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诗歌赏析课程描述(必修选修课)
高中英语诗歌欣赏教案

高中英语诗歌欣赏教案本教案旨在培养高中生对英语诗歌的欣赏能力,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鉴赏和表达诗歌的内涵。
以下是本教案的详细内容。
第一节: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什么是诗歌,并理解诗歌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区别;2. 掌握一些基本的诗歌欣赏技巧,如韵律、节奏和押韵等;3. 学会分析和解读一首诗歌的主题、意象和情感;4. 运用所学的诗歌欣赏技巧,欣赏并表达个人对诗歌的情感和理解。
第二节:教学内容1. 什么是诗歌在本节课的开始,教师将给学生介绍诗歌的基本概念,包括诗歌的定义、特点以及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区别。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易懂的例子来说明。
2. 诗歌的基本元素教师将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基本元素,包括韵律、节奏、押韵和意象等。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英语诗歌,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韵律、节奏和押韵等元素。
3. 诗歌欣赏技巧教师将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诗歌欣赏技巧,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首简短的诗歌,让学生一起分析和解读其中的主题、意象和情感。
4. 诗歌欣赏活动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诗歌欣赏活动,如朗诵比赛、诗歌创作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情感和理解。
第三节:课堂实施1. 教师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清晰的思路介绍诗歌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教师通过展示经典的英语诗歌,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韵律、节奏和押韵等元素。
3.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一首选定的诗歌,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其中的主题、意象和情感。
4.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诗歌欣赏活动,如朗诵比赛、诗歌创作等。
5. 教师给予学生实时的反馈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的参与和理解。
第四节:教学评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与活动,教师将对学生进行如下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及表现: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对诗歌欣赏技巧的掌握和应用等。
2.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通过学生对选定诗歌的分析和解读,以及对自己创作诗歌的表达,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最新-校本课程《英语诗歌鉴赏》总结

2017-2018校本课程《英语诗歌鉴赏》总结本学年开设的《英语诗歌鉴赏》是英语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对英语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的文学和人文素养,提高英语阅读和鉴赏水平,并且了解每个不同时期的代表诗人及其经典诗歌作品。
本课程内容涵盖英语诗歌的基本知识教授和训练,英语诗歌格律、分类、风格、诗人诗作等的介绍和阅读鉴赏,诗歌诵读和翻译,培养学生的文学品鉴能力培养等内容。
本课程可适应不同层次的高中学生对于英语文学,尤其是诗歌这一重要的文学门类的学习和研究的需求。
当今时代。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就是回归生活即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
使受教育者去感受并建构生活世界中那种生动的充满“人格主义”态度的交往。
著名语言教育家王蔷教授也提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涉及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学生是有情感、动机和价值观的人,他们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因此教育必须从人文的角度出发.关注人的发展和人的需要。
”可见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具有紧迫性和重大意义。
人文是一种精神文化.具有一种力量。
可以激发人的动机、热情、创造性和调动人的内在潜能。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多种形式传授受教育者.并配合环境熏陶,使其通过自身的内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的教育。
它强调的是一种基础。
一种素养.一种做人和做学问成功的功底。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素养得以提高。
用诗歌教学。
陶冶审美情操。
诗歌是语言的极致.英语诗中有朗朗上口的韵律。
有跳跃的词汇,诵读时。
抑扬顿挫,似在音韵中舞蹈,妙趣横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背诵一些原版的英语诗,并注意督促检查。
这不仅可以增加英语语感。
而且可以进一步感受语言的美感。
英语诗歌鉴赏公开课教案高中

英语诗歌鉴赏公开课教案高中英语诗歌鉴赏公开课教案(高中)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英语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分析、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英语诗歌;3. 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创作一首简单的英语诗歌。
二、教学准备1. 课件、黑板、白板或其他展示工具;2. 多种类型的英语诗歌范例,如抒情诗、散文诗、对联等;3. 学生练习本和笔。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英语诗歌的兴趣,如播放一段著名的英语诗歌朗诵或展示一首美丽的英语诗歌;2. 提问学生对诗歌的了解和感受,引导他们发表看法和分享经验。
步骤二:诗歌类型介绍(10分钟)1. 展示不同类型的英语诗歌,如抒情诗、散文诗、对联等,简要介绍每个类型的特点和形式;2.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类型诗歌的韵律、节奏和表达手法。
