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概论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概论简介不完全竞争是一种市场结构,指的是市场上存在多家企业,但企业之间面临的竞争程度并不完全,即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垄断或差异化。
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企业之间不再是价格竞争的完全竞争环境,而是通过产品差异化、品牌建设、广告营销等方式来争夺市场份额。
本文将介绍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并探讨不完全竞争对市场和企业的影响。
一、不完全竞争的定义和特点不完全竞争是相对于完全竞争而言的一种市场结构。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多个买家和卖家,完全透明的市场信息以及均衡的供需关系。
而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存在多个企业,但企业之间不再是价格竞争的完全竞争环境,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来竞争。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1.产品差异化:企业通过差异化的产品或效劳来吸引消费者,并与竞争对手形成区隔;2.有限的市场进入壁垒:由于产品差异化和市场份额的占有率,市场进入壁垒较高,不易进入;3.价格设置的灵巧性:企业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可以更加自由地设置价格,而不受完全竞争下价格均衡的限制;4.广告和品牌营销:企业通过广告和品牌营销来建立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二、不完全竞争的形成原因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1.市场需求差异化:消费者对产品或效劳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促使企业通过差异化来满足不同的需求;2.技术和创新进步: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推动了产品的差异化,使得企业能够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3.品牌和声誉建设:通过品牌和声誉的建设,企业能够在市场上树立起一定的竞争优势,形成不完全竞争市场;4.政府的干预:政府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对市场的竞争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市场呈现不完全竞争的状态。
三、不完全竞争对市场和企业的影响1.对市场的影响:不完全竞争使市场的竞争程度降低,因此市场上的价格可能较高,消费者选择范围也较为有限。
另一方面,不完全竞争也促使企业通过差异化和创新来满足不同需求,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论分析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论分析市场是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市场中,买卖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和需求进行交易。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市场并不完全是竞争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市场结构。
其中,不完全竞争市场是其中的一种。
本文将从理论的角度,对不完全竞争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一、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在某个行业中,存在市场份额分布的不均衡情况,导致市场上存在少数生产厂商或销售商拥有不对称的市场能力,从而影响其产品定价能力和市场竞争状况的一种市场结构。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存在市场供求失衡而导致企业间互相影响、价格上涨等情况。
同时由于企业之间的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价能力减弱,其售出的产品价格往往高于生产成本。
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1.市场结构不均衡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具有市场能力的企业往往是少数,其他企业很难通过增加产量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样的市场结构使得市场上的企业很难完全竞争,从而导致市场的非完全竞争。
2.产品的不同由于市场份额分布的不均衡和产品竞争的不完全,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产品之间往往有明显的差异,这使得市场中消费者有多种选择。
3.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明显,一个企业的行为将对其他企业产生影响。
比如,一个企业如果减少产品价格,将会对其他企业的价格造成影响,导致市场供求失衡。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模型1.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模型可以通过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分析模型,深入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价格和产量问题。
该模型将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结合起来,在这种方式下来制定价格、制定产量,从而实现市场的平衡。
2.价格领导者模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少数企业具有市场能力,那么,这些市场能力较强的企业就往往会制定价格,而其他企业则需要根据这些市场领导者制定的价格进行制定自身的产品价格。
3.量价联动模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之间会相互影响,同一产品的变化对市场上的其他产品价格产生影响。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与效率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与效率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市场力量集中和市场信息不完全的情况。
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不完全竞争市场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探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并从效率角度分析其优缺点。
首先,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之一是市场力量集中。
在这种市场中,少数几个企业或个人控制着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他们可以通过调整价格和生产量来影响整个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水平。
这导致了市场上存在垄断或寡头垄断的情况。
其次,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还包括产品差异化。
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同质化产品不同,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商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是实际的,如产品质量、特性和品牌等,也可以是感知的,如包装、广告和服务等。
这种差异化使得市场上的产品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定价和销售。
