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绝活——颠颠脚跟就能养生-名老中医谈养生——老年进补与长寿

合集下载

踮脚运动能降血糖吗

踮脚运动能降血糖吗

踮脚运动能降血糖吗中医养生上讲经常跺跺脚,踮踮脚后跟是有利于人健康和幸福的,所以无论是对于男性女性、中老年人还是办公室一族来说,它都是非常适用的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

下面就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踮脚跟真能降血糖吗俗话说得好:“树老先老根,人老先老脚”,脚是人体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而脚后跟又是脚部最关键的部位,人体的很多血管、穴位都集中在脚上,中医上也讲人要健康,就要注重保护自己的双脚,经常按揉脚底的一些穴位可以起到缓解很多疾病的作用。

其实,踮脚跟在古代就早已被运用,原称“敦踵法”,新出土的西汉初期的《引书》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记载。

同时,具有800年悠久历史的导引养生术八段锦,其最后一势动作名为“背后七颠百病消”。

这个动作也正是通过颠脚跟的方式,刺激肾经系统,诱发全身震荡,柔和地按摩五脏六腑,从而起到消除百病的神奇功效。

由此可见,踮脚跟是由来已久的,是一种很古老的方法。

踮脚跟的具体做法1、两脚并拢;2、双脚跟提起,头上顶,动作稍停;3、双脚跟下落,咬牙,轻震地面。

踮脚跟做的时候要注意:一起一落为一遍,注意保持平衡,动作不要着急,反复做7遍,或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时间。

可以看出,踮脚动作也就3步,非常简单易行,没有场地限制,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可以做起来。

对于男人来说,踮脚跟有助于男人补肾壮阳,维护“生命腺”。

脚,可真是男人的宝儿,男人过了30岁,肾气变得虚弱,肾阳也不再充足,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颠脚跟可以补助肾气,就连踮脚尖,也有益肾壮阳的功效,可明显改善性功能。

若患有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小便时踮脚也有尿畅之感。

对于老年人来说,踮脚跟可以预防疾病,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现代社会,三高、高血糖、心脑血管疾病是最让老年人身心受害的慢性疾病,这些疾病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而是长年累月由于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积累而致的,根源在于体内血管变细,血液供应能力下降,由于血液供给大脑、身体各部分的养料不足,从而导致人衰老、一系列慢性病随之而来。

踮脚尖重驻脚跟的中医原理

踮脚尖重驻脚跟的中医原理

踮脚尖重驻脚跟的中医原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踮脚尖重驻脚跟的中医原理源于古代中医学理论,认为通过踮脚尖的练习可以起到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等作用。

长寿的秘诀--------颠脚跟(跺脚跟)

长寿的秘诀--------颠脚跟(跺脚跟)

长寿的秘诀--------颠脚跟(跺脚跟)长寿的秘诀--------颠脚跟(跺脚跟)为了保持健康,很多朋友在养生这条道路上做了很多尝试:有的不惜重金寻求名贵的药材,有的不辞辛苦拜访名家指点,还有的朋友不计寒暑每天坚持锻炼……或许都或多或少收到一些效果,可是养生一定要这么大费周章才能显示诚意吗?其实,只要道理正确,我们采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就可以很好地进行养生,今天介绍给大家的就是这样一种方法——练脚跟。

不过,首先有一句话要送给大家:养生当先明理。

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简单的动作就蕴含着养生的精髓。

俗话说“树老先老根,人老先老脚”。

道法自然,从动物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当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生物往往可以牺牲一些局部的、不重要的部位来保全自己的生命。

我们身上气血不足的时候,机体也会为了保证重要脏器的功能和维持生命,而牺牲末梢。

老年人的体会比较深:一上了年纪,胃口可能没有什么变化,手脚先觉得不灵便了。

从中医来讲,脚是很重要的部位,其中脚后跟又具有相当关键的地位。

流经脚后跟的经络有足太阳膀胱经和奇经八脉之阳跷脉、阴跷脉,足少阴肾经也有一支别入脚后跟。

所以,运动脚后跟会对这些经络的气血运行起到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

脚后跟有力的人,他的肾中阴精往往也是很充足的。

中医讲“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就是讲的心与肾的正常关系。

肾阴充足,心火不会亢盛,人也会很平静;肾虚了,心火没办法被克制,就会出现烦躁、易怒甚至失神的表现。

很多没有外伤而有脚跟痛的人其实就是肾虚引起的,可以因为年老气衰、性生活过度等很多原因。

这中间有些因果关系可以梳理一下,有些朋友是因为肾虚而反映出脚跟痛这样的毛病,而反过来呢,脚后跟有问题了也会导致肾的问题。

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来自女性朋友的高跟鞋。

脱掉您的高跟鞋平时我们谈到高跟鞋的危害时,往往提到的只是对局部肌肉的劳损和对骨盆架构的长期影响。

事实上,让脚后跟长期保持离地状态对我们的肾精是有很大损耗的。

脚后跟有肾经的一个分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脚后跟干裂的人身体都不怎么好,所以,要想肾强的话一定要注意脚后跟的保养。