步骤三:诗歌鉴赏技巧讲解(15分钟)1. 解析英语诗歌的基本结构,如诗行、诗节、韵脚、押韵等;2. 介绍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3. 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及作者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诗歌的能力。
步骤四:范例鉴赏(15分钟)1. 准备多种类型的英语诗歌范例,展示给学生;2. 邀请学生参与对诗歌范例的欣赏、解读与评价;3. 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的优点、美感以及与自身的共鸣。
步骤五:诗歌创作(20分钟)1. 布置学生创作一首简单的英语诗歌的任务;2. 提供一些创作的提示和指导,如使用韵脚、运用比喻等;3.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借鉴课上学习的知识和范例创作自己的作品。
步骤六: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邀请学生上台朗读或演唱自己创作的英语诗歌;2. 分享创作的灵感和过程,并相互给予评价和鼓励;3. 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学生的创作并鼓励他们继续研究和创作英语诗歌。
四、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独立阅读英语诗歌作品,形成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2. 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会或英语诗歌比赛,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英语专业英美诗歌赏析课

英关诗歌赏析是一门英语教学专业选修课,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笔者在实际教学和调查中发现,该课程目前在教与学两方面存在问题。
为更好地促进教学,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
一、引言朱光潜先生说过:“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托马斯·纳什曾经说:“诗是百花之蜜,一切学问的精髓,智慧的本质,天使的词语。
”这些名言锦句指出了诗歌学习的必要性和巨大价值。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诗歌选读属于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中的专业选修课。
从课程设置看英美诗歌的教学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笔者发现在文学方向专业知识课程的研究上,大多数人都侧重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更加关注英美文学课程的边缘化以及如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对英美诗歌教学进行专门研究的非常少。
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决定从我院英语专业英美诗歌赏析课现状研究着手,希望以“窥一斑而知全豹”来透视目前这门课的现状,更为主要的是为我院英语专业英美诗歌课构建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英美诗歌赏析课存在的问题目前英语专业英美诗歌赏析课问题主要凸显在学与教两个方面。
从学的角度看:首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不高。
根据笔者对本院11级和12级选修这门课的学生调查,56%的学生对诗歌比较喜欢,但41%对诗歌没感觉,甚至还有3%根本没兴趣。
54%的同学平时不会主动阅读英文诗歌。
学生兴趣减弱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学习的功利性。
对于大多数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英美诗歌赏析只不过是一门选修课。
如果不考研,并且将来择业也不一定能用上,那么学生的重视程度自然相对较弱。
拿学分是学生选择这门课非常明确的目的,学习自然就没了兴趣。
其次,学生语言基础和英美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学生在赏析一首诗的时候不仅要知道每个词的字面意思而且要清楚它的引申含义。
《英语名诗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connected ness among
paragraph s and
sentences
Trying to set up a persuasive style in
the writing
Learning to cite from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text
of the compositi
on
Valid introducti
on and conclusion
Logical division of the central idea into sub-ideas
Sufficient examples
and adequate interpreta
tions
Combining form with content
选修课 Optional Course
授课对象 (Audience)
大四学生 Senior Students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英语 English
*开课院系 (School)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A page-length
essay on Dickinson’s combination
of tenderness
with firmness
A page-length
essay on Eliot’s view of modernity
A page-length
essay on Frost’s metaphysical thoughts
《英语诗歌》课程教学大纲.docx

《英语诗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信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成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初步了解英语诗歌基本要素、英美诗歌特点、常见修辞手法。
2.欣赏英、美主要诗人的代表作,提高分析英、美诗歌的基本能力。
3.初步掌握英语诗歌分析和欣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4.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为完成论文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以帮助学生后续的职业发展。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四、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1.课程目标1、2的达成度通过课堂讨论、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综合考评。
2.课程目标3的达成度通过课堂讨论、课外阅读综合考评。
3.课程目标4的达成度通过小组讨论、与课后论文写作综合考评。
五、成绩评定课程成绩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出勤及课堂表现、课堂讨论参与度、以及学期论文。
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出勤及课堂表现(15%)设此考核项目,目的是控制无故缺课和课堂懒散无纪律情况,具体方案为:总分为10()分,无故旷课一次扣5分,无故缺勤5次及以上者,取消本门课程考核资格;上课睡觉、玩手机、吃零食者被老师发现一次扣5分。