此外,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还包括市场信息不完全。
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买卖双方往往难以准确了解市场上的价格和质量等关键信息。
这可能导致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不平衡,买卖双方可能无法准确判断产品的实际价值。
尽管不完全竞争市场存在上述的特点,但从效率角度来看,不完全竞争市场也有其一些优势。
首先,不完全竞争市场可以激发创新和技术发展。
由于市场上存在垄断或寡头垄断的情况,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企业会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技术改进。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还可以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其次,不完全竞争市场也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市场多样性和种类选择。
由于存在产品差异化,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这提高了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然而,不完全竞争市场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不完全竞争市场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
由于存在市场力量集中和产品差异化,这可能导致资源过度集中在少数几个企业或个人手中,而其他竞争者则难以进入市场。
这样一来,市场上的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影响了整个市场的效率。
其次,不完全竞争市场通常会产生高价格和低效率。
不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指这样一些市场:因为至少有一个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买者(或卖者),并因此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或供给)曲线。
包括各种不完全因素,诸如垄断竞争等。
简述不完全竞争市场(imperfectcompetition),也称有效竞争(workablecompetition)或可行竞争。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J·M·克拉克针对完全竞争概念的非现实性而提出来的。
克拉克认为,虽然完全竞争被经济学家进行了准确的定义和精心阐述,但它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且从来没有存在过,其应用的最大意义在于可以作为人们分析问题的出发点或判别是非的行为标准。
在克拉克看来,只要完全竞争的一个条件不具备,则合乎情理地会出现另外的条件也不具备的情形(乔治·施蒂格勒曾针对这个论点举例,假定某个行业的人员具有快速流动性,但对周围的情况一无所知,他们便会往返在两个城市之间寻找工作,这就使工资水平均等的人员流动量始终处于饱和状态。
但如果劳动力的流动性小一些,这个超越均衡的倾向就会得到纠正。
)这个问题后来形成为次优理论。
由于现实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竞争的多样性。
例如各个产业之间以及同一产业在不同阶段的竞争特性都不可能完全相同。
克拉克认为,竞争的多样性来自于产品的同质性或非同质性、生产者的数量及其规模结构、价格制定的方式、交易的方式、市场信息传递的特征和手段、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地理分布、产出控制的时间特征、工厂或企业规模的差异导致的成本变动、短期产出波动引起的成本变动、生产能力的可伸缩性等十个方面因素。
竞争类型(1)纯粹或严格的竞争;(2)修改的、中性的或混合竞争,如垄断性竞争。
纯粹或严格竞争又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纯粹竞争,前者即是一般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后者与前者的区别在于生产要素缺乏完全的流动性,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且在按成本定价时的市场需求小于既存的生产能力。
混合竞争分为同质产品的寡头竞争和产品不同质的垄断性竞争两种,前者其最重要的情况是市场可自由进入但退出需要付出成本,后者单个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但富有弹性,竞争要素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差异化的产品特性对于自由的模仿者是公开的。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与效率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与效率在经济学中,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
不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企业间的差异以及进入和退出市场的障碍。
与完全竞争和垄断相比,不完全竞争市场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和效率表现。
本文将探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以及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
一、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1. 商品差异化: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化。
这些差异可以体现在产品质量、品牌、包装、售后服务等方面。
商品差异化使得企业能够在市场上创造一定的市场权力,并从中获取经济利润。
2. 入市和退出的障碍: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产品差异化和市场宣传等方面的原因,进入市场和退出市场都存在一定的障碍。
例如,进入市场需要较高的初始投资,退出市场可能会面临固定成本的损失,这些都使得市场上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
3. 广告宣传: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通常会进行广告宣传,以提高其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广告宣传增加了产品差异化的程度,也为企业创造了市场权力。
4. 价格的支配力:由于市场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化产品和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调整产品价格来影响市场供需关系。
这使得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价格,而不是被市场强制接受市场价格。
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1. 产量水平低于最优:由于市场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力量和障碍,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往往无法达到最优产量水平。
这是因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会考虑到市场规模、成本和竞争等因素,而不总是选择最优产量水平。
2. 资源配置偏离效率: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企业可能通过差异化产品和广告宣传等手段来创造市场权力,市场上的资源配置可能会偏离效率。
这是因为企业会更多考虑盈利能力较高的产品而不是更加紧缺但对消费者更有用的产品。
3. 创新动力减弱: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创新动力可能会减弱。
这是因为企业在具有市场权力的情况下,不再迫切需要通过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
西方经济学不完全竞争市场

MR
O
Q0
D(AR=P) Q
15
思索:
(1)与完全竞争相比,完全垄断厂商能够调整 什么来实现目的?