人老脚先老 老人足疗延年益寿

人老脚先老 老人足疗延年益寿

人老脚先老老人足疗延年益寿中医古籍说“精从足底生”,又说“人老脚先老”,可见足疗对于老年人的养生保健起到的重要作用。

而在生活中我们更是发现,老年人如果双足足心还有温暖发热的,那一定是长寿之相。

人老脚先老老人足疗延年益寿足疗,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

脚部的保健对我们身体的健康是有影响的。

老人足疗有什么作用呢?足疗是运用中医原理,集检查、治疗和保健为一体的无创伤自然疗法。

足疗包括两部分:足浴和足部按摩。

足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是人体的阴晴表,能够很准确地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

足疗,即热水洗脚,加之一些科学的脚部按摩。

实践证明,足浴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可靠的自我保健方法。

故我国民间素有“睡前一盆汤”的习惯做法,和“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除湿祛暑;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的说法。

中医学对脚部的保健非常重视。

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连接人体脏腑的12 条经脉,其中有6条起于足部,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双脚分布有60多个穴位与内外环境相通。

如果能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能刺激这些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内脏功能、舒通全身经络,从而达到祛病驱邪、益气化瘀、滋补元气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有无数的神经末稍与大脑紧密相连,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因此,经常用热水洗脚,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从理疗学的观点看,热水洗脚是一种浸浴疗法。

洗脚时,水温以40至50℃为宜,水量以淹没脚的踝部为好,双脚浸泡5至10分钟。

同时,用手缓慢、连贯、轻松的按摩双脚,先脚背后脚心,直至发热为止。

这样,能使局部血管扩张,末稍神经兴奋,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

如能长期坚持,不仅有保健作用,还对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失眠、多梦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如在浴水中加入某些药物,还能防治感冒、脚疾、冻疮和关节痛等症。

国学大师南怀瑾:寒从足底生,精也从足底生死亡从哪里开始呢?我常说,身体健康要注意活动两条腿。

老中医的长寿秘诀------床上蹬脚、床上深吸气、室外吐气,每天各做100次

老中医的长寿秘诀------床上蹬脚、床上深吸气、室外吐气,每天各做100次

老中医的长寿秘诀------床上蹬脚、床上深吸气、室外吐气,每
天各做100次
台湾一位老中医叫姜通,已经是百岁高龄了,他走路仍然健步如飞,老人常见病在他身上一样也没有。

他的养生秘诀是每天做到“3个100次”:第一是躺在床上蹬脚100次,第二是在床上深吸气100次,第三是到室外吐气100次。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王素君说,“三个100次”的确有助于养生。

蹬脚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使腿膝部的肌肉、韧带得到伸展,能消除脚步疲劳,使全身轻松舒适。

冬季如果感到特别怕冷,蹬脚会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早晨起床前蹬蹬脚,能使人保持充沛的精力。

王素君说,蹬脚还能改善睡眠。

许多老人失眠是因为阴阳失衡。

足部有六条经脉运行,蹬脚可以刺激经脉气血运行,有助于阴阳相合,可促进睡眠。

而深吸气、吐气能提高心肺功能,肺是人体主要的呼吸器官,保护肺是身体保健的首要任务。

深吸气、吐气就是胸腹式呼吸联合进行,可以排出肺内残气及其他代谢产物,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以供给各脏器所需的氧分,提高或改善脏器功能。

深吸气时,先使腹部膨胀,然后使胸部膨胀,达到极限后,屏气几秒钟,逐渐呼出气体。

呼气时,先收缩胸部,再收缩腹部,尽量排出肺内气体。

王素君说,吸气、吐气动作完成后,主动咳嗽几下可促使肺部清洁、增强免疫力、保护呼吸道不受损伤。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能清除呼吸道内异物或分泌物。

