为例,下面就是一些常用的“敬辞谦辞巧记口诀”。
1、对上司要用“尊长”、“恭敬”、“表敬”字眼,且表示“敬酬”;2、对同辈,请用“友善”、“熟悉”、“高兴”来表示;3、称呼老者宜用“晚辈”、“尊贵”、“尊师”来礼节性的表达。
此外,还有很多口诀可以帮助人们巧妙的运用谦辞和敬辞,例如:1、介绍对方时“请记住”;2、使用“恭维话”来表示赞美;3、“谦让”,永远不要侵犯他人;4、“尊重”别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他人。
知道了以上口诀,人们就可以遵循“敬辞谦辞巧记口诀”,在谈话时礼貌待人,且在文字上表达出自己的礼节和尊重。
通过正确使用谦辞和敬辞,可以增强双方之间的沟通,促进友谊和改善彼此的交流,从而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文字礼节意义重大,而谦辞和敬辞是文字礼节的核心。
因此,学习和运用“敬辞谦辞巧记口诀”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帮助人们提高他们的文字礼节水平,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他人中树立良好形象。
除了学习“敬辞谦辞巧记口诀”,人们还应该努力拓展自己的文字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文字知识,多看读书,不断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文字礼节,并有效的运用。
综上所述,敬辞谦辞是文字礼节的基础,学会了运用“敬辞谦辞巧记口诀”,可以使自己的文字礼节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赏。
当然,除了学习“敬辞谦辞巧记口诀”外,还应该努力拓展自己的文字知识,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文字礼节,提高人际交往的水准。
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常用谦辞敬辞用法大全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常用谦辞敬辞用法大全一、高考必考敬辞大全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
1、“令”字一族。
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
如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2、“拜”字一族。
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
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辞:指告辞对方;拜访:指访问对方;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识:指结识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3、“奉”字一族。
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
如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逢迎:迎接;奉托:拜托。
4、“惠”字一族。
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誉(财物)。
5、“恭”字一族。
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
如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6、“垂”字一族。
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7、“贵”字一族。
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趁对方学校。
8、“高”字一族。
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敬辞谦辞用法

敬辞谦辞用法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
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始终在社会上占有统治地位,也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文化。
与“恭”、“良”、“温”、“俭”、“让”等内容紧密联系的中华传统礼仪文化,表现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中,那就是中国人十分注重“对别人的恭敬谦让”、“对自己的贬抑谦虚”以及“与人交往中温文尔雅的措词”上面。
中国人十分推崇这种为人处事的生活态度,中华民族被誉为礼仪之邦,其原因也与此有很大关系吧。
这一点,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确实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的。
西方人总体上崇尚的是实事求是、大方自信,通常不会特意的贬低自己,抬高他人。
下面一则笑话就反映了中、西方的这种差异:外国人:你的女儿真漂亮。
中国人:哪里,哪里?外国人:鼻子、眼睛和嘴。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集中地表现在汉语中大量的敬词谦词雅语上。
总的来说,传统礼仪文化中的谦敬雅词,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意义的。
