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通用技术《流程与设计》教案(表格式)

合集下载

高中通用技术下学期 2.3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下学期 2.3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2.3流程的设计
科目
通用技术
年级
适用班级
高二
必修2
2单元(章)
3课(节)
教学时间
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掌握流程设计的一般过程
过程与方法:经历案例分析,学会从身边例子把握一般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和步骤
难点
科目
通用技术
年级
高二
适用班级
所有

教学目标、重难点等略
三、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
引入
复习上节课内容
【活动一】
回答问题
引发对课题的兴趣。
二、
探究新课
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
设问: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流程设计?
1、流程设计的目标与要求
【活动二】
学生讨论回答
让学生进入课堂按照流程设计的步骤分析稻谷加工工艺流程设计的例子。
1、确定目标,明确任务
设计稻谷加工工艺流程
2、分析基本因素
(1)稻谷由什么组成?
稻谷由米、糙皮层、稻壳组成
(2)稻谷怎样变成米?
清除杂质、脱去稻壳和糙皮层。
(3)工艺要求及设备
3、确定时序,划分环节
流程的设计和实践
三、教学过程
预设环节名称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设计意图
教师反思
环节1

高中技术流程与设计教案苏教版必修

高中技术流程与设计教案苏教版必修

高中通用技术流程与设计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掌握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学会运用技术流程与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3)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兴趣,增强其对通用技术的认识。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2. 技术流程与设计的方法与步骤3. 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4. 技术流程与设计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5. 技术流程与设计的评价与反思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

(2)技术流程与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3)技术流程与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2. 教学难点:(1)技术流程与设计方法的灵活运用。

(2)如何将技术流程与设计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与步骤。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技术流程与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3)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4)团队合作法:分组进行项目实践,培养沟通协作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网络平台:提供在线案例分析、交流讨论等功能。

(3)实践工具:如计算器、绘图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对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

3. 讲解方法与步骤:讲解技术流程与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引导学生了解实际操作过程。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技术流程与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高二通用技术《流程与设计》教案(表格式)

高二通用技术《流程与设计》教案(表格式)

高二通用技术《流程与设计》教案(表格式)教学内容第二单元流程规范与设计第三节流程规范的优化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流程规范改良的内容与目标(2)流程规范优化的步骤。

2.过程与方法(1)学会剖析流程规范的不足,并提出优化方案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剖析问习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流程规范优化的内容及目标。

教学难点流程规范改良的目标。

教学方法讲授、任务驱动、讨论。

教材剖析本节内容是《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规范与设计”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流程规范,并对流程规范设计和优化的方法和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本上,让学生进行综合实践的局部,是学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局部。

学情剖析学生对工农生产及企管理中的流程规范不是很相熟,要他们对这些流程规范进行设计和优化是非常艰难,但学生对与他们学习和生活有关一些事项却比较了解,并感兴趣,所以这节课让学生进行设计和优化的选习题都是与学生生活和学习亲密相关的由学生自己在上一课时提出的一些问习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用意一.导入:复习发问:1.什么是流程规范?2.流程规范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有哪些?思考并答复为本节教学作好铺垫二.新课教学:(一)流程规范改良的内容与目标1.工期优化目标:缩短加工时间。

1.案例设计:周末做家务:用电饭锅做饭1小时,炒菜15分钟,用洗衣机洗衣45分钟,拖地15分钟,浇花5分钟。

2.解说①串行工序②并行工序3.马上行动:制作一只台灯的工期如何优化,改良之后可能带来什么问习题?思考并设计流程规范,在草稿纸上画流程规范图,然后答复优化条件:流程规范机理进一步研究思考并答复优化条件:增加人员情境设计,让学生在做实验中学心得与理解知道流程规范优化的一种方法练习稳固,为优化的条件作准备2.工艺优化目标:节约材料案例:工件制造的工艺优化1)切削法2)少切削法3)无切削法学生领会与领悟优化条件:工艺水平提高举例补充说明对切削法、少切削法、无切削发作简略介绍帮助学生理解工艺优化的过程。

