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阅读赏析
小说阅读解析及实例分析

例题(一)小说训练(4)《林冲见 差拨》07海南
15、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 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 分析?
①分析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
思路:①表现手法有哪些? ②研读文本有关人物的描写部分。
参考答案:
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力小人。
①对比法。 ②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 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 “贱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 子”、“久后必然发迹”。
解题技巧
•1、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2、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 物服务。 •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 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 艺术匠心。
总结:情节的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4、照应前文。 •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示例 (07宁夏题)《林冲见差拨》 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 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①概括介绍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 的环境。②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
2、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小说的阅读
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和情
节。三者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小说 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写出鲜明的人 物形象来,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 小说的依托。
㈠ 人物
小说的根本特征是通过形象再现生活,寄寓作者的思想感 情,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的主要内容。 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采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 、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还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细节描写。
赏析小说主旨(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阅读

我把头转向巴列特。此刻,他正跪在我旁边,一手拿着 水壶,一手拿着枪对着其他人。
小说塑造了一个经历丰富、洞悉人心、为人 仗义、精通业务的商人形象,揭示了经商与做人 一样,都应该诚信、宽厚、与人为善的主旨。
即时练习
即时练习
一、阅读文本,完成习题。
拿枪的人 [美]奥斯卡·希斯戈尔
1、请结合故事情节,探究小说主旨。(6分)
拿枪的人
[美]奥斯卡·希斯戈尔
我的枪指着他们9个人不知已经多少个小时了。20天的 海上漂流,我差不多一直坐在救生艇的尾部,在那儿我可以 用枪瞄准并控制住所有的人。从他们愤慨的目光里,我知道 他们有多恨我!
对点训练 完成配套练习
感谢观看
高
考
一
轮
复 习
赏析小说主旨
考
点
学习目标
1 熟悉赏析小说主旨题型 2 掌握解答小说主旨题的解题方法
考点 赏析小说主旨
小说的主旨: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画和艺术形象 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
主旨
思想意蕴: 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侧重文 本带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重在理解小说 的思想性、认识性
卖家出了古玩街,在镇上拐了几个弯,又勾回头,一闪 身进了“云芳斋”的后院。伙计远远地看得仔细,回来向赵 老板汇报。赵老板低头寻思良久,叹了口气,说:“这个李 老板,不怎么地道啊!”
隔天,李老板和街上的几个店主来到“珍宝斋”,进门 便嚷:“听说贵店新近收了件好东西,拿出来,让大家开开 眼!”
小说阅读鉴赏ppt-小说ppt

2
1
补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平叙:指平行地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事。可以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但要注意交待事件起讫的时间。 平叙的方式有二:①“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甲的事,再说乙的事,两边都交待清楚;②时而说甲,时而说乙,按照情节发展轮番叙述。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第二讲 人 物
人物形象的作用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一)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XXX的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 4、 XXX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人物性格特征分析题”解题思路 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 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添加标题
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添加标题
社会环境是重点,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添加标题
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①分作品析结构(主要指情节)、 概括主题 ②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㈠ 分析综合
㈡ 鉴赏评价
㈢ 探究
小说 阅读
①体会作品重要语句 品味精彩语言 ②欣赏小说形象 赏析小说内涵 领悟小说魅力 ③评价小说作者的价值判断及审美取向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小说阅读赏析一

我明白他已经怯懦到了丌可救药癿地步,我尴尬 地请他自己多加保重,然名向他告别。那个胆小 癿人叫我害臊,好像胆小鬼是我,丌是文森 特·穆恩。一个人癿所作所为和所有癿人都有兯 吋乊处,因此,把花园里癿一次违抗说成是败坏 了全人类丌是丌公平癿,说一个犹太人被钉上了 十字架就足以拯救全人类也丌是丌公平癿。①叔 本华癿同言:我卲他人,人皀众生,也许有道理。 ①这里指《圣经》中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违 犯上帝命令吃了禁果,被逐出伊甸园和耶稣被钉 十字架癿敀事。
第十天,爱尔兮皁家警察部队完全控制了城市。 高大癿骑兲悄悄地在街上巡逻,风中夹着灰烟; 我仍街角望见广场中央吊着一兴尸体,仿佛软 荡荡癿人体模型,士兲们拿它当靶子,丌停地 练习枪法……我那天清晨出门,午前就回来了。 穆恩在图乢室里和谁正讲着话,我听声调知道 他在打电话。我听见他提到我癿同字,接着又 说我晚上七点钟回来,还出点子说可以等我穿 过花园时逮捕我。我那位十凾理智癿朊友正在 十凾理智地出卖我。我还听到他要求保证他癿 人身安全。
我们在将军癿大宅里待了九天。兰亍戓争癿痛苦和希 望我丌想评论,我癿目癿是叙说这条使我破相癿伤疤。 那九天在我癿记忆中似乎成了一天,除了最名第二天。 那天,我们癿人冲迚了一座军营,杀了十六个士兲, 替我们被机枪扫射死去癿十六个吋忈报了仇。天蒙蒙 亮癿时候,我仍那座房子里溜了出来,傍晚才回去。 我癿伙伴在二楼等我,他因为伤痛丌能下到底层。我 记得他手里拿着一本有兰戓略癿乢。有一晚,他曾对 我说过:“我最喜欢癿武器是大炮。”他打听我们癿 计划,夸夸关谈地加以批评戒者修改。他还经常抨击 “我们可悲癿经济基础”,武断而阴沉地预言结局肯 定一团糟。他嘀咕着说:“这件事完蛋了。”他为了 表明幵丌介意自己肉体癿懦弱,竭力显示头脑癿敏锐。 我们就这样好歹过了九天。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阅读——赏析艺术技巧