(2)在短期内,垄断厂商是否一定能够取得利 润呢?
16
例: 假定某垄断厂商产品旳反需求函数为P=8-0.4Q,成 本函数为TC=0.6Q²+3Q+2,求该厂商利润最大时旳 产量、价格和利润。
解:TR=PQ=(8-0.4Q)Q=8Q- 0.4Q² MR=dTR/dQ=8-0.8Q TC= 0.6Q²+3Q+2 MC=dTC/dQ=1.2Q+3
消费者剩余部分转
化为垄断者旳利润
⑵二级价格歧
P1
A
视指垄断厂商对不 P2
B
同旳消费数量段要 P3
C
求不同旳价格。
D
O
Q1
Q2
Q3
Q
二级价格歧视下,垄断者有可能到达或接近
P=MC旳有效率旳资源配置产量。
例如:用电量超出某一数量,价格贵诸多。
30
⑶三级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对同一产品 在不同市场上(或对不同旳消费者群体)收取 不同旳价格。
⑴一级价格歧
P
垄断厂商旳利润。
视也称完全旳价格
MC
歧视,垄断厂商对
P1
P0
每一单位产品都按
照消费者所乐意支 付旳最高价出售。
O
MR Q1 Q0
D(AR) Q
一级价格歧视下,P=MC,资源旳配置是有 效率旳,尽管垄断厂商旳占有全部旳消费者剩余。
例如:美食街上买衣服,每个人砍价旳成果未必一 致。
29
P
36
⒉平均成本定价 平均成本定价把管制价格定在与平均成本相等旳水平上。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1.不完全竞争市场:除了完全竞争市场外,所有的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垄断性质的市场被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分类: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
2.垄断市场:整个市场只有唯一的厂商的市场组织。
特征:它的产品无相近替代品,其他厂商无法进入,无潜在竞争者,有完全的价格决定权。
3.自然垄断:有些行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需要达到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巨大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以至于整个行业产量只有一个企业生产出来时,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规模,且可满足市场需求。
行业内总会出现某厂商凭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他优势先达到这一规模,从而垄断整个行业,形成自然垄断。
4.垄断厂商需求曲线:由于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垄断厂商需求曲线即为市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5.垄断厂商收益曲线: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边际收益曲线在需求曲线下方,总收益曲线呈倒U型。
(画图)6.价格歧视:为获得更大利润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商品。
7.一级价格歧视:厂商对每一单位商品都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保留价格)出售。
厂商占有了所有的消费者剩余。
8.二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收取不同价格。
厂商部分占有消费者剩余。
9.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商品在不同市场上,或对不同消费群体收取不同价格。
垄断厂商根据不同需求价格弹性划分不同市场,定价/产量原则:MR1=MR2=MC ; P1/P2=(1-1/ed2)/(1-1/ed1)10.垄断竞争市场:一个市场上有许多厂商,生产、销售由差别的产品。
这些产品都是非常相近的替代品,且厂商进入、退出市场比较容易。
垄断竞争市场在现实中存在比较多,厂商有一定的定价权。
11.生产集团:在垄断竞争理论中,把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相近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叫做生产集团。
12.虚构的产品差别:以消费者的主观和想象为基础的产品差别,如:广告,商标造成的产品差别。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与表现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与表现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力量或资源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结构。
在这种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并不完全自由,因为市场存在一些限制和不对称信息,进入和退出市场的成本也较高。
本文将探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与表现。
一、产品差异化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通过差异化产品、品牌、服务等方式来使自己在市场上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这种差异化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独特的设计、广告宣传等手段来实现。