咳嗽时,双臂下垂,使气流从口、鼻中喷出。

如此反复8~10遍,尽量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出。

益寿延年颤抖功

益寿延年颤抖功

益寿延年颤抖功俗话讲得好,百练不如一走,百走不如一抖。

晒抖功是民间正骨医师崔同兴先生传授的养生小功法,有补阳气、祛寒湿、舒筋脉的作用,可使经脉气血通畅,适合于阳气不足、寒湿偏重的人群,也适合于颈肩腰背不适的“久坐族”。

晒抖功中的抖动法与八段锦中的“背后七颠百病消”有些类似,单纯抖动就是很好的养生方法,踮脚抖动同时晒太阳,借天之阳气补人之阳气,养生保健作用更为强大。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阳气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决定着人体的生死。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

人体有了充沛的阳气才能够精神饱满、充满活力、行动敏捷、身体强壮。

阳气充足,人就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同时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在损害着人体的阳气。

过食寒凉、夏天过多吹空调、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使得现在阳气不足、寒湿偏重的人们越来越多,其表现有身体疲乏困重、精神体力不好、白天犯困、晚上则失眠多梦;经常腰膝酸软、手脚冰凉;大便不成形或黏腻、容易腹泻;女性白带增多、痛经;四肢关节疼痛、颈肩腰背酸痛、小腿抽筋等症状。

晒抖功可畅通气血、益寿延年“万物生长靠太阳”,温暖的阳光可以补充人体的阳气。

晒太阳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的能力,调节中枢神经,还可以促进对维生素D 的吸收,帮助人体摄取和吸收钙、磷,有利于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通过晒和抖,人体接受阳光的普照和恩赐,把身体的寒湿排出去,把失去的阳气补起来。

这个方法可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晒太阳补阳气也不会出现“上火”的症状。

脚趾是足三阴(肝、脾、肾)和足三阳(胆、胃、膀胱)经交汇的地方,操作时两脚十趾抓地,可刺激脚趾部位的阴阳经脉,调节相应脏腑的气血活动并改善其功能。

人的腿部肌肉发达,肌肉中又有大量血管,在上下踮脚时,腿部肌肉就会一紧一松。

垫脚跟脚尖——补肾

垫脚跟脚尖——补肾

垫脚跟脚尖—补肾因为脚跟与人体的肾经关系密切,而垫脚跟实际上是刺激了肾经穴位。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沿足跟部上行,最终属肾络膀胱。

男人过了30岁,肾气变得虚弱,肾阳也不在充足,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点脚跟就可以补助肾气,以促进肾气的通阳气化作用。

如果你坚持敦踵三月以上,你会发现,脚真是男人的宝贝,在颠脚跟的同时,再踮一踮脚尖,踮脚尖时要稍微高一些,(方法是:双足并拢着地,用力踮起脚跟,然后放松)。

这样不仅可以补助肾气,还可以益肾壮阳,明显改善男人的性功能。

如果能在一天内做上五六次这样的踮脚尖运动,常年坚持便能达到很好的益肾作用。

在寒冷的冬天里,经常颠颠脚跟,就是非常好的固阳壮阳扶阳大法,另外经常经常颠颠脚跟还具有以下功效:一、防治中风别以为中风都是老年人的事儿,现在中青年中风的也不在少数。

男人工作压力增大,人际关系紧张,处处赶时间,人人拼工作,哪个不是虚火上炎,哪个不是阳气上浮,这样的男人最容易中风。

中医认为,凡中风皆是真阳衰损的阴盛阳虚证候,脑溢血就是“阴盛格阳”导致的阳气上冲的症状。

阳气上冲,聚于脑部,中枢神经就会受到比平日多几倍的刺激,由于大脑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周身岂有不抽筋、不痉挛的道理?而且一定会神志不清,不省人事。

不论是阳证还是阴证,都是阳气聚集它处而不能归元的结果。

而颠脚跟是一种潜阳的方法,它不但可以刺激脑部气血运行,更重要的是可以引浮阳下行,从膀胱经、。

肾经而下归于足底。

如果出现面红、头晕、手足发麻、血压升高明显等中风先兆,这时要及时地预防中风,而颠脚跟即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手段。

从这个道理上讲,颠脚跟可以潜阳,引火下行,大凡阳气上浮、虚火上炎的疾病都能应用,如高血压、头晕、三叉神经痛等。

二、治小便不畅小便不畅,在西医里多见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等。

从中医角度来说,是由于膀胱气化不利所造成的,脚跟外侧即是膀胱经所循行之处,如果坚持颠脚跟或用脚外侧走走路,就可以健运膀胱,使小便通畅起来。

天天颠脚跟健康又长寿

天天颠脚跟健康又长寿

天天颠脚跟健康又长寿男人肾阳一虚,各种病症便接踵而至。

有什么不花钱的好办法呢?今天就介绍一个方法,顿脚跟的办法。

也就是颠脚。

男女都受用。

敦踵法,俗称颠脚在古代就早已被运用,新出土的西汉初期的《引书》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记载。