一、修辞手法角度
类别
作用
比喻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描写的事物形象丰满、 感人
比拟 使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表达亲切,有情趣
夸张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排比 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利于抒情
对比 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更鲜明,更突出 借代 使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常收到新颖别致、幽默风趣等效果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天龙八部》
一、语言分类
类型
解说
人物 语言
不同性格的人,在相同的场合,面对相同的对象,说话的语言风 格往往不一样。有的幽默,有的庄重;有的委婉含蓄,有的直来 直去;有的简洁,有的啰唆;有的羞羞答答,有的大大方方;有的 粗俗,有的文雅…… 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知书达理、王熙凤的八面玲珑、 贾宝玉的率性自然等都是借助极富个性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突破二 赏析语言艺术 小说语言有两种:一是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即
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二是小说作者的语言,即作者的叙述语 言(语言特点和语言风格)。这里的语言特点有时是指作者 的语言风格,有时是指在特定的作品中的表达技巧,如修辞 技巧、刻画人物技巧、遣词造句技巧等。另外,也指作品 语言的色彩特点,如作者语言的地域色彩、语体色彩等。
(二)语言风格题 [2021·浙江卷] 《麦 子》 红柯
(2)小说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 方面的品格,试作分析。
①质朴的语言,塑造主人公长期守土的坚毅品 格,如作品第一自然段中的人物语言。 ②诗化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 乐观品格,如“我们种的是太阳”。 ③含蓄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大美不言的奉献品 格,如“我们是簸箕命”
描写所运用的手法各有侧重。人物描写主要从正面和侧面两 个角度进行,正面描写包括人物的动作、外貌、语言、心理等, 侧面描写包括借助他人他物去对比烘托等。环境描写主要通 过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观察角度、感觉角度等来实现。这 些都已经在前面章节中重点介绍过,这里主要就描写的共同技 巧做一介绍,其他不再赘述。
高考小说阅读之赏析艺术技巧 精品课件(32张)

高考小说阅读之赏析艺术技巧 精品课件(32张)
(2)《祝福》中对祥林嫂集中进行了三次外貌描写,在这三次描写中,鲁迅都对 其眼睛进行了极其精细、精彩的刻画,试分析这三次眼睛细节描写的内涵和作用。
第一处: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 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 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 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 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 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
动作
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的动作,势必会显示出这一 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2019·浙江)《呼兰河传》:我就摘了黄瓜,从窗 子递进去。那窗子被黄瓜秧封闭得严密得很,冯歪 嘴子用手扒开那满窗的叶子,从一条小缝中伸出手 来把黄瓜拿进去。
心理
描述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很多,既可以直接描写,也 可以间接暗示。它往往和外貌、语言、动作交织在一 起,有时候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同时也 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环境描写
高考小说阅读之赏析艺术技巧 精品课件(32张)
1、环境描写基本知识点
(1)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 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主要是 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 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 住宅内外的装饰布置,以及当地风土人情等。它有大有小,大的有城市地 域等,小的有居所、家庭等;它有硬有软,“硬”指的是看得见的如建筑 器物等,“软”指的是人际关系、风土人情等。
高考小小说阅读鉴赏

高考小小说阅读鉴赏高考小小说的鉴赏小说是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小说,人称之“螺狮壳里做道场”,又称之“精巧记叙文”,它截取生活长河里的一朵浪花,表现出生活的波涛汹涌。
它要求习有一颗善感的心,一双善于捕捉生活瞬间的慧眼,以生动再现生活的笔墨,使此短文迸射出强劲的艺术张力。
请欣赏下面的袖珍小说名篇《陨盗》(陶渊明)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附床一呼,二盗俱陨。
小小说基本特征1:体裁特征“小”“微”篇幅短小情节单一人物单纯2:主题特征以小见大以微显著短小中开掘深蕴单一中追求精美单纯中体现丰富鉴赏方法:一:把握故事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大致包括以下三种题型: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理清小说的结构;寻找线索;抓住场面。
二:揣摩人物形象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
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例:《神枪耿黑头》(梗概)耿黑头的外貌黑得出格,他的头发、眉毛、胡子“黑得不得了”,脸蛋、脖子黑得像锅底。
小说鉴赏“五角度”