这样的差异化能够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增加市场份额。
二、市场入口障碍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上既存在大型企业,也存在中小企业。
由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质,市场上已有的企业对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形成一定的障碍。
这些障碍可以是资金、品牌认知、技术专利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新进入者在市场中面临较高的进入成本和风险。
三、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竞争方式可以表现为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两种形式。
价格竞争是指企业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与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份额。
而非价格竞争则是企业通过产品质量、品牌形象、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竞争来吸引消费者。
四、市场份额分散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份额通常会分散在多个企业之间,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垄断整个市场。
这种市场分散性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五、信息不对称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是一种常见现象。
企业之间在市场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上存在差异,导致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等。
这就使得企业在决策过程中可能面临信息不准确、不完整或被操纵的风险,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来获取和处理信息。
六、社会成本高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市场上的竞争不够完全,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可能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
市场上的企业会通过各种手段提高自身的利润,这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使用,从而对社会产生一定的成本。
七、政府调控不完全竞争市场通常需要政府进行相关的调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表示单个垄断竞争厂商改 变产品价格,而其他厂商的 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 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 间的关系。
D表示所有的垄断竞争厂商 以至改变产品价格,该厂商 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 关系。
d与D之间的关系:当所有厂商相 同举措时,单个厂商d沿D平移; d与D的交点意味着市场供求均衡; d比D平坦,表明d比D在弹性大。
E,
E
AR
MR
Q
第一节 垄断⑼
⒐二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消费数 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不再是对单 个产品,而是数量段实行价格歧视。 其它原理同于一级价格歧视。典型 的事例是:批发价、零售价。如广 州海珠广场的鞋城,同一款式的鞋 子要五双以上才以批发价出售,否 则就是偏高的零售价。
⒑三级价格歧视
不同的市场定价或不同消费者定价
第一节 垄断⑵
⒊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 收益曲线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因为整 个市场只有一具供给企业,所 以其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 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平均收益(AR):即价格线, 也就是市场需求线
边际收益(MR):小于AR线 (为什么?请联系MR与AR的关 系.)
总收益(TR)
• 垄断企业的面临的需求曲线 和收益曲线
LAC
AR
MR
Q
第一节 垄断⑺
⒏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 定义:又称差别定价,即以不同 的价格销售相同的商品。其实质— 榨取消费者剩余(请看相关分析) ①一级价格歧视:对每一单位产品 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出 售。 生活中相应的事例较少,但从商家 卖衣服时的标价方法中可略见端倪: 一件8折,二件7折之类。