高中通用技术:第二单元 流程与设计第一节 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第二单元 流程与设计第一节 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教案

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一节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教材版本]通用技术必修2《技术与设计2》〔某某教育〕[设计理念]本节采用案例分析法。

通过案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流程的涵义和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及意义,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适当增加一些有趣味性的实例来分析流程,体会流程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激起学生学习流程与设计流程的兴趣。

[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分析本节“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是《技术与设计2》中4个专题模块之一《流程与设计》的第一节内容。

流程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

主要内容有:流程的含义及其对生产、生活的意思;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意义;流程的表达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习《流程与设计》全章的导入与基础,所以本单元第一节认识流程部分从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入手,通过具有生活气息的事例,从时序和环节两个角度,引入和揭示了流程的概念、意义及流程的表述方法-----流程图。

流程的意义是本节的难点,课文从时间入手来解释流程的意义。

流程与生活表达了科学合理的流程能保证生活的质量和安全,提高生活的效率的思想;流程与生产表达了科学合理的流程能保证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思想。

流程强调了时间意识的重要性。

2课时。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通过案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流程的含义和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意义,体会流程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应用,激起学生学习流程与设计流程的兴趣。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学习流程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未来挑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实践能力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流程的概念对于同学们并不陌生,教学必须从学生能够理解的身边实例出发,让学生体会到流程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在通过学习前面的技术课程,有了一定的技术素养,这就为学习本章内容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在学习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流程的知识,学生凭借经验已经不自觉地运用了流程的基础知识,但还没有上升到技术层面上来,还不能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去科学地认识、理解、分析、组织和运用流程。

高中技术流程与设计教案苏教版必修

高中技术流程与设计教案苏教版必修

高中通用技术流程与设计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2)掌握技术流程与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能够运用技术流程与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技术流程与设计的过程;(2)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技术流程与设计的方法;(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创新意识和勇于尝试的精神;(3)培养责任感和社会实践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1)技术的定义和特点;(2)流程的意义和作用;(3)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2. 技术流程与设计的方法和步骤(1)需求分析;(2)方案设计;(3)方案评价与选择;(4)实施方案;(5)效果评价与改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2)技术流程与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1)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实际应用;(2)创新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技术流程与设计的过程;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掌握技术流程与设计的方法;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教学案例、实践工具;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黑板。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或案例,引发学生对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技术流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技术流程与设计的过程。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掌握技术流程与设计的方法。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反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第二节《流程与设计》实践课(教案设计)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第二节《流程与设计》实践课(教案设计)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二节《流程与设计》实践课(教案)——鲁班锁的设计与制作(2课时连堂)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王涤生430100一.教材内容分析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的《技术与设计1》前三章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设计的一般过程和原则”,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学习“方案的构思方法和创造技法”,第七章让学生学习设计,体验实践,从而使学生对“技术与设计”由感性认识很快上升到理性认识。

是学生了解技术、学习技术、体验技术、感受技术的入门课程,能让学生在“探究、试验与创造”氛围中,顺利地“走进技术世界”。

《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三节简单结构的设计》”中,选取“简易相片架”作为载体,让学生体验了“结构与设计”,熟悉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此刻,在《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二节流程的设计》”中,特意增加2—3个课时,选取《鲁班锁的设计与制作》这个载体,让学生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自己选择合适的工具、设备,选择合适的制作工艺及方法,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制作“鲁班锁”,是激起学生学习技术、掌握技术、探究技术、崇尚技术的最佳课程资源配置。

“鲁班锁”的特殊结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技术结晶,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建筑技术上的瑰宝。

学生通过对“鲁班锁”的探究,重现了我国古代技术的智慧,让他们体验了“结构与设计”及“流程与设计”的关系,使他们不仅对“模型及其结构的自然统一关系”有了实质性认识,增加了对《技术与设计2》的学习兴趣,也促进了他们技术素养的提高。

教学中设置《鲁班锁的设计与制作》内容,能强化《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知识结构,又可为后续课程《系统与设计》作好铺垫,凸现了《通用技术》的特点,符合《新课标》原则,我们将其作为“校本研究”设置在《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之中。