2.课堂讨论(25%)本课程将针对具体研读书目,要求学生以分小组的形式(每组应确定一个组长),按照所分配的阅读书目进行5次分小组讨论。
要求小组成员都要充分参与讨论。
讨论课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汇报小组及汇报人。
3.学期论文(60%)学期论文撰写以讨论过的作家作品为主,论文应该注重写作的规范性、表达的正确率与思想的逻辑性。
六、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建议教材[1]杨金才.《英语诗歌:作品与评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年.2.主要参考书11]张子清.《二十世纪美国诗歌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2]王佐良.《英国诗史》.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年。
[3] Parini, Jay.《哥伦比亚美国诗歌史》(英文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4].Rosenthal,M.L.《现代诗歌评介》(英文版)。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Unit 5 Poems Reading and Th教学设计

Unit5 Reading and Thinking课时内容Appreciate different forms of English poems主题语境:人与社会主题群:文学、艺术与体育子主题:诗歌语篇类型:音频、诗歌、说明文文本分析:【What】阅读语篇是一篇说明文,文章介绍了几种简单的英文诗歌形式,旨在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英文诗歌的美,包括形式美、内容美、意义美,培养审美情趣,并从作品的意义中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启示。
【Why】这一板块主要让学生了解几种简单的英文诗歌形式,学习具有代表性的相关诗作,掌握这几种诗歌形式的基本特点,体会诗歌的魅力,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学会欣赏英文诗歌。
【How】阅读语篇的结构是典型的“总一分-总”模式。
文章第一段简要概括了诗歌这种文学体裁的价值、意义及特点,点明该语篇的核心内容是介绍几种简单的诗歌形式。
文章的第二至第五段则分别描述了童谣、清单诗、五行诗、俳句的特点,同时文段旁列举了相关诗作供学生学习和诵读。
第六段提及了唐诗英译,列举了我国唐代诗人王建的《望夫石》。
最后的段落则是鼓励学生模仿创作英文诗歌。
另外,文本所选取的诗歌作品融入了常见的诗歌主题,包括父母之爱、兄弟之情、自然之美、思念之情、人生之曲折等,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与情感教育。
课时目标学完本课后,学生能够:1. 通过自主阅读文本,了解诗人创作诗歌的原因,掌握几种简单的英文诗歌形式及其基本特征。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梳理和概括不同诗歌的特点,辨别诗歌中的韵律及修辞手法。
3. 通过学习具有代表性的诗作,体会诗歌的魅力,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学会赏析英文诗歌。
4. 通过小组合作,模仿阅读文本中的某一种诗歌形式进行创作。
重点难点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几种简单的英文诗歌形式及其基本特征与语言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了解英文诗歌的相关知识。
2.音频、视频和播放设备。
《英语诗歌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诗歌选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130120 学分:2 学时:34(其中实践学时:0)授课学期:6 学期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选修课之一,它以“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和“美国文学史及选读”为先修课程。
想对英语诗歌进行更深入的同学可以选修“英语诗歌选读”。
以英美诗歌发展史为线索,使学生掌握英国和美国诗歌的主要品种及其源流,重要诗歌流派及其理论,总体风格和影响,重要诗人及其作品的风格与成就;使学生了解英国诗歌的民族特性和美国诗歌的民族特性。
通过学习诗歌体裁、格律、主题、意象、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欣赏英美诗歌能力,增加语言的输入量,从而增加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的语言学习和文学研究奠定基础。
使学生具有独立研究简单题目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Part One: British VerseChapter 1 The Canterbury Tales and 16th-Century Poetry【教学目标】1.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writers2. Appreciation of the tone and the rhyme3. Appreciation of the poems【教学内容】1. Geoffrey Chaucer (1343---1400)2.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 1616)【教学重点与难点】Appreciation of the style and image of the poemsChapter 2 The Civil War and Early 17th-Century Poetry【教学目标】1.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writers2. Appreciation of the tone and the rhyme3. Appreciation of the poems【教学内容】John Donne (1572--1631)【教学重点与难点】Appreciation of the poem: Forbidding MourningChapter 3 Neoclassicism and 18th-Century Poetry【教学目标】1.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writers2. Appreciation of the tone and the rhyme3. Appreciation of the poems【教学内容】Thomas Gray (1716--1771)【教学重点与难点】Appreciation of the poem: 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Chapter 4 Romanticism and Early 19th-Century Poetry【教学目标】1.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writers2. Appreciation of the tone and the rhyme3. Appreciation of the poems【教学内容】William Blake (1757--1827)William Wordsworth (1770-- 1850)Percy Bysshe Shelley (1792--1822)【教学重点与难点】Appreciation of the poems during RomanticismChapter 5 Social Progress and Late 19th-Century Poetry 【教学目标】1.