如古人在称呼自己时通常会用“鄙人”、“在下”等,而尊称别人时为“阁下”、“师傅”等;通常在问别人的姓名的时候会说:“您贵姓?”,对方在回答会先说“免贵”;称自己的妻子时为“贱内”、“拙荆”,称呼别人的妻子时会说“尊夫人”等;在谈到自己的儿子时会说“犬子”,而对别人的儿子则用“令郎”等。
这些谦词敬称,有的现在还继续保留使用,有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变化。
但,对自己谦虚、对他人尊敬的风气始终是我们文明进步的社会所提倡的。
谦敬雅词不仅表现在日常的生活交际之中,也表现在语文学习及高考考点上。
这也表明了谦敬雅词在新时代的强大生命力及现代人对传统礼仪文化的继承发展态势。
六、19.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词谦语。
(6分)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邀请朋友到家里作客,可以说“下午我在家里等您来”。
也可以说“下午我在家恭候您光临”。
敬辞谦辞容易说错的句子

敬辞谦辞容易说错的句子一、敬辞使用错误的句子。
1. “你家令郎真聪明。
”- 错误原因:“令郎”本身就是敬辞,用于称呼对方的儿子,句中“你家”和“令郎”语义重复。
正确的说法可以是“令郎真聪明。
”2. “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希望您不吝赐教我的拙作。
”- 错误原因:“拙作”是谦辞,用于称自己的作品。
句中前面说“我的拙作”正确,但是后面“不吝赐教我的拙作”表述错误,“不吝赐教”的对象应该是说话者本人,正确的句子可以是“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希望您不吝赐教。
”3. “我光临了您的寒舍。
”- 错误原因:“光临”是敬辞,用于称宾客来到,一般说“欢迎光临”,这里用于自己到别人家里,用法错误。
正确的说法是“我到您的寒舍拜访。
”寒舍是谦辞,用于称自己的家。
二、谦辞使用错误的句子。
1. “我的家父身体很好。
”- 错误原因:“家父”是谦辞,指自己的父亲,前面不能再加“我的”,正确的说法是“家父身体很好。
”2. “请您务必收下我的一点小意思,这是我对您的一点绵薄之力。
”- 错误原因:“绵薄之力”是谦辞,用于自己对别人的帮助,这里用于送东西,用法错误。
正确的句子可以是“请您务必收下我的一点小意思。
”3. “我在贵公司的这段时间,承蒙您的垂爱,我也做出了很多贡献。
”- 错误原因:“垂爱”是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喜爱或重视,这里用于自己说自己被喜爱的同时强调自己的贡献,语境不合适。
正确的说法可以是“我在贵公司的这段时间,承蒙您的关照,我也努力做出了很多贡献。
”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正确使用敬辞和谦辞非常重要。
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还能准确地传达说话者的态度和情感。
敬辞是用于对他人表示尊敬的词语,而谦辞是用于表示自己谦虚的词语。
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误解或者给人不礼貌的感觉。
中国敬语谦辞大全

等。 3、“令”是敬语。凡是称呼别人家中的人,无论辈分大小,男女老少,都应该 冠以“令”字, 表示尊敬。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母亲为“令堂”,亲戚为“令亲”、“令 兄”、“令妹”, 儿子为“令郎”,女儿为“令爱(令媛)”等。 4、称人之妻为“夫人”,称己之妻为“拙荆”。
5、“泰水”用来称岳母,“泰山”用以称丈人。
四、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用的敬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 很久不见说“久违”; 向人祝贺说“恭喜(恭贺)”; 请人批评说“请指教”; 请人指点说“请赐教”; 请人帮忙说“劳驾”;
求人办事说“拜托(敢烦或敢请)”, 别人好心称“雅意”; 别人批评称“雅正”; 请改文章说“斧正”; 送人礼物说“笑
纳”; 请求人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 赞人见解说“高见”; 等候客人说“恭候”; 未及迎接说“失迎”; 看望别人说“拜访”; 宾客来到说“光临(惠临)”; 我接客人为“恭迎”;
奉陪:陪同
(二)、谦辞 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 1、“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 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 家母、家慈:称母亲; 家兄:称兄长; 家姐:称姐姐; 家叔:称叔叔。 2、“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 舍弟:称弟弟; 舍妹:称妹妹; 舍侄:称侄子;
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 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9、“鄙”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 鄙人:谦称自己; 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 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七、谦辞敬语歌 称人之父为“令尊”,称己之父为“家君”。 称人之妻为“夫人”,称己之妻为“拙荆”。 称友家人均加“令”,“舍”“家”用于自家人。 “泰水”用来称岳母,“泰山”用以称丈人。 客人来家曰“光临”,我接客人为“恭迎”。
正确使用谦辞和敬辞

:本指妇女涂脂抹粉。后常用作提笔作画、写字或作文的谦辞。