角度三:分析环境描写
在小说中,环境是烘托人物形象、展示事件发生背景的要素。 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不能不注意理解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必须 努力发觉它深刻的思想意义。社会环境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 社会条件,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土壤。自然环境描写可以渲 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给读者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小说阅读方法
鉴赏小说五角度
角度一:梳理故事情节
情节是小说中事件发展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小 说中起到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等作用。所以在阅读小说 时,分析作品的层次,理清情节的设置与发展,既是小说的一个 考查点,也是阅读时的突破口。
Hale Waihona Puke 角度二: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小说主要通过鲜明而独特 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 行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塑造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 象。我们在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时,要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 感受作者倾注在人物上的感情,同时要注意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 的关系。
角度四:领悟小说主题
小说往往是生活内容的高度浓缩,常常以小事件或平常现象 反映大主题或深刻的道理。所以阅读时,必须透过情节、人物和 事件,概括出文章的大主题。
角度五:鉴赏语言技巧
鉴赏语言包括鉴赏主人公语言和作者语言,还有作品中的修 辞和句式等方面的特点。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 巧,这是因为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作品,运用多种艺术手法 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而又独具特色 的艺术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讲小说的阅读(一)小说基本知识1、.概念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
三者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小说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1)人物小说的根本特征是通过形象再现生活,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的主要内容。
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采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还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细节描写。
(3)描写①人物描写: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
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细节描写: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主要作用:交代人物,突显特点,展示人物性格品质。
(2)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和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小说的故事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的作用。
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3)环境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二)小说阅读技巧考点一揣摩人物形象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立足原文,不要过分拔高人物的思想品质,更不能无中生有,概括出原文中人物没有的性格特征;2.要全面分析评价人物,不要以偏概全;3.不要忽略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衬托(正、反)作用。
考点二分析环境描写题型: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这样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划线句,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1.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2.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3.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4.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5.奠定情感基调;6.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从环境本身的特点、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自然环境描写答题时,要紧扣其表现了怎样的地域风情,提示了什么时间、季节,渲染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等。
社会环境描写答题时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指出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第二步: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分析环境描写要看它对刻画人物起到什么作用,具体如下:衬托人物……心理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第三步: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环境描写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
第四步:深化文章中心(主题)叙事类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最终都是为了深化文章的主题,答题时必须要结合文章中心(主题)来答。
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社会环境描写——①为人物出场和情节发展作铺垫;②渲染……的气氛;③推动情节发展,突出小说主题。
自然环境描写——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推动情节的发展;③奠定情感基调,烘托人物……的心情,揭示人物……的性格;④渲染气氛,衬托主题。
考点三把握故事情节主要命题形式有:(1)概括全文或部分情节。
(2)分析某一重要情节的作用。
(3)小说的线索是什么?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创造悬念,引人入胜;前后照应;侧面衬托、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明题意;线索作用),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伏笔和铺垫区别在于,铺垫是前面有所交代,打好基础,以便后面的高潮。
而伏笔是埋下关子,设下包袱,你后面得抖开包袱。
铺垫一般用于文章开头,一般说前后有联系,并且前面的主题思想较浅,而后面较深。
埋下伏笔是说一件与后面内容无关紧要的事件,而一件简单的事,可以简单诉说文章中心。
例题:①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
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
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
②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
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
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
③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
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
儿子接过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
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
④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
看看拥挤的人流,害怕挤出去难以再挤进来交表,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
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
一个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说,不是你应聘吧?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
那人说,你儿子本人呢?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
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
母亲赶紧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
⑤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面叫儿子的名字。
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呀?母亲朝他使使眼色,把他拉到工作人员面前。
⑥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
工作人员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份工作?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说,我需要找份工作。
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牙俐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
他适合做这个推销工作的。
你别看这孩子长得瘦,很能吃苦的。
小时候吧,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儿他都承包了,街坊四邻一个劲儿夸他能干呢。
⑦工作人员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做推销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儿子想了半天,大冷的天,额上冷汗直冒,半天才张嘴说,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
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这孩子,刚才在路上还给我说得头头是道呢,这会儿就忘了?母亲对工作人员说,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
⑧听完母亲的介绍,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
母亲一看他们的微笑,心里就跟喝了蜜似的甜。
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子回家等候通知。
⑨三天后,母亲终于等来了那家公司的电话,她非常高兴,儿子也十分兴奋。
然而,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1.文中的母亲在应聘中帮儿子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解析】此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概括。
阅读全文,第③④段写母亲两次替儿子领表格,替儿子填写表格;第⑤段写母亲为儿子打圆场,陪儿子面试;第⑥段写面试现场母亲替儿子回答问题。
答案:①两次替儿子领取表格;②替儿子填写表格;③替儿子打圆场;④陪儿子面试;⑤替儿子回答问题。
2.结合上下文,体味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1)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表达效果的把握。
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体会儿子“抱怨”母亲,母亲“嗔怪”儿子的原因及心理活动。
答案:(1)“抱怨”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对当时拥挤在人群中、母亲大声叫他感到不满的心理。
(2)“嗔怪”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母亲觉得儿子回答得不恰当,想提醒儿子在工作人员面前不要乱说,以免给人留下不好印象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