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高寒地区影像判读中若干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藏北高寒草地退化等级遥感监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藏北高寒草地退化等级遥感监测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编制说明二〇二〇年五月目录1任务来源及标准制定背景 (2)1.1任务来源 (2)1.2标准制定背景 (2)2主要工作过程 (4)3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 (4)3.1总体编制原则 (4)3.2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 (5)4采用的国际标准 (7)5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7)6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7)7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的意见 (8)8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8)9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8)10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8)1任务来源及标准制定背景1.1任务来源遥感技术可从多时相、多波段提取地表覆盖状况,随着其技术的发展,陆地表面空间特征的研究在空间数据的支持下在空间变化和定量化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定量化的可研究途径。
针对高寒牧区草地面积巨大、自然条件严酷、很多地方交通闭塞,难以进行全面、系统的地面调查等问题,遥感监测不受时间以及天气和地形等自然条件和因素的限制,较适合于大尺度区域草地监测。
而且,应用遥感技术监测高寒草地盖度变化,已在藏北那曲地区取得显著成效。
因此,亟需制定《藏北高寒草地退化等级遥感监测技术规范》。
根据《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于2019年第三批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批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申请的《藏北高寒草地退化等级遥感监测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制定工作立项。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高清竹组织开展藏北高寒草地退化等级遥感监测技术规范制定的研究,编写小组人员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那曲市草原站和中国农业大学。
标准性质为推荐性标准。
1.2标准制定背景西藏是我国传统的五大牧区之一,草地是最重要、面积最大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广大牧民生产生活的基础条件。
草地盖度直接反映着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在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区内草地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生产力明显下降。
青藏线摄影后期处理技巧如何提升照片的质量与效果

青藏线摄影后期处理技巧如何提升照片的质量与效果摄影是一门艺术,而后期处理则是将摄影作品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的关键环节。
在青藏线这样的壮丽景区进行摄影时,如何利用后期处理技巧来提升照片的质量与效果,将成为摄影师们追求完美作品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几种青藏线摄影后期处理技巧,希望能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
一、调整曝光与对比度曝光和对比度是照片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也是影响照片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
在青藏线上,由于高山、高原地区的环境光线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摄影时常常面临曝光过亮或过暗的问题。
因此,在后期处理过程中,摄影师需要根据实际拍摄情况,调整照片的曝光和对比度,使其更符合实际场景的亮度和色彩。
调整曝光和对比度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软件中的明暗调节工具,改变整体亮度或者增加或减少影像的对比度。
在调整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照片的细节信息,避免过度提升或降低亮度与对比度,使照片看起来过分做作或者失真。
二、修正白平衡在青藏线上拍摄的照片中,由于光线条件的多样性,往往会出现色温偏差的问题,使照片中的色彩呈现不真实或者失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摄影师需要在后期处理时进行白平衡的修正。
白平衡是指调整照片中白色(或者灰色)物体的颜色,使其看起来自然、真实,并且符合人眼感知的颜色。
在后期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软件中的白平衡调节工具,选取合适的白色参考物或者手动调整色温值,来修正照片的白平衡。
三、提升清晰度与细节对于摄影作品来说,清晰度是一个关键的指标,直接影响着观赏者对照片的感受和评价。
在青藏线摄影中,由于山川壮丽、云雾缭绕,拍摄出的照片往往会有一种朦胧的美感,但对于一些想要突出细节或者呈现更加清晰画面的作品,摄影师可以通过后期处理来增强照片的清晰度和细节。
在软件中,可以使用锐化工具来增强照片的清晰度,突出图像的细节。
同时,还可以通过增加局部对比度等技巧,使得照片中的细节更加鲜明,呈现出更加立体的效果。
四、修正色彩与饱和度色彩和饱和度是照片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元素,也是影响照片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原高寒地区影像判读中若干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图 2 卫星影 像中 的土林
除个 别县 城 外 ,高原 高寒 地 区很 少有街 区 式居
民地 出现 ,多为 散列 式居 民地 ,分布特 别稀 疏和 零
测 绘 技术装 备
季刊
第1 2卷
21 0 0年第 1期
技术交 流 1 9
乱 ,主 要 沿 山谷 、河 流 分布 ,一般 有 道 路 贯 穿 ,周 围大 多有 小面 积耕地 。
山腰 中 。而 旧碉 堡 、地 堡多 分 布 于大 村庄 或 者独 特 的扼 守 要冲 山头 上 。参 照资 料 上地 物 的 分布 位 置 ,
结合 影 像特 征 对准 确 判 定居 民地要 素 有 很重 要 的辅
助作 用 。
2 5 电 力及 通 信 设 施 .