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writers2. Appreciation of the tone and the rhyme3. Appreciation of the poems【教学内容】Robert Browning (1812-- 1889)Matthew Arnold (1822--1888)Alfred Tennyson (1809---1892)Gerard Manley Hopkins (1844---1889)【教学重点与难点】Appreciation of the poems during the 19th centuryChapter 6 Modernism and Early 20th-Century Poetry 【教学目标】1.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writers2. Appreciation of the tone and the rhyme3. Appreciation of the poems【教学内容】Thomas Hardy (1840-- 1928)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David Herbert Lawrence (1885---1930)【教学重点与难点】Appreciation of the poems during ModernismChapter 7 World War II and Late 20th-Century Poetry 【教学目标】1.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writers2. Appreciation of the tone and the rhyme3. Appreciation of the poems【教学内容】Philip Larkin (1922--1985)Tony Harrison (1937---)Ronald Stuart Thomas (1913---2000)Ted Hughes (1930---1998)Thom Gunn (1929---2004)【教学重点与难点】Appreciation of the poems in 20th centuryPart Two: American VerseChapter 8 Transcendentalism and 19th-Century American Poetry【教学目标】1.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writers2. Appreciation of the tone and the rhyme3. Appreciation of the poems【教学内容】Edgar Alan Poe (1809---1849)Walt Whitman (1819---1892)Emily Dickinson (1830---1886)【教学重点与难点】Appreciation of the poems during TranscendentalismChapter 9 Modernism and American Poetry between the World Wars【教学目标】1.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writers2. Appreciation of the tone and the rhyme3. Appreciation of the poems【教学内容】Robert Frost (1874-1963)Thomas Stearns Eliot (1888-1965)Ezra Pound (1885-1972)【教学重点与难点】Appreciation of the poems during ModernismChapter 10 Post-Modernism and American Poetry After World War Ⅱ【教学目标】1.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writers2. Appreciation of the tone and the rhyme3. Appreciation of the poems【教学内容】Marianne Moore (1887-1972)Langston Hughes (1902-1967)Randall Jarell (1914-1965)Allen Ginsberg (1926-1997)Sylvia Plath (1932-1963)【教学重点与难点】Appreciation of the poems after world war Ⅱ基本要求:1. 掌握英美诗歌体裁、格律、修辞、主题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ek 3
(March 5)
Mending Wall (Robert Frost)
Supplementary reading: The Road Not Taken
Week 4
(March 12)
Tears, Idle Tears (Alfred, Lord Tennyson)
英语诗歌赏析课程描述(必修选修课)
Understanding Poetry
2012-2-2
Course Outline
This course aims at familiarizing the students with some canonical poems in English literature. This course will not be very heavy on input. It relies a great deal on your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collaboration among yourselves in the process of your critical reading. The teacher will act as a coordinator or facilitator to help you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your reading and classroom discussion. Throughout the course, you are required to make comments on the selected materials. We hope by the end of this course, you will find yourselves more aware of and interested in English poetry.
Preliminary Plan
Week 1
(Feb. 20)
General introduction
Howto Eat a Poem (Eve Merriam)
Unfolding Bud (Naoshi Koriyama)
Week2
(Feb. 27)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William Wordsworth)
50% Final Examination (sit-in,close-book)
Week6
(March 26)
Station of the Metro (Ezra 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und)
The Translation of Poems
Week7
(April 2)
Cold Food Festival
Week 8 & 9
(April 9 & 16)
Final Exam
Assessment
50% Classroom performance
Supplementary reading: After Great Pain, a Formal Feeling Comes—(Emily Dickinson)
Week5
(March 19)
Ode on a Grecian Urn(John Keats)
Supplementary reading: The Tyger (William Blake)I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