二.教学活动的重点1.让学生通过制作鲁班锁,体验“模型的制作”的全过程。

2.2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

2.2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

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流程设计的活动体验,分析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2.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流程设计,并用流程图表达出来。

3.通过流程设计,体会流程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流程设计,并用流程图表达出来。

通过流程设计,体会流程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引导法教学过程任务一分析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1.情境导入情境展示:孙宇妈妈平时在家没有固定摆放的地方,随意乱放,所以她总是不停地找。

孙宇决定送给妈妈一个亲手制作的架,方便妈妈摆放。

体验目的:通过简易架的制作流程设计,分析流程设计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

活动准备:材料:三合板、支架的设计图纸。

工具:美工刀、线锯、手电钻、尺子、铅笔、砂纸等。

主要过程:1.同学们分成两部分,甲组同学独立制作,乙组同学以同桌为一小组合作完成。

2.根据要求,确定环节及时序,并画出流程图。

3.制作与组装任务二设计金属笔筒加工流程1、情境导入流程设计,第一,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和任务,明确流程应遵循的内在变化规律。

第二,要分析现有材料、设备、资金、人员、工艺和环境等因素。

不同的设备和人员条件可能导致不同的流程设计结果。

第三,列出流程涉及的主要事项,并进行初步的排列。

第四,分析各事项(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合理地安排流程的时序环节。

例如,一个产品的生产流程设计一般由材料准备环节、加工环节、组装环节、产品质量检查环节等组成。

这些环节中分别应该安排哪些工作,是串行工序还是并行工序等。

第五,选择种合适的表达方式,画出流程图。

对于有严格时间要求的时序,要标注时间。

一个流程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反复的修改,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2、案例分析金属笔筒制作与装配的流程设计如图222所示的金属笔筒可分为三个部分:笔筒1 (高)、笔筒2(低)、铭牌。

其中,笔筒包括筒身与底板:两笔筒可分可合,笔筒之间有一定的连接结构;铭牌制作后还要与笔筒连接。

第二十四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流程的设计》教案

第二十四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流程的设计》教案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二十四中教学案例纸教学过程提问1、在生活中,科学合理的流程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学生答复:〔1〕、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做事〔2〕、进步工作和学习的效率〔3〕、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有序、合理(4)、为我们的平安提供保障提问2、在消费中,科学合理的流程又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学生答复〔1〕、有效的组织消费〔2〕、进步消费效率〔3〕、保证产品质量〔4〕、保证平安消费〔5〕、保护环境展示结果教师总结:合理的流程可以因节时间是是、进步效率而变得更有秩序,否那么,就会影响平安消费和产品质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命财产的平安。

教师引语: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并考虑两个问题视频一考虑1:在补胎的过程中缺什么环节?这样补的车胎会有什么后果?考虑2:根据所看的视频,画出补胎过程图。

学生填写上上自行车修补流程图〔在评价表上〕视频二教师提问:你能画出修补自行车胎的完好流程设计图吗?学生考虑后,提出改进意见,尝试画出修正后的流程图〔在评价表上〕教师总结:自行车补胎的流程中,用锉子将洞口四周的胎皮锉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使补丁与胎皮的附着力更强。