《养性延命录*导引按摩》中亦有“握固不息,敦踵三还”的功法。

“敦”亦作“顿”,即顿足跟,也就是我们说的颠脚跟,有利于排泄胸中的积闷之气。

如果一个人胸有闷气、怨气,只要颠颠脚跟,心情就会在这一起一落中变得平和了。

具有800年悠久历史的导引养生术八段锦,其最后一势动作名为“背后七颠百病消”。

这个动作也正是通过颠脚跟的方式,刺激肾经系统,诱发全身震荡,柔和地按摩五脏六腑,从而起到消除百病的神奇功效。

学过中医的朋友都知道,四逆汤是三阴通用的方子,是一个温里之方、壮火之方,也是一个回阳救逆之方。

而这个小小的颠脚跟,只要方法正确,它的功效完全可以抵得上服四逆汤。

颠脚跟为什么能够补肾壮阳呢?因为脚跟与人体的肾经关系密切,而颠脚跟实际上是刺激了肾经穴位。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沿足跟部上行,最终属肾络膀胱。

男人过了30岁,肾气变得虚弱,肾阳也不再充足,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颠脚跟就可以补助肾气,以促进肾气的通阳气化作用。

在颠脚跟的同时,再踮一踮脚尖,踮脚尖时要稍微高一些,(方法是:双足并拢着地,用力踮起脚跟,然后放松)。

这样不仅可以补助肾气,还可以益肾壮阳。

如果能在一天内做上五六次这样的踮脚尖运动,常年坚持便能达到很好的益肾作用。

在寒冷的冬天里,经常颠颠脚跟,就是非常好的固阳壮阳扶阳大法。

颠脚跟与养生脚跟与人体的肾经、膀胱经以及大脑关系密切。

脚根的中央就有一个安眠穴,从全息定位来看,脚跟相当于我们的大脑部位。

因此,每天经常轻轻地颠一下脚跟,对于治疗疾病以及预防保健极有好处。

下面我详细地说明几点颠脚跟的功效,千万不要因为其简单而忽视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养生绝活——颠颠脚跟就能养生/名老中医谈养生——老年进补
与长寿
原文作者:佚名
中医养生绝活——颠颠脚跟就能养生
文/魏清素脚跟与人体的肾经、膀胱经以及大脑关系密切。

从全息定位来看,脚跟相当于我们的大脑部位,因此,经常轻轻地颠一下脚跟,对于治疗疾病以及预防保健极有好处。

大家如果练过八段锦,都知道最后一招叫“背后七颠百病消”。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刺激脚跟可以保健预防疾病,还可以治病,让全身所有的病都消失。

这是因为脚跟与人体的肾经、膀胱经以及大脑关系密切。

脚跟的中央就有一个安眠穴,从全息定位来看,脚跟相当于我们的大脑部位,因此,每天经常轻轻地颠一下脚跟,对于治疗疾病以及预防保健极有好处。

每天颠脚跟可以健脑醒脑。

脑力劳动者或者学习非常紧张的学生,经常感觉脑子不够用的,时间长了脑子会嗡嗡的、闷闷的,如果隔一段时间就轻轻地颠颠脚跟,可以让头脑马上充满活力,效果比按摩风池穴都明显。

颠脚跟还可以放松紧张的神经。

缓解紧张的方法很多,比如搓手、吹口哨、散步、深呼吸等,还可以按摩头部的穴位,如风池、百会、太阳等穴位,都有效果。

当然,如果能刺激一下脚跟上的大脑反射区,也有不错的效果。

[论文] 颠脚跟可以抗抑郁。

抑郁是由于阳气不能上达以润养脑髓,导致脑部的气血循行不畅,浊阴蒙闭了清窍所致。

颠脚跟能让更多的气血上达头面,边颠脚跟边深呼吸,更能快速补脑。

肾气虚弱、肾阳不足的人,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颠脚跟就可以补助肾气,促进肾气的通阳气化作用,效果明显。