不同。据MRA=MRB=MMCR及 P(1 1 )
可得: 1 1
ed
P1 P2
ed 2 1 1
ed1
• 三级价格歧视。
弹性大的市场定低价, 弹性小的市场定高价
P
MRA DA
P1
DB MC
P2 MRB
Q Q
第一节 垄断 ⑽
⑾自然垄断:由于固定成本巨大, 以致于在产量很大(整个社会的需 求量)时,AC的主要部分仍是 AFC,AC仍在下降,还远没有进 入上升阶段,因此,该行业只能有 一个企业存在(即规模经济)。如 自来水、煤气、电力等
第7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更真实的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第一节 垄断⑴
⒈定义:只有一个厂商;厂商生产的产品无替代品;存在 很高的进入壁垒。生活中的完全垄断行业有:自来水、电 力、管道煤气、电信、邮政、铁路等公用事业。 ⒉成因
①对资源的独占; ②专利权; ③政府的特许; ④自然垄断(整个行业的产量只有由一家企业来生产才能 达到显著的规模经济)
产品差别:同种产品在质量、构造、外观、销售服务、商标、广告 等方面的差别。产品差别是形成垄断的原因,从而引致一定程度的 价格控制。
⒉垄断竞争厂商的面临的需求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 垄断竞争厂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平坦的, 相对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厂商的水平形状曲线。
第二节 垄断竞争⑵
⒊垄断竞争厂商的面临的 需求曲线
P d1 d2 Q
P0
MR1
MR2
Q1 Q2
Q
P MR2 d2
Q
P1
P2
MR1
d1
Q0
Q
第一节 垄断 ⑹
⒎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均衡条件;MR=LMC=SMC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必然获得超额利润,其原因在于企业 的生产规模是可调整的和市场对新加入厂商是完全关闭的。
SMC1 SAC1
LMC
P
SMC2 SAC2
D
P0
第一节 垄断 ⑷
• ⒌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利润最大化MR=SMC(实现 利润)
P,C
SMC
P* AC*
MR
Q*
AC D
Q
•垄断未必一定赚钱
(下图中的阴影为亏损)
P
AC* P*
SMC AC
F H
E MR O Q*
D Q
第一节 垄断⑸
⒍垄断企业的供给曲线:由下两图可知,垄断条件下,价格与 产量之间不存在一一映射的关系,因此供给曲线不存在。 更一般的结论:凡带有垄断色彩的市场,是不存在具有规律 性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和长期供给曲线。
一级价格歧视分析: 下图每一个矩形阴影以上的三 角形就是消费者剩余,如果商 品能无限细分,很显然,这些 三角形的面积将不断减以致于 完全消失,所以,价格歧视的 实质是—榨取消费者剩余。
P
P1
P2 P3
12 3
Q
第一节 垄断⑻
一个需要特别注解的图形(一级价格歧视中,MR
线退化为P线)
众所周知,当MR=MC时,厂商实现最大利润。因此,在下图 中,均衡点应是E点,而在一级价格歧视中,真正的均衡点是E,,
⑿政府管制:
边际成本定价P=MC
平均成本定价P=AC
资本回报率管制:实行中的困境
图解:边际成本定价PMC 平均成本定价PAC
P
P*
MC
PMC
PAC
AC
MR Q* QMC QAC
D Q
第二节 垄断竞争⑴
⒈特征:厂商数量较多,生产有差别的产品;厂商都认 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受竞争对手的报复;生产规模较小。 现实中较常见的行业:服装业、食品业、鞋袜业等。
⒋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由上式可知:
MRQ
dTRQ
dQ
P
Q
dP dQ
P1
dP dQ
Q P
P1
1 ed
当ed>0时 ,MR>0,TR随着销售量Q递增而增加。 当ed<0时,MR<0,TR随着销售量Q递减而减少。 当ed=0时,MR=0,TR与销售量Q的多少无关。
大脑课间操:
请对照第3章消费者理论,有关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一节,其中,P的涨跌 与TR的关系,与本节结论有何区别?
原因何在?就在于,由于一级价格歧视是对每一个商品收取消费者
愿意支付的最高价,即每多卖出一个带来的收益增值(MR)等于
价格P,所以在这里,需求线不
再是与AR,而是与MR重合。
据MR=MC原则,新的均衡
点就出现在非一级价格歧视时
P
AR与MC的交点处。因此,课 本中此图还用一级价格歧视作 为图名会引起大家误解,提请 各位注意。
第一节 垄断⑶
⒊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线性时:
反需求函数:P=a-bQ,
总收益函数: TR=PQ=(a-bQ)Q=aQ-bQ2
平均收益函数:AR=a-bQ 边际收益函数:MR=dTR/dQ=a-2bQ
结论: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线性时,d曲线和MR曲线的纵截距是相等的, 且MR曲线的横截距是d曲线横截距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