区区此心:区区,微小、微薄。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愚笨的人多次思虑问题,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得 到一定的收获。也作“愚者一得”。 管窥蠡测: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蠡,瓢。从竹管里看天, 用瓢来量大海。比喻眼光狭窄,见识浅陋。也作“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 前卖弄本领。 聊表寸心: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避让贤路: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常作老年引退的自谦辞。
分析:错误,“入室弟子”指能得师传,学问或技艺造诣精深 者。“入室弟子”一谦辞
“谦词”,与敬语相对,是向人表示谦恭和自谦的一种词语。如: 称自己为“仆”、“愚”、“老朽(老年人自称)” 、某、鄙 说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为“马齿徒增”, 称自己的议论为“刍议、 自己的作品为拙作、“绵薄之力”、, 称赠人的礼品或对人的建议为芹献 称自己的亲属为“家严、家慈、家兄、家嫂、犬子、小女”等。
请判断下面句子的正误。
1、主持人在元宵联欢晚会上说:“杨帆,既然大家这么欢 迎你表演节目,你就不要怕献丑了,唱一首你最拿手的歌 吧。”
分析:“献丑”为谦辞,用于表演技能或写作的时候,表示 自己的能力很差。此处用于别人使用不当。
请判断下面句子的正误
2.近年来研究宋词,完成拙作一本,恳请舍弟不吝赐教。 分析:错误,“舍”是谦辞,不可用于对方,也不可用于比 自己辈分高或年龄长的人。
正确使用谦敬辞
一、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
礼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礼 记·曲礼上》:“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 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既是人和禽兽的分野,也是文明 和野蛮的分野。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用法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用法1.敬辞的使用在古代社会,人们之间有着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尊重他人是非常重要的。
敬辞的使用成为了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古代常见的敬辞用法:1.1."君""君"是对上级或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的尊称,常用于称呼君主、国君、官员等。
例如:国君曰"吾君",对官员称"___"。
1.2."卑职""卑职"是一种自谦的方式,常用于自称。
这种谦虚的用法表达了对对方地位的尊重,并同时展现了自己的谦逊。
例如官员对君主说"卑职敢问陛下…"。
1.3."恩典"在交流中,表示对他人恩惠的尊敬也是一种重要的敬辞用法。
通过表示对恩典的感激,可以体现对对方的敬意。
例如:"给予恩典"、"恩泽深重"等表达方式。
2.谦辞的使用古代人们也强调了谦虚礼让的重要性,谦辞的使用在交流中起到了平衡地位关系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古代常见的谦辞用法:2.1."愚""愚"是一种自谦之词,用于表达自己的无知或不够聪明。
此种表达方式发自内心地谦虚,以示尊重对方的智慧或见识。
例如:"愚不敢当"、"愚见"。
2.2."敢问"在向对方提问时,古代人们常使用"敢问"一词,表达自己的谦逊和对对方知识的敬意。
这种谦辞用法体现了彼此之间的尊重和礼貌。
2.3."胆敢""胆敢"是一种谦虚的表达方式,表示自己的胆量或决心不够大。
通过使用这个词,表达者向对方示意自己对某事的顾虑和尊重。
例如:"胆敢不敢独断"。
总结古代社会中的敬辞和谦辞用法对于维系社交关系、展现尊重和礼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敬辞谦辞及应用

尊称篇尊称,也叫敬称,一般指比较尊敬的称呼。
例如,小王尊称王医生为神医。
针对不同的对象,称呼可有多种。
称呼帝王时,一般有“陛下、大王、王、上、君、天子、万乘、圣主、主上、元首、九重天”等等。
对一般人,则有“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台端、孺人、大人、兄台”等等至于古代对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尊公、尊大人,对对方母亲称令堂、太君,对对方的妻子称令正,对对方妻父称泰山、冰翁,对对方兄弟称昆仲、昆玉、令兄(弟),对对方的儿子称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对对方的女儿称千金、玉女、令爱等等,因多见于口语,不再一一列举。