在寒冷的冬天里,经常颠颠脚跟,就是扶阳大法。

颠脚跟可以预防和治疗中风。

中风原因不外乎两条,或者是脑缺血,或者是脑出血,都是由于脑部气血淤滞导致的。

刺激脚跟不但可以刺激脑部气血运行,更重要的是可以引浮阳下行,从膀胱经、肾经而下归于足底,这是一种潜阳的方法。

另外,如果有中风先兆,出现面红、头晕、手足发麻、血压升高明显,就要及时地预防中风,而颠脚跟就是一个极其有效的治疗手段。

从这个道理上讲,颠脚跟可以潜阳,引火下行,大凡阳气上浮、虚火上炎的疾病都能有效,比如高血压、头晕、美尼尔氏综合征、三叉神经痛等,如果是由于虚火上浮而引起的,都会有明显的效果。

但是要注意,颠脚跟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要用力过猛,否则易导致足跟疼痛。

如果疼痛,不用担心,休息几天,用热水泡泡脚,很快就没事了。

名老中医谈养生——老年进补与长寿
文/李俊德
周柏耐,男,生于1921年,上海市人。

上海市中医门诊部内科主任医师。

1942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曾师从沪上名医方公溥,执业于上海徐家汇。

1946年曾参加全国中医师考试,成绩合格。

著有《谈谈下法的方药配伍》等论
文10余篇。

对老年进用补剂体验尤深,善于辨证施补,这对于滥用补剂是一种纠偏的良药。

进入老年,由于“五脏皆虚”,所以老年之疾,虚证居多。

在治疗上“虚者补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味者,五味也,五味调和,则可补益精气。

说明补养之法,既有药补,又有食补,而虚证主要表现为全身气血阴阳的不足,而这些虚象又多体现某些脏腑功能的衰退,一句话“精气夺则虚”。

“夫人之虚,非气即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

因此在治法上首先要分清“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四类。

再与脏腑起来,辨别心、肝、脾、肺、肾五脏之虚。

《难经》指出:“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

”通过辨证之后,或用药治,或用食疗,或药食兼施,以达到康复延龄的目的。

1.补药的选择《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365味中药中具有补养作用的中药达70味之多。

在抗老延龄选用补药方面,历代医家对肾亏易于衰老的观点是一致的。

有人初步分析了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1892种药物中,发现明确载有“耐老”,“不老”,“延年”,“增年”作用的药物共117种左右,目前比较常用的约109种,在117种中药中补益药约50种左右,占28%以上,其中补
肾药有28种,健脾药13种,养心药6种,说明益肾健脾药占较大比重。

在药物的复方组成方面,也有人初步分析了13部有代表性的方书,发现记载有“长生”、“耐老”、“不老”、“延寿”的方剂124首。

其中温补肾阳为主的约占87首,占%,其方法多采用温柔而不刚燥的温补药与滋益肾阴、填精补血的药物同用,组成温肾阳、益肾阴、填精补血之剂;以滋补肾阴为主的28首,占%;以健脾益气为主的约11首。

可见中药抗老龄方面的作用,重点在于补肾为主,健脾为辅。

2.冬令进补人们通过长期对自然界四季气候变化的观察,得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

又把人体中五脏中的“肾脏”作为冬季的主令,因为“肾为封藏而主蛰”,冬季又为收藏的季节,此时进补,可以藏而不泄。

所以人们习惯于冬令进补,如服用“膏滋药”,人参、阿胶、黑白木耳、
鹿茸、哈士蟆油、海狗肾、冬虫夏草、蛤蚧、牛鞭子膏和各类成药,以及各种食物进补。

由于冬令进补的药品很多,有单味,有复方,可根据病情体质的不同,以及经济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服用。

3.伏天进补伏天,是一年中气候最炎热的时候。

民间服补药习惯上多在冬季,叫做“冬令进补”,因冬至以后,天气寒冷,不会出汗,所服补药,可以收藏吸收,不被汗泄。

而热天进补,怕补药成分随汗而泄,等于不补。

事实上伏天同样可以进补,其功效并不逊于冬季,因为伏天气候炎热,昼长夜短,夜睡较少,工作辛苦,出汗较多,易感疲劳,体内空虚,加上烈日当空,炎暑伤气,大都出现“气阴两虚”之证,特别老年人更多,此时进补,反易填空吸收,最为适宜。

在药补方面,适宜“清补”,不宜“滋补”。

清补方面,以服用人参最为理想,因气阴两虚者则人参是补气生津的主要佳品,其他补品可根据病情体质,因人而施,量体裁衣。

尤其对季节变化易发的疾病如哮喘、老慢支、冠心病等,可趁伏天病情稳定之时,予以辨证调补,即所谓“冬病夏治”,起到防患未然,达到治本效果,这样夏补与冬补并进,具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