图 5
冬 季 拍 摄 的 冰 川 像 图 I影
1引言
在 青藏 高原及 帕米 尔 高原 的作 业 ,就高 原 、高寒 地
高原高寒地区河流湖泊众 多。依据外部轮廓特
区卫星 影像判 读 作业 中 的一些 常见 问题 , 以及这 些 征 ,江河、沟渠多表现为带状,湖 泊、池塘多表现
问题的解决方法做以简要探讨。本文中以判读 1 5 0 为 不规 则面 状 。在影 像颜 色上 由于影 像拍摄 的时间 : 000
一
般 为 白色 ,帐 篷大 多 为 黑色 ,也有 白色 的 。在 分
辨 率 较 高 的 影 像 上 蒙 古 包 呈 白色 或 灰 白色 圆点 影
像 ,与 草地 影 像 有较 大 差别 。而在 非 放 牧季 节 获取
的影 像 上 ,没 有 蒙古 包 影像 ,可 以根 据 蒙古 包 、 帐 篷遗 留下 来的 痕迹或牲 口圈 的影像 来判 别 。 在 高原 高寒 地 区 分布 着 数 量较 多 的 小型 藏传 佛 教庙 宇 。此 类 庙 宇 多居 于深 山或树 木 茂密 的 山包 、
高原多年冻土地区遥感图像工程地质分区的探讨

遥感图像
工程地质
为 1 亚 区。航 片分 区判 释 是 在 通过 现 场重 点 地 段 0个
和相 应航 片 之 间 建 立 了各 区 判 释标 志 的 基 础 上 进 行 的 。3太区 的判 释 , 要 是 根 据 地貌 形 态 特 征 和色 调 主
青藏高 原号称 “ 界 屋 脊 ” 是一 个 大 面积 强 烈 的 世 ,
其 质量也 难 以保 证 , 如用测 量仪 实测 , 则工作 量较 太 。 该 区气候 恶 劣 、 通 不便 、 给 困难 、 质 资 料缺 交 供 地 乏, 进行 常规 的地 面冻土 工程地 质分 区测绘 填 图 , 不仅
2 1 I. . 区— — 冻 土 招泽 化 湿地 及 热 融 滑坍 区
航
剩
20 年 第 1 02 期
图 2 I 区— — 冻 胀 丘 、 锥 地 F水 发 育 区 2 冰
图 4 I. I 区——坡积 、 积的山岳丘菠斜坡 区 残 Ⅱ 区——洪积冰碛 的山前平 原区
2 3 I 区— — 热 融湖 ( ) . 塘 区
位 于横 坡 小 于 3 的 平 坦 地 区 或 地 洼 处 , 表 湖 o 地 ( ) 多 , 般无植 被 , 调 与 湖 ( ) 否 充水 有 关 , 塘 较 一 色 塘 是 充水 者 呈黑色期 盆 , 潮湿 者 呈 灰 色 , 燥者 呈 白色 , 干 热
图 l I 区一 冻土稆泽化湿地及热精坍 区
Ⅱ3 区— — 冲 积 的河 流 阶地 区
2 2 I2区— — 冻胀 丘 、 锥 及 地 下 水发 育 区 . 冰
位于 山问洼 地 、 脚 、 口 、 坡 沟 冲洪 积扇前缘 、 河漫 滩 等处 , 地表潮 湿或 积水 , 往往 由于土 壤盐 化渍 化而植 被 较 少 。多 见花斑 图案 , 点缀些 点状或 环状 影像 , 主要冻
高寒、高海拔地区肺水肿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

高寒、高海拔地区肺水肿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朱磊;唐龙【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4(000)026【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tic analysis of cold,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offer the reliable reference data for clinical diagnosis. Methods The author in Ganzi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Tibet during the Seda people's hospital, the hospital from July 2012 to November 2013 were cold, high sea area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dema in 72 cases, routine X-ray examination, all patients with CT scanning and pulmonary lesions were dynamic observation; analysis of the X-ray examination and CT scan characteristics, and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value. Results The routine X-ray examination, found 