二、新课教学引语:同学们刚刚我们画了自行车的流程图,它反映了消费生活当中的一些流程,而在实际中除了这个流程图外,我们还要确定合理的目的和考虑影响它们的一些因素,这就是我们今天一一共同学习的内容流程的设计(一)、流程设计应考虑的根本因素教师提问:在消费和生活方面,我们怎样才能把流程设计的更符合我们实际工作的需要呢?学生讨论并答复:节时间是是、进步工作效率、进步工作质量、节资源、平安消费、进步经济效益、进步管理程度展示结果教师总结: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好的要求,这也就是我们在流程设计中所需要的一些目的,我们可以用图示的方式来表示:1、流程设计所需要的目的展示图:学生考虑:以家里的木制家具的消费流程为例,我们设计它时都要考虑哪些目的?学生讨论并答复教师总结:实际上,在进展流程设计时,我们不只考虑根本目的,还要考虑根本因素,请看2、流程设计中的根本因素教师提问:提问1、假设我们要建一个化肥厂,请同学们考虑一下,在流程设计中要考虑哪些因素?学生讨论并答复:展示结果:在方案上——要优选工艺方案从能源上——降低能源从材料上——降低原材料消耗从环保上——要有环保意识从人员上——选用精良的设备和技术人员从设备上——设备要合理、先进提问2、人们常说:橘生那么为桔,橘生那么为枳,是哪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它们的变化?学生讨论并答复:展示结果〔1〕、气温、〔2〕、湿度、〔3〕、土壤、〔4〕、季节……展示基根本因素框图根本因素流程的设计材料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处理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通用技术《流程与设计》教案(表格式)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三节流程的优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流程改进的内容与目的
(2)流程优化的步骤。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分析流程的不足,并提出优化方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流程优化的内容及目的。

教学难点
流程改进的目的。

教学方法
讲授、任务驱动、讨论。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流程,并对流程设计和优化的方法和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本上,让学生进行综合实践的部分,是学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部分。

学情分析
学生对工农生产及企管理中的流程不是很熟悉,要他们对这些流程进行设计和优化是非常困难,但学生对与他们学习和生活有关一些事项却比较了解,并感兴趣,所以这节课让学生进行设计和优化的选题都是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由学生自己在上一课时提出的一些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复习
提问:
1.什么是流程?
2.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思考并回答
为本节教学作好铺垫
二.新

教学:
(一)流程改进的内容与目的
1.工期优化
目的:缩短加工时间。

1.案例设计:周末做家务:用电饭锅做饭1小时,炒菜15分钟,用洗衣机洗衣45分钟,拖地15分钟,浇花5分钟。

2.讲解①串行工序
②并行工序
3.马上行动:制作一只台灯的工期如何优化,改进之后可能带来什么问题?
思考并设计流程,在草稿纸上画流程图,然后回答
优化条件:流程机理进一步研究
思考并回答
优化条件:增加人员
情境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
感悟与理解
知道流程优化的一种方法
练习巩固,为优化的条件作准备
2.工艺优化
目的:节约材料
案例:工件制造的工艺优化
1)切削法
2)少切削法
3)无切削法
学生体会与领悟
优化条件:工艺水平提高
举例补充说明
对切削法、少切削法、无切削发作简单介绍帮助学生理解工艺优化的过程。

3.成本优化
目的:节省资金
提问:沃尔玛与普通超市有何区别?这样做好的好处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优化条件:足够的空间
设计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4.技术优化
目的:提高质量
案例:德化白瓷烧制方法,原来采用炉窑烧法,采用木材、柴油等,现代采用电窑烧法,有何好处?
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环境污染。

实现实时温度控制,技术前所未有。

产品质量更胜一筹。

学生思考回答
优化条件:设备的改进
让学生了解技术优化的好处
小结:
教师提问:常见的流程的优化目的是什么?涉及哪些内容?
强调:优化的目标通常以指标反映出来。

注意平衡各项资源,突出重点指标,达到整体优化。

学生小结并回答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流程优化的种类与条件
提问:**灯的过程若只有一个人能否优化?
流程优化的要什么条件?
投影练习
1.手工加戒指与印模。

2.塑料代替木头制桶。

3.食堂磁卡付款。

4.洗衣流程的优化。

5.邮递员投递线路的优化。

学生回答
学生作答
1.工艺水平提高
2.工艺改进
3.设备改进
4.流程机理深入研究
5.成本优化
引出流程优化是有条件的
认识流程优化种类及条件
三.小结
流程的优化的内容与目的
教师提问:流程优化的内容与目的投影案例:周末办事流程设计
学生小结
学生训练
师生互动
设计情境,引导学行探究
四.
作业
P59练习1、2、3
五.教学反思
教学以后再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