一、令敬辞,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如: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媛):对别人儿女的敬称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如: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垂问、垂询: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四、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如:请问:希望别人回答请教:希望别人指教五、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如:赐教:别人指教自己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指别人的见解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朋:对方的朋友高亲:对方的亲戚高邻:对方的邻居高见:指别人的见解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华翰:称别人的书信华诞:别人的生日华厦:别人的房屋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使用谦辞和敬辞
中华民族崇德尚礼,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作为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卑己达人。
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一些敬辞谦称,所谓谈笑有敬辞,往来多谦称。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谦称指含降卑口吻的用语。
敬辞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词只能用于称自己。
谦敬色彩常见词语适用对象
谦辞
家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兄、家妹等
舍舍弟、舍妹、舍侄、舍下、舍亲等小小女、小弟、小徒等寒寒舍愚愚见、愚弟、愚妹等鄙鄙人、鄙见等拙拙见、拙著、拙荆等贱贱妾、贱徒等(贱货、贱人——骂人话)犬犬子
辱辱临(称自己到某处)/莅临、光临(敬称别人到自己处)
忝忝列门墙、忝为人师敢敢问:冒昧的向别人发问敢请、敢烦笨鸟先飞、抛砖引玉、聊尽绵薄、一孔之见、洗耳恭听
敬辞
钧钧裁(决定、裁定)、钧启(多用于打开信封的人的姓名之后)
玉玉照:称对方的照片玉音:称对方的书信言辞(多指书信) 玉成:成全玉体:称对方的身体芳芳龄:称女子的年龄芳泽:古代妇女润发用的有香气的油,泛指香气。
垂垂询:别人(多指尊长上级)对自己的询问垂爱:尊长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垂教:尊称别人对自己的教诲惠惠顾、惠临: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题的上款)惠允:请对方允许自己的某事令令阃:称对方的妻子令嫒、令郎:称对方的女儿、儿子令尊、令堂:称对方的父亲、母亲令亲:称对方的亲戚奉奉劝:对别人的劝告奉告:告诉奉陪:陪伴
高高就:称别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见:高明的见解高龄:称60岁以上的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别人的学生
贵贵恙:称别人的病贵庚:询问别人的年龄(多是男子)贵干:询问别人要干什么尊尊姓大名、尊驾宝宝眷:称别人的家眷宝号:称别人的商铺
华华诞:称别人的生日华翰:称对方的书信华宗:称别人的同姓
候候光: 等候光临候教: 等候指教拜拜读:读人家的文章拜访:到别人家里做
客拜辞:到别人家做客后离开拜托:托别人替自己办事拜识:认识别人。
如:久仰大名,今日得以拜识屈屈就:用于请人担任职务屈驾:委屈大驾(邀请人的敬辞)
屈尊:客套话,降低身份俯就(含义见下) 屈才:大材小用,指人的才能不能充分发挥。
屈居:委屈别人居住在某个地方俯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俯就:希望对方同意担任某个职务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的理解叨叨光:受到恩惠,表示感谢叨教:得到指教,表示感谢叨扰:打扰了别人,表示歉意
雅雅正:请别人批评指正雅教:称对方对自己的指教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斧正请别人改文章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足下对朋友的敬称(多用于书信)包涵请对方原谅笑纳用于请人收下礼物赐教请别人给予指教
久仰对对方仰慕以久(多用于初次见面时说)璧还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
百忙之中称对方的工作很忙碌
记忆口诀:
①家大舍小令外人
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
对人称自己的小辈和比自己年轻的家人冠以“舍”;
称别人家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
②求人办事说“拜托”,请人帮忙说“劳驾”;请改文章说“斧正”,向人祝贺说“恭喜”;老人年龄说“高寿”,看望别人说“拜访”;送礼给人说“笑纳”,对方来信说“惠书”;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请人指点说“赐教”,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自己住所说“寒舍”;请人谅解说“包涵”,宾客来临说“光临”;等候别人说“恭候”,未及迎接说“失迎”;请人勿送说“留步”,中途先走说“失陪”;陪伴朋友说“奉陪”,请人决定说“钧裁”;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未见说“久违”;请人批评说“指教”,请人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求人解答说“请问”;问人姓名说“贵姓”,答说己姓说“免贵”。
只要掌握了这些谦敬辞语的含义及使用对象,高考中的试题就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