3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changes obviously, lesions in 37 patients were not found to change significantly; CT scan, all were edema, and pulmonary interstitial abnormalities. Conclusion Pulmonary interstitial abnormality is cold,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in the early stage lung disease manifestation, imaging diagnosis and diagnosis of the reliable. X-ray examination can be used as the preferred examination; chest CT scan can make early diagnosis of and as a complement to check the important means.%目的:探讨分析高寒、高海拔地区肺水肿的临床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识别与分析高原主要农作物

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识别与分析高原主要农作物
赵小娟;王霞;李琳;井梅秀;苏妍;刘晓玲;马建军
【期刊名称】《青海农技推广》
【年(卷),期】2022()2
【摘要】本文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决策树分类方法,借助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利用青海省高原地区主要农作物的物候信息,结合地面调查和无人机测绘手段分析省内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研究区的主要农作物。
结果表明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决策树分类方法对高原主要农作物的面积识别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因此,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分区域识别高原主要农作物,将有效解决高原地区因客观因素所造成的农作物面积提取的误差,为高原高海拔农作物面积识别与提取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指导。
【总页数】6页(P31-36)
【作者】赵小娟;王霞;李琳;井梅秀;苏妍;刘晓玲;马建军
【作者单位】青海省农牧业区划遥感中心;青海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27
【相关文献】
1.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采煤塌陷湿地扰动识别与格局分析
——以江苏省徐州市潘安湖湿地为例2.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采煤塌陷区典型扰动轨迹识别——以山东省济宁市典型高潜水位矿区为例3.多源DEM和多时相遥
感影像监测冰川体积变化——以青藏高原那木纳尼峰地区为例4.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的高原湖泊提取及其不确定性——以西藏羊卓雍错流域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原山区SAR影像处理关键技术与应用探讨

摘要 : 贵州高原山区受 亚热带季风气候控制 , 常年 阴云多雨 , 限制了光学遥感 技术深入有 效的应用 和发展 , 成 合
孑径雷达技术 的应用虽然摆脱了天气条件 的限制 , 是高原山区喀斯特地 貌大量分 布 , 崎岖 , L 但 地势 地块破碎 , 使 得雷达影像 阴影 多且碎 , 雷达信号形 成镜面反射 的地物 , 对 易于与 阴影 混淆 , 测准确 率低。对高 原 山区 S R 监 A
第2 8卷 第 3期
21 0 0年 8月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Junl f u huN r a U i ri N t a Si cs ora o G i o om l nv sy( a rl c ne) z e t u e
V0. 8 No 3 12 . .
Ke y wor s:p ae u mo n an ae s;r moe s n i g;s n h tc a e t r a a ;k y tc nia e t n d l t a u t i r a e t e sn y t ei p ru e r d r e e h c t ame t lr
文献标识码 : A 中图分类号 :P 9 T31
Re e r h o he k y t c n c lt e t e t a p lc to s a c n t e e h i a r a m n nd a p i a i n o AR m a e n t e p a e u o nt i a e s fS I g s i h l t a m u a n r a
高原和高寒环境对通信装备的影响分析

. 2 高原 和高寒环境对通信装备、 材料的影响 小。 在海拔3 0 0 0 m 之内, 每上升1 0 r I l 大气压强约减d q O O P a , 在 2
海拔2 0 0 0 m 之 内, 每上升1 2 m g k : 气压强约减 d ' , l m m H g 。 所 以高 原地区海拔很高, 同比内地地区气压要低很多。 高原高寒环境气温低, 日照时间长、 紫外线辐射强烈、
昼夜温 差大以及气候太干 燥等环境特性都会 引起装备机
( 3 ) 空气稀 薄, 空气 中含氧 量低。 含氧浓度 随着海拔 的 器性 能下降, 材料会发生老化和物理化 学反应 , 橡胶塑料
作者简介: 张一品 ( 1 9 9 0 -) , 男, 山东枣庄人 , 硕士研究生, 研 究方向: 军事装备 管理与应 用。
高原和高寒地 区是指海 拔高、 常年低温 、 冻土常年 不 2 高原和高寒环境对通信装备的影响分析 化 的山区或者高纬 高原和 高寒环境对通信车辆的影响 国属于高寒地 区的有黑龙江省北部、 青藏高原、 甘肃、 内蒙
高原和高寒地区大多山高坡陡, 沟壕纵横, 道路稀少, 翻越 山口、 峡谷、 山道、 雪地、 上下坡时, 车辆 间 古及云南部分地 区。 这些地 区大部分地形较为复杂, 气候 雪深路滑, 恶劣且变化无常。 我 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高原就是以西 藏青 距增大 , 行驶速 度大大降低 , 车辆容易出现 脱节的现象。
近地表层的空气密度较大 , 高层的空气稀 薄, 密度较小。 大 员的运输 都极为不便, 将对通信 车辆和装 备完成转移, 通 进而导致通信任 气压强既然是 由空气重力产生的, 高度大的地方, 它上面空 信保 障和交通运输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气柱的高度小, 密度也小, 所 以距离地面越高, 大气压强越 务无法按期完成 , 严重时甚至中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原高寒地区影像判读中若干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研究调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技术手段。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调查时遥感影像判读是整个调查工作的重点,尤其是高原高寒地区遥感影像的判读。
本文中,我们结合某一高原高寒地区的地貌特征、植被、水系以及地面基础设施等情况,分析了高原高寒地区遥感影像判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标签:高原高寒地区遥感影像判读问题分析处理
高原高寒地区遥感影像判读与普通地区遥感影像判读不同,由于高原高寒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高寒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地貌特征,因此高寒地区的遥感影像判读更容易出现错误。
本文中,我们对高原高寒地区遥感影像判读容易出现错误的冰川判读、道路判读、居民区判读进行详细的分析。
1高原高寒地区的遥感影像
我们之所以能够通过遥感影像分析地质特征,原因就在于地面不同物体在遥感影像中的表现形式不一样,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分析遥感影像时会重点分析地面地形地貌、植被、水系以及其他基础设施。
1.1不同地貌特征在遥感图像中的表示
一般我们在分析地形时要重点分析遥感影像的色彩、阴影、图案等特征,然后再结合各种已知的所观测地区的地形资料,判断影像是哪一种地形地貌。
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地貌分布比较复杂,平原、山地、丘陵等地形交错分布,从而给影像判读带来很大困难。
因此我们在判断地形时要根据不同的地形特征进行判断。
例如,若某一地形中阴阳坡阴影面积不大,且地形起伏不高,那么我们可以判断这种地形是丘陵。
某一地形起伏很大,且地形中植被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那么我们可以判断这种地形为山地。
1.2植被在遥感影像中的分布
由于植被分为很多种,因此在分析植被的遥感影像时我们要结合一定的方法以及不同植被的特征进行分析。
通常我们所使用的分析植被影像的方法有检索法以及综合判断法两种。
检索法是我们分析航空影像植被分布的主要方法,其原理是根据不同植被有不同影像特征,对影像中植被的颜色、大小等特征进行逐一分析,从而确定植被种类的方法。
综合判断法主要应用在遥感卫星植被影像的判读工作中,由于卫星影像的分辨率较低因此在影像判读时无法采用检索法,所以我们要根据地区内的季节气候特征以及生态环境,结合不同植被的生长条件分析该地区是否有某种植被分布。
在分析植被时我们通常要考虑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以及灌木和草地等不同类型的植被。
下面我们以黑白航拍照片为例分析不同类型植被的表现特征。
阔叶林在影像中多呈现出灰白色或者浅灰色,并且大多呈颗粒状分布,同时在不同季节内不同种类的阔叶林分布特征也不同。
针叶林在影像中一般呈现深灰色,并且也成颗粒状,但颗粒要比阔叶林的颗粒小。
针葉林在遥感影像中如图1所示。
灌木和草地在影像中大多呈均匀分布且呈现出浅灰色,但是颜色要比阔叶林和针叶林的分布颜色深。
草地在遥感影像中如图2所示。
1.3水系在遥感影像中的分布
水系影像的判读也是遥感影像判读工作中的重点,目前常见的不同水系有河流以及湖泊两种。
分析水系的分布时我们有一个简单的办法,那就是观察影像中水系的轮廓,如果水系分布多为条状或者带状那么此类水系是河流,如果水系分布多为不规则形状那么这类水系很可能是湖泊。
但是,我们在分析影像时要注意影像拍摄的季节时间,因为一些季节性河流在旱季是无法拍摄到的,其河床在影像中呈现为一条沟谷,此时我们就需要严加甄别。
1.4基础设施在遥感影像中的分布
目前随着大量基础设施的修建,许多的地形地貌被改变,而且基础设施出现在影像中还会干扰地形的判读,因此我们要研究基础设施在遥感卫星中的分布特点。
目前常见的基础设施有道路、桥梁以及各种电力通信设施。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道路都是笔直修建的,因此在影像中很容易辨别。
在判别桥梁时,我们要先判别河流,然后沿着河流进行检索,若发现横跨河流的黑色影子,那么这个影子就是桥梁。
电力设施大都是沿着道路修建的,因此我们在分析电力及通讯设施时可以按照道路分布进行分析。
2高原高寒地区影像判读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中我们所分析的高原高寒地区处于西藏的阿里扎达盆地,由于该地区常年受到水流侵蚀,从而导致该地区沟壑纵横,再加上该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北侧,平均海拔为4500m,冰川分布较广泛。
因此该地区影像分析工作中很容易出现错误。
2.1高原高寒地区冰川的判读
高原高寒地区典型的地貌特征就是冰川广泛分布,一般来说雪线以上的高原地区常年分布着冰川,而雪线以下冰川的分布随季节发生变化。
因此在判读冰川影像时我们要注意这一点。
在全彩遥感影像中冰川以及常年积雪表现为白色,我们结合颜色的差异以及地形图可以准确的确定雪线。
确定雪线之后我们就可以确定冰川供给区以及冰川消融,从而也就确定了粒雪原与冰川舌。
在夏季拍摄的影像中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出雪线,然而在冬季多雪期拍摄的影像中,积雪会影响雪线的判断,从而导致我们很难确定冰川的分布范围。
因此我们要结合其他的影像资料同时研究分析以前的冰川分布影像对雪线位置进行估计,从而确定冰川分布的大体范围。
2.2高原高寒地区道路的判断
由于高原地区山势陡峭且起伏大,因此高原地区的道路多为盘山公路,盘山公路在遥感影像中会缠绕在一起,因此我们很难进行分辨,从而使得地图绘制工作难以展开,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电脑技术对道路进行绘制。
2.3高原高寒地区居民区判断
由于高原上所居住的多为游牧民族,居民分布十分分散,而且牧民大多居住帐篷,因此在判读影像时我们很容易将黑色的帐篷判读为岩石,从而影响图像分析的准确性。
为避免这一问题出现,我们要充分分析帐篷周围的地物特征,重点观察帐篷周围是否有牧群,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错误出现。
3结语
遥感影像判读是地质勘探、军事绘图等工作中所应用的重要技术手段,影像判读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勘探结果或者绘图的准确性。
高原高寒地区影像判读是遥感影像判读工作中的重难点,因此高原高寒地区影像判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对不同地物在遥感影像中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同时对高原高寒地区影像判读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问题指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晓峰,张丽红,刘锡,等.高原、高寒地区影像判读中若干问题的分析与处理[J].测绘科学与工程,2010(2).
[2]王柳,段英.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植被分布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3).
[3]徐忠林,武赫男,孟蝶.浅析遥感图像判读中的判与读[J].科技情报开发与
经济,2010(22).。